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致仕制度发展的历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2收藏

中国古代致仕制度发展的历程?,第1张

致仕制度,就是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

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1、西周时期,周天予以下的卿大夫、士和其他职官,都是按照宗法血缘关系确定职位高低的。他们的职位一经确立,便世代相承,父死子继。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世官世禄制度”

2、春秋战国以来,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封建制的确立,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世官制度也逐渐为官僚制度所取代。

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变法改革,发展了封建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制,废除了世官世禄制,开始实行官僚制。并建立了从任免、考核到致仕的一套管理制度。这一时期的文献关于致仕的记载很多:《左传》襄公七年:“冬十月,晋韩献子告老”,就是因年老而请求退休。

当时各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以利于在与其他诸侯国的争战中取胜,需要提高行政效率,加之世官制本身的弊病,以及新兴地主阶级为争取政治地位,反对旧贵垄断仕途,因此,告老致仕制度为各国所重视,而且相继实施,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并对后世封建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3、致仕,作为行政立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形成一套制度,大约是在汉代。这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发展,官僚机构随之扩大,为使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僚机构发挥统治效能,需要建立一套官吏管理制度,包括官吏的培养,选举,任用、考核,奖惩、告老致仕等制度。

《汉书》记载,景帝时对职位较高的官员,年老时是以特恩致仕。例如“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

武帝时,以周仁为先帝重臣,“乃病免,以二千石禄归老”。御史大夫张殴,“老笃,请免,天子亦宠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

至汉平帝时,诏令“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参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

这是从制度上明确规定致仕条件和待遇的最早记载。不过也只限于比二千石以上高级官吏致仕,方可带原俸三分之一养老,比二千石以下的官吏致仕还乡,并不享受任何优待。

汉代官吏致仕年龄规定为70岁。《礼记·曲礼上》云:“大夫七十而致事”。为什么划定为70岁呢?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义》解释说:“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趾跨之属是以退之”。意思是男子到七十岁便已衰老,耳聋眼花,行动不便,应该告老退休。

4、汉代以后,历代王朝大抵皆以70岁为致仕年龄。

南朝齐明帝时,“百官年登七十皆令致仕”。

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诏:凡朝官“已满七十,方求更叙者,吏部可依令不奏”。“可给本官半禄,以终其身”。

唐令规定,诸职事官70听致仕。

但依官品等级的不同,对申请致仕的程序做了不同的规定,即五品以上官吏(据《唐书》记载,文官包括三师、三公、宰相、六部尚书、侍郎、九寺卿、少卿以及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和五监的正副监等高级职官。武官包括上将军、大将军、将军等高级将领。地方官包括都督府的都督、长史、司马、州刺史、长史等高级地方官。)请求致仕,须直接奏请皇帝批准。

六品以下官吏则径向尚书省申请,批准后由尚书奏闻皇帝即可。这一规定反映了唐王朝对高级官吏的重视(因为他们在政权中作用较大,故采取慎重态度)。

宋、元、明、清亦皆以70岁致仕,惟在洪武十三年二月。曾诏令“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对致仕年龄开始放宽。这年正月,左丞相胡惟庸为以谋反罪处死,株连者达一万五千余人,遂有罢中书省废丞相,更定六部官秩,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之举。朱元璋建立了极端君主专制的统治,放宽文武官吏致仕年龄,是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减少对集权统治离心力量的一项权宜措施。洪武二十六年以后则规定为70岁方准致仕。

清代,随着皇权的加强,官员致仕“皆出自特恩,不具载”。从实际情况来看,致仕年龄大约在60岁以上。康熙五年诏谕:“年老解任官员,其历任几年及效力情由,俱著明白开列,应否给与半俸,请旨具奏”。可见,清代官员致仕,皆由皇帝裁决。

5、历代致仕一般先由到达年龄的官吏本人提出请求,所谓“乞骸骨”,经皇帝批准方能离任。表示“君不使自去者,尊贤者也”。据说这是按照礼法关于“大夫七十而致仕”的规定。

但是明清两朝在对官吏定期(一般为三年)考察中,则把致仕作为内容之一,往往是对年迈、病疾、无能而又不自请休致者采用,由上级主管长吏提出,令其致仕。清代则专称“勒令致仕”。

自魏晋以来对一些德望素著和对国家建有功勋的大臣(国家需要),可不令致仕,以示优崇。

6、我国古代官吏致仕以后,一般都享有优厚待遇,同时随着封建王朝的政治需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待遇也有所提高,而且名目繁多。总的说来可分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

7、详细内容太多,请参见:

百度文库--教育专区--高等教育--历史学--中国古代的致仕制度网页链接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先秦散文

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另说,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淮南小山。

唐宋散文

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3)明代散文

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4)清代散文

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1、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2、发展与完善

  唐因隋制,分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科举考试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3、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无法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熙宁八年,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4、鼎盛时期

  到了明代,进学校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

  5、灭亡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持续1300多年。

秦的良医很多,所以形成了较为系统

的医事制度,对后世具有重大影响,为第一发展阶段。太

医令是最高官职,丞为之助理,主医药,隶少府,属职

有侍医,专服务于王室或皇族,发展成为后来的御医。在

地方上,官医除为各级官吏医病,还要接受地方官吏临

时指派的检疫麻风病任务。 医事制度在秦的基础上有较大

发展,为第二发展阶段。

西汉时期,中央医职有隶于少府和太常的区别,各设

太医令为最高官职。少府太医令下有太医监、侍医、为

后妃诊治疾病的女医(也称乳医)、掌御用药的尚方和

本草待诏;其职责发展为后来隶于内府的药房官。太常

太医令,掌诊治疾病的太医和主持药物方剂的药府。太

医既负责中央官吏的疾病诊治,又掌管郡县的医疗事宜,

各郡都设有医工长,对太医负责;其职责发展为后来的

太医署。在药府系统中,药长主持医事,并有药藏府储

存药物。考察西汉太医,首先应辨明具所属系统,否则

难免讹混。诸侯国医制基本仿照中央而略有不同,典医

丞,医工长二职不见于中央医制。

东汉时期,太常太医令被删汰,仅在少府设太医令、

丞,掌医药政令。太医令下有员医293人、员吏19人。又

有药丞主药剂,方丞主治疗。增设了三药职:中宫药长,

由宦官充任,司中宫妃嫔医药事宜;尚药监和尝药太宫。

皇帝医病服药由他们先尝药量的十分之二,然后进奉服

用。这时医药管理有了明确分工。

两晋时期,晋因魏制,太医令隶宗正;设奚官署于

内侍者,令2人,掌宫人医药疾病罪罚丧葬等事。哀帝时

(362~365)省并太常太医,改归门下省,下有太医、殿

中太医等。

南北朝时期,刘宋、南齐太医令、丞,属起部,也

属领军。梁陈,门下省设太医令、丞。

北魏太医令复隶太常,增设太医博士及太医助教;门

下省又有尚药局,设御师(即御医),与汉代的少府属

官别置太医令的制度相似,以后历代多因之。北齐承袭

北魏制度,尚药局有典御、侍御师、尚药监总管御药事

宜;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各设医师,掌医疗。北周医

事制度多有改革,设天官太医小医、 天官小医、 医正、

疡医正、疡医等,又有主药。 太医署的设置在刘宋时已露端倪,但

史书记载过简,难于稽考。随建太医署,唐代扩充太医

署成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医学校,与宋元以后太医

局(院)除管理医学教育外,主要是全国最高医药管理

机关不同,为第三发展阶段。

隋代,太医署,隶太常寺,是医学教育和医药机关、

太医令是最高官职,丞为之助理,下有主药、医师、药

园师、 医博士、助教、按摩博士、祝禁博士,共215人。

高祖时(589~604)仿照北齐制度,在门下省设尚药局,专

门负责皇帝的医药,下有典御、侍御医直长、医师等职。

炀帝时改隶殿内省,典御改为奉御。又增设司医、医佐

员等职。

唐代,太医署因隋制且有所扩大,令、丞掌医政,府、

史辅佐之,医监、医正掌教学,主药、药童司药材加工

制剂,药园师适时种植采集药材,师生员共340人。尚药

局袭隋制,增设咒禁师及合口脂匠等共96人。门下省另

设奚官局,掌宫人及有罪后妃医药。在宫官中又设司药、

典药、掌药三个药职及女史,专疗后妃疾病。

五代有翰林医官使之职。 宋代医事制度有所改革,中央分为四

个部门,太医局专门负责医学教育,而医药政令和承招

视疗则由翰林医官院掌理,为第四发展阶段。

宋代,太医局,隶太常寺,有丞、教授、九科医生,

额300人。熙宁九年(1076)设提举、判局,并规定判局一

职要选懂医的人担任。翰林医官院有正副院使、 直院、

尚药奉御、医官、医学及□候等百余人。殿中省仍设尚

药局,掌皇帝医药。至道三年(997)设御药院,为服务宫

廷的医药机关,隶内侍省,近似清代的内药房。神宗时

(1076)在京师设卖药所(称熟药所),辨验药材,另设

修合药所 2所(炮制药材)。这是官办药局的创始。徽

宗时(1114)将卖药所和修合药所改为太平惠民局、和剂

局,主要控制全国药品的炮制和买卖,并在各地设药局

40处。药局兼医病,作为官办施药便民的医疗、卖药机

构。元时两代承袭此制,通称惠民药局。

辽代,北面官设太医局,有使、副使、都林牙等职。

承应小底局,隶著帐户司,有汤药小底。南面官设翰林

院,有提举翰林医官、翰林医官内侍省汤药局有都提点

勾当汤药等,都是为皇室服务的。

金代,改太医局为太医院,隶宣徽院,掌医政和医

学教育,有提点、院使、副使、判官、管勾等职。御药

院有提点、直长。尚药局改由宣徽院统领,但是以管理

皇帝饮食和药品为主,医疗次之。 元明清三代医事制度大同小异,元代

太医院成为独立的中央医药机关,为第五发展阶段。

元代,中统元年(1260)设宣差,统领太医院,掌医

事,制奉御药物,秩正二品,为历代医官最高的品级。其

后官医职称、员额屡有改变。至元九年(1272)又设医学

提举司,有提举、副提举,掌各路学生课义、考验太医

教官、校勘名医著述、辨验药材、教导太医子弟。至元

二十五年(1288)又设官医提举司,有提举、同提举、副

提举、掌医户差役词讼。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陕

西各设一司,其余各省设太医散官。管理御药机关有:①

御药院,掌受各路乡贡、各国进献的珍贵药品,及药材

加工制剂。②御药局掌大都(北京)和上都(多伦)的

行箧药物,分立行御药局之后,只掌上都药仓。③行御

药局,掌行箧药物,大德九年(1305)设置。④典药局,掌

东宫的药物加工制剂。⑤行典药局,掌东宫的药物供奉。

⑥广惠司,至元七年(1266)设,专用阿拉伯医生加工制

剂御用回回药物,并治疗各宿卫士及在京平民。至元二

十九年(1292)在大都和上都各设一所回回药物院,掌回

回药物,至治二年(1322)拨隶广惠司。主管惠民药剂机

关有:①广济提举司,掌药物加工制剂,施药平民。②大

都惠民局,为官办卖药机关,优惠平民,中统二年(1261)

始置,受太医院领导。③上都惠民局,中统四年(1263)

始置。

明代,太医院,秩正三品,有院使、院判,下有御

医、吏目。生药库、惠民药局各有大使、副使。永乐十

九年(1421)迁都北京后,南京仍置太医院、生药库、惠

民药局,员额减少。太医院的职责有:①为皇宫大臣、外

国使者医疗疾病;②医生的晋升与考选;③太医子弟的

教育;④药物的采办。药物管理机关:①御药房,属于

内府,洪武六年(1373)置,嘉靖十五年(1536)改为圣济殿,

又设御药库诏御医轮值供事。其职责是辨验药材、检定

制剂;验收保管各地贡供的药品。②惠民药局,承袭前

制,洪武三年置,地方也有设置,治疗贫病的士兵和平

民,但由于管理不善和经费不足,多名存实亡。

清代,太医院,有院使、左右院判,掌医政及医疗,

下有御医、吏目、医士、医员(司医疗);医生、切造

生(司加工药剂)等职。历朝员额增减不一。太医院太医

都以所业专科分班侍值。此外也受委承担王公大臣、国

外使者、 驸马、军营、监狱、 试场的医疗及辨验药材

等工作。太医院职官的升补和告退也有明确的管理规定。

顺治十年(1653)设御药房、隶太医院,管理药物的采办、

贮存和配制。侍值内府设东、西御药房,西药房归院使、

院判及御医、吏目,分班轮值,东药房则归御医、吏目

及医士,分班轮值。清代无惠民药局的设置,而有地方

性的官办社会抚恤机关,如育婴堂、普济堂、养济院等。

清末在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压力下,政府体制作了革新,

民政部内设卫生司,郎中为最高官职、员外郎次之,下

有主事、小京官、医官等职。

古诗的发展历程是: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

最早的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305篇,其内容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这是从音乐角度上分的。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因此前人把“风、雅、颂”和“赋、比、兴”称作《诗》的六义。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 

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在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楚辞”,它的创始人是屈原。后来,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一书,叫《楚辞》。《楚辞》发展为五言句,七言句。 

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

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印度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规律,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其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所谓古体诗,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

二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即格律诗。近体诗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律诗和绝句。律诗和绝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 

在唐代中期,由诗派生出新的体裁,这种体裁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由于词是由诗派生出来的,所以词又被称为“诗余”。由于词的句子字数长短不一,古人也称为“长短句”。

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曲可以说是词的另一体,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同以外,在语言上更加接近口语,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字。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诗歌按题材内容可分为:

1、山水田园诗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了一个重要诗派——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生机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2、别塞战争诗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王翰等,这些诗多以描写边塞山川景物、风土人情。

3、咏史怀古诗

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颂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4、咏物言志诗

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5、赠友送别诗

这类诗歌主要抒写离别之情,借对送别情景的描写,表达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

6、闺怨诗

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有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从创作特色上说,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有无尽之味。闺怨诗都以女性为描写对象,“怨”是这类诗的基调。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孕育发生到雄壮强大,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一、前文明期:猿人到大禹传子

(一)基本特征:蒙昧时代

这是中国文化的史前期,它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二)主要情况

1中国人种及文化独立起源。大量考古发现有力驳斥了中国人种西来、南来、东来诸说这类论断。我国境内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考古遗址表明,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居民间,体质上存在明显的承续、发展的人种学序列,基本上是在一个大的人种(蒙古人种)主干下发生和发展的,还未发现西方人种的参入,中国人种西来说和中国文明西源论缺乏人类学依据。也就是说,中国石器时代文化是在相对单一的人种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以后中国文化持续稳定的独立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2农业起源的中心奠定了农业文化的基石。经历了一百多万年的采集和渔猎活动,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积累了丰富的动植物知识,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农业栽培和家畜驯养。中国无疑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包括稻作和旱作在内的丰富多彩的农业生产方式,奠定了有别于游牧方式的农耕文化的基石,由此决定了后来中国文化的许多实质性特点。

3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中国前文明期时期的文化遗址数量极多、分布极广,恰似“满天星斗”,它预示着中国文明的多元发生,然而其主体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其南北不远的范围内,这与文献传说大致相符,华夏(河洛)、东夷(海岱)和苗蛮(江汉)三大先民集团,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就得到了部分的证明。

二、雏形期: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

(一)基本特征:文明奠基,元典创制

像世界其他地区独自生成的文明系统一样,此一阶段已经奠定了文化的基本构架,后来影响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亚文化达两千多奶奶许多特征在此阶段已初步显现。尽管这一时期华夏组的宏大空间(“中国”)还很有限,尚没有对南北四方产生足够的作用力,但中国文明的基石已初步奠定,象形会意的汉字、儒墨道法等诸子思想、宗法伦理等等都对后世影响甚巨。

(二)主要情况

1文明初兴。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在我国范围内普遍出现了文字、青铜器、宫殿、祭坛等,中国文化开始进入文明阶段,这与文献所载古史系统中的夏代相当,目前在豫西、晋西南进行的考古发掘正在揭开童年时期(夏代)中国早期文明的面纱。

2青铜文化独具特色。中国青铜时代的诸特点,如铜锡合金、块范铸法、有特征性的器物类型及其组合,这些都与西方文明有所不同,尤其重要的是,中国青铜器优先用作礼器,以象征王权和等级秩序,其次用作兵器,以投入战争维护政权,而不像其他文明中那样主要用做生产工具。

3天、地、人三大祭祀发达。尤其是祖先崇拜特别发达,这与早成的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互为因果,并孕育了中国文化的一系列特征,如慎终追远、重史立言等。

4中国文化第一次转折。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折时期。私有经济迅速发展,世卿世禄的世袭社会向俸禄制的官僚社会过渡,宗法封建制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私门”,“士”阶层兴起,一元文化离析,多元文化发展,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学术枝蘖,各门学科逐渐走上独立分化之路,,如文学、艺术、史学、哲学、医学、数学、农艺、军事学、天文学等,各领域都吸收然后扬弃了宗周的文化体系,与社会变革的新时代相表里,达到空前繁荣的水平。这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元典时代”)。

5元典创制。这一时期形成的《诗》、《书》、《礼》、《易》、《春秋》及《论语》、《墨子》、《庄子》、《老子》、《孟子》等中华元典,系统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中坚理念。人文精神、天道自然的宇宙生成论、忧患意识等,以及阴阳、道器、有无、理气等范畴,在诸子辩难、百家争鸣中已张扬开来,为后世中国文化的观念层面垂范作则,建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三、定型期:秦汉

(一)基本特征:大一统的帝国模式和文化模式基本定型

从公元前220年到公元后220年的这四个多世纪,是一个连续的文化过程。如果向前追溯,一统帝国文化的端绪应该溯源至春秋战国之际,因为其时所发生的第一次社会大变革和文化大转型,已经寓合着政治的大一统和文化的大一统。秦汉大一统帝国的建立,汉民族在政治、军事以及所有的内外事务上都表现出强劲态势,民族的文化原创力得到辉煌的迸发,并显示出帝国文化的外拓气象。这是“古代帝国的完成期”、“古代中国文化的总归结时代”,它完成了对先秦多元文化的一统整合。

(二)主要情况

1中国文化的很多基本面貌固定下来。如度量衡的统一、文字的厘定,以及教育模式、户籍控制、官吏考试方式和经学、史学体系的格局大定,形成中国独具的特色,并在帝国内部有效实施。汉族的形成也在此一时期,汉语、汉字、汉方等沿用至今的文化成果,都在秦汉时代基本定格。

2儒家文化开始在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在经过秦朝至汉朝前期百余年的探索、调适与磨合之后,大一统帝国的集权体制终于找到了一种与之相契合的意识形态,那就是发端于元典时代而又汲纳了道、法诸家的儒家文化。在汉代统治集团倡导的“独尊”氛围下,儒家文化被经学化和官学化,“经学”成为至尊之学,两千年来规范着全民的视听言动。而在统治集团的实际运作中,却儒法兼采、王霸并用,这也成为后代专制集权统治的一般方略;士大夫间流行儒道互补的生活哲学,下层社会则辅之以潜行着的种种民间宗教。

3中央集权政体、皇权更替、朝代循环的基本模式形成并固定下来。这一模式对后来两千年的改朝换代和文化传承影响甚巨。这种模式是,在一个朝代内部,帝王按严格的宗法制度世袭转让;但当一个王朝腐朽不堪维系,则有雄强者借势取而代之,出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皇帝轮流做”的局面。农民战争或豪强夺权导致的改朝换代反复重演。正因为帝王世袭并不绝对可靠,于是统治者更加重视王权的神化和圣化,后代的专职理论愈演愈烈。值得注意的是,改朝换代并没有引起文化中绝,尽管后继朝代“改正朔,易服色“,但总是自觉认同前代并实现文化接力,秦汉之际、两汉之际是如此,后来历代也是不是如此。

秦汉时期中国文化由多元走向一统,中原农耕文明在与周边游牧文明的冲突交融中,逐渐赢得强有力的控制地位。秦汉文化足以与南亚的孔雀王朝文化、欧洲的罗马文化相媲美,成为亚欧大陆并峙的三大帝国文化。秦汉时期,既可以视为中国史前文化及元典时代之后的一个大完结、大整合,又可以视为后来的帝国文化乃至中国本土文化奠定模式的独立阶段,这四百多年自成循环,有始有终。

四、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

(一)基本特征:胡汉文化、中印文化大融合

这一阶段,中国文化开始大范围地与东亚、西亚、南亚文化进行涵化整合,踏上了“亚洲之中国”的道路。这一时期,与庄园经济和门阀贵族政治相表里,精神领域里神学弥漫,儒、道、玄、佛各擅胜场,影响着思想意识各文化门类。

(二)主要情况

1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转折。魏晋以降中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方面都为之一变,呈现出有别于秦汉的时代特征。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崩溃,门阀制度和贵族政治成为此后几百年间一大特征。庄园经济和贵族政治导致的割据性,使朝廷对上下文化干预弱化。文化由社会转向个人,由外部转向内部,对个人生命意义和心性情理的探求,给此后几百年见玄学和佛学的高涨留下了充分的空间。经学和名教衰颓,是魏晋以来文化转折的一大标志。“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轻贱唐虞而笑大禹”成为魏晋至唐代中叶的文化主潮。儒学陷入困境,其后发家和名家虽曾一度受到重视,但最终代之而起的却是“玄风独振”,佛学兴盛。玄学的发达,可以视为两汉思想禁锢以来的一大解放,是个人主义的复归;儒家思想“独尊”局面被打破后,儒、玄、释、道多元文化,共存共融,形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又一度的思想学术大繁荣。

2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整合是这六百年间文化的一大主题。有别于秦汉的是,这一时期,华夏农耕文化的同化力有所减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压迫曾经造成“五胡乱华”、南北分治的局面;但游牧文化无疑又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复壮和补强作用,继秦汉之后,隋唐成为又一帝国文化高峰,不能不说得益于充满阳刚精神的北方民族“胡气”的熏染,物质上如此,精神上也是如此。

3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之间的交互关系是这六百年间的又一主题。 佛教传入之初,也曾经与儒、道等文化体系相冲突,但终于与中国的伦理规范、实用理性、崇拜模式、政治需求等等相妥协、相融合;经过排佛、灭佛、佞佛、援佛等过程,佛教逐渐实现了中国本土化,并深刻影响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尤其是隋唐时期,佛学宗派林立,禅声缭绕,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奇峰异峦。如果按照通行的说法将中国学术史分作七段(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新学),那么其中三段(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是直接因为佛教影响而形成学术大势的,而其中的二段(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就在这一时期,后来的宋明理学也潜伏于此。

4中国文化中心开始向东向南转移。这一过程大规模展开与东晋南渡,至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基本移至南方,所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什九”,但文化中心的南移还没有最后实现,这六百年间正好是南移过程中的过渡和调适期。

五、强化期:唐中叶至明中叶

(一)基本特征:近古文化定型

公元9世纪的中国,继春秋战国之际和汉魏之际以后,发生了又一次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它同时还引起东亚文化圈内朝鲜、日本等地文化也相继发生变革。有不少日本学者和欧美学者,将此次转折看作是中世纪(或称“中世”)向“近世”的转型。中国学者陈演恪则认为:“唐代之史可分作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唐代前后期的转折,规范了中国文化史后半段的大致框架。唐宋以降的一年间,中国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总体上已显示出走出中古文化故辙的种种动向,韵语了部分近世文化因子,可以称之为近古文化期。

(二)主要情况

1 地主——自耕农经济和文官政治相互结合。唐代中叶以降,领主庄园经济破产,地主——自耕农经济定型;赋税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两税法代替租庸调制为开端,以后宋明几带的赋税改革,越来越明确地把朝廷对平民的直接经济关系确定下来。政治上亦是如此,科举制度实行以后。门阀贵族淡出政治,管理直接从地主和自耕农中考选,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此种地主——自耕农经济和文官政治的特色,与封建时代的西欧、日本大相区别。

文官政治形成

2市井文化勃兴。唐宋以来,实物经济式微,货币(包括纸币)大量流通;城市由单纯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堡垒演变为经济和文化的集散地(这种功能的变化被有的学者谓之“城市革命”)。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市井文化趋于活跃,反映市民生活及其情趣的小说、戏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另创一格。如果说,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构成中国文学主流脉络,那么中唐以后其俗的一脉(如戏曲、小说等)便由潜渐显。

3儒学复兴。酝酿于唐中叶,在宋明得以张大的理学,一定意义上是儒家人文理性的复归,尤其是阳明心学已初具道德个人主义的内涵;宋学的怀疑精神和清代考据朴学的实证精神,也已触及到实证科学的底蕴;另外,文人、官僚、地主或商人合为一体,形成所谓士大夫阶层,他们的审美情趣、人格理想、道德观念主导了全社会的价值规范,对其后乃至今天的精神生活仍有影响。

4民族文化的气质从汉唐的雄强外拓转向宋明的精致内敛。唐以后,在日益强化的君主集权格局之下,官僚政治实行文武分离、右文抑武之策,虽然防止了武人割据和篡权,却导致国防劣势,也使民族文化的气质和国民性格发生变化。而与此同时,中国周边民族却日渐崛起,走向与华夏本土文化相抗衡的道路。尽管最终都沿袭、传承了中原农耕文化,但是后进民族的一再军事征服所造成的破坏,无疑也阻碍了中国文化原发式近代转型的可能。

唐中叶以降的文化转折,决定了一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和大体走向。故尔有识者多重视两宋文化,如严复说“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而对西方文化来说,“最近几个世纪西方所接触的那个近代中国的大部分特征,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总之,这一阶段构筑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之前中国的文化背景,也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基础和出发点。

六、转型期:明末迄今

(一)基本特征:中西文化交汇,中国文化走向近现代化

这一阶段,已先期完成现代转型的工业西方以炮舰加商品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中国文化第一次遭遇到“高势位”文化的入侵,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调适、融合过程异常艰难也异常痛苦,但这一过程也赋予了中国文化新的发展际遇,中国文化在制度、物质、行为、精神诸层面进入现代转型期。

(二)主要情况

1早期启蒙思潮。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更加活跃,出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在观念意识层面,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唐甄等一批先进人士非君崇“公”,高倡“民本”,开近代启蒙主义之先河。

2西学东渐。此间,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土,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这是继否叫东传之后中国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的又一次大交汇。满洲人入住中原建立清王朝,其初期并未中断西学东渐,但雍正以后则大体使中西文化交流停顿下来。直到鸦片战争后,才开始又一轮西学东渐的历程。

3朴学兴起。清朝前中期,基本沿袭宋明以降的文化路径,只是考据朴学的实证精神得到空前发展,对两汉以来经学的神圣性起着“解构”作用。

4内力、外力共同作用推动文化的现代转型。清代晚期以降的现代转型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西方影响与中国文化的固有因素彼此激荡、相互作用和产物。曾经颇有影响的“冲击——反映”模式,充分肯认了西方现代文化的输入对于中国现代转型的作用,以及中国固有传统对现代转型的阻力。但仅仅认识到这一侧面时不够的,还应该看到,在民族危亡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面前,中国文化自元典时代就深蕴其中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等,推助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至于自宋明以来隐而未彰的原发性近代文化因子,更被纳入到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动因系统之中。如果对此估计不足,必将导致对中国近一百余年来现代化进程的片面理解。

5两广、江浙成为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由于现代西方文化从东南沿海登陆,所以两广、江浙成为一个多世纪以来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闽粤等地以及宋明以来就已成为文化中心的江浙等地,在这一阶段不仅是经济的重心而且是新文化的重心,其文化能量不断地向内地辐射、推进。此种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文虎啊传播路向,与两宋以前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南的文化传播路向恰成相反之势。而两湖地区则成为古与今、中与西相互交会的要冲地带,所以际会风云,人问荟萃。这些都构成中国近现代富于特色的文化景观。

6文化变革剧烈空前。20世纪以来的文化变革,无论在深度、广度还是在剧烈程度上,都比中国文化史上的前两次转折(春秋战国之际和唐宋之际)有过之而无不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旧决裂,可以看作诗对明清之际以来启蒙思潮的一个完结,对中国文虎啊传统有所厘清。此后,中国经历了对欧美模式和苏俄模式的学习、选择与扬弃。尤其是70年代末以来,在世界信息化、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氛围中,中国正在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上经历着变革,从而把清中叶以来百余年间起伏跌宕的文化转型推向高潮。这种转型的激变性和复杂性,为古今中外所罕见,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此一过程自19世纪中叶已经开始,时下正在赢得加速度),这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内容;二是从国家统制式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这种经济体制的改轨与上述经济形态变化同时并进,正是现代转型的“中国特色”所在;三是从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转化,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的这一转变所诱发的种种问题,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也呈现于尚在现代化过程之中的当代中国面前,如信仰危机、生态危机、能源枯竭、文明冲突等等。当下日益深化的现代转型对传统文化的激荡、挑战和提供的发展机遇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文化史正在揭开蔚为壮观的新场景。

思考题:

1“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如何评价秦汉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

3隋唐文化多元化的原因是什么?

4如何理解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整合?

5中外文化的二次大交汇的特点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致仕制度发展的历程?

致仕制度,就是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