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 全面治疗失眠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中医针灸 全面治疗失眠,第1张

睡眠是生命的必须过程。据研究,一个人如果不吃食物最多可以坚持一个月,但不睡眠活不了10-14天。还有许多是由不良睡眠引起的。睡眠还与人的寿命有关。因此,保持科学的睡眠十分重要。一般而言,青少年每天需睡眠8-9个小时 ,中年人8小时,老年人7小时左右。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症不断增加,且由中老年为主向中青年蔓延。

又称“不寐”,是以不易入寐为特征的一类证。轻者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失眠多因化源不足,心神失养;阴虚火旺,阴不敛阳;心虚胆怯,心神不安或痰热、实火,扰动心神所致。本证多见于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以及贫血等中。

失眠的机理和作用:

以方法安眠古代即有记载,失眠的机理和作用,在于能协调阴阳,,,从而达到的目的。

(1)调和阴阳:

《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阐明了疾具有协调阴阳的作用。人体在睡眠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有导致作祟,如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虚胆怯、胃气不和等,均可导致阴阳失和而致失眠。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如阳气盛、阴气虚可导致失眠。反之,阴气盛、阳气虚可导致嗜睡。两者取阴跷的照海和阴跷的申脉进行,但失眠应补阴泻阳,嗜睡应补阳泻阴。

(2):

扶正,就是扶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失眠的发生、发展在一些情况下也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针灸可以,故可收到之功。如胃气失和、心火炽盛、痰热内扰、肝郁化火证型的失眠,皆因邪实而发,久则伤及正气,使失眠更加缠绵难愈。这时就应用针灸扶正祛邪,大凡针刺补法和艾灸皆有扶正的作用;针刺泻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但在具体运用时,必须结合腧穴的特殊性来考虑。

(3):

人体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十二经的分布,阳经在四肢之表,属于六腑;阴经在四肢之里,属于五脏,并通过十五络的联系,沟通表里,组成气血循环的通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和气血及脏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失眠的发生,可以与气血失和、脏腑失调有关,这些病理特征可以反应在经络上,并针灸调节经络与脏腑气血的平衡,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针灸:

灸法

取穴:三阴交、神门、心俞、百会、内关、

操作:

(1)、隔姜灸:每穴可用黄豆大艾柱灸5-10壮,每晚1次,5次为1个疗程。

(2)、温和灸:每穴可灸10-15分钟,每晚1次,7次为1个疗程。

(3)、艾柱隔芹菜根灸:取鲜芹菜根切成02厘米薄片置穴上,放艾柱灸3-5壮,每晚1次。

(4)、珍珠层粉敷灸:取珍珠层粉、丹参粉、硫黄粉、冰片各等量混匀,填满

脐窝敷灸,每晚1次,7次为1个疗程。

(5)朱砂敷灸:取双脚涌泉穴,将朱砂3-5克,研成细面,用干净白布一块,涂浆糊少许,将朱砂均匀粘附于上,然后外敷涌泉穴,胶布固定,用前先用热水洗脚,睡前贴敷。

皮肤针

取 穴:常用穴:颈椎1~7两侧、胸椎5~12两侧。

备用穴:额部、头部、眉弓、神门三阴交。

操 作:

上述部位均取,重点用皮肤针叩刺常用穴之两侧,手法轻度或中度。先从颈椎开始,自上而下叩刺两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横行刺,每横行部位三针。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围内按常规叩刺20~50下。额部横叩打三行,头部呈网状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肤潮红或微出血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注意事项:

(1)、本法用于以失眠为主的患者。且以病程短者疗效为好,病程长者疗效较差。

(2)、皮肤针弹刺讲究手法,本法应由专业人员施行。

(3)、失眠症的针灸治疗应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以及适当减轻等相结合。

耳穴压丸

取 穴: 常用穴:心、缘中、神门。

备用穴:肾、皮质下、肝、内分泌、脾。

操 作:

一般仅取常用穴,效不显时加选备用穴1-2穴。贴压物可用子,绿豆或冰片(预先制备成米粒大之颗粒),贴压于一侧穴上。然后每穴按压1分钟,使耳廓充血发热。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耳穴3~5次,睡前必须按压1次,时间为每穴约1~2分钟。隔日换贴1次,二侧穴位交替应用。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天。

注意事项:

(1)、本法多用于初得或较轻的失眠症,并有一定预防作用。

(2)、据著者经验体会,关键在于睡前半小时按压,如能配合用温热的水浸足10-15分钟或 双足心3-5分钟,效果更好。

(3)、本法可由医生定好穴区后,嘱家属自行贴压。

耳穴埋针

取 穴:常用穴:心、肾、缘中、神门、皮质下。

备用穴:胃、肝、枕、脾。

操 作:

常用穴均取,效不显时,酌加备用穴。严格消毒耳穴后,将揿钉形皮内针埋入,上以胶布固定,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以感到轻微疼痛、胀、发热为佳。每次一侧耳,双耳交替。3~5天换埋针1次,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注意事项:

(1)、本法用于较重的失眠症患者。

(2)、应用于本法必须注意严格消毒,夏天不宜用本法,以防感染。

(3)、如应用二疗程无效者,宜改用它法。

刺血

取 穴

常用穴:阿是穴。

备用穴:内中魁。

操 作:

先以耳穴探测仪或探测棒在耳根部仔细测出敏感点,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后,用消毒弹簧刺针或三棱针迅速点刺,出血如绿豆大。每次只刺一侧,每日或隔日1次,两耳交替。疗效不显者可加刺另一侧之内中魁穴。5~7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经观察治疗时间以上午或下午为佳,夜晚进行者效果较差。

(2)、本法的关键在于准确寻找到阿是穴(敏感点)。内中魁穴一般刺近指侧节横纹中点一穴,挤压出血即可。

(3)、注意严格消毒。

体针加敷贴

取 穴: 常用穴:百会、四神聪。

备用穴:涌泉。

操 作:

上穴均取。常用穴用针剌法。先针百会,向前横剌1寸,施快速均匀左右捻转手法,持续2分钟,间隔,再行前法,反复3次,令患者带针48小时。百会起针后,继针四神聪,均向前横剌1寸,以提插手法,轻、快、匀运针2分钟,间隔,再行前法,反复3次,令患者带针24小时。出针后,再针百会如前法。如此,以9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备用穴用贴敷法。取珍珠粉、朱砂粉、大黄粉、五味子粉适量混匀。每次取3g,用鲜竹沥调成糊状,均分两份,集中涂于5cm×5cm大小的医用胶布上。于每晚睡前分贴于左右涌泉穴,连续9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注意事项:

(1)、本法常用穴采用长时间留针法,应注意穴区局部严密消毒,针具应使用一次性消毒毫针,以防折针。留针期间不可洗头。

(2)、本法用于重度失眠症。

、针灸、

失眠中医针灸如何治疗

 失眠中医针灸如何治疗,失眠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每天我们身体在睡梦中得以改善,同时排毒,要是失眠的话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下面详细说说失眠中医针灸如何治疗。

失眠中医针灸如何治疗1

 中医在临床上用针刺相应的脏腑经络之原穴、背俞穴治疗不寐症。治疗时取内关、神门、三阴交、安眠穴为基础方。胃不和则不眠者加胃俞、脾俞、足三里;肝火上扰者加肝俞、太冲;心肾不交者,加心俞、肾俞、太溪;心虚胆怯者,加心俞、胆俞、大陵、丘墟。除肝火上扰用泻法外,其余多用平补平泻法及补法。经过3天针灸后,患者睡眠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对于顽固性失眠,中医主穴选用印堂用滞针法,虚证加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实证加肝俞、丰隆、行间。用常规针刺手法。此外,还有利用针刺风池穴,疗效都十分显着。

  穴位针灸与中药相配合

 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就可利用番泻叶泡水当茶饮外加针灸进行治疗。针刺取风池、百会、印堂、太阳、肝俞、头维、合谷、行间等穴,用泻法;

 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时,可在服用黄连温胆汤的同时针刺中脘、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可饮黄连阿胶汤同时针刺神门、内关、三阴交、太溪等穴。

 西医治疗失眠症时往往利用镇静催眠药物,但由于此类药物具有诸多的不良反应,可能损害肝、肾功能,长期服用还可能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因此不宜长用。相比之下,中医治失眠在这一方面优势明显。中医疗法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在明显改善睡眠状况的同时还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特别是以下对失眠症的治疗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综合疗法,博采众中医疗法之长,治疗更是安全有效。

 看了上述对于失眠中医针灸如何治疗的介绍后,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吧。失眠运用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可以用针扎刺激穴道来改变现状。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其方法,掌握它的窍门,千万不能盲目的胡扎。否则往往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失眠中医针灸如何治疗2

 针灸对于治疗失眠的效果比较不错。中医认为:针灸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之功效,对于轻度、没有禁忌症的失眠患者,在针灸的治疗下都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利用针灸治疗失眠,主要是针灸以下的4个穴位。

  1、神门穴

 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在腕关节的尺骨端、手掌横纹和尺骨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藏神,从字面上的解释来讲,神门穴对治疗神经类的疾病有一定的缓解功效。

  2、百会穴

 它位于头顶、前发际线上方的5英寸处。是手的三阳经、足的三阳经、足的厥阴经和督脉会合的地方。这个穴位对女性产后失眠的治疗效果比较不错,起到协调精神和开窍的作用,可以治疗肝火旺盛、气血亏虚等引起的头痛或失眠等症。

  3、安眠穴

 这是治疗失眠最重要的穴位,也被称之为经外奇穴,是在项部翳风和风池之间。自我治疗是借助于按摩刺激本穴,也可以通过艾条温和灸的方法来改善睡眠质量,非常适合失眠严重的患者。

  4、内关穴

 这个穴位是在前臂的内侧,手腕横纹上方的两英寸处,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具有调节心脏功能的功效。可以与神门穴相互的配合,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通常针灸医生都会将其作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上述提到的方法对治疗失眠有很大的好处,但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想要彻底的解决失眠的问题,就要找到失眠的发病原因,通过针灸的方法可以改善失眠的症状,但是如果是严重的失眠者,必须经过医生的诊断,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不能单纯的依靠针灸,只能将其作为辅助治疗方案。

医案作者:朱勉生教授亲传大弟子 陈春信教授

据调查,2021年已经有超5亿中国人习惯在24点之后入睡,这意味着中国居民中,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是“夜猫子”群体。网上更有“月亮不睡我不睡,我是秃头小宝贝”等类似的戏谑流行语,反应着“夜猫”们对于失眠的习惯,以及面对失眠等问题时的无奈和无力感。

时空针灸对失眠也是疗效显著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朱勉生教授的大弟子陈春信教授提供的两则时空针灸治疗失眠的医案。

患者,女,55岁,已婚。

初诊时间: 2017年10月4日16:30(-2h) 甲子日(1)辛未时(8)。

主诉: 早醒10年余,加重3月。

自述: 10多年来早醒,以3点左右最为突出,醒后不能继续入睡,神疲乏力,记忆力减退,腹胀,午后加剧,体倦,口淡无味。舌红少苔,脉细弱,尺弱小于人迎3倍。

中医诊断: 不寐,心脾两虚证,治则: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治疗方法:时空针灸纳子法大通经,时间穴位(记忆时穴:丑时):曲泉,空间穴位:章门、期门、合谷、迎香、冲阳、大包、少府、大杼、至阴、俞府、天池、瞳子髎;营气底盘:照海、大椎、天突、中脘、气海。经验穴位:上星、神门、大陵、三阴交。得气反应:针后觉右侧上肢沉重、发热;得气效应:体倦感消失,内心平静,对生活充满信心。

2诊: 2017年10月11日16:00(-2h) 辛未日(8)乙未时(32)。

患者自述: 经上次治疗后睡眠明显好转3天,能睡到7点左右,之后出现5点早醒,体倦感减轻,偶有腹胀。

舌脉及治则同前,治疗方法:时空针灸纳子法小通经,时间穴位(记忆时穴:寅时):太渊,空间穴位:章门、期门;营气底盘穴位:照海、大椎、天突、中脘、气海。经验穴位:百会、上星、大陵、三阴交。得气反应:很快入静,之后进入半睡状态。得气效应:自我感觉精力充沛,腹胀感消失。

经过3次治疗,基本治愈。之后每隔30天左右复诊一次,整体状态良好。

按语:

《灵枢·五十营第十五》指出“天周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仗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时空针灸纳子法以十二时辰配属十二正经的“显性系统”为应时敏感的一日周期为基础,并包含任督二脉、阴阳维脉以及女子以阴跷为经为计,男子以阳跷为经为计的四条奇经的“隐性”参与,共计二十八脉暗合二十八星宿。

时空针灸纳子法大通经的时间穴位是从应时敏感经的通经穴开始,顺序针刺十二通经穴。空间穴位由:章门、期门、合谷、迎香、冲阳、大包、少府、大杼、至阴、俞府、天池、瞳子髎“十二通经穴”及营气底盘:照海、大椎、天突、中脘、气海两部分组成,具有较强的疏通脏腑气机,调和营卫的作用。本案患者“定时早醒”,选用时空针灸纳子法应时敏感的经脉予“逢时而刺”,故患者经过三次诊疗即愈。

患者,女,60岁。

初诊: 2015年11月25日13:00(-1h) 乙巳日(42)壬午时辰(19)。

主诉: 入睡困难,睡而易醒5月余。现病史:患者5个月前得知儿子在阿根廷死亡的消息后出现难以入睡、睡而易惊醒,身体倦怠,焦虑不安,心悸易惊,情绪低落,纳呆,大便溏,小便正常。舌淡,苔白,关脉弦、尺脉沉细涩。

中医诊断: 不寐,心肾不交兼肝郁脾虚证,治则:交通心肾兼疏肝健脾。治疗方法:时空针灸灵龟八法,选用得知儿子去世消息的记忆时穴,2015年6月22日马德里时间13:30(-2h),已巳日(6)庚午时辰(7),时间穴位:足临泣(4)、配穴外关。空间穴位见图13、图14、图15。靶向穴位用郄门。得气反应:患者诉留针期间左上肢热感流向胸部,并产生胸痛,随之感觉一道黑光出现在眼前,渐渐消失后出现蓝天白云,数十秒钟后疼痛消失。得气反应:胸闷消失,自诉“如同打开一扇天窗”,全身微热感,自觉十分平静坦然。

2诊治疗同1诊。

3诊: 2016年1月27日19:00,患者诉自上次诊治后有6小时以上连续睡眠,偶有胸闷感,但在1周前购买回阿根廷飞机票(航班时间2016年2月5日18:30)准备回国,阿根廷是她儿子死去的地方,因此焦虑不安、早醒等症复发。

舌脉同前,选用时空灵龟八法,采用将来的乘机时间为记忆时穴:2016年2月5日18:30(-1h)丁巳日(54),己酉时辰(46)。记忆时穴:主穴公孙(6)、配穴内关,空间穴位:去通天加太阳,去太溪加足三里。得气效应:自诉针后入静时出现儿子的形象在空中,自己同他一起飞翔,随后渐渐落地,眼前出现海洋,随之入眠。得气效应:取针后自觉身体轻盈,身心愉悦。

经过5次治疗后,患者自述:情绪稳定,未再出现惊恐和失眠等症状。2017年6月27日随访得知以上症状均未复发。

按语:

本案在第1诊时,选用引起患者不寐的意外事故的记忆时穴主穴足临泣、配穴外关,巽为风位东南方,应人体胆,二穴配用可疏畅气机。再加上3组九宫空间穴位的组合,充分调动元气修复的功用。在第3诊中使用到达阿根廷可能再次产生精神刺激引发病症的时间穴位公孙进行治疗,使患者焦虑不安、恐惧等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的预防,充分展现了时空针灸“记忆时穴”的临证良效。《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认为经络腧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所,并反复告诫针刺以“得神”“得气”为要诀,患者留针期间的感觉即为“得神”“得气”的表现。本案灵活使用记忆时穴获得快速的得气反应和得气效应,仅5次基本治愈了持续5个月的不寐。

陈春信,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临床专家、云南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全欧洲中医药专家联合会副主席、时空针灸研究院副院长,师从时空针灸学创始人朱勉生。在西班牙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及教学三十余年。

神门从字面上就不难理解其临床作用,神之门户,神指心神和精神。即精神入门内则为睡,精神出门则为醒,该闭之时不闭,精神外流,则失眠;该开之时不开,精神难出,则嗜睡。因此神门者治疗失眠之要穴。同时也为临床治疗手法的应用提供了指导。本人临床应用神门联合辨证取穴治疗失眠病例300余,无不效者。今将其体悟述于此,以交流,望技术更精进,希同行及爱好者有所得。

神门穴定位: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主治心病,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等疾病。直刺03~05寸,针刺时需避开尺动脉和静脉。

1失眠:向上斜刺05寸,配合申脉、照海、百会、安眠点等穴位。留针30min,每日一次,7日一疗程。

2心绞痛:直刺05寸,配合血海、膈俞、极泉。常规针刺,痛止出针。

3遗精、遗尿:神门、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神门外其它穴位温针灸3-5壮,留针30min,每日一次,7日一疗程。

4痴呆、癫狂:神门,大椎,丰隆。临床效果不佳。

(1)百会透前顶法

选穴:百会穴。

方法:使用32号15寸毫针,常规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然后再将针向前顶穴方向平行刺入12寸左右。施抽气法,即用爆发力向外速提,但速提时针最好不动,至多提出一分许,连续3次后再缓慢地将针进至原处。行针2分钟,使针留滞24小时。

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连用3个疗程。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2)水五针法

选穴:主穴为百会、四神聪穴。配穴:心脾两虚型配心俞、脾俞、三阴交;心胆气虚型配心俞、胆俞、阳陵泉;心肾不交型配心俞、太溪;肝郁气滞型配肝俞、太冲。

方法:患者安静仰卧,取百会穴,常规消毒,医者立于患者头前,拇食指持32号毫针以15度夹角,逆督脉循行方向,沿头皮与颅骨骨膜间快速进针,平针刺1寸左右。四神聪穴与百会穴进针方向及深度均相同,即逆督脉循行方向,深度要求在1寸左右。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以捻转手法为主,配穴均不留针。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用三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日。

主治:各种失眠症。

(3)针刺配合涌泉贴敷法

选穴:百会穴、四神聪穴。

方法:首选百会穴,向前横刺,进针1寸,施均匀快速左右捻转手法,持续2分钟,间隔10分钟,再行前法,反复3次,令患者带针48小时。百会起针后,继针刺四神聪,均向前横刺,进针1寸,以提插手法,做到轻、匀、快,操作2分钟,间隔10分钟,再施前法,反复3次,令患者带针24小时。起针后再针百会如前法。9天为一疗程。

贴敷法:选涌泉穴,取珍珠粉、朱砂粉、大黄粉、五味子粉适量混匀,每次3g用鲜竹沥调成糊状,均分两份,集中涂于5cm×5cm大小的医用胶布上,贴于左右涌泉穴,每晚睡前贴1次,连用9天为一疗程。

主治:重症失眠症。

(4)调肝安神针刺法

选穴:主穴取内关、三阴交、太冲、神庭、四神聪。随症配穴:

肝风内动者加风池、风府;痰湿内盛者加中脘、天枢;阴虚火旺者加太溪、侠溪;心脾气虚者加心俞、气海、足三里。

方法:酌情补泻,或平补平泻,留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两个疗程。

主治:中风后不寐症。

(5)针灸法

选穴:主穴为申脉、照海(均两侧)。配穴为心脾两虚者加百会;心肾不交者加涌泉(双侧);肝火上扰者加行间(双)、风池(双)。

方法:选用26~28号长1~15寸毫针。申脉穴进针时针与皮肤成45度角,斜向内向下刺入1寸许。照海穴以同样角度,斜向外下方刺入12寸许。行间穴垂直进针05寸许。风池穴进针时针尖向看对侧眼球方向刺入1寸许。运用提插和捻转相结合的补泻手法。

申脉穴用泻法,照海穴用补法,行间穴用泻法,风池穴用平补平泻法而且提插幅度宜小。每穴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百会穴和涌泉穴用艾条行温和灸法,每次灸一侧涌泉,每次30分钟,每天灸两次(包括睡前施灸一次)。治疗时间均选下午2~6点之间。

每天1次,10天次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连用1~6个疗程。

主治:失眠症。

(6)辨证针刺法

选穴:心脾两虚选心、肝、脾、肺、肾、胃、胆俞,均为双侧;脑髓失调选印堂、百会、安眠(双);心血不足选脾俞、足三里、隐白、神门,皆为双侧;心肾不交选三阴交、太溪、心俞、肾俞、神门,皆为双侧;胃失和降选足三里、丰隆、胃俞,皆取双侧,四神聪;肝胆郁热选风池、丘墟、行间、期门、神门皆取双侧。

方法:根据虚实辨证情况,采用补法或泻法,或平补平泻法,不留针或留针10分钟,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

主治:各种失眠症。

(7)背俞穴挑治法

选穴:取心俞、脾俞、肾俞为主穴。肝气不疏加肝俞(均双)。

方法: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刺至皮下组织,连续挑动组织纤维并挑断数根,挤出少量乳白色浆液,干棉球压迫,纱布固定。每次取一侧,双侧交替使用,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1)韦良玉等[3 ] 认为失眠是因阴精耗损、阴虚阳亢、虚阳浮越所致,采用“健脑安神引火归元”针灸法治疗慢性失眠。将120名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以“健脑安神引火归元”针灸法治疗,穴取四神聪、安眠(双)、印堂、涌泉(双),四神聪、安眠(双侧)接G-6805型电针治疗仪,采用连续波,频率150次/分,刺激量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涌泉穴只灸不针,采用温和灸,每次治疗30min。常规组予以常规针刺法,穴取神门(双)、内关(双)、安眠(双)、百会。西药组予口服舒乐安定法治疗。针灸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治疗失眠40例,痊愈9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常规组总有效率875%;西药组总有效率75%。

(2)宋琳琳等[4 ] 采用督灸法治疗失眠,指出失眠的病因病机为:营卫不和、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针灸能够泄其有余,平抑夜间相对亢盛的阳气,亦能补其不足,补益日间不足的正气,调整机体阴阳、营卫平衡,使机体功能重新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方法:临床收集130名失眠患者,均采用督灸法进行治疗。操作方法:令患者裸背俯卧于治疗床上,取督脉大椎至腰俞的脊柱部位,常规消毒后在治疗部位涂抹生姜汁,撒上督灸粉(肉桂、丁香各1g,麝香05g),而后覆盖桑皮纸,然后再在桑皮纸上铺生姜泥,最后在姜泥上面放置艾柱,然后点燃艾柱,连续灸治3次后把姜泥和艾灰去除。然后用湿热毛巾把治疗部位擦干净,取消毒纱布敷于脊背上并固定。灸后若起泡,令其自然吸收。每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期间禁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之物,禁冷水洗浴。疗效标准:参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表,选取周平均睡眠时间、周平均入睡时间、周平均夜醒次数和晨起疲乏四个指标,分疗程对失眠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价。治疗结果:各疗程间周平均睡眠时间、周平均入睡时间、周平均夜醒次数和晨起疲乏百分率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3)杨立锋等[5 ] 将140例失眠患者均采用电针的方法治疗。方法:取穴:主穴:神门、三阴交、百会、安眠、神庭。配穴:头痛眩晕者配太阳、印堂;心烦易怒者配太冲。操作方法:为患者选取安静温暖的卧位环境,穴位皮肤碘伏消毒后,选用15寸一次性无菌毫针,采用无痛进针法,针刺得气后,在双侧三阴交、神门穴上接通电子诊疗仪,选用连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留针30min。上法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3d。在针刺治疗期间,凡有服用安眠药者,要求患者逐渐递减或少量服用,睡眠正常者停服安眠药。结果:本组140例患者,1疗程结束后治愈37例,占264%;2疗程结束后治愈52例,占371%,总共治愈89例,占634%;好转44例,占314%;无效7例,占5%;总有效率95%。

(4)刘琴等[6 ] 采用针刺颈部夹脊穴治疗失眠。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3组,每组40例。方法:在治疗各自原发病的基础上,对照组加取百会、四神聪、神庭、头维、率谷、太冲、三阴交(后4穴均取双侧);观察组A加取风池、完骨、天柱、颈夹脊、太冲、三阴交(均取双侧);观察组B同时加取前两组穴,穴位处皮肤以75%酒精常规消毒。先取颈部穴位,针刺过程严格无菌操作。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一次,每周治疗6天。治疗1个疗程(14天)。治疗期间嘱患者作息时间规律,辅以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疏通情志,缓解压力,增强康复信心。结果:1个疗程后比较3组患者的有效显效率及PSQI量表评分,观察组A与对照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B疗效显著性优于前两组。结论:风池、完骨、天柱、颈夹脊穴治疗失眠疗效确切,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5)王思雅等[7]将48例失眠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方法:主穴:四神聪、百会、神庭、安眠(双侧)、神门(双侧)、内关(双侧)。配穴:肝郁化火者加肝俞、太冲、侠溪;阴虚火旺者加照海、太溪、阴郄;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胆气虚者加丘墟、心俞、

胆俞。操作:主穴每次必选,配穴每次选取1-2个。四神聪、百会、神庭平刺05-08寸,安眠刺08-1寸,内关、神门、行间、侠溪、阴郄直刺05-1寸,足三里直刺1-15寸,背腧穴均向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均行平补平泻法。病人取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得气后均留针30min。1次/d,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定的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达6h以上伴随症状全部消失;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h;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结果:痊愈22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

(6)陈宇清等[8] 采用针刺补泻加耳穴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将56例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方法:取穴:以滋阴降火、调和阴阳为则。针刺取穴:百会、神门、内关、太溪、三阴交(均为双侧)。耳穴取穴:交感、内分泌、神门、心、肾。操作:针刺操作:常规消毒穴位局部,各穴采用常规针刺方法,针刺得气后,施施以提插捻转手法,对照组平补平泻,观察组根据穴位特性施以补泻,百会平补平泻,内关、神门用泻法,太溪、三阴交用补法。留针30min,每隔5min行针1次,隔天治疗1次。耳穴操作:两组均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平补平泻。选取酒精消毒后的王不留行籽贴在05cm×05cm医用胶布上,酒精常规消毒耳廓,贴敷于上述耳穴,每穴按揉1min,力度以胀痛但能忍受为度。并嘱患者按压3次/d,平补平泻(重按为泻,轻按为补,中等力度为平补平泻)。与针刺同步隔天更换一次。1个月(15次治疗)后统计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效,观察组标准现效率较对照组稍高。PSQI统计各项指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在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方面得到更好的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7)陈光辉等[9] 将64名肝胆湿热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采用针灸配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胆湿热型失眠。方法:对照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组成:龙胆草5g、黄芩10g、山栀9g、泽泻10g、木通9g、车前子8g、当归9g、生地黄20g、柴胡10g、生甘草5g。睡眠多梦、眠浅易醒者可配伍石菖蒲、茯苓10g;手足心热、头晕耳鸣、怒则面赤者加生地黄10g、知母15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取神门穴直刺03-05寸;内关穴直刺05-1寸;三阴交直刺1-15寸;太冲穴直刺05-08寸(泻法)。留针时间为30分钟左右,平均10分钟运针1次。结果: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563%;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

(8)张婷[10] 采用针灸配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将72名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方法:对照组: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党参、黄芪、龙眼肉、远志、酸枣仁各 10g、木香、炙甘草各6g。随症加减口服,1d1剂,10d为1疗程。治疗组:除口服中药归脾汤外,给予针灸治疗,患者均取卧位进针为主,手法慢柔、轻巧。常用慢速捻转进针法,分层进针,运用补法为多。针刺穴位:四神聪、神门、百会,其中四神聪向百会透刺,百会顺经脉平刺。温针灸心俞穴、脾俞穴、内关、足三里。温针灸一般5炷,以10d为1疗程,隔日1次,留针20min左右。同时与患者心理疏导,积极帮助患者解除烦恼。合理安排生活,以消除与发病有关的心理因素。结果: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ISQI总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9)谷婷婷[11] 主张温针灸背腧穴结合耳穴治疗失眠。将60名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方法:治疗组:体针:取背部双侧的肺俞、心俞、肝俞、脾俞、

肾俞,另加风池、安眠及太阳。常规消毒后,针刺得气后分别在肝俞、脾俞、肾俞上施灸。耳穴:主穴:神门、交感、皮质下,配穴:心脾两虚型:心、脾、胃;阴虚火旺型:肝、肾、内分泌;肝郁化火型:肝、胆、心;痰热内扰型:脾、胃、三焦。对照组:取穴和治疗组相同,只用体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7%。

(10)杨海涛[12] 将70例失眠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智三针治疗。方法:治疗组针刺神庭、本神(双侧:位于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与外1/3的交点处)。对照组选取四神聪、神门、三阴交为主穴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

(11)马广昊 [13] 采用足底五花针治疗失眠,将83例失眠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方法:治疗组:采用足底针五花穴结合辩证取穴治疗,足底针五花穴位于足底后跟正中及前后左右各一寸;对照组单纯采用辩证取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8537%。

(12)杨文佳[14] 将60例失眠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敷贴结合针刺进行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穴位敷贴结合针刺疗法治疗,穴位敷贴:药用黄芪、当归、远志、菖蒲等制成贴剂,分别贴于神阙、气海、足三里,6-12h/次,隔日1次,共治疗6周。针刺疗法:穴位:四神聪、安眠(双)、神门(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进行针刺。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每次2mg,睡前服,连续服用6周。)杨文佳[14] 将60例失眠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敷贴结合针刺进行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穴位敷贴结合针刺疗法治疗,穴位敷贴:药用黄芪、当归、远志、菖蒲等制成贴剂,分别贴于神阙、气海、足三里,6-12h/次,隔日1次,共治疗6周。针刺疗法:穴位:四神聪、安眠(双)、神门(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进行针刺。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每次2mg,睡前服,连续服用6周。结果: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80%。

(13)郭严[15] 采用针灸配合走罐治疗失眠,将76名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方法:研究组:主穴:百会、印堂、神庭、三阴交(双)、神门(双)、太溪(双)根据实际病症辩证取穴:肝郁化火加取太冲、风池;痰热内扰加取内庭、丰隆、阴陵泉;阴虚火旺加取大陵;心脾两虚型加取心俞、脾俞;心虚胆怯加取心俞、胆俞。进行针灸治疗后将患者置于俯卧位,背部皮肤暴露,并选取合适的润滑剂进行涂抹,将火罐拔在皮肤上,、。手推罐于督脉和膀胱经位置来回滑动,直到患者皮肤现紫红色、充血为止。下次治疗需隔日进行,1疗程10次。对照组只按照上述方法进行针灸治疗,不走罐。结果:研究组:治愈22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1%。

(14)求晓恩[16] 将60例失眠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足三里进行治疗。方法:治疗组:主穴:足三里、神门、合谷、太冲、安眠、印堂、神庭,足三里穴针柄处插上1节约2cm左右的艾炷进行温灸,并予患者口服阿普唑仑片。对照组:单纯口服阿普唑仑片。)结果:总有效率937%,对照组640%。

[17](15)彭运仙将37例失眠患者采用针灸配合埋线进行治疗。方法:针刺主穴:印堂

内关、神门、照海、三阴交,严重者配合埋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2%。

(16)彭运仙[18]将60例失眠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调神针法配合耳穴进行治疗。治疗组:主穴:印堂、神庭、百会、四神聪、风府、安眠、本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耳穴:取双侧耳穴敏感点皮质下、心、神门、枕、交感、脾6点。对照组:针刺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照海、申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867%。

(17)陈晓军[19]将105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B组(35例)及C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不寐四穴”为主进行治疗。方法:A组:针刺主穴:申脉、照海、大椎、关元。B组:针刺主穴:申脉、照海、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C组:口服艾司唑仑片。结果:A组:总有效率886%,B组857%,C组:743%。

(18)刘芳[20]采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失眠症。将10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方法:观察组:以子午流注法辩证取穴为主,根据管氏《子午流注环周图》推算开穴时日,定时取穴。对照组:采用单纯辩证取穴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0%。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报道很多,针灸对失眠的治疗,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其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等有点,被称为“绿色疗法”,说明失眠的非药物疗法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从目前临床统计资料来看,无论是宁心安神法还是调脑安神法、耳穴、灸法等治疗失眠症,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现阶段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方法众多、缺乏优化的治疗方案等,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不断推进国家中医针灸事业的不断发展。

[1]刘静失眠的治疗方法探讨[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8):6900

[2] Liu Shi-yi What is Insomnia[ J ] ASRS Newsletter,1998,3:6-7

[3] 韦良玉、徐艳青、赵利华,等“健脑安神引火归元”针灸法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观察[J]广西中西药,20146,37(3):40-41

[4] 宋琳琳督灸法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J]陕西中医,2013,33(12),1655-1656

[5]杨立锋、何晓华、肖银香电针治疗失眠症140例[J] 陕西中医,2014,35(10),1407-1408

[6]刘琴、刘锦颈夹脊穴治疗失眠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2,4,34-35

[7] 王思雅、王健针灸治疗失眠48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7),80-81

[8]陈宇清、邵瑛 针刺补泻加耳穴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J]广东医学,2013,34(6),966-967

[9]陈光辉、冯雪瑾针灸配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胆湿热型失眠32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1),102-103

[10]张婷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3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1,20(1),26-27

[11]谷婷婷、钟伟泉温针灸背俞穴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失眠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3,8(11),1342-1343

[12]杨海涛、黄凡、邝伟川智三针治疗原发性失眠35例[N]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3),74-75

[13]马广昊、魏婷、陈婷婷足底针五花穴为主治疗失眠4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8),12-14

[14]杨文佳、于心同、谢晨穴位敷贴结合针刺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3),20-21

[15]郭严针灸配合走罐治疗失眠临床观[J]光明中医,2013,28(6),1208-1209

[16]求晓恩温针灸足三里为主治疗失眠3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5),561-562

[17]彭运仙针灸配合埋线治疗失眠[J]中医中药,2013,7(6),37

[18]王寒、孟贤慧、邹伟调神针法配合耳穴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7),26-27

[19]陈晓军、方针、陈利芳等针刺“不寐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疗效评价[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864-865

[20]刘芳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失眠症5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3),42

针灸是中医理疗方法的一种,正确的针灸可以防治多种不适病症,对健康有不少的好处,但是要想针对性治疗,针灸也是需要掌握方法的,那么失眠了该怎么办?失眠的针灸疗法是怎么样的?下面就来详细了解治疗失眠的针灸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内容吧。

1、失眠针灸的方法

皮肤针

取穴:颈椎1~7两侧、胸椎5~12两侧。

备用穴:额部、头部、眉弓、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上述部位均取,重点用皮肤针叩刺常用穴之两侧,手法轻度或中度。先从颈椎开始,自上而下叩刺两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横行刺,每横行部位三针。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围内按常规叩刺20~50下。额部横叩打三行,头部呈网状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肤潮红或微出血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耳穴压丸

取穴:心、缘中、神门。

备用穴:肾、皮质下、肝、内分泌、脾。

操作:一般仅取常用穴,效不显时加选备用穴1-2穴。贴压物可用王不留行子,绿豆或冰片(预先制备成米粒大之颗粒),贴压于一侧穴上。然后每穴按压1分钟,使耳廓充血发热。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耳穴3~5次,睡前必须按压1次,时间为每穴约1~2分钟。隔日换贴1次,二侧穴位交替应用。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天。

刺血

取穴:阿是穴。

备用穴:内中魁。

操作:先以耳穴探测仪或探测棒在耳根部仔细测出敏感点,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后,用消毒弹簧刺针或三棱针迅速点刺,出血如绿豆大。每次只刺一侧,每日或隔日1次,两耳交替。疗效不显者可加刺另一侧之内中魁穴。5~7次为一疗程。

2、失眠按摩调理方法

1、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2、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3、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

3、缓解失眠的方法

1、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的入睡。

2、晚上饭后运动1小时,然后泡个热水澡,或中药泡足1小时。

3、推拿按摩,睡前全身的按摩、足底按摩、头部按摩可以让你充分放松。

4、气功调息,查看相关方面的书,练静功,通过一定方法进行冥想,让自己的思维不再繁乱。

5、自我调节、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动,也可反复计数等,有时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

6、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等;避免睡觉前喝茶、饮酒等。

7、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除老年人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时间。

8、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想要治疗失眠问题除了采用以上方法外,还可以从睡前饮食来调理,比如吃一些食物有助于睡眠的食物。以下就为大家推荐6种有助入眠的食物,供大家参考。

(1)、核桃,在临床上,核桃被证明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因此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具体吃法是配以黑芝麻,捣成糊状,睡前服用15克,效果非常明显。

(2)、大枣,其所含有黄酮-双-葡萄糖苷A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所以大枣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可以益气、安神、补血。所以一些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并伴有失眠的人,经常吃大枣对身体很有益。

(3)、小米,小米中含有大量的色氨酸。每100克小米中含有的色氨酸高达202毫克,其他谷类根本无法相比。色氨酸能够促使大脑神经分泌使人困倦的血清素,使大脑神经活动暂时受到抑制,就会使人有想睡觉的感觉。

(4)、牛奶,是治疗失眠的理想食物。牛奶中含有足量的钙和乳酸,促进血液中的钙质流到睡眠中枢。当睡眠中枢中储存了一定量的钙后,就会产生困意。另外牛奶中还含有色氨酸,可以使人产生困倦感觉,促进睡眠。

(5)、桂圆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维生素等物质,能够营养神经和脑组织,从而调整大脑皮质功能,改善失眠、健忘症等。桂圆4~6枚,莲子、芡实稍许,加水炖汤睡前饮用。或者是桂圆4~6枚开水冲泡睡前饮用,可以有效缓解失眠。

(6)、猪心,一般来讲,动物的心脏用来调理人体的心悸、惊慌、失眠、健忘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其中最常用的是猪心。猪心的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两倍,脂肪含量只是猪肉的十分之一。而且猪心还含有较多的钙、磷、铁等成分,可以加强心肌营养,养心补血,治疗惊悸、失眠等症状。

很多人随着年纪大睡眠浅,大晚上睡不着觉很是头疼,但是听说真就可以治疗一些常见病症想试试。那么,针灸可以治疗失眠吗?失眠时针灸哪些穴位有效?

针灸可以治疗失眠吗

中医在临床上用针刺相应的脏腑经络之原穴、背俞穴治疗不寐症。治疗时取内关、神门、三阴交、安眠穴为基础方。胃不和则不眠者加胃俞、脾俞、足三里;肝火上扰者加肝俞、太冲;心肾不交者,加心俞、肾俞、太溪;心虚胆怯者,加心俞、胆俞、大陵、丘墟。除肝火上扰用泻法外,其余多用平补平泻法及补法。经过3天针灸后,患者睡眠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对于顽固性失眠,中医主穴选用印堂用滞针法,虚证加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实证加肝俞、丰隆、行间。用常规针刺手法。此外,还有利用针刺风池穴,疗效都十分显着。

失眠时针灸哪些穴位有效

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种,根据中医辨证选取穴位,

主穴:照海 申脉 神门 印堂 四神聪

配穴:肝火扰心者,加行间、侠溪;

痰热内扰者,加丰隆、内庭、曲池;

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

心肾不交者,加太溪、水泉、心俞、脾俞;

心胆气虚者,加丘墟、心俞、内关;

脾胃不和者,加太白、公孙、内关、足三里

针灸灸法的禁忌

进行针灸中的灸法的时候,有部分的穴位是禁灸的,比如以下的众多穴位不宜进行灸法,这些穴位有:脊中、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阴市、伏兔、髀关、申脉、委中、殷门、承扶、白环俞、心俞、哑门、风府、天柱、承光、头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素蓼、禾蓼、颧蓼、迎香、下关、人迎、天牖、天府、周荣、渊液、乳中、鸠尾、腹哀、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经渠、地五会、阳关等等。扎针灸应该注意事项

除了穴位不得采用灸法之外,另外患有一些病症的时候也是需禁止的,如病在三阳不宜采用灸法,表征不宜灸,温热病不宜灸,湿热病也不宜灸,阴虚内热不宜灸等等。就现代的医学研究还有实践来看,一些古代流传下来的禁针和禁灸已经有了局限性,在不少的临床实践当中,这些禁忌也已经渐渐地消失,上述的内容仅供临床参考。

在进行针灸治疗的时候,还有些事项是需要了解注意的。

1、对于年老的人在进行针刺的时候,最好是取卧位,取穴少,手法应轻。

2、对于一些怀孕的女性,在施针的时候不能过猛,对于合谷、三阴交、至阴等穴位,以及腹部、腰骶部所有会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都不能针灸。

介绍扎针灸应该注意事项 中医针灸的禁忌与疗效

3、有些小儿在治疗的时候不配合,所以施针一般不留针,婴儿的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部位不能针刺。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以及自发性出血,损伤之后血流不止的人,都不适宜针刺法。

5、皮肤感染、溃疡、肿瘤等部位都不宜针刺。

6、肾区、眼区、胸背、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等症的患者的腹部,还有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在进行针刺的时候,要注意掌握深度和角度,不要用直刺,以免伤及脏器。

7、针灸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但是不是每种病症都能治疗,对于一些急重症疾病,应及时地采取综合治疗为佳。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