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除湿胃苓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除湿胃苓汤简介,第1张

《医宗金鉴》卷六十四:除湿胃苓汤处方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土炒)滑石防风山栀子(生研)木通各3克肉桂甘草(生)各1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缠腰火丹。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用法用量水400毫升,加灯心165厘米,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四《外科正宗》卷四方名除湿胃苓汤组成防风1钱,苍术1钱,白术1钱,赤茯苓1钱,陈皮1钱,厚朴1钱,猪苓1钱,山栀1钱,木通1钱,泽泻1钱,滑石1钱,甘草3分,薄桂3分。主治脾肺二经湿热壅遏,致生火丹,作烂疼痛。缠腰火丹(俗名蛇串疮)属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用法用量水2钟,加灯心20根,煎8分,食前服。

详见百科词条:除湿胃苓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6:20:27 共31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王琦中医体质九分法”--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不同体质类型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应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三辨理论”——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等。

湿热质人面对的可是两个麻烦,首先是体内的热气使皮肤容易生疮长痘,其次是淤积在皮肤钟的湿气使痘痘不容易痊愈。别小看了湿热,“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痿”,这是说湿热可能阴气抽筋或者四肢无力。

易心烦气燥生疮疖多是湿热质

定义鼻渊·脾胃湿热证(sinusitis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inspleenandstomach)是指脾胃湿热,以鼻塞重而持续,鼻涕黄浊而量多,嗅觉减退,鼻黏膜红肿,尤以中鼻甲肿胀更甚,中鼻道、嗅沟或鼻底见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伴头昏头重、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食少、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鼻渊证候。鼻渊·脾胃湿热证的症状鼻渊·脾胃湿热证患者鼻塞重而持续,鼻涕黄浊而量多,从鼻腔上方,涓涓流出,嗅觉减退甚至消失,鼻黏膜红肿,并有胀痛,尤以中鼻甲肿胀更甚,中鼻道、嗅沟或鼻底见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全身症状可见头昏头重、头痛较剧,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食少、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脉滑数。证候分析脾胃湿热,循经上蒸,蕴结鼻窍,熏灼鼻窦,腐膜成液,故见鼻涕黄浊,量多不止,涓涓流出。湿热滞鼻,壅阻脉络,湿胜则肿,热盛则红,故鼻内肌膜红肿甚,鼻塞重而持续,嗅觉消失。湿热阻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头重头痛。湿困脾胃,运化失健,精微不布,故脘胀纳呆,肢体倦怠。湿热交迫,下趋二便,故尿黄,便溏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滑数,皆为脾经湿热之证。鼻渊·脾胃湿热证的治疗方药治疗治法清脾泻热,利湿祛浊。方药可选用黄芩滑石汤加减治疗:该方以黄芩、滑石、木通清热利湿,茯苓、猪苓、大腹皮、白蔻仁化湿祛浊,行气醒脾。若热重者,加黄连、大黄、石膏以助清泄脾胃之热。鼻塞甚者,加白芷、辛夷花、薄荷,以芳香通窍。也可选用加味四苓散或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饮食疗法食疗方法清热利湿,化浊通窍。推荐食材薏苡仁、冬瓜、荷叶等。食疗方1.薏苡冬瓜汤:薏苡仁30g,煎汤去渣,放入切成薄片的冬瓜肉煮汤,加盐少许,一次食用。2.煮全冬瓜:全冬瓜(不去子)半个切碎,加水和蜂蜜煮至烂熟,分2~3次食用。3.薏苡荷叶粥:煮薏苡仁30g,如常法做粥,粥将熟,覆以荷叶1张再煮,至

详见百科词条:鼻渊·脾胃湿热证 [ 最后修订于2019/12/24 15:17:25 共196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李元文方:清热除湿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清热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清热除湿汤 1 拼音

qīng rè chú shī tāng

2 李元文方:清热除湿汤

21 处方

夏枯草15克,板蓝根15克,白藓皮15克,连翘15克,藿香15克,佩兰15克,苡仁15克,茯苓15克,扁豆15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甘草3克。

22 功能主治

清热除湿。主湿热熏蒸,发于皮肤。

23 清热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24 摘录

李元文方

古籍中的清热除湿汤 《医宗金鉴》:[卷五痘中杂证]痢疾

热郁于肠胃,致伤气血而然也,痘必滞黯无色,治当清热除湿,调理气血为主,白痢属气,加味四君子汤主之,赤

《痘疹心法要诀》:[卷三痘中杂证(上)]痢疾

热郁于肠胃,致伤气血而然也,痘必滞黯无色。治当清热除湿,调理气血为主。白痢属气,加味四君子汤主之;赤

《医方集宜》:[卷之十外科]治法

肿痛多是湿热结而不散宜清热除湿之药而托散之一膝痈肿痛作寒作热者宜用羌活木瓜汤人参败毒散去桔梗加牛膝

《外科心法要诀》:[卷十六婴儿部]脱肛

白芍、煨姜主之。如肿硬疼痛者;有湿热在内,当用清热除湿之剂以清之;若生脏毒, 翻出者,以脏连丸为主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婴儿部]脱肛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湿热痢的病因病机 5 湿热痢的症状 6 证候分析 7 湿热痢的治疗 71 治法 72 湿热痢的方药治疗 73 湿热痢的针灸治疗 731 方一 732 方二 733 方三 8 关于痢疾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湿热痢的方剂 2 治疗湿热痢的穴位 3 治疗湿热痢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湿热痢 1 拼音

shī rè lì

2 英文参考

dampheat dysenter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hygropyretic dysenter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湿热痢(dampheat dysentery[1])为病名[2]。见《症因脉治》卷四。是指湿热积滞,以腹痛,里急后重,下利赤白脓血,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 灼热,胸脘痞闷,小便短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痢疾[1]。即痢疾之属湿热者[2]。

4 湿热痢的病因病机

湿热痢因感受暑湿、疫毒之邪,食入不洁、生冷之物,外邪、食滞交阻肠腑,气机不利,大肠传导功能失职,湿热相搏,气血阻滞,脏腑脉络受损,而致下痢脓血。

5 湿热痢的症状

湿热痢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相杂,稠黏臭秽, 灼热,小便短赤,苔腻微黄,脉滑数,兼恶寒发热,心烦口渴等。[3][4]

6 证候分析

湿热之邪壅滞肠中,气机不畅,传导失常,故腹痛,里急后重。湿热熏灼肠道,脂络受伤,气血瘀滞,化为脓血,故下痢赤白。湿热下注,则 灼热,小便短赤。苔腻为湿,黄为热,脉滑为实,数是热的征象。本证以 灼热,尿短赤为辨证要点。[4]

7 湿热痢的治疗

治宜清热燥湿,调气行血[3]。可用芍药汤、白头翁汤、香连丸等方[3]。若恶寒头痛、身热有表邪者,荆防败毒汤解表;身热甚,用葛根芩连汤[3]。湿火伤于气分,黄连枳壳汤;湿热伤于血分,河间黄连汤[3]。气滞食滞偏重,腹痛,里急后重明显,用枳实导滞丸等方[3]。地锦草、马齿苋、白槿花、一见喜、大蒜等药亦均可服用[3]。

71 治法

清热解毒,调气行血[4]。

72 湿热痢的方药治疗

芍药汤[备注]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黄芩、芍药、炙甘草、黄连、大黄、槟榔、当归、木香、肉桂加银花。本方具有调气行血,清热解毒的作用。方中芍药、甘草、当归和营以治脓血,木香、槟榔行气以除后重。芩、连、大黄能清热解毒。肉桂辛温以通郁结;银花甘寒解毒,故加之。[4]

若痢疾初起,发热恶寒,头身重痛,见表证者,可用解表法。如《温病条辨·中焦篇》指出:“暑湿风寒杂感,寒热迭作,表证正盛,里证复急,腹不和而滞下者,活人败毒散[备注]《活人》败毒散(《南阳活人书》):人参、羌活、独活、前胡、柴胡、川芎、枳壳、桔梗、茯苓、炙草、生姜主之。”方中以人参坐镇中州。为督帅之师,以二活二胡合川芎从半表半里之际领邪外出。此即喻嘉言所谓逆流挽舟之法。更以枳壳宣中焦之气,茯苓渗下焦之湿,桔梗开上焦之痹,甘草和合诸药,乃陷者举之之法,不治痢而治致痢之源。倘身热汗出,脉象急促,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者,则用葛根芩连汤[备注]葛根芩连汤(《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以解表清里。如表证已减,痢犹未止,可加香连丸[备注]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黄连、木香以调气清热。本病多挟食滞,如痢下不爽,腹痛拒按,苔腻脉滑者,湿偏重可加用木香槟榔丸[备注]木香槟榔丸(《医方集解》):木香、香附、青皮、陈皮、枳壳、黑丑、槟榔、黄连、黄柏、三棱、莪术、大黄、芒硝;热偏重可加用枳实导滞丸[备注]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大黄、枳实、黄芩、黄连、神曲、白术、茯苓、泽泻,以行气导滞,破积泻热。[4]

如属痢下重,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 灼热,口渴引饮,苔黄脉数,宜白头翁汤[备注]白头翁汤(《伤寒论》):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以清热解毒;如血热瘀阻,腹痛较甚者,可酌加地榆、桃仁、赤芍、丹皮等以凉血行瘀。[4]

73 湿热痢的针灸治疗 731 方一

以天枢、上巨虚等穴为主[5]。湿热痢加曲池、内庭[5]。呕恶加内关;里急后重加中膂俞、长强;发热加曲池;脱肛灸百会、长强[5]。

732 方二

治则:清热利湿,通肠导滞,久痢则兼补益脾肾

处方:天枢 上巨虚 三阴交

方义:天枢为大肠募穴,是大肠腑气汇聚之处,调理胃肠气机;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运化湿滞,取“合治内腑”之意;三阴交乃是足三阴经脉交会,可健脾化湿。诸穴相合,可以调肠胃气血,气调则湿化滞行,血调则血行痢除。

随证配穴:湿热痢—曲池、内庭,久痢脱肛加百会。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对寒湿痢、休息痢可配合艾灸。

733 方三

[6]

治法:清热化湿,疏调肠胃。

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取合谷、天枢、上巨虚、曲池、内庭穴。

随证配穴:发热、烦躁不安,甚至昏迷者,加大椎、水沟、十宣点刺出血。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手阳明之原穴合谷和募穴天枢合用可疏调大肠,理气行滞。上巨虚是大肠的下合穴,能清肠胃而化郁滞。上述三穴相配,可使气调湿化滞行,为治痢的基本方,适用于各型痢疾。曲池、内庭可泻阳明之热,和肠化滞。

8 关于痢疾

痢疾(dysentery[1][7])为病名[8]。见《严氏济生方》。《内经》作“肠澼”,《伤寒论》称“下利”、“热利”,《肘后备急方》称“下痢”,《诸病源候论》称为痢病,《备急千金要方》称作“滞下”,后世多称痢疾[8]。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证[4]。发病骤急,可伴有恶寒发热;慢性痢疾则反复发作,迁延不愈[6]。多发于夏秋季节[5]。痢疾的治疗宜分辨虚实[8]。实证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消积导滞等法[8]。虚证用补中益气,温阳固涩等法[8]。邪盛正虚者,宜扶正与祛邪法[8]。亦可兼用行血调气,前人有“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之说[8]。

针灸治疗痢疾效果较好,不但能迅速控制症状,而且能消灭痢疾的病原体[6]。但中毒性痢疾,病情险恶,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6]。

痢疾发病期间,应控制饮食或禁食,并实行床边隔离。平素应注意饮食卫生,以防传染[6]。

本病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食物中毒及肠吸收功能障碍性疾病[8]。

详见痢疾条。

9

古籍中的除湿胃苓汤简介

《医宗金鉴》卷六十四:除湿胃苓汤处方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土炒)滑石防风山栀子(生研)木通各3克肉桂甘草(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