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处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3收藏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处方,第1张

治疗你的浅表性胃炎可用理中良附煎

成:

党参、白术、干姜各10克,香附、枳壳、麦芽、乌贼骨各15克良姜、木香、砂仁各6

克。

用法]每天1

剂,水煎饭前分3

次服,连服30

剂为1

疗程。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浅表性胃炎97

例,痊愈58

例,好转33

例,无效6

例。,

待到你药后胃暖气顺,阴平阳秘后,一切都会好转的

慢性胃炎是一种胃部疾病,主要表现为一段时间内经常出现上腹部不适。例如进食量不多但有饱胀感、嗳气、反酸、上腹部烧灼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上腹隐痛,或同时伴有精神紧张、烦躁、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状,慢性胃炎也将可能导致胃癌。有上述情况时你就应该重视起来了,赶紧到医院去就诊。下面是关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和食疗方法。

治疗慢性胃炎的偏方

1、归脾汤

功用: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忡健忘,惊悸盗汗,发热体虚,食少不眠,或脾虚不能统血,致血妄行。

药方:人参、白术、茯神、枣仁、龙眼肉、黄芪、当归、远志、木香、甘草。

2、补中益气汤

功用:升阳补中。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不能摄血,或疟痢脾虚,久不能愈,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

药方: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干姜、大枣。

3、黄芪建中汤

功用: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

药方:黄芪、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

1、抑酸药

如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主要作用是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对于那些以反酸、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胃炎患者来说,一般可以服用这类药物。

2、促动力药物

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普芦卡必利等等。这类药物的作用在于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胃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那些以饱胀为主的慢性胃炎患者来说,可以服用这类药物。

3、胃粘膜保护剂

如硫糖铝、吉法酯、替普瑞酮等等。这类药物可以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防止胃粘膜的进一步损伤,并有促进粘膜修复的作用。一般来说,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出现糜烂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此类药物。

慢性胃炎的食疗方法

1、 胡椒猪肚

白胡椒15克,猪肚1个,将胡椒略打碎,放入洗净的猪肚内,并在猪肚内装入少量水,然后用线扎紧,放砂锅内小火炖至烂熟,调味后食用。每2天服1次,连服5次。

2、鲫鱼糯米粥

鲫鱼2条,糯米50克。将鲫鱼去肠杂后与糯米同煮粥食用,早晚餐食 用,可常服用。

3、木瓜米醋汤

木瓜500克,生姜30克,米醋50克。上述食物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煮成汤。每2天服1剂,每剂分三次服完,可常服食。

4、 羊肉萝卜汤

羊肉100克,苹果150克,碗豆100克,萝卜300克,香菜、胡椒粉、盐、醋各少许。羊肉洗净,切成六分见方的肉块,香菜洗净切成段待用。碗豆、苹果、羊肉、姜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一小时,再放萝卜块煮熟,放盐,芜荽即成。用醋蘸食。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如长期饮浓茶、烈酒、咖啡,食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吸烟;细菌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免疫因素;继发于其他疾病等。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返酸等。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出血等。

该病属中医学“胃痛”、“胃痞”等范畴。其病位在胃,与肝、脾、肾等脏腑有关。本病病因繁多,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脾胃素虚、失治误治等皆可引发。

方一加味香苏饮(董建华经验方)

出处《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萃》

组成香附10克,橘皮10克,枳壳10克,炒鸡内金5克,香橼皮10克,佛手5克,大腹皮10克,砂仁5克,焦三仙各10克,木香6克。

功用调气和胃,疏肝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胀多气,时伴隐痛,反复发作,食后脘胀尤甚,不思饮食者。

方解本方以香附、橘皮为主药。香附入肝,解郁理气止痛;橘皮理气和胃化湿,为脾胃宣通疏利之要药,具有能散、能燥、能泻、能补、能和之功,与香附相配,既能调气和胃,又可舒肝止痛。配枳壳以破气消积,利膈宽中,能消胃脘胀满、通大、小肠;佐大腹皮下气行水,调和脾胃;香椽皮、佛手宽胸除胀止痛。诸药相伍,共奏行气、和胃、通降、舒肝、止痛之功。

药理陈皮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鸡内金可增高胃液的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使胃运动加强、排空加快。砂仁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可排除消化道积气,故能行气消胀。木香、佛手能调整胃肠运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按语如伴见胁肋胀痛、口苦泛恶、肝郁不舒症状者,可加柴胡、青皮、郁金等味以舒肝解郁;若伴便秘、腹胀、腑行不畅者,可入酒军或瓜蒌、莱菔子以导滞通腑;如伤食生冷,胃寒作痛者,可加良姜或毕澄茄等品以行气散寒止痛;如顽固腹胀,反复不愈,则可配用鸡金散(鸡内金、沉香或木香、砂仁、香橼皮等量研末,每服3克,日2次),健胃消胀化滞(亦可用于汤剂)。

方二平胃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苍术15克,厚朴9克,陈皮9克,甘草4克,生姜3片,大枣2枚。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嗳气吞酸或口苦无味,肢体倦怠,胸闷气短,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腻而厚者。

方解苍术除湿运脾;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陈皮理气和胃,芳香醒脾;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煎加姜枣,其调和脾胃之功益佳。诸药相合,使湿浊得化,气机调畅,脾气健运,胃得和降,则诸症自除。

药理苍术、厚朴可调整胃肠运动。陈皮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生姜可止吐,促进胃液分泌,松弛肠平滑肌。甘草对胃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楂梅益胃汤

出处《江西中医药》

组成沙参30克,麦冬、玉竹、生地黄、木瓜各10克,山楂、山药各15克,石斛、乌梅、白芍各12克,甘草6克。

功用养阴益胃。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嘈杂,似饥非饥,似痛非痛,口干舌燥,少苔、

无苔或花剥苔。证属脾阴不足、胃土燥热型者。

方解方中用乌梅、山楂、木瓜、白芍之类以酸甘化阴,配沙参、麦冬、玉竹、生地黄、石斛等养阴益胃,伍山药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沙参、麦冬、生地黄具有增强免疫,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木瓜似有缓和胃肠肌痉挛的作用。山楂促进消化,对胃肠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乌梅煎剂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白芍与甘草合用,可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镇痛。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一贯煎加味(赵清理经验方)

出处《中华名医名方薪传胃肠病》

组成辽沙参15克,生地黄12克,麦冬12克,枸杞子15克,太子参12克,焦山楂30克,乌梅肉15克,鸡内金12克,广木香6克,甘草3克。

功用甘寒养阴,和中益胃。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症见胃脘灼痛,嘈杂干呕,不思饮食,食后胃脘痞满胀痛,口燥咽干,体倦乏力,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无力。证属胃阴不足,胃失濡养。

方解本方取太子参、枸杞、山楂、乌梅、甘草之酸甘以化阴,助沙参、生地黄、麦冬滋阴生津之力;鸡内金补胃体;广木香理气,防酸甘之滞,助生生之机。以上诸药合用,益胃阴、养胃体。

药理沙参、麦冬、生地黄、枸杞多糖具有增强免疫,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乌梅煎剂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鸡内金可增高胃液的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使胃运动加强、排空加快。木香能调整胃肠运动,促进胃的排空。

用法水煎服,日再服,早晚各一次。

方五温阳健胃汤(张继泽经验方)

出处《中华名医名方薪传胃肠病》

组成潞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白芍10克,炒枳壳10克,高良姜5克,陈皮6克,法半夏10克,桂枝3克,木香5克,炙甘草3克。

功用温运脾阳,健胃和中。

主治萎缩性胃炎,伴灶性肠腺化生。症见胃脘隐痛,胃胀嗳气,大便或干或烂,脉细,舌苔薄白。辨证为中虚气滞者。

方解方中党参、白术益气补中,桂枝温经通阳,白芍缓急止痛,良姜温中祛寒,木香行气止痛,陈皮、半夏理气化痰降逆,枳壳破气宽中,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温运脾阳,健胃和中之效。

药理党参具有保护胃黏膜功能。炒枳壳水煎液能明显促进小鼠胃肠蠕动。高良姜低浓度水煎剂对离体肠管有兴奋作用。陈皮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木香能调整胃肠运动,促进胃的排空。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方六砂半理中汤(宋孝志方)

出处《名医方证真传》

组成清半夏9克,制香附9克,高良姜9克,炒枳壳9克(或炒枳实),砂仁9克(打碎)。

功用理气散寒、和胃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证属寒凝气滞者。症见胃脘疼痛,泛酸嗳气,或吐涎沫,脘腹胀满,痛引胁背或胸中,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沉迟或弦紧。

方解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中健脾,砂仁健胃理气止痛、化食积;枳壳(或枳实)能消心下痞塞之痰,泄腹中滞塞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消腹内连扯之积,故做为脾胃病之主药。香附舒肝理气,良姜温中祛寒。

药理半夏促进胃肠运动,抗实验性胃溃疡。香附可促胆汁分泌,抗炎镇痛。高良姜低浓度水煎剂对离体肠管有兴奋作用。砂仁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可排除消化道积气,故能行气消胀。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按语若口苦吐酸,为胆火较盛,加生栀子6~9克;胁痛较重者,可加川楝子9克;若兼大便干燥或不能,为大肠有热,可加大黄2~3克;若腰酸小腹胀甚,可加沉香末2克(另冲);同时有小便不利者,可加肉桂末2克(另冲);若中焦痞满,上下不通,此乃兼有三焦症状,可加黄连2~3克,肉桂末2克(另冲)。

方七补中消痞汤(李寿山方)

出处《名医方证真传》

组成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枳实10克,桂枝10克,炒白芍15克,丹参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5枚。

功用益气温中,导滞消痞。

主治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弱、气滞偏寒、升降失调之胃痞证(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

方解方中黄芪、党参、白术、桂枝益气健脾温阳;枳实破气除痞;丹参活血化瘀;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姜枣调和脾胃。

药理黄芪提高机体免疫力。党参抑制溃疡形成,保护胃黏膜。丹参、桂枝改善血液循环。枳实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作用。白芍与甘草合用,可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镇痛。生姜可止吐,促进胃液分泌,松弛肠平滑肌。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饭前或饭后2小时温服。

按语对噫气、矢气不畅加佛手;脘中隐痛明显者加元胡、香橼皮;胸腹拘急、气逆咽哽者加香附、苏梗;胁背胀痛加广木香、郁金;食少难消加鸡内金、炒谷麦芽;大便溏泻加茯苓;大便秘结加肉苁蓉;贫血、头眩加当归、枸杞子。

方八舒胃和中汤(张志坚方)

出处《名医名方录》

组成柴胡10克,白芍10克,枳壳10克,炙甘草5克,川连3克,淡吴萸1.5克,蒲公英30克,佛手片10克,生麦芽30克,炒神曲10克,炙鸡内金5克。

功用舒胃和中,疏肝清化。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症见上腹痞胀、疼痛,胁肋胀痛,嗳气吞酸,纳差泛恶或大便溏泻,舌质红、苔薄腻或黄腻,脉弦滑或细弦。

方解本方系化裁经方四逆散,为肝郁犯胃,食滞化热证而设。取枳壳之降气消痞,合柴胡之轻举疏达,引“脾胃之气行阳道”;用白芍、甘草之酸甘化阴,缓急止痛;蒲公英之苦寒清热,入肝胃二经,并散滞气;配川连、吴茱萸之苦寒泄降,清肝火而泄胃热,辛热开郁,暖脾而散寒邪;佛手片疏肝胃之滞气,滞气破则上下气机畅通,胃舒肝达;合生麦芽、神曲、内金之消食和胃。诸药配伍,合力舒胃和中,疏肝清化,升清降浊,旨在“以平为期”。

药理四逆散能够抑制胃酸分泌,改善黏膜的血液循环;其中柴胡枳实合煎有明显增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的作用。麦芽煎剂对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似有轻度促进作用。蒲公英有健胃作用。鸡内金使胃运动加强、排空加快。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于饭后1.5小时温服。症状缓解,病情稳定后,可按上方剂量比例研末,每取5克,分2次于饭后1.5小时开水调服,以资巩固,以20~50天为宜。

按语本方为张志坚主任医师多年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剂。该方紧扣肝气犯胃、食滞郁热之病机,在四逆散基础上去破气之枳实,增入行气消痞、苦辛清化、舒胃消滞之品,熔升降有序、辛开苦降、清热消滞于一炉,俾胃气舒而中焦和。慢性胃炎如能按法施治,常可应手取效。

方九舒胃饮

出处《新中医》

组成白芍9~15克,姜半夏、黄芩、川厚朴各9克,干姜4~6克,黄连3克,蒲公英15~30克,炙甘草9克。

功用和胃降逆,理气止痛。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症见胃脘不舒,满闷饱胀,时作疼痛,嘈杂嗳气,呕泛吐酸,心下痞满,肠鸣泄泻,舌苔薄黄而腻。

方解本方乃半夏泻心汤合芍药甘草汤两方加减化裁而成。半夏泻心汤可和胃降逆,开结除痞;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加厚朴苦辛温,以其燥湿散满,行气导滞;蒲公英苦甘而寒,取其清热解毒,消积散结。共奏辛开苦降,理气消痞,缓急止痛之功。

药理姜半夏促进胃肠运动,抗实验性胃溃疡,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干姜具有解痉镇痛、抗炎止泻作用。黄连、黄芩可拮抗回肠痉挛。芍药甘草汤可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镇痛。

用法水煎服。

当你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后,慢性胃炎就容易发生了。慢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出现慢性胃炎问题后,需要你及时调理和养护。在中医里,有一些良方,对于治疗慢性胃炎很有效果,下文做了具体介绍。1肝胃气滞型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之初期,多因情志不畅而诱发。胃部饱胀以进食后为甚,或胃部胀痛连胁,嗳气频作,得矢气稍适,或恶心欲呕,口苦泛酸,大便排出不畅等症,舌边尖稍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消胀。方用柴胡疏肝散。

2脾虚胃热型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反复发作,或萎缩性胃炎活动期,表现为本虚挟有胃热,呈虚实寒热错杂之象。证见胃部嘈杂,或胃部灼痛,痛无定时,饥时觉痛,饱时觉胀,口苦干而不多饮,纳食量减,大便时稀时秘等,舌质淡或淡红,舌苔薄黄,脉细弦。治宜健脾补气,和中清胃。方用半夏泻心汤。

3脾胃虚弱型多见于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久病实证已消除仍余脾虚证。证见胃部虚痞,或隐隐作痛,按之较舒适,喜进热食,食后腹胀,或呕吐清涎,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舌质淡、体胖,苔白润,脉细弱。治宜健脾补气,温中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

4胃阴不足型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或其他证型胃炎久病久治伤阴所致,证见胃痛日久,胃部微灼痛,或嘈杂不适,口干纳呆,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苔薄白稍于,脉细数。治宜养阴益胃、缓急止痛。方用益胃汤。

注意事项

以上这些中医偏方,对于治疗慢性胃炎来说,可以起到一定的功效。如果你有慢性胃炎问题的话,不妨来试一试这些中医养生法吧。健康身体,需要你细心的养护,身体生病了,一定要及时治疗才行。

萎缩性胃炎听起来挺吓人的,其实就是胃黏膜受到了反复的刺激与伤害后,表面的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的一种病态现象。慢性萎缩性胃炎也是胃病中的常见病,约占14%。随着年龄的增长,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也在增长,所以说,萎缩性胃炎其实也是人的一种衰老现象。

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唇干齿燥,舌质无苔,精神萎靡,大便偏秘结,胃脘隐痛,这些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明显症状。这其中的胃痛可以单独出现,但多数情况下与胃胀同时出现。疼痛部位一般在胃部,少数出现在胁部、腹部、背部或胸部。有的患者还有烧心和反酸现象。此外,消化不良也是常见症状。食欲减退甚至一点东西都不想吃,或虽有食欲但吃一点点就感觉饱了。总之,呈现出非正常的消化状态。

临床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萎缩性胃炎是由于患者先得了浅表性胃炎后得不到有效治疗,而进一步转化为萎缩性胃炎的。也就是说,萎缩性胃炎可由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中国人多数情况下是萎缩性胃炎与浅表性胃炎同时存在,其程度差异必须通过胃镜检查才能区别。

香砂六君子汤取了“四君子汤”中的党参、白术、甘草三味,加了陈皮、半夏、砂仁、木香,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的、有效的中药方。

党参能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道功能;白术、木香能调节肠道运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半夏、砂仁可促进肠胃蠕动,陈皮可抑制肠胃平肌痉挛,缓解痉痛,半夏、陈皮亦有不同程度地调节胃液分泌,促进胃排空及改善肠胃功能的作用,半夏还具有降低胃液游离酸和总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作用。

很多人在服用香砂六君子汤后,萎缩性胃炎被控制住,同时也感到体力明显好转。

原料

党参3克,白术6克,茯苓6克,甘草3克,陈皮25克,半夏3克,砂仁2克,木香25克,生姜6克。

做法

将上述所有药材用水冲洗一下,放入砂锅中,水煎服。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500毫升,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功效

益气,养胃,标本兼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可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

如果觉得香砂六君子汤熬制麻烦,也可以将上述药材研磨成末,做成香砂六君子丸,每日服用2次,每次6克,用开水送服,吃起来很方便,效果也很好。

慢性萎缩性胃炎往往引起胃酸缺乏,导致胃消化能力不足,木瓜米醋汤则能有效缓解这一个难题,帮助胃进行消化,从而慢慢恢复胃 健康 。木瓜性味甘平,有健胃、助消化的功效;生姜性味辛温,有驱寒健胃的功效。米醋性味酸苦温,有补气益血、祛风散寒、消食开胃的功效。

原料

木瓜500克,生姜30克,米醋50克。

做法

将上述食物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煮成汤。

用法

每2天服1剂,每剂分3次服完,可常服食。

胃炎发作时,宜饮酸奶,因酸奶中的磷脂类物质会紧紧地吸附在胃壁上,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使已受伤的胃黏膜得到修复。酸奶中特有的成分乳糖分解代谢所产生的乳酸,葡萄糖醛酸能抑制有害菌分解蛋白质产生毒素,同时使胃免遭毒素的侵蚀。

要想治疗得到稳定的结果,还要严格遵守治疗期内的饮食原则。油腻、煎炸、冰冻、过烫的食物一律不碰。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饮食对胃过度刺激,避免病情加重。

1 中药泡脚药方大全

1、生姜泡脚

生姜一块,红花1克,盐适量。用刀拍扁生姜或切片,红花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烧开,再加一勺盐泡脚。用于脚凉怕冷。

2、红花泡脚

红花1克,少许盐。把红花放入水里烧开,加一勺盐,先熏脚后泡脚。可活血化瘀,治腰酸痛。

3、艾叶泡脚

干艾叶50~100克,先用水将艾叶煮开,加凉水或待降低温度后再泡脚;或用热水浸泡艾叶20分钟,再加热泡脚。艾草加姜,可治风寒感冒、关节病、类风湿、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艾草加红花,可改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手脚麻或瘀血;

艾草加花椒2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温疹。

4、当归桂圆泡脚

当归40克,桂圆肉25克。将当归,桂圆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它与2500毫升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30分钟。可美容养颜,亮肤。

5、党参黄芪白术泡脚

党参15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把三味药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补气虚。

6、冬瓜皮泡脚

冬瓜皮200g,茯苓100g,木瓜100g。水煮去渣后,混入足浴盆内浸泡双足每次30~40分钟,至微微出汗。每日一次,20-30天为一疗程,可减肥。

7、苍耳子辛夷花泡脚

辛夷花20克、苍耳子20克、白芷15克、桔梗10克、升麻10克、五爪龙60克、薄荷10克、细辛10克。把几味药加入水中煮开,泡脚。通鼻窍,改善鼻塞,流涕。

8、蒲黄五灵脂泡脚

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没药10克。上药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气熏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泡于药液中。每次浸泡15~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剂药重复使用两天。

在经前3天左右开始用药,连用3~5剂 ,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可治痛经。

特别提醒:建议大家在使用前,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咨询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是否会过敏等,请医生判断后,再长期使用上述中药泡脚。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处方

治疗你的浅表性胃炎可用理中良附煎组成:党参、白术、干姜各10克,香附、枳壳、麦芽、乌贼骨各15克良姜、木香、砂仁各6克。用法]每天1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