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人口普查什么时候开始?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点是2020年11月1日0点。
普查对象是指普查登记的人没普查的对象包括境内的自然人,和在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境内短暂停留的境外人员。
本次普查特殊几点:
1、与往年进行人口普查不一样的是,本次进行人口普查时,也会进行房屋的普查。
此次人口普查是国家重大的国情国力、人力财力调查,彻底摸清人口总量基数和人口结构情况。
2、将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同时倡导普查对象自主填报的方式,鼓励大家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自行申报个人和家庭信息。由于此次普查将采用互联网云技术、云服务和云应用部署,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可以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在今年的大疫情情况下,在如今国际情势的不甚明朗的前提下,摸清自家家底,国情,对于国家做出更好应对及准备措施,及未来发展方向奠定数据基础。
今年的人口普查工作大概要持续1年,除了入户的资料收集外,还要有后期的整理归纳,以及部分资料的吊车核实,还有在册的人口数据的比对,对于部分没有普查到的人口还要数次的上门,或者电话统计,总之,工作量是相当的庞大,时间也是相当的持久,一般在明年年底就会完成相关的统计。
关于现在中国的人口数量总额,人口结构就会更加具体化,对于以后的老龄化社会,相关住房情况等都会一同分析,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对未来的人口政策,住房政策,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都有影响。
我们在接受普查工作的同时,一定要真实地填写,对于上门普查员也要及时关注村委会和社区的鉴别,避免产生假冒人员出现诈骗等安全事件。
历届普查时间:
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从1949年至今,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进行过五次全国性人口普查。
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3年我国着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地一个五年计划,迫切需要翔实的人口资料,决定在于1953年在选举工作的同时,举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按照近代人口普查的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普查方案,颁布了《全国人口普查办法》共18条。以1953年6月30日24时为人口调查的标准时间。调查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与户主关系、本户住地等六项。普查登记的实际时间历时半年多。1954年11月1日由国家统计局发表了《关于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结果的公报》,公布了这次普查的主要数字:全国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总人口为601938035人,其中直接调查的人口为574205940人,用其他办法间接调查到的人口为27732095人。
1953年4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办法》,为准备全国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做好选民登记工作,并为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确实的人口数字,决定开展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为:1953年6月30日24时。普查项目有:与户主关系、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以及本住址等6项。这次普查工作的特点:在市选举委员会领导下,人口普查登记与选民登记同步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工作又在标准时间半年后开展。回顾时间较长,普查登记项目少,为了取得经验和保证质量,试点和复查面广,时间长,对边缘少数民族地区,采用间接调查的方法而取得数据。普查时间,1953年6月12日至7月2日为准备工作阶段,7月3日至1954年6月为登记阶段及全面复查和重点抽查、统计、小结、公布等。 普查结果:全市总户数为606864户,总人口2419524人,其中男性1282167人、女性1137357人,性别比为11273,户平均399人,汉族2400904人占总人口9923%,少数民族18620人占总人口077%。市人口调查办在4个居民小组(平均每组350人)开展抽查结果,每组平均漏登与错划的只有15人,精确度达99%。
第二次人口普查
1964年人口普查是我国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1964年2月11日分布了《关于进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这次普查的目的是为了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和长远规划提供依据。全国人口登记计算的标准时间为1964年6月30日24时。普查项目除保留第一次普查的六个项目外,新增了文化程度、本人成分、职业三项,后两项不作汇总。同时,要求对1964年上半年出生、死亡、迁出、迁入进行核对和登记。1964年人口普查数字当时没有公布。到1981年第5期《统计》杂志上,刊载了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九项主要统计数据》。普查结果:1964年6月30日24时,全国人口为720370269人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694581759人(不包括台湾省人口、港澳同胞和国外华侨)。
第三次人口普查
1982年人口普查是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1982年2月19日分布了《第三次人口普查办法》共28条,规定1982年7月1日零时为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普查项目共19项,按人填报的项目有姓名、与户主关系、性别、那里;年龄、民族、常住人口的户口登记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不在业人口状况、婚姻状况、生育子女数和存活子女总数、1981年生育胎次等13项,按户填写的有湖的类别(家庭户或集体户)、本户住址、本户人树、本户1981年出生人数、本户 1981年死亡人数和有常住户口已外出一年以上的人数等6项。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主要数据是,1982年7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为1031882511人其中大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的人口和现役军人共1008175288人。
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0年人口普查是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国务院于1989年5月9日发出了《关于进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1989年10月25日,国务院分布了《第四次人口普查办法》,共33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为1990年7月1日零时。普查表有21项,其中:按人填报项目为15项,即姓名、与户主关系、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状况和性质、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状况、迁来本地的原因、文化程度、在业人口的行业、在业人口的职业、不在业人口状况、婚姻状况、妇女生育、存活子女数、1989年1月1日以来的生育状况;按户填报的有6项,即本户编号、户别、本户人数、本户出生人数、本户死亡人数、本户户籍人口中离开本县、市一年以上的人数。第四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是,1990年7月1日全国人口为110017381人,其中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和现役军人共1133682501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年人口普查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国务院于1998年6月17日发出了《关于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2000年1月25日,国务院分布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办法》,共46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零时。普查表有49项,其中:按人填报项目为26项,即姓名、与户主关系、年龄、民族、户口登记状况、户口性质、出生地、何时来本乡镇街道居住、从何地来本乡镇街道居住、迁出地类型、迁移原因、5岁及以上的人五年前常住地、6岁几以上的人填:是否识字、受教育程度、学业完成情况、15岁几以上的人填:是否有工作、工作时间、行业、职业、未工作情况、未工作者主要生活来源、婚姻状况、初婚年月、15-50岁妇女填:生育子女数、1999111-20001031生育状况;按户填报的有23项,即户编号、户别、本户普查登记人数、本户户籍人口中外出不满半年人数、本户户籍人口中外出半年以上人数、暂住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人数、本户1999111-20001031出生人数、本户1999111-20001031死亡人数、本户住房间数、本户住房建筑面积、住房用途、本住房中是否有其他合住户、住房建成时间、建筑层数、住宅外墙墙体材料、住房内有无厨房、主要炊事燃料、是否饮用自来水、住房内有无洗澡设备、住房内有无厕所、住房来源、购建住房费用、月租房费用。2001年3月28日国家统计局分布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200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和现役军人共126583万人。
第六次人口普查
中国政府网2009年5月6日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
通知指出,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0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问问团队静观风云共1人编辑答案
1953年4月3日,中国开始进行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一、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1953年我国着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地一个五年计划,迫切需要翔实的人口资料,决定在于1953年在选举工作的同时,举行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4月3日,中国开始进行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参加普查工作的人员共250多万人。这一天,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进行全国人口调查的指示和《全国人口登记办法》。《办法》规定:以1953年6月30日24时为人口普查的计算标准时间,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均应进行登记。195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表了《关于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公报》公布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总人口为601938035人。
二、历次人口普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成功进行过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1953 年,为了配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我国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内容包括本户地址、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与户主关系共6个调查项目。
1964年,经过经济调整后,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我国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内容除保留上次普查的6项外,又增加了本人成分、文化程度、职业3个项目,共9项。
1982年,为了对国家制定政策和计划提供准确、详细的人口数据,我国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内容增加到19项,并第一次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1990年,为检验“七五”计划执行情况,制定“八五”计划,我国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了反映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增多状况,普查内容在上次普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五年前常住地状况和迁来本地原因两项,达到21项。
2000年,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我国组织开展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有许多新特点:
1、增加了普查内容,共计49项,分为按户填报的项目和按人填报的项目,比上一次普查增加了28项;
2、第一次采取长短表的技术;
3、改变了常住人口的标准;
4、改变了普查时间;
5、增加了“暂住人口表” ;
6、首次采用光电录人技术。
第六次人口普查时间为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2011年肯定能完,但是,文件数据开发要彻底结束还早呢,得持续4-5年。 以下是转的:人口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大致可分为普查准备、登记和复查、数据处理和公布三个阶段。
1人口普查的准备阶段
在人口普查的全过程中,准备阶段的工作最多,时间也最长。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口普查工作都用4-6年来完成,我国近几次人口普查准备工作用时都在2-3年左右,对比来讲,准备工作的时间是比较短的。我国人口普查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人口普查的立法,建立普查机构,制定《人口普查办法》、普查表和工作细则,制定工作计划,试点,普查区域的划分,户口整顿,普查员的选调和培训,宣传工作,物资准备等。
2人口普查的登记和复查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按照普查方案的规定,在一定日期内对每一户、每一人进行登记,然后对登记的资料进行全面复查。与其他两个阶段相比,这个阶段工作时间最短,一般不超过15天,参加人员最多,是人口普查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是取得准确资料的基础。这个阶段的任何失误在以后各工作环节中都无法补救。
3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和公布阶段
资料整理和分析研究阶段是人口普查的收获阶段。通过登记复查,广大普查员已经把每家每户每个人的各种状况登记到了普查表上,或者说我们已经获得了全国人口的微观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加工成能够反映全国乃至各地区人口各种状况的宏观资料为政府和社会各界使用。这一阶段的工作不需要每一名普查员参加,主要由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承担。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有编码,汇总,资料评价,资料发表和印刷,分析研究,总结等。
第七次人口普查什么时候开始?
本文2023-10-19 02:31:4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