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记载最早是什么年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4收藏

中国地震记载最早是什么年代?,第1张

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 距今4000多年

据统计,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两大地震带所发生的地震占世界地震总数量的90%以上,释放的能量占世界地震释放总能量的95%。而中国正好处于这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为活跃和强烈的国家之一。由于中国历代都有修史传统,因而中国也成了世界上地震史料最为丰富的国家。

先秦时期,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基于原始传说、自然崇拜,掺杂着自然与超自然等种种因素。“震”的本意指霹雳,源于雷电。春天河蚌开口之时称为“辰”,在“辰”字的上半部再增加“雨”字,就组成“震”。如《周易·说卦传》所说,“震为雷,为龙。”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并有延续4000多年的地震记载历史。自公元前1177年至公元1969年,除资料不确切外,共发生震级5级及以上地震2097次(部分数据为史料推断)。有记载以来的8级及以上地震共有18次。

中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见于《竹书纪年》。书中记载了发生于公元前1831年、公元前1767年和公元前1189年的鲁、豫、陕等地的地震。书中提到“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氏来朝”。帝指舜帝,夏后指大禹,大禹征三苗的时间,在帝舜三十五年。通鉴外记注引随巢子《汲冢纪年》云: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宋朝李昉《太平御览》引此云:三苗欲灭时,地震泉涌。

来源许昌防震减灾中心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张衡连续做了6年的太史令,到安帝建兴元年(公元121年),被调任公车司马令。公车司马令的官署设在皇宫的南阙门旁,职责是保卫皇帝的宫殿,通达内外奏章,接受全国官吏和人民的献贡物品,以及接待各地调京人员等等。把科学家张衡调到这样的一个职位上,充分说明封建皇帝如何不重视科学,不让有天才的人有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岗位上,张衡还是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和精力,继续进行学术研究。除了天文学以外,他还对数学、物理和机械制造等方面,下了很大的苦功。我们曾提到张衡的数学名著《算罔论》以及制造的计里鼓车,指南车等等,都是在张衡就任公车司马令时苦心钻研的结果。

到顺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年),张衡又被调任太史令。这是张衡第二次做太史令。当时有一些热衷于名利的人乘机嘲笑张衡“辄积年不徒”,不得提升,讽刺他宦途不顺,“去史官5载而复还,非进取之势”,是倦鸟归飞,仍回旧巢,攻击张衡“与世殊技,固孤求是”。还有人把张衡创制的科学仪器看作是“屠龙之技”,认为是“艺成而下”的小道。也有人嘲笑张衡“不务正义”,认为张衡如果把精力用在作官上的话,早就能升官了。面对统治阶级的冷遇和传统势力的冷嘲热讽,张衡特地写了一篇名为《应间》的文章来答复这些“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的目光短浅之人的嘲笑。

张衡在《应间》里不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在研究学问上是抱着“约己博艺,无坚不钻的信心和决心,以及“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的谦虚态度;同时也表示自己不愿同那些贪图名利、目光短浅的人去争长短,自己坚持着“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谈”的广阔胸怀。

除了浑天仪外,张衡在世界科学史上另一个不朽的创造发明——地动仪,就是在他第二次担任太史令期间研制成功的。发明于公元132年(阳嘉元年)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及其方位的仪器。地动仪的发明,在人类同地震作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从此,开始了人类使用仪器观测地震的历史。

我国是一个地震比较多的国家。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一直在顽强地同地震灾害作斗争。早在3800多年前,我国便已经有了关于地震的记载。晋代出土的《竹书纪年》中记载,虞舜时“地圻(裂)及泉”,可能就是指的地震;最明确的报道,是夏代帝发7年(约公元前1590年)的“泰山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录;《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报道的地震情景说,“烨烨(yìyì,意为火光很盛)震电,不宁不令(意为不合时令,使人不安宁),百川沸腾,山冢(山顶)■(即断“崩”)。据考证,这是周朝末年(公元前780年)陕西一带地震引起山崩的生动记载(前二句可能是“地声”、“地光”结合的地震前兆);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里记载了“周文王立国8年(公元前1177年),岁6月,文王寝疾5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这一记载明确指出了地震发生的时间和范围,是我国地震记录中具体可靠的最早记载。此外,在《春秋》、《国语》和《左传》等先秦古籍中都有关于地震的记述,保存了不少古老的地震记录。从西汉开始,地震就被作为灾异记入各断代史的“五行志”中了。

东汉时期,我国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4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比较大的地震。汉安帝元初6年(公元119年),就曾发生过两次大地震,第一次是发生在2月间,京师洛阳和其他42个郡国地区都受到影响,有的地方地面陷裂,有的地方地下涌出洪水,有的地方城廓房屋倒塌,死伤了很多人;第二次是在冬天,地震的范围波及8个郡国的广大地区,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当时人们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对于地震极为惧怕,都以为是神灵主宰。

张衡当时正在洛阳任太史令,对于那许多次地震,他有不少亲身经验。张衡多次目睹震后的惨状,痛心不已。为了掌握全国的地震动态,他记录了所有地方上发生地震的报告,在他已有的天文学基础上,经过长年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终于在他50岁的时候(公元13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用于测定地震方向的地震仪—地动仪。

据《后汉书·张衡》记载,地动仪是用青铜铸成的,形状很象一个大酒樽,圆径有8尺。仪器的顶上有凸起的盖子,仪器的表面刻有各种篆文、山、龟、鸟兽等花纹。仪器的周围镶着8条龙,龙头是朝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8个方向排列的,每个龙嘴里都衔着一枚铜球。每个龙头的下方都蹲着一只铜铸的蟾蜍,蟾蜍对准龙嘴张开嘴巴,象等候吞食食物一样。无论哪个地方发生了地震,传来地震的震波,哪个方向的龙嘴里的铜球就会滚出来,落到下面的蟾蜍嘴里,发出激扬的响声。看守地动仪的人听到声音来检视地动仪,看哪个方向龙嘴的铜球吐落了,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时间和方向。这样一方面可以记录下准确的地震材料;同时也可以沿地震的方向,寻找受灾地区,做一些抢救工作,以减少损失。

汉顺帝永和3年(公元138年)2月3日,安放在京城洛阳的地动仪的正对着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一个铜球从龙嘴中吐出,掉在蟾蜍口中。可当时在京城洛阳的人们对地震没有丝毫感觉,于是人们议论纷纷,怀疑地动仪不灵验;那些本来就不相信张衡的官僚、学者乘机攻击张衡是吹牛。可是没隔几天,陇西(今甘肃省东南部)便有人飞马来报,说当地前几天突然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对张衡创制的地动仪“皆服其妙”。陇西距洛阳有1000多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相当高的。据《张衡传》所记洛阳人没有震感的情况来分析,地动仪可以测出的最低地震裂度是3度左右(按我国12度地震烈度表计),在1800多年前的技术条件下,这可以说是一项非常伟大的成就。

张衡的地动仪创造成功了,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架记录地震的科学仪器。在国外,过了一千多年,直到公元13世纪,古波斯才有类似仪器在马拉哈天文台出现;而欧洲最早的地震仪也是出现在地动仪发明1700多年以后了。

然而,由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对于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素来不加重视,所以张衡在地震方面的研究和发明,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地动仪创造出来以后,不仅没有得到广泛地推广使用,就连地动仪本身也不知在什么时候毁失了,这实在是科学技术史上的一大损失。

张衡地动仪的内部结构原理,史书上的记载非常简略,使人无法详知,这是很令人遗憾的。在张衡以后,我国历史上有几位科学家对于地动仪有过专门的研究。例如南北朝时的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信都芳曾经把浑天、欹器、地动、铜乌、漏刻、候风等机巧仪器的构造,用图画绘写出来,并且加以数学的演算和文字的说明,并把这些资料编成一部名叫《器准》的科技名著;隋朝初年的临孝恭也写过一本《地动铜仪经》的著作,对地动仪的机械原理,作了一些说明。但是这些重要著作,也没有能够留传下来。近代中外科学家做了不少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复原方案。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了王振铎复原的张衡地动仪模型。但是在准确测定地震方向的问题上,王振铎的模型和《后汉书·张衡传》中的记载仍有出入。

张衡地动仪的内部机械的具体构造,虽然早已失传了,可是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凭借他们所掌握的现代科学知识,依据《后汉书·张衡传》的有关记载,参照考古资料,经过多方面的探索,终于考证推论出1800多年前张衡制造的地动仪的机构原理,并且设计了这座仪器的想象图。

《后汉书·张衡传》中所载地动仪“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这是地动仪的主要结构。根据许多学者的反复研究,张衡地动仪的基本构造符合物理学的原理,它同近代地震仪一样,是利用物体力学的惯性来拾取大地震动波,从而进行远距离测量的。这个原理到现在也仍然在沿用。王振铎先生比较正确地推断出这座仪器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竖立在仪器樽形部位中央的一根很重的铜柱,铜柱底尖、上大,相当于表达惯性运动的摆,张衡叫它作“都柱”;另一部分是设在“都柱”周围和仪器主体相接联的八个方向的八组杠杆机械(即在都柱四周围连接八根杆子,杆子按四面八方伸出),直接和八个龙头相衔接)。这八根杆子就是《后汉书·张衡传》中的“傍行八道”,也就是今天机械学上所说的“曲横杆”。这两部分都设置在一座密闭的铜体仪中央。但因为“都柱”上粗下细,重心高,支面小,象个倒立的不倒翁,这样便极易受震动——即令是微弱的震动——而倾倒。遇到地震时仪体随之震动,只有“都柱”由于本身的惯性而和仪体发生相对的位移,失去平衡而倾斜,推开一组杠杆,使这组杠杆和仪体外部相联的龙嘴张开,吐出铜球,掉在下面的蟾蜍口中,通过击落的声响和铜球掉落的方向,来报告地震和记录地震的方向。

张衡设计的地动仪,也是他的唯物主义自然学说的形象体现。地动仪的仪体似卵形,直径和浑象同样大,象征浑天说的天。立有都柱的仪器平底,表示大地,在天之内。仪体上雕刻的山、龟、鸟、兽象征山峦和青龙、白虎、云雀、玄武二十八宿。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等八卦篆文表示八方之气。八龙在上象征阳,蟾蜍在下象征阴,构成阴阳、上下、动静的辩证关系。都柱居于顶天立地的地位,是按照古代“天柱”的说法作的布局。而其中的机关自然是采用了杠杆结构。

张衡的这一卓越发明,不仅体现了科学家的智慧和创造精神,而且也反映了我国东汉时期的先进科学文化水平,这是令我们感到无比骄傲的。

除了地动仪外,张衡还创造了另一个气象学上的仪器,这就是候风仪。以前许多人以为“候风仪”和“地动仪”是同一种仪器,据最近科学家的研究,这种认为是错误的。《后汉书·张衡传》里“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这句话,是说张衡在当年同时创造了候风仪和地动仪两个仪器。不过《后汉书·张衡传》中没有记载候风仪的构造。现在我们把有关候风仪的情况介绍一下。

竺可祯先生在《中国过去气象学上的成就》一文里写道:“在气象仪器方面,雨量器和风信器都是中国人的发明,算年代要比西洋早得多。《后汉书·张衡传》:‘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后汉书》单说到地动仪的结构,没有一个字提到候风仪是如何样子的,因此有人疑心以为候风、地动仪是一件仪器,其实不然。《三辅黄图》是后汉或魏晋人所著的。书中说:“长安宫南有灵台,高15仞,上有浑仪,张衡所制;又有相风铜乌,遇风乃动。’明明是说相风铜乌是另一种仪器,其制法在《汉书》上虽然说得不详细,但是根据《观象玩占》书里所说的:“凡俟风必于高平远畅之地。立5丈竿,于竿者作盘,上作三足乌,两足连上外立,一足系下内转,风来则转,回首向之,乌口衔花,花施则占之。’即可以知道张衡的候风铜乌和西洋屋顶上的候风鸡是相类似的。西洋的候风鸡到12世纪的时候始见之于载籍,要比张衡候风铜乌的记载迟到1000年。”

除竺可祯先生的论证之外,另外还有三项有关候风仪的资料。(一)、《后汉书·百官志》中注载太史令的属官有灵台特诏42人,其中有3人是专管“候风”这一项职务的。因此可知制造候风仪,观测气象,是张衡做太史令时职务范围以内的事情;(二)、《西京杂记》中载皇帝仪仗队里有“相风乌车”一项。依此我们可以推知“相风乌”这种仪器,不仅安置在灵台上,同时也可以装置在车辆上面。候风仪的发明可能是在张衡之前,张衡制造的候风仪虽然有所改进,但已不是特别突出的新发明,因而史籍也就不详细记叙了;(三)、北魏时信都芳所著《器准》一书,把地动、候风、铜乌并列做三项;隋代临孝恭所著的《地动铜仪经》,不带“候风”二字。因此,我们一方面可以推想铜乌和候风这两个器物的构造可能是不完全相同的;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地动仪和候风仪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仪器。

张衡在创造地动仪以外,制造了候风仪,是可以肯定的。通过这些论证,也可以窥见我国两汉时代在气象仪器上的创造和应用方面的部分情况;同时又证明张衡对职务认真负责,并能在科学研究上结合实际,善于学习前人的科学经验而有所创新改进,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伟大先驱者。

东汉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地动仪,张衡的地动仪比外国同类仪器早诞生近一千年。古波斯直到公元十一世纪才有类似地震仪器。近代的地震仪在公元1880年才制成,它的原理和张衡地动仪基本相似,但时间却晚了一千七百年。

我国是一个地震比较多的国家。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一直在顽强地同地震灾害作斗争。早在3800多年前,我国便已经有了关于地震的记载。晋代出土的《竹书纪年》中记载,虞舜时“地圻(裂)及泉”,可能就是指的地震;最明确的报道,是夏代帝发7年(约公元前1590年)的“泰山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录;《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报道的地震情景说,“烨烨(yìyì,意为火光很盛)震电,不宁不令(意为不合时令,使人不安宁),百川沸腾,山冢(山顶)■(即断“崩”)。据考证,这是周朝末年(公元前780年)陕西一带地震引起山崩的生动记载(前二句可能是“地声”、“地光”结合的地震前兆);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里记载了“周文王立国8年(公元前1177年),岁6月,文王寝疾5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这一记载明确指出了地震发生的时间和范围,是我国地震记录中具体可靠的最早记载。此外,在《春秋》、《国语》和《左传》等先秦古籍中都有关于地震的记述,保存了不少古老的地震记录。从西汉开始,地震就被作为灾异记入各断代史的“五行志”中了。

东汉时期,我国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4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比较大的地震。汉安帝元初6年(公元119年),就曾发生过两次大地震,第一次是发生在2月间,京师洛阳和其他42个郡国地区都受到影响,有的地方地面陷裂,有的地方地下涌出洪水,有的地方城廓房屋倒塌,死伤了很多人;第二次是在冬天,地震的范围波及8个郡国的广大地区,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当时人们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对于地震极为惧怕,都以为是神灵主宰。

张衡当时正在洛阳任太史令,对于那许多次地震,他有不少亲身经验。张衡多次目睹震后的惨状,痛心不已。为了掌握全国的地震动态,他记录了所有地方上发生地震的报告,在他已有的天文学基础上,经过长年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终于在他50岁的时候(公元13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用于测定地震方向的地震仪—地动仪。

■陕西岐山地震 

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陕西岐山地震。据《国语·周语》载,地震时,“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三川,即今陕西省的泾河、渭河、洛河。此次地震是中国史书记载比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估计震级可达7级以上。

■山东诸城昌乐地震    

公元前70年6月1日(汉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山东诸城昌乐地震。《汉书·五行志》记载:“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地震,河南以东四十九郡,北海琅琊坏祖宗庙城郭,杀六千余人。”

■北边郡国地震    

公元前7年11月11日(西汉绥和二年九月丙辰)北边郡国地震。据《汉书·五行志》记载,这次地震波及“自京师至北边郡国三十余坏城郭,凡杀四百一十五人”。京师即今陕西省西安市。汉时北边郡国应包括今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史书对这次地震有“水出地动”的描述,被认为是中国关于震前地下水异常变化的最早记载。

■甘肃金城、陇西地震    

公元138年2月28日(东汉永和三年二月乙亥)甘肃金城、陇西地震。据初步考证,当时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测到了这次地震,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测震仪器记到的破坏性地震。当时候风地动仪放在洛阳,距震中约700公里。东汉时的金城郡包括今兰州市。震级估计为7级。《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坏,压杀人”;又《后汉书·顺帝纪》:“二郡山岸崩,地陷。”  

■甘肃甘谷西地震    

公元143年10月后(东汉顺帝汉安二年九月后)甘肃甘谷西地震。《后汉书·五行志》:"建康元年正月,凉州部郡六,地震。从去年九月以来至四月,凡百八十地震,山谷坼裂,坏败城寺,伤害人物。"

■甘肃高台地震    

公元180年(东汉灵帝光和三年)秋甘肃高台西。《后汉书·五行志》:“三年自秋至明年春,酒泉表氏地八十余地,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顿,县易处,更筑城郭。”

■山西原平代县地震    

公元512 年5月23日(北魏宣武帝延昌元年四月庚辰)山西原平代县地震。《魏书》卷112《灵征志》:“延昌元年四月庚辰,京师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地震。恒州之繁峙、桑乾、灵丘,肆州之秀容、雁门地震陷裂,山崩泉涌,杀五千三百一十人,伤者二千七百二十二人,牛马杂畜死伤者三千余。”

■甘肃天水地震    

公元734年3月23日(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壬寅)甘肃天水地震。《旧唐书》卷8《玄宗纪》:“二月壬寅,秦州地震,廨宇及居人庐舍崩坏殆尽,压死官吏以下四十(千)余人,殷殷有声,仍连震不止。”《山右石刻丛编》卷七《大唐故宣威将军守右武卫中郎将陇西董君墓志铭》:“时天水地震,陵迁于谷,城夏于隍。公谋去故绛,制造新邑。”

■四川西昌地震    

公元814年4月6 日(唐宪宗元和九年三月丙辰)四川西昌地震。《旧唐书》卷37《五行志》:“三月丙辰,西()州地震,昼夜八十震方止,压死者百余人。”《新唐书》卷35《五行志》:“三月丙辰,西州地震,昼夜八十,压死百余人,地陷者三十里。”

■内蒙古包头地震    

公元849 年10月24日(唐宣宗大中三年十月辛已)内蒙古包头西北地震。《旧唐书》卷37《五行志》:“十月辛已,京师地震,河西、天德、灵、夏尤甚,戌卒坏压死者数千人。”《新唐书》卷 35《五行志》:“十月辛已,上都及振武、河西、天德、灵武、盐、夏等州皆震,坏庐舍,压死数十(千)人。”

■山西定襄、忻州地震    

1038年1月15日(宋仁宗景佑四年十二月二日)山西定襄、忻州地震。《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0:“先是京师地震,直使馆叶清臣上疏曰:'……乃十二月二日丙夜,京师地震,移刻止。定襄同日震,至五日不止,坏庐寺、杀人畜,凡十之六。大河以东,弥千五百里而及都下,诚大异也。'”

■甘肃兰州地震    

1125年9月6日(宋宣和七年七月己亥)甘肃兰州地震。《宋书》卷67《五行志》:“七月己亥,熙河路地震,有裂数十丈者,兰州尤甚。陷数百家,仓库俱没。河东诸郡或震裂。”

■四川雷波马湖地震    

1216年3月24日(南宋宁宗嘉定九年二月辛亥)四川雷波马湖地震。《宋书》卷67《五行志》:“二月辛亥,东西川地大震四日。”《宋书》卷39《宁宗志》:“甲子,又震。马湖夷界山崩八十里,江水不通。”

■山西洪洞、赵城地震    

1303 年9月25日(元成宗大德七年八月辛卯)山西赵城、洪洞地震。许多文献均有记录,是中国历史上详细记述最早的一次大地震。《元史》卷50《五行志》记载:“八月辛卯夕,地震,太原、平阳尤甚,坏官民庐舍十万计。平阳赵城县范宣义郇堡徙十余里。太原徐沟、祁县及汾州平遥、介休、西河、孝义等县地震成渠,泉涌黑沙。汾州北城陷,长一里,东城陷七十余步。 ”

■甘肃会宁地震    

1352年4月26日(元顺帝至正十二年闰三月丁丑)甘肃会宁东南地震。《元史》卷51《五行志》:“闰三月丁丑,陕西地震,庄浪、定西、静宁、会州尤甚,移山湮谷,陷没庐舍,有不见其踪者。”

■西藏当雄地震    

1411 年10月8日(明永乐九年九月十二日,藏历第七绕回阴铁兔年九月十一日)西藏当雄西南一带地震。《达隆白教传》页117:“约半夜时分发生强烈地震,黎明时发生比前更大的地震。许多房屋倒塌,经堂东门墙壁倒塌五至六度长,门窗亦倒,旧依怙殿门前经书倒下约五十捆,金顶下塌一大块墙壁;正中的供奉品亦倒下来。此时佛仍在背诵经文,并令念经之僧众迁居室外。十五日又发生大地震,托其恩泽,幸无大损失。其他地区灾害严重,出现山岩塌落、湖崩等现象;有的村庄被埋入地下,平地出现大裂缝,众多人畜死亡,损失惊人。”

■云南宜良地震    

1500 年1月13日(明弘治十二年十二月己丑)云南宜良地震。康熙《宜良县志》卷 2:“冬地震,有声如雷,从西南方起,自子时至亥时连震二十余次。衙门、城铺、寺庙、民房摇倒几尽,打死压伤男女无数。嗣后或一日一震,旬日一震、半月一震、一月一震,经四年方止。”隆庆六年修万历四年刊本《云南通志》卷17:“弘治十二年冬,宜良县地震,自西南来如雷,民居尽圮。压死以万计,旬月常震,越四年始宁。”

■陕西朝邑地震    

1501 年1月29日(明弘治十四年正月庚戌朔)陕西朝邑地震。《弘治实录》卷170:“陕西延安、庆阳二府、潼关等卫、同、华等州,咸阳、长安等县,是日至次日地皆震,有声如雷。而朝邑县尤甚,自是日至十七日频震不已,摇倒城垣楼橹;损坏官民庐舍共五千四百余间,压死男妇一百六十人,头畜死者甚众;……”《马端肃公奏议》卷7:“……据本府朝邑县申,……将本县城楼、垛口,并各衙门仓监等房,及既()县军民房屋,震摇倒塌,共五千四百八十五间,压死大小男女一百七十多口,压伤九十四名口,死头畜三百九十一头只。……汛流震开裂缝,长约一二丈、四五丈者,涌出溢流,良久方止;蔡家堡、严伯村等,四处涌出,几流成河。”

■云南永胜地震    

1515年6月27日(明正德十年五月壬辰)云南永胜地震。《正德实录》卷125:“云南地震,逾月不止,或日至二、三十震,黑气如雾,地裂水涌,坏城垣、官廨、民居,不可胜计。死者数千人,伤者倍之。”  

■四川西昌地震    

1536 年3月29日(明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四川西昌北地震。嘉靖二十年抄本《四川总志》卷16:“二月二十八日丑时建昌卫地震,声吼如雷数阵。本都司并建前二卫大小衙门、官厅宅舍、监房仓库、内外军民房舍、墙垣、门壁、城楼、垛口、城门俱各倒塌顷(倾)塞,压毙……内外屯镇乡村、军民客商人等,死伤不计其数。自二十八日以后至二十九日,时常震动有声,间有地裂涌水,陷下三、四、五尺者。卫城内外,似若浮块,山崩石裂,军民惊惶。又据宁番卫申称,同日地震,房屋墙垣倒塌无存,压死……”

■嘉靖山陕大地震

1556年1月23日(明嘉靖三十四年)夜,陕西渭南一带和山西蒲州等地发生强烈地震,死亡83万多人,是中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明人朱国桢《涌幢小品》记载,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同时发生地震。渭南、蒲州等地地震时:“声如雷,鸡犬鸣吠。”受地震影响,黄河、渭水因河道壅塞,河水上涨泛滥,华山、终南山“山鸣”。地震后,渭南城门陷入地中,华州城墙全部倒塌,潼关、蒲坂两地城墙全部塌陷,民居、官舍一片废墟。此次地震有姓名记载的罹难者83万之众,潼关、蒲坂的死亡人数约为当地人数的十分之七,同州、华州为十分之六,渭南为十分之五,临潼为十分之四,陕西省城为十分之三。

■福建泉州地震

1604年12月29日(明万历三十二年十月九日),泉州以东海域发生8级地震。据史料记载,29日夜发生大震,山石海水皆动;泉州城内外楼房店铺全都倾倒;开元寺东塔顶盖南部的椽石有两条毁坏,东南角有8条毁坏;洛阳桥被破坏;多处出现地裂缝;在清源山,裂开的地缝中还涌出砂、水,气若硫磺。泉州沿海覆舟甚多。蒲田城墙崩塌数处,城中高大建筑多倾塌,乡间房屋倾倒无数。田地皆裂,并冒黑砂还带硫磺臭味,池水亦因地裂而干涸。漳浦南门外的田陷一穴,宽五丈余,深约二丈,水涌出,中有黑砂泥。南安民居坠坏甚多。同安庐舍多有倾颓者。安溪山川崩裂。福建、江西、浙江3省22个县记载了不同程度的震害。

■广东琼山地震

1605年7月13日(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夜,广东琼山地震。据史志记载,“亥时地大震,自东北起,声响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尽,城中压死者数千”。《万历实录》卷413:“九月辛丑礼部言:比年灾异,地震独多……今年则湖广、武昌地震,而广东琼雷等郡、广西桂平等郡;至有陷城沉地、水涌山裂、屋宇尽倾,官民半压死者,其为变异亦匪细矣。估计震级为75级或更强,为海南岛历史上最大地震。

■山东莒县、郯城地震

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山东莒县、郯城地震。震级估计为85级,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据《康熙郯城县志》记载,“戌时地震,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从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遂一颤即倾,城楼堞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地震惊动朝野,康熙命户部速行详议,分别蠲赈。发免山东沂州等40州、县、卫年租多寡不等,银二十二万七千三百有奇,并遣官赈济。地震波及鲁、苏、皖、浙、闽、赣、鄂、豫、冀、晋、陕、辽诸省及朝鲜。

■三河、平谷地震

1679年9月2日(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中午,河北三河、平谷发生地震。震级估计为8级,是北京附近地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根据民国二十三年《平谷县志》记载,地震发生时“怱地底如鸣巨炮,又似数千马飘沓而至。始而庐舍摇荡,如舟在风浪中,继则全然倾圯,压毙者无算,其生者亦感破颅折体。顷又闻地且沉,争登高以避。盖地裂丈余,黑水兼沙从底涌泛,有骑驴行道中,遂裂而坠。杳无形影。虽东山多崩陷,海子庄东南有山长里许,名锯齿崖,参差峙立,形如锯齿,盖地震摇散而未崩陷者,其它断如刀切,而存其半者皆崩而陷入地中者也。又大辛寨庄南有砖井歪斜,人呼为搬倒井,亦地震移动之所致。是时,城乡房屋塔庙荡然一空,遥望茫茫,了无障隔,黑水横流,田禾皆毁,人多无食,阖境人民逃亡逾半。……凡数千里,平谷、三河极惨。”

■山西临汾地震

1695年5月18日(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戌时,山西平阳(治临汾)地震。据史料载,临、襄、洪、浮四邑较重,临汾尤甚,浮山三邑,城廓房舍存无二三,居民死伤十有七八,有阖门尽毙不留一人者。临汾府城并东关城垣、楼堞、衙署、神佛、宙宇、民舍、仓库尽行倒塌,烈火烧天,黑水涌地。大云禅寺金顶宝塔毁(历1200余年),尧庙(城南8里)倾塌,通利渠(城西北30里)倾,平水神祠(县西25里)震塌。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二月二十一日《重修铁佛寺碑记》载:“偶于大清康熙乙亥岁夏四月六日戌刻遭震变之突,寺庙倾塌民舍无存,压伤男女不可胜记。地声如雷,经年不息。”

■云南东川地震

1733年8月2日(清雍正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云南东川发生地震。震级估计为75级,《雍正东川府志》:“自紫牛坡地裂,有罅由南而北,宽者四五尺,田苗陷于内,狭者尺许,测之以长竿,竟莫知浅深,相延几二百里,至寻甸之柳树河止……”地震后人们注意到城墙垛“南北则十损其九,东西十存其六,抑又奇也。”这是中国地震史料对地震力方向性的最早描述。

■宁夏平罗、银川地震

1739年1月3日(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宁夏平罗、银川发生地震。震级估计为8级。《乾隆宁夏府志》记载:“酉时地震,从西北至东南,平罗及郡城尤甚,东南村堡渐减。地如奋跃,土皆坟起。平罗北新渠、宝丰二县,地多坼裂,宽数尺或盈丈……三县城垣堤坝屋舍尽倒,压死官民男妇五万余人”。又据故宫档案载:靠近黄河的一些城镇,震后地裂“涌出大水,并河水泛涨进城,一片汪洋,深四、五尺不等,民人冻死、淹死甚多。”这是中国内陆因地震引起河水泛滥成灾的一次震例。

■云南嵩明地震

1833年9月6日(清道光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云南嵩明发生地震。震级估计为8级,是迄今所知云南省最大的一次地震。清人魏祝亭《天涯闻见录》:震前“先期黄沙四塞,昏晓不能辨,凡三昼夜,……震之时声自北来,状若数十巨炮轰……最烈则嵩明之杨林驿,市廛旅馆,尽反而覆诸土中,瞬成平地……”

中国历史上的大地震

中国历史上发生强度较大的,以及在人类认识、预测和抗御地震方面具有历史影响的地震主要有:

●公元前780年,陕西岐山发生地震。这是史书记载比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地震时,“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三川即今陕西的泾河、渭河、洛河。估计震级达7级以上。

●公元前7年11月11日,北边郡国发生地震。据记载,这次地震波及“自京师至北边郡国三十余坏城郭,凡杀四百一十五人”,京师即今陕西西安。汉时北边郡国包括今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在内。

●138年2月28日,甘肃金城、陇西发生地震。据考证,这次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测震仪器(张衡的候风地动仪)记到的破坏性地震。当时地动仪放在洛阳,距震中约700公里。

●1303年 9月17日,山西洪洞、赵城发生地震。这是中国历史上详细记述大地震最早的一次。此震“坏官民庐舍十万计”,“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压死不可胜计”。震级约8级或更大。

●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发生地震。这是中国历史上地震中死人最多的一次地震。“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此震极震区长轴与渭河地堑方向一致。估计震级约有8级或更大。

●1605年7月13日,广东琼山发生地震。据史志记载,“亥时地大震,自东北起,声响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尽,城中压死者数千”。估计震级为75级或更强,为海南岛历史上最大地震。

●1668年7月25日,山东莒县、郯城发生地震。这次地震是中国历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级估计为85级。据记载,“城楼堞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

●1679年9月2日,河北三河、平谷发生地震。这是北京附近地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估计为8级。震中裂度为Ⅺ度,破坏面积纵长500公里,北京城内故宫破坏严重。

●1695年5月18日,山西临汾发生地震。震级估计为8级。震中烈度Ⅹ度强,破坏面积纵长500公里。在一个8级地震的震中区附近再次发生8级地震。前一次地震是1303年的洪洞、赵城地震。

●1733年8月2日,云南东川发生地震。震级估计为75级,是我国地震史料中记述地面断裂最详细的一次地震。震后城墙垛“南北则十损其九,东西十存其六,抑又奇也”。

●1739年1月3日,宁夏平罗、银川发生地震。震级估计为8级。据载,靠近黄河的一些城镇,震后地裂“涌出大水,并河水泛涨进城,一片汪洋,深四五尺不等,民人冻死、淹死甚多”。

●1833年9月6日,云南嵩明发生地震。震级估计为8级,震中烈度达Ⅺ度,破坏范围半径达260公里。

●1867年12月18日,台湾基隆近海发生地震。这是中国地震史中引起海啸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估计为6级。“沿海山倾地裂,海水暴涨,屋宇倾坏,溺数百人。”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震级85级的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死亡24万人,毁城4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

●1927年5月23日,甘肃古浪发生震级8级的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死亡4万余人。

●1931年 8月11日,新疆富蕴发生地震。地震震级为8级,震中烈度Ⅺ度。震中区形成170公里长的断裂带,最大错动幅度达20米。这是中国大地震中已知错动幅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镇发生震级75级的地震,震中烈度10度,叠溪镇被摧毁。震时地吐黄雾,城郭无存,岷江断流,壅坝成湖。

●1935年 4月21日,台湾苗栗发生地震。震级为71级,是台湾有史以来破坏最重的一次地震。地面造成长约37公里的断层。

●1950年8月15日,西藏察隅县发生震级85级的强烈地震。震中烈度12度,死亡近4000人。

●1962年 3月19日,广东河源发生地震。震级为61级,是中国第一个水库诱发地震。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地震。由两次大地震组成:3月8日,邢台隆尧县发生震级68级的大地震;3月22日,邢台宁晋县发生震级72级的大地震。两次地震共死亡8064人,伤38000人。

●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县发生震级77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为10度,震源深度为10公里,死亡15621人,伤残32431人。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地震。地震震级为73级,震中烈度为Ⅸ度强。这是我国首次预报成功的一次7级以上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的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重伤16.4万人。

中国最早有地震记载的朝代是帝舜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另外,最早指出《竹书记年》,中提到“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来朝”。帝指舜帝,夏后指大禹,大禹征三苗的时间,在帝舜三十五年。

(明)李可久《华州志》也记载了地震时地裂缝的概况以及人员伤亡情况。顺治《渭南县志》记载:“嘉靖乙卯季冬十二日子夜大震,声如轰雷,势如簸荡,一时公私庐舍城垣尽圮。死者数万人。地裂数十处,水涌……”

(明)张瀚《松窗梦语》记载:“嘉靖乙卯冬地震渭南、华州等处,余自出陕,经渭南县,中街之南北皆陷下一二丈许”。 万历《华阳县志》卷七记载,“民惊溃走,垣屋尽倾,知县陈希元等罹变,人畜压死不可胜计,地裂水涌,人多坠于穴,自乙卯至己末震渐方止,自古灾伤无此惨也”。

米登岳《华阳县续志》记载,“地裂数丈,水涌数尺,殿宇为之倾倒,隆庆六年三月曾重修”。

(明)赵时春《赵浚谷文集》卷八曾记载,“山多崩断,潼关道壅,河逆流,清三日,水从坼窦涌沙,没麦败田,圮屋覆灶”。

万历《白水县志》记载:“且走山裂石,涌水泛河,变异之大,’古今所未有也”。

(明)宗臣《宗子相文集》记载:“地颤山愁千万里,奇峰片片下沉水,黄河直上峰头座,忽散人家室屋里。往往屋上游赤鲤,千门万户半作鬼,广厦高宫尽成土,白日不闻父老哭”。

万历《同官县志》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大饥,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有声,同漆二河水涨,坏公私庐舍以百计”。

嘉靖《耀州志》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关中地大震,河水涨,井泉水溢。人死者耀州三干余人,同官二干五百余人,富平三万余人;三处坏公私庐舍以数万计。始将军山比宝鉴山高,是后二山等高,他处陵谷变迁,人死者益多”。

中国地震记载最早是什么年代?

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 距今4000多年据统计,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两大地震带所发生的地震占世界地震总数量的90%以上,释放的能量占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