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所说涅盘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3收藏

佛教所说涅盘是什么意思?,第1张

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或从梵语Parinivana意译为“圆寂”。“涅盘”是佛家修证的最高境界。简单地说,“涅盘”就是经过修道,能够彻底地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如《涅盘经》卷四所说:“灭诸烦恼,名为涅盘;离诸有(指生死)者,乃为涅盘。”又如《魏书·释老志》所说:“涅盘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净,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后称僧人逝世为涅盘、圆寂。修学佛法最后的归趣在求证涅盘,那么学佛修行的人,当要彻底明白它,不可轻易忽略它。

涅盘是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旧云涅盘,今顺古亦云涅盘。又名泥洹,或云涅盘那,皆音之讹略,或楚夏不同。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名虽异其义则同。今单举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生死的意思。寂灭,寂谓理性‘寂’静,灭谓烦恼‘灭’除。亦可说,证得‘寂’静之体性,自然烦恼‘灭’除;烦恼灭除,自然证得寂静体性。“智论”云:涅名为出,盘名为趣,谓永出诸趣生死,则亦可译为出趣也。

若据新译——玄奘法师则译为‘圆寂’,此义比较来得完善,因为寂灭、灭度、解脱等译,不过仅约断德方面,言断灭生死烦恼。圆寂则统明智断二德。今略释之: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简单的说:即德无不‘圆’,患无不‘寂’。详细的说:即福慧二严做到圆满无缺(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二种生死完全度脱(寂),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回复‘圆’明‘寂’照的本有心体,而获到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这就是涅盘的境界——圆寂。圆约进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约灭恶方面言(断惑灭苦)。据此研究起来,圆寂似乎大乘无为的涅盘,寂静、灭度等为小乘涅盘。

要之,圆寂也就是指得‘圆明寂照之真心’。因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圆),永离一切烦恼(寂)故。成佛即证此真心,故涅盘并非诸佛的专有品,不过凡夫一向为梦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证得。所谓迷则颠倒梦想,悟则究竟涅盘。

当知梦想,根本是由本觉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灭一分梦想,即证一分真觉(如镜子去一分尘埃,即现一分光明),乃至全灭全证。至此则一切功德无不复归‘圆’满,一切烦恼生死无不毕竟空‘寂’,是证到大乘究竟涅盘的境界。

此云大圆寂,刊定《准(准疑唯)识论》说有四种涅盘:

一、自性清净涅盘,凡圣同有;

二、有余依,即出烦恼障,有苦依身故;

三、无余依身,出生死苦无依故。然小乘以灰身灭智为无余。无余有三:一‘烦恼余;二、业余;三、果报余。大乘则以究竟宝所为无余,故《智论》说四住地烦恼尽,名有余依;

四、无住处悲智相兼,不住生死涅盘故,即大乘之无余。四种之中,无住处涅盘也,谓不住菩萨变易生死,不住二乘灰断涅盘,即真无住,名为无余。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

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

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盘”(读nie pan)。

问题一:涅磐…是什么意思? 那两个字的道理很深,不容易拿俗话来说明。涅盘的意思,粗浅地讲,就是除尽了烦恼,到了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境界。佛为了教化世人,所以才出现世间,同世人一样的生活,等到教化的事办完了,佛就离弃肉身,回到原来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安宁的境界中去了,那境界就是涅盘。不知道佛的人,看见佛入了涅盘,就说佛死了,其实佛是永远不会死的。佛如果有死,那就和凡人一样了,还能算是佛吗? 明白了么

再说俗点!!就是我们一般人OVRE了归西了有道高僧就称为涅盘

问题二:涅盘是什么意思 涅盘是不生不灭的意思,涅盘能解脱生死轮回。唯识宗将骇盘分为四种:

1有余涅盘,即真如出烦恼障。这种涅盘相当于小乘所取的灭尽定,灭尽定能破除我执,从而一点烦恼也没有,但是色身与末那识仍在,这就是“有余”,还不能解脱生死轮回。

2无余涅盘,即真如出生死苦。这种涅盘为阿罗汉与辟支佛所证。阿罗汉取灭尽定后,只要能舍弃色身与灭掉末那识,就可以取无余涅盘而能解脱生死轮回。

3无住处涅盘,即真如出所知障。这种涅盘为佛所证。无住处涅盘就是破除了烦恼障与所知障,这样就能安住于真如理境中。这种涅盘不同于无余涅盘,无余涅盘中是一法不生,不能度化他人,而无住处涅盘中是能出生万法度化众生的。无住处涅盘才是究竟涅盘。

4本来自性清净涅盘。这种涅盘就是指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真心,这个真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一切众生与佛平等拥有此真心,所以说“一切众生没有一刹那离开过这个涅盘”。

问题三:涅磐是什么意思 1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旧译泥亘、泥洹。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

2佛教用语,原指超脱生死的境界,先用作死(指佛或僧人)的代称,即作为死亡(佛或僧人)的美称。

3亦作概獭 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或从梵语Parinivana意译为“圆寂”。“涅盘”是佛家修证的最高境界。简单地说,“涅盘”就是经过修道,能够彻底地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

涅,原意是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后为印度古代一些宗教的通用术语,用以指称宗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佛教建立后,将其吸收进自身教义中加以阐述,成为其至为重要的中心内容。佛教认为,众生既受烦恼、欲望等诸苦的折磨,也受生死业力的束缚,涅就是对烦恼、欲望、生死诸苦的最后的断灭。众生通过宗教修行实践,可以获得涅的境界。

涅(梵文:)一词为来自古印度,在各古印度宗教里一般指一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状态,在印度教哲学里意指通过肉体的解脱而与高厂生命的结合,中文旧译作“灭度”。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涅这个词的中文意译是圆寂。

涅《涅磐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磐。

问题四:涅是什么意思? 涅盘,佛教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成佛,指经过几年或则几十年的修养,调理自己的思想,断除大脑里面不好的思想、程序、情感,最终达到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也就是无所得,无执着,随缘而不变的圆满境界。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只有到达涅盘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

(以上来自网络)

问题五:涅磐是什么意思 涅磐是梵文Nirvana的音译,意思是鸡灭渡”,即“重生”。

凤凰涅磐 就是凤凰再浴火后重生,所以涅磐就是指重生,脱胎换骨。

涅磐 解释为离开欲望,远离贪欲,不执着,净化的心灵,无孕……等意思。

简单解释是这样~~满意不~~

问题六:“涅磐重生”是什么意思? 涅磐重生

汉字音译:nie pan chong sheng

凤凰涅磐 浴火重生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磐”。

《涅磐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磐。经曰:不离诸法而得涅磐。又曰:诸法无边,故菩提无边,以知涅磐之道,存乎骇契。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则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进之弗先,退之弗后,岂容终始于其间哉!天女曰:耆年解脱,亦如何久。”

翻译成我们现在的语言:无名者说,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必有空寂灵昧的体验,体验到空境,就不会在意世界万象的事物,万物由我心流出,执万物与我合一,只有圣人能做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掌握这个真理就不能成为圣人,反之,不是圣人也不能知道这个真理,正因为掌握了这个真理才成为圣人,所以圣人与真理契合无间,凡是圣人都不能离开这个真理!这正如般若观照所说的色心不二,相即相离,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二之理。从缘起法的角度来看,万法为空,空为万法,见佛即见法,见法即见空,诸法性空,即成见佛,物我两忘,不一不异。所以通达空境的圣人总是勘玄机于先兆,隐未来于变化,将东南西北上下六合统摄一心,过去未来同成一体。古来今往都是一样,穷本极末,没有二致。将浩浩然物我一心,就是涅磐。这就是佛经里说的“不离诸法而得涅磐”。又因为诸法无边,故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是推知,涅磐之道在于保持契会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万法冥然一体的真理。万物与我没有本质的差别,我与万物实质一样,物与我玄妙会通,无极是它们最后归宿。涅磐就是进而不前,退而不后,无始无终,终始不在其间!天女说:耆年(舍利弗――引者注)的解脱也无终始。

凤凰在大限到来之时集梧桐枝于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

佛经中的天龙八部提到的迦喽罗(一种超级大鸟)就是中国凤凰的原形,500年涅磐一次,叫声是仙界的音乐,每天要吃100头龙,1000条大毒蛇。

涅磐是佛教教义,其为音译,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涅盘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

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磐”,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义无返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

问题七:涅磐什么意思 凤凰涅磐 浴火重生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磐”。

《涅磐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磐。经曰:不离诸法而得涅磐。又曰:诸法无边,故菩提无边,以知涅磐之道,存乎妙契。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则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进之弗先,退之弗后,岂容终始于其间哉!天女曰:耆年解脱,亦如何久。”

翻译成我们现在的语言:无名者说,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必有空寂灵昧的体验,体验到空境,就不会在意世界万象的事物,万物由我心流出,执万物与我合一,只有圣人能做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掌握这个真理就不能成为圣人,反之,不是圣人也不能知道这个真理,正因为掌握了这个真理才成为圣人,所以圣福与真理契合无间,凡是圣人都不能离开这个真理!这正如般若观照所说的色心不二,相即相离,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二之理。从缘起法的角度来看,万法为空,空为万法,见佛即见法,见法即见空,诸法性空,即成见佛,物我两忘,不一不异。所以通达空境的圣人总是勘玄机于先兆,隐未来于变化,将东南西北上下六合统摄一心,过去未来同成一体。古来今往都是一样,穷本极末,没有二致。将浩浩然物我一心,就是涅磐。这就是佛经里说的“不离诸法而得涅磐”。又因为诸法无边,故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是推知,涅磐之道在于保持契会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万法冥然一体的真理。万物与我没有本质的差别,我与万物实质一样,物与我玄妙会通,无极是它们最后归宿。涅磐就是进而不前,退而不后,无始无终,终始不在其间!天女说:耆年(舍利弗――引者注)的解脱也无终始。

凤凰在大限到来之时集梧桐枝于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

佛经中的天龙八部提到的迦喽罗(一种超级大鸟)就是中国凤凰的原形,500年涅磐一次,叫声是仙界的音乐,每天要吃100头龙,1000条大毒蛇。

涅磐是佛教教义,其为音译,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涅盘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

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磐”,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义无返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

问题八:涅是什么意思 涅(佛教用语)

涅,调理自己的思想,断除大脑里面不好的思想、程序、情感,最终达到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也就是无所得,无执着,随缘。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是人类,天尊总是听到有人要做牛做马可以是动物。

涅又译为般涅、波利昵缚男、泥洹、涅那,意译为圆寂、灭度、寂灭、无为、解脱、自在、安乐、不生不灭等。佛教教义认为涅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都灭尽而仅有一本住法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所以涅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苦行,动物、人、尸体火化后,从此不再受后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轮回。

问题九:涅磐重生是什么意思 佛家释义:

凤凰在大限到来之时集梧桐枝于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 佛经中的天龙八部提到的迦楼罗(一种超级大鸟)就是中国凤凰的原形,500年涅磐一次,叫声是仙界的音乐,每天要吃100头龙,1000条大毒蛇。

涅磐是佛教教义,其为音译,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涅磐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

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磐”,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义无返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

问题十:涅磐…是什么意思? 那两个字的道理很深,不容易拿俗话来说明。涅盘的意思,粗浅地讲,就是除尽了烦恼,到了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境界。佛为了教化世人,所以才出现世间,同世人一样的生活,等到教化的事办完了,佛就离弃肉身,回到原来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安宁的境界中去了,那境界就是涅盘。不知道佛的人,看见佛入了涅盘,就说佛死了,其实佛是永远不会死的。佛如果有死,那就和凡人一样了,还能算是佛吗? 明白了么

再说俗点!!就是我们一般人OVRE了归西了有道高僧就称为涅盘

  郭沫若郭老的作品

  “凤凰”,我国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吉祥之物。古籍上说:“凤为火精,生丹穴。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身备五色,鸣中五音,有道则见,飞则群鸟从之。”(见《康熙字典》)最初殷民族曾将凤凰作为氏族图腾。题中的“涅檠”,不是寂灭,而是新生,是经过剧痛和死亡之后的新生;含有永生不死之意。

  五百岁的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凤凰涅盘》采用这一传说,表现希望古老中国新生的理想。其中,凤凰的涅盘,是抒情主人公个人的涅盘,也是中华民族的涅盘。用郭沫若自己的话来说,它“象征着中国的再生,同时也是我自己的再生。”这里所说的“我”,既是诗人自己,也代表了当时无数进步的青年。追求新生,是当时进步青年的共同愿望,而这种愿望又是和整个民族解放的要求完全一致的。可见,诗中凤凰形象的内涵极为丰富。

  诗借凤凰“借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传说,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诗人笔下的凤凰形象壮美而崇高。她大胆否定旧现实的一切,扬弃因袭的旧我,严厉斥责浅薄猥琐的群丑,热烈向往新鲜、净朗、华美、芬芳的新世界,体现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和战斗的乐观主义气概。它是年青诗人的化身,也是民族和祖国的象征。可以说。《凤凰涅盘》是民族觉醒的诗的宣言。

  《凤歌》是对命运的诅咒,凌厉、粗犷、悲壮,充满着愤激和反抗。“凤”既坚强,又冷静理智。他正视现实,深深地感到旧世界“冷酷”、“黑暗”与 “腥秽”。

  诗人将凤凰的处境比作茫茫大海中前不见灯台、后不见海岸的一叶“孤舟”,这孤舟“帆已破,樯已断,楫已飘流,柁已腐烂”,而且驾驭这孤舟的是疲倦的呻唤中的“舟子”。又将凤凰“缥缈的浮生”比作“黑夜里的酣梦”,“睡眠当中的一刹那的风烟”。一切旧传统、旧束缚以及自身内一切因袭的影响,被诗人强烈地诅咒为“环绕着我们活动着的死尸”,“贯串着我们活动着的死尸”。从这一系列艺术形象所构成的画面中,人们不难体味出:旧中国黑暗腐朽到了何种程度,人生活在这样的世界已失去了应有价值;烧毁旧中国、旧我,创造新中国、新我,已经刻不容缓

  尽管凰也有人生如梦的淡淡悲凉,但可贵的是她并不悲观、颓丧。在这“涅盘”的庄严时刻,她感到“一切都已去了,一切都要去了”。一场熊熊的圣火,将烧毁旧世界,而自己也将得到永生不死。

  “凤”和“凰”的个性色彩尽管不一样,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都是诅咒黑暗追求光明的歌,都是内在美好愿望与外在肮脏现实,内在的美好追求与因袭重担之间猛烈撞击时进发的电闪雷鸣。这是五四前夕中国典型的时代气氛,这是包括诗人在内五四青年一代沸腾燃烧着的激愤感情以及自我解剖精神的体现。

小说里是重生的意思。下面是该词的解释:涅槃   正确写法

  词汇

  音:niè pán

  涅磐翻译成中文为不生不灭意,乃指佛教之中心思想,若无涅磐佛教就形同生灭的世间法。

  慧律法师开示:

  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叫做涅盘,涅盘翻译过来叫做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的意思就是我们要用这一颗心,智慧的心,解脱的心,来面对这个世间,什么叫做不生不灭呢?意思就是任何的东西增加,也没感觉增加,任何的东西减少,也不计较减少,因为这些相只是心的影像而已,没有实体可得,简单讲涅盘就是来无来相,去无去相,增也没有增相,减也没有减相,也没有什么是跟非,也无所谓的对跟错,简单讲涅盘就是不落入对立,完成了绝对的智慧。绝对就是绝对,就像虚空可以包容一切,这就是我们修学佛道要追求的,用一颗智慧的心,过活了每一分每一秒的现象界的生活,换句话说用一颗像虚空那么大的胸量来过着我们每一分每一秒的现象界生活。这个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慢慢的每一分每一秒,进入了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生不灭,那我们慢慢就了解涅盘的心是什么,就是我们佛教追求的最好的一个原则一个领域,换句话说每一个人,众生都佛性,到最后都要进入涅盘,但是有因缘的人碰到佛法的人,就比较早成熟,没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就要经过百万劫。所以看个人的因缘,看个人的福报,不过啊用一点点智慧的心,涅盘的心在生活当中,总是可以过很快乐的日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来无来相,去无去相,生灭增减,是非对立相统统没有,化作绝对的智慧,绝对的包容,那么人绝对的包容就无诤,社会绝对的包容就不会战争,国家跟国家绝对的包容就没有争战。那么人民就会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如果一个人懂得涅盘的心,不管他走到那里都是那么的忍辱,那么的平和,那么的安详,包括他晚上睡觉都不作恶梦。这是佛弟子要积极追求的就是涅盘的智慧心,菩提心。

  涅盘寂静

  此系佛教之中心思想,意指不生不灭,身心俱寂之解脱境界。若离开涅盘思想,佛教就形同生灭的世间法,只能称之为劝善,不能体会因性本空,果性本空之非因非果甚深奥义。

  未入正信者,每以涅盘为死亡,此乃严重之误解。倘能如其所言,则死亡又为另一生命之开端,岂非生死未了?众生长婴轮回之苦,乃受业力所牵,作主不得。唯有佛陀为究竟死亡,以其死即不得再生,不生则不灭,盖已打破无始无明,彻见本来面目,此允称为佛教是可贵之处。

  凡人皆贪生畏死,因世间他事,皆有解决之道,唯独死亡,无可商量。圣者超脱物外,于现实生活中,即是不生不灭之涅盘妙心,所谓:不染六尘名护法;不生妄想名涅盘。心外见法,名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盘。生死与涅盘本无距离,只在当下一念间。若体悟本性,生死、涅盘皆不可得。吾人但不造生死业,即得大涅盘;若求大涅盘,即造生死业。

  名称

  梵语nirva^n!a,巴利语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盘那、涅隶盘那、抳缚南、匿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盘(般,为梵语pari 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盘(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盘寂静’。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盘之说,然与佛教者迥异。佛教大乘、小乘对涅盘之解释,异说纷纭。总约之,可大别如下: (一)据部派佛教,涅盘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余(依)涅盘与无余(依)涅盘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略称‘余依’或‘余’)残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有部等主张涅盘乃一存在之实体,经量部等视涅盘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盘,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同时,南本涅盘经卷三指出涅盘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盘八味。若以此配以涅盘四德,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唯识宗称涅盘有四种,即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与无住处涅盘四种。其中之本来自性清净涅盘,略称本来清净涅盘、性净涅盘,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乃指真如。无住处涅盘,即依于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故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盘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盘教说即以此为特色。 此外,地论宗、摄论宗谓涅盘分为性净涅盘与方便净涅盘(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之涅盘)二种。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盘、圆净涅盘(相当于地论宗等之方便净涅盘)与方便净涅盘(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假身,缘尽而入涅盘。又作应化涅盘)等三涅盘。 (三)小乘之声闻、缘觉入无余涅盘,再回心转向大乘之教,称为无余还生。同时,涅盘乃超离一切差别相状者(有为之相),故又称离相。净土宗称弥陀净土为涅盘之城,亦称无为涅盘界。 (四)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称涅盘、般涅盘、大般涅盘。入涅盘又称入灭、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火喻智慧或佛身)。涅盘原意指释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无余依涅盘之意。刻绘释尊入灭姿态之画像或雕像,称为涅盘像。举行追慕释尊之法会,称涅盘会、涅盘忌、常乐会等。后世称僧侣之死为圆寂、归寂、示寂、入寂等。

  一、蕴苦永息之涅盘

  烦恼的根本是我见,是迷于无我的愚疑,这惟有无我 的深慧,才能破除他。有了甚深的空(无我)慧,便能破我见,体验到人生的真 理,获得大自在。这是现在生所能修验的,也是圣者所确实证明的。等到此生报 体结束后,不再受生死果,这就是入涅盘了。大阿罗汉都是这样的,释迦佛八十 岁时,也这样的入了涅盘。如进一层推求,就难于明白。一般人想:入了涅盘, 到那里去呢?证了涅盘,是什么样子呢?关于这,佛是很少讲到的。总是讲:生 死怎样延续,怎样断烦恼,怎样就能证涅盘。入了涅盘的情形,原是不用说的, 说了也是不明了的。比方一个生盲的人,到一位著名的眼科医生处求医,一定要 问个明白,眼明以后,是什么样子的,医生怎么说也没有用吧!因为他从来无此 经验,没法想像。只要接受医治,眼睛明亮了,自然会知道,何必作无谓的解说 。若一定要问明了才肯就医,那他的眼睛,将永无光明的日子。涅盘也是这样, 我们从无始以来,都在生死中转,未曾证得涅盘,所以入涅盘的境地,怎么想也 想不到,怎么说也说不到,正如生盲要知的光明情形一样。佛教是重实证的,只 要依著佛的教说----断烦恼,证真如的方法去修习,自然会达到自觉自证,不再 需要说明了。

  凡夫心境,距离圣境太远了,无法推测,也不易说明。但世人愚疑,总是要 作多余的诘问。所以,佛曾因弟子所问而说过譬喻。佛拿著一个火,手一挥动, 火就息灭了。佛问弟子:火到那里去呢?这不能说火是什么情形,也不能说火到 那里去了。生死灭了,证入涅盘,要问是什么样子,到什么地方去,也与火灭了 一样的不可说明。再说一个经中常说的譬喻吧!因冷气而结水成冰,有大冰山, 小冰块,什么情形都有,各各差别。这像众生从无始以来,各有烦恼,各各业感 ,各各苦果,也是各各差别不一。冷气消除了,冰便溶化为水而归于大海。这如 发心修行的,断烦恼,解脱生死苦果而入涅盘一样。这时候,如问,冰到那里去 了,现在那块冰是什么样子,那是多余的戏论。既已溶化,不能再想像过去的个 体;水入大海,遍一切水中,所以是「无在无不在」。解脱生死而证入涅盘,也 是这样,不能再以旧有的个体去想像他。有些人,总觉得入涅盘以后,还是一个 个的,还是会跑会说的,不过奇妙的很而已。这只是把小我的个体去推想涅盘, 根本不对!如说某人入涅盘,是可以的;以为入涅盘后,仍是一个个的,便成大 错。如说黄河的水,长江的水,流到海里,是可以这样的。但在流入大海以后, 如还想分别:那是黄河水,那是长江水,这岂非笑话。众生为什么在生死海中, 不能彻底解脱?就因为以我为中心,执著一个个的个体为自我,总是畏惧没有我 ,总要有个我才好。因此,永远成为个体的小我,一切苦痛就跟著来了,得了涅 盘的,如大小冰块的溶入于大海,岂可再分别是什么样子!到达涅盘,便是融然 一味,平等平等。经上说:「灭者即是不可量」。涅盘(灭)是无分量的,无数 量的,无时量与空量的。平等法性海中,不可分别,不能想作世间事物:一个个 的,有分量,有方所,有多少。从前,印度有一位外道,见人死了,会说:某人 生天,某人生人间,某人堕地狱。但一位阿罗汉入灭了,外道看来看去,再也看 不出,不知道现在什么地方。这是说明了:入了涅盘,是无所从来,也无所去的 ;无所在,也无所不在的。我们没有证得涅盘,总是把自我个体看为实在,处处 从自我出发。听到消除了自我的涅盘,反而恐怖起来。所以理解涅盘是最困难的 ,难在不能用我及有关我的事物去拟想,而人人都透过我见去拟想他,怎么也不 对,入了涅盘,身心都泯寂了。泯,灭,寂,意思都相近。这并非说毁灭了,而 是慧证法性,销解了相对的个体性,与一切平等平等,同一解脱味。到这里,就 另有一问题,大小乘便要分宗了!

  小乘的修学者,做到生死解脱了,便算了事,苦痛既已消除,也再不起什么 作用了。这是小乘者的涅盘观,大乘却有更进一步的内容。这可分两点来说:一 、约体证的现(相)实(性)一味说:声闻者证入法性平等时,离一切相。虽也 知道法性是不离一切相的,但在证见时,不见一切相,惟是一味平等法性。所以 说:「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声闻学者的生死涅盘差别论,性相差别论,都 是依据古代圣者的这种体验报告而推论出来。但大乘修学者的深悟,在证入一切 法性时,虽也是不见一切相(三乘同入一法性;真见道),但深知这性相的不相 离。由此进修,等到证悟极深时,现见法性离相,而一切如幻的事相,宛然呈现 。这种空有无碍的等观,称为中道;或称之为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由于体 证到此,所以说:「慧眼无所见而无所不见」。依据这种体证的境地,安立教说 ,所以是性相不二论,生死涅盘无差别论。在修行的过程中,证到了这,名为安 住「无住涅盘」,能不厌生死,不著涅盘,这是小乘证悟所不能及的。但大小的 涅盘,不是完全不同,而是大乘者在三乘共证的涅盘(法性)中,更进一层,到 达法性海的底里。

  二、约修持的悲愿无尽说:

  小乘者的证入涅盘,所以(暂时)不起作用,除 了但证空性,不见中道而外,也因为他们在修持时,缺乏了广泛的慈悲心。像游 泳的人,如发生了危险,那不想救人的,只要自己爬到岸上休息,便觉得没事, 更不关心他人的死活。有些想救人的,自己到了岸,见别人还在危险中,便奋不 顾身,再跳进水里去,把别人拉到岸上来。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有大慈悲,有 大愿力,发心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自己证悟了,还是不断的救度众生。在为人利 他所受的苦难,菩萨觉得是:无上的安慰,最大的喜乐,没有比这更幸福了。由 于菩萨悲愿力的熏发,到了成佛,虽圆满的证入涅盘,但度生无尽的悲愿,成为 不动本际而起妙用的动力,无尽期的救度众生,这就大大不同于小乘者的见地了 。但圆满成佛以后,救度众生,不再像众生一样,救此就不救彼,在彼就不在此 。佛的涅盘,是无在无不在的,是随众生的善根力所感而起应化的----现身,说 法等。佛涅盘是有感必应,自然起用,不用作意与功力的。佛般涅盘,像日光的 遍照一切一样,一个个的众生,像一所所的房屋。有方窗,光射进来,就有方光 ;有圆孔,光射进来,就有圆光。光是无所谓方圆的。所以,现一切身,说一切 法,都是随众生的机感而现的。如释迦佛的在此土诞生,出家,成佛,说法,入 涅盘,都是应化身;圆证涅盘的佛,是早已证法身了。因此,如想像圆证涅盘的 佛,是一个个的,在这里在那里的,是寿长寿短的,便不能了知大乘涅盘的真义 ,不知应化身的真义了。必须放弃小我个体的观念,才有悟解证入涅盘的可能。

  身心转依之涅盘

  「转依」,是大乘佛教特有的术语。转依即涅盘,表 示身心(依)起了转化,转化为超一般的。这可说是从表显的方法来说明涅盘。 。依,有二种:一、心是所依止,名为「染净依」。依心的杂染,所以有生死; 依心的清净,所以得涅盘。心是从染到净,从生死到涅盘的通一性。在大乘的唯 识学中,特重于这一说明。二、法性(空性)是所依止,名为「迷悟依」。法性 是究竟的真性,迷了他,幻现为杂染的生死;如悟了,即显出法性的清净德性, 就名为涅盘。从心或从法性----依的转化中,去表显涅盘的德用,是大乘有宗的 特色。

  一、约染净依说转

  我们的烦恼,业,苦果,是属于杂染的;圣者的戒定慧 等功德,是属于清净的。而染与净,都以心为依止。这个所依心,唯识学中名为 阿赖耶识,即心识活动的最微细部分;最深细的阿赖耶识,成为生死与涅盘的枢 纽。众生的生死苦,由于心识中有不净种子(功能)。由此不净的种子,生起烦 恼,业,果。如从不净种,生起贪、镇等烦恼心行,于是所有的身口行为,都成 为不净业,如杀、盗、*等。即使是作善,因从自我出发,所作的也是杂染业, 要感生死苦果(生人天中)。此报由业感,业从惑起的因果,实在都是从不净的 种子而发现。现起的不净行,又还熏成种种不净的种子。杂染种子积集的染心, 持种现起,又受熏成种,因果不断,这才延续流转于苦海之中。这个杂染种子所 积集的杂染心----阿赖耶识,从业感报来说,他是受报的主体,所以叫异熟识。 从形成个体的小我来说,他是摄取及执取的阿赖耶识,而被我见错执为自我(因 为阿赖耶识,有统一性,延续性,而被错执为是常是一的自我)的对象。依阿赖 耶识而有杂染的种现不断,那不是永远不能解脱杂染的生死吗?不!好在心的深 处,还有清净的种子。所以,众生是既非纯善的,也不是纯恶的,而是心中含藏 著一切染净功能种子。众生并不是没有清净的功能----无漏种子,而是向来被杂 染功能遮蔽了,才成为杂染的一家天下,烦恼业苦现行,不得解脱,要求得解脱 ,就要设法,把心中深藏的清净种子,使他发现出来。如信三宝,听法,诵经, 持戒等,即是开始转化。像走路一样,向来走错了,现在要换个方向走,向佛道 走去。依佛法而作不断的熏习,渐使杂染的力能减低,清净的功能增强,发展为 强大的清净潜力。再进步,把杂染的功能完全压伏,从无漏的清净种子,现起清 净的智慧等,烦恼自然被伏断了。一向为杂染所依的杂染心,现在转化为清净法 的所依,就叫做转依(究竟转依在佛位)。悟证以后,清净的功德现前,杂染的 力能被压伏,但染法的潜力还在,不时还要起来。这要经过不断的治伏阶段,与 烦恼余力搏斗,到最后,达到纯净地步,才彻底消除了不净的种子,而得究竟的 清净解脱,也就是得到究竟的涅盘。修持的方法,不外乎修戒定慧,修六度,四 摄。到转染成净,不但消除了一切杂染,而且成就无量的清净的功德,无边殊胜 力量。所以大乘的涅盘,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也不是毫无作用。

  究竟转依了的清净心,和现在的杂染阿赖耶识不同。现在是虚妄分别的,与 杂染相应的。到那时,转识成智,是无分别的。圆满的大智慧,具足种种利生妙 用,一切清净的功德都成就。清净的功德成就,在约染净依说,著重戒定慧功德的熏修,转染 成净,苦果消散了,却具足一切功德。所以成了佛,能尽未来际度众生,随感而 应,现身说法。

  对于佛果的大般涅盘,切勿作「我」想,我想与涅盘是永不相应的。转依的 佛涅盘,以大菩提(觉)为本,彻证无我法性,所以佛佛平等,相融相入。具足 一切功德的佛涅盘,彻证无我,没有分别,所以从对立矛盾等而来的一切苦痛, 成为过去。

  二、约迷悟依说转:佛有无量善巧,为了适应众生,还有另一方便,约迷悟 依说转依。这个依,指法性而说,或名真如。真是非假的,如是不二的,这就是 一切法空性,事事物物的实相。众生为什么轮回生死?即因不悟法性,颠倒妄执 ,造业受苦。若修持而悟证了法性,即得解脱。法性是不二的,所以说:「在圣 不增,在凡不减」。『心经』所说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 不减」,也就是这个。诸法空性,虽本来如此,但无始以来,有无明、我见,不 净的因果系,迷蒙此法性,像乌云的笼盖了晴空一样。虽然迷了,杂染了,而一 切众生的本性,还是清净的,光明的,本来具足一切功德的。一般人都觉得,生 死流转中,有个真常本净的自我,迷的是我,悟了解脱了,也还是这个我。现在 说:众生虽然迷了,而常住真性,不变不失。这对于怖畏空无我的,怖畏涅盘的 ,是能适应他,使人容易信受的。佛在世时,有外道对佛说:「世尊!你的教法 ,什么都好,只有一点,就是「无我」,这是可怕的,是无法信受的」。佛说: 「我亦说有我」,这就是如来藏。外道听了,便欢喜信受。中国佛教界,特别重视这一方便,大大的宏扬。但是,如忽略了 佛说如来藏的意趣,便不免类似外道的神我了。要知道,这是佛为执我外道所说 的方便。其实,如来藏不是别的,即是法空性的别名。必须通达「无我如来之藏 」,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

  约法性空说,凡圣本没有任何差别,都是本性清净的,如虚空的性本明净一 样。在众生位,为烦恼,为五蕴的报身所蒙蔽,不能现见,等于明净的虚空,为 乌云所遮一样。如菩萨发心修行,逐渐转化,一旦转迷成悟,就像一阵风,把乌 云吹散,显露晴朗的晴天一样。云越散,空越显,等到浮云散尽,便显发纯净的 晴空,万里无云,一片碧天,这就名为最清净法界,也就是究竟的涅盘。

  四涅盘

  此依真如离障施设,故体即是清净法界。

  虽本来自性清净,而由客障覆令不显。

  真圣道生,断彼障故,令其相显。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盘

  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盘。

  二有余依涅盘

  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盘。

  三无余依涅盘

  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盘。

  四无住处涅盘

  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盘,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盘。

  一切有情,皆有初一。

  二乘无学,容有前三。

  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或言

  凡夫与二乘有学,具初一。

  不定性二乘无学,前二。

  定性二乘无学,前三。

  直往菩萨,第一第四。

  具足此四种,得真涅盘者,惟究竟位佛果。

关于涅盘重生是什么意思如下:

涅槃重生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niè pán chóng shēng,意思指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又称为“凤凰涅槃”。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

涅槃重生是佛教从“缘起论”出发,揭示人空法空,一切皆空。但是如果什么都“空”掉了,目标,理想和皈依。为了防止这一点,佛教又提出,有一种一空寂为特点的实体是不一因缘,独立自主,永恒存在的,他就是“涅槃”。

佛教肯定涅槃境界的存在,这是否于其“一切皆空”的世界观相矛盾?答案是否定的。佛教讲一切皆空”,是针对因缘而生的“有为法”而言的。涅槃世界不属于因缘造作的“有为法”,乃是非因缘所生,无所造作的“无为法”,所以不属于“空”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涅槃”又译为不生无为无动。

凤凰涅槃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砺后它们才能以更美好的躯体重生。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槃。

凤凰在大限到来之时集梧桐枝于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佛经中的天龙八部提到的迦楼罗(一种超级大鸟),500年涅槃一次,叫声是仙界的音乐,每天要吃100头龙(Naga),1000条大毒蛇。

涅槃是佛教教义,其为音译,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涅槃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

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槃”,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

凤凰涅槃一说出自于郭沫若先生同名作品,非中国古代传说,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并无凤凰会浴火重生的说法。郭沫若先生所作诗歌《凤凰涅槃》中的凤凰,其实是指西方传说中的不死鸟(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作者通过借鉴西方不死鸟的传说为素材,通过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故事,表达了彻底埋葬旧社会、争取祖国自由解放的思想和诗人对自由,平等,和谐的新社会的无限向往。

《凤凰涅槃》

郭沫若

凤凰和鸣

我们更生了

我们更生了

一切的一,更生了

一的一切,更生了

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

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

我便是你

你便是我

火便是凤

凤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光明,我们新鲜,

我们华美,我们芬芳,

一切的一,芬芳

一的一切,芬芳

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

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热诚,我们挚爱,

我们欢乐,我们和谐

一切的一,和谐

一的一切,和谐

和谐便是你,和谐便是我

和谐便是「他」,和谐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生动,我们自由,

我们雄浑,我们悠久

一切的一,悠久

一的一切,悠久

悠久便是你,悠久便是我

悠久便是「他」,悠久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欢唱,我们翱翔

我们翱翔,我们欢唱

一切的一,常在欢唱

一的一切,常在欢唱

是你在欢唱是我在欢唱

是「他」在欢唱是火在欢唱

欢唱在歌唱!

欢唱在欢唱!

只有欢唱!

只有欢唱!

欢唱

欢唱

欢唱

佛教所说涅盘是什么意思?

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或从梵语Parinivana意译为“圆寂”。“涅盘”是佛家修证的最高境界。简单地说,“涅盘”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