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五帝本纪赞》译文与赏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3收藏

《古文观止·五帝本纪赞》译文与赏析,第1张

五帝本纪赞

五帝本纪赞

《史记》

题解

本文节选自《五帝本纪》中的最后一段,主要讲述了“本纪”的史料来源以及作者的见解,也是研究《史记》和司马迁史学思想的重要资料。这种“赞”类似于现在的评论,是司马迁的首创,一直被后世史书沿用。

原文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1]。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2],荐绅先生难言之[3]。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4]。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注释

[1]尚:同“上”,久远。

[2]雅驯:事有根据。雅,准确。驯,同“训”规范。即合理之意。

[3]荐绅先生:指有地位的人。

[4]风教固殊:风俗教化彼此不同。

译文

太史公说:学者们常常谈到五帝,但五帝的时代距今已经很久远了。然而《尚书》中也只记载了唐尧以后的历史,而诸子百家谈论黄帝,他们的记述也都不太可靠,就算是有地位的长者也难以说清楚历史的事实。孔子传下来的《宰予问五帝德》和《帝系姓》,有的儒家多不传授学习。我曾经西到崆峒山,北到涿鹿山,东到大海,南到江淮,各地的长者都在谈论黄帝、尧、舜的遗址,但这些地方的风俗教化彼此并不相同。总的看来,不违背古籍所记载的为接近历史的真实情况。

原文

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5],顾弟弗深考[6],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着为本纪书首。

注释

[5]章:同“彰”。明白、显着。

[6]顾弟:但是。弟,同“第”,只是。

译文

我看《春秋》、《国语》,他们阐述《五帝德》、《帝系姓》的内容很清楚,只是学者们没有深入考察,其实他们所记载的内容都不是毫无根据的。《尚书》里有很多散失的篇章,它所缺失的内容常常在其他的着作中可以看到。如果不是喜欢学习、深入思考,领会这些书的旨意的人,本来就很难与见识浅薄的人说清楚。我将各种关于五帝的材料综合编定起来,选择其中最为正确可靠的,写成《五帝本纪》,作为全书首章。

评析

本文是一篇言简意赅的说明性短文,是《史记》开篇第一文。文章按时间顺序,叙述了司马迁在写作此文时遇到两方面的困惑:一是要面对史料的缺乏。由于时间久远,关于五帝的文字记载少之又少。二是史料的真伪难辨。很多关于五帝的记载出入较大,而且都缺乏说服力。

由此,司马迁制定了两个解决方案:一要克服种种困难,对史料进行实地考察,搜查可靠、可信的材料;二要对现存的官方史料进行整理与研究。司马迁终于成功了,他不仅发现了民间传说和信史记载有许多一致之处,而且切身感受到了各地区和各部族的文化差异,为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本文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史料做出的锲而不舍的努力以及慎重的求实态度。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即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相思

作者:王维    朝代:唐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扩展资料: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世人称其为“诗佛”。

-红豆生南国

清代批评家沈德潜在《说诗啐语》(卷上)中对诗歌的开头的创作说过这样的话,“起手贵突兀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文章的创作。柳宗元的《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就是这样一篇“令人惊绝”的文章。

本文标题下笔诙奇,出人意料,颇有悬念。王参元是_坊节度使王栖曜的小儿子,是作者柳宗元的朋友,朋友家里“失火”,生活失去着落,作者不去劝解、安慰,反而要“祝贺”,实在是“奇特尤甚”(清·过珙《详定古文评注全集》卷七)。

文章开篇,先交代自己从朋友杨敬之处得到王家失火的消息,作者描写了自己听到消息时的思想情绪的变化,“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始”“中”“终”,从时间的角度,反映了作者对“失火”一事的认识过程;“骇”“疑”“喜”,则形象地交代了思考的结果,简洁地概括了为什么要把“安慰”改为“庆贺”的原因。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纲领。

文章接下来就从“始骇”“中疑”“终喜”三个方面,分三个层次一一进行了说明。

王参元家里经历了一场火灾,连日常生活用品也被烧得一干二净,一个“唯恬安无事是望”的人遭此一劫,确实让人感到很是不幸,让人骇怕,柳宗元起初也是这样的反应,这是人之常情,是一种自然反应。这是第一层。

第二层接着分析“中疑”的原因。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老子以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但柳宗元认为,这样的等待过于长久,也是“荒诞无稽”的,对于一个有志向抱负的人而言,这样长时间的等待是一种折磨,一种生命消耗。王参元所遭遇的这场火灾是否是“福”,是否预示他将要接受“大任”,看看王参元目前的处境,柳宗元并不认为“火灾”与“大有为”“能光明”之问有必然的联系。另外,柳宗元自己也命运多舛,对这类凡人相信的说法有一定的认识与思考,因此他表示不解,表示怀疑。

第三层,具体分析“终喜”的原因,这是全文的重点。王参元勤读古人书,认真创作文章,擅长小学研究,是个“多能”的进士,凭他的学问才识,早就应该得到朝廷的重用,一展“济世救民”的才干,但到如今依旧是“进不能出群士之上”,郁郁不得志。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王参元无由施展才能呢作者把笔锋一转,直接刺向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渐次展露行文的真正用意。

原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当时之士追求“好廉”的虚名,明明知道王参元的才干,但因为王家有财,怕推荐了王参元就被人说是接受了贿赂,从而影响自己的名誉仕途。作者自责自己也不能免俗,虽然担任“天子近臣”,也怕别人“窃笑”,所以,心里虽然对这样的现象表示不满,但也只是“痛”而已,只能表示无奈。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贿赂公行、猜忌横行、俗见混乱、积毁销骨的不合理现象,也流露了作者对怀才不遇之士的深切同情。

如今一场大火,烧掉了王家的财产,却也让王参元摆脱了多财的累名,也可算是种“幸运”,终于有机会可以推荐他了。“则仆与畿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这看似滑稽可笑的话语中包含着无尽的悲哀。明明相知多年,也充分了解王参元的才学,但终究没有帮助朋友发挥才能,这不能不说是种悲哀。因此这次王参元家失火,虽然家产荡然无存,但人们自可毫无顾忌地与他交往,为之延誉,这正好为王参元扬名提供了大好机会,故值得庆贺。柳宗元庆贺王参元家遭遇火灾,正是意图借这常人看来十分“别扭可笑”的想法来有力地抨击不合理的社会风气。正是因为今后可以“咸得开其喙”“授子而不栗”,所以反而“大喜”了。

接着,作者引用古人的事例来进一步表明自己真实的想法。《左传。昭公十八年》载,宋、卫、陈、郑灾,陈不救火,许不吊灾,这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君子是以知陈许之先亡也”,现在自己面对朋友家遭遇火灾,不仅不“吊”反而过分地“贺”,这样的做法貌似与古人的“不吊”相同,但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柳宗元声明自己上面所说的是愤激的反话,做的是“反事”,并不是真的希望朋友家遭遇火灾而倾家荡产。“颜、曾之养”分别指颜回和曾参的言行。《论语·雍也》中记有“子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回也不改其乐”。《庄子·让王》说“曾子居卫,绲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曳纵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声。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这两位儒家杰出人物的言行都体现了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境界。柳宗元引用这两位古代贤人的事例目的是鼓励朋友要学习先人的安贫乐道,“忧道不忧贫”的高尚品德,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志趣。这两处典故的弓l用把自己的劝慰、朋友的想法和盘托出,语言简洁但富有趣味。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这封信,作者通过奇特的构思表达了严肃的社会问题,在幽默的笔调中寄寓着很深的感慨。情趣事趣皆出,令人回味再三。

《国语·晋语八》有“叔向贺贫”一节,写韩宣子忧贫,叔向反倒向他祝贺,韩宣子不解,于是叔向发表了一番议论:当年栾武子贫而有德,国家赖以为安,其子孙也受到庇护;邵昭子富而无德,“恃其富宠,以泰于国”,结果“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一朝而灭,莫之哀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之不暇,何贺之有”叔向以贺贫为由,围绕富与德的轻重,引出深刻的道理,文章平易中肯而又风姿摇曳,娓娓动人。本文在表达技巧方面与“叔向贺贫”颇有相通之处。

词开篇写景,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可是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物我对照,更反衬出乡思之深。以下接着写北固山一带碧水环山的秀丽景色。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像是美人的发髻。上片主要写景,在作者笔下展开的是一幅山清水秀的清丽的春景,眼前的图画般的美景,却钩起了作者无尽的乡愁,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物我对照乐景衬哀愁的写法,山水虽美,但终不是自己的故乡。

词的下片紧承上片侧重写自己的思乡的心情。作者落笔对面,先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乡,而是写收到乡书一封,“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从这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词人的家人急盼远方的游子归家的殷切心情,以虚写实,更可见作者难耐思乡之情。家人盼归,可是作者回乡的日程还是遥遥无期,面对无可奈何的局面,作者只能是借酒浇愁面对东风抛洒热泪了,所以结句说“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最后这两句不回答乡书中的问题,而是以春光易逝借酒浇愁作结,但是有家难归之意已溢于言表。这种不答之答比直接回答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量,充分抒发了他那种难以言状的思乡之情。

        作者简介唐云来,字浚泉,1944年7生,系书法大师王学仲亲传弟子,先后出任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篆刻委员会副主任等要职,国家一级美术师,天津作家协会会员。2019年应邀做为中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的评委,参加了中国最具权威性的书法篆刻的评选工作,先后参与了初评和复评工作;2019年底,唐先生又荣膺“中国当代十大书法楹联名家”之称号,近一步彰显了唐老在中国书坛的重要地位

        艺术赏析此作系唐老的经典代表作,也是最能表现其书风的佳制。在作品中他的用笔,在正侧、俯仰、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概,沉着痛快的风姿。间架结构开合自如,疏密和谐,新奇洒脱。章法上,气韵生动,贯气长缨,犹如海之波澜,山之磅礴。从单个字来看,各具风姿,整体来观,则左顾右盼、前后呼应,通篇平衡,神完气足,恰似一个骑士,持剑而立,不仅面貌俊朗且豪气万丈!

        艺术综述唐先生不仅书法自成风貌,且对古诗颇有研究,并喜自作诗文,每有诗兴,或口占或笔拟,格律工稳,意切情真。他亦善榜书,如出自其手书“津门十景”之一的“蓟北雄关”及杭州六和塔上的匾额为世人瞩目。

附三国演义开篇词赏析

                《临江仙》

                明/杨慎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一书将此词置于卷首,是毛氏修订《三国》的传神点睛之笔。作为小说的开篇,具有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可谓大气磅礴、意境高远。

        词中大江奔涌,浪花飞溅,淘尽千古世间事,化作滔滔潮流;是非成败转头空,历史总要不断地向前推进;青山不老,江水长流,惯看秋月春风;智者在杯酒笑语中,就展现淡泊超脱的伟岸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在让我们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古文观止·五帝本纪赞》译文与赏析

五帝本纪赞 五帝本纪赞 《史记》 题解 本文节选自《五帝本纪》中的最后一段,主要讲述了“本纪”的史料来源以及作者的见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