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中华一词的来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2收藏

说说中华一词的来历,第1张

大约在5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华”始于中国历史上五帝时代之最后一帝舜的名字“华”。在舜建立国家政权后,人们以舜的名字称呼人民为“华”。

“华”作为中国人的称呼从此流传下来,即使迁徙到海外,也约定俗成的对中国人叫海外华人。如果拥有其他国籍,也叫外籍华裔。

在“华”的族称形成之后,历史上一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朝代名称,也曾经作为华人的别称流传,如秦人、唐人,甚至于契丹在北方声名远播后,也成为华人的别称。

“中华”一词,始见于裴松之注《三国志 诸葛亮传》,后在唐代法律中正式出现。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行由长孙无忌领衔撰文的《律疏》(后称《唐律疏议》),

其中,对其卷三名例的“中华”一词释文如下:“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梯,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意思是说,凡行政区划及文化制度自属于中国的,都称为中华。

扩展资料:

中华的渊源:

历史学家姚荣龄先生认为“中华”缘于永济,“中”指太行山脉的中条山,“华”指秦岭山脉的华山的论断。正由于鹳雀楼立晋望秦,西为华,东为夏,正好坐落在华夏历史坐标的中点上。

顾实在《华夏考源》一文中,认为“胥、疋、雅、夏古字相通,华夏即华胥也。……华胥特为华夏,遂为吾种族之名”。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说: “大略说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以‘华’为国名。又说‘夏’从夏水得名,“华’从华山得名。”

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认为,中国古代部族的分野,大致可分为华夏、东夷、三苗三大集团。华夏集团地处古代中国的西北,主要由炎帝和黄帝所代表的部落组成 。他在该书中还论证了秦岭在古代通称华山而汉水古名曾称夏水 。

“古史辨”派认为,“华”与“夏”古字相同,“华”即是“夏”,“夏”即是“华”。

故华夏之“夏”,一为中国人说,夏字象舞蹈者; 二为大禹治水说,夏字象农夫治畦;三为图腾族徽说,夏字象蝉或爬虫; 四为夏水说,族名取自水名,而夏水位于雍梁之际,古夏水自然发源于秦岭腹地;五为夏国说,先有夏国,后有夏人之称。

这些认识都已接近“华夏”所指的本原。典籍将黄帝、炎帝作为中国文明之肇始。

人民网-中华民族称谓的由来

-中华

我国自建立以来就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二字并不是从现在才有的,早在炎黄时期的时候就有了,只是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华正式拿来称呼一个国家,而“中华”这两字也具有不凡的意义。

关于中华二字的来源有三个。一个是比较神话一点的,宝鸡天台山天柱峰,这里相传是炎帝故里,具体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是在这座山峰上面有一奇观景象”莲花顶“人称”三味生奇花“。炎帝因为在此地广施仁政,人民都很爱戴他。后来的子孙为了纪念炎帝,因为炎帝的部落位居中原地区,而在古代的时候,”花“和”华“是同一个字,于是他们把自己的国家成为”中华“。

还有一种说法是关于大禹的。大禹曾在黄河北面建立了一座城,并自立为国。又因为大禹是华夏族,于是住在城市里面的汉族人就称自己是中华人。

上面两种说法因为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所以这两个说法到底是真是假还有待考量。不过在西周时期便有文字记载着”中华“二字的来源,来源于《左传》中的“西周分封八百诸侯国,是为诸夏”。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在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取中原 华夏中的两个字来自称即中华。

而”华“字来源的话有三个。第一个是”华服之美“。在中国传统儒家的解释是华来自服章之美,在《春秋传左定十年传》《疏》《尚书注》三本书均是这样子解释华的来源的。

第二个则是因为甲骨文中只有”华“没有”花“。”华“可能代表一切花果树木也可以象征美丽夺人的意思。

第三个是来自华胥族。在中国历史就曾经有一个部落叫华。华胥氏是伏羲氏的母亲,后来的中央氏等等皆是其后代,于是便有了”华“。

1、华夏

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是中国的别称、汉民族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又称“中华”。

华、夏两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

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

2、九州

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夏朝初年,夏启(大禹的儿子,夏朝第一位王)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先派人把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

从此,九鼎象征着九州,夏王亦顺应“天命”,成为天下之共主。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传国宝器,唯有天子才能代代相传。

3、中国

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自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4、赤县神州

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自战国以来即成为古代中国大地的代称九州。 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故而没有徐州和梁州。

5、神州

中国古时有称“神州”,神州是指出神仙的地方。大家注意神字的结构,左边是示字,是上天垂象,告示天下之意。

右边是中字中间加一横,先撇开中间十字,那是个口字,此字含前后左右四维,加中间一横分出上下即为六合,最后中间一竖通天彻地,一竖贯三才,也就是说能合于天地,中通人情者,方可成仙。由此也可看出,神仙于中国的关系十分重要。

说说中华一词的来历

大约在5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华”始于中国历史上五帝时代之最后一帝舜的名字“华”。在舜建立国家政权后,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