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作者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5收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作者是谁?,第1张

作者:唐·王贞白

出处:《白鹿洞二首》

原诗: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

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一样珍贵。

若不是被来往行人赞赏的逗笑打断了思绪,

我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扩展资料:

1、全诗赏析:

首句叙事。“读书不觉已春深”,言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春深”犹言春末、晚春。次句写诗人的感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阴,指极短的时间,这里以金子喻光阴,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

三、四句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指逗笑,开玩笑。道人修禅养性是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的了,而诗人需要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可见诗人读书之专心致志,非同寻常。

从诗人的读书生活看,诗人是惜时如金、潜心求知的人。后人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2、近义词:

一刻千金、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3、反义词:

度日如年、长夜漫漫

4、有关文字记载:

1、《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2、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3、元代同恕《送陈嘉会》诗:"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

4、《封神演义》文王聘子牙中“劝君休错三春景,一寸光阴一寸金。”

参考资料:

-白鹿洞二首

东观是中国东汉宫廷中贮藏档案、典籍和从事校书、著述的处所。位于洛阳南宫,修造年代不可考。建筑高大华丽,最上层高阁十二间,四周殿阁相望,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章帝、和帝以后,为宫廷收藏图籍档案及修撰史书的主要处所。

东观归渔汉代诸帝十分重视东观所藏典籍、档案的校阅和整理。永元十三年(101)春,和帝刘肇往东观“览书林,阅篇籍”,并“博选术艺之士以充其官”。此后,邓康、马融、李胜等人,先后以校书郎、校书郎中、东观郎等职多次值东观“典校秘书”。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安帝永初四年 (110),诏令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所藏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后又辟为近臣习读经传的地方。

东观的丰富收藏,为汉代史的修撰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自和帝时起(公元92),班昭、刘珍、李尤、刘毅、边韶、崔寔、伏无忌、蔡邕等名儒硕学,先后奉诏于东观撰修国史,历时百余年,广泛采用本朝档案典籍,陆续撰成《汉记》143篇 (因修撰于东观,世称 《东观汉记》)。后遭董卓之乱,破坏严重。 李贤注:“《洛阳宫殿名》曰:南宫有东观。”刘熙《释名·释宫室》:“观,观也,于上观望也。”是高大建筑之意。《艺文类聚》卷六十三载李尤《东观赋》曰:“东观之艺,孽孽洋洋,上承重阁,下属周廊。步西藩以徙倚,好绿树之成行。历东崖之敝坐,庇蔽茅之甘棠。前望云台,后匝德阳。道无隐而不显,书无阙而不陈。览三代而采宜,包郁郁之周文。”同卷又载同一作者《东观铭》勾勒东观的规模是:“房闼内布,疏绮内陈,升降三除,贯启七门。”更重要的是,这里“书籍林泉”实际已经成为藏书最为集中的地方,所以,也就成了文化学术活动的主要场所。所谓“列侯弘雅,治掌艺文”,正是东观学术文化之盛的生动写照。《通典·职官八》:“后汉图书在东观,桓帝延熹二年,始置秘书监一人,掌典图书古今文字,考合同异,属太常。”班固自称“今删其要,以备篇籍”。就是说,他还将东汉新建立的“东观及仁寿阁集新书”也逐一记录下来。因此,《汉书·艺文志》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东汉前期的藏书面貌。

北周 庾信 《皇夏乐》:“南宫学已开,东观书还聚。” 唐太宗 《赋尚书》诗:“ 崇文 时驻步,东观还停辇。辍膳玩《三坟》,晖灯披《五典》。” 清 钱谦益 《<董文敏公遗集>序》:“故其题识赏鉴之文,区明雅俗,别裁真伪,东观输其博,南宫逊其精。”

东汉 洛阳 南宫内观名。 明帝 诏 班固 等修撰《汉记》于此,书成名为《东观汉记》。 章 和 二帝时为皇宫藏书之府。后因以称国史修撰之所。 南朝 陈 徐陵 《谢敕赉烛盘赏答齐国移文启》:“臣职居南史,身典东观,谨述私荣、传之方策。” 唐 刘禹锡 《送分司陈郎中祗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诗:“远取南朝贵公子,重修东观帝王书。”

《汉书》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记载,以西汉一朝为主,上起汉高祖元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体例上全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把“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凡一百篇,共八十余万言。

到了唐代,颜师古认为《汉书》卷帙繁重,便将篇幅较长者分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成为现行本《汉书》一百二十卷。

《汉书》的史料十分丰富翔实,书中所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汉书》的这一部分,多用《史记》旧文,但由于作者思想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动。

汉武帝以后的史事,除吸收了班固遗书和当时十几家读《史记》书的资料外,还采用了大量的诏令、奏议、诗赋、类似起居注的《汉著记》、天文历法书,以及班氏父子的“耳闻”。不少原始史料,班固都是全文录入书中,因此比《史记》更显得有史料价值。

《汉书》中的“纪”共十二篇,是从汉高祖至汉平帝的编年大事记。

虽写法与《史记》略同,但不称“本纪”,如《高帝纪》、《武帝纪》及《平帝纪》等。由于《汉书》始记汉高祖立国元年,故将本在《史记·本纪》的人物,如项羽等,改置入“传”中;又由于东汉不承认王莽建立的政权——新朝,故将王莽置于“传”中,贬于传末。

《汉书》中的“表”共八篇,多依《史记》旧表,而新增汉武帝以后的沿革。

前六篇的记载包括:记载汉初同姓诸侯王的《诸侯王表》,记载异姓诸侯王的《异姓诸侯王表》,记载汉高祖至汉成帝的《功臣年表》等,借由记录统治阶级来达到尊汉的目的。

后二篇为《汉书》所增,包括:《百官公卿表》、《古今人物表》,其中的《古今人物表》,班固把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分为四类九等,表列出来;《百官公卿表》则详细介绍了秦汉时期的官制。

《汉书》中的“志”共分十篇,是专记典章制度的兴废沿革。

由于《汉书》已用“书”为大题,为免混淆,故改《史记》中的“书”为“志”。

《汉书》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成的:将《史记》的“礼书”、“乐书”改为“礼乐志”,将“律书”、“历书”改为“律历志”;将“天官书”改为“天文志”,将“封禅书”改为“郊祀志”,将“河渠书”改为“沟洫志”,将“平准书”改为“食货志”。

同时又新增“刑法志”、“五行志”、“艺文志”、“地理志”,各志内容多贯通古今,而不专叙西汉一朝的历史。

其中,如《地理志》详述战国时期、秦朝、西汉时期的领土疆域、建置沿革、封建世系、形势风俗、名门望族和帝王的奢靡等。

《五行志》集有关五行灾异之说而编成。但从另一角度看,却保存了大料的自然史资料。

《天文志〉则保存上古至汉哀帝元寿年间大量有关星运、日食、月食等天文资料。

《刑法志》则概述上古至西汉时期的刑法,并且点出汉文帝、汉景帝用刑之重,更指出汉武帝进用酷吏而导致的恶果。

《食货志》则详述上古至汉代的经济发展情况。

《沟洫志》则记述上古至汉朝的水利工程,并说明治理水文的策略。

《汉书》中的“列传”共七十篇,仍依《史记》之法,以公卿将相为列传,同时以时代顺序为主,先专传,次类传,再次为边疆各族传和外国传,最后以乱臣贼子《王莽传》居末,体统分明。

至于传的篇名,除《诸侯王传》外,一律均以姓或姓名为标题。

《汉书》列传中有关文学之士的部分,多记载其人有关学术、政治的内容,如《贾谊传》记有“治安策”;《公孙弘传》记有“贤良策”等,这些都是《史记》没有收录的。

而列传中的类传有《儒林传》、《循吏传》、《游侠传》、《酷吏传》等,此外又新增《外戚传》、《元后传》、《宗室传》,这些也是《史记》所没有的。

四夷方面,有《匈奴传》、《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西域传》等三传。

此外,又仿“太史公自序”之意,“列传”最后一篇作《叙传》,述其写作动机、编纂、凡例等。“列传”以记载西汉一朝为主。“列传”各篇后均附以“赞”,即仿《史记》篇末“太史公曰”的体例,说明作者对人或事的批评或见解。 纪,共分十二卷

汉书卷一 上 高帝纪 第一上(汉高祖刘邦)

汉书卷一 下 高帝纪 第一下(汉高祖刘邦)

汉书卷二 惠帝纪 第二 (汉惠帝刘盈)

汉书卷三 高后纪 第三(汉高后吕雉,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

汉书卷四 文帝纪 第四(汉文帝刘恒)

汉书卷五 景帝纪 第五(汉景帝刘启)

汉书卷六 武帝纪 第六(汉武帝刘彻)

汉书卷七 昭帝纪 第七(汉昭帝刘弗陵)

汉书卷八 宣帝纪 第八(汉宣帝刘询)

汉书卷九 元帝纪 第九(汉元帝刘奭)

汉书卷十 成帝纪 第十(汉成帝刘骜)

汉书卷十一 哀帝纪 第十一(汉哀帝刘欣)

汉书卷十二 平帝纪 第十二(汉平帝刘衎)

表,共分八篇

汉书卷十三 异姓诸侯王表 第一(刘氏以外诸侯王)

汉书卷十四 诸侯王表 第二(刘氏诸侯王)

汉书卷十五 王子侯表 第三上

汉书卷十五 王子侯表 第三下

汉书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第四

汉书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第五

汉书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 第六

汉书卷十九 上百官公卿表 第七上

汉书卷十九 下百官公卿表 第七下

汉书卷二十 古今人表 第八

志,共分十篇

汉书卷二十一 律历志 第一上(邓平的“太初历”)

汉书卷二十一 律历志 第一下(刘歆的“三统历”)

汉书卷二十二 礼乐志 第二

汉书卷二十三 刑法志 第三

汉书卷二十四 食货志 第四上

汉书卷二十四 食货志 第四下

汉书卷二十五 郊祀志 第五上

汉书卷二十五 郊祀志 第五下

汉书卷二十六 天文志 第六

汉书卷二十七 五行志 第七上

汉书卷二十七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上

汉书卷二十七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下

汉书卷二十七 五行志 第七下之上

汉书卷二十七 五行志 第七下之下

汉书卷二十八 地理志 第八上

汉书卷二十八 地理志 第八下

汉书卷二十九 沟洫志 第九

汉书卷三十 艺文志 第十(根据刘向的《别录》、刘歆的《七略》写成)

传,共分七十篇,公卿将相列传

汉书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 第一(陈胜,项籍)

汉书卷三十二 张耳陈馀传 第二(张耳,陈馀)

汉书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 第三(魏豹,田儋,韩王信)

汉书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 第四(韩信,彭越,黥布,卢绾,吴芮)

汉书卷三十五 荆燕吴传 第五(荆王刘贾,燕王刘泽,吴王刘濞)

汉书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 第六(楚元王刘交,刘向,刘歆)

汉书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 第七(季布,栾布,田叔)

汉书卷三十八 高五王传 第八(刘肥,刘如意,刘友,刘恢,刘建)

汉书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 第九(萧何,曹参)

汉书卷四十 张陈王周传 第十(张良,陈平,王陵,周勃)

汉书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 第十一(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傅宽,靳歙,周緤)

汉书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 第十二(张苍,周昌,赵尧,任敖,申屠嘉)

汉书卷四十三 郦陆朱刘叔孙传 第十三(陆贾,朱建,刘敬,叔孙通)

汉书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第十四(淮南厉王刘长,衡山王刘赐,济北贞王刘勃)

汉书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 第十五(蒯通,伍被,江充,息夫躬)

汉书卷四十六 万石卫直周张传 第十六(石奋,卫绾,直不疑,周仁,张欧)

汉书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 第十七(梁孝王刘武,代孝王刘参,梁怀王刘揖)

汉书卷四十八 贾谊传 第十八(贾谊)

汉书卷四十九 爰盎晁错传 第十九(袁盎,晁错)

汉书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 第二十(张释之,冯唐,汲黯,郑当时)

汉书卷五十一 贾邹枚路传 第二十一(贾山,邹阳,枚乘,路温舒)

汉书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 第二十二(窦婴,田蚡,灌夫,韩安国)

汉书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 第二十三(临江闵王刘荣,河间献王刘德,临江哀王刘阏,鲁共王刘馀,江都易王刘非,胶西于王刘端,赵敬肃王刘彭祖,中山靖王刘胜,长沙定王刘发,广川惠王刘越,胶东康王刘寄,清河哀王刘乘,常山宪王刘舜)

汉书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 第二十四(李广,苏建)

汉书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 第二十五(卫青,霍去病)

汉书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 第二十六(董仲舒)

汉书卷五十七 司马相如传 第二十七上(司马相如)

汉书卷五十七 司马相如传 第二十七下(司马相如)

汉书卷五十八 公孙弘卜式儿宽传 第二十八(公孙弘,卜式,儿宽)

汉书卷五十九 张汤传 第二十九(张汤)

汉书卷六十 杜周传 第三十(杜周)

汉书卷六十一 张骞李广利传 第三十一(张骞,李广利)

汉书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 第三十二(司马迁)

汉书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 第三十三(戻太子刘据)

汉书卷六十四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第三十四上(严助,朱买臣,吾丘寿王,主父偃,徐乐,严安,终军,王褒,贾捐之)

汉书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 第三十五(东方朔)

汉书卷六十六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 第三十六(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王䜣,杨敞,蔡义,陈万年,郑弘)

汉书卷六十七 杨胡朱梅云传 第三十七(杨王孙,胡建,朱云,梅福)

汉书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 第三十八(霍光,金日磾)

汉书卷六十九 赵充国辛庆忌传 第三十九(赵充国,辛庆忌)

汉书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 第四十(傅介子,常惠,郑吉,甘延寿,陈汤,段会宗)

汉书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 第四十一(隽不疑,疏广,于定国,薛广德,平当,彭宣)

汉书卷七十二 王贡两龚鲍传 第四十二(王吉,贡禹,龚胜,龚舍,鲍宣)

汉书卷七十三 韦贤传 第四十三(韦贤)

汉书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传 第四十四(魏相,丙吉)

汉书卷七十五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第四十五(眭弘,夏侯始昌,夏侯胜,京房,翼奉,李寻)

汉书卷七十六 赵尹韩张两王传 第四十六(赵广汉,尹翁归,韩延寿,张敞,王尊,王章)

汉书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 第四十七(盖宽饶,诸葛丰,刘辅,郑崇,孙宝,毋将隆,何并)

汉书卷七十八 萧望之传 第四十八(萧望之)

汉书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 第四十九(冯奉世)

汉书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 第五十(淮阳宪王刘钦,楚孝王刘嚣,东平思王刘宇,中山哀王刘竟,定陶共王刘康,中山孝王刘兴)

汉书卷八十一 匡张孔马传 第五十一(匡衡,张禹,孔光,马宫)

汉书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 第五十二(王商,史丹,傅喜)

汉书卷八十三 薛宣朱博传 第五十三(薛宣,朱博)

汉书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 第五十四(翟方进)

汉书卷八十五 谷永杜邺传 第五十五(谷永,杜邺)

汉书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 第五十六(何武,王嘉,师丹)

汉书卷八十七 上扬雄传 第五十七上(扬雄)

汉书卷八十七 扬雄传 第五十七下(扬雄)

汉书卷八十八 儒林传 第五十八

汉书卷八十九 循吏传 第五十九

汉书卷九十酷吏传 第六十

汉书卷九十一 货殖传 第六十一

汉书卷九十二 游侠传 第六十二

汉书卷九十三 佞幸传 第六十三

汉书卷九十四 匈奴传 第六十四上(匈奴)

汉书卷九十四 匈奴传 第六十四下(匈奴)

汉书卷九十五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第六十五(南越,卫氏朝鲜)

汉书卷九十六 西域传 第六十六上(西域)

汉书卷九十六 西域传 第六十六下(西域)

汉书卷九十七 外戚传 第六十七上(外戚)

汉书卷九十七 外戚传 第六十七下(外戚)

汉书卷九十八 元后传 第六十八(王政君)

汉书卷九十九 王莽传 第六十九上(王莽)

汉书卷九十九 王莽传 第六十九中(王莽)

汉书卷九十九 王莽传 第六十九下(王莽)

汉书卷一百 叙传 第七十上(班家历史,班固序文)

汉书卷一百 叙传 第七十下(班家历史,班固序文) 汉书叙例

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 颜师古撰  储君体上哲之姿,膺守器之重,俯降三善,博综九流,观炎汉之余风,究其终始,懿孟坚之述作,嘉其宏赡,以为服、应曩说疏紊尚多,苏、晋众家剖断盖砂,蔡氏纂集尤为牴牾,自兹以降,蔑足有云。怅前代之未周,愍将来之多惑,顾召幽仄,俾竭刍荛,匡正睽违,激扬郁滞,将以博喻胄齿,远覃邦国,弘敷锦带,启导青衿。曲禀宏规,备蒙嘉惠,增荣改观,重价流声。斗筲之材,徒思罄力,驽蹇之足,终惭远致。岁在重光,律中大吕,是谓涂月,其书始就。不耻狂简,辄用上闻,粗陈指例,式存扬搉。《汉书》旧无注解,唯服虔、应劭等各为音义,自别施行。至典午中朝,爱有晋灼,集为一部,凡十四卷,又颇以意增益,时辩前人当否,号曰《汉书集注》。属永嘉丧乱,金行播迁,此书虽存,不至江左。是以爱自东晋迄于梁、陈,南方学者皆弗之见。有臣瓒者,莫知氏族,考其时代,亦在晋初,又总集诸家音义,稍以己之所见,续厕其末,举驳前说,喜引《竹书》,自谓甄明,非无差爽,凡二十四卷,分为两帙。今之集解、音义则是其书,而后人见者不知臣瓒所作,乃谓之应劭等《集解》。王氏《七志》,阮氏《七录》,并题云然,斯不审耳。学者又斟酌瓒姓,附著安施,或云傅族,既无明文,未足取信。蔡谟全取臣瓒一部散入《汉书》,自此以来始有注本。但意浮功浅,不加隐括,属辑乖舛,错乱实多,或乃离析本文,隔其辞句,穿凿妄起。职此之由,与未注之前大不同矣。谟亦有两三处错意,然于学者竟无弘益。  《汉书》旧文多有古字,解说之后屡经迁易,后人习读,以意刊改,传写既多,弥更浅俗。今则曲核古本,归其真正,一往难识者,皆从而释之。  古今异言,方俗殊语,未学肤受,或未能通,意有所疑,辄就增损,流遁忘返,秽滥实多。今皆删削,克复其旧。  诸表列位,虽有科条,文字繁多,遂致饵杂,前后失次,上下乖方,昭穆参差,名实亏废。今则寻文究例,普更刊整,澄荡愆违,审定阡陌,就其区域,更为局界,非止寻读易晓,庶令转写无疑。  礼乐歌诗,各依当时律吕,修短有节,不可格以恒例。读者茫昧,无复识其断章,解者支离,又乃错其句韵,遂使一代文采,空韫精奇,累叶钻求,罕能通习。今并随其曲折,剖判义理,历然易晓,更无疑滞,可得讽诵,开心顺耳。  凡旧注是者,则无间然,具而存之,以示不隐。其有指趣略举,结约未伸,衍而通之,使皆备悉。至于诡文僻见,越理乱真,匡而矫之,以祛惑蔽。若泛说非当,芜辞竞逐,苟出异端,徒为烦冗,祗秽篇籍,盖无取焉。旧所阙漏,未尝解说,普更详释,无不洽通。上考典谟,旁究《苍》《雅》 ,非苟臆说,皆有援据。六艺残缺,莫睹全文,各自名家,扬镳分路。是以向、歆、班、马、仲舒、子云所引诸经或有殊异,与近代儒者训义弗同,不可追驳前贤,妄指瑕纇,曲从后说,苟会扃涂。今则各依本文,敷畅厥指,非不考练,理固宜然,亦犹康成注《礼》,与其《书》《易》相偝,元凯解《传》,无系毛、郑《诗》文。以类而言,其意可了。爱自陈、项,以讫哀、平,年载既多,综缉斯广,所以纪传表志时有不同,当由笔削未休,尚遗秕稗,亦为后人传授,先后错杂,随手率意,遂有乖张。今智穷波讨源,构会甄释。  字或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阙。若更求诸别卷,终恐废于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众所共晓,无烦翰墨。  近代注史,竞为该博,多引杂说,攻击本文,至有诋诃言辞,掎摭利病,显前修之纰僻,骋己识之优长,乃效矛盾之仇雠,殊乖粉泽之光润。今之注解,翼赞旧书,一遵轨辙,闭绝歧路。  诸家注释,虽见名氏,至于爵里,颇或难知。传无所存,具列如左:  荀悦字仲豫,颍川人,后汉秘书监。(撰《汉纪》三十卷,其事皆出《汉书》。)  服虔字子慎,荥阳人,后汉尚书侍郎、高平令、九江太守。(初名重,改名祗,后定名虔。)  应劭字仲援,(一字仲援,一字仲远。)汝南南顿人,后汉萧令,御史营令,泰山太守。  伏俨字景宏,琅邪人。  刘德,北海人。  郑氏,晋灼《音义》序云不知其名,而臣瓒《集解》辄云郑德。既无所据,今依晋灼但称郑氏耳。  李斐,不详所出郡县。  李奇,南阳人。  邓展,南阳人,魏建安中为奋威将军,封高乐乡侯。  文颖字叔良,南阳人,后汉末荆州从事,魏建安中为甘陵府丞。  张揖字稚让,清河人,(一云河间人。)魏太和中为博士。(止解《司马相如传》一卷。)  苏林字孝友,陈留外黄人,魏给事中领秘书监、散骑常侍、永安卫尉、太中大夫,黄初中迁博士,封安成亭侯。  张晏字子博,中山人。  如淳,冯翊人,魏陈郡丞。  孟康字公休,安平广宗人,魏散骑常侍、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勃海太守、给事中、散骑侍郎、中书令,后转为监,封广陵亭侯。  项昭,不详何郡县人。  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人,吴尚书郎、太史令、中书郎、博士祭酒、中书仆射,封高陵亭侯。  晋灼,河南人,晋尚书郎。  刘宝字道真,高平人,晋中书郎、河内太守、御史中丞、太子中庶子、吏部郎、安北将军。(侍皇太子讲《汉书》,别有《驳义》。)  臣瓒,不详姓氏及郡县。  郭璞字景纯,河东人,晋赠弘农太守。(止注《相如传序》及游猎诗赋。)  蔡谟字道明,陈留考城人,东晋侍中五兵尚书,太常领秘书监,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领徐州刺史,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领扬州牧,侍中司徒不拜,赠侍中司空,谥文穆公。  崔浩字伯深,清河人,后魏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司徒,封东郡公。(撰荀悦《汉纪》音义。)

景祐刊本校语

景祐元年九月,秘书丞余靖上言:“国子监所印两汉书文字舛讹,恐误后学,臣谨参括众本,旁据它书,列而辨之,望行刊正。”  诏送翰林学士张观等详定闻奏,又命国子监直讲王洙与靖偕赴崇文院雠对。二年三月,靖又上言:“案颜师古叙例云:班固《汉书》,旧无注解,唯服虔、应劭等各著音义,自名其家。至西晋晋灼,集为一部,凡十四卷,又颇以意增益,时辩二学当否,号曰《汉书集注》。永嘉之乱,此书不至江左。有臣瓒者,莫知氏族,考其时代,亦在晋初,又总集诸家音义,稍以己见,续厕其末,掎摭前说,多引《汲冢竹书》,凡二十四卷,分为两帙。凡称集解、音义,即其书也,蔡谟全取此书散入众篇,自是以来,始有注本。至唐太宗时,皇太子承乾命颜师古更加刊整,删繁补略,裁以己说,儒者服其详博,遂成一家。总先儒注解,名姓可见者二十有五人,而爵里、年代,史阙载者殆半。考其附著及旧说所承注释源流、名爵、年次,谨条件以闻望德,刻于本书之末,庶令学者启卷具知。”奏可。今列之如左:  荀悦,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服虔,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应劭,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伏俨,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刘德,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郑氏,旧传晋灼《集注》云北海人,不知其名,而臣瓒以为郑德。今书但称郑氏。  李斐,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李奇,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邓展,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文颖,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张揖,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苏林,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张晏,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如淳,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孟康,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项昭,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韦昭,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晋灼,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刘宝,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臣瓒,不知何姓。案裴骃《史记序》云,莫知氏姓。韦稜《续训》又言未详,而刘孝标《类苑》以为于瓒,郦元注《水经》以为薛瓒。姚察《训纂》云,案《庾翼集》于瓒为翼主簿、兵曹参军,后为建威将军。《晋中兴书》云,翼病卒,而大将军于瓒等作乱,翼长史江虨诛之。于瓒乃是翼将,不载有注解《汉书》。然所采众家音义,自服虔、孟康以外,并因晋乱灭,不传江左。而《高纪》中瓒案《茂陵书》、《文纪》中案《汉禄秩令》,此二书亦复亡失,不得过江,明此瓒是晋中朝人,故得具其先辈音义及《茂陵书》《汉令》等耳。蔡谟之江左,以瓒二十四卷散入《汉书》,今之注也。若谓为于瓒,乃是东晋人,年代前后了不相会,此瓒非于足可知矣。又案《穆天子传》目录云,秘书校书郎傅瓒校古文《穆天子传》,已记《穆天子传》者,汲县人不准盗发古冢所得书。今《汉书音义》臣瓒所案,多引《汲书》以驳众家训义,此瓒疑是傅瓒。瓒时职典校书,故称臣也。颜师古曰,后人斟酌瓒姓,附之傅族耳,既无明文,未足取信。  郭璞,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蔡谟,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崔浩,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颜籀,字师古,雍州万年人。唐中书侍郎,兼通直散骑常侍、秘书少监、弘文馆学士,封琅邪县子。 二年九月校书毕,凡增七百四十一字,损二百一十二字,改正一千三百三字。

不修细节:不要拘泥于小节修:拘泥于…

涉猎书传:看过读过《尚书》,《左传》古时“书”特指 《尚书》,

“传” 特指《左传》涉猎:看过读过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诣:进,达到

尝辍业投笔叹曰: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

尝:有一次

希望可以帮到你:)

提前祝你国庆愉快!

附:原文和译文

《后汉书·班超传》

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译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正一品:

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

爵:亲王、公主。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光禄大夫。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中书令、侍中(代宗大历年间擢升正二品)、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车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诸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少卿、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队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

扩展资料:

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士制度。它与“继汉开唐”的魏晋南北朝一样,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九品官人法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史实尚未得到合理的阐释。

中国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指把人物分成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北魏时,每品各分正、从,第四品起,正、从又分上、下阶,共三十等。唐、宋时文职同北魏,武职三品起分上、下阶。隋、元、明、清时文武均同,留正、从品,无上、下阶,共十八等。

古代官吏的等级。两汉以俸禄“石”(dàn)之多寡作为官吏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等。曹魏开始定官阶为九品,如相国为第一品,尚书令为第三品等。从第一品到第九品共九等,北魏时,开始在官品中分正、从。从第四品起,正、从品又各分上、下阶,共为三十等;唐、宋文职与北魏同,武职自三品起即分上、下。隋及元、明、清保留正、从品,而无上、下阶之称,共分十八等,文武并同。

-唐朝官职表

朱敦儒是南宋还是北宋的?古代诗人朱敦儒是宋代的诗人,他经历了南宋和北宋。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1]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2] 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至宋真宗时期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了靖康之耻,宋室被迫南迁。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后期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3]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4] ,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5] ,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6]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7] ,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8] 宋朝时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9-10] 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11] 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2-13] ”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宋朝立国的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作者是谁?

作者:唐·王贞白出处:《白鹿洞二首》原诗: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