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宿舍条件,宿舍图片和环境空调及分配方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1收藏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宿舍条件,宿舍图片和环境空调及分配方法,第1张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山东省中医药学校,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坐落于胶东半岛烟台,有两个校区,分别在著名旅游风景区烟台养马岛和素有“梨乡”美誉的莱阳,学校共占地736亩,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8亿元。

 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基层医药卫生事业,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的办学思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中医药人才。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战略,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建设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进一步巩固特色,提高质量,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实现了学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学校逐步成为一所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的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基地,为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先后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医学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设有中医系、针灸推拿与康复保健系、中药系、护理系、公共教学部、西医教学部、针灸推拿研究所、中药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开设中医学、针灸推拿、护理、中药、中药制药技术、药学、医药营销、连锁经营管理(医药方向)、康复治疗技术、医疗美容技术、医学营养和家政服务(康复保健方向)等12个专业,其中,中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现有在校生7000余名,生源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学校毕业生一直以良好的敬业精神、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基础理论、过硬的专业技能深受社会用人单位好评。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专升本工作成绩斐然,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学校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1人,教师中博士、硕士研究生98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3人,省、市级教学名师、教学能手32人。学校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等十几位著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客座教授。学校中药实践教学团队在2007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成为山东省首批50个省级教学团队之一。中药制剂分析技术、针灸推拿学、经络腧穴学、中药鉴定学和中药炮制学等五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且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学校成为山东省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31所高校之一。学校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医药农村50项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其成果和经验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全国推广应用。目前承担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等科研课题42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著作)56部,其中主编的《正常人体解剖学》、《中药鉴定学》等18部教材被教育部、卫生部确定为“十一五”规划教材。

 学校建有护理技能实训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针推康复实训中心、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学实训中心、中药学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等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45个,配备了液相色谱分析仪、薄层扫描仪、显微图像分析仪、脉象分析仪、药理生理工作站、护士智能化培训中心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总值达5000万元。学校拥有附属医院2所、附属实验药厂1个,其他教学医院、医药企业等教学实习基地120处。图书馆藏书40万余册,其中珍藏《四库全书》一套和一批中医古籍善本,实行微机管理,开架借阅,同时建有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图书馆。中药标本陈列馆馆藏中药材标本、浸液标本2700余种,腊叶标本1万余份,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规模较大的中药标本陈列馆之一。教育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闭路双控电化教学系统、校园电视台、卫星地面接收站、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具有摄、录、编、播相配套的功能。教学和管理用微机800余台。建有校园网,并实现宽带连接。充足的教学资源,满足了学生学习、成长、成才的需要。

 砥砺进取五十年,科学发展谱新篇。全校师生员工秉承“励志笃学、厚德济生”的校训,发扬“团结、严谨、勤奋、奉献”的优良校风,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而努力奋斗!

;

1北京市首都联合职工大学。(与国家图书馆合作,由国家图书馆员工亲自任课,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重大维修成果如四库全书,敦煌遗书,永乐大典等。培训一批技术性的人才,)

2金陵科技学院是全国第一所开设古籍修复本科专业的高校。

3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古籍装帧与修复技术》为主干课程,现为上海市市级精品课程。

4天津市艺术职业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与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书,联手培养古籍修复专业人才

5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是第一所职校内开办古籍修复专业的学校

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历史的进步现象。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实现,社会上出现了专门从事知识传授活动的知识分子和专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场所--学校。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在历史发展中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学校是奴隶社会政治经济交叉作用、脑体分离、文化知识发展的共同产物。因为学校是专门的教育场所,须有固定的场地,专职的教育人员,特定的教育对象,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比较丰富和系统的教学内容,从而使教育从一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社会活动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亚洲、巴比伦、埃及、印度、希伯莱、中国等东方国家,先于西方的希腊、罗马在奴隶社会诞生之后最早产生了学校。

 学校教育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飞跃。一般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学校的萌芽,但是,作为独立存在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则是在奴隶制社会才出现的。学校教育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才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与学的活动。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巫、史、卜、贞等就是我国最早脱离生产的知识分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具有推动文化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作用,并且是学校产生的必要条件。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成为可能。文字是记载人类总结出来的文化知识经验的唯一工具,所以,只有文字产生以后,才有可能建立起专门进行教育、组织教学的主要场所--学校。在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最早产生文字的国家之一。在国外,巴比伦和亚述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产生最古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的前身)。埃及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也产生文字(最初也是象形文字)。印度也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产生了一种图画文字。学校正是在这些最古老的文字产生的地方相继出现。同时,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强化设置专门机构传授文化知识的社会需求。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国家的建立,意味着阶级对立比原始社会解体时期更为深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培养自己的继承人和强化对被统治者的思想统治。也就是说,不论是“建国君民”,还是“化民成俗”,都要创建学校。

 学校的产生,一般地说是在奴隶社会。有了学校,便使教育成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门领域,从而大大提高了教育实施的专门程度,具备了独立的社会职能。据中国古籍记载,中国奴隶社会已有庠、序、校、瞽宗等,后期还发展了政治与教育合一的国学、乡学体系。到封建社会,学校体制趋于完备。如唐代己有相当完备的学校体系,京都的儒学有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京都的专门学校有律学、书学、算学、医学、天文学以及音乐学校、工艺学校。地方学校有按行政区划分的府、州、县学和由私人办的乡学。在西方,古希腊的斯巴达、雅典产生了文法学校、弦琴学校、体操学校以及青年军训团等教育机构。古埃及的王朝末期产生了宫廷学校。中世纪时期虽闭塞落后,但也出现了教会学校、世俗封建主的官廷学校以及后来的城市大学和行会学校。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在阶级社会里,受教育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被统治阶级只能在民间接受家庭教育。即使在统治阶级内部,统治阶级的子弟入何种学校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奴隶社会重教育的阶级性,非统治阶级的子弟不能或无权入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夏、商、西周“学在官府,”限定只招收王太子、王子、诸侯之子、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入学,乡学也只收奴隶主贵族子弟学习“六艺”以养成国家大大小小的官吏。西方古希腊斯巴达和雅典的学校专为贵族阶级而设。古埃及的宫廷学校只收王子、王孙和贵族子弟入学。劳动人民只能在生产和生活中,通过长者和师傅的言传身教,接受自然形态的教育。到封建社会,各国教育在阶级性的基础上又加上了鲜明的等级性和宗教性。等级性表现为统治阶级子弟也要按家庭出身、父兄官职高低进入不同等级的学校。学校的等级与出仕授官、权利分配紧紧联系在一起。宗教性主要指在西方中世纪时期,教育为教会所垄断,世俗教育被扼杀,学校附设在教堂,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及为宗教服务的专门人才。

 3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职能文字、典籍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不只物化在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上,而且开始了知识形态的积累并将知识传给下一代。但教育内容重社会的典章制度,轻视生产知识传授。如古希腊、雅典的统治者崇尚文化学习,斯巴达统治者崇尚军事训练,古代印度实施宗教统治的婆罗门种姓注重神学学习,古代中国一向把儒家经典奉为学生必读教材,从奴隶社会的“六艺”,到封建社会的“四书”、“五经”。

 4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形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对立

 教育一经从生产实践中分离出来成为统治阶级的特权后,两者便由分离走向对立。读书者把脱离劳动作为他们学习的基本追求,因而倡导“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劳动者由于生活所迫,失去了进入学校的权利,便与读书无缘。整个古代社会,脑体的分离,不仅是一种统治阶级倡行的思想和舆论,而且是一种社会制度上的规定。

 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以读书死、死读书为学校、私塾先生的 基本教学方法,这是与当时的社会人才选拔形式直接相关的。不能按时完成学业任务或不听从教师训示者则课以体罚,“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6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古代官学分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地方官学指由地方官府所办的学校,学校经费源于官费。西周时期的“乡学”即是地方官学。由封建王朝直接举办和管理,旨在培养各种高级统治人才的学校系统则是中央官学。中央官学创于汉,盛于唐,衰于清末。与官学并行、行于民间的教育则为私学。私学起于春秋,孔子、少正卯都是私学的创始者。中国的私学伴随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整个历史行程。

 7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古代社会生产的手工业方式决定了教育上的个别施教形式。中国古代孔子的私学和众多的官学、私塾,其教学形态大都是个别施教,充其量是集体个别施教。至于西方的宫廷学校、职官学校等亦同样如此。

希望能帮到你哦,望采纳

宋代学校制度

首先介绍学校制度的起源(中国最早官学的雏型、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私人自由讲学…)。之后,随着时代的更替,到了宋代,它的学校制度是如何呢?以及书院的发展、盛行…等,我们将有详细的介绍与探讨。

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它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约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十八世纪。夏代贵族为培养自己的子弟,建立了学校。据古籍所载,夏代可能已有了「庠」、「序」、「校」三种尚未完全发展成学校形式的非专门的教育机关。

殷商时已有学校教育制度,有「庠」、「序」、「校」和「瞽宗」四种学校。「庠」「序」是从夏代继承发展而成,其教学内容更为扩充。「庠」本是养老的地方,到了商代仍有养老的作用,同时对年轻一代进行道德伦理的教育,如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等等,但同时「庠」也是习射的地方,「庠」的教育作用到了商代扩大了。「序」不仅是习射,还要学习武舞,不仅要学习射箭的技术,还要学习「射礼」,商代贵族男子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

商代的「瞽宗」和「右学」是学习礼与乐的学校,层次比较高,是古代的高等学校。据考证,殷商崇尚右,以西为右,所以把大学设在西郊,这样,设在西郊的大学也叫做「右学」。「瞽宗」原是宗庙,在那里选择有道德的精通礼乐的文官教授贵族子弟。后人以「瞽宗」代表殷商的学校,设在西,故称为「西学」。可见「右学」、「西学」、「瞽宗」是同一种学校,即商代的大学。后人也叫商代大学为「辟雍」,也称为「西雍」,是学礼乐的地方,这是商代大学的又一名称。

由此可见,商代贵族很重视学校教育,设立了贵族学校-序、庠、学、瞽宗。教师是由国家职官担任。教育的内容包括宗教、伦理、军事和一般文化知识。是中国最早官学的雏型。

西周约有三百年的

三、 宋代的地方官学

(一)宋代地方官学学制:

宋代的地方官学分为州、县学,在结构上类似我们现在九年国教之后升高中一般,县学生选考后升州学,而州学生可升太学为贡士(应说太学另设的辟雍)。其后更依照太学三舍法建立了州县三舍法,建立了由县学升州学、州学升辟雍,辟雍登太学,殿试后命官的制度,至此北宋方建立了一套由地方到中央的学校制度,但是到宣宗年间,州县三舍法被罢、辟雍被废,此制度宣告瓦解,地方官学与中央官学失去了直接的关连。

县 州 辟雍 太学

(宣宗由此之后地方官学与中央关连中断)

(二)宋代官学的行政体制:

在了解宋代地方官学的学制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宋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中我们会提到的部分。宋代中央以礼部掌管全国学校、贡举的政令,而地方行政区划分为路、府(州、军、监)及县为一个三级政府的制度。因而管理地方官学的行政机构也是分为三个层级。

首先,以路而言宋代并没有设置路学,甚至在徽宗之前也尚未设置专司一路或专人管理的学政,直到徽宗之后方有专人、专门单位(提举学政司)管理一路学政,直到宣和年间撤销,后直到南宋才复置。而提举学事司即为地方官学的最高行政主管机构。

其次就府、州、军、监(简称州)而言设有州学,在未设专门的教授时,应该是本州的最高一般行政长官如知州、通判主持学事。直到仁宗兴学后,州学才开始设置教授(应该算是一校的校长吧),掌管学生的课业问题,但是行政上仍然接受知州、通判的管辖。教授之下,另设有学正、学录、直学、司记、斋长、斋谕等职,对于为设置教授的地方,则仍由知州、通判主持。

再来就县学方面,宋朝的县学除了南宋的理宗之后才设置专人管理县学(县学的最高行政长官),免除了一般行政长官兼任的情况,之前因为县令的工作即为繁杂,兼任主管学政许多都未能尽心尽力,所以地方县学其县令的态度对县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当然在徽宗时有设置专管县学学政的学长及学谕专门管理,但是县学的最高行政主管仍然是由县令、县佐兼任(与州学的最高行政长官为教授不同)。其下依照县学的规模大小设有教谕、直学、讲书、司计、斋长、斋谕、学正、学录、掌谕等人员。

于以上可知,宋代地方官学行政体制的形成,是由地方的一般行政长官兼任,慢慢转型为专人主持学政,虽然学制上有县学生岁升州学的体制,但是行政上县学与州学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两者是分别由提举学事司管理,但是州级的一般行政长官如知州、通判可以用一般的行政体系,指挥县级的行政达到间接参与县学的学事。这是非常有趣的地方,县学与州学在学制上有相承接的关系,但是行政上却没有,有点像现今国中、小与高中、大学的关系,各自属于国立与县立,行政上没有直接的关系。

附图:

1、宋代地方官学行政体制图:

礼部 提举学事司 知州、通判 教授 州学

县令、佐 县学

2、宋代地方官学行政组织表:

路 府州军监 县

学别 无 州学(府、军、监学) 县学

教育行政主管 运转司、题举学事司 知州、通判 县令、佐

主学者 无 教授(或他官兼任) 学长

其它执事人员 学正、学录、直学、司记、斋长、斋谕 教谕、直学、讲书、司计、斋长、斋谕、学正、学录、掌谕

(三)州、县学设立的原因及教育目的:

由州、县学设立者个身份与动机来推究,州、县学的设立可分为两大类,1、帝王下昭兴学2、地方官吏主动兴学。以下就由此分类讨论。

1、帝王兴学:

宋朝的州县学设立于仁宗朝最多,其次是徽宗、神宗及南宋的高宗,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帝王主动兴学事构成学校的主要原因。而帝王兴学的目的,是培养救国淑世的人才,希望可以振衰起弊,所以时效上是急迫的方会一时之间大量的设立学校,而其设立学校的理想在求『治国、平天下』换言之就是追求『内圣外王』中『外王』的境界,此与地方学者兴学追求『内圣』的终极理想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以下就各个皇帝讨论宋朝的帝王兴学。

(1)仁宗:

宋朝立国之初,太祖、太宗虽崇尚儒术,但是对地方官学却未有重视。而且宋朝太祖建国在政治上采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政策,虽成功解决唐代蕃镇割据的问题,但是也造成了日后头重脚轻、积弱不振的祸根,而这些弊端到仁宗朝的时候已经开始慢慢浮现,宋朝政治上纲纪不彰盗匪横行是为内忧,外患又起。可说是内忧外患令人接应不暇,当时朝廷想要克服种种困难,治本之道还是需要人才,可是当时的科举制度有所缺失,使得宋朝开科取士历经八十年,却未选拔出适当的人才。因为宋朝的科举制度沿袭了隋、唐,以进士取人考的是文笔,用辞赋取进士,取的多是指会卖弄文章之人,鲜少经国济世之才,难以应付仁宗面对困境的需要。所以仁宗于庆历年间采范仲淹之建议改变养士取士法,从人才的培育开始。但是仁宗的改革行动因为范仲淹的去职而中挫,宋室的困境仍然没有解决,因此导致了后来神宗朝的王安石变法改革。

(2)神宗:

神宗亲政之后采王安石的理念进行改革,基本上王安石在教育上改革的理念与范仲淹的理念相似,王安石改革的目的在于培育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亦即治国平天下的人才,认为世人所学应该为经世致用的学问,但是当时的教育却反其道而行,文章重其章句而轻忽了文章的含意,全天下的人才都耗费精力在博学强记上,反而不能对国家有所贡献。而且王安石认为当时取士的方式不论是无论是贤良方正、进士、九经、五经学究等都不是一个好的、可以长久的方法,应该要将取士的重点放在人才的培养上,才会有稳定的人才来源,也才会有符合所需的人才。但是王安石的主张并未得到仁宗的采纳,直到神宗朝才被采纳。所以我们可以说神宗朝兴学的基本概念在养士、取士合一,用学校教育取代科举,但是这要到徽宗朝才得以实施。

(3)徽宗:

到徽宗朝,其改革的构想雨前两次相同,但是教育的目的却扩大了,除了培养人才之外,亦有善良风俗的用意,其培养人才的理念雨前两次一样,是希望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但是同时也希望透过教化的作用使民风淳厚、进而使政治清明,也许是因为王安石变法时唯才是用却忽略了人才的品行问题造成变法的缺失,而意图改善吧,很可惜且讽刺的是徽宗的教育改革非但没有得到教化人心的目的,反而助长了虚伪矫饰的风气。但是也是从徽宗朝立辟雍专收外舍生(州、县生),使得地方官学与中央官学得以衔接,北宋至此才建立了一套由地方到中央的学校制度。至此我们可以说,北宋的这三位大量设立州、县学的皇帝,设立州、县学的原因都是因为教育改革的需要,沿袭着一个相同的理念试图弥补科举制度不足的地方而做的。

(4)高宗:

高宗是唯一一个南宋时期大力兴学的皇帝,在靖康之难过后,郡县之学因为兵祸可以说是名存实亡,到了宋室南渡,朝廷也是无力顾及,直到高宗绍兴十二年与十四年,才正式开始重建地方官学,可能是因为此时宋金已经议和,宋室稍微得到喘息朝廷才有余力振兴文教,而高宗兴学的目的,也与其它三位有所不同,高宗兴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化名成俗』,因为宋室的南迁相对的有许多原本南方住民与北方迁徙者文化差异的地方,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所以高宗成为南宋时期大量设立县学的皇帝。

2、地方官吏兴学:

宋代的州、县学教育发展中除了帝王兴学之外,也室友地方官吏兴学的。但是不论是哪种状况,地方官吏对地方官学的影像是重大的,毕竟就算是帝王兴学,真正的实行者还是地方官吏,地方官吏实行的用心度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成败。更何况对于地方官员主动兴学的状况。所以我们也讨论一下地方官吏对州、县学的影响。而所谓的地方官吏包括了州、县的首长及其幕僚人员,在州学方面,修学的主要关键是郡守(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其次才是幕僚人员如通判、教授。而县学方面修学的主要关键在县令或知县。而有些地方官员会忽视教育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地方的财用不足,无力负担学政,因为宋代州、县学的经费采取『学田制』,主要来源来自于学田(学产),并非来自朝廷,所以各个地方的经济好坏自然会影响到地方政府拨给学产的能力,当然在地方财用不足的状况下,学校经费有限时发展自然就会受到限制。第二、地方官员的工作繁杂如县令要掌管狱讼又要管理学政,常常会无力顾及。以上是州、县学教育未能受到地方官吏重视的客观因素,另有一种地方官吏的主观因素也不能不考虑,就是部分官员没有以兴学为己任的观念,大体而言只要是进士出身的地方官员多半会主动的兴学,但是无出身或靠蔽阴为官者虽然也又重视文教的人,但是数量上就少了很多了,至于为何进士出身的人主政会比较重视文教?其原因大概跟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有关,认为施政当以教化为先而大力兴学。换言之,地方官吏兴学的动机在目的上与帝王兴学是有所不同的。帝王兴学的目的是受迫于局势,以培育人才为主要目的,而地方官吏兴学则以明人伦、善风俗为主要目的,也就是说帝王兴学是以『治人』以求『外王』,而地方官吏兴学则以『修己』也就是『内圣』为目标。

(四)宋代州、县学的突破:

在宋代至少有两百七十一个州曾经设有州学,又至少有过五百七十一个县曾设立县学,当时要经营这样多的地方学校,必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又以经费、师资最为重要。这也是宋代在学校教育体制中的突破。要建立、发展州、县学教育,则必须解决经费问题,否则就算有兴学的美意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唐代的学制就是因为没有稳定可靠的财源支持,所以不能稳定的发展,而宋代的学田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既然没有稳定的财源会使得学校教育的发展困难,那么替学校寻找稳定的财源,使其有固定的经费就是一个可以治本的方法。在唐代,学校教育的经费来源,依其性质可分三种:1、国库拨款 2、债税收入 3、群臣捐输,直到宋朝仁宗开始赐学田,而官赐的学田来源多来自于籍没之田、绝户废闲之田以及官田,这样给学校自己的田(学田属于官田的一种),招取佃农耕种收租所得便用来维持学校。而仁宗以学田为维持学校的经费其原因可能是北宋开国以来,由于战乱导致大量无主荒田,直至仁宗其间废田仍多,因此若将部分废田拨为学田,不但可以增加土地的利用比例,又可以解决州、县学的财源问题,对当时的宋室而言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但是南宋其间,由于人口快速增加与农村耕地不足,学校难以由官拨得到学产,但是南宋的州学取的学产的方式已经不限于官拨了。而以州学而言大体上非官拨的学产有两种来源,1、郡守或教授斥资为学置田,2、乡民捐钱买田赠学。相较之下县学学产取得的方式就比较多样了,大体上分为:官拨、官买、官民合买、民买、民捐五种。当然除了学产之外也是会有其它的经费来源,但是这种经费就会因为地方不同而有不同的现象。换言之,在经费的角度看来,宋代的中央政府在州、县学是处于协助的立场,而赋予地方比较大的责任。

现在再来讨论有关师资的问题,以州学而言,神宗熙丰年间的教育改革是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譬如唐代及宋初,州学任用师资的方式,主要是任由州郡自行遴选,朝廷并不负责差派。但是至神宗时,王安石变法推动教育改革,朝廷主动选派学官,从此以后,朝廷才主动负责解决州学的师资问题。而朝廷差派学官的遴选方式分为朝臣荐举及朝廷举办学官考试两种。而学官的资格也因慢慢有了会读书者未必能教书的观念,开始有学官考试用来确保学官的素质,也比官员荐举来的公平。所以说自神宗以后直至南宋,多采取学官考试后朝廷派差,唯有神宗驾崩后,哲宗元佑年间太皇太后掌权时,及南宋高宗绍兴五到十二年间采取朝臣荐举,其余皆采取学官考试制。

相对于帝王对州学的重视与规划,县学就没有这种待遇了,县学的师资仍然是自行解决,而其师资来源多为下列三种:1、担任县令或幕僚官职者讲授 2、知县自聘县学教席,而非全由州郡安排 3、学长亦担任教学 4、县学学职可由学生担任,但是需要考试。而且南宋、北宋皆然,并没有心的方式与进展。

附图三:宋代州学师资任用情形:

时间 宋初至仁宗庆历 仁宗庆历到英宗 神宗 哲宗元佑 哲宗绍兴至高宗绍兴 高宗绍兴五至十二年 高宗绍兴十二年以后

主要任用方式 地方长吏自行延聘 地方长吏遴选后朝廷任命 一、 一、 学官考试后朝廷派差二、 二、 地方荐举后经国子监审核后朝廷派差 朝臣荐举后朝廷派差 学官考试后朝廷派差 朝臣荐举后朝廷派差 学官考试后朝廷派差

(五)结论:

宋代的州、县学为中国后来的地方官学奠定了基础,不论学校的设备、庙学制、学田制甚至是地点上,都深受宋代的影响。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与科举的关系,北宋时虽然曾经规定过应科举必须先接受过学校教育的限制,甚至希望废科举而以学校教育取代之,非但没有成功,学校沦为科举的附庸这种现象,很不幸的一直延续到明朝,明朝的时候虽然有建立的宋朝的构想『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明﹍选举志)但是重科举而轻学校的现象仍然因为科举的仕途较广没有得到改善。仍然没有得到宋代那种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目标。

宋代书院的起源与兴起

(一)书院的起源

书院这一名词肇始于唐朝,最早出现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根据史籍记载当时最早出现「书院」名称的是「丽正书院」及「集贤殿书院」,都是官方创立的,在当时只是作为朝廷藏书、校书之所,并非教育士子的教育机构。然而说到集贤殿书院,就不能不提到唐玄宗(公元685-762年)在位时整理内府图书运动,原来,唐朝建立后,一方面继承了隋朝政府的藏书,另一方面又曾从民间收购图书,并命人写录、收藏。但是由于这些图书一直缺乏系统整理,到了开元初年,书籍纷乱断简残篇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为此,唐玄宗亲自发起了一场整理内库图书的活动,而集贤书院就是在这一整理内库图书的活动中出现。王应麟《玉海》:「开元十一年春,于大明宫光顺门外造丽正书院。夏,诏学士侯果行等侍讲周易老庄,频赐酒馔」「开元十三年,改集贤殿修书所为集贤殿书院。有学士、直学士、侍讲学士、修撰官、校理官、知书官等。集贤院学士,掌刊集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征求焉。其有筹策之可施于时,著述之可行于代者,较其才艺,考其学术而伸展之。凡承旨撰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唐六典卷九)。所以书院最初的任务只是帮助皇帝了解经史典籍,举荐贤才和提出某些建议,供皇帝参考、选用,和后来意义上的书院根本不同。由此可知,唐代所创立的「丽正书院」及「集贤殿书院」,是中国古代最早以「书院」命名的机构,而此后所说的「书院」就是起源于此,不过丽正书院及集贤殿书院却只是「书院」名称之始,而并不是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之始。虽然如此,在文化灿烂的盛唐,这一个官方学术机构的出现,却对当时的官僚、文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到了唐德宗贞元(公元785-805年)后,出现了一些私人创建的书院,但是规模很小,从学者也少,且以读书为主,讲学为辅。见于文献记载的唐代书院有34所。而真正具有后世意义上的书院是五代南唐所建的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庠,也是宋代白鹿洞书院的前身。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宿舍条件,宿舍图片和环境空调及分配方法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山东省中医药学校,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政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