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格言|中医文化格言华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2收藏

中医文化格言|中医文化格言华佗,第1张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 没有不治之症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六腑以通为补

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六腑以通为用

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 气散则通

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翼匮

邪在脾胃, 阳气不足, 阴气有馀, 则中寒肠鸣腹痛

------灵枢 五邪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大医精诚

不知易, 不足以言太医。

学到知羞处, 方知艺不精。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

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修和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的,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关系性命。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 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用药难,识证难。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 撑痢疾,饿伤寒。

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久病成良医。

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痘要结,麻要泄。

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 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 原属阴亏;

痰浊弥漫于中宫, 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

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 宜壮水以平之; 无根之热者, 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 宜润其肺, 兼清其胃; 治中者, 宜清其胃, 兼滋其肾; 治下消者, 宜滋其肾, 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 始则难, 继而大易, 从杂症入手, 始则易, 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 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1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

2 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

3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4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5 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6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7 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8 医之事岂易言哉?非讨论而悉其源,无以施临证之功,非临证而着其效,无以验讨论之力,二者未至,不足言医也。 --------清 张文燮《医效秘传 张序》--------

9 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10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茍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一句话中医经典语录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接下来是我带来的中医经典语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句话中医经典语录

 1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2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3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4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5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6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7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8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9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0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11 痛则不通,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12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13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脾喜燥而而恶湿。

 14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

 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15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6 百病生于气;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17 久病先针足三里。

 18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19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20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21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22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23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24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25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唐] 孙思邈

 26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唐] 孙思邈

 27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28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29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30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31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32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33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34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35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36 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程杏轩

 37 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8 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清高鼓峰

 39 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40 荆芥最散血中之风。清汪昂《医方集解》

 41 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清汪昂《医方集解》

 42 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3 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4 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45 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46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47 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48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

 49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50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51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52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53 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

 54 (胁痛)《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55 平治权衡,察脉之浮沉;去菀陈座者,疏涤肠胃也。

 56 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

 57 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58 (痿)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经曰:“治痿独取阳明。”

 59 治癫贵于养心,兼于行痰;

 60 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61 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

 62 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63 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64 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65 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66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67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68 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69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70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之法,心空为宗。

 71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72 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73 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74 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75 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76 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77 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78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

 79 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80 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湿为重浊 有质之邪;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气不运。

 81 燥邪辛润以开之;湿邪辛淡以开之。

 82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

 83 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84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85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86 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87 脉和缓者,元气之来也;脉强峻者,邪气之至也。

 88 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鬼可通。 李士材

 89 尊古而泥古,进退皆榛芜;尊古而不泥古,无路可有路。《北方医话》

 90 古人用药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达变,在后人推广之也。《汪石山医学全书》

 91 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古今医案按/俞按》

 92 理不必深,但期征实;论不必高,但求适用。《周学海医学全书》

 93 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

 94 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95 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6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欲求南风,先开北牖。

 97 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98 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99 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100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101 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102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103 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104 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105 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106 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107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108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109 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110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111 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112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113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114 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115 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116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117 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8 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9 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20 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21 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

 122 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3 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4 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5 大凡气香者,皆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126 治火切不可久任寒凉之品,重伤脾胃,便不可救。

 127 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增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128 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胃。

 129 阳本上升,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变化生之源,阴升则为滋养濡润之助。 《张聿青医案》

 130 宣一身之气化,务在轻清,通六腑之机窍,端在滑利。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131 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 《医贯》

 132 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医宗必读》

 133 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医学衷中参西录》

 134 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吴医汇讲》

 135 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受益矣。《医方集解》

 136 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足;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寿世青编》

 137 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

 138 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139 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录》

 140 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141 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142 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老年唯借火化,磨运易而输精多。

 143 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医学入门》

 144 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景岳全书》

 145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

 146 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147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148 有触心动为惊,无触心动为悸。治病先调气,久病要开郁。

 149 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腑病责脏用,脏病则腑用。

 150 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151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152 二阳之病发心脾。

 153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亡血家无汗。

 154 胃中热则杀谷,胃中寒则腹胀。

 155 甘温除大热。

 156 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阴。

 157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158 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159 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气。

 160 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161 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162 久病阴火上炎,则津液生痰不生血,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163 汗出不解,非风即湿。

 164 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165 病不许治,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166 血不利则病水痛而不肿曰风,肿而不痛曰湿,又痛又肿曰风湿。

 167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168 激励我精求方术。

 169 俱视独见,无与众谋。

 170 告诉我仔细地诊察,肯定地判断。

 171 凡治脾胃,当以调肺气,交心肾为先。清唐大烈

 172 六*之速,莫过风、火。(过敏性疾病)

 173 小儿外感必护里气,里气不足灾怪自生。

 174 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面口合谷收;胸胁内关谋。

 175 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176 出入停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177 跌扑闪挫气血瘀,疏经通络功效奇,药中重用黄芪草,腰痛颈痛功效高。

 178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179 荆芥配伍原则:表症轻,流清涕+防风;鼻塞重+苏叶(苏叶解表作用较强);咽红+蝉衣。

 180 湿热泄泻用滑石+前仁:滑石引上焦之火下行,前仁利小便实大便。

 181 中医不传之迷在用量,怪病治痰。

 182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183 腰突未必肝肾虚,脾气不足多关注,补中益气是良方,重用黄芪加杜膝。

 184 中医十趣歌诀 一元:整体观 两仪:分阴阳 三宝:形、气、神四诊:望、闻、问、切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六*:风、寒、暑、湿、燥、火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八纲:阴、阳、虚、实、表、里、寒、热 九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养 十方:砭、针、灸、推、罐、膏、丹、丸、散、汤

 185 不读书不足以明理,徒读书不足以成用。

 186 气滞者,治宜疏,疏者调达之;气结者,治宜散,散者破行之。

 187 诸花皆升,唯旋覆花降;诸子皆降,唯蔓荆子升。

 188 薄荷利咽以止痛;牛蒡利咽以消肿;蝉蜕利咽以开音;马勃利咽以凉血。

 189 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

 190 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

 191 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

 192 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恭,此治之四失也。

 193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中医经典固然要读,医案也必不可少。推荐一下:《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名医类案》、《经方实验录》

 194 扎针拔罐,病去一半。

 195 夕佳夜甚,旦慧昼安。

 196 湿热泄泻,不管是粘腻臭秽不爽,小承气汤(少量大黄)加黄柏桔梗薏苡仁:大黄、黄柏缓泻清肠中湿热,枳实行气以解后重,厚朴化中焦之湿,桔梗开肺气升清以降浊,薏苡仁利湿健脾以强脾胃。

 197 脾乃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198 口渴必加花粉,咽痛干草橘梗,目干菊花枸杞,牙痛代赭牛膝。

 199 用药须知: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津。(此指久服)

 200 气之动曰风,气之亏曰水、湿、寒,水湿涸降曰燥,气之盈曰火,气热之极曰暑。

 20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经方千古之秘在于用量。脉之在于有力无力。千人千方。若清水明镜不失其形。古方不治今病。学古而不泥古。怪病多痰。男子以气为主,女子以血为主。善治阴者阳中求阴,善治阳者阴中求阳。汗血同源。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202 神之所在,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神之所主,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之所病,百病之始,皆本于神;神之所治,凡刺之法,先醒其神。

 203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204 面口合谷收,曲池配穴优;如遇头痛时,凤池效可凑;胁肋内关谋,可向外关透;肚腹三里留,上腹中脘搜;下腹加关元,天枢治脐周;腰背委中求,殷门亦可收,陀脊按部加,斜向脊柱透;下腰大肠腧,上腰肾腧揉;上肢取曲池,合谷肩yu施;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透;周身节骱病,疼痛取啊是;避开大血管,胸背禁深刺。

 205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矣。

 206 仲景治血以冲为要,冲脉丽于阳明,治阳明即治冲也。阳明之气,下行为顺。且大黄一味,能推陈致新,以损阳和阴,非徒下胃中之气也。即外而经脉、肌肤、躯壳,凡属气逆于血分之中,致血有不和处,大黄之性,亦无不达。

 207 熄风之品虽多,以天麻、钩藤、菊花之属为最。

 208 乙癸同源,治肾即所以治肝,治肝即所以熄风,熄风即所以降火,降火即所以降痰,如钩藤、玉竹、菊花、天麻柔润熄风之品,无不可于各方中出入加减,以收捷效也。

 209 桂枝入足厥阴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营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

 210 观之桂枝与芍药,一扶阳,一救阴,两相对偶,凡阴阳升降表里气血诸方,莫不惟桂芍之力左右也。

 211 蜈蚣最善搜风,贯穿经络脏腑无所不至,调安神经又具特长,因其节节有脑是以善理神经。

 212 凡用薄桂,能横行手臂,片子姜黄,能引至手臂,油松节,能透入骨节。

 213 威林仙,属木,治痛之要药,量病稍涉虚者禁用。痛风在上者服之,此药去众风,通十二经脉,朝服暮效。

;

李中梓为明代医学家。字士材,号念莪。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生平著作较多,行世的有《内经知要》《医宗必读》等,影响甚广。所著《铜人穴经》,惜已失传。李中梓字土材,号念莪,尽凡居士。其父李尚衮为兵部主事。初习举子业,后因多病而自学并攻研医学,读书无数,尤注重张仲景、张元素之学。积五十年之经验,治病无不中,常有奇效。与明代名家如王肯堂、秦昌遇、喻嘉言等交善。其著作多为初学者所喜爱,计有《内经知要》二卷、《医宗必读》十卷、《诊家正眼》二卷、《本草通玄》及《病机沙篆》,后三种曾合为《士材三书》。另有《药性解》、《伤寒括要》、《颐生微论》等,郭佩兰尝得其传授。

详见百科词条:李中梓 [ 最后修订于2015/6/5 21:14:21 共27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一、源流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凡外感六,内伤七情,引起以头痛为主症的病证,均可称为头痛。头痛剧烈,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称为“头风”。

《内经》对本病有“首风”、“脑风”之称。关于病因,《内经》明确指出了外邪入侵与脏腑功能失调均能导致头痛。《难经》进一步提出“厥头痛”和“真头痛”。《伤寒论》把头痛按六经命名,在条文中明确提出头痛的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而太阴、少阴则无。晋王叔和指出,肝胆气逆是引起头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唐代《外台秘要头风及头痛方》提出了脾虚生湿,痰湿上蒙所致头痛的理、法、方、药,对认识和治疗头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宋严用和提出“偏正头风”,以区别头痛的部位及程度。《东垣十书》则明确地把头痛分为外感与内伤,又根据发病及临床表现分为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并补充了太阴头痛及少阴头痛,还根据头痛异同而分经遣药。明清时期,对本病的认识渐臻完善,进一步阐发了头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医宗必读》提出了“雷头风,头痛而起核块,或头中如雷鸣,震为雷。”认为是湿热酒毒夹痰上冲。对于头痛的辨治,力求治病求本。如《明医杂著头痛》提出了久病头痛不能概以虚论治,要分清标本虚实。《景岳全书头痛》明确指出头痛的辨证要根据部位而确定病性。清陈士铎提出了“非风”之论,认为肾虚可致头痛,不可使用风药。王清任开后世治头痛用化瘀之先河,倡导瘀血头痛,使内伤头痛的辨证治疗趋于完善。

头痛可见于临床各科各种急慢性疾病中。本篇所讨论之头痛,是以头痛为主证者。若为某一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兼证,不属于本篇讨论范围。西医学中的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病、鼻窦炎、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等病出现以头痛为主证者,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施治。

二、重新研究头痛病因病机的必要性

按全国中医院校的最新中医内科学教材中,将头痛病因分治分为八型:风寒证、风热证、风湿证、肝阳证、肾虚证、气血虚证、痰浊证、瘀血证。

按上述八型分治,尽管辨证非常合拍,但其疗效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辨证法认为,理论是指导实践的,那么理论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实践,这种理论是值得修正的。

三、辨证施治的病因病机新概念

笔者从长期研究头痛的治疗中得出头痛辨证施治的病因病机的新概念是头部多风、头部多瘀是头痛共同的病因病机,因此,辨证施治的治疗大法应是活血疏风与辨证施治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其理由如下:

1头痛的病因病机

(1)头部多风头为诸阳之会,太阳行头之后,少阳行头之侧,阳明行头之前,特别是太阳和少阳为气血虚少之二经。因为阳邪,其性轻扬,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此必因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而发为头痛。《金匮翼》日:“偏头痛者,由风邪客于阳经,其经偏虚故也,邪气凑于一边,痛连额角,久而不已,故谓之偏头痛”。所以头部多风是诸型头痛一个重要的共同的病因病机。

(2)头部多瘀因头部位置的特点,易受外伤;头为肝胆二经所布,胆经行头之侧,肝经行头之巅,二经均主疏泄;此外,久痛入络,这些均可引起头部瘀血,发生头痛,因此,头部多瘀是诸型头痛又一个重要的共同病因病机。

(3)头与脏腑相通,又有诸窍与脏腑相连“五官者,五脏之阅也”,五脏有病,通过开窍以及经络反映到头部,而引起头痛。常见的有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脾虚痰湿引起的头痛。

(4)脑为髓之海若肾阴虚则髓海空虚,发生脑转耳鸣头痛,或阴虚阳亦衰则清阳不展,寒从内生,或肾阴不足,不能养肝则肝阳上亢,均可发生头痛。

(5)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上注于头因血虚或气血两虚不能上荣于头,引起头痛;脾虚则生痰湿,阻碍清阳不升,则清窍失养而引起头痛。

2慢性头痛辨证施治

头痛是由各方面因素决定的,它的病因病机是复杂的,但头痛的共同病因病机是风、瘀血,因此,治头痛的基本大法是活血疏风(前者是主要的),其为基本大法所规定的基本方药是桃红四物汤加防风、羌活、独活、白芷、鸡血藤。但由于病邪的不同,以及脏腑气血阴阳寒热虚实之不同,虽然头痛有着共同的病因病机基础,但反映的证型不同,这就构成证与证的区别点,所以必须把慢性头痛治疗为活血疏风与分型相结合的治则,今把慢性头痛分为下面五型辨证施治。

(1)风寒头痛

临床特点:一侧或全头痛,多跳痛或隐痛,阵发性发作,遇寒则发作或加剧,寒冷季节发作频繁,舌苔薄白或有舌质暗,脉弦紧。

治法:活血疏风加温经散寒。

方药:基本方(桃红四物汤加羌活、独活、防风、鸡血藤、白芷)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2)风热头痛

临床特点:头痛如裂,多呈阵发性,每遇热或日晒则发作或加剧,炎热季节发作频繁,凉风吹则舒,或有大便干结,两目红丝,舌苔薄黄,舌质红,脉弦而有力。

治法:活血疏风加清热疏风。

方药:基本方加黄芩、柴胡、生石膏。

(3)瘀血头痛

临床特点:发病率高,约占头痛的1/2,一侧或两侧的刺痛或跳痛,其痛有定处,按之则减,常因七情波动而发作或加剧,有痛经或胀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舌质暗或有瘀斑或瘀点,脉弦缓,低头诱痛试验和压迫颈静脉试验多呈阳性反应。

治法:基本大法。

方药:基本方中增大活血药用量。

(4)痰湿头痛

临床特点:头沉重或头痛如裹,或其他疼痛性质,伴有眩晕,常有胸闷,或有浮肿或浮肿感,痛甚则恶心或吐涎沫,或有腹泻,舌质淡,舌苔腻,脉弦缓。

治法:基本大法加健脾祛湿。

方药:基本方药加五苓散,或二陈汤或吴茱萸汤。

(5)肝肾阴虚头痛

临床特点:头顶痛或全头痛,呈隐痛或暴烈痛,常伴失眠多梦,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或血压高,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

治法:基本大法加镇潜、滋补肝肾。

方药:基本方加菟丝子、钩藤、生龙骨、生牡蛎。

3143例偏头痛疗效观察

笔者诊治143例慢性头痛,男性42例,女性101例,均排除器质性病变,头痛均在2年以上的发病史,其中瘀血性头痛64例,风寒性头痛31例,风热性头痛14例,痰湿性头痛5例,肝肾阴虚性头痛29例。15日为1个疗程,进行2个疗程治疗,结果治愈65例,显效53例,有效19例,无效6例。

四、头痛病因病机的新概念——头部多风、多瘀、多痰、多虚,四者杂合而致发为头痛

1新概念的由来

笔者采用360例慢性头痛的大样本,这些头痛的绝大部分均为复合证,即风证占728%,瘀血证占822%,痰湿证占633%,虚证占656%因此,从中医的审证求因的理论,可以得出头痛的共同病因病机应是风、瘀、湿、虚。所以,笔者提出慢性头痛病因病机的新概念。

2运用新概念组方——新正天汤

(1)组方川芎当归白芍生地桃仁红花白芷羌活防风独活附子细辛麻黄钩藤泽泻北芪鸡血藤生龙骨生牡蛎

(2)方解头部多风,故以羌活、独活、防风以疏风止痛,盖风必夹寒,故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温经散寒止痛,又恐外风引动内风,故以钩藤、生龙骨、生牡蛎以熄之;头部多瘀,故用桃红四物汤以活之,又恐活血伤血,故以四物汤以养之,盖疏风先活血,血活风自灭,又给风邪以灭路。头部多湿,故以上述风药以胜之,泽泻以利之;头部多虚,故以四物汤、北芪以补之。故风消、瘀散、湿祛、虚缓,则头痛速愈。

(3)疗效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等4个医疗单位,观察验证350例慢性头痛,其治愈率为33%,显效率为56%,总有效率为98%

中医文化格言|中医文化格言华佗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 没有不治之症 见肝之病,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