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学不好,看不懂古籍,怎么改善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没有春种夏耘,哪来的金秋的累累硕果?平时没有经常读文言作品,只是上课听老师讲一点,怎么能看懂古藉?文科不论是现代白话文还是古典文学都是有规律的,不要读死书!要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理念!平时读书要作好读书笔记,文言虚词要积累一些!总共就那么二十来个,把它在各篇文章出现的规律比较一下归纳出词性,牢记于心!将经常出现的文言句式归纳起来与现代文特点加以比较,自己也会得出结论的,光靠老师教材那些喂一口吞一口的,终归是被动的!只有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你才能吃饱!否则你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书的前身是什么?
在古代,世界上没有文字,没有笔,没有纸,也没有书。我们的祖先用原始的方法堆砌小石头或系绳子来记录东西。后来,人类创造了象形文字。公元前5000年,中华民族有了考据史。在纸发明之前,汉字是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这是甲骨文。春秋战国时期,在青铜器、石碑、竹简上铸有文字,包括碑文、碑文、书法等,中国最早的书籍有甲骨文、铜书、石碑书、竹简书等,有些人称之为最原始的书。
那时,国外有各种各样的“书”。例如,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畔生长的一种名叫“帕努司”的纸莎草加工后制成纸草纸,他们把削尖的芦苇杆的颜色蘸进去,在上面写字。然后他们把纸莎草纸弯成一个称为“一卷”的圆柱形,然后把它们排列成纸莎草纸。据说英语卷是由它演变而来的。
古印度人有贝叶经。壳叶是热带棕榈树的一种阔叶。印度僧侣用锥子轧眼来做经文。公元前2000年,古巴比伦人用木棍在半干的泥上雕刻文字,然后用火焚烧,制成砖书。这种泥砖可以长期存放。
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参照腓尼基人的文字,古希腊人发明了22个字母和标点符号,这些字母和标点符号刻在黏土砖上,从右向左书写。古罗马人更加好奇。他们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26个拉丁字母,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字母之一。他们在木板上挖出浅槽,倒上石蜡,待蜡凝固后,用针刮字,从左到右书写,然后把写完的蜡板连接起来,就可以做成一本书。中东地区的帕加马人剥下羊皮,用石灰水处理,制成羊皮书。所有这些,这些形形色色的“书”,都在开启着自己的民族文化进程。
然而,以上这些都不能算是一本真正的书,而只能算是它的前身。为什么?因为真正的书有一定的定义。
书的要素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一本真正的书,除了内容丰富外,其物质基础应该是:一要有文字(通用、标志);二要有载体(纸张或其他材料);三要有卷(有格式、有复本);四要有社会性(批,印刷、发行)。这四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中国真正的书的出现,直到汉朝发明了造纸之后才有可能。然而,在印刷术发明之前,古籍的传播完全是手工的。因此,晋代也出现了“抄写人”这样的职业,和“洛阳纸贵”等一系列典故。手抄本是一种中间过渡形式,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书。
隋唐木版印刷术发明后,书籍作为传承文明和文化的载体而走红。直到宋代,毕舁才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从那时起,中国的图书印刷变得更加广泛和方便。通过印刷、活字印刷、平版印刷、机械印刷等方式,可以印刷大量的图书,从而拓展图书应用的新天地。
在我国,书的形式分为“中式书”和“洋装书”。中式书又称线装书。当你拿起一本中国线装书,你不需要先看它的内容,但它的外观已经非常悦目。单是纸的颜色就在人们的脑海中激起了一种感知。不必说其中闪烁的智慧。光是书籍的淡淡“纸香”,就能洗净人们的心灵。
古人读书前一定要洗手,可见他们对书的热爱。虽然汉字的完整性和难度似乎阻碍了文化知识的普及,但同时也维护了文化的传承和国家的统一。每本中式线装书都很轻,页码不超过三位数。你可以把书拿在手里,躺下看书而不感到疲倦。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
洋装书是从国外引进的,它是由羊皮书演变而来的。欧洲人开始用鹅毛管蘸墨水在羊皮上写字,然后把羊皮钉在方木板上,最后把一块同样大小的木板钉在书的正面。据说这是精装书的起源。一般的洋装书又厚又重。拿着很费力,必须端坐才好阅读。1445年左右,古腾堡发明了印刷机,加快了印刷速度,从而开启了图书出版的新篇章。
读书与藏书
读书必须先学识字。文字的作用对于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是不可或缺的。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们古老而美丽,但也有生命力。方正的形状,优美的文字,每一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一个字的演变,都是一段历史。自古以来,汉字由少变多。清代有《康熙字典》,收录四万多字。文风多种多样:柳公权、邱建娟、欧阳询、朱遂良、颜真卿,端庄有序。后来,我们把楷书印刷筛选出来,甚至后来发展起来的宋体和仿宋体也比较常见。因此,没有训诂学的基础知识,我们就无法理解古代文字和古籍。孔子晚年读《周易》时,魏晋主编了《三诀》,将竹片与韧皮部连在一起,翻来覆去,直到韧皮部多次断裂,可见孔子的辛勤劳动。西方书籍也是如此。欧洲大陆的思想、观念、哲学等,都是从不精通德语和法语的二手英语作品中衍生出来的,并不完全可靠。
书籍是历史、文化的积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书有很多种,比如善本(凡内容较好、刻印较精、流传较少,并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书)、珍本(古籍中凡刻印较早、流传较少、文物价值高的书)、孤本(国内收藏仅此一书,或各家藏目不见著录者)、抄本(凡用手写录下的古籍)、校本(对古籍中的某些差异字句、注释进行匡正的书)、批本(凡有名家批改的书)、批校本(将批本和校本合在一起的书)等。藏书是一种功德行为,善哉,闲哉,礼哉。
书的未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将会有很多精彩的书籍。这些书有很多风格,包括传统模式、计算机模式甚至智能人工智能模式。无论如何,不管是什么模式,它的功能都是一样的:易于阅读和长期存储。具体来说,有所谓的微型书、立体书、音像书、电子书等。
如果书籍和电脑一样方便,除了阅读,他们还可以听音乐、聊天、玩游戏和查看信息。手机是“未来之书”开辟的又一个新窗口,它包括通信、网络、图形、音频、动画等技术。它在人和计算机之间建立信息,就像人脑的工作方式一样。
在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图书王国里,未来的图书会是什么样子?将来的书中会有很多知识。一句话,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就做不到的。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文明也慢慢被大家淡忘,使得我们的文明和历史被遗忘,不过也理解,毕竟记录我们文明和历史的古籍数量太多了,高达20万部,也正是因为它的体量大,所以在我们使用起来的时候也是非常不便,当大家需要阅读的时候也是没有统一的途径,所以自然使得古典知识的传承受到了威胁,那么对于这些知识文明我们到底该如何进行传承呢?个人觉得可以讲这些知识点进行数字化、电子化,并建立对应的古典知识库,这样大家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就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阅读以及使用了,不但很好的保存了这些内容,也更加有利于传承。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它的便捷性,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需求,这样他的价值才能最大化,下面大家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下,网络所带来的改变。
首先是生活更加便捷,现在因为网络化的普及,网路上有了很多便民门户网站,很多事情,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办理,比如购物、比如观影、比如娱乐、比如办理相关事件,只需简单的一个电脑或者是一个手机,我们就能足不出户轻松搞定了,非常的方便、快捷。
其次是可以更好地分享,网络的另一功能就是全方位的传播,通过网络,可以把很多新闻很多内容进行快速的分享和传播,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更快速的吸收和了解对应的内容,影响非常的大,范围也是非常的广。
当然凡事都是有利和有弊的,自然网络也不例外,关键还是需要看我们如何正确的对待,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正确利用网络。
古典书籍,阅读起来会有一定的麻烦,所以正确的阅读方式应该是,通过各类古籍进行网络式阅读,将文章的产生的历史与社会环境全都研究透彻,之后再回过头来仔细理解这部分文章,还要通过现实生活相互印证,最终才能有所得。
古典书籍让人难以理解,主要是因为它距离我们的时间较为久远,随着社会变迁,很多文化理念已经发生了改变,按照现代的阅读方式去对古籍进行理解,就会有一定的偏差。
中国古典书籍都是按照一个文化系统传承下来的,古人非常喜欢用典,如果对于历史不够了解这些典故你是无法理解它的真正含义的,所以在阅读古典书籍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查阅资料,了解其中每一个词汇所代表的真正含义,之后你才能把这句话的根本意思弄透彻。
所以在阅读古典书籍的时候,要做好准备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其所处的历史环境、文中典故的含义以及背后的故事,把这些资料串联起来,形成一张网络,而这张网络的核心就是你所要阅读的古典书籍,这样你对这篇文章才会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能够站在一个全面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不会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
古人在写作文章的时候,喜欢托物言志,所以这些文章的表面意思并不一定能够反映作者当时的心境。你需要根据作者写作这篇文章时候所处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比如被贬谪的官员,他在文章中反映的这是针砭时蔽的态度,或者是表达自己的高洁心态,种种情况不一而足,需要你自己去揣摩。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阅读古典书籍的时候尤为要重视这一点。因为古典书籍的写作方法和表述方式都已经与现在有了很大的不同,粗略阅读,只能抓住表面的文字意义,而无法理解这些文章的深刻内涵。在阅读古籍时一定要反复阅读,加深对于文字的理解并且展开联想,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对于文字的背后意义进行假设,然后根据全篇内容进行推理,否定不合理的设定,保留其中已经理解的原文内容,经过反复阅读和论证之后,这篇文章就会被彻底吃透。
阅读古籍时最忌讳的就是人云亦云,因为一千个作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到的内容相同,但是理解方式也会有所偏差。所以阅读这些古典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可以借鉴别人的观点,但绝对不能照搬照抄。在很多情况下,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篇文章理解的意义都是有冲突的,你需要仔细甄别,并且形成自己的理念。
古典书籍翻译的,要素是信达雅。就是说要准确传达文字的意义,并且转换为自己能够熟悉和理解的表述,并且对文字进行修饰,使之变得通顺流畅富于美感,当你对,古典书籍的翻译已经炉火纯青的时候,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会比别人深刻得多。
另外,古典书籍中的内容,对我们现实生活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我们阅读这些书籍是为了让我们现实生活能够变得更加完美,所以要不断与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相互印证,没必要苛求字面上的含义,而更去注重内心的表达,对于文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情景和事,哪怕是曲解了原文的意思也没有什么不可。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6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1、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 熹
3、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 熹
4、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 熹
5、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6、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 熹
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 熹
8、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 熹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0、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郑板桥
11、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13、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14、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15、 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 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薛宣,明朝理学家
16、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南宋 尤袤
17、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 ―――清 童铨
1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明代学者)
19、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 徐谓 (明代)
2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1、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22、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23、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秦牧
24、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25、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26、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
27、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29、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3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31、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宋]
32、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 颐
3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34、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35、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清]
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明]
36、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3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8、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39、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4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文2023-08-04 21:26: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