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堪舆?我国历史上的风水学大师都有谁?现在都有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2收藏

什么是堪舆?我国历史上的风水学大师都有谁?现在都有谁?,第1张

Feng Shui ( 风水 ),Kan-yu ( 堪舆 ),Di-li ( 地理 ), Geomancy(择地)

编者按堪舆风水学如果不加入环境哲学、环境经济学、建筑环境景观方法、生态修复技术、环境生态科学元素,那就是骗子的乐土。

——董斌(董墅评),科学风水学名家,博通古典风水融合中外建筑环境景观方法和欧美生态修复技术的的科学风水学权威。

堪舆即风水,其起源久矣!早在先秦就有相宅活动。春秋时,《尚书》中有:“成王在丰,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的记载。至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乎?……堪舆家曰不可”的记载。到明朝时,大军事家,也是堪舆名家,《郁离子》的作者刘基,在一次南游中行至大屿山一带,曾发感言:“奇哉大屿山,日后定可富甲天下!(大屿山,即香港第二大岛。)”而今事实证明了他的推断。在我们对他精湛的堪舆造诣所折服的同时,也不得不惊叹堪舆这门学术的神妙!

那么何为堪舆?《淮南子》中有:“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即天,舆即地,堪舆学即天地之学。它是以河图洛书为基础,结合八卦九星和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把天道运行和地气流转以及人在其中,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特殊的理论体系,从而推断或改变人的吉凶祸福,寿夭穷通。因此堪舆(风水)与人之命运休戚相关。

从之所以叫风水上又可以看得出,风和水在整个堪舆界学术理论中的重要性。其实,研究风和水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研究“气”。《黄帝内经》曰:“气者,人之根本;宅者,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顺之则亨,逆之则否。”《易经》曰:“星宿带动天气,山川带动地气,天气为阳,地气为阴,阴阳交泰,天地氤氲,万物滋生。”因此,可以看出气对人的重要性。但为什么要研究风水呢?其实,气与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古书载:气乘风则散,界水而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又说:“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水龙经》也有“水飞走则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等等,都说明了风和水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从宏观上讲,靠水的地方就比不靠水的地方要发展的快。比如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在二十世纪中叶,亚洲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得风气之先,于六、七十年代经济飞速增长,一跃而成为亚洲经济的排头兵,给整个亚洲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为世界所瞩目,被称作亚洲四小龙。然而当你去研究他们时发现,他们所处位置不同,语言文化不同,经济体制也不同,但是却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环海地区。这种现实情况与风水理论不谋而合。而今,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我国,也是沿海地区较内陆发展更为迅猛。当然象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风水理论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自古以来,风水学界的著述,汗牛充栋,浩若烟海,门派也是百家争鸣,派别林立,但主流无非是形势和理气两派。形势派注重峦头方位的结合,理气派注重时运生克的原理,虽各有所长,但上升到一定层次,其结果、效应却是一致的,可谓是殊途同归。

当今风水门派不过八宅、玄空、杨公风水和过路阴阳四大派系。当然还有其它派别,但都是创立时间不长,或是以上四派的分支。

1 、八宅派 由唐代著名僧人一行所创,他精通历法和天文,著有《大衍历》。其理论核心是以八卦套九星配八宅为基础,结合九宫飞星的流年运转,把人分为东四和西四两命,纳入整个风水体系当中,真正实现了天(九星)地(八卦)人(九宫)三者合一的完美境界,是河图洛书最直接的体现。理论深合易理,源于河洛,其内容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在经过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日益完善,至今发展成为风水界的一个重要派别。

2 、玄空派 此派也是当今风水界的一大门派,以“沈氏玄空学”为最,属理气派,其内以洛书九星(一白水星、二黑土星、三碧木星、四绿木星、五黄土星、六白金星、七赤金星、八白土星、九紫火星)为根本,外取自然环境的山水实物为依据,结合三元运气学说,通过排龙立穴、飞星布盘和收山出煞等独特的术数运算,往往应事如神,让人叹为观止。其理论精髓深刻地反应了天道运行,地势相应的自然法则。

3 、杨公派 杨派也是起源于唐朝,是时任光禄大夫的杨筠松所创,当时他掌管灵台地理,在堪舆奇书《禁中玉函》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实践,创立杨派风水。其理论基础分五大类,即“龙、砂、水、向、穴”,也就是“寻龙、觅水、观砂、立向、定穴”。由于其实效性立竿见影,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风行大江南北,直到今天。

综上所述,堪舆之学,博大精深,关乎人运家运乃至国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两次世界大战前夕,都有彗星出现,这或多或少地都说明了天象运行,地道从之的理论。就象哲人所说:宇宙有大关合,气运为主,山川有真性情,气势为先,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天运有转变,而地气应之。因此,我们应努力挖掘风水学之精髓,弘扬我华夏民族之灿烂文明,广推四海,造福众生。

堪舆:堪,地突之意,代表“地形”之词;舆,“承舆”即为研究地形地物之意,着重在地貌的描述。《史记》将堪舆家与五行家并行,本有仰观天象,并俯察山川水利之意,后世以之专称看风水的人曰:“堪舆家”,故“堪舆”民间亦呼之为“风水”。然或有称“堪舆”不只看风水而已,而应分五部份,曰:罗罗、日课、玄空学、葬法及形家。

东汉初,班固《汉书•艺文志第十》中,始见载堪舆术专著,有谓"《堪舆金匮》十四卷",与言阴阳五行、时令日辰、灾应诸书同列"五行家"类,为当时"数术"六种之一。

班固评五行家之流:"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而小数家因此以为吉凶,而行于世,浸以相乱"。又在《数术略》末总说云:"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窥其意,

《堪舆金匮》作为其时堪舆家专著之一,奥旨不外与《史记》所述者同。

据《后汉书•王景传》载,与班团同时代的水利专家王景,曾"以六经所载皆有卜筮,作事举止质于蓍龟,而众书杂糅,吉凶相反,乃参纪众家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适于事用者,集为《大衍玄基》。"

由此可见,堪舆之术确如司马迁和班固评述,乃由汉以前占卜之术传承分化而来。

堪舆一词的释义,东汉许慎曾谓:"堪,天道;舆,地道"

测堪舆是谓天地之道。许慎此语,出自唐代初颜师古引注《汉书•艺文志》之"《堪舆金匮》十四卷"条下。

稍后,李善注《文选》中扬雄《甘泉赋》"堪舆"之句也引了许慎此语。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堪,地突也","舆,车舆也",并没有"堪舆"一词的联绵解释。颜师古和李善所引许慎语,很可能是出自唐初尚传世未佚的许慎注《淮南子》所涉"堪舆"句(参见《隋书•经籍志》)。而综观《淮南子》、《史记》、《甘泉赋》、《汉书•艺文志》所涉"堪舆",解释为天地之道,是说得通的。

许慎之后,有郑玄注《周礼》,提及堪舆,是术书之名。其解《春官宗伯第三 》所云"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 注谓:"星土,星所主封也;封,犹界也。大界则曰九州,州中诸国中之封域,于星亦有分焉,其书亡矣。《堪舆》虽有郡国所入度,非古数也。今其存可言者,十二次之分也。星纪,吴越也;玄枵,齐也;娜訾,卫也;降娄,鲁也;大梁,赵也、实沈,晋也;鹑首,秦也;鹑火,周也;鹑尾,楚也;寿星,郑也;大火,宋也;析木,燕也。此分野之妖祥,主用客星、慧孛之气为象。"

按郑玄说,汉以前即有《堪舆晰书》,后代所作《堪舆》以十二次论分野,尚存可言古者。郑说后出《堪舆》,即或班固谓堪舆家之《堪舆金匮》。而其术尚宗古代占星之法,即将木星或谓岁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的轨道,等分为十二,称之十二次,又对应于地上之郡国,即所谓分野,视各天区星象变异而预兆对应地域世道吉凶。

从有关史实看,堪舆术在汉代甚为流行,占卜日辰吉凶是其主要内容,多属无稽迷信。对此,当时的有识之士,曾予非议或批判。如东汉王充《论衡•讥日篇》曾指出,其时流行于世的"《堪舆历》,历上诸神非一,圣人不言,诸子不传,殆无其实。"

汉末应动《风俗通》提到,其时"《堪舆》书云:上朔会客必有斗争。"应助以事实批驳此说荒谬:"按,刘君阳为南阳牧,尝上朔盛撰,了无斗者。"

后至三国时,魏人张晏曾有释义云:"堪舆,天地总名。"语出颜师古引注《汉书•扬雄传》之《甘泉赋》,也出李善引注《文选》中扬雄《甘泉赋》"堪舆"句。此说与许慎释堪舆为天地之道稍有出入而已,

综观《淮南子》、《甘泉赋》、《日者传》、《堪舆金匾》、《后汉书•王景传》各所涉堪舆之语,及郑玄、王充、应劭等提及的《堪舆》,以此解释,也是说得通的。

堪舆一词释义与相度风水直接联系,就目前所知,最早出自三国时魏人孟康。曾谓:"堪舆,神名,造《图宅书》者。"见于颜师古注《汉书•扬雄传》中《甘泉赋》"堪舆"句所引述者。

《旧唐书•吕才传》载,唐初,吕才钦遵唐大宗命,对世传风水术书加以刊正,"削其浅俗,存其可用者"。

吕才并将各类风水术书"多以典故质正",对其中讹伪、穿凿及无稽拘忌者,每每痛加批判。其叙《宅经》云:"至于近代巫师,更加五姓之说。言五姓者,宫、商、角、徵、羽等,天下万物,悉配属之,行事吉凶,依此为法。"然而"验于经籍,本无斯说;阴阳诸书,亦无此语;直是野俗口传,竟无所出之处;唯按《堪舆经》黄帝对于天老,乃有五姓之说",又引例论证,谓此五姓之说"事不稽古,义理乘僻"。

吕才所谓出自《堪舆经》的五姓之说,即五音姓利之说,东汉王充《论衡•诘术篇》,就对出自其时《图宅术》的此说进行了猛烈批判。依王充引;"《图宅术》曰:宅有八术,以六甲之名,数而第之。第定名立,宫商殊别。宅有五音,姓有五声。宅不宜其姓,姓与宅相贼(按:贼,即克)测疾病、死亡、犯罪、遇祸"。又引:"《图宅术》曰:商家门不宜南向,徵家门不宜北向。则商金,南方火也;徵火,北方水也;水胜火,火贼金,五行之气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门有宜向,向得其宜,富贵吉昌;向失其宜,贫贱衰耗"云云。可见,唐传《堪舆经》为汉时《图宅术》一脉传承,十分明显。

堪舆家以干支相配而论日辰吉凶,事实上早见于王充《论衡•洁术篇》及《难岁篇》所引《图宅术》之类。其以六甲,即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数而第之"以宅,主论其吉凶,又拘忌于建除之法,谓移徙、起宅、嫁娶等,皆不得抵太岁、负太岁,即回避太岁所行至地支方位及日辰,否则凶,名曰"岁下"、"岁破"。对如是诸说,王充予以了无情批判,一如其批判堪舆家之五音姓利说。而由王充所引测知术家自谓其说皆"自天地神也,"且皆稽"于五行之象",以"决吉凶而已"。

综观汉唐以来各说,堪舆家在当时所为,也确有看风水之内容,即图宅,有论宅之方位、起宅时辰吉凶诸说。而其作为占家,"法天地、象四时","起五德终始,推其极而无不至","然后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败",所以娶妇择时,竟然也有堪舆家之流参予其事。这中间,如王充、吕才所尖锐批判的五音姓利诸说,事属无稽拘忌,纯系迷信。但另一方面,也可看到,堪舆家注重天、地、人诸多神秘契合关系的考究,也未尝没有合理成份。

同时,皆讲究以五音姓利而相宅,分野、建除之说也传承不辍。但在唐初,魏征等奉敕撰《隋书•经籍志》,列南朝及隋代堪舆术书入五行者类,作"堪舆"为"堪余",凡十三种二十七卷,如《二仪历头堪余》、《四序堪余》、《八会堪余》、《地节堪余》等等。孰谓"堪余"?以吕才、贾公彦等人仍称堪舆,以及堪余诸书见载《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者,皆复称堪舆,推论之,当为一时音变,或如吕才等引《堪舆经》,可能适为汉时《堪舆金匮》,书同音近。

唐以后直至明清,堪舆之名再无改异,但其术内容却有了变化,有存有废。

堪舆家之五音姓利说,虽屡遭批判,但因世俗迷信,吕才之后,尚有僧一行撰《五音地理新书》三十卷,依南宋晁公武《读书后志》云,仍主五音姓利说。一行之说在宋仁宗命王诛编纂《地理新书》为地理官书之前,极为流行,北宋皇室一再据其说择陵地。考为晚唐之作的敦煌《相阴阳宅书》残卷,宋初钦天监杨惟德撰进给宋仁宗的《茔原总录》,以及见载《宋史•艺文志》的诸多风水书,如《五音地理诗》、《五音地理经决》、《五音三元宅经》、《五姓合诸家风水地理》,等等,皆涉及五音姓利说。

嗣后在风水衍为"形势宗"与"理气宗"两大宗的分野之中,理气宗之术书,仍多言阴阳五行生克及吉凶祸福之拘忌,五音姓利说亦在其中。理气宗为汉时堪舆家流的苗裔,也由此明显反映出来。

风水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它把生态学、美学、心理学、哲学、地理学等融入建筑中,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突出了人类应该尊重环境的思想风水建筑中的科学理论和超前的环境意识,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堪舆:堪为天道,舆为地道。风水一开始就与天文历法、地理结下了不解之缘,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这是风水术的两大

特征。

相地:是指观察地理形势。

青乌:得名于汉代相地家青乌子,又称青乌先生。

青囊:得名于东晋郭璞所得青囊九卷而著的相地术经典《青囊经》。

1、《论语》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

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现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

宋朝学者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

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关联及学习的方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3、《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8],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

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5、《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

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目前为止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河图洛书的存在,但是也正因为没有被发现,也因此无法完全否定其真实性。河图洛书是否真实存在依然是一个谜,但是它流传的内容是确实存在的,作为文化的开端,可以说河图洛书让我们成为现在的文化大国起着重要的作用。河图洛书,是我国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的图案,其蕴含着深刻的宇宙之理,被人们称为“宇宙魔方”,传说它的出现也引导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作了《周易》和《洪范》。对于河图洛书的探索和研究已经数千年了,人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它实物的寻找,宋朝的朱熹就曾让自己的好友蔡季进入巴蜀地区寻找河图洛书,而蔡季也是不负众望的带回了两幅图,称其分别是河图和洛书。到了后来,人们发现了第三幅图,于是当时的人们认为蔡季其实找到了三幅图,有一张被他隐瞒了起来,交给朱熹的两张图都是洛书,而第三幅图就是河图,也就是最初八卦阴阳图的前身,但是这个事件真实性也无法考量。河图洛书是上古时期人类文化的结晶,国内外专家们潜心数十年的研究证明了其对于我们了解当今宇宙星象的重要性。河图洛书深奥无比,普通人几乎不能够了解其含义,现代科学也无法完全解释其原理和现象。河图、洛书最早被记录在《尚书》之中,我们中华文化的脉络分支,例如八卦、周易、太极、风水等等都可以追溯到河图洛书之中。河图和洛书都是数学逻辑推理之后的结果,其哲学思想是反应了“宇宙五方,万事万物负阴而抱阳”的深刻内涵。它们的数学推理逻辑也是当时远古时代人们了解“太阳历”的最基本的方法。河图洛书至今任然是一个无人可解的谜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带来的影响确实真实存在的。

什么是堪舆?我国历史上的风水学大师都有谁?现在都有谁?

Feng Shui ( 风水 ),Kan-yu ( 堪舆 ),Di-li ( 地理 ), Geomancy(择地) 编者按堪舆风水学如果不加入环境哲学、环境经济学、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