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真的是太想搞懂中医中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的真正含义了!!! 虚心向您请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2收藏

您好~真的是太想搞懂中医中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的真正含义了!!! 虚心向您请教~,第1张

首先,脏腑分阴阳你肯定知道,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这里加一个心包,属于心的附属,属于脏,属于还是阴

这么很容易知道手足三阳经是六腑,手足三阴经是五脏+心包

确定之后,阴阳还有具体的分析,先说三阳经,顾名思义是阳气运行的通道,而三阴经则是阴气运行的通道。可以打比方,就好比动脉血和静脉血运行,是有专门的动脉和静脉的。

而中医上的三阳和三阴则又可以细分。

都知道经络运行的起点是太阴肺经,经过一轮的循环,经过手太阴肺,手阳脉大肠,足阳脉胃,足太阴脾会到胸中。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轮的循环就是太阴和阳明。下面看第二轮的循环,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再次回到胸中。第二轮是少阴和太阳。第三轮则是最后一轮循环,不用看看,就剩下厥阴和少阳了。

第一轮的运行,是阴阳气的起始,阴气和阳气刚开始运行,自然阳气盛,阴气盛,所以命名为阳脉和太阴。第二轮阴阳气稍弱,就命名太阳和少阴,而第三轮阴阳气衰,则命名厥阴和少阳。

如果想问为什么命名阳明,太阳,这个就没有意义了,就像为什么心叫心,只是一个造词

“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在针灸治疗失眠中的运用

汪文丽 1 刘 建武 2陈立国 1王晨光 1张艳红

寤寐是人体最基本的两个状态。 人体卫气昼行于阳, 阳 气盛则寤; 夜伏于阴, 阴 气盛则寐。 阴 阳 失调, 阳 气不得入于阴 分, 阴 不敛阳 则失眠。 其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现代生活方式和 饮食结构, 引 起人体脾胃 功能的 紊乱 [ 1 ] 。 在失眠的临床调 查中 , 患 脾胃病者约占13.6%[ 2 ], 68%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 者和50. 2% 的 肠 易 激综合 征 患 者 存在 睡眠 障 碍 [ 3 ] 。胃 肠疾病引 起失眠的这种因果关系, 可概括为“胃 不和则卧不安”。

1“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原型及概念

“胃 不和则卧不安”最早见于《 素问 · 逆调 论》:“帝曰: 人有逆气 不 得卧 而 息 有音者 …… 皆 何脏使然? 愿闻其故。 岐伯曰: 不得卧而息有音者, 是阳明之逆也, 足三阳 者下行, 今逆而上行, 故息 有音也。阳 明 者, 胃 脉也, 胃 者六腑之海, 其气亦下行。 阳 明逆, 不得从其道, 故不得卧也。 《 下经》曰: 胃 不和 则卧不安, 此之谓也”。“胃 不和 则 卧不 安”, 名 曰 “胃 ”, 实 则 包括阳 明经、脾胃 、大小肠。 《 灵枢· 本输》: “大肠属 上, 小肠属下, 足阳 明 胃 脉也。 大肠小肠, 皆属 于胃 , 是足阳明也”。 脾主升清, 胃 主降浊, 为气机升降的枢纽; 脾胃 运化腐熟水谷, 为气血生化之源, 为人体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凡食积内 停, 胃 失和降; 脾胃 亏虚,气血乏源; 胃 阴 不 足, 阳 气 失和 等均 可引 起 气 机不利, 阴阳失和, 而卧不安寐。

2古代针灸医家的运用

“胃 不和则卧不安”理论自 《 内 经》引 述以 来, 历代针灸医家均很重视此理论在失眠治疗中 的运用 。古代针灸处方中 , 足阳明胃 经、足太阴脾经是使用最多的经脉, 上脘、 隐白 、 下廉、 阴 陵泉、 章门 是运用 最多的穴位 [ 4 - 5 ] 。 《 针灸大成》里记载了 心经实热证引起的失眠, 通过泻脾经的方法来治疗。 “凡针逆而迎夺, 即泻其子也, 如心之热病, 必泻于脾胃 之分”。 因脾经为心经之子经, 根据《难经》“实则泻其子”, 心经的实证, 可泻脾经的太白 穴。 一些医著记载了 失眠的选穴, 这些腧穴便具调理脾胃 之功。 如《针灸资生经》云: “期门 治不得久卧。 隐白 、 天府、 阴 陵泉治不得卧。 太渊、 肺 俞、 上管、 条 口 、 隐 白 疗不 可卧。 气海、阴交、大巨主惊不得卧。 公孙主不嗜卧……商丘治魇梦。 天牖疗夜梦颠倒。”《备急千金要方· 癫病》载: “阴 交、 气海、 大巨, 主惊不得卧”。 另 外 一些古籍, 明确指出胃 经、 脾经、 大小肠经的某些腧穴可用于失眠。 如《针灸聚英》: “大巨…… 主小腹胀满, 烦渴……惊悸不眠。”《针灸甲乙经》: “惊不得眠, 善 ,水气上下, 五脏游气也, 三阴 交主之。 不得卧, 浮郄主之”。 《 针 灸 集 成》: “心 热 不 寐 解 溪 泻 涌 泉 补 立愈”, 记载了 阳明经经穴解溪治疗心热引 起的失眠。

3现代针灸医家的运用

现代医家治疗失眠亦非常重视调胃 安神, 取穴主要集中 在 足太阳 膀 胱经、 足阳 明 胃 经 和 督 脉 [ 5 ] 。刘良生等 [ 6 ] 运用“胃 不和则卧不安”理论, 以 健脾和胃 治本、 宁心安神治标, 选取中 脘、 天枢、 足三里、 脾俞、胃 俞、 安眠、 神庭、 百会穴, 取得良好疗效。 因 脾胃 为后天之本, 其功能健全, 机体的精微物质才能充足, 髓海清窍才得以濡养, 方能神气充足、神机敏捷。依据“根结”理论, 足太阴脾经结于中脘, 中脘为胃 之募穴, 因而中脘具有健运脾气、 调 中 焦升降之功能。

刘立安治疗失眠常取调理脾胃 的穴位, 如 腹部选用天枢、中 脘、下脘, 四肢选用足三里、三阴交、内 关 [ 7 ] 。黄石玺 [ 8 ] 沿用 已故名 老针灸专家王乐亭教授经验,取中脘、天枢、气海、内 关、公孙、足三里和中健脾、通畅气机、升清降浊、消补兼施。 患者针后当晚即入睡良好, 经治疗10 次, 睡眠渐安, 食欲渐增, 再针5 次,夜夜眠安。 李行军[ 9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失眠43 例,取中 脘、 足三里、 脾俞、 肝俞、 太冲以 调和脾胃 、 疏肝理气, 配合五脏俞加风池、四神聪等, 加用耳穴贴压,失眠 多 梦 症 状 改 善 效 果 佳, 痊 愈 38 例, 总 有 效 率为100% 。

清代何其伟《医学妙谛》云: “失眠总由阳不交阴所致…… 若因 里症而失眠者…… 胃 病则阳 跷穴满,审病用方, 法无一定”。 任建宁[ 10 ]总 结 盛 灿 若 教授治疗失眠经验, 基于“胃 病则阳跷穴满”理论, 选取中脘、水分、天枢、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内 庭、仆参、申脉穴, 每日 针刺1 次, 每次留针30 min , 10 次为 一疗程。 治疗3 次后, 患者夜寐明显好转, 治疗4 个疗程后, 诸症消失。 随访半年, 失眠未再复发。

4失眠从胃论治的机制探讨

4.1经脉联系

《灵枢· 经脉》云: “胃 足阳 明 之正 …… 上通于心”“脾足太阴 之脉…… 其支者, 复从胃 别, 上膈, 注心中 …… 是主脾所生病者…… 烦心, 心下急痛……不能卧”“小肠手太阳之脉……络心”, 脾经、胃 经、小肠经皆与心联系, 脾胃 、胃 肠不和, 累及心神, 引 起失眠。 经言: “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因 脾、 胃 、 小肠与心联系, 故调理脾胃 能治疗心神疾病。阳明之脉络于目 , 如《 素问 · 热论》中 提出 : “伤寒一日 , 巨阳 受之。 二日 阳 明 受之, 阳 明 主肉, 其脉夹鼻络于目 , 故身 热目 疼而鼻干, 不得卧也”。 阳 明胃 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在目 内 眦交会, 与阴 阳 跷脉在目 下及口 角 之旁交会。 阳 明 经病, 可使目 不得瞑而失眠。

4.2脾胃 中枢论

清末名 医张聿清《 医案》曰: “胃 为 中 枢, 升降阴阳, 于此交通, 心火府宅坎中 , 肾水上注离内 , 此坎离之既济也。 水火不济, 不能成寐, 人尽知之。 不知水火不济, 非水火不欲济也, 有阻我水火相 交之道者,中 枢是也”。 脾胃 居 于 中 州, 为 气 机阴 阳 升 降的 枢纽, 脾胃 不和, 心肾阴 阳 相 交的通道阻塞, 阳 不得入于阴而致失眠。 故胃 和是阴 阳 气机升降有序、 元神潜藏、人得安寐的基础。 清代张琦在《 素问 释义》中指出: “卫气昼行于经则寤, 夜行于藏则寐, 而卫气之出 入依乎胃 气, 阳 明 逆则诸阳 皆逆, 不得入于阴 , 故不得卧”。

王洪图等 [ 11 ] 提 出 “五 脏 藏 神, 脾 胃 是 枢 轴” 理论, 认为脾胃 居中央, 是生命活动(气机运转) 的“枢轴”, 手、足阳明经是卫气自 阳经入于阴经之枢口 , 二经之气失和, 最易 影响 卫气 的 正 常 运行, 不 入于阴经,则出 现失眠。 因 胃 为 人体阴 阳 升降的枢纽, “水谷气血之海”“后天之本、 营卫之源”, 而“神者, 水谷之精气也”, 故诸多经典的失眠学说, 如“阴阳说”“神主说”“气血说”“营卫说”与中 医的“胃 ”都有密切的联系[ 12 ]。因此若胃 气调和、 升降有序, 则气血化生有源,营卫循其常度, 阴 阳 相和, 卧则神安夜眠, 即 “胃 和”则“寐安”也。 反之,“胃 不和”则阴阳气机升降不利,五神内 舍其宅受扰, 致“神不安则不寐”。

4.3第二脑学说

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解剖学和细胞生物学教授Michael D. Gershon 为 代表的 一些国 外 学者提出 ,人类 除 颅脑 之 外, 还 有第 二 大 脑, 称 “腹脑” 或 “肠脑”, 它是肠神经系 统, 脱离了 中 枢神经系 统支配的独立活动系 统 [ 13 ] 。 几乎所有中 枢神 经系 统中 的 递质和调质均存在于肠神经系统中 , 诸如5 - 羟色胺( 5 -HT )、脑啡 肽、 内 啡 肽 等 脑 肠 肽, 肠 道 亦 是 其 富 源地。 而5 - HT 、苯二 氮类药物正 是临 床常 用 于 抗焦虑及镇静催眠的处方药物, 可缩短入睡时间, 减少觉醒的发生, 增加总睡眠时间[ 14 ]。

常小荣等 [ 15 ] 通过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大鼠 胃电及脑肠肽的影响, 发现电针“足三里”可使胃 电活动增强, 同时胃 活动的 增强与 相关脑肠肽含量增加有同步效应。 高巍等 [ 16 ] 在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脑肠肽含量的影响时发现, 电针大鼠“足三里”可使外周血和脑垂体中血管活性肠肽( VIP ) 含量明 显增加, VIP 主要产生于胆碱能神经元, 乙酞胆碱有诱发快波睡眠的作用, 它协同 乙酰胆碱参与快波睡眠的调节。

5结语

《内经》提出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指出了脾胃不和则导致失眠, 开启 了 从调和脾胃 论治失眠的先例。从古代针灸文献和现代临床报道可知, 该理论已成为针灸论治失眠的重要法则。 现代的第二脑学说及相关实验研究更作为该理论的基础依据, 阐释了该理论的作用机制。 失眠的证型复杂,在临床中我们应审病求因,谨守病机, 兼顾调和脾胃, 使脾胃 升降有序, 气血生化有源,营卫循其常度,则阴阳和谐而眠安。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巨阳(即太阳)·至阳 5 在天之气·至阳 6 经穴名·至阳 61 至阳穴的别名 62 出处 63 穴名解 64 所属部位 65 至阳穴的定位 66 至阳穴的取法 67 至阳穴穴位解剖 671 层次解剖 672 穴区神经、血管 68 至阳穴的功效与作用 69 至阳穴主治病证 610 刺灸法 6101 刺法 6102 灸法 611 至阳穴的配伍 612 特效 613 文献摘要 614 研究进展 6141 对心脏的作用 6142 镇痛作用 6143 对食管影响 6144 用于胃大部切除术针麻 6145 改善肝功能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至阳 1 拼音

zhì yáng

2 英文参考

Zhìyáng GV9 [中国针灸学词典]

zhìyá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至阳:1巨阳;2在天之气;3经穴名。

4 巨阳(即太阳)·至阳

至阳指巨阳(即太阳)[1]。

巨阳为太阳经之别名[1]。出《黄帝内经素问·热论》。巨,意为巨大[1]。马王堆汉墓帛书医经又写作“钜阳”,意义相同[1]。

太阳为经络名[2]。见《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分手、足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2]。太阳有阳气旺盛的意思[2]。又称“三阳”[2]。太阳经是多血少气之经,针刺时,可以出血,不可伤气[2]。《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三阳者,至阳也。”王冰注:“六阳(手三阳和足三阳)并合,故曰至盛之阳也。”

5 在天之气·至阳

至阳指在天之气[3][1]。见《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马莳注:“天位乎上,为至阳。”《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至阳盛,地气不足。”张景岳注:“至阴至阳,即天地之道也。……此借天地自然之道,以喻人之阴阳贵和也。”

6 经穴名·至阳

穴位 至阳 汉语拼音 Zhiyang 罗马拼音 Chiyang 美国英译名 Bright Sunshine 各

号 中国 GV9 日本 9 法

国 莫兰特氏 VG8 富耶氏 德国 LG8 英国 Gv9 美国 Go9

至阳为经穴名(Zhìyáng GV9,DU9)[1][4]。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3][1]。别名肺底[3]。至即到达,阳为阴之对,此穴在第七胸椎下,与横膈平,经脉至此已从膈下的阳中之阴到达膈上的阳中之阳,故名至阳[1]。至阳穴主要用于胸肺、肝胃疾患等:如胸胁胀词,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重痛,疟疾,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胸胁胀痛,胃痛,胃寒不能食,腹痛,肠中鸣,脊强,腰背疼痛,少气懒言,身体羸瘦,背痛,现代又常用至阳穴治疗肝炎,胆囊炎,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胃下垂,带状疱疹,胃肠炎等。至阳穴也是胃大部切除术的常用针麻用穴[1]。

61 至阳穴的别名

肺底(《医学原始》)。

62 出处

《针灸甲乙经》:至阳,在第七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

63 穴名解

至即到达,阳为阴之对,此穴在第七胸椎下,与横膈平,经脉至此已从膈下的阳中之阴到达膈上的阳中之阳,故名至阳[1]。

至,达也,又极也。阳,指心阳,背亦为阳,为阳气至盛与全身仰赖之处。穴当心后与背脊之中,自应阳光普照,万物生成,全身仰赖,而所主之病亦至多也。四时节令,夏至为夏之至极,冬至为冬之至极。人身以背为阳,而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穴属督脉,位于背部,当七椎之下,《针灸甲乙经》有:“在第七椎节下间。”督为阳经,背亦属阳,七为阳数,因名至阳。[5]

64 所属部位

胸椎[6]

65 至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至阳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下凹陷中[7]。

至阳穴位于背部第七、八胸椎棘突之间,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3]。

至阳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俯伏或伏卧位取穴[1]。

至阳穴在督脉的位置

至阳穴在胸椎的位置

至阳穴在胸椎的位置

至阳穴在胸椎的位置(肌肉)

至阳穴在胸椎的位置(骨骼)

66 至阳穴的取法

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

至阳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1]。俯伏或伏卧位取穴[1]。

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当两肩胛骨下角平齐的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8]。

快速取穴: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椎体,其下缘凹陷处即是至阳穴[9]。

67 至阳穴穴位解剖

至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七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6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1]。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10]。

6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布[10]。

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七肋间动脉后支[3]。

68 至阳穴的功效与作用

至阳穴具有利胆退黄、宽胸利膈的功效。

至阳穴有理气宽胸、疏肝和胃作用[1]。

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正当横膈部位,上可宽胸理气治疗肺病,下可疏肝利胆治疗肝胆疾患,为退黄之要穴。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黄疸性肝炎。督脉并行脊中,故本穴可治疗脊强、腰背痛。[11]

至阳穴有宽胸利膈、消热化湿之功,主治黄疸,咳喘,脊强、胸背痛[5]。

督脉之气上行至此,乃由阳中之阴达于阳中之阳,即背部阴阳交关处也。凡属寒热交争症,多先取此穴,以扶正气之阳,而却病邪之阴,俾收汗出而解之效。譬如阴阳交争之际,势均力敌,各不相下,而阳方突得生气增热之助,犹生力军突来增援,则阳之为胜,必可知也,故疟疾多取此。因本穴旁平膈俞,则知其内应膈肌也。[5]

69 至阳穴主治病证

至阳穴主要用于胸肺、肝胃疾患等:如胸胁胀词,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重痛,疟疾,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胸胁胀痛,胃痛,胃寒不能食,腹痛,肠中鸣,脊强,腰背疼痛,少气懒言,身体羸瘦,背痛,现代又常用至阳穴治疗肝炎,胆囊炎,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胃下垂,带状疱疹,胃肠炎等。

至阳穴主要用于胸肺、肝胃疾患等:如胸胁胀词、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重痛、疟疾[1]。

至阳穴主治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以及肝炎,胆囊炎,疟疾等[3]。

至阳穴主治黄疸,胸胁胀痛;咳嗽,气喘;胃痛,胃寒不能食,腹痛,肠中鸣;脊强,腰背疼痛;少气懒言,身体羸瘦[8]。

至阳穴主治胸胁胀满、黄疸、咳嗽、气喘、背痛、脊强[10]。

现代又常用至阳穴治疗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肝炎、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下垂及带状疱疹等[1]。

主治胸胁胀痛,脊强,腰背疼痛,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肠炎,肋间神经痛。

610 刺灸法 6101 刺法

向上斜刺05~1寸[3][10]。

斜刺05~1寸[8][1],局部酸胀[8],可向下背或前胸放散[8]。

注意:至阳穴不宜针刺过深,以防刺伤脊髓[11]。

刺椎间腧穴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停止深刺[12]。

6102 灸法

可灸[1][8][10]。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611 至阳穴的配伍

至阳穴配列缺治咳嗽胸痛[1]。

至阳穴配肝俞、脾俞、阳陵泉、足三里治传染性肝炎[1]。

至阳透胆俞可治胆道蛔虫症[1]。

至阳配配阳陵泉、日月,有疏肝利胆,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黄疸,呕吐。

至阳配心俞、内关,有宽胸利气,温阳通络的作用,主治心律不齐,胸闷。

至阳配内关、足三里、中脘,治胃病[8]。

至阳配天突、太渊,治咳喘[8]。

至阳配中渚、委中,治腰背痛[8]。

至阳配阳陵泉、日月,治胁肋痛[8]。

至阳透胆俞,治胆道蛔虫病[8]。

612 特效

用 槌敲打 至阳穴,每次3~5分钟,可即时缓解心绞痛、胃痛和腹痛症状[9]。

613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七椎下间主肾热。

《针灸甲乙经》:寒热懈懒,*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至阳主之。

《针灸大成》:主腰脊痛,胃中寒气,不能食,胸胁支满,身羸瘦,背中气上下行,腹中鸣,寒热解㑊,*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卒疰忤,攻心胸。

614 研究进展 6141 对心脏的作用

大多数研究认为指压至阳能够缓解心绞痛,而且预防性按压3~6 min可防止心绞痛发作。另有研究认为指压至阳对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及排除非冠心病胸痛者具有一定的意义。[8]

6142 镇痛作用

针刺至阳能够缓解胆道蛔虫所致的腹痛[8]。

6143 对食管影响

针刺神道、至阳等穴,可使食管蠕动减弱,并且明显提高其黏膜皱襞的显影效果[8]。

针刺至阳穴组,可使食管平滑肌有所弛缓,黏膜皱襞可因此在吞钡检查时显影更加清楚,故可应用于食管静脉曲张的检查[1]。

6144 用于胃大部切除术针麻

至阳穴也是胃大部切除术的常用针麻用穴[1]。

6145 改善肝功能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痰厥的病因病机 5 痰厥的症状 6 证候分析 7 痰厥的治疗 71 治法 72 痰厥的方药治疗 73 痰厥的饮食疗法 731 推荐食材 732 推荐食疗方 8 关于厥证 9 关于痰证 91 痰证的病因病机 92 痰证的分类 10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痰厥的方剂 2 治疗痰厥的穴位 3 治疗痰厥的中成药 4 痰厥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痰厥 1 拼音

tán jué

2 英文参考

phlegm syncop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hlegm syncop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痰厥(phlegm syncope[1][2])为病证名[3]。见《丹溪心法·厥》。是指痰盛气闭所致的厥证[1][2]。厥证之一[3]。

《丹溪心法·厥》:“痰厥者,乃寒痰迷闷,四肢逆冷,宜姜附汤。”

《寿世保元·厥》:“论痰厥者,卒然不省人事,喉中有水鸡声者是也。用牙皂、白矾等分研末,吹鼻,即以香油一盏,入姜汁少许灌之,立醒。或烧竹沥、姜汁,灌之亦可。”

《医林绳墨·厥》:“有痰厥者,痰气妄行于上,咳嗽连续不已,气急喘盛,坐不得卧,以致上盛下虚而作厥也,名之日痰厥。宜以二陈汤加厚朴、白术、黄芩、山楂,降下痰气,使复归于脾之脉络,则足可温,不致厥矣。”

4 痰厥的病因病机

痰盛气闭引致之肢体厥冷、甚则昏厥[3]。

5 痰厥的症状

痰厥患者素有咳喘宿痰,多痰湿,恼怒或剧烈咳嗽后突然昏厥,喉有痰声,或呕吐涎沫,呼吸气粗,苔白腻,脉沉滑[4][5]。

6 证候分析

肝郁肺痹,痰随气升,上闭清窍[5]:

由于平素多湿多痰,复因恼怒气逆,痰随气升,上闭清窍故突然眩仆。因痰阻气道,痰气相击,故喉中痰鸣,或呕吐涎沫。痰浊阻滞,气机不利,则胸闷气粗。苔白腻,脉沉滑,为痰浊内阻之征。[4]

7 痰厥的治疗 71 治法

痰厥治宜行气豁痰[4]。

72 痰厥的方药治疗

痰厥可用导痰汤[备注]导痰汤(《济生方》):半夏、陈皮、枳实、茯苓、甘草、制南星为主进行治疗。方中以陈皮、枳实理气降逆,半夏、南星、茯苓燥湿祛痰。若痰气壅盛者,可加苏子、白芥子以化痰降气。若痰湿化热,症见口干便秘,苔黄腻,脉滑数者,可加黄芩、栀子、竹茹、栝蒌仁等以清热降火,或用礞石滚痰丸[备注]礞石滚痰丸(《养生主论》):青礞石、沉香、大黄、黄芩、朴硝以豁痰清热降火。[4]

《医林绳墨·厥》:“有痰厥者,痰气妄行于上,咳嗽连续不已,气急喘盛,坐不得卧,以致上盛下虚而作厥也,名之曰痰厥。宜以二陈汤加厚朴、白术、黄芩、山楂,降下痰气,使复归于脾之脉络,则足可温,不致厥也。”

龚廷贤谓痰厥“卒然不省人事,喉中有水鸡声者是也。用牙皂、白矾等分研末,吹鼻;即以香油一盏,入姜汁少许灌之,立醒。或烧竹沥、姜汁灌之亦可”(《寿世保元·厥》)[3]。

如属寒痰迷闷,四肢厥冷者,宜用姜附汤;肢冷,吐涎沫,喉中痰声,一时昏愦不知,胸闷气喘,语言不利,可用稀涎散[3]。

73 痰厥的饮食疗法 731 推荐食材

痰厥患者推荐食用橙子、佛手、白萝卜、薏苡仁、大蒜、菠菜、橘皮等[5]。

732 推荐食疗方

[5]

1.祛痰宽胸茶(《中医良药良方》):炒枳壳4g,苏子10g,炙甘草5g。枳壳切碎,苏子与甘草略杵,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5分钟,代茶分2~3次饮完。每日1剂。

2.山楂萝卜排骨汤(《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山楂50g,白萝卜150g,排骨100g。先将

排骨煮熟,再入山楂、白萝卜同煮至熟烂即成。佐餐食用。

3.橘皮粥(《调疾饮食辩》):橘皮20g,粳米60g。橘皮煎汁去渣,与粳米共煮。或单以粳米煮粥,待粥成时加入橘皮末3g,煮至粥成。空腹食用,每日1~2次,5天为1个疗程。

8 关于厥证

厥证(syncope[1][2])为病证名[6]。出《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等篇。厥证简称厥[6]。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4]。多因阴阳失调、气机逆乱所致[7]。轻者昏厥时间较短,自会逐渐苏醒,清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㖞斜等后遗症[4]。严重的,则会一厥不醒而导致死亡[4]。《类经·厥逆》指出:“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轻则渐苏,重则即死,最为急候。”《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者,手足逆冷是也。”《黄帝内经素问·厥论》有以六经形证立名的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厥等,可供参考[6]。历代文献又有寒厥、热厥、蚘厥、尸厥、薄厥、煎厥、痰厥、食厥、气厥、血厥等名称[6]。现一般分为气厥、血厥、寒厥、热厥、痰厥等类型[7]。

各种时行热病、中暑、中风、癫痫、脏躁、疫毒痢和消渴、癃闭、臌胀病后期,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昏厥。常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急性传染病、脑血管意外、煤气(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中毒性痢疾、糖尿病危象、肝昏迷、尿毒症、低血糖症、癔病性昏迷等[8]。

现代医学中的休克、虚脱、昏厥、低血糖昏迷及癔病性昏迷等症多属厥证范畴[7]。

详见厥证条。

9 关于痰证

痰证指痰浊停留体内的病证[9]。痰古作澹或淡[9]。《诸病源候论》已有寒痰、热痰等名[9]。

91 痰证的病因病机

《丹溪心法·痰十三》:“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

《症因脉治·痰症》:“痰之为病,变化百出,皆内因七情,外感六气,中宫失清化之令,熏蒸结聚而成。须分所兼之邪治之。”

《景岳全书·杂证谟》:“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所以凡是痰证,非此则彼,必与二脏有涉。”

痰又与肺关系密切[9]。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9]。

92 痰证的分类

由于痰浊停留部位、病因及症状表现不同,有风痰、寒痰、湿痰、燥痰、热痰、气痰、虚痰、实痰等病证[9]。

10

您好~真的是太想搞懂中医中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的真正含义了!!! 虚心向您请教~

首先,脏腑分阴阳你肯定知道,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这里加一个心包,属于心的附属,属于脏,属于还是阴这么很容易知道手足三阳经是六腑,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