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什么纸
中国古代著名的纸张种类
汉代:子邑纸。
唐代:硬黄纸,以黄蘖染成,薛涛纸,
宋代:余杭山由拳村藤纸,富阳小井纸,赤亭山赤亭纸[1];澄心纸,匹纸,长三至五丈,藤白纸,鹄白纸,蚕茧纸。
元代:绍兴彩色粉笺,蜡笺,黄笺花笺,罗纹笺,江西观音纸,清江纸。
明代:连七纸,观音纸,榜纸,大内细密洒金五色粉笺,印金花五色笺,瓷青纸,吴中洒金纸,松江谭笺,泾县连四纸,高丽蚕茧纸等。
清代:竹料连四纸,倭子纸,毛边倭子纸,清水连四纸,古色连四,纸本色毛边纸,各色毛边纸,香色兰边连四纸,连四抄纸,方白挛纸,锦纸,蜡花纸,呈文纸,山西纸,西青纸,青纸,裱料纸,白榜纸,红**榜纸,方高纸,官青纸,宫笺纸,粉笺纸, 桑皮纸,翠白榜纸,衢红纸,朱沙笺纸,小青纸,台连纸。
唐宋以后的名纸
1、宣纸:因产于宣州而得名。唐以前开始制造,开始以檀树皮为原料。宋元以后又用楮,桑,竹,麻等十数种原料制作。宣纸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搓折无损,利于书写绘画,墨韵层次清晰,有独特的渗透,润墨和一次吸附性能,落墨着色,能呈现出明显的书画虚实相同的独特风格,写字骨神兼备,作画墨韵生动。另外它还耐老化,防虫蛀,耐热耐光,适合长期保存,有“千年年美纸”,“纸中之王”的美称。宣纸根据其加工不同可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不熟宣。生宣纸又叫生纸,生产后直接使用,吸水性,润墨性强,强用于泼墨画,写意画。笔触层次清晰,干,湿,浓,淡,变幻多端。熟宣纸,以生宣纸经过矾水浸制者叫做熟宣或矾宣。经过加矾,砑光,拖浆,填粉,深色,洒金,加蜡,施胶等工序而制成,作书画不易走墨晕染,适宜于画工整细致的工笔画和写楷隶书。此纸久 后会漏矾脆裂。唐朝写经的硬黄纸,五代北宋的澄心堂纸都是熟宣纸。半生不熟宣即半熟宣,是用生宣浸以各种植物汁液而成,具有微弱的抗水力,用以写字或作画,墨色洇,散较缓,适用于书写小幅屏条,册页或用作兼工带写的绘画。 宣纸又按用皮料的不同比重分为棉料,净皮,特种净皮三大类;按尺寸分为二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七尺,八尺,丈二,丈六,尺四,尺六,尺八等规格;按厚度分有单宣,夹宣,二层,三层,四层几种。最薄型的宣纸是特制的,主要用于拓片,拷贝,印刷古籍,装帧印谱;品名有棉连,扎花,罗纹,龟背纹,蝉翼等。
2、薛涛笺:唐末五代名纸。是一种加工染色纸,因为由薛涛创制,所以得名。薛涛,唐长安人,幼年随父亲宦居四川,后父逝,沦落风尘成为乐妓。她善作诗填词,感当时纸幅太大,亲自指导工人改制小幅纸。因用薛涛宅旁浣花溪水制成,因而又称“浣花笺”。相传薛涛曾把植物花瓣撒在纸面上加工制成彩笺。这种纸色彩斑谰,精致玲珑,又称“松花笺”。后历代有仿制。
3、水纹纸:唐代名纸,又名“花帘纸”。这种纸迎光看时能显示除帘纹外的透亮的线纹或图案,目的在于增添纸的潜在美。制法有二:一为在纸帘上用线编纹理或图案, 出于帘面,抄纸时此处浆薄,故纹理透亮而呈现于纸上;其二为将雕有纹理或图案的木制或其他材料制的模子,用强子压在纸面上,犹如现在通用的证卷纸,货币纸的水印纹。明杨慎《丹铅总录》云:“唐世有蠲纸,一名‘衍波笺’,盖纸纹如水纹也。”
4、澄心堂纸:南唐时徽州地区所产宣纸,薄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有的五十尺为一幅,从头到尾,匀薄如。南唐后主李煜特别喜爱这种纸,特意用自己读书批阅奏章的处所——澄心常来贮藏,供宫中长期使用,所以称“澄心堂纸”,后世视为艺术瑰宝。
5、谢公笺:这是一种经过加工的染色纸,为宋初谢景初(1019-1084)创制,因而得名。谢氏受薛涛造纸笺的启发,在益州设计制造出“十样蛮笺”,即十种色彩的书信专用纸。这种纸色彩艳丽新颖,雅致有趣,有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十种 色,与薛涛笺齐名。
6、高丽纸:又名韩纸,高丽贡纸。古代高丽国(又称高句丽,朝鲜)所产之纸。北宋陈 《负暄野录》云:“高丽纸以棉,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此纸多为粗条帘纹,纸纹距大又厚于白皮纸,经近人研究,宋元明清时我国书写所用高丽纸,大部分是桑皮纸。清乾隆时我国有仿制的高丽纸。
7、金粟笺纸:宋太祖赵匡胤提倡佛教,全国印经之风盛行,为适应这种需要,当时歙州专门生产一种具有浓淡斑纹的 经纸——硬黄纸,又名蜡黄经纸,或称金粟笺。金粟寺在浙江海盐金粟山下,因寺内抄经需纸特多,故纸名“金粟笺”。它的特点是质地硬密,光亮呈半透明,防蛀抗水, 色美丽,寿命很长,虽历千年,犹如新制。
8、白鹿纸:古纸名。《至正直纪》:“世传白鹿纸乃虎山写 之纸也。有碧,黄,白三品,白者莹泽光净可爱,且坚韧胜江西之纸。赵松雪用以写字作画,阔幅而长者称白 ,后以白 不雅,更名白鹿。”
9、玉版纸:古代名纸。一种洁白坚致的精良笺纸。宋黄庭坚《豫章集,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诗:“古田小笺惠我百,信知溪翁能解玉。”元费著《蜀笺谱》:“今天下皆以木肤为纸,而蜀中乃尽用蔡伦法,笺纸有玉版,有贡余,有经屑,有表光。”《绍兴府志》:“玉版纸莹润如玉。” 元,明,清以来,造纸原料及生产技术都有了很大突破和发展,出现了许多精品,成为可供人观赏珍藏的艺术品。 明代生产的“宣德贡笺”,在制作技艺上较为湛。这种加工纸有许多品种,如五色粉笺,金花五色笺,五色大帘纸,磁青纸等。明代还仿制了唐代“薛涛笺”和宋代“金粟经笺”。这种仿制纸中加云母粉,纸面露出光亮耀眼的颗粒,这是明代人的创新。明代江苏苏州一带有一种洒金笺也名重一时。 清代以来仿制加工的纸品种更多,尤其康熙,乾隆年间(17-18世纪)的制品最为精细,且有传世纸品留存。乾隆年间仿制的“澄心堂纸”,这种纸多为斗方式,纸质较厚,可分层揭开,多为彩色粉笺,还绘以泥金山水,花鸟等图案,纸上均有长方形隶书小朱印,印文为“乾隆年仿澄心堂纸”,纸料为皮料。清仿“薛涛笺”,是一种长方形粉红小笺,印有长方形小印,印文“薛涛笺”,多用于信纸。乾隆年间又仿制“金粟 经纸”,乾隆帝喜用此纸写字,又用此纸印《波罗蜜多心经》。有些内府的名画也用此纸做“引首”,故宫博物院尚有保存。乾隆时期还仿制元代名纸“明仁殿纸”,如“清仿明仁殿画如意纹粉蜡笺”,纸上用泥金如意云纹,纸厚,表面平滑,纸质匀细,纤维束甚少,属桑皮纸。这种纸两面均有精细的加工,背面有黄粉加蜡,且以金片洒之,纸的正面右下角阳文“乾隆年仿明仁殿纸”隶书朱印。此纸为内府库 品,造价极高,有很高的工艺水平。清代除仿制古名纸外,还有一些创新的产品。如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内的“梅花玉版笺”,纸为斗方式,皮纸,纸表加以粉蜡,再用泥金或泥银绘以冰梅图案,有方形“梅花玉版笺”朱印。这种纸创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复制盛行,薄于仿明仁殿纸。 清代还新创“五色粉蜡笺”。这种粉蜡笺始于唐代,是以魏晋南北朝时的填粉和唐代的加蜡纸合二成一的加工纸,成为多层粘合的一种宣纸,具备粉纸及蜡纸的优点。底料的皮纸,施以粉加染蓝,白,粉红,淡绿,黄等五色。加蜡以手工捶轧砑光,称为“五色蜡笺”。有的在纸面上用胶粉施以细金银粉或金银箔,使之在彩色粉蜡笺上呈金银粉或金银箔的光彩,称“洒金银五色蜡笺”;有原用泥金描绘山水,云龙,花鸟,折枝花等图案,称“描金五色蜡笺”。此纸防水强,表面光滑,透明度好,具有防虫蛀的功能,可以长久张挂。书写绘画后,墨色易凝聚在纸的表面,使书法黑亮如漆。由于制作精细价高,故多用于宫廷殿堂书写宜春贴子诗词,供补壁用或作书画手卷引首,室内屏风,多见于宫廷内府殿堂的书写匾额及壁贴等,民间很少流传。乾隆内府制作最精,也称“库蜡笺”。
明清以来还有一种新的加工纸,为砑花纸。纸料为上等较坚韧的皮纸,有厚有薄,图案多以山水,花鸟,鱼虫,龙凤,云纹或水纹,也有人物故事或文字。此纸透光一看,能显示一幅美丽的暗纹图画。故宫保存的“砑花蜡印故事笺”,用的是细帘纹皮纸,纤维交结匀细,纸厚,色以土黄为多,纸上砑有《赤壁赋》,《卢仝烹茶》等人物故事图案的暗纹。绘画风格均受宫廷绘画的影响。纸的表面施粉,非常精细,很适于笔墨书写。此纸加工方法为加粉染色,再把画稿刻在硬模上,再以蜡砑纸,模上 示的花纹因压力作用而呈现光亮透明的画面。明清以来还制造罗纹纸,发笺,白云母笺,各色雕板印花壁纸等。纸的加工工艺创造了染色,加蜡,砑光,施粉,描金,洒金银和加矾胶等各种技术,人们以“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来形容工艺的繁杂及艰苦。
明清时期我国造纸业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安徽的“宣纸”,江苏的“粉蜡笺”,福建,浙江,陕西的“竹纸”,均为当时著名品种,并流传到国外,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
下面介绍几种明清时期的书画和习字用纸:
1、毛边纸:这是一种竹纸。明末江西出产竹纸,纸质细腻,托墨吸水性能好, 适宜于写字,又可用于印刷古籍。因明代大 书家毛晋嗜书如命,好用竹纸印刷书籍,曾到江西大量订购稍厚实的竹纸,并在纸边上盖一篆书“毛”字印章,人们习惯称这种纸为“毛边纸”,并沿用至今。现在我国南方产竹的地方均有生产,以嫩竹作原料,用石灰沤烂发酵,捣碎成浆,再添加适当的**染料,不施胶,手工竹帘抄造而成。毛边纸质地细嫩,柔软,韧性好,略带蛋**,吸水性强,用于书写,印刷,容易吸干墨水,字迹经久不变。较重的毛边纸又称为“玉扣纸”。江西横江出产的仿毛边纸又称为“重纸”。现在有些地方如浙江一带用碱法制浆,在竹帘丝网的圆网造纸机上造出,称“机制毛边纸”,这种纸的质地,外观与手工造的毛边纸均有较大差别。
2、元书纸:产于浙江省富阳县一带。用竹浆抄造。纸质较差,但吸水性好,呈蛋**。多用作小学生写大小楷毛笔字练习本,有时也用作农村糊窗纸和加工成卫生纸。
3、连史纸:又叫“连四纸”,“连泗纸”,纸质较厚者又称为“海月纸”。原产于福建省邵武,以及闽北地区和江西省铅山县一带。采用嫩竹做原料,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纸质薄而均匀,洁白如羊脂玉,书写图画均宜,多用来制作高级手工印刷品,如碑帖,信笺,扇面原纸等。相传是福建邵武连姓兄弟二人经过多年研制,精工抄造而成,因他们排行“老三”,“老四”而得名。
富阳有哪些旅游景点呀?
山清水秀,景色绮丽。“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阳地处“西湖——富春江——千岛湖——黄山”国家级黄金旅游线的前站,既赋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城市。一川如画的富春江横贯境内;有华东地区最大的野生动物世界(国家AAAA级景区),保留明清建筑特色的孙权后裔聚居地龙门古镇(国家AAAA级景区),再现造纸印刷两大发明的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亚太地区第一洞厅的碧云洞(所在富春桃源景区为国家AAAA级景区),以及富春山居国际高尔夫球场、度假胜地富春桃源、钟灵毓秀的鹳山、天钟山等。境内人文胜迹众多,罗隐碑林、黄公望结庐处、郁达夫故居等远近闻名。随着近年来一大批景区景点的开发,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富阳市政府为了更好的开发旅游业,评选出的“新富春十景”更是风景宜人。
富阳十景
◎ 鹳山揽胜
◎ 龙门古风
◎ 桃源春色
◎ 庙坞竹径
◎ 天钟听泉
◎ 贤明夕照
◎ 长堤戏浪
◎ 枫林咽泉
◎ 江洲鹭影
◎ 郁宅望江
龙 门 古 镇
龙门古镇是地处富春江南岸,距富阳市区16公里,据说以东汉高士严子陵畅游龙门山时留下“此地山青水秀,胜似吕梁龙门”的美誉而得名。
龙门古镇以其“古”字而闻名,一是因为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后裔,定居已有千余年,民风纯朴;二是全镇仍完整保留着江南罕见的明清古建筑群。龙门古镇是我国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千余年来随着孙氏家族的繁衍昌炽,逐渐形成了以厅堂为中心的“厅屋组合院落”。历史上这里原有60多座厅堂、古建筑。历经战乱,保存较完成的尚有2座祠堂,30多座厅堂,3座砖砌牌楼和1座古塔,一座寺庙。从厅堂的建筑形式看,可分为“井”与“回”字形两种,是厅堂四周环以本房成员住宅,再筑以高墙,形成封闭式的院落。古镇内厅堂密布,巷道纵横,墙檐相连,房廊相接,走进古镇令人如坠迷宫,东西莫辨,别有一番情趣,“大雨天串门、跑遍全村不湿鞋”就是最生动的写照。
距龙门古镇1公里处,有龙门山山高林茂,群峰逶迤,山上有龙门瀑布犹虚悬白练,飞珠溅玉,声如雷鸣,山下设龙门客栈,有农家特色的餐饮
通 天 飞 瀑
通天飞瀑位于胥口镇,处于杭州至千岛湖黄金旅游线的中段。通天飞瀑原名“葛仙洞”,因晋代道学家葛洪在此炼丹而得名,总面积二万余平方米,与富春桃源的“碧云洞”组成了“碧湖双洞”风景区。通天飞瀑全洞由一池二潭三瀑五廊六厅组成,每厅各有特色,如第一厅是清澈的地下暗河;第二厅是奔腾直下的百米飞瀑;第三厅是神奇瑰丽的钟乳世界;第四厅是广袤无垠的宇宙天空;通天飞瀑景区以其险、奇、清、幽四大特色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又因洞中的飞瀑、暗河随处可见而与别的溶洞景观有所不同。由双龙瀑和珠帘瀑构成的通天飞瀑,落差达120余米,仰望飞瀑奔泻而下,飞珠溅玉,银光闪烁。溶洞中最大的“广宇天宫”厅宏伟壮丽,空阔深邃,景观神奇瑰丽,或巨龙腾空、或仙幔飘逸;洞底巨型蘑菇、莲池伏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富春桃源风景区
富春桃源风景区地处胥口镇,距杭州市68公里,景区总面积达15平方公里,共分成逍遥岩岭湖、九霄碧云洞、天成野槠林、桃源三家村、休闲鹤舞坪五大区块。
逍遥岩岭湖,湖面面积约3万平方米,湖水清澈,碧波万顷、湖面曲折有致 ,水山相依、山环水抱。有特色竹筏、龙舟、快艇等多种水上游览项目,游人或兜风、或悠游、或品茗、或小酌,游泳嬉水,其乐融融。
九霄碧云洞,面积28万平方米,洞内净空最高处24米,单厅面积之大,数国内罕见,被誉为“亚太第一大洞厅”。穹形厅内有神奇绚丽的各种景石23组,有神洲奇花,有黄果树瀑布,有比萨斜塔,有泰国大象等等令你目不暇接。还有四季如春的温度18℃更是让人留恋忘返。
天成野槠林,百余亩充满生机的野生槠树林,清朗幽静。林内“神畅”游乐园,走索桥,攀绳索,钻索洞,溜溜索,惊险刺激,乐趣无穷。山腰有轻轨列车直穿330米隧道与碧云洞相连,真可谓才离仙山,又入洞天。
休闲鹤舞坪,依山傍水,有大片槠树林和平缓入水坡地,临湖建有森林茶吧、亲水平台、沙滩烧烤、小岛垂钓等旅游项目,林中曲径通幽、木屋温馨令人留恋忘返。
富春桃源风景区山水林洞村的自然组合,以山之青、水之秀、林之茂、洞之奇使您在自然山水之中充分享受桃花源式的休闲生活乐趣,是您观光与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天 钟 山
天钟山,位于富阳市区西南6公里处的富春江畔。海拨380米,占地约10000余亩,因其山形遥观宛如巨钟,得名天钟山。清宝山举人蒋敦复著《游天钟山记》中称:“天钟山高峰插云,深涧夹雪;巨石摩空,寒瀑奔腾;白石清泉,山花红然”。这里,山川清丽,钟灵毓秀,清泉潺溪,竹木敏茂,一路到来,有转马潭,织筐潭,神仙石屋,龙潭飞瀑,百步石坎,高池天泉,候君岭等名胜古迹。山顶有东西两台高山盆地,平广数十亩,四周群峦环绕,酷似桃花源。更有“小天竺”之誉的千年观音古刹天钟禅院座落于此,藏风得水,香火兴旺,古时每逢十月二十七日庙会,龙灯、狮子、竹马、异常热闹,赡礼朝拜者数千人。
天钟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多姿,还有着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神奇的传说。传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战败时逃遁到此,后又起兵发迹的地方。“转马潭”、“皇逃坞”、“候军岭”、“天钟禅院”等古迹遗址,形象生动地记载了朱元璋当年举兵辗转的故事
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
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地处风景秀丽的富春江畔,全村占地面积2公顷,村内汇聚了自造纸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各种劳作工具,以造纸作坊、印刷作坊等形式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两项:造纸术与印刷术。
在着宋装的村人指引下,游客既可参观游览,又可实践操作,增添了游玩的乐趣,又丰富了知识,真正达到“寓知识于游玩之中”的文化旅游项目的宗旨,使那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当代人,通过时光隧道回到了千年前的文明古国。
游客在游览中操作,在操作中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这里得到了延伸。对学生而言,亲身体验祖先的伟大发明,更是一种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新方式。知书者、爱书者、藏书者还可以在这儿搜求到市场难觅的各类精美的线装古籍,这不啻为一件赏心悦目的快事,且获得一份悠悠的遐思和深刻的启迪。
全村采用青砖白墙黑筒瓦的仿宋建筑、江南园林式布局,那悠悠江水、古朴典雅的建筑,使长期被困于城市喧嚣的游人,找到了难得的宁静休闲之地。游文化村,“一天揽胜,探悉千年”。
介绍富春江的解说词及风景区导游词
介绍富春江的解说词篇一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富春江风景区,下面我将引领您浏览富春江沿岸的山山水水,让您饱览天下闻名的富春江美丽风光。
大家看一看,富春江风景区两岸山色青翠秀丽,江水清澈碧绿,而在山水之间还分布着许多的名胜古迹。
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大家看到的是风景区东线,东线以富春江七里泷风光带和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有“严陵问古”、“双塔凌云”、“子胥野渡”、“七里扬帆”、“葫芦飞瀑”等景点,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之妙趣,是富春江回归自然旅游线;
而南线以“地下艺术宫殿”--灵栖洞天、“江南悬空寺”--大慈岩为主,其中“东海龙宫”、“中国第一天然立佛”等景观世之罕见,是科普考察和佛教文化观瞻旅游线;
再看这边的西线,以“华东明珠”--新安江水电站、千岛湖、好运岛等景点为旅游点,其中千岛湖集太湖之浩瀚、西湖之娟秀于一身,堪称天下奇观,是千岛湖山水风光旅游线;而新安江城又以“风凉、水清、雾奇”三绝闻名,是江南地区著名的城镇避暑胜地。
锦绣新安江被誉为中国的“多瑙河”。新安江龙舟漂流、新安江九姓渔民水上婚礼、月亮岛等旅游项目、景点与新安江水电站、千岛湖、好运岛等景点组合成新安江城郊水上旅游线路。’
游客朋友们,置身于这样的山水之间,你有什么感觉呢距今1600年前的大文学家吴均也曾来到富春江,大家来看看这位文豪写的《与朱元思书》 :
与朱元思书 作者: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过来就是:风尘烟霭全部散尽,天空与山峰显露出同样清澄的颜色。让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任凭它或东或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水路,奇峭的山峰奇异的流水,天下独一无二。江水全都呈现出一片青苍之色,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动的鱼和细细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湍急的流水快于飞箭,汹涌的江浪势如奔马。两岸夹峙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耐寒常青的树木。山依恃地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比远。争着向高处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峦。泉水冲击着石块,发出泠泠的声响;好鸟彼此和鸣,织成嘤嘤的谐美旋律。蝉儿则无休止地鸣叫不停,猿猴则千百遍地啼叫不绝。在仕途上鹰一般冲天直上的人,望一眼这么美的峰峦就会平息热衷名利的心;整天忙于筹划治理世俗事务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黄昏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会漏下一些光斑。
游客朋友们,你也有同感吗欢迎您长留富春江三百年今天我们的愉快旅途结束了。祝各位一路顺风!再见!
介绍富春江的解说词篇二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到了富春江的中下游,就让我们在这里畅游一番吧。”我知道,我第一次的导游解说开始了。
富春江的景由水与山组成,站在各个角度看,人的感受是不同的。站在山的最高峰,一览无余。这样,才能体验到“一览众山小”的霸气。山,峰峦如聚,各具特色。横看,有排山倒海之势;侧之,给人以天崩地裂之感,此为山也。水有水的魅力。西湖的水是宁静的岁,洞庭的水是清澈的水,而富春江水正是具备了两者的长处。水,气势平缓之处如平地,则心如明镜;气势澎湃之处如鲸波巨浪,翻江倒海的气势自古无人不为之惊叹。
总而言之,富春江的独一无二的山水会让大家的旅行过得愉快而富有意义。
介绍富春江的解说词篇三
要说秀色哪里好,古今当推富春江。今天,我们就来到了美丽的富春江,关于富春江的美丽,且容我这个导游慢慢道来。
富春江因山青水碧而名闻遐迩,早在古代,便有吴均“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赞叹。是啊,瞧那水,清澈缥碧,泠泠作响,水底还有那灵活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块,他们享受这舒适的家园,向人们诉说着富春江的美。还有瞧那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倘置身于此,还以为来到了仙境哩!
富春江的美,美就美在流水,清澈澄清;富春江的美,美就美在青山,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今天,就让我们共游富春江,感受那来自天宇外的美!
杭州富阳区旅游景点有哪些?
1、东梓关村
杭州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是沿富春江的一个古村落,上接桐庐、建德,下承富阳、钱塘。历史上,东梓关就因这一条大江与这一个码头而繁盛。1932年浙江富阳籍作家郁达夫乘船来东梓关,在此居留了一个月,在郁达夫笔下的《东梓关》是一个恬静、悠闲、安然、自足的江边小镇。
2、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是个距杭州仅五十余公里的小镇,据传是三国孙权的故里。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村后有龙门山,海拔1067米,峰峦重叠,气象万千,为富阳群山之冠。东汉名士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异常,赞叹:“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也因此得名。
3、富春桃源
富春桃源景区位于浙江省富阳西北部,共分为五个区块,景色各异,山、水、林、洞、村的自然组合,是观光与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本词条首先对景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接下来对富春桃源风景区的五个区块及其景色,分别进行了单独介绍。最后对交通路线及景色游览方式等进行了推荐。
4、天钟山
天钟山天钟山位于富阳市区西南六公里处的富春江畔,占地约10000余亩,因其山长形遥观宛如钟,得名天钟山。地址:富阳市春江街道天钟山,距杭州市38公里。
5、鹳山
鹳山,位于富阳城东富春江之畔。一峰独峙,临江处有石矶,似鹳,迎江而立,故名。相传三国东吴时心顶建有道观,亦称观山。山高40余米,山势奇秀,古木参天,多樟树。半山面江筑有春江第一楼,为清同治年间重建,凭栏放眼纵览,春江如画。
夹江的环境适合竹类生长,当地在唐代即开始以“竹料手工造纸”,竹纸制作技艺兴于明,盛于清。自唐代,夹江即享有“蜀纸之乡”的美称,所产手工纸素以质量佳、品种多、技术精、规模大、历史悠久而载誉巴蜀,名扬海外。早在清代康熙年间,夹江手工纸便成为上贡朝廷的贡纸。乾隆年间,夹江纸更成为上贡朝廷的考场专用文闱卷纸。
夹江竹纸制作保持着完整的传统工艺,它以手工舀纸术制作,从选料到成纸共有15个环节、72道工序,生产流程完全与明代《天工开物》所载的工序相合,用料讲究,生产工艺复杂。特别是“操纸”一道环节,操纸师傅每一细小的动作都可影响纸质的成败,技艺高超的师傅连操数百张纸,其纤维排列、纸张厚薄、沁润速度、抗拉能力等完全一致。
随着时代的变迁,夹江手工纸生产面临危机,原材料供给困难,传承乏人。夹江全县虽还有一千多家造纸作坊,但严格意义上的传统手工纸生产已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对夹江竹纸制作技艺这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抢救、挖掘。
夹江建制始于 史的悠久,不可否认。
夹江的竹纸制作技艺,在清代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制作出的竹纸除了被定为“ ”,供宫廷使用而外,还在科场考试中被大量使用。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高质量和高产量,是夹江竹纸立足于中国纸业重要地位的关键所在。时至晚清,夹江和中国其他地区的竹纸制造业遭受了同样的命运:在外国机器造纸业的冲击下,夹江手工竹纸制作一方面开始严重衰退,另一方面则开始了工艺改进的探索,少量尝试性地使用机器制纸。民国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和当时的政府出于对民族纸业的扶持,对传统竹纸业提出了改进建议,然而,由于时局的混乱和财力的缺乏,收效甚微。抗日战争爆发后,夹江依赖于地理优势而较少受到战乱影响,夹江纸的需求量由此猛增,这使得大量的手工竹纸制作坊——槽坊恢复生产。在此期间,对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的发展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是,张大千在抗日战争时期亲自来到夹江,与当地竹纸制作者共同探讨和反复试验,对夹江的纸品之一连史纸的制作在用料、竹帘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使其制作技艺大幅度提高,夹江连史纸也成为了可与安徽泾县宣纸匹敌的上乘书画纸,具备细腻、光亮、润湿吸水性好、保留墨色效果佳等特点。为纪念这次制作工艺的飞跃和张大千的贡献,这种纸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命名为“大千书画纸”。
夹江的手工竹纸制作技艺,无论是操作过程还是用料、时间的掌握,都体现了千百年来中国竹纸制作技艺的经验与智慧,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杀青》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当时闽赣交界山区的山民造竹纸的整个过程,与夹江的手工竹纸制作技艺的沤 [òu]、蒸、捣、操四阶段和七十二道工序相吻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夹江的竹纸制作者们在青山、绿水、翠竹中打磨着先辈们传下的竹纸制作技艺,生发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加工细节。比如,夹江在“抄纸”这个决定纸质好坏的关键操作环节上,就与其他许多竹纸制作地不同,它没有使用一人抬帘、一人掌帘的双人操作,而是采用了单人执帘。这些独特的技艺技巧,使夹江的竹纸制作技艺打上了深深的地方印记,成为当地人引以为豪的文化,也丰富了中国造纸术。
伴随在夹江的竹纸制作技艺周围,以这一技艺的传承为基础而衍生的文化,这些文化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竹麻号子是当地人非常熟悉的歌谣,它在人们造纸捣料、奋力劳作时,以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抒发着造纸劳作者的情怀;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被当地人尊为“纸圣”,不但立庙供奉,而且成为春祈秋祀的巡游、礼拜对象,于是,纸圣信仰与农业信仰天然地融为了一体;纸业行会蔡翁会的总会与地方会组织有序,以蔡伦生日(农历四月十八)为会期举办蔡翁会,共同筹资开展各种公益事业,良好地发挥了民间组织在当地民众中的救助、协调等作用。 浙江富阳素有“土纸之乡”的称号,其竹纸制造技艺始于南宋,世代相传,已有一千多年。富春竹纸主要产于富春江南岸山区及青云、龙羊、新登等地。
历史上,富春竹纸名品竟出,以其纸质柔软、卷舒虽久而墨中不渝,不为虫蛀的特点,享誉国内外。竹纸制造技艺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以当年生嫩毛竹为原料,包括制浆、造纸等72道大小工序,主要品种有元书纸、京放纸、高白、海放、花笺等近20种。
富春竹纸在继承中国传统造纸技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制作技艺,如制浆技艺中的“人尿发酵法”,抄制技艺中的“荡帘打浪法”等,均是富阳竹纸生产的绝艺,为其他竹纸产区所无。富春竹纸制作技艺是富阳造纸工匠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伟大发明造纸术的重要例子。
历史上,富春竹纸名品竞出,行销国内并出口日、韩、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其中,昌山纸获1915年农商部最高特货称号和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二等奖、1926年北京国货展览会三等奖,京放纸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二等奖、1926年北京国货展览会三等奖,元书纸和乌金纸获1929年杭州西湖博览会特等奖,刷黄纸和五千元书纸获1929年西湖博览会一等奖。
伴随着富春造纸技艺的传承,富阳地区还派生出一年一度祭祀蔡伦、纸工谚语、山歌和长篇民间叙事歌谣《朱三与刘二姐》等民俗文化内容,说明富阳造纸技艺中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生产陷于窘境,加上造纸匠人大都年事已高,富春竹纸传统制作技艺后继乏人,濒临消亡,亟待抢救、保护。 黄岩的手工造纸在唐代就负有盛名。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的《书史》记载唐文宗李昂手诏,称赞黄岩藤纸:“以台州黄岩藤纸捶熟,揭其半用之,滑净软熟,卷舒更不生毛。”北宋年间,黄岩又有玉版纸闻名天下。苏轼的《东坡杂志》记载,名士吕献可对苏说,天台玉版纸质优,超过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的澄心堂纸。玉版纸是否产于天台?南宋台州陈耆在编撰《嘉定赤城志》时,考证玉版纸的产地:“今出黄岩者,以竹酿为之,即所谓玉版纸也。”从此文可证黄岩竹纸生产也有近千年历史。明中叶黄岩《万历县志》也记载,优质的藤纸产于西部山区。清乾隆末,临海宋世荦《台郡识小》亦记载黄岩藤纸。清中叶之后,因机器造纸的兴起,手工造纸渐渐衰落,玉版纸与藤纸不再生产。至清末民国以来,黄岩的竹纸生产,大多转为生产“千张”(或称福寿纸,是焚化给亡人的冥纸,取“福寿”意为生者吉利)。在黄岩,“千张”产地有屿头、宁溪、富山、上郑等乡镇。
“千张”的生产完全沿袭了世代传承下的竹纸制作技艺,选用黄岩西部山区丰富的苦竹为造纸原料。当地农民因地制宜,沿坑两岸盘盘竖碓捣料,搭厂造纸,户户做“千张”。它先将苦竹截成约3尺长,用水碓舂成碎浆,再用蛎灰水纳入窖中发酵,月余后取出,洗净灰质,然后舂成粉状落入槽中,用手抄成一张张。晒干后刀切成块,再两边交叉对切。因日捞千张,或千张成“一作”而得名。这里生产的“千张”制作精巧,以纸质上乘而名声远播。与半岭堂相邻的宁溪岭根也是西乡“千张”的著名产地之一,过去西乡到处都有“千张”碓。至今半岭堂、岭根的山路砌石上,还留有当年拖苦竹磨擦而成的条条半圆形的痕迹,可想当地造纸历史的久远和当年竹纸生产的盛况。
解放后,“千张”销路低落,做“千张”的也同时减少,为解决资源和劳动力的出路,黄岩曾办过造纸厂,试图恢复竹纸生产,后因造纸厂规模小、产量低而停产。但半岭堂一带的竹纸(千张)生产仍在延续,并保持了手工造纸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技艺。近来,做“千张”又“红火”起来,会做千张的又旧业重操,但“千张”板(纸)大都是从温州购来,这里落后的抄纸术将被淘汰。
2008年4月竹纸制作技艺被区政府列入黄岩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5月列入市政府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6月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历史有什么纸
本文2023-10-19 01:47: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6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