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神赵子龙蔡文姬技能
武神赵子龙
v1140
类型:角色扮演
大小:21995MB
评分:50
平台:
标签:三国卡牌战斗影视改编
中国历史上著名而少见才女,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大家,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曾为曹操默写百余首古籍,竟无一处错误。下面来看看武神赵子龙蔡文姬技能 阵容搭配介绍。
蔡文姬 魏国
悲歌
法术为生命最低的友方回复90%-110%攻击的生命
余音绕梁
法术为生命最低的3个友方回复100%-120%攻击的生命,60%几率使其获得坚韧状态,受到的伤害降低20%,持续1回合
属性
攻击1
攻击+100
警戒1
上场后,受到的伤害降低16%,持续2回合
抗群1
受到群雄武将的伤害降低20%
抗暴1
抗暴率+15%
气魄2
被攻击有30%几率回复25点怒气
暴击2
暴击率+20%
余音
死亡后,驱散所有友方的异常状态,60%几率附加祝福状态,免疫一切异常状态,持续1回合
组合角色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如果,乱世是男子造就英雄梦的机遇,那么,乱世于女子而言,就是无法逃离的灾难。
出生在汉末三国动荡战乱时期的蔡琰,就是命运多灾多难的代表人物。
蔡琰,字文姬,后世惯称蔡文姬,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蔡邕作为当时誉满洛阳的大才子,除通史学,还善于书法,精于音律。
相传蔡邕出外游玩时,看到一老妇人在用木头生火做饭。闻到放入火中的木头散发独特的香气,以蔡邕对乐器的熟知,便知这是一块做乐器的好木头。
于是不顾已燃起的火,徒手取木。开始老妇人很生气,但听了蔡邕的解释,就慷慨的把木头送给了蔡邕。
后来,由木头做成的琴,果然音色婉转动听,与众不同。
这便是有名的焦尾琴的由来。
而蔡文姬如每一位子承父学的儿女一样,自小便深受其父影响。
史书曾记载蔡文姬辨琴的故事,一日,蔡邕在家中弹琴,忽然弹断一根弦。
此时蔡文姬刚好经过,在房门外说"可是第二根",听到问话的蔡邕仅当女儿碰巧答对。于是,为了验证,又故意弹断了一根,蔡文姬答"是第四根"。
由此可以看出,蔡文姬自小便精通音律。
其父蔡邕承继遗风,本无意官场,天性洒脱,专注于闭门读书。
可以说给蔡文姬营造了书香门第的氛围,然蔡文姬也不负父望,饱读诗书,才思敏捷。
在如此家庭长大的蔡文姬本以为会此生与诗书为伴,音律为友,现世安稳。
不曾想被一个人改变了人生轨迹,这个人就是在貂蝉的故事中,以正面形象出现的司徒王允。
王允因蔡邕被董卓重用过,并很受董卓赏识,具有有很高的威望。又恰巧在王允提及董卓时,蔡邕有悲伤之色。
于是心胸狭窄的在杀过董卓后又处死了蔡邕,此时,蔡邕的史事还未修撰完成。
蔡文姬十六岁嫁于河东子弟卫仲道,与其举案齐眉,不料一年后,卫仲道因病去世,没有子嗣的文姬又回到了自己的家。
父亲被王允定罪关押时,董卓的胡骑散队正在长安烧杀抢掠。
在叩响蔡府大门日,蔡文姬正在闺房之中,胡骑抢完家财,回头看到貌美的蔡文姬。便野蛮的抢了蔡文姬,直奔边塞的匈奴镇地。
一路向南的马车上,满腹才学,心思敏感的蔡文姬,忐忑不安的心里充满恐惧与无助。
她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更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此刻,途中扬起的风沙吹乱她的思绪,前进的车轮碾压她的灵魂,无声的眼泪抽离她的激情。
她如行尸走肉般进入匈奴的领地,被献给左贤王,好在左贤王待她不错。
她为其生育两子,自此,一入胡地十二载。
直至,曹操统一北方,因曾与蔡邕有过"管鲍之好",顺时想起了蔡文姬。
几番打听下来,得知蔡文姬在胡地,便派人以重金把蔡文姬赎了回来。
蔡文姬虽对胡地无所留恋,但对于已育下的两子却是万般不舍。
说不定此去便再无相见日,此别便是诀别。
但蔡文姬胡地十二载的忍辱负重,苟且存活的目的就是回家乡。
古今注重落叶归根,要死,也要身埋故乡土。
思虑纠结几欲肝肠寸断,蔡文姬最终还是决定回中原。
可是回到中原就真的能找回昨日之前的温馨的家吗?残酷的现实告诉这个极度渴望归家的女子,并没有。蔡文姬回到家中,只看到皑皑白骨,至亲的人早已不复存在,家也荡然无存。
心力交瘁的蔡文姬百感交集,千焦百虑,无所依靠。
此时,曹操出面为蔡文姬定下一门与才子董祀的婚事,这桩婚事是典型的姐弟恋。归汉的蔡文姬已两度嫁人,生有两子,已35岁,而董祀仅20出头,风流倜傥。
如此看来,我们可以想象婚后的蔡文姬的幸福指数,恐怕连百分之五十都不到。
因十二载的胡地风沙早已吹皱蔡文姬的皮肤,十二载的思家忧国势必苍老了蔡文姬的心,就是这样一个内心与外貌都青春不在的人,怎会讨董祀的欢心。
所以,婚后不久,董祀便犯下罪过,曹操扬言早处于死刑。
生活刚稳定的蔡文姬,听此消息,顿时泪流不止,悲痛万分。董祀虽没有那么在意她,但于情于理董祀是她除却远隔千里的两子外,唯一的依靠和亲人。
她便披头散发,心急火燎的去寻曹操,求曹操放过董祀。
而此刻的曹操正好抓住机会,他当初接蔡文姬归汉绝不仅仅只是念及与蔡邕的情分。能有"挟天子以令诸侯"行为,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般臭名昭著的话的曹操,只是想找一个精通修史之人,能够框正他些许形象。
一代文史学家蔡邕即已不在,那就寻其女蔡文姬。
而迫于形式的蔡文姬这时有求于他,也没有了推辞的理由。于是乎,一口气,默写下家中曾有过的古籍400余篇,且一字不错。
曹操也假意卖了蔡文姬这个人情,果断放了董祀,重归家的董祀,也明白了妻子的苦心。从此,也就不再冷落蔡文姬,两人不久便过上了和谐的隐居生活。
在此之前,蔡文姬写下《悲愤诗》两首,一是五言 体,一是骚体。此诗贡献之大,后来的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诗都被影响。
而蔡文姬作了《胡笳十八拍》更是千古绝唱,《胡笳十八派》是古乐府琴曲歌辞,共一千二百九十七个字。
写尽蔡文姬一生的坎坷动荡和心酸悲苦,是那个时代的实录也是蔡文姬悲惨遭遇的见证。字字是血,句句是泪。
都说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蔡文姬作为在深夜里痛哭,在人生中坚强的绝世才女,她的坚毅无人能比。
如今,蔡文姬已距离我们有千年之久,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戏剧或话剧。清楚的看到那个穿越千年历史的不朽灵魂,驻足于我们的生活。
这位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蔡文姬,为什么会在众多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占据一席之地。那是因为她的存在意义,已远超她的时代,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如果悲剧人生只是为了造就旷世奇才蔡文姬,我们宁愿她平安喜乐。
然而,事实是蔡文姬就是蔡文姬,独一无二的蔡文姬。命运赋予她颠沛流离的一生,让她经历多少心上留痕的日子。
仅此让她的才学得以在《悲愤诗》与《胡笳十八拍》中施展,留给世人绝世名篇,世代回味。
如今,蔡文姬这个名字早已超越了她名字本身的意义。蔡文姬创造了悲剧形象,她在中国历史中已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不可替代,自始至终。
蔡琰(约174-239)字文姬,别字昭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南匈奴入侵时,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
《隋书·经籍志》着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传,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
基本介绍 本名 :蔡琰 字号 :字文姬,又字昭姬 所处时代 :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 出生时间 :约174年 去世时间 :约239年 主要作品 :《悲愤诗》、《胡笳十八拍》 主要成就 :首次创造五言体长篇自传叙事诗 人物生平,人物评价,人物成就,文学,音乐,书法,轶事典故,默写古籍,文姬归汉,环形山,辨琴,丈夫争议,作品争议,生年争议,后世纪念,纪念墓冢,纪念馆,艺术形象,戏曲形象,影视形象, 人物生平 清代画家李坚绘《文姬思汉图》 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188年嫁给河东卫仲道,次年卫仲道病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 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 而后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蔡琰披散著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但曹操却说:“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蔡琰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感动,赦免了董祀。 蔡琰回家后,伤感悲愤之余作《悲愤诗》二首。此后再无蔡琰相关记载,卒年不详。 人物评价 范晔:端操有踪,幽闲有容。区明风烈,昭我管彤。 华三川绘百美图·蔡文姬 陈陶:气调桓伊笛,才华蔡琰琴。 徐钧:此生已分老沙尘,谁把黄金赎得身。十八拍笳休愤切,须知薄命是佳人。 郝经:①文姬之才辩,不幸而失身绝域。然能传父之业,免夫之死,有足称者,君子责备以为失节过矣。②婉娩淑女,与士并列。至柔动刚,彤管炜节。 罗见麟:寥落中郎后,残生窜殛余。惊看南过雁,羞逐北旋车。莫按胡奴伯,犹传魏主书。身名终莫赎,千载恨单于。 陆时雍: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屈大均:缇萦能代父,蔡琰不宜家。玉石同焚后,芳声振海涯。 人物成就 文学 蔡琰归汉后,作有《悲愤诗》两首,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其中五言的那首侧重于“感伤乱离”,是一首以情纬事的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清代诗论家张玉谷曾作诗称赞蔡琰的五言诗:“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办香可也及钗裙。”大意是说蔡琰的才华压倒了汉代才女卓文君,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诗受到了蔡琰的影响。 清代华岩绘《文姬归汉图》 骚体《悲愤诗》由于旨在抒情,首尾两节对被俘入胡和别子归汉的经历都比较简略,中间大篇幅自然风景用以渲染蔡琰离乡背井的悲痛心情,在这些对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蔡琰极言它们与她故乡中土的差异,以此形容自己在这与中土迥异的环境下心情之沉痛悲愤。 音乐 《胡笳十八拍》是中国古乐府琴曲歌辞,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七字,是一首由十八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原载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九以及朱熹《楚辞后语》卷三,两本文字小有出入。 清代画家周慎堂绘《文姬踏歌图》 明朝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书法 蔡琰的父亲蔡邕是一位大书法家,创造了八分字型。蔡琰本人对书法也很擅长,韩愈曾说:“中郎(蔡邕)有女能传业。”蔡琰曾在曹操的要求下默写古籍,说自己不管是真书还是草书都可以写。 轶事典故 默写古籍 蔡琰为丈夫董祀求情时,天气非常寒冷,曹操见蔡琰没有穿鞋又披散著头发,于是赠给蔡琰头巾鞋子袜子。蔡琰的父亲蔡邕家里曾经收藏了很多古书,曹操问蔡琰:“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蔡琰说:“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曹操说:“我派十个人陪夫人写下来,可以吗?”蔡琰说:“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就是。”于是蔡琰将自己所记下的古籍内容写下来送给曹操,没有一点错误。 文姬归汉 文姬归汉是以曹操赎回蔡琰为故事背景改编的艺术故事,京剧以及其他戏曲都有文姬归汉的曲目,历朝历代也有画家画有文姬归汉图等连环画作品。 文姬归汉图立轴 环形山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979年正式颁布了这310座水星环形山的专有名称。它们的命名借用了世界历代著名文学艺术家的名字。中国有15位杰出文学艺术家名字登上了水星环形山,蔡琰环形山就是其中之一。 辨琴 蔡琰九岁时,父亲蔡邕夜间弹琴,突然断了一根弦,蔡琰说:“是第二根弦断了。”蔡邕说:“你这不过是偶然说中罢了。”于是故意弄断一根问她,蔡琰说是第四根。蔡文姬辨琴的故事在三字经中也有出现。 丈夫争议 关于蔡琰在北方是否嫁于左贤王历来有不一样的看法:据《后汉书》记载,蔡琰是“没于”左贤王,而不是“嫁于”左贤王,而且一般匈奴王的妻子都被称为“阏氏”,但是蔡琰在北方二十年,没有这个称号,所以认为蔡琰与左贤王并不是夫妻关系;但另一种说法认为,曹操赎回蔡琰花费了非常大的价钱,远远超过了普通奴隶的价格,可以看出蔡琰在匈奴那边的地位也不低。一些文艺作品像京剧等就将蔡文姬写成左贤王的王妃。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仍存争议。 作品争议 郭沫若在为曹操翻案的同时发表论文质疑蔡琰的作品是不是出自蔡琰之手。郭沫若等人认为《后汉书》所着录的《悲愤诗》不是出自蔡琰之手,主要理由有三点:1.据《后汉书·董祀妻传》,文姬是“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的,诗中不应说是为董卓部众所驱虏。2.文姬之父蔡邕受董卓重视,在董卓控制的中央政权里爵位很高,董卓死后他才被王允所杀,文姬的流落必定在蔡邕死后,而诗中说为董卓所驱虏入胡。3.骚体一章中有“历险阻兮之羌蛮”一句,与文姬为南匈奴所掠获事实不合。又有“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二句,与当时南匈奴所处地域河东平阳一带地理环境不合。 但谭其骧认为这三项中,没有一项是站得住的。因为:1.董卓的部众中正多的是羌人和胡人,《悲愤》中说“卓众来东下”,“来兵皆胡羌”,这些胡兵不正是“胡骑”?2.南匈奴自中平五年(188年)以来已分裂为二部分,一部分内徙河东,另一部分仍在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如果“南匈奴”是指留居在那里的一部分,地理环境与所描叙的就正相符合。3.董卓的部众纪律很差,当时蔡文姬在关东原籍被掳,蔡邕远在长安,而她被掳后三个月蔡邕即被杀,无从获得讯息,更谈不上营救。董卓部队中的羌胡都是关中人,蔡文姬被掳后被西驱入关,入关后到过羌蛮之地,也就毫不足怪。所以可以肯定《悲愤》二章确是蔡文姬的作品。 生年争议 蔡琰的生年一说是174年,一说是177年,但都是猜测,没有史料依据。 后世纪念 纪念墓冢 陕西省蓝田县三里镇乡蔡王庄村西北约100米处,有一处名叫蔡文姬墓的墓冢,墓冢高约8米,林木葱郁,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蓝田县又在此建文姬展览馆一座,将文姬轶事及境内出土文物陈列展出,用四体书法镌刻《胡笳十八拍》于18块青色大理石上,墓前有蔡文姬雕像。不过在史书中,未曾发现关于蔡琰归宿的记载。 蔡文姬墓碑 纪念馆 蔡文姬纪念馆,是依蔡文姬的墓冢而建立的。1957年8月被省 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有《蔡文姬生平展》详细介绍了蔡文姬的生平事迹和东汉末年社会的风土人情。还有《蓝田文物精品展》及现代著名书法家书丹的《胡笳十八拍》石刻。 蓝田蔡文姬纪念馆 蔡文姬纪念馆收藏了有关蔡文姬文物130多件,其中拥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50件。 艺术形象 戏曲形象 描写蔡文姬的戏曲剧目有许多,如郭沫若的话剧以及据此改编的昆曲《蔡文姬》,程砚秋的京剧《文姬归汉》以及李世济的改编本,同时,各地方戏也都有相同内容的戏曲。 李海燕饰演的蔡文姬戏曲形象 京剧剧目里蔡文姬属于正旦角,先后有京剧演员李海燕、李佩红饰演过的蔡文姬形象,另有越剧演员戚雅仙饰演过越剧里的蔡文姬。 影视形象 1999年电视剧《曹操》:汪静饰演蔡文姬。 剧雪饰演的蔡文姬形象 2002年电视剧《曹操与蔡文姬》:剧雪饰演蔡文姬。 2013年电视剧《曹操》:张玉洁饰演蔡文姬。 2014年**《胡笳声声》:芦雪婷饰演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圉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蔡文姬作品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蔡琰归汉后作有《悲愤诗》两首,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
五言体的那首侧重于“感伤乱离”,是一首以情纬事的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清代诗论家张玉谷曾作诗称赞蔡琰的五言诗:“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办香可也及钗裙。”(大意是说蔡琰的才华压倒了汉代才女卓文君,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诗也是受到了蔡琰的影响。)
骚体《悲愤诗》旨在抒情,首尾两节对被俘入胡和别子归汉的经历都比较简略,中间大篇幅自然风景用以渲染蔡琰离乡背井的悲痛心情,对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蔡琰极言它们与她故乡中土的差异,以此表达自己在这与中土迥异的环境下心情之沉痛悲愤。
音乐
蔡文姬作的《胡笳十八拍》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被郭沫若称道为“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
全诗共十八段,谱作成套歌曲十八首。据郭沫若说,突厥语称“首”为“拍”,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
明朝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书法
蔡琰的父亲蔡邕是一位大书法家,创造了八分字体。
蔡琰本人对书法也很擅长,韩愈曾说:“中郎(蔡邕)有女能传业。” 默写古籍
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
文姬归汉
曹操出于对故人蔡邕的怜惜与怀念,“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将蔡文姬从匈奴赎回国中,重嫁给陈留人董祀,便让她整理蔡邕所遗书籍四百余篇,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这就是历史上所谓“文姬归汉”的故事。
后来,这个故事又被编入小说、戏剧,被之管弦,得以广泛流传。诸如:元金志南的《蔡琰还汉》杂剧,明陈与郊的《文姬入塞》杂剧,清尤侗的《吊琵琶》杂剧,小说《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程砚秋的《文姬归汉》京剧,以及郭沫若的《蔡文姬》五幕历史剧等,均曾取材于此。
辨琴
蔡琰九岁时,父亲蔡邕夜间弹琴,突然断了一根弦,蔡琰说:“是第二根弦断了。”蔡邕说:“你这不过是偶然说中罢了。”于是故意弄断一根问她,蔡琰说是第四根。蔡文姬辨琴的故事在三字经中也有出现。
环形山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979年正式颁布了这310座水星环形山的专有名称。它们的命名借用了世界历代著名文学艺术家的名字。中国有15位杰出文学艺术家名字登上了水星环形山,蔡琰环形山就是其中之一。 总体评价
东汉末 曹魏初,是一个充满血与泪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悲愤和痛苦的时代,诗人们把这血和泪、悲愤和痛苦坚忍地收藏起来酿造了一曲憎恨悲凉的时代悲歌。 曹操、曹丕、王粲……都是这个时代里产生的优秀男歌唱家,就在这雄浑、高亢、悲凉的时代合唱队伍里,一个激情澎湃的女高音格外地引人注目,她便是一生饱尝战乱别离之苦的女文学家——蔡文姬。
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 孤芳续汉史,血泪写春秋。蔡文姬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 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
名人评价
范晔:端操有踪,幽闲有容。区明风烈,昭我管彤。
徐钧:此生已分老沙尘,谁把黄金赎得身。十八拍笳休愤切,须知薄命是佳人。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有文学家。
文姬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亲蔡 邕乃东汉重臣,也是一名文学家。因和董卓走的亲近,董卓被S后,他曾为之哀叹,被王允知道后,以连坐罪被关入狱,后S于狱中!
文姬从小受父亲文学的熏陶,自是博学多才又善通音律。在音乐方面很小就 显示出极高天赋。
据说在八九岁时,父亲一次在弹琴时,断了一根线。文姬听后,马上对父亲说市第二根弦断了,父亲听后觉得不可思议。马上又故意弄断第四根弦,文姬还是能准确无误的说出。
蔡文姬嫁到匈奴后曾创作一首闻名遐迩的汉乐府诗集《胡笳十八拍》,这是她的音乐造诣,也是留给世人最伟大的精神财富。
文姬一生命运坎坷,在情感上虽然历经波折但还在最后也能善始善终!
她一生结果三次婚,第一任丈夫 卫仲道也是一名才子,而且家世显赫,和文姬是门当户对,才子佳人乃是天作之合。
婚后他们的确也过上了一段琴瑟和鸣、相敬如宾的日子,可美好的生活却那么短暂。就在他们婚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卫仲道得了重病,撒手人寰。
由于俩人没有子嗣,文姬在卫家受尽冷眼和嘲讽。无奈之下,文姬决定回娘家。
可回到娘家后不久,父亲并被诬陷在狱中卒。
曾经辉煌的家业在一夜之间颓废,正值那时中原各诸侯割据,南匈奴趁机入侵中原。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文姬也跟随难民一起过着食不果腹、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
在路上遇见匈奴左贤王,贤王见她美丽脱俗并掳她去做了王妃。
在匈奴的十二年里,她先后生下来个孩子。但是仍然会想念中原的生活!
在这十二年间,曹操逐渐成了汉室的掌权者,当他身份稳固后,并想起他想起曾经的好友及恩师蔡邕。
当年自己没有能力营救蔡邕,如今有了这个权利后并想为蔡家做点贡献。
年轻时,曹操经常出入蔡府,和蔡邕关系非同一般。当年蔡邕如玉曹操还是一个小官,眼看着蔡邕被冤枉,自己却无能为力。
他想到蔡邕还有一个女儿加到了匈奴,知道蔡文姬嫁到匈奴后仍然想念中原,于是并派使者和大量重金赎回蔡文姬。
文姬在匈奴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作为母亲的她对孩子也有不舍,但又想念故土。在这样纠结矛盾的心理下写下了《胡笳十八拍》。
文姬归汉后,曹操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把她嫁给了董祀。
据说董祀对着婚姻很不满,因为文姬已经嫁过两次,自己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
他觉得文姬配不上她,但是又不敢违背曹操的旨意。所以婚后对文姬很是冷漠!
曹操闻之心理很是愤怒,于是把董祀关押起来,准备赐其S罪。
文姬听闻,在大雪天里,赤着脚披头散发的去请求曹操,免罪于董祀。
曹操最后被文姬的性情感动,最后释放了董祀。
文姬才情出众,曹操也有耳闻。他听说蔡邕给文姬留下了三千多卷古籍,也想拜读一番,可文姬说:“因为战争缘故,古籍都已流逝,自己只能背出四百多卷。”
曹操闻之,也感到欣喜,并让文姬回家把古籍默写出来送给他。
文姬不仅在文学、音律方面造诣很深,书法上也是颇有建树。韩愈曾说:“中郎(蔡邕)有女能传业。”蔡琰曾在曹操的要求下默写古籍,说自己不管是真书还是草书都可以写。
由此可见,文姬被称作才女真是名副其实!
文姬的后半生和董祀一起隐居山林,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历经千帆,当所有苦难随风而去。
平淡淳朴的日子对才女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最好的安排!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1] 。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故事:
1:默写古籍
蔡琰为丈夫董祀求情时,天气非常寒冷,曹操见蔡琰没有穿鞋又披散着头发,于是赠给蔡琰头巾鞋子袜子。蔡琰的父亲蔡邕家里曾经收藏了什么多古书,曹操问蔡琰:“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蔡琰说:“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曹操说:“我派十个人陪夫人写下来,可以吗?”蔡琰说:“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就是。”于是蔡琰将自己所记下的古籍内容写下来送给曹操,没有一点错误。
2:文姬归汉
文姬归汉是以曹操赎回蔡琰为故事背景改编的艺术故事,京剧以及其他戏曲都有文姬归汉的曲目,历朝历代也有画家画有文姬归汉图等连环画作品。
详细:
曹操自从赤壁之战失败以来,经过几年整顿,重振军威,自封为魏公。公元216年,又晋爵为魏王,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邺镇一带)。在北方他的威望很高,连南匈奴的呼厨泉单于也特地到邺城来拜贺。曹操把呼厨泉单于留在邺城,像贵宾一样招待他,让匈奴的右贤王回去替单于监理国家。
南匈奴跟汉朝的关系和好了。曹操就想起了他一位已经死去的朋友蔡邕有一个女儿还留在南匈奴,想把她接回来。
蔡邕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名士,早年因为得罪了宦官,被放逐到朔方(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去。董卓掌权的时候,蔡邕已回到洛阳。那时候,董卓正想笼络人心。他听到蔡邕名气大,就把他请来,封他做官,对他十分敬重,三天里连升三级。蔡邕觉得在董卓手下,比在汉灵帝时候强多了。
到了董卓被杀,蔡邕想起董卓待他不错,叹了口气。这一来惹恼了司徒王允,认为他是董卓一党的人,把他抓了起来。尽管朝廷里有许多大臣都替他说情,王允还是不同意,结果死在监狱里。
蔡邕的女儿名叫蔡琰,又叫蔡文姬,跟她父亲一样,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她父亲死后,关中地区又发生李傕、郭汜的混战,长安一带百姓到处逃难。蔡文姬也跟着难民到处流亡。那时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掳掠百姓。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们抢走。匈奴兵见她年青美貌,就把她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
打这以后,她就成了左贤王的夫人,左贤王很爱她。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虽然过惯了匈奴的生活,还是十分想念故国。
这一回,曹操想起了蔡文姬,就派使者带着礼物到南匈奴,把她接回来。
左贤王当然舍不得把蔡文姬放走,但是不敢违抗曹操的意志,只好让蔡文姬回去。蔡文姬能回到日夜想念的故国,当然十分愿意;但是要她离开在匈奴生下的子女,又觉得悲伤。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她写下了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到了邺城,曹操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又把她再嫁给一个屯田都尉(官名)董祀。哪知道时隔不久,董祀犯了法,被曹操的手下人抓了去,判了死罪,眼看快要执行了。
蔡文姬急得不得了,连忙跑到魏王府里去求情。正好曹操在举行宴会。朝廷里的一些公卿大臣、名流学士,都聚集在魏王府里。侍从把蔡文姬求见的情况报告曹操。曹操知道在座的大臣名士中不少人都跟蔡邕相识,就对大家说:“蔡邕的女儿在外流落了多年,这次回来了。今天让她来跟大家见见面,怎么样?”
大伙儿当然都表示愿意相见。曹操就命令侍从把蔡文姬带进来。蔡文姬披散头发,赤着双脚,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请罪。她的嗓音清脆,话又说得十分伤心。座上有好些人原来是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的伤心劲儿,不禁想起蔡邕,感动得连鼻子也酸了。
曹操听完了她的申诉,说:“你说的情形的确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有什么办法呢?”
蔡文姬苦苦央告说:“大王马房里的马成千上万,手下的武士多得像树林,只要您派出一个武士,一匹快马,把文书追回,董祀就有救了。”
曹操就亲自批了赦免令,派了一名骑兵追上去,宣布免了董祀的死罪。
那时候,正是数九寒天。曹操见她穿得单薄,就送给她一顶头巾和一双鞋袜,叫她穿戴起来。
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保存着吗?”
蔡文姬感慨地说:“我父亲生前给我四千多卷书,但是经过大乱,散失得一卷都没留下来。不过我还能背出四百多篇。”
曹操听她还能背出那么多,就说:“我想派十个人到夫人家,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你看怎样?”
蔡文姬说:“用不着。只要大王赏我一些纸笔,我回家就把它写下来。”
后来,蔡文姬果然把她记住的几百篇文章都默写下来,送给曹操。曹操看了,十分满意。
曹操把蔡文姬接回来,在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历史上把“文姬归汉”传为美谈。
希望答案您还满意 蔡文姬(约177年~?),名琰(音yǎn),字昭姬,汉族,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蔡文姬字昭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可惜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却生儿育女。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蔡文姬的一生是悲苦的,“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享有,而她却不能两全。 蔡文姬也确实非常有才气。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曹操把蔡文姬接回来,在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历史上把“文姬归汉”传为美谈。 完善答案 ≮寒心≯~Ay 回答采纳率:432% 2009-09-30 22:49 评价答案 是否解决问题(参与评价0次) 能解决: 0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 部分解决: 0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 不能解决: 0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 是否原创答案(参与评价0次) 原创: 0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 非原创: 0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 相关内容 蔡文姬详细资料4个回答 蔡文姬的详细资料5个回答 蔡文姬简介 曹操与蔡文姬 蔡文姬 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是谁 蔡文姬求情 蔡文姬 悲愤诗 蔡文姬的父亲 蔡文姬的丈夫 其他答案蔡琰,字文姬,是我国著名女诗人。她的生年大约在汉灵帝熹平六至七年(177-178)间,原籍为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她的父亲蔡邕(字伯喈)曾拜左中郎将,史称“蔡中郎”。蔡琰是蔡中郎的独生女儿。她出生前后不久,家门遇到不幸。 根据《后汉书蔡邕列传》的记载,汉灵帝光和元年(178)七月,蔡邕任议郎,应密诏,因“讥刺”宦官及其亲属获罪,被关进洛阳狱。以“仇怨奉公,议害大臣,大不敬”的罪名判处“弃市。”幸亏“为人清忠奉公”的中常侍吕强为之求情,皇帝才下诏“减死一等,与家属髠钳徙朔方”。这时,蔡琰才一岁左右。 蔡邕徙朔方共九个月,于公元179年4月被赦。继而又得罪了宦官集团,在江浙一带过了十二年“亡命江海”的生活。“亡命”结束时,蔡琰已有十、四五岁了,可知她的童年时代,一直与忧患相伴。 蔡琰十六岁(192)时,嫁给了河东人卫仲道。在这之前,发生了外戚与宦官火并和董卓率西凉军入洛阳作乱的事件。蔡邕因被董卓胁迫利用过,所以董卓在公元192年被诛时,他也被司徒王允问罪,关进监狱,并于这一年的夏天,死在长安狱中。 蔡琰在十六岁至十八岁期间,因夫死无子,又回到原籍娘家居住。到了兴平年间(194至195),也就是蔡琰十八、九岁时,为乱军所掳,作了南匈奴左贤王的妻子,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文姬归汉”是我国历史上盛传的佳话。据《后汉书董祀妻传》记载,“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曹丕《蔡伯喈女赋》序中也说,“家公与蔡伯喈有管鲍之好,乃命使者周近持玄玉璧,于匈奴赎其女还,以妻屯田都尉董祀”。可知蔡文姬是曹操派使者用金璧赎回的。关于她归汉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在建安十二年或十三年(207至208),这大体上是正确的。不过我认为,曹操在自己的统治地位尚未稳固之前,恐怕顾不上赎还蔡文姬的事。大概是在他以武功取胜,要进行文治的时候,想起了患难时的好友、东汉著名学者——蔡邕。而蔡邕早已冤死,便又想到他流落到南匈奴的女儿——蔡琰。这应该是曹操进位为丞相以后的事。曹操是建安十三年(208)作丞相的。所以蔡琰在这一年,被赎归汉的可能性较大。三十一、二岁的文姬归汉后,嫁给屯田都尉董祀。 董祀不久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求赦宥。当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者满堂,曹操对宾客说:“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文姬进去后,只见她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之改容,连执法严峻的曹操也感动了。他说:“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说:“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曹操居然收回成命,赦免了董祀。当时天气寒冷,曹操看着她可怜,还赐以头巾履袜。曹操又叫她凭记忆将她父亲已散失的书籍缮写出来,显示了对她的关怀。 在史书中,至今未曾发现关于蔡琰归宿的记载。五言《悲愤诗》末尾的:“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等诗句,则预示着蔡琰“一生抱恨常咨嗟”(王安石语)的悲剧性结局。 据说,今陕西蓝田县有蔡琰墓。不过此墓很可能是后人根据《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的情节建造的假冢。小说的这一回显然是罗贯中托蔡琰、曹操之名虚构的,其中把蔡琰两个丈夫的名字改为“卫道玠”和“董纪”。对此不能信以为真。 题名蔡琰的作品共有三篇,即见于《后汉书董祀妻传》的五言和骚体《悲愤诗》各一章,以及见于宋朝的朱熹、郭茂倩分别编次的《楚辞后语》和《乐府诗集》的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以下简称“胡笳”诗)。尽管这三首诗的署名都是蔡琰,写的大致也都是蔡琰的身世,被称之为自传体作品,但对于它们是不是蔡琰写的,从北宋的苏轼以来,就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苏轼认为两首《悲愤诗》皆非蔡琰所写,他尤以“东京无此格”等理由,极力否认五言《悲愤诗》的作者是蔡琰。而清代学者吴闿生却说此诗“为文姬肺腑中言,非他人之所能代也”。迄今为止,文学史界基本肯定五言《悲愤诗》是蔡琰写的;而骚体《悲愤诗》与蔡琰的身世多有不合,大都认为是晋人伪托的。至于对“胡笳”诗真伪的看法,从宋朝至今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解放后在1959年还发生过一场争论。郭沫若同志认为,“胡笳”诗是《离骚》以来最好的抒情诗,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写不出。他自己百分之百地认为它的作者是蔡文姬。不过多数论者认为,“胡笳”诗的内容与蔡琰的身世不尽相符;从东汉末年到唐代几百年的时间不见著录、论述和征引;风格体裁与汉末不合等等,因而不会是蔡琰作品。总的来看,目前确定“胡笳”诗真伪的根据不够充足,因而这一问题尚无法作出定论。 以往由于对蔡琰作品的真伪看法不同,对它们思想艺术的评价也是不一致的。一般说来,对被公认为晋人伪托的骚体《悲愤诗》,基本是否定的,大都说它内容失真,艺术粗糙,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这种看法大体上是正确的。有人认为,“胡笳”诗是由骚体《悲愤诗》敷衍而成的,这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在艺术上,二者颇有文野粗细之分。平心而论,“胡笳”这首1297字的长篇抒情诗,堪称佳篇。它既是主人公对“乱离”世道的控诉,也是她对自身命运的悲叹。其中如第八拍中的“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等描写,把老天爷和神灵都咒遍了,令读者感受到她的切肤之痛。象“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这样的诗句,也是意蕴深厚,感情沉痛真切的。所以,尽管它的作者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但就这篇作品本身而言,却是不能忽视的。 与“胡笳”诗浪漫主义的抒情风格不同,五言《悲愤诗》是现实主义的叙事作品,作者以质朴无华而又入木三分的笔触,为汉末社会镌刻了一幅触目惊心的图画。掩卷深思,诗中所描绘的田园荒芜,白骨露野,人声断绝,豺狼号叫的中原大地,以及作者孤苦零丁,虽生无依的困境,无不是汉末社会现实的写照。“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彊。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这些诗句就是东汉末年形象的历史。曹操曾写过《薤露》、《蒿里》这两篇著名的“诗史”,诗中写到董卓作乱情景是:“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等等,蔡琰此诗与之相比,基本内容是一致的,而在描写的具体生动上则有过之无不及。 这首五言诗除了人们公认的在内容方面的深刻现实意义外,在表现形式方面也很有特色。一般的叙事诗容易流于对故事情节的平铺直叙,而这首诗却把叙事、对话、细节描写、心理刻画有机地结合起来,写得有声有色。例如第二段写到南匈奴的感受:“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终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这里前四句写景,写出了边地荒寒特色。后六句写思乡心情,把她身置异域、感念父母的心理刻画得很微妙:她每当闻说有“客”来,就很高兴地去迎问故乡消息,但来者往往非乡里之人,结果总是使她失望。就在这一喜一悲的转换之间,衬出她深厚急切的思乡心情。又如同段中写她被接回汉朝,与亲子及难友分别情景:“……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前八句把母子、难友间在永别之际的痛苦,淋离尽致地作了渲染,写出了一种令人不忍目睹的凄惨场面。而在对当事者作了这些感人至深的描写后,接着又转写旁观者,从他们的“歔欷”、“呜咽”反应,来反衬场面的悲惨凄楚。诗篇还写到马和车,似乎它们也被感动了,以致“立踟蹰”、“不转辙”。这真可谓是绝妙之笔。这一节里既饱含着真挚充沛的感情,又显示了高超巧妙的艺术手段。蔡琰主要生活在建安年间,五言《悲愤诗》当作于建安十三年以后。在所有建安作家中,具有蔡琰这样悲惨身世的可以说绝无仅有;而这篇《悲愤诗》,在建安文学中也可以说是一块无双之璧,郭老于1959年所作话剧《蔡文姬》中,曾借曹丕之口说:“屈原、司马迁、蔡文姬,他们的文字是用生命在写,而我们的文字只是用笔墨在写”,这里道出了蔡琰作品之所以如此感人的奥秘。
历史人物:蔡文姬
人物简介
蔡文姬(约194年-约208年),又称蔡琰,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自幼聪慧好学,精通音乐、书法和诗词等多种艺术。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蔡文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词和音乐作品,被誉为“才女”。同时,她还因其与汉末名将曹操之子曹植的爱情故事而广为人知。
生平介绍
蔡文姬出生在东汉末年的一个书香门第家
庭,从小受到优秀的教育,才华横溢。
然而,她的一生并不顺遂。她的第一任丈夫卫仲道早就得了病去世。随后被匈奴俘虏,被迫嫁给了左贤王,度过了十二年的流亡生活。最终,曹操出资赎回了她,将她送回故乡。嫁给了同乡的董祀,才过上安定的生活。蔡文姬不仅才情出众,而且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她的许多作品,如《长相思》、《鹧鸪天》等至今仍广为传诵。
生平事件
听音辩琴
蔡文姬九岁时,父亲蔡邕夜间弹琴,突然断了一根弦,蔡文姬说:“是第二根弦断了。”
蔡邕说:“你这不过是偶然说中罢了。”
于是故意弄断一根问她,蔡文姬说是第四根。从小就展现出了一代才女的不同之处。
默写古籍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家里曾经收藏了很多古书,曹操非常羡慕。曹操问蔡文姬:“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蔡文姬说:“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曹操说:“我派十个人陪夫人写下来,可以吗”
蔡文姬说:“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就是。于是蔡文姬将自己所记下的古籍内容写下来送给曹操,没有一点错误。
武神赵子龙蔡文姬技能
本文2023-10-18 21:55: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