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有好多可以代指中国的词语至少写九个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4收藏

我知道有好多可以代指中国的词语至少写九个,第1张

九州、华夏、中华、神州、赤县、震旦、函夏、中夏、禹迹、禹甸。

一、九州

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  ,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 ,至迟自晋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  ,又称为“汉地九州”  。

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但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故而周代没有徐州和梁州。

二、华夏

华夏也称“夏”、“诸夏”。是中国古代周王朝的自称  。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圣洁,华夏是礼仪之邦,与外族胡人相对。

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诸侯,称为诸夏。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称四方为"夷蛮戎狄",“华夏”最初仅为一文化概念  ,也是周王朝的自称,至汉代以后成为汉族的别称,始带有民族概念。

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到现代,将中国以及中华民族统称为华夏。

三、中华

中者,即是指中原河洛地区(河,黄河;洛,洛水、洛阳)。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区别其他四方而称为中国 (古代“中国”与“中原”同义)。后随着历史演化与融合,因此凡属于中华文化范畴的皆属中国。

华者,初源于华胥氏 (位于华山之西,今西安市 蓝田华胥镇)。《列子·黄帝》有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伏羲、女娲生子少典。《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故而,华胥正是炎黄之祖也。

四、神州

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后用“神州”做中国的别称。在《淮南子》中所列的九个州中,其中位於东南方的神州即是中国,因为中国是位于一块被大海所包围的大陆的东南方。

先秦的华夏之域仅限於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汉代在先秦诸国的基础上萌芽出後世汉族九州的概念。

汉代以後的华夏之域与九州之域的地理范围等同,其范围相当於汉地,又有“东夏”、“南夏” 、“西夏” 等词称呼汉地内的局部地区。

五、赤县

赤县,指华夏、汉地、中国、中土。天下共有九大洲,神州为九大洲中的一个洲,名为赤县,赤县又分为九个州。赤县之九州即禹之序九州。

赤县即炎帝统领之地。相传古代炎帝统辖的土地称赤县,黄帝统辖的土地称神州,后来统一起来称为“神州赤县”或者“赤县神州 ”,位於大陆的东南部,面积达360万平方公里。

六、震旦

古代印度人称中国(1900年前后日本也有这样称呼的)

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宋·沈括《梦溪笔谈》,《罗生门》:内功听人讲震旦的事,说是蜀汉的刘玄德耳大超长,不禁喟叹:长的若是鼻子,自己不知多宽心呢。

七、函夏

函夏,古汉语词汇。《荀子》解释即为“中原”。

八、中夏

释义:1、指华夏;中国。2、指中原地区。3、夏季之中,指农历五月。后亦指盛夏。4、即仲夏,夏季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五月。

《文选·班固》:“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稜。” 吕向 注:“中夏,中国。”

九、禹迹

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中国的疆城为禹迹。语出《书.立政》:"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孔传:"以升禹治水之旧迹。"

十、禹甸

本谓禹所垦辟之地。后因称中国之地为禹甸。

禹甸(英The ruling field of the emperor Grant Yu),"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毛传:"甸,治也。"朱熹集传:"言信乎此南山者,本禹之所治,故其原隰垦辟,而我得田之。"本谓禹所垦辟之地。后因称中国之地为禹甸。

—九州

—华夏

—中华

—神州

—赤县

—震旦

—函夏

—中夏

参考资料来源:—禹迹

参考资料来源:—禹甸

1 文言文中远指代词有哪些

文言文中远指代词并不多,最常见的是“彼”。

彼:1、那,与“此”相对。这个远指代词在文言文中最常见。

如《诗经·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2、别人,对方,与“己”“我”相对。

如《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它代词中,用作远指而比较常见的有“其”、“夫”、“之”、“匪”其:用为远指时——1、那、那些。

如《孙膑减灶》:“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2、他们的。

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筯骨。”注其作为代词,并非都是远指,也常用作近指。

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如《游褒禅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夫:用为远指时——1、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相当于第三人称代词。

如《左传·襄公二十年》:“使夫往而学焉。”2、那,那个,那些。

如《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注夫作为代词,并非都是远指,也常用作近指。

之:用为远指时表示“那个”;“他(她、它)”;“其他的”。如《武王伐纣平话》:“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

注之作为代词,并非都是远指,也常用作近指。匪:通“彼”。

如《诗经·桧风·匪风》:“匪风发兮,匪车偈兮。”。

2 文言文中远指代词有哪些

文言文中远指代词并不多,最常见的是“彼”。

彼:

1、那,与“此”相对。这个远指代词在文言文中最常见。如《诗经·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2、别人,对方,与“己”“我”相对。如《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其它代词中,用作远指而比较常见的有“其”、“夫”、“之”、“匪”

其:用为远指时——

1、那、那些。如《孙膑减灶》:“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

2、他们的。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筯骨。”

注其作为代词,并非都是远指,也常用作近指。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如《游褒禅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夫:用为远指时——

1、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相当于第三人称代词。如《左传·襄公二十年》:“使夫往而学焉。”

2、那,那个,那些。如《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注夫作为代词,并非都是远指,也常用作近指。

之:用为远指时表示“那个”;“他(她、它)”;“其他的”。如《武王伐纣平话》:“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

注之作为代词,并非都是远指,也常用作近指。

匪:通“彼”。如《诗经·桧风·匪风》:“匪风发兮,匪车偈兮。”

3 文言虚词:其的两种意思求例1、代词,他,它2、指示代词表远

我下面写的都是初一课文中的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其:他的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前一个“其”的意思是:他的,后一个“其”的意思是:那个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出处同上) 其:他3、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赵普》出自《宋史》) 这里面的两个“其”都解释为:那个4、益习其声(《黔之驴》)其:它的,指驴子的另外,“其”除了这两种意思,还可以当语气词用,放在句首,比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出自韩愈的《马说》)前面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以解释为:难道后面一个“其”表猜测语气,可以解释为:恐怕不过这是初二的一篇课文,。

4 文言文中的代词,分为几种类型

这个要讲一节课的东西居然还不给分,建议楼主去买本高中文言文翻译那书,以前见过。上面还挺全。

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二、疑问代词

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三、指示代词

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这个网上搜得,高考差不多够了。

5 文言文中人称代词有那些

1、第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卬、台、朕”。

“吾、我、予、余”是常用的。“卬”在《诗经》中用的较多,“台”则在《尚书》中常见。先秦之前普通人也可用“朕”。

我可以作主语、定语、宾语;吾只作主语、定语以及前置宾语。余和予古音相同,是一对古今字,多做主语。朕多做定语。

2、第二人称代词:

女(汝)、尔、若、而、乃等。

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而、乃一般只作定语。

3、第三人称:

上古汉语中没有第三人称代词,常用的有之、其等。

其一般只作定语,之一般只作宾语。

第三人称作主语的表达:1、重复前面出现的名词。2、省略主语

4、人称复数表示法

第一,用单数人称表示人称复数。

第二,在人称代词后加侪、属、曹、辈等字表示人称复数。

5、谦称与尊称

谦称与尊称都不是代词,都是名词,但在句中所起的作用与代词是相同的。谦称有“寡人、臣、妾、仆、愚”等。尊称有“子、君、先生、足下、大王”等。另外,古人自称名是谦称,称他人的字是尊称。

这样可以么?

6 初中语文文言文代词表格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

第二人称代词有“女(汝)”、“尔”、“若”、“而”、“乃”。

第三人称代词有“其”“厥”“之”。

二、指示代词

常见的指代词有“是”、“之”、“此”、“斯”、“兹”、“夫”、“彼”、“其”、“他”、“然”、“尔”、“焉”、“诸”等。

三、疑问代词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胡”、“曷”、“奚”、“安”、“恶”、“焉”。

四、无定代词

“或”或“莫”是古代汉语特有的无定代词。

五、特殊代词

特殊代词指的是“者”和“所”这两个代词。

7 文言文有哪些主要代词

代词的作用是避免词句重复,使语言精练。

它可以代替词、词组、句子乃至一段文章。文言文的代词也和现代汉语一样,分 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种,而且用法基本一致。

但 是,具体的词变化比较大。且分类介绍于下: 第一类:人称代词。

可分为自称、对称、他称、己身称、旁 称、谦称、敬称七个小类。 (一)自称••我、吾、余、予、台(yf)、卬(6ng)、朕 (zh6n)。

相当白话文的“我”或“我们”。 (二) 对称:尔、汝(女)、若、乃、而。

相当白话文的“你” 或“你们”。 (三) 他称:彼、其、之(诸)、厥。

相当白话文的“他”、“她”、“它”或“他们”、“她们”、“它们”。 (四) 己身称:己、自。

相当白话文的“自己”。 (五) 旁称:人。

相当白话文的“别人”。 (六) 谦称:自称“臣”、“仆”、“妾”(专用于妇女),或 自称“名”与低贱身份。

白话文无相应词语,可译为“我”。 (七) 敬称:称对方为“君”、“公”、“先生”、“夫 子”、“子”、“足下”、“阁下”,或对方的“字”与官爵。

相当白话文的“您”、“先生”、职务。 第二类:指示代词。

可分为近指、远指、旁指、虚指、无 指、各别指六个小类。 (一) 近指:此、是、斯、兹、时、之、尔、若。

相当白话文 的“这”或“这些”。 (二) 远指:彼、其、夫、匪、厥。

相当白话文的“那”或 “那些”。 (三) 旁指:他、异。

相当白话文的“别的”或“另外的”。 (四) 虚指:某、或。

相当白话文的“有的(人或物)”。 (五) 无指:莫、无(毋)、靡。

相当白话文的“没有的(人、事、物)”。 (六) 各别指:诸。

相当白话文的“各”、“每”。 第三类:疑问代词。

文言文主要疑问代词有: (一) 问人:谁、孰(畴)。可翻译为“谁”、“哪个” (二) 问事物:何、胡、曷、盍、奚、何如、何若。

可翻译为 “什么”、“怎么样”。 121 (三)问处所:安、恶、乌、焉。

可翻译为“哪里”。 从上述列举可鸟瞰文言文代词全貌。

从具体用词看,疑问代 词古今差别较小(疑问代词作宾语的语序问题在后面再讨论),其 次是指示代词,差别最大的要算人称代词。我们要特别提醒的 是,指示代词中的虚指代词“或”,相当于“有的人(或物)”, 不要误认为“或者”。

如:“或曰:此东海也。”(姚鼐《登泰 山记》)意思是:“有人说:这就是东海呢。”

文言文人称代词有三点不同于白话文人称代词的地方。 第一,单复数无不同表示法。

如: ①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庄公十年春天,齐 国的军队来攻打我们。

) ②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我和你们尽全力来 削平险阻。)

③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他们士气衰竭了, 我们士气旺盛,所以战败了他们。)

④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同上)(我看出他们的 车轮印迹混乱,望见他们的战旗东倒西歪,是真正溃败了,所以 追赶他们cO 第①句及第③句的“我”相当白话文的“我们”,第②句 “汝”相当“你们”,第③句的“彼”相当“他们”。

但是,文 言文无加“们”表示复数的形式,因此,单复数只能从内容上加 以判断,阅读时必须注意。“还我河山”,“敌进我退、敌疲我 打”等中的“我”也是“我们”的意义。

第二,他称(第三身)代词具有不成熟性,与指示代词关系密 切。文言文的他称代词,是由指示代词演变而成的。

“彼”、“其”、“之”的用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彼”虽可作主语、宾语、定语,但主要是作主语,而旦指示性很强,带有强烈的区 分彼此的感 彩;“其”主要作定语,相当“他的”或“他们 的”;“之”通常只作宾语。

如: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所以,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说:“这三个字没有一 个是发育完全的,合起来仍然抵不了白话里一个‘他’字。”

“他”字在汉代以前的文章里只作旁指代词,如“他人”(另外的 人),“他曰”(另一天)。到了汉以后,才有“他”作人称代词 的例句。

如:《后汉书•方术传》:“还他马,赦尔罪。”但 是,“他”字后来居上,终于在白话文中完全取代了 “彼” “其” “之”的地位。

他称代词的不成熟性还表现在人称的可变性上。“其”、“之”有时表自称,有时表对称,阅读时不可看死。

女口 : ⑤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柳宗元《始得西山 宴游记》)(每天都同我的朋友们爬高山,钻密林,沿曲折的溪流 走到尽头。)

(第三人称的“其”作第一人称用) ⑥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你将怜惜我,而使我 活下去吗?)(第三人称的“之”作第一人称用) ⑦ 窃闻公之将死,故吊之。 (《汉书•蒯通传》)(我私下听 说您快要死了,所以来吊念您。)

(第三人称的“之”作第二人称 用) 第三,文言文没有表尊称(敬称)的专门对称代词“您”,但 是具有很多表示尊称(对称)与谦称的其他词语。尊称的词如: “子”、“君”、“公”、“先生”、“夫子”、“足下”、“阁 下”;谦称的词有“臣”、“仆”、“妾”(女人专用)等。

还有 一个“朕”字,秦以前是一个大家通用的自称代词。

8 古文中的人称代词分别有哪些,怎么表示

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七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

吾:吾与汝毕力平险

余:余闻而愈悲

我: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予:予观夫巴陵胜状

谦称:

古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谦逊礼貌,在对话中往往不用自称代词,而常用谦称代替。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称其名。如: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自称低贱的身份。如: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牛马走”指“像走马一样被役使的仆人”,是谦称。②愚以为宫中之事。

此外:“臣、不肖、小人”等代替第一人称时是谦称。

注意:

“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

如:孤不度德量力,安陵君其许寡人

“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了。如: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卬(áng)”,多用在《诗经》中,“台”多用在《尚书》里,后代都不使用了。

“臣”是春秋战国时的人自称。后来则变成臣子的自称了。

第二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而、乃、若”等六个。其中以“女、汝、尔、若”四个为常见。

“汝”、“女”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例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汝:汝是大家子

尔:尔等

若:若属皆且为所虏

尊称:

“子、足下、君、公、先生、大王、陛下(对君王)”作第二人称时,是尊称,相当于先生,“您”。

1、称人之字。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汉书•李广苏建传》)

2、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子”、“君”、“公”、“先生”等。

例如:①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孟子•滕文公下》)

3、称人以其近侍、所在。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如:①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②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第三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彼、之、其、厥、他、渠”等六个。其中以“彼、之、其”三个为常见。

彼: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之:公与之乘

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他”在上古汉语中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只表“其他”、“别的”之类的意思,是指示代词。“他”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大概始于晋代。“渠”后来也可作第三人称代词。如:“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三国志•吴书•赵达传》

9 文言文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例: 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

《郑人买履》——已经拿到了鞋子,竟然说:“ 我忘记了拿尺码。”“吾”用于句首,作主语,代替“我”。

2、吾知子所以距我也,吾不言。《公输》——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我,但我不说。

“我”用于句末,代替说话之人,作宾语。 3、余闻而愈悲。

《捕蛇者说》——我越听越觉得悲伤。“余”用于句首,代替听话之人,也就是柳宗元,作主语。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集中在洞庭湖上。

“予”字用于句首,代替“我”,作主语。 5、朕乃天子,说话岂能儿戏?——我乃一国之君,说话岂能反悔?“朕”便是皇帝的自称“我”。

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孤”字用于句首,代替刘备,作主语。

二、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 7、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尔”字用于句首,用来称代卖油老人,译为“你”,作主语。 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你的思想顽固啊,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汝”字用于句首,用来指代“智叟”译为“你”,作主语。

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都明白了吗?”“女”字用于句中,又在动词“诲”之后,作“诲”的宾语。代替“仲由”,译为“你”。

10、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你是个被雇佣给别人耕田的的人,怎么会富贵呢?“若”用于句首,用来称代陈涉。相当于“你”。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乃翁。陆游《示儿》——大王的军队平定了中原的日子,家中祭祀时不要忘了把这个喜讯禀告给你的父亲。

句中的“乃”就是代词,“你的”。 12、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爹爹回来时,一定会跟你算账的。

“而”便是代词“你”。 三、第三人称又叫他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例: 13、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他们的士气衰竭了,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

这里的“彼”和“之”都是代词,用来指代齐国的军队,相当于“他们”。 14、其妻献疑曰《愚公移山》——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其”字用来代替愚公的妻子,译为“他的”。 15、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北方有个欺侮我的人,希望能借助您的手把他杀了。

句末的“之”就是代词,代替“侮臣者”,相当于“他”。 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译为“自己”之意。

例: 1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桃花源记》——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自”便是自称“自己”。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字也同上一样,指“自己”。 还有旁称:亦即称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例: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才能。

这里的“人”字,即旁称。 1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鸿门宴》——现在人家有大功却要击杀他,这是不道德的。“人”字旁称“人家”。

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等之用,一般译着“您、您老人家,他老人家”之意。 例: 20、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微薄的力量,还不能削平像魁父那样的小土丘,又能把太行、王屋那两座大山怎样呢,句中的“君”便是愚公之妻用来尊称愚公的,相当于“您”。

21、子何恃而往?《为学》——您凭什么去呢?“子”便是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 22、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您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况吗? 23、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您说你事务多,谁像我呢? 24、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公输盘说:“您老人家有什么见教呢?” 25、足下事皆成。

《陈涉世家》——您的事业都会成功。 26、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陛下自己也应该深谋远虑,以询问治国的好方法,体察和采纳正确的意见。 27、久闻阁下大名,不曾晤面。

——您的大名早有所闻,只是不曾会面。 以上各例,都是在对话中,灵活运用敬称来称代对方。

另外一种就是个人在对话中用的贱称,也叫谦称。一般用“臣、仆、妾、鄙人、寡人”等,均可译为“我”。

例: 28、臣不胜受恩感激。《出师表》——我就受恩感动激励不尽了。

“臣”乃臣子在帝王面前的贱称。 29、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乐羊子妻》——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妾”乃女子的贱称。

30、鄙人才疏学浅,难当此任。——我才。

1 语文文言文中全部的代词和介词有哪些

1古代汉语介词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边。

例如: (1)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 (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史记·项羽东纪》 例(1)是“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的意思;例(2)是“以一当十”的意思。 还有一些代词与介词组合的固定结构,如“是以”、“所以”、“所从”“所自”、“所由”、“所与”等 ,也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

2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于”的宾语不能。例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3 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介宾结构除了表示对于、关于的意义要作状语以外,其余(如表处所、时间)则多作补语;而“以”字在介宾结构中表工具,方式的既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这些方面,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

此外,现代汉语 的介宾结构还可以作定语(与群众的联系),古代汉语则不能。例如: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同上) 我们认为介词的范围应该从严,只有动作意义已经虚化,不单独作谓语,或者作谓语时同作介词时意义又明显区别的词才能算作介词。因此,古代汉语介词只有“于(於,乎)、以、因、由、为、自、从、与、及”等十几个。

下面对“于(於,乎),以、因、为、与”等较复杂而特殊的用法做一些介绍。 一、于(於,乎) “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

二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 “于”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处所和时间。例如: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越王句践栖於会稽之上。 《国语·句践灭吴》 这 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

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

例如: 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 《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史记·西门豹治邺》 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第二种用法是介绍涉及的对象。例如: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言博问也。 《荀子·大略》 刍荛(打柴的人)是询问的对象。

这种用法除“乎”字外,也常见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如“献身于革命事业”、“有利于各国人民”。 第三种用法是表示比较。

例如: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 《荀子·劝学》 这 种表示比较的用法在古书中一般只用“於”和“乎”,很少用“于”。

由于表示比较,一般只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后面,它的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但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比”和它的宾语要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前面作状语。

“寒於水”,如果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比水寒”。“於”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有时 也使用,例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四种用法是表示被动。(见被动表示法一节) 二、以 “以”字原是动词,义同“用”,虚化为介词。

介词“以”的用法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以”的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

例如: 寿毕,请以剑舞。 《史记·项羽本纪》 蛇出於其下,以肱击之。

《左传·鞍之战》 “以剑”“以肱”均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 第二种用法是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

例如: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史记·西门豹治邺》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 “以八千人”是率领八千人的意思。 第三种用法是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

例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战国策·魏策》 第四种用法是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

例如: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

《史记·孟尝君列传》 “以” 字的用法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在句中的位置。

“以”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前,也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后,上边举的《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一例,两个“以”字的位置就不同。但在表示时间时,就只能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二是它的宾。

2 初中语文文言文代词表格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

第二人称代词有“女(汝)”、“尔”、“若”、“而”、“乃”。

第三人称代词有“其”“厥”“之”。

二、指示代词

常见的指代词有“是”、“之”、“此”、“斯”、“兹”、“夫”、“彼”、“其”、“他”、“然”、“尔”、“焉”、“诸”等。

三、疑问代词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胡”、“曷”、“奚”、“安”、“恶”、“焉”。

四、无定代词

“或”或“莫”是古代汉语特有的无定代词。

五、特殊代词

特殊代词指的是“者”和“所”这两个代词。

3 古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你”有哪些

(一)第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又叫自称代词,是指说话人称呼自己的代词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七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了“卬”,多用在《诗经》中,“台”多用在《尚书》里,后代都不使用了例如:? ①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②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楚辞·涉江》)? ③余不能治余县(《左传·昭公三年》)? ④予既烹而食之(《孟子·万章上》)?⑤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⑥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 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由于出现时代、方言以及使用习惯的差别,第一人称代词在使用上有同有异1、从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看,“我”、“余”、“予”通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吾”通常作主语、定语和前置宾语,“卬”作主语、宾语,“朕”作主语、定语但也有例外,如:①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尚书·盘庚上》)? ②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亦甚忘(《庄子·田子方》)?例①中的“朕”作宾语,例②中的“吾”作宾语2、从单复数形式看,除“我”、“吾”既可表单数又可表复数外,其余一般用于单数3、吾、我区别何在?A头一个回答这个问题的是胡适的《吾我》篇他认为这是一种格的表现所举的例子是“今者吾丧我”他主张“吾”字是用到主格跟领格的形式,“我”字是用到受事格的形式B俞敏《汉藏虚字比较研究》他认为:西周人的铜器里,所有自称的字除了“朕”、“余”,就光有一个“我”字,连一个“吾”字也没有《诗》、《书》两经里可以说简直没有“吾”字“吾”跟“我”的区别纯粹是一个声音的问题“吾”向来不用到语丛的尾巴上,“我”可以,比方“非我也”;凡是对比重念的地方,全用“我”谦 称:? 另外,古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谦逊礼貌,在对话中往往不用自称代词,而常用谦称代替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自称其名例如:①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②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自称低贱的身份例如:?①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史记·孝文本纪》)? ②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妾”本是“女奴隶”,“牛马走”指“像走马一样被役使的仆人”,所以均是谦称3、自称不德卑贱之词例如:①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左传·僖公四年》)? ②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寡人”、“不谷”,古人多认为是恶称《老子四十二章》云:“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注意:谦称词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虽相当于相应的第一人称代词,但在语法功能上又有不同,譬如,它不受代词宾语前置这一规律的制约。

4 文言文中的代词,分为几种类型

这个要讲一节课的东西居然还不给分,建议楼主去买本高中文言文翻译那书,以前见过。上面还挺全。

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二、疑问代词

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三、指示代词

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这个网上搜得,高考差不多够了。

5 语文中第三人称代词有哪些

现代白话文之前的“他”是现在的“他”、“她”、“它”的统称,现代白话文开创的时期,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独立了出来,用“伊”(音:yi)来表达(今人考证,“伊”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最迟在19世界7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其真正普遍运用当在现代白话文诞生之后的文学作品中)20世纪20年代刘半农提出用“她”来代替“伊”刘半农造“她”字的原意是更为直观表达这个文字是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并建议“她”发tuo音(另:“它”字也为刘半农所造)但后来现代白话文的发展却最终选择了“她”的发音与“他”相同这样“她”既与“他”同音,又与“他”异文,我想当时中国人多认为这样就既能与西方词汇接轨、表达妇女解放独立地位,又与中国传统语言相承、在口语习惯中不用更改我认为这个“同音”却是个败笔,没有完成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改变成现代精确词汇的任务 在英语里,他、她、它分别是he、she、it(单数、主格),不但文字不同,语音也是不同,无论在书面语还是口语中,男性与女性都不会混淆而在汉语中,如果想在口语中表达特指性别的第三人称时,就无法表达清楚如有四人,两男两女,其中一男与一女交谈,言及另一男一女中的一人,用英语表达时,用“he”或“she”就清楚表达是哪一个,但用汉语就无法用第三人称代词来明确表达这种现象可能比较少有,但若出现在翻译作品中,就比较麻烦,少不了注释还有其它涉及外语口语的作品(如影视作品),要用汉语口语翻译,也可能会遇到第三人称代词的翻译尴尬情况(如果具体用“这个男的”或“那个女的”,这又失去原来语言的韵律和简练) 不过现代汉语的男女第三人称代词同音也是有种朦胧功效的,如本来就不想明确表达那个人是男性或女性,特别是在男女难以辨别或表达者想刻意混淆的时候(如男扮女装、女扮男装,误会男为女、女为男,表达者刻意误导受众那人的性别等等情况)在汉语作品中,这种朦胧表达的运用是不少的,但用现代汉语文字来书写时,就出现了难题虽然现代汉语有不能分辨性别时用“他”,第三人称复数时用“他们”这样的约定,但在不少作品中我们却能看到出现了不少带引号的“他”,而“她们”这个词也经常见到这是因为虽然有上面说的约定,但用“他”、“他们”容易引起词汇意义潜在的导向性究其原因,是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含义的不明确造成的“他”是专指男性的第三人称代词呢,还是包含男女性的泛指第三人称代词呢?这个问题在文字不同、语音相同的情况下是不能根本解决的文字是口语的书面记录,当相同语音、不同词汇的口语频繁交叉使用时,文字是难以准确记录的口语是用声音表达词汇的意义,而文字就是记录这个意义;词汇本身已经分化了,单单文字的分化在频繁交叉使用的词汇中是不够的,词汇的语音也应该分化 如上所述,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的语音也应该分化了,但上面也有说到,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同音也有其朦胧功效,而且这种功效无论在现代汉语作品中或是在古汉语作品中,都有不少的运用,这是汉人喜欢的一种朦胧的表达手法,并且也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男女性不能分辨,或泛指男女性的第三人称(比喻如下对话:“你的朋友不开心了,你会怎么样?”“关心ta啊”)因此,我建议多增加一个第三人称代词:“他”“他”为不指定性别的第三人称代词,“他们”为不指定性别的第三人称代词复数;“他”为专指男性的第三人称代词,“他们”为专指男性的第三人称代词复数;“她”为专指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她们”为专指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复数;“它”、“它们”不作改变同时“他”、“他”、“她”、“它”的语音也做区分,分别为:阴平ta、阳平ta、上声ta、去声ta 实际上,“他”基本就是古汉语的“他”(古汉语的“他”还包含现代汉语的“它”)但现代语言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细分、精确,而且西方语言基本都是把男性第三人称和女性第三人称区分的,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的细分也是语言发展的要求本来用回“他”作不指定性别的第三人称代词是最直接了当的,但现代汉语中人们基本已经习惯“他”为男性的第三人称代词,所以另外选择“他”来担当这个词汇选择“他”这个文字是因为在所有发音(不含声调)相同、字形相近的文字中,它是最合适的(如另有一个字“它”,虽然“牛”旁,很牛气冲天,但用在描述人时,还是不大自在吧)“他”表示的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无分男女的人!现代白话文之前的“他”是现在的“他”、“她”、“它”的统称,现代白话文开创的时期,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独立了出来,用“伊”(音:yi)来表达(今人考证,“伊”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最迟在19世界7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其真正普遍运用当在现代白话文诞生之后的文学作品中)20世纪20年代刘半农提出用“她”来代替“伊”刘半农造“她”字的原意是更为直观表达这个文字是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并建议“她”发tuo音(另:“它”字也为刘半农所造)但后来现代白话文的发展却最终选择了“她”的发音与“他”相同这样“她”既与“他”同。

6 文言文中人称代词有那些

1、第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卬、台、朕”。

“吾、我、予、余”是常用的。“卬”在《诗经》中用的较多,“台”则在《尚书》中常见。先秦之前普通人也可用“朕”。

我可以作主语、定语、宾语;吾只作主语、定语以及前置宾语。余和予古音相同,是一对古今字,多做主语。朕多做定语。

2、第二人称代词:

女(汝)、尔、若、而、乃等。

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而、乃一般只作定语。

3、第三人称:

上古汉语中没有第三人称代词,常用的有之、其等。

其一般只作定语,之一般只作宾语。

第三人称作主语的表达:1、重复前面出现的名词。2、省略主语

4、人称复数表示法

第一,用单数人称表示人称复数。

第二,在人称代词后加侪、属、曹、辈等字表示人称复数。

5、谦称与尊称

谦称与尊称都不是代词,都是名词,但在句中所起的作用与代词是相同的。谦称有“寡人、臣、妾、仆、愚”等。尊称有“子、君、先生、足下、大王”等。另外,古人自称名是谦称,称他人的字是尊称。

这样可以么?

我知道有好多可以代指中国的词语至少写九个

九州、华夏、中华、神州、赤县、震旦、函夏、中夏、禹迹、禹甸。一、九州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  ,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