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五谷————五音————五体————五脏————五味————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3收藏

五岳————五谷————五音————五体————五脏————五味————,第1张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

东岳泰山(15327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21549米),位于陕西华阴市。

南岳衡山(13002米),位于湖南衡阳市。

北岳恒山(20161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917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五谷即粟、豆 、麻、麦、稻 。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五音:指宫、商、角jué、徵zhēng、羽五音。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五体:①生理学名词。指肢体的筋、脉、肉、皮、骨等。五体与五脏有联系。《灵枢·五色》:“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

②指肥人、瘦人、常人、壮士及婴儿等五种体质。

五味:1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

2泛指各种味道或调和众味而成的美味食品。

3佛教以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五者比喻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盘五时之教。见《涅盘经》卷十四。

4现代科学证明,人共有五种味觉,即酸、甜、苦、咸和鲜。

五脏: 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毫毛 1 拼音

háo máo

2 注解

毫毛 ①即皮毛。人体皮肤上的汗毛。《素问·玉机真脏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 ②引伸指人体最浅表部位。《素问·汤液醪醴论》:“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 ③眉中的长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

古籍中的毫毛 《类经》:[四卷藏象类]二十八、本藏二十五变

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肺本合皮,而大肠亦应之,心本合脉,而小肠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八]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然者。下文之所谓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也。颊、侠辅也。颊颊然者。谓太阳在上。如有侠辅而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五]刺要论第五十篇

五脏,后生四时之大病,如下文所云也。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

《医经原旨》:[卷一]脏象下第三

胃,胃者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肺本合皮,而大肠亦应之,心本合脉,而小肠

《灵素节注类编》:[卷二阴阳脏腑总论]经解

  仲景曰 人体平和,惟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夫含气之类,未有不资食以存生,而不知食之有成败;百姓日用而不知,水火至近而难识。余慨其如此,聊因笔墨之暇,撰五味损益食治篇,以启童稚,庶勤而行之,有如影响耳。 河东卫汛记曰 扁鹊云人之所根据者形也,乱于和气者病也,理于烦毒者药也,济命扶危者医也。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斯之二事,有灵之所要也,若忽而不学,诚可悲夫! 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 ,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 养生 之术也。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发用乖宜,损伤处众;药之投疾,殃滥亦然。高平王熙称 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又食啖 肴,务令简少,鱼肉、果实,取益人者而食之。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彭亨短气,或致暴疾,仍为霍乱。又夏至以后,迄至秋分,必须慎肥腻、饼 、酥油之属,此物与酒浆、瓜果理极相仿。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又鱼 诸腥冷之物,多损于人,断之益善。乳、酪、酥等常食之,令人有筋力、胆干,肌体润泽。卒多食之,亦令胪胀、泄利、渐渐自已。 黄帝曰 “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酸,令人癃,不知何以然?” 少俞曰 “酸入胃也,其气涩以收也。上走两焦,两焦之气涩,不能出入,不出即流于胃中,胃中和温,即下注膀胱,膀胱走胞,胞薄以 ,得酸则缩卷,约而不通,水道不利,故癃也。阴者积筋之所终聚也,故酸入胃,走于筋也。” “咸走血,多食咸令人渴,何也?” 答曰 “咸入胃也,其气走中焦,注于诸脉。脉者血之所走也,与咸相得即血凝,凝则胃中汁泣,汁泣则胃中干渴。渴则咽路焦,焦故舌干喜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胃,走于血。” “辛走气,多食辛令人愠心,何也?” 答曰 “辛入胃也,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使诸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重至荣卫,荣卫不时受之,却溜于心下,故愠。愠、痛也。辛者与气俱行,故辛入胃而走气,与气俱出,故气盛也。” “苦走骨,多食苦,令人变呕,何也?” 答曰 “苦入胃也,其气燥而涌泄,五谷之气皆不胜苦。苦入下管,下管者三焦之道,皆闭则不通,不通故气变呕也。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胃而走骨,入而复出,齿必黧疏。” “甘走肉,多食甘,令人恶心。何也?” 答曰 “甘入胃也,其气弱劣,不能上进于上焦,而与谷俱留于胃中,甘入则柔缓,柔缓则蛔动,蛔动则令人恶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则肉多粟起而胝。”黄帝问曰 “谷之五味所主可得闻乎?”伯高对曰 “夫食风者则有灵而轻举;食气者则和静而延寿;食谷者则有智而劳神;食草者则愚痴而多力;食肉者则勇猛而多嗔。是以肝木青色宜酸;心火赤色宜苦;脾土**宜甘;肺金白色宜辛;肾水黑色宜咸。内为五脏,外主五行,色配五方。”五脏所合法 肝合筋,其荣爪;心合脉,其荣色;脾合肉,其荣唇;肺合皮,其荣毛;肾合骨,其荣发。 五脏不可食忌法 多食酸则皮槁而毛夭;多食苦则筋急而爪枯;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多食辛则肉胝而唇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 五脏所宜食法 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心病宜食麦、羊肉、杏、薤;脾病宜食稗米、牛肉、枣、葵;肺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肾病宜食大豆黄卷、豕肉、栗、藿。 五味动病法 酸走筋,筋病勿食酸;苦走骨,骨病勿食苦;甘走肉,肉病勿食甘;辛走气,气病勿食辛;咸走血,血病勿食咸。 五味所配法 米饭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牛甘,犬酸,豕咸,羊苦、鸡辛,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五脏病五味对治法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酸泻之,禁当风。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 ,急食咸以 之;用甘泻之,禁温食浓衣。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肺苦气上逆息者,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辛泻之;禁无寒饮食、寒衣。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润致津液通气也;肾欲坚,急食苦以结之,用咸泻之,无犯 HT ,无热衣温食。 是以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肉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精以食气,气养精以荣色;形以食味,味养形以生力,此之谓也。 神脏有五,五五二十五种;形脏有四方、四时、四季、四肢,共为五九四十五,以此辅神,可长生久视也。 精顺五气以为灵也,若食气相恶则伤精也;形受味以成也,若食味不调,则损形也。是以圣人先用食禁以存性,后制药以防命也,故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气味温补,以存形精。 岐伯云 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浓者为阴,味薄者为阴之阳;气浓者为阳,气薄者为阳之阴。味浓则泄,薄则通流;气薄则发泄,浓则秘塞。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调和,人则平安。 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

  黄帝内经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脏之官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

  五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腑之官

  中正之官

  决断出焉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

  三焦

  心包络

  三焦者,决渎之官 ,水道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心包络)

  脏象

  肝

  心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肺

  肾

  罢极之本

  魄之居也

  其华在爪

  其充在筋

  阳中之少阳

  通於春气

  生之本

  神之变也

  其华在面

  其充在血脉

  阳中之太阳

  通於夏气

  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

  其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

  至阴之类

  通於土气

  气之本

  魄之处也

  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

  阳中之太阴

  通於秋气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其华在发

  其充在骨

  阴中之少阴

  通於冬气

  凡十一脏,取决於胆也。

  五脏生成

  肝之合筋也

  其荣爪也

  其主肺也

  心之合脉也

  其荣色也

  其主肾也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

  其主肝也

  肺之合皮也

  其荣毛也

  其主心也

  肾之合骨也

  其荣发也

  其主脾也

  五脏所主

  五充(体)

  筋

  脉

  肉

  皮

  骨、髓

  五华

  爪

  面

  唇四白

  毛

  发

  五窍

  目

  舌

  口

  鼻

  耳

  五脏化液

  泪

  汗

  涎

  涕

  唾

  五脏所藏

  魂

  肝藏血

  血舍魂

  神

  心藏脉

  脉舍神

  意

  脾藏营

  营舍意

  魄

  肺藏气

  气舍魂

  志

  肾藏精

  精舍志

  五志

  怒

  喜

  思

  忧、悲

  恐、惊

  关节分布

  两腋

  两肘

  两髀(髋)

  两肘

  两膕

  脏热分布

  左颊红

  颜面全部红

  鼻红

  右颊红

  两颧红

  舌分布

  舌两旁(肝胆)

  舌尖

  舌中心(肺胃)

  舌中心(肺胃)

  舌根

  气血筋脉注入处

  诸筋者皆属於节

  (睡觉时,血归於肝)

  诸脉者皆属於目

  诸血者皆属於心

  诸气者皆属於肺

  诸髓者皆属於脑

  五精所并

  精气并於肝则忧

  精气并於心则喜

  精气并於脾则畏

  精气并於肺则悲

  精气并於肾则恐

  精气注入

  (五轮)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於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於脑,后出於项中。

  肝

  心

  脾

  肺

  肾

  黑眼

  络

  约束

  白眼

  瞳子

  风轮

  血轮

  肉轮

  气轮

  水轮

  角膜、黑睛

  眼角的血络

  眼睑、眼皮

  巩膜、白睛

  瞳孔

奇恒之府是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因其形态上多中空类腑,功能上多“贮藏精气”似脏,既有别于腑,又不完全同于脏,故名之曰“奇恒之府”。正如《素问。五脏别论》所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奇恒之府中除胆属于六腑、与肝相关外,余者与五脏、六腑皆无表里配合,此即奇恒之府有别于五脏六腑的又一特点。

奇恒之府皆有贮藏精气的作用,其与人的精神活动、气血的产生与运行、水谷饮食的消化与吸收、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其营养源于五脏精血,其功能的发挥与五脏的关系非常密切。现分述如下:

1脑。脑居颅内,由髓汇聚而成,其功能有二:①贮藏脑髓。髓为水谷精微化生,沿脊骨上行入脑,而成脑髓。如《灵枢。海论》所说:“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曰:“诸髓者,皆属于脑。”②主管精神活动。《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荑》中说:“脑为元神之府”;清代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有“人之记性,皆在脑中”之说,并释曰:“今人每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亦云:“灵机记性在脑”。指出脑具有主司人的精神记忆,以及人的听觉、视觉、肢体运动等作用。故髓海充盈,则精神充沛,身轻有力,记忆力强;髓海不足,则精神萎顿,记忆力弱,运动失常。即如《灵枢。海论》所说:“髓海有余,则轻劲有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脑转耳鸣,则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脑的生理、病理与五脏的功能密切相关。古代医家将脑的功能归属于五脏,如《灵枢。本藏》曰:“五脏者,所以藏血气魂魄者也。”《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而“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因此,中医学将神的功能归五脏分属,而由心主司。五脏精血充足,则脑得所养,功能正常;若五脏功能失常,则脑失所养,功能失常。在临床上,脑本身的病变,主要从心、肾两脏论治。由于肾主藏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故脑髓不足及其相关病变,如大脑发育迟缓,五软五迟,或久病房劳耗精而致精亏神呆(如小儿先天性脑发育不良,或老年性脑萎缩等),多属于肾精亏虚、髓海失养,以补肾填精之法治之,常获卓效。而由于外感六、内伤七情等阻滞气机,导致脑髓功能失常,如见癫证、狂证,及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等症,多属于心窍被蒙,或心神失常,当以清心泻,化痰开窍,或养心安神之法治之。

2骨与髓。骨即骨骼,具有贮藏骨髓、支撑形体、保护内脏作用。髓即精髓,包括骨髓、脊髓、脑髓,具有充养骨骼、营养脑窍作用。由于肾藏精,精生髓,髓充骨,因此骨骼的生长发育、骨质的强弱及精髓的盈衰,皆与肾中精气密切相关。故《内经》有“肾主骨”(《素问。宣明五气》),“肾生骨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之合骨也”(《素问。五脏生成论》)等论述。由于“齿为骨之余”,因而牙齿的生长与病变,亦可以反映肾精的盛衰与病变。肾中精气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髓有所充,骨有所养,齿坚骨壮,生长发育正常。如清代医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所言:“髓骨者,肾水之所生也,肾气盛则髓骨坚凝而轻利。”若肾精亏虚,骨髓化源不足,骨失所养,则见小儿齿迟、囟迟,骨软无力,生长发育迟缓;成人或老人,则见腰酸无力,足痿不用,或齿松易脱,或骨脆易折。

3脉。脉指脉管,具有运行气血、壅遏营气的作用。《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对此张景岳注曰:“壅遏者,堤防之谓也,犹道路之有封疆,江河之有涯岸,俾营气无所回避,是谓之脉。然则脉者,非气非血,而所以通行气血者也。”若脉道不通,则血瘀不行;脉道破裂,则血溢脉外。

脉的生理、病理主要与心脾两脏的功能关系密切。①心主血脉,“心藏血脉之气”(《素问。平人气象论》),“心者……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藏象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心主血脉,血行脉中,心与脉相连,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血气运行的整体系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素问。五脏生成论》)故脉的生理病理与心密切相关,并可通过面色反映出来。心气充沛,则脉道通利,血运正常,面红润泽;若心气亏虚,或心气阻滞,则脉道瘀阻,血运失常,症见脉来涩滞、面色苍白或紫暗。②脾主统血,具有加强脉的壅遏之力,统摄气血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难经。四十二难》曰:“脾裹血,温五脏。”沈目南在《金匮要略注》中曰:“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可见,脉管的壅遏营气、约束血行的作用,与脾的统摄密切相关。脾气健旺,统摄力强,则脉道壅遏力强,血行其道;若脾气亏虚,壅遏力弱,则血逸脉外,而见尿血、便血、皮下出血、月经量多、甚至崩漏等症。

4胆。胆位于右胁下,肝之短叶间,具有贮藏和排泄胆汁的作用。胆汁与饮食物的消化有关,故胆属于六腑之一:“胆者,中精之府”(《灵枢。本输》),胆汁是由“肝之余气”所化生,为“精汁”,“胆内盛精汁三合”(《难经》)。胆的功能有别于其他五腑,而类似五脏,“胆为中正之官,藏清净之液,故曰中精之府,盖以他腑所盛皆浊,而此独清也”(《类经。藏象类》),故将胆归于奇恒之府。因此在中医学中,胆是惟一的一个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府的脏器。在生理上,胆的贮藏胆汁的功能与肝主疏泄密切相关;因此,胆的病理变化亦主要通过调节肝的疏泄功能进行治疗。

-

心居胸中,心包络护卫于外。手少阴心经循臂内侧后缘,下络小肠,与小肠互为表里。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具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不息,以濡养脏腑、组织、官窍的作用;心又主神明,为人体精神和意识思维活动的中枢,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心脏本身及其主血脉功能的失常,心神的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异常。临床以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神识错乱、脉结或代或促等为心病的常见症。此外,某些舌体病变,如舌痛、舌疮等症,亦常责之于心。

心病的证候有虚实之分。虚证多由思虑劳神太过,或先天不足,脏气虚弱,久病伤心,导致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等证;实证多由痰阻、火扰、寒凝、气滞、瘀血等原因,导致心火亢盛、心脉痹阻、痰蒙心神、痰火扰神及瘀阻脑络等证。

一、心血虚证

指血液亏虚,心与心神失于濡养,以心悸、失眠、多梦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本证可因劳神过度而耗血,或失血过多,或久病伤及营血等引起;也可因脾失健运或肾精亏损,生血之源不足而导致。

血液不足,心失所养,心动失常,故见心悸;血虚心神失养,神不守舍,则见失眠、多梦;血虚不能上荣于头、面,故见头晕眼花、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血少脉道失充,故脉细无力。

本证多有久病、失血等病史,以心悸、失眠、多梦与血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二、心阴虚证

指阴液亏损,心与心神失养,虚热内扰,以心烦、心悸、失眠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临床表现心烦,心悸,失眠,多梦,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或见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思虑劳神太过,暗耗心阴;或因温热火邪,灼伤心阴;或因肝肾等脏阴亏,累及于心所致。

阴液亏少,心失濡养,心动失常,故见心悸;心神失养,虚火扰神,神不守舍,则见心烦不宁、失眠、多梦;阴虚失润,不能制阳,故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等,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本证以心烦、心悸、失眠与阴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心血虚与心阴虚虽均可见心悸、失眠、多梦等症,但血虚以“色白”为特征而偏寒,阴虚以“色赤”为特征而属热。

三、心气虚证

指心气不足,鼓动无力,以心悸、神疲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胸闷,气短,精神疲倦,或有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面色淡白,舌质淡,脉虚。

证候分析本证多由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或先天不足、脏器缺损,或年高脏气衰弱等原因导致。

心气虚弱,鼓动无力,故见心悸、胸闷;气虚卫外不固,故自汗;机能活动衰减,故气短、神疲;动则气耗,故活动劳累后诸症加剧;气虚运血无力,气血不足,血失充荣,故面色淡白、舌淡、脉虚。

本证以心悸、神疲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四、心阳虚证

指心阳虚衰,温运失司,鼓动无力,虚寒内生,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痛,气短,自汗,畏冷肢凉,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或代。

证候分析本证常由心气虚进一步发展,或由其他脏腑病证波及心阳而成。心阳虚衰则推运无力,阳失温煦则虚寒内生。

心阳虚衰,鼓动、温运无力,心动失常,故轻则见心悸,重则为怔忡;心阳虚弱,宗气衰少,胸阳不展,故心胸憋闷,气短;温运血行无力,心脉痹阻不通,则见心胸疼痛;阳虚而阴寒内生,温煦失职,故见畏寒肢冷;阳虚卫外不固,则可见自汗;温运乏力,血脉失充,寒凝而血行不畅,故见面色白光白或面唇青紫,舌质紫暗,脉或结或代而弱;舌质淡胖,苔白滑,为阳虚寒盛,水湿不化之象。

本证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与阳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心气虚与心阳虚均可见心悸、胸闷、气短等症,但阳虚证有畏冷肢凉、色晦暗等表现,气虚证则疲乏等症表现明显。

五、心阳虚脱证

指心阳衰极,阳气欲脱,以心悸胸痛、冷汗、肢厥、脉微为主要表现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在心阳虚证的基础上,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或心悸,心胸剧痛,神志模糊或昏迷,唇舌青紫,脉微欲绝。

证候分析本证常是心阳虚证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亦可由寒邪暴伤心阳,或痰瘀阻塞心脉引起;还可因失血亡津,气无所依,心阳随之外脱而成。

心阳衰亡,不能外固,则冷汗淋漓;不能温煦四肢,故手足逆冷;宗气外泄,不能助肺司呼吸,故呼吸微弱;阳气外脱,脉道失充,故面色苍白无华;阳衰寒凝,血运不畅,瘀阻心脉,则见心胸剧痛,口唇青紫;心神涣散,则见神志模糊,甚则昏迷;脉微欲绝,为阳气外亡之征。

本证以心悸胸痛、冷汗、肢厥、脉微等表现为辨证依据。

六、心火亢盛证

指火热内炽,扰乱心神,迫血妄行,上炎口舌,热邪下移,以发热、心烦、吐衄、舌赤生疮、尿赤涩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心烦,失眠,便秘,尿黄,面红,舌尖红绛,苔黄,脉数有力。甚或口舌生疮、溃烂疼痛;或见小便短赤、灼热涩痛;或见吐血、衄血;或见狂躁谵语、神识不清。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情志抑郁化火;或火热之邪内侵;或过食辛辣刺激、温补之品,久蕴化火,内炽于心所致。

心火炽盛,内扰于心,神不守舍,则为发热,心烦,失眠;火邪伤津,故口渴,便秘,尿黄;火热炎上,则面赤,舌尖红绛;气血运行加速,则脉数有力。

若以口舌生疮、赤烂疼痛为主者,称为心火上炎证。

若兼小便赤、涩、灼、痛者,称为心火下移证,习称为心移热于小肠,由于心火炽盛,灼伤津液,以致尿少色赤而排尿灼热涩痛。

若吐血、衄血表现突出者,称为心火迫血妄行证。

若以狂躁谵语,神识不清为主症者,称为热扰心神证或热闭心神证。

本证以发热、心烦、吐衄、舌赤生疮、尿赤涩灼痛等症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七、心脉痹阻证

指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以心悸怔忡、胸闷、心痛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心血[脉]瘀阻证。由于诱因的不同,临床又有瘀阻心脉证、痰阻心脉证、寒凝心脉证、气滞心脉证等之分。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或以刺痛为主,舌质晦暗或有青紫斑点,脉细、涩、结、代;或以心胸憋闷为主,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或以遇寒痛剧为主,得温痛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或以胀痛为主,与情志变化有关,喜太息,舌淡红,脉弦。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正气先虚,心阳不振,运血无力,而致气滞、血瘀、痰浊、阴寒等邪气痹阻,心脉瘀阻,故其性质多属本虚标实。

心阳不振,失于温运,或瘀血内阻,心脏搏动失常,故见心悸怔忡。阳气不宣,血行无力,心脉阻滞不通,故心胸憋闷疼痛。手少阴心经之脉横出腋下,循肩背、内臂后缘,故痛引肩背内臂。

瘀阻心脉的疼痛,以刺痛为特点,伴见舌暗,或有青紫色斑点,脉细涩或结或代等瘀血内阻的症状。

痰阻心脉的疼痛,以闷痛为特点,多伴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等痰浊内盛的症状。

寒凝心脉的疼痛,以痛势剧烈,突然发作,遇寒加剧,得温痛减为特点,伴见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等寒邪内盛的症状。

气滞心脉的疼痛,以胀痛为特点,其发作往往与精神因素有关,常伴见胁胀,善太息,脉弦等气机郁滞的症状。

本证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与瘀血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由于致痛之因有别,故应分辨疼痛特点及兼症以审证求因。

八、痰蒙心神证

指痰浊蒙蔽心神,以神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痰迷心窍[包]证。

临床表现神情痴呆,意识模糊,甚则昏不知人,或神情抑郁,表情淡漠,喃喃独语,举止失常。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有痰声。并见面色晦暗,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滑等症。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湿浊酿痰,阻遏气机;或因情志不遂,气郁生痰;或痰浊内盛,夹肝风内扰,致痰浊蒙蔽心神所致。

痰浊上蒙心神,神明失司,故见神情痴呆,意识模糊,甚则昏不知人。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郁痰凝,痰气互结,蒙蔽神明,则见神情抑郁,淡漠痴呆,或神志错乱,喃喃独语,举止失常。若痰浊内盛,引动肝风,肝风夹痰,闭阻心神,则可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中痰鸣。痰浊内阻,清阳不升,浊气上泛,气血不畅,故面色晦暗;痰阻胸阳,胃失和降,则胸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滑,均为痰浊内盛之征。

本证以神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与痰浊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九、痰火扰神证

指火热痰浊交结,扰闭心神,以狂躁、神昏及痰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痰火扰心[闭窍]证。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胸闷,气粗,咯吐黄痰,喉间痰鸣,心烦,失眠,甚则神昏谵语,或狂躁妄动,打人毁物,不避亲疏,胡言乱语,哭笑无常,面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精神刺激,思虑动怒,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火内盛;或外感温热、湿热之邪,热邪煎熬,灼津为痰,痰火内扰所致。

本证既可见于外感热病,又可见于内伤杂病。外感热病中,由于邪热内蕴,里热蒸腾上炎,则见发热,面红目赤,呼吸气粗;热灼津伤,故便秘尿黄;痰火扰乱或蒙闭心神,可见烦躁不宁,神昏谵语。内伤杂病中,由于精神刺激,痰火内盛,闭扰心神,轻则心烦失眠,重则神志狂乱而见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狂躁妄动,打人毁物。痰火内盛,故有吐痰黄稠,或喉间痰鸣;痰阻气机,则胸闷不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火内盛之象。

本证以神志狂躁、神昏谵语与痰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若但见火热而无痰的证候者,则为热闭[扰]心神证。

痰蒙心神、热闭[扰]心神与痰火扰[闭]神三证,均有神志异常的表现,均可或见神昏,但痰蒙心神证为痰浊,其症以抑郁、痴呆、错乱为主,无热证表现;热闭扰心神证为火热,其症以狂躁、谵语、神昏为主,一派火热证候;痰火扰[闭]神证则为既有痰,又有火,其症为前二者的兼并。

十、瘀阻脑络证

指瘀血犯头,阻滞脑络,以头痛、头晕及瘀血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经久不愈,痛如锥刺、痛处固定,或健忘,失眠,心悸,或头部外伤后昏不知人,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细涩。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头部外伤,瘀血停积于脑内;或久痛入络,瘀血内停,阻塞脑络所致。

瘀血阻滞脑络,不通则痛,故头痛持续、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脑络不通,气血不得正常流布,脑失所养,则头晕不已;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心神失养,故有健忘,失眠,心悸等症;外伤严重,脑神受损,则昏不知人;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细涩等,为瘀血内阻之征。

本证以头痛、头晕与瘀血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此五味之义也。凡药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此五色之义也。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凡药寒、热、温、凉,气也;酸、苦、甘、辛、咸,味也。气为阳,味为阴。气浓者阳中之阳,薄者阳中之阴;味浓者阴中之阴,薄者阴中之阳。气薄则发泄(发散),浓则发热(温燥),味浓则泄(降泻),薄则通(利窍渗湿)。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阳气出上窍,阴味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此阴阳之义也。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气薄者降而收(象秋),气浓者浮而长(象夏),味浓者沉而藏(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气浓味薄者浮而升,味浓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浓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李时珍曰∶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凡药根之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以生苗者为根,以入土者为梢。上焦用根,下焦用梢,半身以上用头,中焦用身,半身以下用梢。虽一药而根、梢各别,用之或差,服亦罔效)。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肝与胆相表里,胆为甲木,肝为乙木);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丙火,心为丁火);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脾与胃相表里,胃为戊土,脾为己土);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庚金,肺为辛金);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为壬水,肾为癸水,凡一脏配一腑,腑皆属阳,故为甲、丙、戊、庚、壬;脏皆属阴,故为乙、丁、己、辛、癸也)。十二经中,惟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少阳。厥阴主血,诸药入肝经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阳主气,诸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命门相火,散行于胆、三焦、心包络,故入命门者,并入三焦。此诸药入诸经之部分也。药有相须者,同类而不可离也(如黄柏、知母、破故纸、胡桃之类);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可合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此异同之义也。肝苦急(血燥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木喜条达),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散为补,以敛为泻)。心苦缓(缓则散逸),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以咸补之(按∶水能克火,然心以下交于肾为补,取既济之义也),以甘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舒和),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肺苦气上逆(火旺克金),急食苦以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坚固则无狂荡之患),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此五脏补泻之义也。风*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风属木,辛为金,金能胜木,故治以辛凉。过辛恐伤真气,故佐以苦甘,苦胜辛,甘益气也。木性急,故以甘缓之。木喜条达,故以辛散之)。热*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水胜火,故治以咸寒。甘胜咸,佐之所以防其过,必甘苦者,防咸之过,而又以泻热气佐实也。热*故以酸收之,热结故以苦发之),湿*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为土气,苦热皆能燥湿,淡能利窍渗湿,用酸者,木能制土也)。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相火畏火也,故治以咸冷。辛能滋润,酸能收敛,苦能泄热,或从其性而升发之也)。燥*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燥属金,苦属火,火能胜金,故治以苦温。甘能缓,辛能润,苦能下,故以为佐也)。寒*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土能制水,热能胜寒,故治以甘热。苦而辛,亦热品也。伤寒内热者,以咸泻之。内燥者,以辛润之。苦能泻热而坚肾,泻中有补也)。此六*主治各有所宜,故药性宜明而施用贵审也。人之五脏应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经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又曰∶子能令母实。如肾为肝母,心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肾与心;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与脾;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与肺;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与肾;肺为肾母,肝为肾子,故入肾者,并入肺与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也。 酸伤筋(敛则筋缩),辛胜酸;苦伤气(苦能泻气),咸胜苦;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疏散腠理),苦胜辛;咸伤血(咸能渗泄),甘胜咸。此五行相克之义也。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筋得酸,则拘挛收引益甚也。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骨得苦,则阴益甚重而难举也。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肉得甘,则壅气胪肿益甚也。辛走气,气病毋多食辛,气得辛,则散而益虚也。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血得咸,则凝涩而口渴也(咸能渗泄津液)。此五病之所禁也。多食咸,则脉凝泣(涩同)而变色(脉即血也,心合脉,水克水)。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肺合皮毛,火克金)。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肝合筋,爪者筋之余。为金克木,按肝喜散,故辛能补肝,惟多则为害)。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脾合肉,其华在唇,水克土,胝音支,皮浓也)。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肾合骨,其华在发,土克水)。此五味之所伤也。药之为物,各有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如连翘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睾丸而入肾之连翘类);有因性相从者(如属木者入肝,属水者入肾;润者走血分,燥者入气分;本天者亲上,本地者亲下之类);有因气相求者(如气香入脾,气焦入心之类);有因质相同者(如药之头入头,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又如红花、苏木,汁似血而入血之类),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药有以形名者,人参、狗脊之类是也;有以色名者,黄连、黑参之类是也;有以气名者,稀签、香薷之类是也;有以味名者,甘草、苦参之类是也;有以质名者,石膏、石脂、归身、归尾之类是也;有以时名者,夏枯、款冬之类是也;有以能名者,何首乌、骨碎补之类是也。凡药火制四,煅、煨、炙、炒也;水制三,浸、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也。酒制升提,姜制温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收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陈壁土制,借土气以补中州;面裹曲制,抑酷性勿伤上膈;黑豆、甘草汤渍,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猪脂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去穣者免胀,去心者除烦,此制治各有所宜也。药之为用,或地道不真,则美恶迥别;或市肆饰伪,则气味全乖;或收采非时,则良异质;或头尾误用,则呼应不灵;或制治不精,则功力大减。用者不察,顾归咎于药之罔功。譬之兵不精练,思以荡寇克敌,适以复众舆尸也。治疗之家,其可忽诸!《千金》云∶凡药须治择熬泡毕,然后秤用。不得生秤,湿润药皆先增分两,燥乃秤之。

十一脉指五脏六腑所属的十一条经脉。包括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难经·二十五难》杨玄操注:“五脏六腑各一脉,为十一脉。”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已记载这十一脉,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相比少一条手厥阴心包经。在《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及《阴阳系日月》篇中也未列手厥阴(心主),与帛书类似。《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举手少阴经五输穴,实际是手厥阴经五输穴;《九针十二原》篇所举“心”原大陵,实为心包(心主)原穴。可见手少阴与手厥阴经可分可合。《难经·二十五难》:“有十二经,五藏六府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手厥阴)别脉也。”杨玄操注:“五藏六府各一脉,为十一脉;心有两脉,合成十二经焉。”

详见百科词条:十一脉 [ 最后修订于2016/4/18 11:25:02 共37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五岳————五谷————五音————五体————五脏————五味————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东岳泰山(15327米),位于山东泰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