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贵州的历史人物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3收藏

关于贵州的历史人物故事,第1张

张之洞,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

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上奏朝廷,建议修筑一条芦汉铁路,自芦沟桥至汉口,以贯通南北。

他认为铁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征兵、转饷次之。

他提出芦汉铁路是“干路之枢纽,枝路之始基,这个历史进程而中国大利之萃也”[8] 。

朝廷准奏,计划北段由直隶总督主持,南段由湖广总督主持,南北分段修筑。

于是,清廷调张之洞任湖广总督。

八月,调署湖广总督,并多次署理两江总督。

在中,在张之洞本人的具体策划和亲自指导下,湖北地区先后成立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武备学堂、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

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湖北工艺学堂也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在张之洞的策划和指导下诞生的。

不仅是湖北地区,张之洞任两江总督时在南京创立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

[9] 同年冬,张之洞到了湖北。

首先是筹建汉阳铁厂。

张之洞办企业,也曾闹过一些笑话。

他电驻英公使薛福成购炼钢厂机炉,英国梯赛特工厂厂主回答说:“欲办钢厂,必先将所有之铁、石、煤、焦寄厂化验,然后知煤铁之质地如何,可以炼何种之钢,即以何样之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未可冒昧从事。”张之洞大言曰:“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英国厂主只得从命。

结果,机炉设在汉阳,铁用大冶的,煤用马鞍山的。

马鞍山的煤,灰矿并重,不能炼焦,不得已只好从德国购焦炭数千吨。

光绪十六年至二十二年(1890—1896年),耗资560万两,还没有炼成钢。

后改用江西萍乡的煤,制成的钢太脆易裂。

张之洞才知道他所购的机炉采用酸性配置,不能去磷,钢含磷太多,便易脆裂。

于是又向日本借款300万元,将原来的机炉改用碱性配置的机炉,才制出优质的马丁钢。

汉阳铁厂是一个钢铁联合企业,光绪十九年(18

汉阳铁厂

93年)建成,包括炼钢厂、炼铁厂、铸铁厂大小工厂10个、炼炉2座,工人3000,采煤工人1000。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的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钢铁工业,而且在亚洲也是首创的最大的钢铁厂,日本的钢厂建设还比这晚几年。

贵州历史文化丰富,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夜郎文化。

贵州历史文化丰富,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夜郎文化。夜郎,是中国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的国家。夏商时属百濮地,《国语·郑语》云:“楚鼢冒始启濮”,又《史记正义》载:"濮在楚西南"。夜郎成名问世,大约是在战国时期。

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以伐夜郎王”,“且兰既克,夜郎又降”。这时,人们方知西南有一夜郎国。关于夜郎的地域,说法众多,大致为贵州一代。中国西南地区古代夜郎文化。夜郎一名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

贵州的历史文化

“贵州”一名始于宋朝,公元974年,土着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明永乐十一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史,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

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知名山地旅游地。著名景点有黄果树瀑布、梵净山、织金洞等。

荔波,位于贵州黔南州的南部,和广西接壤。这里自古以来人烟稀少,植被茂盛,生态自然保存完好。荔波县是中国著名的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乡,有邓恩铭故居、板寨红七军会师旧址、打响贵州抗日第一枪的黎明关旧址等全国革命遗址12个,是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荔波建设有机场一座,开通了北京首都、成都、贵阳、合肥、重庆的航线。目前,建设中的贵南高铁也经过荔波,预计在2023年通车,到时候来荔波 旅游 就十分方便了。

荔波喀斯特景观最有代表的景观是锥状喀斯特,最典型的类型是峰丛喀斯特和峰林喀斯特。而荔波的峰林和峰丛都被森林覆盖,其中生存着许多特有和濒危动植物,是亚热带喀斯特地貌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块宝地。因此,荔波也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

荔波这种锥状喀斯特的典型就是茂兰保护区。 茂兰保护区面积21285公顷,涉及立化、永康、洞塘、翁昂、捞村、驾欧、瑶山、甲良八乡镇,1988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茂兰圆锥状的喀斯特峰密集成丛状。在峰丛的包围中,有四周封闭、底部平坦的较大区域,称为“洼地”。茂兰的主要地貌是“峰丛洼地“组合。要看峰丛森林,最佳地是茂兰的石上森林,这里有个在山顶上的观景台,峰丛尽收眼底。石上观景台海拔高度为956米,要登上观景台,就要登1600级台阶。

在万千峰丛的包围中,散落着一个个村寨和田园,这些村寨都坐落在峰丛间的洼地。穿梭在喀斯特洼地,田园镶嵌在绿色的峰丛之间,水墨丹青的画卷,恬淡宁静的田园风光。茂兰的山谷有青龙涧、青龙瀑、清龙潭、五眼桥、螃蟹沟、拉滩瀑布、黄杨沟等景观,充满原始之美。 茂兰还生长着2万多亩野生梅,树龄在200年以上的珍稀古梅不下数百棵,素有“十里梅海、万亩梅林”之称,是中国西南最大的野生梅群。

茂兰之中也有人文景观。茂兰保护区内用着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其中尧古是一个布依族村寨,村中有63户人家覃氏家族。村内有百年造纸作坊,乡民们仍沿袭着造纸技术。板寨位于洞塘乡板寨村,这里有红七军板寨会师旧址纪念馆。黎明关曾是黔桂交通通道,两侧为悬崖峭壁,仅有一鸟道通行,地势险要。1944年冬季,日军2000余人曾从黎明关入侵荔波县,荔波军民奋起阻击,打响了贵州省本土抗战的第一枪。

不过荔波最有名的景区就是樟江,是国家5A级景区。樟江,是荔波县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月亮山南麓,荔波县城就位于樟江河畔。樟江之上,形成的樟江风景风景名胜区,面积达270平方公里,包括小七孔、大七孔两大游览区。目前,樟江风景区的门票为130元,观光车为40元。

樟江最美的部分就是小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位于荔波县城南部大约30公里处,景区全长为7公里,面积10平方公里,有小七孔古桥、拉雅瀑布、68级跌水瀑布、鸳鸯湖、翠谷、卧龙潭、水上森林、天钟洞等景点。 小七孔最大的特色就是澄澈碧蓝的水,以及茂密的森林,尤其是水上森林景观,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10大最美森林之一。 目前从独山麻尾、荔波县城等地都有中巴车直达景区门口。

大七孔,是樟江的另一大景区。大七孔的景点没有小七孔多,景色也远逊色于小七孔。总体而言,小七孔之美在于秀丽,大七孔之美在于壮丽。大七孔以峡谷为依托,两岸绝壁笔直挺立,山高谷深,中间水流湍急。其中的代表景点为天生桥,桥高60米,桥孔宽20米。每当下午时候,微弱的夕晖从天生桥穿过,别有一番景象。

荔波的另外一大自然景观是水春河。 水春河是荔波开发的一个漂流景区,长13公里,两岸丛峦叠起,紧逼河谷,构成了“十三道浪,七重滩”的奇险景观。到水春河漂流,可以到荔波 旅游 集散中心(荔波 汽车 站附近)购票,门票为30元,漂流费135元,保险为5元。购票后,乘坐景区大巴车直达景区。漂流时长大约为3小时,漂流过程十分惊险刺激。

除了自然景观之外,荔波的民族风情也是值得体验的。荔波县少数民族人口占927%,主要有布依、水、苗、瑶等少数民族,有玉屏水浦和瑶山董蒙两个省级民族保护村寨。“水书”和“布依文”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猴鼓舞》和《打猎舞》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热烈诙谐的布依族婚礼唱“朗外”、盛大非凡的水族“卯坡”对歌、自由纯朴的苗族婚恋、古朴神秘的瑶族凿壁谈婚和抢腰带等民族习俗。

荔波最有名的民族村寨就是瑶山古寨。荔波的瑶族生活在瑶山地区,被称为“白裤瑶”,有些地方仍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和原始粗犷的民族遗风,被誉为“原始 社会 遗存的活化石”,而白裤瑶也被人类学家称为“东方印第安人”。来瑶山 旅游 可以去懂蒙村,这里距樟江13公里,偶有保存完整的“白裤瑶”民风民俗,特别是婚丧喜庆等民风民俗丰富多彩。而另外一个叫做拉片村的村寨需要80元的门票,十分不建议前往。

樟江也经过了荔波县城,荔波在此打造了樟江经典文化游,其起点在荔波樟江乐坊,购票后乘“小火车”游览荔波街景、千年古榕树、中共主要创始人——邓恩铭的故居、清代永永济泉、荔波古镇、官塘大桥、世界自然遗产展示园至白岩布依寨后转水路乘竹筏顺流而下,沿途欣赏秀美的樟江风光,一直到返回起点处靠岸。《水韵樟江》的大型露天山水实景剧,主要给游客展示荔波的自然之美已经少数民族风情,门票大约是100元。

荔波的 美食 在贵州也是别具特色,主要的 美食 有豆花烤鱼、水蕨菜、杨梅汤等。在荔波县城的主要 美食 区域有荔波古城、樟江 美食 街等。在小七孔东门住宿,就只能梦柳小镇了。

贵州最美的城市——都匀:一座古典美和山水美完美融合的高原桥城

贵州施秉县:坐拥世界自然遗产,却养在深闺人未识

松桃:地接川楚,位遏三湘,一座南长城下的苗族边城

平塘,贵州喀斯特景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因为天眼而闻名世界

罗甸:贵州难得的避寒 旅游 城市,被称为“天然温室”

布依族的古文字分为:方块型、拼音型、符号型三大类。

1、方块型古文字

2011年10月15日至17日,来自滇黔桂等省(区)10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荔波,研究中国布依族古籍及古文抢救工作。

2007年至今,布依族研究学者通过在荔波布依族聚居地区调查,征集到布依族傩书古籍原件1000多册;研究发现,散存当地布依族经书、傩书手抄文字中有很多的古文字与已发现确认的古壮族文字相似;经国务院批准,荔波县选送的布依族傩书、经书《献酒备用》、《接书神庙》、《接魂大全》、《关煞向书注解》等10部布依文古籍先后入选第二、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还有6部古籍正在申报待批中。该县申报的《布依族古文字表》于2008年被国务院发文公布单列为第13项文种,名为“布依文”,2011年上半年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陈列了全国20多种文字,荔波布依族古文字名列其中。[1]截至目前,荔波布依族文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典籍名列全国之最。这样,荔波布依族古文字首次在国家级文化空间面世,布依族成为我国有自己传统文字的18个民族之一。“布依族中发现了几种古文字类型,主要用来作为占卜文字,记录《摩经》,创作民间文学作品等等。布依族古文字,除了流行于六盘水一带的‘波拉’文字属于拼音文字,产生比较晚以外,其他类型都与汉字有关,具有悠久的历史。”省布依学会副会长周国茂说。布依族古文字是布依族古籍的载体,它承载着布依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过去虽然陆续发现和搜集了一批资料,一些学者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发表了一些成果,但从各地陆续发现布依族古文字资料的情况看,布依族古文字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搜集、整理、标音、释义和深入研究。

2、拼音型古拼音文字

21、CV型文字。

它是受伯格里苗文的启发而被创制出来,由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组成。声母较大,韵母较小,声调通过将韵母标在声母顶端和右侧不同的位置上来表示。声母符号有35个,其中9个还无法确定音值;韵母符号26个,其中单字母符号11个,组合符号15个。CV型文字利用有限的符号记录大量的布依语的发音,具备了所有拼音文字所共有的优点,与“汉字”、“类汉字”(即方块布依字,笔者注)相比,它在记音方面更加准确.也更加便于学习和掌握。不过,作为一种民间自发使用的文字符号,它还存在很多缺点.可归纳为以下两条:一是声韵母的读音缺乏一定的稳定性。有些声母或韵母在相同条件下有多种读音,不同的声母或韵母在相同的条件下也可读同一个音;二是声调的表示法和读法也很混乱,文字声调的标法给书写带来了较大的麻烦,因为书写时的一点点失误都将会使人产生错误的理解。

22、外国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文字。

1904年印行的布依语《圣经》

这种拼音古文字的创制缘于天主教在布依族地区的传播。清康熙四十三年(1714年),天主教传人贵州。当时,意大利耶稣会士都嘉禄兼任贵州首任代牧时,派遣法国遣使会士亚比亚立等到贵州考察而天主教正式传人布依族地区,则是在其传人贵州约90年以后,即1797年—1800年间。当时,传教士以省城贵阳为中心,以黔西南为重点,奔赴于古驿道两旁的布依山寨。为了让布依族信教群众更好地理解圣经“十诫”的基本要求,便于布依族群众熟悉道理,使基督深入人心,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从而达到文化上的改观,西方神职人员使用拉丁字母创制了布依文字。

3、符号型布依文

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新发乡花园村一带的布依族“布摩”当中,使用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字记录当地的“摩”经。这种文字比较独特,还夹杂少数象形字,还无法定性,暂且称为“其他文字符号”。贵州省博物馆保存的布依族宗教古籍《布依族白摩书》抄本所使用的文字也属于这一类型。 1、50年代的老拼音布依文

1956年11在贵阳市召开的布依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上,决定采取布依文和壮文联盟(布壮文字联盟)的方针,并通过了《布依文方案(草案)》,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以贵阳附近的龙里县羊场镇话(属布依语第二土语区)为标准语。该方案经原中央民委批准,自1957年开始在布依族地区试验推行。由于政治原因,推行工作于60年代中断。老布依文和老壮文十分接近。

2、新布依文新拉丁布依文的运用(4张)

1981年,参加《布依族简史》讨论会的布依文谚语代表认为布依族文字应根据布依语的实际情况制定,建议以布依族较为集中、语音较有代表性的望谟县复兴镇话(属布依语第一土语区)为基础,修改布依文方案,最后拟订了《布依文方案修改草案》,报贵州省民委审定。“修改草案”经贵州省民委审定后,自1982年开始在布依族地区试验推行。根据试验的反馈,贵州省民委于1985年3月21日至23日召开修改布依文方案的座谈会,拟订了《布依文方案(修订案)》。该方案一直沿用至今。现行的布依文和壮文有一定差别。

1、贵州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辉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总以为贵州自古是“不毛之地”“历史空白”。自从1964年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试掘了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发现了大批旧石器时代的遗物,贵州历史的线索,突然向前延伸二三十万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2、关于夜郎文化。贵州既然背了多少年代的“夜郎自大”的包袱,讲贵州历史,实在应该讲讲夜郎。夜郎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出现在祖国西南地区的以夜郎为名的地方政权。古代夜郎,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概念。

扩展资料:

夜郎国的发现

中国西南地区古代夜郎族的文化。夜郎一名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汉时夜郎族是西南夷中较大的部族,居地在今云南昭通和贵州赫章、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一带。1976~1978年,在赫章、威宁发掘了大批夜郎文化的墓葬。

这些墓都是小型土坑墓,无坟丘。有的有简陋木棺;有的以铜鼓或鼓式釜为葬具,内放人头骨和牙齿,或将多具骨架零乱埋在丛葬坑中。

一般只随葬少量陶器、青铜器、铁器、珠饰等。既有民族特色的长条形铜锄、宽刃无胡戈、鼓形釜、宽边手镯、长发钗、牛头形带钩等,又有与中原内地相同的铜镜、印章、半两钱、五铢钱以及铁兵器和漆器。 要说夜郎文化,必须了解夜郎国的历史。

约战国初期,濮人建立了夜郎国。近几年,区文化部门通过多次深入贵、川等地实地考察,组织有关人员研讨,成立夜郎文化研究会等形式,初步对夜郎文化进行探讨与挖掘。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夜郎风情表演团,主要适应景区景点及宾馆等涉外场所的演出。

两千多年来,古夜郎的历史面貌,始终是一个未曾解开的“谜”。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它几乎成了一个神话的国度。

“夜郎自大”贻笑百代,引起世人对夜郎产生浓厚的兴趣,它正在成为人们来“夜郎故地”观光和探秘的吸引物,也是社会科学界研讨的大热点。

不管怎样,夜郎国在秦汉时期的西南夷数十个社会实体中“最大”之一,具有充分的史实记载,贵州的大部分地区都属夜郎的辖地,也是不争的史实。

--夜郎文化

到贵州 宋 赵希迈

涉历长亭复短亭,兼旬方抵贵州城。

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

家务每因官事废,诗篇多向客途成。

耕桑尽自无荣辱,却悔当年事短檠。

谢师恩 答皇亲见召 元 王处一

三冬凛冽彤云布。六出飘飞絮。地冻天寒难进步。满途冰雪,唤回童稚,且向茅庵住。贵州大醮无推诉。必要功圆聚。远逝新亡皆济度。加持妙道,展舒云宴,一会朝元去。

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累惠良药,咏叹仰佩, 唐 权德舆

风雨竦庭柯,端忧坐空堂。多病时节换,所思道里长。

故人朱两轓,出自尚书郎。下车今几时,理行远芬芳。

琼瑶览良讯,芣苡满素囊。结根在贵州,蠲疾传古方。

探撷当五月,殷勤逾八行。深情婉如此,善祝何可忘。

复有金玉音,焕如龙凤章。一闻灵洞说,若睹群仙翔。

三清飞庆霄,百汰成雄铓。体物信无对,洒心愿相将。

昔年同旅食,终日窥文房。春风眺芜城,秋水渡柳杨。

君为太史氏,弱质羁楚乡。今来忝司谏,千骑遥相望。

归云夕鳞鳞,圆魄夜苍苍。远思结铃阁,何人交羽觞。

伫见征颍川,无为薄淮阳。政成看再入,列侍炉烟傍。

题贵州南山岩 宋 曾丰

崒嵂穷头与汉齐,谽谺深处著招提。

居焉若寝琼为室,登者如仙玉作梯。

云窍旁通吞日月,烟萝倒拔挂虹霓。

我来已落葛翁后,姑拾其余细品题。

留别贵州父老 宋 袁宏德

鄱笑行藏不自由,邮亭杯酒又淹留。

罢官却喜身还健,报最空惭政未优。

截镫只今难击马,卖刀自昔已牵牛。

蛮烟岭树斜阳路,两地离怀一样秋。

林贵州哀诗二首 宋 刘克庄

四壁空留宅,双旌漫典州。

无钱堆别屋,有石压归舟。

纵未封孙叔,犹当庙柳侯。

吾铭皆实录,亦足继前修。

林贵州哀诗二首 宋 刘克庄

岁晚淹留潦雾间,朱幡虽宠变苍颜。

颍川凤下来何晚,浪泊鸢飞去不还。

道远返丧新燧改,州贫无赙旅囊悭。

新邱莫叹封茔俭,绝胜痴人锦裹山。

送孙芝房使贵州二首 清 曾国藩

妙年作赋动明光,又策星轺赴夜郎。

文采边陬瞻泰斗,仪容寸步中宫商。

沈湘过访三闾庙,宛叶行经百战场。

定有新诗传万口,归来吾与解奚囊。

送孙芝房使贵州二首 清 曾国藩

六年陈迹君能记,病骨秋风入剑关。

曾洗人天清净眼,饱看巴蜀怪奇山。

君今岩壑搜群玉,自有光芒照百蛮。

不似老夫徒碌碌,昆冈一网手空还。

贵州虞部使君访及道旧窃有感恻因成小诗 宋 王安石

韶山秀拔江清写,气象还能出搢绅。

当我垂髫初识字,看君挥翰独惊人。

邮签忽报旌麾入,斋合遥瞻组绶新。

握手更谁知往事,同时诸彦略成尘。

李韶州著书,常论释氏之理,贵州有能公遗迹 唐 权德舆

常日区中暇,时闻象外言。曹溪有宗旨,一为勘心源。

贵州杂咏 明 杨慎

绮缯缠髻作雕题,铁距穿鞋学马蹄。

清晓樵斤探虎穴,黄昏汲瓮下猿梯。

初抵贵州 清 罗衔炳

塘上钲声隔岭闻,黔山积翠楚山分。

马头倒挂千岩月,虎落斜穿万树云。

九驿蛮烟丞相垒,五溪铜柱伏波军。

丈夫莫取黄金印,愧煞当年卧少文。

贵州省旅店题壁 清 严谨

万里趋庭暂息肩,一檠孤坐思茫然。

才辞水驿三湘路,又数山程五月天。

书到途中慵检点,诗成客里倍缠绵。

白云翘首原非远,翻恨春归在客先。

关于贵州的历史人物故事

张之洞,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 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上奏朝廷,建议修筑一条芦汉铁路,自芦沟桥至汉口,以贯通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