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学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4收藏

中医心理学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中医心理学 1 拼音

zhōng yī xīn lǐ xué

2 英文参考

Psychology of TCM

3 注解

中医心理学是以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对人的心理现象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向来作为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心理活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诊断、治疗、预防过程中的表现、作用及其规律的研究,领域广泛,内容深刻,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在中医学现代研究中,正分化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中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临床应用两方面。理论研究主要涉及普通心理和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形神相即论、心主神明论、五脏情志论、阴阳睡梦论、人格体质论等理论;临床研究主要涉及病理心理方面的内容,包括心理病因、心理病机、心理证候、心理诊断、心理治疗及心理养生等。中医心理学的内容渗透在整个中医学说中,在临床上有效地发挥着其实践作用,成为中医学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医心理学的一大特色。当西方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时,中医心理学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古籍中的中医心理学 《医学衷中参西录》:[四、医话]2.诊余随笔

肠,能助小肠消化食物。此理《内经》未尝言之,似为中医疏忽之处,不知后世名医曾言之矣。吴鞠通《医医病书

《对山医话》:卷三

中医用药,惟凭气味以扶偏制胜,乃今药肆所售,竟有形似而实非者,倘非常品,必亲尝而后用之。盖投药如遣将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58.论脑充血之原因及治法

脑充血病之说倡自西人,而浅见者流恒讥中医不知此病,其人盖生平未见《内经》者也。尝读《内经》至调经论,

《孙文垣医案》:[卷四新都治验]仲气虚中满(有发明)

仲侄孙,赴府考试,过食牛面且劳苦,因而发疟。城中医疟半月,形神俱瘦,疟愈而腹大如箕矣。健所黄夫人,仲

《辨证录》:[卷之十四]痘疮门(十五则)

中医医案书籍图文版电子书免费下载zip免费下载

 bk6b

中医医案的价值中医医案在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医案对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郁证发微———郁证阳痿论

蒋 健

阳痿, 历代有“阴痿” “筋痿” “阴器不用” “不起”“阳事不举”等别称。 论及阳痿的病因及治疗, 一般多认为是肾亏所致而欲补肾, 导致肉苁蓉、*羊藿、锁阳、阳起石以及牛鞭、鹿鞭、鹿茸等壮阳类药物的滥用。 阳痿果真都是肾亏引起的吗? 其实临床最多见到的却是郁证性阳痿。

1 郁证性阳痿的中医古籍论述

1. 1 病因 早在《马王堆简帛· 天下至道谈》中就有阳痿的相关记载: “怒而不大者, 肌不至也; 大而不坚者, 筋不至也; 坚而不热者, 气不至也。” 《黄帝内经》指出阳痿与心理情绪问题有关。 《素问· 痿论》载: “思想无穷, 所愿不得, 意*于外, 入房太甚, 宗筋弛纵, 发为筋痿。”《灵枢》 具体指出了 恐惧可致阳痿: “恐惧不解则伤精, 精伤则骨酸痿厥。” 《张氏医通· 痿痹门》对此注解道: “恐惧不解则伤肾, 精伤则骨酸痿厥, 精时自下, 是肾伤精脱也, 都气丸; 审系阳虚, 用八味丸。” 可见“痿厥”包含因恐惧导致阳痿之意。 但自 汉至隋、 唐、宋, 主流医家多认为阳痿主要由劳伤、 肾虚所致, 逶迤直至明清时期, 方始对内 伤七情所导致的阳痿证治予以重视起来。

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 阳痿》中指出, 凡忧思、 焦虑、 抑郁、 惊恐皆致阳痿, 认为“凡思虑焦劳忧郁太过者, 多致阳痿”; “若以忧思太过, 抑损心脾, 则病及阳明冲脉……气血亏而阳道斯不振矣”; “凡惊恐不释者, 亦致阳痿”; “忽有惊恐, 则阳道立痿, 亦其验也”。

王纶《明医杂著· 卷三》 提醒肝气郁结(化火) 亦可致玉茎委顿: “男子阳痿不起, 古方多云命门火衰, 精气虚冷, 固有之矣。 然亦有郁火甚而致痿者。”

清代医家沈金鳌《妇科玉尺· 卷一》认为忧愁肝郁可致阳事不振: “气郁者, 肝气郁塞, 不能生胞中之火,则怀抱忧愁, 而阳事因之不振。” 心藏神, 肝主疏泄, 故陈士铎指出, “男子有怀抱素郁而不举子者, 人以为命门火衰, 谁知是心肝二气之滞乎” (《辨证录· 卷十种嗣门》); “人有年少之时, 因事体未遂, 抑郁忧闷, 遂至阳痿不振, 举而不刚, 人以为命门火衰, 谁知是心火之闭塞乎”(《辨证录· 卷九阴痿门》)。 言之谆谆, 其用心也良苦。 林佩琴《类证治裁· 阳痿论治》在论及思虑恐惧等情志变化伤及脾肾致痿时说: “伤于内 则不起,故阳 之 痿, 多 由 色 欲 竭 精, 或 思 虑 劳 神, 或 恐 惧 伤肾……亦有湿热下注, 宗筋弛纵, 而致阳痿者。”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卷九十二》记载了 一恐惧伤肾导致阳痿的案例: “一少年新婚, 欲交媾, 女子阻之, 乃逆其意,遂阴痿不举者五七日 。”

综上所述, 阳痿之因, 除劳伤肾虚命门火衰、 湿热下注以外, 更有七情变化。 凡思想无穷、 所愿不遂、 过度色欲意*、 忧思、 焦虑、 抑郁、 惊恐、 紧张、 郁闷、 失志失意等, 莫不可以致痿。

1. 2 病机 通过以上各家关于阳痿情志病因的论述,

可知阳痿病机与肝、心、脾、肾均有关。 因肝主疏泄、主筋, 故与肝的关系尤为密切。阳具乃宗筋所聚, 由 肝主之。 《素问 · 厥论》 云:“前阴者, 宗筋之所聚。”《灵枢· 经脉》载: “肝者, 筋之合也; 筋者, 聚于阴气。” 宗筋之义有二: 一是指三阴三阳循行于体表, 起于四肢末端, 会合于前阴部的经筋,即肌腱、韧带之类; 二是指男子阴茎, 或泛指前阴部位。

金代张子和《儒门 事亲· 卷二》 对此释义道: “且《内经》男子宗筋, 为束骨之会也。 而肝主筋, 睾者, 囊中之丸。 虽主外肾, 非厥阴环而引之, 与玉茎无由伸缩。” 明代李中梓《病机沙篆》明言: “阴器者, 宗筋之所系也, 而脾胃肝肾之筋, 皆结于阴器, 然厥阴主筋, 故诸筋统属于肝也。”西周《下经》云: “筋痿者, 生于肝使内也。” 若肝主宗筋的功能失调, 可直接导致阳痿的发生。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关系到气机条畅, 既受情志影响又进一步影响情志, 最终可以影响到肝主宗筋的功能而发生阳痿。 明代万全《广嗣纪要· 协期》认为:“阳道昂奋而振者, 肝气至也。” 可见肝气条达是正常勃起的生理基础。 相反, 肝气失于条达则影 响勃起。

张景岳在《类经· 疾病类》中对《素问· 风论》论及“肝风”症状时注云: “肝为阴中之阳, 其脉环阴器, 强则好色, 病则妒阴, 故时憎女子也。”

1. 3 治疗 通过以上各家对阳痿有关情志病因及其病机的分析, 已然可以理解从郁论治(疏肝理气解郁、养心安神定志为主) 阳痿的重要性。 谨再举治疗方药以佐证之。

明代周之干《慎斋遗书· 阳痿》有以逍遥散疏肝理气解郁治疗阳痿的记载: “阳痿, 少年贫贱之人犯之, 多属于郁, 宜逍遥散以通之, 再用白 蒺藜炒去刺成末, 水法丸服, 以其通阳也。”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卷三阳痿》认为阳痿“有因思虑烦劳而成者, 则心脾肾兼治”; “郁损生阳者, 必从胆治, 盖经云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 又云少阳为枢,若得胆气展舒, 何郁之有”。 其中 记载了 一则阳 痿医案: “徐(三十)脉小数涩, 上热火升, 喜食辛酸爽口, 上年因精滑阳痿, 用二至百补通填未效, 此乃焦劳思虑郁伤, 当从少阳以条畅气血。”

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 前阴后阴源流》中提出了 疏肝理气解郁兼顾养心安神的治疗方法: “失志之人, 抑郁伤肝, 肝木不能疏达, 亦致阴痿不起, 宜达郁汤(升麻、柴胡、 川 芎、 香附、 白 蒺藜、 桑白 皮、 橘叶) 加菖蒲、远志。”

陈士铎在《辨证录》 中 指出, 治疗阳痿当“顺其肝气, 则木得遂其条达之性矣”; 同时十分重视从心论治,认为“宜宣通其心中之抑郁, 使志意舒泄, 阳气开而阴痿立起也”; 以莲心清火汤(玄参、 生地黄、 丹参、 山药、芡实、莲子心、麦冬、 北五味子、 天冬) 治“心包火大动”之阳痿, 以起阴汤(人参、 白 术、 巴戟天、 黄芪、 北五味子、熟地黄、肉桂、远志、柏子仁、山茱萸) 治“君火先衰,不能自主”之阳痿, 以宣志汤(茯苓、 菖蒲、 甘草、 白术、生酸枣仁、远志、柴胡、当归、人参、山药、巴戟天)、启阳娱心丹(人参、 远志、 茯神、 菖蒲、 甘草、 橘红、 砂仁、 柴胡、菟丝子、白术、生酸枣仁、当归、白芍、山药、神曲) 治“心火抑郁而不开”之阳痿。 在这些方剂中, 养心安神药物之运用压倒性地多于补肾药物, 令人瞩目 而印象深刻。

古人认为, 中老年肾亏或情有可原, 青壮年阳痿岂可一概补肾论治。 故程文囿在《医述· 杂证汇参· 阳痿》中指出: “少年阳痿, 有因于失志者, 但宜舒郁, 不宜补阳。” 其论与《慎斋遗书· 阳痿》“少年贫贱阳痿多属于郁”异曲同工。 其实在今天看来, 郁证阳 痿无关年龄、贫富, 只不过所郁者或有所不同罢了 。

此外, 还有两位明人之论亦令人颇感兴趣。 一位是王节斋, 其云: “宣其抑郁, 通其志意, 则阳气舒而痿自起。”(分别记载于清代冯楚瞻的《冯氏锦囊秘录· 方脉阳痿》, 程文囿的《医述》, 丹波元坚的《杂病广要》)这既可以理解为运用疏肝解郁安神方药进行治疗, 也可理解为运用心理咨询类非药物方法进行治疗。 另一位是张介宾, 其在《景岳全书· 阳痿》中明确指出可用心理开导之非药物方法治疗阳痿: “(治阳痿)然必大释怀抱, 以舒神气, 庶能奏效, 徒资药力无益也。” 能用疏导情志的非药物方法治疗的阳痿, 只能是郁证性阳痿。

2郁证性阳痿的临床诊疗

2. 1 从问诊了 解发病原因和经过 阳痿乃事关男性尊严之隐疾, 多耻而不宣。 由于文化上的原因, 多数患者不会意识到与情志因素有关。 欲明确郁证性阳痿的诊断, 则必须通过望眼神、 观颜察色, 并仔细闻诊与问诊, 重点了 解发病的时间、原因、经过, 包括是否存在诸如抑郁、焦虑、恐惧、忧思等不良情绪, 是否在学习工作中存在心理压力或精神紧张, 有无长期手*习惯, 夫妻感情尤其是妻子对待性生活的态度如何等。 在倾听患者诉说病情的过程中, 需要观察患者的性格气质禀赋类型。 调查发现, 阳痿患者多有性格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的个性特征 [16] 。 医者临证, 应综合分析以上各种情况与阳痿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2. 2 从临床表现识别郁证形态 从古代文献所记载情志因素导致阳痿的伴随症状来看, 计有腰酸类(腰软无力、腰足痿弱、骨内酸痛)、眩晕类(两目 昏花、不能远视、头晕、神昏、头痛)、寒热类(精寒、 骨蒸潮热、 足冷、夜热、畏寒), 以及不育、 精滑、 失精、 便溺、 不寐、 多梦、胁肋胀痛、 口 苦、 自 汗、 盗汗、 面黄体瘦等, 难以尽举。

正如徐灵胎在评论《临证指南医案》 时所云: “阳痿之病, 其症多端, 更仆难尽。” 此类具有功能性、 多样性、广泛性、复发性及怪异性的临床表现, 基本符合郁证的特征 [17] 。 对此还可进一步划归成两类情况: 一类是显性郁证的直观表现, 诸如失眠多梦、 抑郁焦虑、 悲伤恐惧、心境恶劣、精神压力大等; 还有一类即是隐性郁证的临床表现, 需要分析识别其是否存在“普衣郁证”、“花 衣 郁 证” 以 及“怪 衣 郁 证 ” 等 隐 性 郁 证 的 可能性 [18-19] 。

2. 3 从郁论治 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 以补肾为主的治疗命门 火衰肾虚证阳 痿的古方, 如 扶命生火丹(《辨证录》)、 壮火丹(《辨证录》)、 全鹿丸(《景岳全书》)、七福饮(《景岳全书》) 等, 方中均或多或少含有诸如龙骨、 酸枣仁、 茯苓、 茯神、 北五味子、 柏子仁、 麦冬、远志、菖蒲等养心安神类药物。 另外, 治疗恐惧伤肾证阳痿的达郁汤(《杂病源流犀烛》)、宣志汤(《辨证录》)、启 阳 娱心丹(《辨证录》), 也 多 由 疏肝理气 和(或)养心安神的药物组成。 更遑论治疗心脾受损证阳痿之归脾汤了 。

对于郁证性阳痿, 不仅古代医家认为应从疏肝理气解郁、养心安神定志等角度着手进行治疗, 现代亦是如此。 例如, 有以疏肝解郁通络、养血柔肝以及温肝益气法论治者 [22-24] , 有以解郁安神汤(柴胡、 白芍、 当归、菖蒲、茯神、酸枣仁、炙远志、琥珀、蜈蚣、甘草、*羊藿)为主配合心理疏导论治者 [25] , 有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26] 、四逆散加味 [27] 等公认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类方剂论治者, 均取得了 较好的疗效。 由是观之, 郁证性阳痿之客观存在, 昭然若揭。

当然, 另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是, 即便郁证性阳痿当从郁论治, 但在临床中也往往或多或少会参入一些补肾药物。 这或许是由于迄今为止对郁证性阳痿尚没有引起医家足够认识与重视的缘故, 或许是由于郁证性阳痿患者同时存在不同程度肾虚的缘故, 或许是由于若不补肾则不符合医患双方惯性思维的缘故。 经参入补肾药物治疗以后阳道得振, 这或许是由于肾亏得补的缘故, 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安慰剂效应的可能性。随着对郁证性阳痿认识的逐步加深, 搞清楚这些问题当为期不远矣。

3 结语

大量临床事实证明, 枸橼酸西地那非(商品名万艾可)对于单纯性、 心因性 ED 患者有效 [28] , 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尽人意 [29] , 需要配合心理治疗 [30-31] 。 尽管该药已到专利保护期(2014 年 5 月 12 日), 但中国市场尚未见有更便宜的仿制药惠及患者。 另一方面, 绝大多数抗精神病及抗抑郁药物非但不能兼顾治疗心因性阳痿, 反而具有诱导或加重阳痿的副作用。 因此, 研究郁证性阳痿的临床诊疗特点, 依然是中医今后长期所面临的任务。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有些人只是忽视了身材,盲目地吃东西,不仅身材走样,而且对人体也不好。有些人会问,一个男人太胖会影响生育吗下面的小系列将解释男人是否太胖而不影响生育。还有很多人想知道的:男人太胖会影响怀孕么  

男人太胖影响生育

 中医古籍《辨证录》记载:“凡男子不能生育有六病,六病何谓一精寒,二气衰,三痰多,四相火盛,五精稀少,六气郁”。

 其中最直观的症状就是“痰多”,什么样的人容易痰湿呢中医里说“肥人多痰湿”,肥胖的人大多起居失调,消化吸收功能受损,致使过剩能量代谢不出去,留聚郁结,形成中医里所说的痰邪,这类痰湿体质的人,不仅痰液多,还可能有大腹便便,脂肪松软,腹胀胸闷,口腻口干,易累易热等特点。

 肥胖男子脂肪较多,所以比正常人的体温会高些,而阴囊部位的温度过高会直接影响到睾丸的生精能力,造成精子生成的数量或质量下降;此外肥胖还可能会引发糖尿病,这也会对精子造成损害,从而影响男性的生育力。

 另外,肥胖者生殖能力降低,并非因为他们的性行为比正常人少。而是由于肥胖会降低男性睾酮的分泌水平,从而降低精子质量,影响到男性生殖能力。

 因此,肥胖的男性适当减肥可增加雄性激素,提高生育能力。  

肥胖女人保胎难

 肥胖育龄妇女人数逐年增加。肥胖的孕妇面临巨大的风险。在怀孕、锻炼和监测期间,应该更加关注围产期保健和营养,以实现良好的怀孕结果。孕妇过度肥胖会导致怀孕期间更多的并发症。主要原因是的妊娠高血压,患病率为50 %,其中肥胖极大地增加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也称为妊娠中毒)的可能性,这对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能导致妊娠终止。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导致胎盘早剥、肺水肿、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急性肾衰竭、肝损伤、心脏病、产后出血、产后循环衰竭和其他不良后果。它还会导致胎儿缺氧、宫内生长迟缓、死产或新生儿死亡,另外10名肥胖孕妇在终止妊娠后会成为慢性高血压患者。

 另一个主要并发症是怀孕糖尿病,孕妇肥胖的流行率是正常孕妇的四倍。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增加产后感染、产后出血、早产、巨大儿、胎儿畸形、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率的发生率,大约30例将在5 - 10年内成为真正的糖尿病。

 肥胖增加了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和巨大胎儿的可能性。一些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可能会在分娩后成为终身糖尿病患者。

中医典籍中所述及的“五不男”,见于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主要是指男子生殖器官先天发育畸形或其他病变影响生育者。即天、漏、键、怯、变五种病症。所谓天,是天宦的简称,即指男子生殖器短小若无,不能生育,指遗精、滑精,即男子精关不固,常自遗泻而影响生育者。键,即男子阴茎被割掉者,以致不能够生育。怯,指阳展不举,即男子由于阳痿而影响生育者。变,指生殖器官两性畸形而影响生育者。

中医古籍《辨证录》曾记载:“凡男子不能生育有六病,六病何谓”

“一精寒,二气衰,三痰多,四相火盛,五精稀少,六气郁。”

(1)精寒是指下焦虚寒,命门火衰,排出精液温度低,有的形容“冷如冰铁”,难于使女方受孕。

(2)气衰泛指脏腑机能不强,或指体内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不足,此处尤其是指肾气不足,肾气衰则肾精产生的内在动力不足,影响生育。

(3)痰多与脾、肺二脏有关。中医认为:“脾为生疾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若痰湿蕴郁脾胃,必定导致真气不足,精气亏耗,同样影响生育。

(4)“相火盛”指肾阴亏损,虚火亢盛,又称命门火旺。由于阴虚火旺,出现精泄的病变。肾为阴脏,内藏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若肾水亏损,则肾火偏亢,出现性欲太过、遗精、早泻等。

(5)精稀少,在中国古代医籍《清病源候论》中称为虚劳精少,指性交时泄精少,甚至只一二滴,影响生育。由于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劳心过度,以致耗损精气。

(6)气郁,郁证之一,由于情志郁结,肝气不舒所致,气郁可导致血瘀,造成阳痿、不射精等症而致不育。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疡医大全》卷十二方之加味甘桔汤 31 组成 32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33 功能主治 34 运用 4 《医学心悟》卷三方之加味甘桔汤 41 组成 42 功能主治 4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5 《外科真诠》方之加味甘桔汤 51 组成 52 功能主治 5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6 《罗氏会约医镜》卷七方之加味甘桔汤 61 组成 62 功能主治 6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64 运用 7 《罗氏会约医镜》卷二十方之加味甘桔汤 71 组成 72 功能主治 7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8 《医学心悟》卷四方之加味甘桔汤 81 处方 82 功能主治 8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84 运用 85 摘录 9 《景岳全书》卷六十三方之加味甘桔汤 91 处方 92 功能主治 9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94 运用 95 摘录 10 《医林绳墨大全》卷八方之加味甘桔汤 101 处方 102 功能主治 10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104 摘录 11 《辨证录》卷五方之加味甘桔汤 111 处方 112 功能主治 11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114 摘录 12 《痘麻绀珠》方之加味甘桔汤 121 处方 122 功能主治 12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124 摘录 13 《片玉痘疹》卷五方之加味甘桔汤 131 处方 132 功能主治 133 摘录 14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之加味甘桔汤 141 处方 142 功能主治 14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144 摘录 15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加味甘桔汤 151 处方 152 功能主治 153 摘录 16 《医学集成》卷二方之加味甘桔汤 161 处方 162 功能主治 16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164 运用 165 摘录 17 《万氏女科》卷三方之加味甘桔汤 171 处方 172 功能主治 17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174 使用注意 175 摘录 18 《幼科直言》卷五方之加味甘桔汤 181 处方 182 功能主治 18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184 摘录 19 《医宗金鉴》卷五十八方之加味甘桔汤 191 组成 192 功能主治 19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20 《洞天奥旨》卷九方之加味甘桔汤 201 组成 202 功能主治 20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21 《济阳纲目》卷一○六方之加味甘桔汤 211 组成 212 功能主治 21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214 运用 22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之加味甘桔汤 221 组成 222 功效主治 23 《医方简义》卷四方之加味甘桔汤 231 组成 232 主治 23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234 运用 24 《保命歌括》卷六方之加味甘桔汤 241 组成 242 功能主治 24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2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加味甘桔汤 1 拼音

jiā wèi gān jú tāng

2 概述

加味甘桔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二首。

3 《疡医大全》卷十二方之加味甘桔汤 31 组成

甘草、桔梗、荆芥各三钱,炒牛蒡子二钱,贝母一钱五分,薄荷五分[1]。

32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

33 功能主治

《疡医大全》卷十二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时毒[1]。

34 运用

若两颐肿盛者,加牡丹皮三钱,柴胡一钱五分[1]。

4 《医学心悟》卷三方之加味甘桔汤 41 组成

甘草五分,桔梗、川贝母、百部、白前、橘红、旋覆花、茯苓各一钱五分[1]。

42 功能主治

《医学心悟》卷三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肺郁哮喘,咽痛,胸满痛等症[1]。

主治表寒束其内热,致成哮喘。

4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

5 《外科真诠》方之加味甘桔汤 51 组成

生地黄、玄参、枳壳、桔梗、牛蒡子、防风、连翘、金银花各一钱,穿山甲二片,牡丹皮一钱半,蒲公英三钱,甘草五分[1]。

52 功能主治

《外科真诠》卷上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结喉痈,肿甚堵塞咽喉,汤水不下[1]。

主治结喉痈,生于项前结喉之上,肿甚则堵塞咽喉,汤水不下。

5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

水煎内服。外敷洪宝膏,溃后用乌云散盖膏。

6 《罗氏会约医镜》卷七方之加味甘桔汤 61 组成

甘草1钱半,桔梗1钱半,元参1钱,赤药1钱,生地1钱,防风1钱,荆芥7分,薄荷7分,山豆根1钱,连翘1钱,黄芩1钱,北细辛3分,羌活6分,独活7分,白芷8分。

62 功能主治

《罗氏会约医镜》卷七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喉肿痛。

6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64 运用

肝胆火,加白芍、栀子、胆草;胃火,加石膏3钱;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消;毒甚而烂者,加牛蒡子,金银花。

7 《罗氏会约医镜》卷二十方之加味甘桔汤 71 组成

连翘1钱,甘草1钱,桔梗1钱,射干1钱,牛蒡子1钱,黄连(酒炒)1钱,黄芩(酒炒)1钱。

72 功能主治

《罗氏会约医镜》卷二十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麻疹后余毒喉病。

7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外用苦参3钱,僵蚕2钱为末吹之。

8 《医学心悟》卷四方之加味甘桔汤 81 处方

甘草9克(炙)桔梗 荆芥 牛蒡子(炒)贝母各45克 薄荷09克

82 功能主治

《医学心悟》卷四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缠喉风,咽喉肿痛胀塞,红丝绕缠,口吐涎沫,食物难入,甚则肿达于外;走马喉风,喉舌之间,暴发暴肿,转肿转大;缠舌喉风,舌硬,根两旁烂;悬痈,生于上腭,形如紫李者。

8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84 运用

若内热甚,或饮食到口即吐,加黄连3克;若口渴,唇焦舌燥,便闭溺赤,更加黄柏、黄芩、山栀、黄连;若有肿处,加金银花15克。

85 摘录

《医学心悟》卷四

9 《景岳全书》卷六十三方之加味甘桔汤 91 处方

桔梗24克 甘草30克 牛蒡子 射干各18克 防风 玄参各12克

92 功能主治

《景岳全书》卷六十三方之加味甘桔汤功在祛风宜肺,清热解毒。主治风热上侵,咽喉肿痛。

9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用水200毫升,煎服。或加生姜l片。

94 运用

热甚者,加黄芩,去防风。

95 摘录

《景岳全书》卷六十三

10 《医林绳墨大全》卷八方之加味甘桔汤 101 处方

甘草、桔梗、诃子、木通。

102 功能主治

《医林绳墨大全》卷八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风寒失音。

10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入生地汁少许服。

104 摘录

《医林绳墨大全》卷八

11 《辨证录》卷五方之加味甘桔汤 111 处方

桔梗3钱,川芎3钱,天花粉3钱,麦冬3钱,甘草1钱,黄芩1钱。

112 功能主治

《辨证录》卷五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春温。春月伤风,头痛鼻塞,身亦发热。

11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14 摘录

《辨证录》卷五

12 《痘麻绀珠》方之加味甘桔汤 121 处方

甘草1钱,桔梗3钱。

122 功能主治

《痘麻绀珠》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痘疹咽喉肿痛,不能饮食者。

12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加猪肤皮,水煎服。

124 摘录

《痘麻绀珠》

13 《片玉痘疹》卷五方之加味甘桔汤 131 处方

桔梗、甘草、牛蒡子(炒,研)、射干、荆芥、升麻。

132 功能主治

《片玉痘疹》卷五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痘疮咽喉肿痛。

133 摘录

《片玉痘疹》卷五

14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之加味甘桔汤 141 处方

生地15g,元参15g,桔梗9g,枳壳9g,银花31g,连翘31g,丹皮9g,蒲公英31g。

142 功能主治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口炎。

14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44 摘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15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加味甘桔汤 151 处方

甘草、豆根、力子、麦冬、蒌仁、桔梗、元参、连翘、荆芥。

152 功能主治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麻症咽喉肿痛不食。

153 摘录

《麻症集成》卷四

16 《医学集成》卷二方之加味甘桔汤 161 处方

荆芥、贝母、大力、薄荷、细辛、桔梗、甘草。

162 功能主治

《医学集成》卷二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乳蛾,喉生大白泡。

16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外用人指甲煅、研,吹上即破。

164 运用

热甚,加芩、连;肿甚,加银花。

165 摘录

《医学集成》卷二

17 《万氏女科》卷三方之加味甘桔汤 171 处方

甘草、桔梗、款冬、贝母、前胡、枳壳、白茯、五味、麦冬各等分。

172 功能主治

《万氏女科》卷三方之加味甘桔汤功在清肺宽中。主治产后咳久不止,涕唾稠粘。

17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加淡竹叶15片,水煎,食后温服。

174 使用注意

如产后吃盐太早者难治。

175 摘录

《万氏女科》卷三

18 《幼科直言》卷五方之加味甘桔汤 181 处方

甘草、桔梗、桑皮、丹皮、陈皮、黄芩、白芍、乌梅肉、使君子肉。

182 功能主治

《幼科直言》卷五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小儿肺胃湿热,鼻内出虫者。

18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生姜1片为引。兼服抱龙丸。

184 摘录

《幼科直言》卷五

19 《医宗金鉴》卷五十八方之加味甘桔汤 191 组成

射干、牛蒡子(炒)、元参、连翘(去心)、麦门冬(去心)、栀子(炒)、苦桔梗、甘草(生)。

192 功能主治

《医宗金鉴》卷五十八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痘疹热毒壅遏肺窍,痘未灌浆而音已先哑者;或痘毒不能发越于外,火热壅塞膈间,上冲咽喉肿痛,甚而不能呼吸,饮食难入。

19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0 《洞天奥旨》卷九方之加味甘桔汤 201 组成

桔梗3钱,甘草1钱,甘菊2钱,青黛2钱,茯苓3钱,白附子8分,天花粉2钱,白芷5分。

202 功能主治

《洞天奥旨》卷九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肺风,渣鼻疮。

20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1 《济阳纲目》卷一○六方之加味甘桔汤 211 组成

桔梗3钱,甘草1钱,防风1钱,荆芥1钱,薄荷1钱,黄芩1钱,元参1钱。

212 功能主治

《济阳纲目》卷一○六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喉痹。

21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上锉。水煎,食后频频噙咽。

214 运用

咳逆,加陈皮;咳嗽,加知母、贝母;发渴,加五味子;唾脓血,加紫苑;肺痿,加阿胶;面目肿,加茯苓;呕,加半夏、生姜;少气,加人参、麦门冬;肤痛,加黄耆;目赤,加栀子、黄连;咽痛,加鼠粘子、竹茹;声哑,加半夏、桂枝;疫毒,头痛肿,加鼠粘子、大黄、芒消;胸膈不利,加枳壳;心胸痞,加枳实;不得卧,加栀子;发斑,加荆芥、防风;酒毒,加干葛、陈皮之类。

22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之加味甘桔汤 221 组成

生甘草5分,苦桔梗1钱半,嫩苏梗1钱半,紫菀1钱半,白前1钱半,橘红1钱半,制香附1钱半,旋覆花1钱半。

222 功效主治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之加味甘桔汤功在散结活痰。主治梅核气,咳逆无痰,喉间如含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燥痰粘结喉头。

23 《医方简义》卷四方之加味甘桔汤 231 组成

桔梗1钱,白及片1钱,橘红1钱,甜葶苈(炒)1钱,甘草节1钱5分,川贝母1钱5分,米仁5钱,银花5钱(加丝瓜筋2、3钱亦佳)。

232 主治

《医方简义》卷四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肺痈咳嗽,吐脓血,胸中及右胁疼痛,不能右卧者。

23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34 运用

如肺痈初起,加荆芥、防风各1钱;如溃后者,加人参、绵黄耆各1钱。

24 《保命歌括》卷六方之加味甘桔汤 241 组成

桔梗1钱,甘草1钱,升麻1钱,连翘1钱,防风1钱,牛蒡子1钱,黄芩(酒炒)1钱。

242 功能主治

《保命歌括》卷六方之加味甘桔汤主治大毒流行,咽痛喉痹。

243 加味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素问、灵枢经、难经本义、类经、内经知要

伤寒论、类证活人书、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注、伤寒贯珠集、长沙方歌括

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方论衍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方歌括

瘟疫论、痧胀玉衡、广瘟疫论、外感温热病、疫诊一得、温病条辨、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六因条辨、伤寒瘟疫条辨、时病论

脉经、濒湖脉学、诊家正眼、脉诀汇辨、四诊抉微、三指禅、望诊遵经、察舌辨症心法、辨舌指南

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汤液本草、本草备要、得配本草、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

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本事方、济生方、世医得效方、医方考、名医方论、医方集解、重校汤头歌诀、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串雅补

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内外伤辨、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阴证略例、十药神书、内科摘要、杂病论治准绳、济阳纲目、痰火点雪、症因脉治、理虚元鉴、傅青主男科、金匮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医醇胜义、血证论、中风斠诠 、刘涓子鬼遗方、卫济宝书、外科精要、外科精义、外科理例、解围元薮、疮疡经验全书、外科启玄、外科正宗、霉疮秘录

洞天奥旨、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外科真诠、疡科纲要

理伤续断方、跌打损伤妙方、正体类要、伤科汇纂、伤科补要、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伤科大成

女科万金方、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妇人大全良方、济阴纲目、陈素庵妇科补解、傅青主女科、达生编、妇科玉尺、女科要旨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婴童百问、幼科发挥、幼科铁镜、幼幼集成、幼科释谜、遂生编、福幼编

原机启微、银海精微、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目经大成、咽喉脉证通论、重楼玉钥、白喉全生集、口齿类要

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子午流注针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厘正按摩要术

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素女经、养性延命录、新刻奉亲养老书、三元参赞延寿书、养生类要、饮膳正要、遵生八笺、内功图说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医经溯洄集

推求师意、医贯、医旨绪余、质疑录、医学真传、医学读书记、医学源流论、重庆堂随笔、冷庐医话、医原、存存斋医话稿、西溪书屋夜话录、名医类案

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诸病源候论、华氏中藏经、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医学启源、洁古家珍、儒门事亲、洗冤集录、卫生宝鉴、此事难知、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玉机微义、证治要诀及类方、名医杂著、医学纲目、医学正传、韩氏医通、赤水玄珠、医学入门、古今医鉴、万病回春、先醒儒医学广笔记、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增补病机沙篆、证治汇补、景岳全书、石室秘录、辨证录、张氏医通 、医学心悟、医方一盘珠、医碥、兰台轨范、医林改错 、医宗金鉴、杂病源流犀烛、类证治裁 、医学三字经、理瀹骈文、医理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哈哈!够全了吧! 上面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中医古籍。你可以从中挑选自己需要的,可以把这些书名抄下来,对以后中医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中医心理学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中医心理学 1 拼音 zhōng...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