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黄帝内经素问的介绍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其《素问卷》在古代天文学、地理学、历算学、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基础上,强调人生本身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并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提出了“治未病”的疾病预防理念等,全书详细阐述了人本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疗法,以及“天人相应”的养生之法,集中而系统地展现了我国古代医药学和养生学之大成。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他们各有81篇,当然在其他地方学到的我们这里就不用说了。我要给大家探讨的是根本与本质的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叫素问?可能很多人在学习这部经典的时候直接就从正文去了。这个不太好,中国文化的特点尤其在我们学习经典之前,一定要认真去解读他的题目或者说是序!因为题目和序~是整片的文章高度浓缩和导引,对于我们把握整部经典的方向起到重要的作用。
素问:素~我们首先有个表达:素人,不吃肉的人~吃素;没有化妆的人~素颜;素指的就是平素,平常或者本来的面目,本来的样子。素问——就是对那些生命本质或者是生命本源问题,以问答的形式来探讨的一部经典。那我们在看这个问:是我们要着重注意的一个字,我们从小到大会遇到很多很多不同的麻烦,在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应对的时候通常都是,去问比我们更有经验或者更有智慧的。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当我们抱着一个问题,去问张三或者李四,问王五,问老师,问父母或者现在大家很喜欢去问度娘,最后可能我们又换来一大堆不同的答案,因为大家的立场是不同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个麻烦而来的,结果反馈来一大堆的结果变成一个新的麻烦。所以问和问是不一样的,在我们黄帝内经在我们的经典学习里面。这样的问叫问天,问师,问道!为什么问那么重要?为什么中国文化把学习叫~做做学问,因为学习很大一部分学习就是要学习怎么样去提问想想我们问候还地问一样吗?所以。问道是有维度的,在不同的问题,一定会产生不同维度的答案。我们经典文化中绝大部分都是以问题来展开的。《金刚经》是须菩提与佛陀的回答;《楞严经》是阿难于佛陀的回答;《论语》是孔子与学生们的回答。我们从这里发现皇帝的提问其实就是不断刷新他的自见,他的维度,他的人生观,世界观!
202049
(原文)
(解读)
“ 夫五府者,身之强也。 ” 五府是人体强健的基础。
“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 头是精明之府,如果头部侧垂,眼胞内陷,就 是 表明精神要衰败了。
“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 背是胸之府,如果背弯曲而肩下垂,那是胸要坏了 。 腰是肾之府,如果腰部不能转动,那是肾气要衰竭了;
“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 膝是筋之府,如果屈伸困难,走路就曲背低头,那是筋要疲惫了 。 骨是髓之府,如果不能久立,行走动摇不定,那是骨要衰颓了。总之,如五 府 能够 强壮或者 由弱转强,就可复生;不然,就会死亡。
“ 岐伯曰: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 ” 岐伯说:人的脏腑应与四时相应 , 如果与四时相违, 过之则 五脏的精气就会过盛,不足 则 六腑的传化之物则会 消极。如果事物 相应太过,那么五脏的精气会 有 不足;而假如 事物 相应不足,那么六腑的传化之物 就 会有余了。
“ 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 ” 这都是阴阳不相应合,病名叫关格 ( 关格是指由于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犯胃而致的以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危重病证。本病多由水肿、癃闭、淋证等病证发展而来。关格之名,始见于《内经》,但其论述的关格,一是指脉象,一是指病理,均非指病证,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正式作为病名提出, 在 《平脉法》篇曰:“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认为关格是以小便不通和呕吐为主证的疾病,属于危重证候 ) 。
今天学习了五府是人体强健的基础。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以上是“医”字的演变过程,有没有看出来医字书写起来越简化,可是吃药看病却越来越贵越难了。这是说个现实的玩笑,从我国文字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出原始医药发展的大概,古“殹”字有防役的意思。在巫祝盛行的时代,“殹”字下面加了一个“巫”字,而写作“毉”字了。后来,人们在储存粮食的过程中发明了酒,并把酒的功效应用到了医药上,酒成了制造药物的基本原料,“毉”字才变了“医”字。这次只讲“殹”字与《黄帝内经•素问第12章异法方宜论篇 》的关系,毉和医两个字将在别的篇章里有机会再来说。
殹字中的匚是你的手爪子,如果你不相信伸出你的手,弯下你的手指头,看看形象不。内经说:“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瘘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引导发展到现在是推拿。按蹻指现在的按摩。推拿两细推敲一下也细分推为导引,拿为按蹻。
殹字中的矢指石头,古代原始人打架互相投石头,相当于现代战争双方相互发射导弹。内经说:“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这种砭石现在还有生产的,最好的在中国东方大省山东省开采生产。是现在用于刮痧治疗的趁手工具之一。
殹字中殳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而古代针刺有九种不同用途的针,针刺用针可能和这种古代兵器比较相象。内经说:“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现在中医说的针灸中的针刺原于此处。
“西方者,金玉之域,…………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治宜炙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毒药和灸焫虽然没有在文字体现,并不是说他们与医疗无关。看病后照方抓药的药就是毒药,是药三分毒。至于灸焫就是保健界喜闻乐见的各种艾灸。
下面附上原文读友对照着学习,最后一段是我的总结,不要当原文看哦。
《黄帝内经•素问》第12章异法方宜论篇
黄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洌。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炙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瘘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可以看出来,这里讲的生病你因基本上都是来自外界因素,环境气侯,当地产物,饮食习惯等方面引起的。就是黄帝内经里说的天有五行御五位风暑燥湿寒造成的。
~~如果你觉得我写的不错,能够给你带来些许快乐,或对你有所帮助,记得点赞加关注哦,并在留言区留下你的赞赞赞赞美之词,哈!那会激励我今后写出更多好文章。
图解黄帝内经素问的介绍
本文2023-10-19 04:55:3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6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