玄中寺门票价格是多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4收藏

玄中寺门票价格是多少,第1张

玄中寺门票价格:20元

玄中寺是我国佛教著名的宗派净土宗的发祥地和中心。玄中寺坐落于山西省交城县城西北10公里的石壁山中。据《山西通志》和存于寺内的唐碑记载:时大魏第六主皇帝延兴二年石壁寺昙鸾祖师初建寺,至承明元年方成就。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始建年代最早的寺院之一。因地处山陡如壁的层峦叠嶂之中,所以叫石壁玄中寺,也称石壁寺。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重修后,改称石壁永宁禅寺门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九年(635年)亲临拜谒,瞻仰礼佛门唐开元九年(721年)玄中寺以佛教律宗道场出现,建立了露天碍义坛,和当时的西都长安灵感坛,东都洛阳会善坛齐名,合称全国三大戒坛。

据记载,北魏孝庄帝永安年间,高僧昙鸾在玄中寺创立了佛教净土宗派,并著有《往生论注》等书。唐代时,日本高僧圆仁来中国学习佛教的天台宗和密宗教义,同时也学习了净土宗教义,从此中国佛教中的净土宗就传刮了日本。以后,日本高僧源空(号法然)开创了日本净土宗,其弟子源信(号视鸾)又开创了净土真宗。这两个宗派的信徒、弟子都称中国的昙鸾、道绰、善导等为祖师,把玄中寺视为祖庭。凡日本这两个宗派的佛教弟子来中国参观、访问,都要到玄中寺进香。因此,玄中寺又成了中日文化交流的纽带。

据寺内碑文记载,玄中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公元472年),落成于承明元年(公元476年)。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曾赐名石壁永宁禅寺;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唐宪宗又赐名为龙山石壁永宁寺。随着皇家对玄中寺的重视,该寺院也就得到了不断的扩建,香火也十分旺盛。之后,玄中寺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磨难,历尽沧桑。

据载,北魏名僧,被称之为神鸾的昙鸾大师晚年来玄中寺任主持,继净土宗祖师慧远之志,在此宣扬净土教义,其死后,弟子道绰、善导继任主持,并在此正式成立净土宗,玄中寺成为净土宗的中心。后经善导大师向东传人日本,在日本也成立了净土真宗,并建立寺庙,称为枣寺。之所以称之为枣寺,据说枣寺内所种的枣树的种子是从玄中寺带回去的。日本的净土真宗尊奉善导大师为高祖,视玄中寺为净土祖庭。从此,玄中寺在海内外闻名遐迩。宋、元以来,玄中寺曾多次毁于兵火,每次重建又多有扩建,至元代成宗年间(公元1295-1307年)极盛时,寺庙除本寺外,还下辖40院,方圆近80公里,明清后,逐渐衰微,特别是清末连年战争,僧徒四散,寺院荒芜,原有的李白题刻及其它珍贵文物也被窃走;清同治、光绪年间,主要殿堂又皆毁于大火。建国后,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善法殿、万佛殿,千佛殿、天王殿,东西配殿等莫不金壁生辉,重放异彩。

玄中寺获得新生,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从五十年代起,各级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玄中寺进行大规模的修缮,不仅重建了大雄宝殿、七佛殿、千佛阁等主殿,还修建了祖师堂、禅堂院等建筑。纵观整个玄中寺,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七佛殿、千佛阁,沿轴线平行排列,将寺院自然地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大雄宝殿居中,两边各建配殿。大殿东西各建有一处小配院,配院前建有东西配殿,两厢平行排列,形成了一个雅致、大方、完整的院落。

天王殿:是寺内现存最古的建筑物,修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Ⅱ印5年)。殿内正中供奉着汉化弥勒,俗称大肚弥勒,据《宋高僧传》、《佛祖万代通载》记载,大肚弥勒和尚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布袋和尚,真名契此,又号长汀子,五代时吴越奉化人。契此在世时,常常杖背一布袋人市,人称布袋和尚。他见物即乞,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形似疯癫。据说,他算卦极准。临终前,他端坐于岳林寺盘石山,说了一段传经中的唱词:弥勒真弥勒,身份百亿处,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后人在名寺圣刹处,多塑他的形象。弥勒之所以受人尊敬和欢迎,正在于大肚弥勒笑口常开,不为烦事所扰,只求为民造福,使人开心。正如一对联所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在弥勒佛的两侧供奉着汉化四大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手持宝剑,职风,与剑锋谐音;

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手拿琵琶,职调,琵琶能调弦;

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手把混元珍珠伞,职雨,伞能求雨防雨;

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手有缠龙,职顺,龙能屈、能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则国泰民安。

万佛殿:面宽五间,是典型的歇山式建筑,大殿内的佛像或端坐或站立,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大雄宝殿:进入第二进院,面前是一座宏伟的大殿,上书大雄宝殿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各位团友知道为什么叫做大雄宝殿吗其实,这个名称带有很浓的地域色彩和民族文化色彩。大家都知道佛教起源于印度,在印度文化中,雄是大智大勇的意思,如圣雄、大雄等等。这里的大雄是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意思是像大勇士一样对一切大无畏。大雄宝殿为玄中寺的正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

另外,还有善法殿、千佛阁、东西配殿,建国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现今莫不金碧辉煌,重放异彩。

玄中寺虽历经沧桑,文物散失颇多,但是经各方的努力保护,现今所藏文物也初具规模。主要有明代的原物单孔牌楼,北魏、北齐年间的造像、石刻碑、佛幢,唐代高氏碑,宋明两代的铁佛,明代木雕佛像和元代忽必烈亲笔所书的蒙文白话碑等,均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连日来,一次特殊的众筹在不少丽水人的朋友圈中刷屏——一群丽水乡土历史的爱好者,发起了影印清光绪版《处州府志》的众筹活动。这是百年来光绪版《处州府志》的首次众筹影印,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129人参加了本次众筹。

热爱乡土文化,他们曾发起明成化版《处州府志》众筹

 地方志是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是研究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和地区史的重要参考书。“处州人文鼎盛,文献浩繁,历代重视地方志的编纂。自宋以来,有据可查的共有11次编修府志。现存的明成化、万历、崇祯和清雍正、光绪版府志,大多收藏于国内外各大图书馆。”丽水文史爱好者叶金军向记者介绍了《处州府志》的历史,80后的他是此次众筹的主要牵头人之一。

 因为平时喜欢乡土文化,叶金军多年来一直在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其中县志和处州府志是他收集的重点。在此次众筹影印光绪版《处州府志》之前,叶金军曾在今年年初发起明成化版《处州府志》影印的认筹。

 “明成化版《处州府志》,是现存的丽水地区最早的地方志,国内还没有完整的藏本。”叶金军告诉记者,2018年下半年,他和其他一些文史爱好者决定影印明成化版《处州府志》,找到了适合影印的电子版本,又联系了印刷厂,之后组建微信众筹群,把身边喜欢乡土文化的同仁都拉入群里,到去年11月初,230套明成化版《处州府志》就全部认筹了出去。

 “国内收藏此志的只有三处,即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宁波天一阁,但皆残缺不全。其中北京图书馆的藏品抗战初期曾寄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现由台北故宫博物院保管。”据叶金军介绍,1967年春,台湾历史学家宋晞先生检阅山根幸夫所编《日本现存明代地方志目录》,发现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有明成化版《处州府志》。1967年夏,宋晞赴美出席第二十七届国际东方学者会议时,途经东京,托台湾历史学教授苏振申向日本国会图书馆申请摄成胶卷一份,携回参考,明成化版《处州府志》全书方有完整无缺的版本。

影印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许多“丽水老故事”

 一本古籍的影印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找好版本后,还需要修图、点校等诸多工作。在叶金军看来,最难的还是点校工作。“影印明成化版《处州府志》时,因为书中有些虫蛀和污染,工作需要很仔细。大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参照书的原稿每一页每一个字的校对,有不清楚的问题在我们的微信群里反复讨论研究。最终经过4次大的校对和无数次的小校对,反复确认无误,一直到今年3月底才最终完成校对工作。”

 明成化版《处州府志》引用的历代书目多达81种,这说明当时广泛引用历代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影印的过程,也是对丽水的前世今生做了一次回眸。大家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有发现的“丽水老故事”。

 “大家在研究这套府志时,还讨论了处州府志编撰历代版本问题,通过广泛收集资料,最后推翻了原先普遍认为处州府志始修于绍兴二十七年的结论,把始修时间前推到至少在唐末。成化府志《寺观》中对各个寺庙的始建年代很多可能就是来自于早期版本。”叶金军说,“还有括苍的括到底是‘栝’还是‘括’,大家找出了自唐代以来几乎所有相关记载和对栝树进行了广泛的对比研究。又如对‘丽水’一名的来源的争议。虽然最终都没有形成共识,但让大家学到了背后很多乡土文化知识,受益匪浅。”

 这套十八卷的明成化《处州府志》在2019年5月影印完成,认筹的众人纷纷收到了这套装订非常精美的影印本。“非常有意义!”“印刷质量真好!”……很快,更多的文史爱好者知道了此事,纷纷前来求书,可惜因为印量有限,有不少喜欢这套书的文史爱好者最终没有得到。

记者 蓝倞

丽水(2)州府(1)明成化(1)

大河村记

大河村记

不知为什么?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感觉大河关是寻来的。

那一年,登山十年后,因为膝盖的问题,再加上,一次登山中,一个登山队员从山崖上摔下来,送到医院后,不久就去世了。登山以来,一直很注意安全问题,没有想到,走的是很平常的线路,还是出事了。这再次证明,登山本身就是一件有危险的事。一段时间,我沿着淅河而行,没有目的,寻一个古村,寻一段古道,走一段河谷,玩一会溪水。

天下无山,这可能就是一个行走了十年太行的感觉,以前刚开始登山时,只要一听说那个线路没有走过,就急着联系,找向导,问去客。对景区反而没有了什么激情,感觉景区就是一个雍容华贵的**,很多是人工雕刻成的。景区的美就像是浓缩的盆景,没有野性,人为打造元素太多了。是啊,我也一直在问自己,什么是太行山中最美的风景,学摄影多年,见过太行日出,特别是独特的日出,只有特定时刻才会出现。雨中的太行,那种妩媚,雪后太行,那种冷峻,还有一种太行美,只可意会,又说不出来。

沿着一条河走,记录着一条河的感受,就是光听村名,就是一件趣事。鄂鱼沟,杨家池,桥上,西垴,东垴••••••

春天,看满山野桃花盛开,随后,杏花、李花、梨花、苹果花。还有满山的野菜,黄花菜、蒲公英、野韭菜,还有槐花、香椿。总之,沿着一条河走,就是满满的童年记忆,也是空山灵动,走近潭边,坐在河中石上,看野苇子、听鸟鸣、听一曲溪水吟唱,望天空流云,洗内心的喧嚣。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有一天,把车停到大河村,大河村有一个景区叫青龙峡,对面岸上有一座塔叫佛寿塔。感觉自己对这个村是了解的,因为,在这以前,曾好几次开车从村子边经过。要是有人问我,你去过吗?我一定会说去过。

我和妻子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走进村子。没有想到,发现了一个没有想到过的东西。

大河关,古老的一座关,就这样走进了我的视野,以至来过好几次,在网上,朋友们还问这是在那,我成了解说者,还成了向导。

一有闲时,就带领朋友来到大河村,看古老的大河关,总想向更多的朋友介绍大河关。

说起大河村,就要说起一条河。这条河我们林州人叫做淅河,其后,流入淇河,再入卫河。

大河村,在青龙峡之东。

小时,我们林州人称淅河古道为河交沟,而壶关称为龙泉峡,可见视角不同,名称也就不同了。

诗经曾曰: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那个在回想自己出嫁时的春秋女子,她看得见淇水的风光,也看得见淇水源头之一的这条郊沟河吗?

 大河村中,河的北岸与郊沟河并行的是一条古道,古称穴陉岭道,是晋豫要道。

大河村位于壶关县桥上乡往东大概五公里的地方,是太行山深处一个恬静的小山村。村子地处峡谷之中,由东坡、坡下、上坪、后垴等自然村组成,约有200户人家、800余口人。

光绪版《山西通志》记载:大河口,在壶关县东南一百四十里,古穴陉岭道也,通林县,有营有厘卡,其北为玉峡关,即古羊肠坂也,有汛,东出之隘曰花园梯,曰金灯寺,并通林县,其由关至河口之间道曰五里潺。

自从公路修成之后,很多古道就荒芜了。这几年,村里开始整修古道,站在村东头,一处砖石券门横陈其上。门上刻着:东峻重关。这个关是大清同治11年建立的,他当时的主要作用是防治河南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山西,在这里修建了个关,这个古关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战火,去年修复的。

踏着古道,在两个关隘之间,河谷之上,建有一座青石拱桥,名为“栈道桥”。如果没有此桥,跨越河谷,难于上青天。它的简介牌上写着:《壶关县志》记载:“栈道桥在县南河交口(今大河村),地为晋豫孔道,……”迄今已200余年。

一直感觉,古村一定要有一座寺院,过了石拱桥,就看到一座观音寺。沟河于冠龙溪交汇处的一块巨石之上。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布南殿3楹,东戏台1座,厢房13间,墙体由荒石垒成,历经百年,坚固如初,1940年发大水,离寺地平只差3个台阶,30余名驻寺官兵齐跪祷告,大水退后,寺完好无损,堪称神奇。当然,我知道这是传说,中国人讲,佛法无边。

不到两米宽的古道上,青石被时光打磨得光滑如镜,石缝间长满了青草,这样的古道让人一下子就模糊了时间的长度,仿佛从古至今不过就是一弹指。古道上的马蹄印一个接着一个,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此时正是一场初夏的雨后初霁,蹄印处积满了水,清清的水映着太阳,有着炫目的粼粼波光,仿若 历史 的眼睛,注视着这一河的寂寥,注视着这一山的喧闹。

关前的古道不过4米宽,长约50米,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别说千军万马舞刀弄棒,站上百十来人这里就已经满满当当了。关楼坐西朝东,东西长51米、南北宽61米,现存主体为清代遗构,中券门洞高31米、宽29米,依稀可见 “大河关”字样。

古关依在,进关就是当年的议事处,就是三间房,是青砖垒成的。只是上了锁,只能想象了,当年无数人走到这里,要面对官兵的查验。又往上走,是当年的盐店,中国从很早就实行了粮食和盐专营,这也是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

走在古村能看到留下的古迹,有时也能听到没有见到的古谜。再一次走进大河关官署,住在旧院中的老人,热情地给我们讲大河关的旧事,指着门口的一个高台,他讲他小时候,这里有一个古炮台,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是一炮当关。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我的想象中,骑着马一个驿站连着一个驿站,传递着不是信,而是一筐筐新鲜的荔枝,让人心生口水,生在北方,没有吃过荔枝。

驿站,是指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场所。

在村里临河边,河畔的石缝里生长着几棵古榔树,望着这一座现实中的驿站。这是一座四合院,坐北朝南,沿河是门面,门前有上马石,是那种青石雕刻的。门是关闭的,但是,时光好像也挡在 历史 的外面。外面的我们,而又在时光的里边,一边寻找,又一边失去。

驿外断桥田赛,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知为什么?站在驿站前,就想起了陆游的这首诗。当然,最毫迈的还是主席的诗,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春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思绪得是飞的,庆幸自己能见到旧时的驿站,这是我不曾想到的。当然还是李自成当驿卒,失业后造反。王阳明在贵州驿站,觉悟创建阳明心学。

无意间的行走,仿佛是走在 历史 的时空中,古老的建筑依在,它成了一种符号。站在沾水河岸,仿佛能看到时光的流逝,我们不也是一种流逝的符号吗?

人像草木一样,不过是尘世间的一颗微尘。知道了前世,人也放宽了,人也静了。

是啊,一座古关,在自己的想象中是那么雄伟,可能是读小说多了,总有了一点金庸小说的味道。那年秋天,走近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看到了这座雄关,了解了这座雄关背后的故事,才知故事里的人事,远比一座古关要丰富得多。后来行走太行,看到过虹梯关、玉峡关。走进山的 历史 中,人文 历史 更风光。

大河关也一样,但是,又感觉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可能是来大河关容易,来大河关就是寻找一点什么?又没有明确的目标,放飞心情,寻找古关之外的东西,以及淅河之水,还有河边的古树,河里的游鱼,大河关的朝霞。

大河关建于何时,遍寻不获。只是清《壶关县志》中有载:咸丰六年增设大河汛驻防把总。至于现在的关城所建何时,也不可考。但是,从唐朝一直到民国,这里始终是战略要地,也是晋豫通道,即使是交通四通八达的今天,这里也还是由长治出境入河南的省间通衢。

是关于这条古道的人文文化。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这是《苦寒行》的诗句,也写了当年走古道的艰辛。

“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秋韭何青青,药苗数百畦。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回溪。”诗句出自盛唐诗人高适,题为《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

《元和郡县志》载:潞州东取穴陉岭路至相州(今安阳)三百五十里。大河关那时还没有存在,它只是一处战略要地,同时把此作为要地的还有一个人----天宝末年的李萼,那时是公元755年。颜真卿是中国 历史 上的书法大家,安史之乱时,他起兵抵抗,附近十七郡纷纷响应,曾经被公推为盟主,合兵20万阻挡了安禄山急进的脚步,李萼是颜真卿的谋士,曾为颜谋划河北形势,李的谋略中包括一项,即开崞口出师。

一座古关就是一本书。而这一部书,就是我多次来到大河村寻找的东西,读懂了大河村,也许就读懂了太行山,也读懂了半部中国史。

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开了农家乐,村里还请来摄影师,一幅幅精美的相片,又展示出了大河村。春花烂漫,柳绿红桃,悠长的古道,雄伟的关楼。我的朋友曾告诉我,一位摄影师曾站在佛寿塔前,拍了一幅雪中的大河村,取名布达拉宫。因为大河村寻在悬崖之上,从河岸一直往上。

大河村也像别的农村一样,现在大多的人都在县城买了房,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城里了。现在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

一座古关,一个古村,仿佛应该有一座古寺,也一定有一座古寺。那年走近嵩山少林寺,观达摩洞,仿佛山水之间,都有一个故事游走在山端。五台山、秦岭、庐山、九华山,佛事是回避不了的事,尽管我不是佛教弟子,佛教文化一定在山水间。

春天的佛事。那年如瑞法师归来,我看到了一场荡大的佛事,可能是在春天吧。春天的杨柳,春天的小草,春天的人。一想起大河村,就会想起那一场佛事。

大河村东边有座山,山里人取名叫佛山。

在大河村,当你走向佛寿塔之时,你能看到一块大石头上有两个感恩大字。这是如瑞法师的手迹,如瑞法师,祖籍河南,于1957年生于太原市,八十年代初期出家,是中国佛教协会的副主席。

大河村是她的姥姥家,她前几年修了报恩精舍。后又修了佛寿塔。

我是不懂佛法的,只是喜欢游走古寺,透过那一柱柱燃烧的香,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人心。

佛就是觉悟了的人,菩萨,你愿意无私无畏地为人民服务。

大河村还有许多,特别是春天的花,夏天的清凉,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无处不是风景。

对了,大河村的戏台,山里人都还在春天请社戏。

一个古村,就是一台戏,而戏文又是变化的,而变化的戏文又是 历史 。当你问村里的老人,他会告诉你,也许他就是守关人的后代,也许就是开盐店的后人,也许就是驿站厨师的后人。一代一代的故事,又变成一代一代的人生。

关于古耿国的建立,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商书·祖乙》中:“祖乙圯牗音yi牍于耿,作《祖乙》。”可惜《祖乙》的正文没有流传下来,只有上述作为《祖乙》序言的一句话,但尚书中的这一句话,首次将耿作为一个国都记载下来,其时代当在祖乙时期,即公元前14世纪。那么祖乙何许人

耿姓

也?原来黄帝的曾孙喾牗音ku牍,将他的儿子契牗音xie牍封于商,契当是商人的祖先,自契始经过14代传至成汤,成汤推翻夏朝建立了商朝,商朝从汤到纣经历了17代30个君王,祖乙是商朝的第7代第13个君王。

关于商君祖乙的定都,《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帝中丁迁于嗷牗音ao牍。河亶(音dan)甲居相。祖乙迁于邢牗音geng牍。”古代邢与耿同音,是否指一个地方,史学界仍有争议。但据耿氏家族流传下来的说法,邢与耿不是一个地方。相传祖乙迁至邢以后,就将国都定在那里,而将他的弟弟祖丙封于耿地,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国君。后来的耿氏族人,尊祖丙为耿氏之祖,每年的腊月初五祖丙诞辰,供祭祖丙时摆设柿饼,当地方言柿饼近似于“思丙”,有追思祖丙的意思。柿饼中的上品又叫做耿饼,源于此。那么耿地在哪里呢?据《括地志》中记载:“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国也”。

另据《国家地名词典、河津词目专辑》中记,距河津城关镇东南10公里的山王村,即是耿国国都所在地,古代俗名称帝王村,村北洞门楼所书“古耿名都”四字,数代不易。清初时因村中几近王姓,遂易名三王村,嘉庆年间为昭彰古迹,正名王村,民国年间称帝王村,解放后因此名有封建色彩,改名山王村。据说该村中宫、金库、暗地、城前、城后等古耿国遗址犹存。

关于古耿国的灭亡,古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这样写道:“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还为太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这一段明确记载了古耿国灭亡的时间是在晋献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61年。从殷商时期的祖丙立国到春秋时期耿国末代国君太乙的弃国归隐,古耿国共经历了商、周、春秋三个时期,先后共25代32位君侯,时间长达700余年。这与耿氏族人保存的《先祖君侯谱》中“君侯三十二,国运七

耿姓

百长”的记载是相符的。一个古代的诸侯小国,能够衍延生息如此长的时间,足以证明其先祖建立和治理耿国的业绩,同时也充分体现出耿氏先民的品格和智慧。

中国汉族人的姓氏很多来自古代的诸侯国名,诸侯国消亡后国名作为地名和姓氏则长期保留下来,古耿国也不例外,当它消亡以后,耿就作为姓氏延续下来,凡如今的耿姓汉人,不论远近都应该是古耿国的传人,而河津则是耿氏后裔的根祖之地,我(指的是“耿秉强”)的临猗农村老家就是一个耿氏后裔的集聚地,整个村子里几乎全姓耿,据老辈人讲,我们村过去就有续修家谱的习惯,每隔几年就要续一次家谱,到文革前家谱资料摞起来足有半人高,人称“文献世家”,只可惜这些家谱资料在文革中作为宗族势力的典型,被当作阶级斗争的反面教材在全省范围内参观展览,至今下落不明,实感可悲可叹。[1]

2起源

起源一

以地名为姓。商代有君王名祖乙,祖乙继父河亶(DAN)甲,起初都城设在相地,即今河南省的

耿姓

内黄县境。因内黄县地处黄河下游,河水时有暴涨,河水一涨洪水泛滥,不仅大量庄园被冲毁,黎民百姓难得定居,生命财产时有淹没的危险,就连帝王都城也朝不保夕,商王祖乙为此整日锁眉不展,食寝不安,他身边的贤臣巫贤子早已估摸到祖乙王的心事,于是便直言不讳地向他启奏说:“君主之虑卑职早就洞察,无非是为都城之变迁而已!”祖乙王听了甚是欢心地说:“贤相既然了解,就该为朕出谋定夺。”巫贤大臣坦然应曰“闻说西有耿地,位汾阴,那儿一 则物阜民顺,二则非诸侯兵家瓜分之地,何不迁耿建都城。” 祖乙闻听后思谋良久,不久便下了一道通令,把都城一举从相地迁到耿地。即山西河津市东南二十里的山王村。

而后,次年,由于河患,祖乙由耿迁至邢以后,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没有跟随他南迁,仍然留在了耿地,而将他的弟弟祖丙封于耿地(今天的山西河津山王村一带),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国君。耿国后人便以地名为姓 ,后来祖丙被尊奉为耿氏之祖,每年的腊月初五是祖丙诞辰,为纪念这位氏祖,摆设柿饼(“柿饼”一词在晋南发音:SI BING,有思念祖丙的意思 )

起源二

以国为姓。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周室封同姓人再次于耿(今山西河津山王一带),重新建立耿国,是为姬姓耿国,春秋时(公元前661年),晋献公灭耿,原耿国公室后裔逃往他国,以国为姓,是为耿姓。

后晋献公将耿地封给赵夙,赵氏后人也姓耿。

起源三

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

① 清高丽人有耿姓,世居博川郡。

② 清满洲人有耿姓,世居沈阳。

③ 裕固族各尔格兹氏汉姓为耿。

④ 羌族耿家志(房名),后改姓耿。

⑤ 今满、蒙古、土家、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证据

(补注):以下是证明耿姓来自山王的史书证据

①《山西通志》(卷八) 、《 河津县志》(光绪版)云:“河津古耿地,‘禹贡’冀州之域。历唐虞

耿姓

夏皆为甸服。商祖乙(公元前1525~前1507 年)自相迁此,为王都,凡七世。”

②《索隐》:“刑音耿”。近代,本亦作“耿”。今河东皮氏有耿乡。”

③《集韵》 三十九耿部,有“刑”字,云:“地名,通耿。”

④《路史国名记》亦说“耿”即“刑”。这说明“祖乙迁于耿”一作“祖乙迁于刑”。二者为一地,即之:今河津山王一带。

⑤《河津县志·古篇》载:“耿都城在县东南二十里,汾水西迳耿乡城北,故殷都也。

⑥《通志二六以国为氏》记载:“耿氏,姬姓。商时侯国,鲁闵元年(公元前661年)为晋所灭。今河中龙门县南十二里耿城是。”

⑦《古今姓氏书辨证三十九耿》记载:“耿氏,出自姬姓。侯伯之国,其地皮氏县东南耿乡是也。

起源四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王室同姓贵族的封地,又为诸侯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耿地原为商王朝耿国,在周惠王姬阆十六年(晋献公姬佹诸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吞灭耿国,之后有周朝王室贵族被封于其地,为姬姓小诸侯国,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作为自己姓氏者,称耿氏,成为耿氏家族的另一支。

起源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赓音氏,满语为Gengyin Hala,汉义“昭、明”,世居黑龙江流域。清朝中叶以后,多以其氏族名称首音的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冠汉姓为耿氏、赓氏等。

起源六

源于朝鲜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旗分内高丽姓》记载:

朝鲜族耿氏,世居博川郡(今朝鲜平安北道西南部大宁江左岸的博川平原),后为满洲正蓝旗包衣,代表人物就是耿世尼,他的孙子耿赫森曾出任正蓝旗参领。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eng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朝鲜族、满族耿氏所冠汉姓即为耿氏。

起源七

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裕固族耿氏,源出裕固族的各尔格兹氏族,本源出自西突厥阿史那部。[1]

起源八

明永乐初,侍御柴文以戆直得罪,子孙俱祸,易姓耿。后由贡士历官江南庐江知县耿光祖,即柴文侍御九世孙,今门祚衰微。[2]

3得姓始祖

耿姓的得姓始祖非祖乙,而是祖丙,公元前1525年,商第十四代君王商祖乙只是将商都迁到了一个叫耿的地方,并没有建国,次年,由于河患,重新迁都,而将弟弟祖丙封于耿地,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国君。后来的耿氏族人,尊祖丙为耿氏之祖,为纪念这位氏祖,每年的腊月初五祖丙诞辰,供祭祖丙时摆设柿饼,将姓改做耿。

  清雍正年间知府郑喜先生遗墨

  (喜字原是“山”和“喜”而成,因无此字,故由喜代之)

  这是一册残缺的手抄本(175135cm),小楷、行草宣纸,墨迹有如下内容;一,记载了郑喜先生由太高祖至其子辈七世人物。二,有二十余首七言、五言诗词。三,墓碑志、圣旨各一篇。四,三晋人才、三晋兴地文稿等。是与郑喜先生直接相关的资料,从纸质、墨迹、内容看,属雍正十三年(1735)以前遗墨,至今有270余年了。

  经考证;郑喜字乐山,号锦峰,山西五台人。康熙57年戊戌三甲62名进士,授检讨。世宗御极下诏求言,喜上封事,极陈晋省亏空之累及台山喇嘛科钦病民状,奉旨查办,合县之民始出水火。喜旋督学福建,差竣,授吉安知府。在吉安多惠政,被劾去官,值大旱,祈于金牛寺龙潭得雨,郡人因名为郑公雨,筑甘雨亭,寺旁绘图征诗。群欢呼曰:还我郑公矣!后事复职。立祠祀之。后调南昌知府,卒于任。《明清进士碑名录索引》2372、《山西通志》光绪版(仕实录)10445页记载,世宗是雍正(癸卯至乙卯)(1723——1735)。文稿记载与史志不同处有郑为龙、郑廷楫属文水人,而写郑喜兄、侄。南昌知府而是江南徽州知府。进士102名、62名,而写62名。郑为龙,文水人,癸未翰林,简胶州知州,兼摄安丘县,兴利除弊,升杭州知府。以母病改调汉中府。服阕、补苏州知府,调直隶正定府。世宗召至偏殿,垂问山西官吏,民情甚悉。赐诗章、端砚、貂裘等物。升湖南粮储道,直隶永通河道,所在政绩丕著,年八十有三卒。《山西通志》(乡贤录)9185页记载。郑廷楫,字济川,文水人。癸丑进士,由工部主事转御史,迁刑科掌印给事中。《山西通志》10461页记载。郑喜先生文稿记载;上述二人是其堂兄、堂侄,是乔迁于文水。拜读这些资料,感受是:五台郑氏家族人才辈出,可惊可叹。从明朝万历至清朝雍正,百余年间,出河道、知府、通判、检讨、推官、知县等官多,在当时真是显赫一时,威风荣耀之至。我们县古人有言;十山九无头,河水向南流。富贵无三辈,清官不到头之说。而五台郑族历代官宦真可谓龙族入海。郑喜先生文学才艺也不亚于史书出名人物。为让友人领略古人风彩,余将其文稿登载于后,得以增长见识开心乐意。呵与古人沟通真是一种乐趣。

  (1) 郑喜家族人物

  郑喜字乐山,号锦峰,丙辰相七月二十日生。行二,系太原府五台县军籍廪生习诗经。小试己巳入学,壬申廪膳,年二十一岁。乡试壬午第二十三名,年三十一岁。会试戊戍第一百一十一名,年四十七岁。殿试三甲第六十二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朝考翰林院检讨。敕封征仕郎兼刑部湖广清吏司郎中,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恩加一级告封朝议大夫。江西吉安府历任知府,江南徽州府知府。注:下面括号中多加郑字

  太高祖(郑安)雁平道中军守备

  太高祖母安氏

  高祖(郑朝)武庠生

  高祖母胡氏

  曾祖(郑思恩)贡生,敕赠文林郎

  曾祖母卢氏敕封孺人 山东济南府通判卢公女

  祖(郑国正)万历壬子举人,初任北直隶新城县知县,次任山东德平县,知县敕封文林郎

  祖母张氏、尹氏敕封孺人

  父(郑士式、式字前有木字)岁进士,汾州府临县训导 ,敕赠征仕郎,翰林院检讨,诰赠朝议大夫

  母智氏、赵氏前庚子举人,湖广推官几先智公孙女学生怀生公女,敕封孺人,诰赠恭人

  妻王氏浴镜公女,庠生格公姊,敕封孺人,诰封恭人

  叔(郑士勺、勺字前有木字)庠生,(郑士檀)同榜举人,

  伯(郑士樟)拔贡,任交河德兴永宁知县(郑士杰)武举。

  兄(郑岭)廪生(郑彦、彦字前有山字)庠生,祖侨同榜举人(郑为龙)同榜举人癸未进士,任汉中府知府

  从兄(郑景溪 景法 景湘 景淇 景浩 景洲)(郑采宣)丙子举人,现任都察院经历

  弟(郑乔、郑尊、郑尧三字前均有山字)具幼业儒

  男(郑廷璧)字和玉、号东园,年三十四岁,行一太学生,丙午科举人,任石玉县教谕,敕封文林郎。娶王氏吏部考功司郎中、公维公孙女候选县丞女

  (郑廷玉、玉字前有王字)庠生,雍正四年保举,历任四川夔州府经历,行二江西太平府经历,署当涂县知县

  (郑廷川、川字前有王字)儒士行三

  (郑廷敖、敖字前有王字)字声玉、号松园,行四年二十七岁,附学生丙午科举人,历任江西建德县知县,山东东昌府经历,敕封文林郎。娶安氏 庠生泰公女泰氏陕西八营堡守修备信公女

  (郑廷珂)行五国子监太学生

  (郑廷赞、赞字前有王字)行六国子监太学生

  侄(郑廷琮)庠生,(郑廷连、连字前有王字)具儒业,(郑廷瑾)幼

  从侄(郑 煊)(郑 鼎)、(郑 炜)、(郑廷楫)丙午举人,(郑相)丙午举人

  (2)郑喜诗词

  送王仲纶移居太原

  仲纶金陵人也,以布衣韦带双身,而游学天下者。凡十余年襄年游于五台遂止於邑而寄居焉。因入邑庠与余谈论讲习者又十余年,余亦谓其终止於斯矣。不意甲戌之初冬,仲纶来余家话别,余讶而问其故。曰:移居太原也。余黯然曰:是归金陵之渐也,自是台邑不复可聚首矣。仲纶亦泣下数行曰:兹行也不过骸骨还葬江南耳,视古人之富贵而归故乡者渐执甚焉。明日遂行。余为作诗以送之祖道於城之南。则见车几辆,马数匹,饯者数十人。莫不叹息鸣乎!其来也琴剑诗书萧然一游子,其去也妻妾奴仆随行者十余人,以视世之拥大族,处世家,承祖业,托亲朋终生。郁郁岩穴中而一贫如洗,糊其口而不足者其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其一,南国风流世所夸,廿年踪迹在天涯。湖中散客舟偏小,堂上书生路更赊。

  自分一生都是寄,何妨四海便为家。山城不久留才子,感慨穷岩袛自嗟。

  其二,十载才名重五峰, 忽问抹马决行踪。台山自此无元豹,汾水於今有骊龙。

  濑向弹丸明道义,爱随冠盖说遭逢。晋阳古道扬鞭去,望裹云山知几重。

  其三,梵宇深沉夜景迟,僧房禅榻共幽奇。竹鸣虚牖风过处,霜落寒岩月上时。

  纸帐竹光团白玉,石炉香霭篆青丝。红尘马首今朝别,只恐山灵解勒移

  云冈佛阁(在大同府城西)

  平明策蹇到云冈,岸草苔花夹路香。法象庄严依石壁,袛楼巍焕璨金光。

  咋惊胜境雄边塞,忽覩龙章鍚帝王。别有深人瞻仰处,慈云变幻总无方。

  送同年蔡方卜

  几年握手凤池旁,共听流莺才建章。 咋许青霜飞白 ?,旋敎紫绶映黄堂。

  田横岛畔仙云满,徐福洲边海市?。 ??蓬来休眷恋,端明学士已推襄。

  入京效力四省

  再整行装望帝几,孤云出岫鸟还飞。桂江春暖蛟涎涨,雪岭风高雁影稀。

  三世五峰惟旧隐,一身千里欲谁依。马乡辞蜀心犹在,何日前驱负弩归。

  同贾巨源语愁

  当年曾羡帝城春,共喜银袍此日新。自觅青云辞白社,徒敎紫陌逐红尘。

  田园将废家千里,形影相怜我二人。最是关心羁旅处,珠玑为米桂为薪。

  壬午春日李立春日汾阳道中

  怪来箫鼓路旁陈,柳眼花须信可珍。紫陌乱嘶金勒马,红桥斜倚玉楼人。

  自缘俗薄钱为癖,谁问英雄笔??。吩咐赢童休眷恋,来年还看帝城春。

  晚晴野步

  云开布锦一天霞,雨散彤红满地花。秋水频添四五寸,暮烟才起两三家。

  蛙鸣湿岸声何急,树依残阳影渐斜。诗句无多徒自苦,愁怀不禁向谁嗟。

  忆五峰

  召尧五岫接云端,惯习登临眼界宽。四载清华欣染翰,两朝侍从免弹冠。

  天家此日多新政,圣代何人许素餐。不见太平兴国世,华山犹自隐陈抟。

  注:召尧二字前有山字

  秀秋雨后与友人姚赤子步沙邱作

  知君应有故乡愁,携手闲行眺野丘。草色雕残九月雨,雁声冷叫一天秋。

  低看滹水流红叶,回首台峰早白头。此景不堪多怅望,从今休说再来游。

  三峡水声

  夜静水潺潺,愁人竟不寐。日在峡中居,闻声不知味。

  霞光晚照

  白屋变丹崖,青袍依金屋。日夕不下楼,坐见红云复。

  烟色早凝

  复屋似平湖,抹林疑素练。鸟啼山客眠,楼高谁复见。

  碧天高鸟

  平生恶凹下,只喜高楼好。岂知楼上人,还羡天边鸟。

  绿树啼莺

  已破辽西梦,还惊上苑花。建章宫不远,百啭向京华。

  群山夕烧

  咋惊烽燧至,转疑磷火多。四山光闪烁,静听有樵歌。

地理类

第584册

舆地纪胜200卷(存卷1至卷12 卷17至卷49 卷55至卷135 卷145至卷167

卷174至卷191)(卷1至卷95) 宋王象之

第585册

舆地纪胜200卷(存卷1至卷12 卷17至卷49 卷55至卷135 卷145至卷167

卷174至卷191)(卷96至卷191) 宋王象之

历代地理指掌图1卷 宋税安礼

太平寰宇记补阙6卷 宋乐史

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24卷(卷1至卷3) 题明刘基等撰

第586册

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24卷(卷4至卷24) 题明刘基等撰

寰宇通衢不分卷 清佚名

广舆图 元朱思本 明罗洪先 明胡松增补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东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广3卷 陕西10

卷 云南2卷 贵州1卷 广东2卷 福建2卷)(江南1至江南2) 清顾炎武

第587册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东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广3卷 陕西10

卷 云南2卷 贵州1卷 广东2卷 福建2卷)(江南3至江南8) 清顾炎武

第588册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东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广3卷 陕西10

卷 云南2卷 贵州1卷 广东2卷 福建2卷)(江南9至浙江2) 清顾炎武

第589册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东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广3卷 陕西10

卷 云南2卷 贵州1卷 广东2卷 福建2卷)(山东1至山东6) 清顾炎武

第590册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东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广3卷 陕西10

卷 云南2卷 贵州1卷 广东2卷 福建2卷)(山东7至山西4) 清顾炎武

第591册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东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广3卷 陕西10

卷 云南2卷 贵州1卷 广东2卷 福建2卷)(山西5至河南4) 清顾炎武

第592册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东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广3卷 陕西10

卷 云南2卷 贵州1卷 广东2卷 福建2卷)(湖广1至陕西3) 清顾炎武

第593册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东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广3卷 陕西10

卷 云南2卷 贵州1卷 广东2卷 福建2卷)(陕西4至陕西8) 清顾炎武

第594册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东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广3卷 陕西10

卷 云南2卷 贵州1卷 广东2卷 福建2卷)(陕西9至广东1) 清顾炎武

第595册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东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广3卷 陕西10

卷 云南2卷 贵州1卷 广东2卷 福建2卷)(广东2至福建2) 清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不分卷 清顾炎武

第596册

天下郡国利病书不分卷 清顾炎武

第597册

天下郡国利病书不分卷 清顾炎武

第598册

读史方舆纪要130卷(卷1至卷7) 清顾祖禹

第599册

读史方舆纪要130卷(卷8至卷15) 清顾祖禹

第600册

读史方舆纪要130卷(卷16至卷21) 清顾祖禹

第601册

读史方舆纪要130卷(卷22至卷29) 清顾祖禹

第602册

读史方舆纪要130卷(卷30至卷38) 清顾祖禹

第603册

读史方舆纪要130卷(卷39至卷46) 清顾祖禹

第604册

读史方舆纪要130卷(卷47至卷52) 清顾祖禹

第605册

读史方舆纪要130卷(卷53至卷60) 清顾祖禹

第606册

读史方舆纪要130卷(卷61至卷69) 清顾祖禹

第607册

读史方舆纪要130卷(卷70至卷78) 清顾祖禹

第608册

读史方舆纪要130卷(卷79至卷87) 清顾祖禹

第609册

读史方舆纪要130卷(卷88至卷96) 清顾祖禹

第610册

读史方舆纪要130卷(卷97至卷106) 清顾祖禹

第611册

读史方舆纪要130卷(卷107至卷117) 清顾祖禹

第612册

读史方舆纪要130卷(卷118至卷130) 清顾祖禹

第613册

大清一统志560卷(卷1至卷58) 清穆彰阿 清潘锡恩等纂修

第614册

大清一统志560卷(卷59至卷108) 清穆彰阿 清潘锡恩等纂修

第615册

大清一统志560卷(卷109至卷150) 清穆彰阿 清潘锡恩等纂修

第616册

大清一统志560卷(卷151至卷190) 清穆彰阿 清潘锡恩等纂修

第617册

大清一统志560卷(卷191至卷238) 清穆彰阿 清潘锡恩等纂修

第618册

大清一统志560卷(卷239至卷288) 清穆彰阿 清潘锡恩等纂修

第619册

大清一统志560卷(卷289至卷333) 清穆彰阿 清潘锡恩等纂修

第620册

大清一统志560卷(卷334至卷378) 清穆彰阿 清潘锡恩等纂修

第621册

大清一统志560卷(卷379至卷423) 清穆彰阿 清潘锡恩等纂修

第622册

大清一统志560卷(卷424至卷456) 清穆彰阿 清潘锡恩等纂修

第623册

大清一统志560卷(卷457至卷501) 清穆彰阿 清潘锡恩等纂修

第624册

大清一统志560卷(卷502至卷560) 清穆彰阿 清潘锡恩等纂修

第625册

乾隆府庭州县图志50卷(卷1至卷15) 清洪亮吉

第626册

乾隆府庭州县图志50卷(卷16至卷32) 清洪亮吉

第627册

乾隆府庭州县图志50卷(卷33至卷50) 清洪亮吉

第628册

〔光绪〕畿辅通志300卷首1卷(卷1至卷24) 清李鸿章等修 清黄彭年等纂

第629册

〔光绪〕畿辅通志300卷首1卷(卷25至卷45) 清李鸿章等修 清黄彭年等纂

第630册

〔光绪〕畿辅通志300卷首1卷(卷46至卷52) 清李鸿章等修 清黄彭年等纂

第631册

〔光绪〕畿辅通志300卷首1卷(卷53至卷74) 清李鸿章等修 清黄彭年等纂

第632册

〔光绪〕畿辅通志300卷首1卷(卷75至卷95) 清李鸿章等修 清黄彭年等纂

第633册

〔光绪〕畿辅通志300卷首1卷(卷96至卷116) 清李鸿章等修 清黄彭年等纂

第634册

〔光绪〕畿辅通志300卷首1卷(卷117至卷138) 清李鸿章等修 清黄彭年等纂

第635册

〔光绪〕畿辅通志300卷首1卷(卷139至卷164) 清李鸿章等修 清黄彭年等纂

第636册

〔光绪〕畿辅通志300卷首1卷(卷165至卷188) 清李鸿章等修 清黄彭年等纂

第637册

〔光绪〕畿辅通志300卷首1卷(卷189至卷216) 清李鸿章等修 清黄彭年等纂

第638册

〔光绪〕畿辅通志300卷首1卷(卷217至卷242) 清李鸿章等修 清黄彭年等纂

第639册

〔光绪〕畿辅通志300卷首1卷(卷243至卷269) 清李鸿章等修 清黄彭年等纂

第640册

〔光绪〕畿辅通志300卷首1卷(卷270至卷300) 清李鸿章等修 清黄彭年等纂

第641册

〔光绪〕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1至卷30) 清曾国荃 清张煦等修 清王轩

清杨笃等纂

第642册

〔光绪〕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31至卷65) 清曾国荃 清张煦等修 清王轩

清杨笃等纂

第643册

〔光绪〕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66至卷97) 清曾国荃 清张煦等修 清王轩

清杨笃等纂

第644册

〔光绪〕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98至卷131) 清曾国荃 清张煦等修 清王轩

清杨笃等纂

第645册

〔光绪〕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132至卷166) 清曾国荃 清张煦等修 清王轩

清杨笃等纂

第646册

〔光绪〕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167至卷184) 清曾国荃 清张煦等修 清王轩

清杨笃等纂

东三省舆地图说不分卷 清曹廷杰

(嘉靖)辽东志9卷 明毕恭等修 明任洛等重修

第647册

〔光绪〕吉林通志122卷图1卷(卷1至卷55) 清长顺等修 清李桂林 清顾云纂

第648册

〔光绪〕吉林通志122卷图1卷(卷56至卷122) 清长顺等修 清李桂林 清顾云纂

第649册

青海志4卷 清康敷镕纂修

〔嘉靖〕宁夏新志8卷 明杨守礼修 明管律纂

〔宣统〕新疆图志116卷(卷1至卷45) 袁大化修 王树枏 王学曾纂

第650册

〔宣统〕新疆图志116卷(卷46至卷116) 袁大化修 王树枏 王学曾纂

第651册

〔光绪〕重修安徽通志350卷补遗10卷(卷1至卷81) 清沈葆桢 清吴坤修等修

清何绍基 清杨沂孙等修

第652册

〔光绪〕重修安徽通志350卷补遗10卷(卷82至卷149) 清沈葆桢 清吴坤等修

清何绍基 清杨沂孙等修

第653册

〔光绪〕重修安徽通志350卷补遗10卷(卷150至卷223) 清沈葆桢 清吴坤等修

清何绍基 清杨沂孙等修

第654册

〔光绪〕重修安徽通志350卷补遗10卷(卷224至卷294) 清沈葆桢 清吴坤等修

清何绍基 清杨沂孙等修

第655册

〔光绪〕重修安徽通志350卷补遗10卷(卷295至卷350) 清沈葆桢 清吴坤等修

清何绍基 清杨沂孙等修

第656册

〔光绪〕江西通志180卷首5卷(卷1至卷35) 清曾国藩 清刘坤一等修 清刘绎

 清赵之谦等纂

第657册

〔光绪〕江西通志180卷首5卷(卷36至卷76) 清曾国藩 清刘坤一等修 清刘绎

 清赵之谦等纂

第658册

〔光绪〕江西通志180卷首5卷(卷77至卷119) 清曾国藩 清刘坤一等修 清刘绎

 清赵之谦等纂

第659册

〔光绪〕江西通志180卷首5卷(卷120至卷153) 清曾国藩 清刘坤一等修 清刘绎

 清赵之谦等纂

第660册

〔光绪〕江西通志180卷首5卷(卷154至卷180) 清曾国藩 清刘坤一等修 清刘绎

 清赵之谦等纂

〔宝祐〕仙溪志4卷 宋赵与泌 宋黄岩孙纂修

〔嘉庆〕湖北通志检存稿4卷未成稿1卷 清章学诚纂

第661册

〔光绪〕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1至卷20) 清卞宝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国荃 清郭嵩涛等纂

第662册

〔光绪〕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21至卷61) 清卞宝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国荃 清郭嵩涛等纂

第663册

〔光绪〕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62至卷103) 清卞宝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国荃 清郭嵩涛等纂

第664册

〔光绪〕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104至卷151) 清卞宝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国荃 清郭嵩涛等纂

第665册

〔光绪〕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152至卷184) 清卞宝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国荃 清郭嵩涛等纂

第666册

〔光绪〕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185至卷215) 清卞宝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国荃 清郭嵩涛等纂

第667册

〔光绪〕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216至卷255) 清卞宝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国荃 清郭嵩涛等纂

第668册

〔光绪〕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256至卷288) 清卞宝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国荃 清郭嵩涛等纂

第669册

〔道光〕广东通志334卷首1卷(卷1至卷48) 清阮元修 清陈昌齐等纂

第670册

〔道光〕广东通志334卷首1卷(卷49至卷86) 清阮元修 清陈昌齐等纂

第671册

〔道光〕广东通志334卷首1卷(卷87至卷124) 清阮元修 清陈昌齐等纂

第672册

〔道光〕广东通志334卷首1卷(卷125至卷177) 清阮元修 清陈昌齐等纂

第673册

〔道光〕广东通志334卷首1卷(卷178至卷231) 清阮元修 清陈昌齐等纂

第674册

〔道光〕广东通志334卷首1卷(卷232至卷283) 清阮元修 清陈昌齐等纂

第675册

〔道光〕广东通志334卷首1卷(卷284至卷334) 清阮元修 清陈昌齐等纂

第676册

〔乾隆〕琼州府志10卷 清萧应植 清陈景埙纂修

澳门记略2卷 清印光任 清张汝霖纂

第677册

〔嘉庆〕广西通志279卷首1卷(卷1至卷65) 清谢启昆修 清胡虔纂

第678册

〔嘉庆〕广西通志279卷首1卷(卷66至卷133) 清谢启昆修 清胡虔纂

第679册

〔嘉庆〕广西通志279卷首1卷(卷134至卷206) 清谢启昆修 清胡虔纂

第680册

〔嘉庆〕广西通志279卷首1卷(卷207至卷279) 清谢启昆修 清胡虔纂

第681册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10卷 明陈文等纂修

〔天启〕滇志33卷(卷1至卷14) 明刘文徵纂修

第682册

〔天启〕滇志33卷(卷15至卷33) 明刘文徵纂修

〔乾隆〕西藏志4卷 题清允礼

第683册

〔嘉庆〕卫藏通志16卷首1卷 清佚名纂修

〔光绪〕顺天府志130卷附录1卷(卷1至卷25) 清万青黎 清周家楣修

张之洞 缪荃孙纂

第684册

〔光绪〕顺天府志130卷附录1卷(卷26至卷70) 清万青黎 清周家楣修

张之洞 缪荃孙纂

第685册

〔光绪〕顺天府志130卷附录1卷(卷71至卷98) 清万青黎 清周家楣修

张之洞 缪荃孙纂

第686册

〔光绪〕顺天府志130卷附录1卷(卷99至卷130) 清万青黎 清周家楣修

张之洞 缪荃孙纂

第687册

〔绍熙〕云间志3卷 宋杨潜纂

〔嘉庆〕松江府志84卷首2卷图经1卷(卷1至卷26) 清宋如林修 清孙星衍 清莫

晋纂

第688册

〔嘉庆〕松江府志84卷首2卷图经1卷(卷27至卷55) 清宋如林修 清孙星衍 清莫

晋纂

第689册

〔嘉庆〕松江府志84卷首2卷图经1卷(卷56至卷84) 清宋如林修 清孙星衍 清莫

晋纂

第690册

〔光绪〕重修天津府志54卷首1卷末1卷(卷1至卷35) 沈家本 荣铨修 徐宗亮 蔡

启盛纂

第691册

〔光绪〕重修天津府志54卷首1卷末1卷(卷36至卷54) 沈家本 荣铨修 徐宗亮

蔡启盛纂

〔光绪〕抚宁县志16卷首1卷 清张上龢修 清史梦兰纂

第692册

〔乾隆〕永清县志25篇 清周震荣修 清章学诚纂

〔乾隆〕汾州府志34卷首1卷末1卷 清孙和相修 清戴震纂

第693册

〔乾隆〕三水县志12卷 清葛德新 清朱廷模修 清孙星衍纂

〔乾隆〕韩城县志16卷首1卷 清傅应奎修 清钱坫等纂

〔嘉庆〕延安府志80卷 清洪蕙纂修

第694册

〔乾隆〕历城县志50卷首1卷 清胡德琳修 清李文藻等纂

第695册

〔嘉庆〕新修江宁府志56卷 清吕燕昭修 清姚鼐纂

第696册

〔乾隆〕元和县志36卷 清许治修 清沈德潜 清顾诒禄纂

〔至正〕昆山郡志6卷 元杨譓纂

〔淳祐〕玉峰志3卷 宋凌万顷 宋边实纂修 〔咸淳〕续志1卷 宋边实纂修

第697册

〔嘉庆〕直隶太仓州志65卷(卷1至卷45) 清王昶等纂修

第698册

〔嘉庆〕直隶太仓州志65卷(卷46至卷65) 清王昶等纂修

〔宝祐〕重修琴川志15卷 宋孙应时纂修 宋鲍廉 宋钟秀实续修 元卢镇增修

〔嘉定〕镇江志22卷首1卷 宋卢宪纂修

〔至顺〕镇江志21卷首1卷 元俞希鲁纂修

第699册

〔咸淳〕重修毗陵志30卷(存卷1至卷19、卷21至卷30) 宋史能之纂修

〔嘉庆〕广陵事略7卷 清姚文田辑

〔乾隆〕淮安府志32卷(卷1至卷11) 清卫哲治等修 清叶长扬 清顾栋高等纂

第700册

〔乾隆〕淮安府志32卷(卷12至卷32) 清卫哲治等修 清叶长扬 清顾栋高等纂

第701册

〔乾隆〕杭州府志110卷首6卷(卷1至卷31) 清郑澐修 清邵晋涵纂

第702册

〔乾隆〕杭州府志110卷首6卷(卷32至卷70) 清郑澐修清邵晋涵纂

第703册

〔乾隆〕杭州府志110卷首6卷(卷71至卷110) 清郑澐修 清邵晋涵纂

第704册

〔淳熙〕严州图经8卷(存卷1至卷3) 宋陈公亮 宋刘文富纂修

〔嘉泰〕吴兴志20卷 宋谈钥纂修

〔乾隆〕乌程县志16卷 清罗愫修 清杭世骏纂

〔乾道〕四明图经12卷 宋张津等纂修

第705册

〔宝庆〕四明志21卷 宋胡榘 宋罗濬纂修

〔开庆〕四明续志12卷 宋梅应发 宋刘锡纂修

〔至正〕四明续志12卷 元王元恭纂修

第706册

〔乾隆〕鄞县志30卷首1卷 清钱维乔修 清钱大昕纂

第707册

〔光绪〕镇海县志40卷 清于万川修 清俞樾纂

第708册

〔光绪〕永嘉县志38卷首1卷(卷1至卷27) 清张宝琳修 清王棻 清孙诒让等纂

第709册

〔光绪〕永嘉县志38卷首1卷(卷28至卷38) 清张宝琳修 清王棻 清孙诒让等纂

〔嘉庆〕庐州府志54卷图1卷(卷1至卷31) 清张祥云修 清孙星衍等纂

第710册

〔嘉庆〕庐州府志54卷图1卷(卷32至卷54) 清张祥云修 清孙星衍等纂

〔嘉庆〕凤台县志10卷 清李兆洛纂修

〔嘉庆〕宁国府志36卷首1卷末1卷(卷1至卷7) 清鲁铨 清锺英修 清洪亮吉 清

施晋纂

第711册

〔嘉庆〕宁国府志36卷首1卷末1卷(卷8至卷36) 清鲁铨 清锺英修 清洪亮吉 清

施晋纂

第712册

〔嘉庆〕东流县志30卷 清吴箎修 清李兆洛等纂

〔康熙〕台湾府志10卷 清蒋毓英纂修

〔光绪〕湘潭县志12卷 清陈嘉榆等修 王闿运等纂

第713册

〔大德〕南海志20卷(存卷6至卷10) 元陈大震 元吕桂孙纂修

〔光绪〕香山县志22卷 清田明曜修 清陈澧纂

〔道光〕肇庆府志22卷首1卷(卷1至卷5) 清屠英等修 清江藩等纂

第714册

〔道光〕肇庆府志22卷首1卷(卷6至卷22) 清屠英等修 清江藩等纂

第715册

〔康熙〕武定府志4卷 清王清贤 清陈淳纂修

〔道光〕遵义府志48卷(卷1至卷25) 清平翰等修 清郑珍 清莫友芝纂

第716册

〔道光〕遵义府志48卷(卷26至卷48) 清平翰等修 清郑珍 清莫友芝纂

甘棠小志4卷首1卷末1卷 清董醇

梅里志18卷 清杨谦纂 清李富孙补辑 清余琳续补

第717册

周庄镇志6卷首1卷 清陶煦纂

南浔镇志40卷首1卷 清汪曰桢纂

杏花邨志12卷首1卷末1卷 清郎遂纂

第718册

山海关志8卷 明詹荣纂修

延庆卫志略1卷 清李士宣修 清周硕勋纂

历代宫殿名1卷 宋李昉

越中园亭记6卷 明祁彪佳

兰亭志11卷首1卷 清吴高增辑

古清凉传2卷 唐释慧祥 广清凉传3卷 宋释延一 续清凉传2卷 宋张商英 宋朱并

金陵梵刹志53卷(卷1至卷46) 明葛寅亮

第719册

金陵梵刹志53卷(卷47至卷53) 明葛寅亮

金陵玄观志13卷

邓尉圣恩寺志18卷 明周永年

黄檗山寺志8卷 明释隐元

南屏净慈寺志10卷(存卷1至卷2 卷7至卷8) 明释大壑

增修云林寺志8卷 清厉鹗

续修云林寺志8卷 清沈鑅彪

第720册

关中陵墓志1卷附录1卷 明祁光宗

长沙府岳麓志8卷首1卷 清赵宁纂修

白鹿书院志19卷 清毛德琦

石鼓书院志2卷 明李安仁等修

第721册

东林书院志22卷 清高嵀等辑

新镌海内奇观10卷 明杨尔曾

湖山胜概1卷

昌平山水记2卷 清顾炎武

六岳登临志6卷 明龚黄

第722册

钦定清凉山志22卷

华岳全集13卷 明张维新等纂

岱史18卷 明查志隆

第723册

茅山志15卷 元刘大彬

四明山志9卷 清黄宗义

普陀山志20卷首1卷 清许琰

天台山全志18卷 清张联元辑

仙都志2卷 元陈性定

黄山志定本7卷首1卷(卷1至卷3) 清闵麟嗣

第724册

黄山志定本7卷首1卷(卷4至卷7) 清闵麟嗣

洞山九潭志4卷 明刘中藻

武夷山志24卷首1卷 清董天工

第725册

嵩书22卷 明傅梅

南岳总胜集3卷 宋陈田夫

罗浮山志会编22卷首1卷 清宋广业

第726册

峨眉山志18卷 清蒋超

水经注疏40卷(卷1至卷14) 杨守敬 熊会贞

第727册

水经注疏40卷(卷15至卷40) 杨守敬 熊会贞

今水经1卷表1卷 清黄宗义

第728册

水地记3卷 清戴震

西域水道记4卷 清徐松

蜀水经16卷 清李元

河纪2卷 清孙承泽

南河志14卷 明朱国盛纂 明徐标续纂

第729册

南河全考2卷 明朱国盛纂 明徐标续纂

石湖志6卷 明莫震 明莫旦增补

西湖梦寻5卷 清张岱

京师五城坊巷衕衕集1卷 明张爵

帝京景物略8卷 明刘侗等撰

天府广记44卷(卷1至卷21) 清孙承泽

第730册

天府广记44卷(卷22至卷44) 清孙承泽

宸垣识略16卷 清吴长元

天咫偶闻10卷 清震钧

热河志略不分卷 清和英

淞故述1卷 明杨枢

第731册

蒙古游牧记16卷 清张穆 清何秋涛补

辽东行部志1卷 金王寂

玄中寺门票价格是多少

玄中寺门票价格:20元玄中寺是我国佛教著名的宗派净土宗的发祥地和中心。玄中寺坐落于山西省交城县城西北10公里的石壁山中。据《山西通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