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中国古代出现的所有盛世
一、夏王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1、禹启之治(禹、启)
2、少康中兴(少康)
3、杼槐之治(杼、槐)
4、帝芒之治(芒)
5、不降之治(不降)
二、商王朝(约前1600年——前1046年)
1、成汤之治(商太祖——成汤)
2、太甲之治(商太宗——太甲)
3、太戊中兴(商中宗[史记]——太戊)
4、祖乙中兴(商中宗[竹书纪年、甲骨文]——祖乙)
5、盘庚中兴(商世祖——盘庚)
6、武丁盛世(商高宗——武丁)
7、祖甲之治(商世宗——祖甲)
8、周王朝(前1046年——前771年)
9、成康之治(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
10、穆王之治(周穆王——姬满)
11、孝王中兴(周孝王——姬辟方)
12、宣王中兴(周宣王——姬静)
三、西汉王朝(前202年——9年)
1、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
2、汉武盛世(汉武帝——刘彻)
3、昭宣中兴(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
四、东汉王朝(25年——220年)
1、光武中兴(汉光武帝——刘秀)。
2、明章之治(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
3、永元之隆(汉和帝——刘肇)
五、西晋王朝(265年——420年)
太康之治(晋武帝——司马炎)
六、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
1、南朝——刘宋:元嘉之治(宋文帝——刘义隆)
2、南朝——南齐:永明之治(齐武帝——萧赜)
3、南朝——南梁:天监之治(梁武帝——萧衍)
4、南朝——南陈:天嘉之治(陈文帝——陈蒨)
5、北朝——北魏:太武之治(魏太武帝——拓跋焘)、孝文中兴(魏孝文帝——元宏)
6、北朝——北周:建德之治(北周武帝——宇文邕)
七、隋王朝(581年——618年)
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隋文帝在位开创的治世,政治安定、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
八、唐王朝(618年——907年)
1、武德之治(唐高祖——李渊)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
4、武周之治(圣神皇帝——武则天)
5、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6、元和中兴(唐宪宗——李纯)
7、会昌中兴(唐武宗——李炎)
8、大中之治(唐宣宗——李忱)
九、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
1、五代——后唐:明宗之治(后唐明宗——李嗣源)
2、五代——后周:显德之治(后周世宗——柴荣)
3、十国——吴越:吴越盛世(吴越太祖——钱镠、吴越世宗——钱元瓘、吴越成宗——钱佐、吴越忠逊王——钱倧、吴越忠懿王——钱弘俶)
十、辽王朝(916年——1125年)
1、辽国初盛(辽太宗——耶律德光、应天太后述律平)
2、景圣中兴(辽景宗——耶律贤、辽圣宗——耶律隆绪、萧太后)
十一、西夏王朝(1038年——1227年)
崇仁之治(西夏崇宗——李乾顺、西夏仁宗——李仁孝)
十二、金王朝(1115年——1234年)
1、大定之治(金世宗——完颜雍)
2、明昌之治(金章宗——完颜璟)
十三、北宋王朝(960年——1127年)
1、建隆之治(宋太祖——赵匡胤)
2、咸平之治(宋真宗——赵恒)
3、仁宗盛治(宋仁宗——赵祯)
十四、南宋王朝(1127年——1279年)
乾淳之治(宋孝宗——赵昚)
十五、元王朝(1271年——1368年)
1、至元之治(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2、大德之治(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
3、至治改革(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十六、明王朝(1368年——1644年)
1、洪武之治(明太祖——朱元璋)
2、永乐盛世(明成祖——朱棣)
3、仁宣之治(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
4、成化新风(明宪宗——朱见深)
5、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
6、嘉靖中兴(明世宗——朱厚熜)
7、隆庆新政(明穆宗——朱载垕)
8、万历中兴(明神宗——朱翊钧)
十七、清王朝(1644年——1912年)
康乾盛世(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十七、盛世介绍
1、建隆之治
建隆之治是宋太祖赵匡胤统治期间北宋王朝繁荣昌盛的一个阶段。
宋太祖非常重视帝王和百姓之间的关系,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他继位以后,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百姓在这一时间段经济比较富足,北宋的国库也收入比较稳定。
但是,在这同一期间,国家连年征战,使刚刚发展起来的经济又缓慢增长,不过,因此北宋的兵马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很快统一了中原广大地区。
到了963年,百姓生活富足、兵马强壮、国库充裕、社会治安良好,达到了自唐朝开元盛世以后的又一强盛阶段,赵匡胤统治期间的北宋王朝经济富足、军队强大,是北宋王朝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历史上称“建隆之治”。
2、咸平之治
咸平之治,是指北宋宋真宗咸平(998年-1003年)年间出现的治世。宋真宗统治时期,勤于政事,任用李沆、曹彬、吕蒙正等人打理政事,政绩有声有色,减免五代十国以来的税赋。
注意节俭,铁制工具制作技术进步,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又引入占城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侵宋,宋朝多数大臣建议不抵抗,迁都躲避,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少数人极力主张抵抗,最后他们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双方在澶渊相交,宋胜。真宗决定就此罢兵,订立澶渊之盟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
尽管宋朝的面积、人口、资源都比前朝李唐差得多,但是,宋朝的经济,在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时,岁入是唐朝的七倍;即便灾害频仍,岁入也是大唐的三倍左右。
经济繁荣,边贸红火,贡赋通达,税收富足,北宋的统治日益巩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史称咸平之治。
3、乾淳之治
乾淳之治指宋孝宗在位期间经济繁荣,出现的太平盛世。
宋孝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宋朝相对进入到一个兴盛时期,宋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宋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
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呈现政治繁荣的局面。南宋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
此间宋朝的内政形势有所改观。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史称“乾淳之治”。
4、永乐盛世
永乐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以至称赞该时期“远迈汉唐”,
政治上明成祖完善了文官制度。明太祖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明成祖时,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皇帝国事繁忙时,内阁作便依照皇帝的指示来替皇帝处理国政。这种制度影响了明清两朝,乃至西方。
明成祖还在1421年,正式将明朝的首都迁到了北京。在地方设置管辖架构,比如东北、西北、西南设立行省或管理司。设哈密卫、贵州建制等。
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疏通大运河,减轻税负。军事上明成祖多次亲征漠北,南征安南,还组建了禁卫京师的三大营,为明军对外征战的主力。
明成祖对外不但宣扬国威,还大力开拓海外交流,派郑和下西洋,经营南海,还派陈诚出使西域,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局面。
此外,明成祖命人编纂了《永乐大典》。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典籍。它包容了先秦以来所有经典的书,可以说就是本百科全书。这样的典籍客观上也备份了那些古籍,使得很多书不至于失传。同时还完善了科举制度。
明成祖开创的永乐盛世和后来的明仁宗、明宣宗开创的仁宣之治合称永宣盛世,为中国历史五大盛世之一。
5、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又称仁宣盛世、仁宣致治,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后人将永乐盛世和宣德时的太平合称为"永宣盛世"。
明初社会经济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永乐帝驾崩后,他的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先后即位,是为明仁宗、明宣宗,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明朝国力最强、政治最清明的时期。
明仁宗时“停罢采买,平反冤滥,贡赋各随物资产,陂池与民同利”。下令息兵养民,并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皇家采办珠宝等行为。
这些做法,使社会矛盾缓和,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发展,开启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代。
明宣宗即位后迅速平定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并延续明仁宗的治国理念,实行重农政策,赈荒惩贪,继续重用“三杨”,息兵养民,赈荒惩贪,使明朝天下安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仁宣两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杨荣执掌朝政,多有建树。
他们在位期间政治清明,法纪严明,经济发展,仓廪充实,百姓安居,社会稳定,蔚然有治平之象,形成了明代早期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观。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堪比周朝的“成康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
——盛世
是山海经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民族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它的学术价值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它大量地、有条序地记载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内容,如山系、水文、动物植物、矿藏、国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细心钻研,深入探讨,就不愁没有新发现。
《山经》5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海经》中的《海外经》5篇是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5篇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4篇为一组,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海经》以上每组的组织结构,皆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除著录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第18篇《海内经》是《山海经》地理状况的总结,总结中国境内地理形势分野、山系、水系、开拓区域分布;农作物生产;井的发明;乐器制作;民族迁徙;江域开发以及中国洲土安定发展形成的基本格局。
《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该书总体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大荒经》由东开始,故有学者认为是南、西、北、东的方位顺序与远古上南下北同,故《大荒经》由东开始,则可能是后人的改动调整),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植物、动物、文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于《山海经》全书涉及的地域范围及相关物事虚实,历来众说纷纭。很多学者都认为是一次国家地理大普查之后的文献记载,有一些确实能确定下来,比如黄河、渭河、华山等等,地理位置与现实的大体一致。事实上,即是是《五藏山经》,也与整体格局和现实的山川不合,至今为止,尚未有谁能令人信服地将这些山川一一坐实。然而,《五藏山经》所描述的山川有些是存在的,特别是《中山经》里的山,《五藏山经》(即“山经”)本是以一些真实的山川为基础来叙事的,但说到荒远无稽的极地,已是无能为力,只能凭借想象向壁虚构了。
中国历史上的汉朝有多强大?3句霸气宣言彰显王朝强盛 中国历史上有「 ”强汉盛唐”的说法,唐朝的盛世我们是知道的,那汉朝能有多强盛呢?现在的我们是无法真实地了解汉朝,但我们可以从汉朝时期的3句霸气宣言中感受汉朝的强盛。 1、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这句话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战神霍去病所说的。 霍去病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将领,极为年轻,因大败匈奴,勇冠三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西汉名将卫青的外甥,用兵灵活,注重战术,勇猛果断,尤其善于长途奔袭、大迂回和大穿插作战。 霍去病初次作战,就率领800骁骑兵深入匈奴境内数百里,将匈奴杀得四处逃窜,奸敌2000余人,并俘虏了单于的叔父,霍去病因勇猛、战功封冠军侯,从此战名声鹊起,。在两次河西之战中,打败匈奴大军,俘获匈奴祭天金人,后直取祁连山。漠北之战中,霍去病领兵深入两千多里,歼灭匈奴7万余人,还俘虏了匈奴两王、将军、都尉等80多人,并乘胜追击到狼居胥山,在此举行了祭天封礼,以示成功,这就是古代将领的最高荣誉之一——封狼居胥。 汉武帝为了奖励霍去病,要给他修建一座豪华府邸,可霍去病果断拒绝,说一句「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男儿本色,铁血军魂,这就是大汉王朝最年轻的战神霍去病。 2、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是西汉名将陈汤上奏的一道奏折中所说的一句话。陈汤在大败北匈奴郅支单于后,上奏给汉元帝一道奏折,内容是这样的: 「 ”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懂吧:凡是侵犯我大汉王朝者,不论能逃多远,都势必将其诛杀。 汉宣帝时期,匈奴五个单于争夺王位,其中郅支单于最为强大。郅支单于自以为离得远,匈奴部落里自己最强,汉朝管不到自己,于是张狂起来。不仅囚禁汉朝使者,后来还将其杀死,汉朝索要尸体,郅支单于非但不给,还侮辱。于是,陈汤出征西域。陈汤沉稳勇敢,智慧多谋,出征西域,联合附属国,一战灭了郅支单于。胜利后的陈汤写下了这道霸气十足的奏折,连同郅支单于的首级,一同送至长安。 3、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这句话是西汉王朝将匈奴彻底打残后设立的定胡碑上的霸气宣言。 西汉初期对匈奴大多是胜利,但后期因为汉武帝用人失当,西汉也是多次兵败,甚至很多著名将领无奈被俘,所以匈奴一直都是汉朝边境的隐患。 汉宣帝时期,汉朝出征匈奴,骑兵16万,兵分五路,这是汉朝最大规模的对外骑兵出征。这场战役,匈奴大被而归,呼韩邪单于在无可挣扎的情况下,前往长安,俯首称臣。从此之后,西域归入汉王朝疆域,设立西域都护,大汉王朝达到了强盛顶峰。
北宋,绝对是北宋,它若第二,谁敢第一。
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当了皇帝,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也就是宋太祖。他害怕重蹈覆辙,通过杯酒释兵权,把当初打天下部将都辞官还乡。
一,赵普
赵普,北宋的开国宰相,可以说是一个奇才:他没什么高深的学问,穷其一生只读过一本《论语》,所以民间说他“半部论语治天下”;他德行低师,贪图享受,中饱私囊,因此激怒皇帝罢相;但他又深受北宋两任皇帝信任,三起三落,每次都能击败政敌、重回相位。这个能力不是一般常人具备的。
二,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刚正不阿,为官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匡贫济困。在文学上是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三,范仲淹
范仲淹既是杰出的文学家,应好友滕子京的要求,写下了千古名文《岳阳楼记》,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者,他开启了新政运动,政绩卓越。
四,司马光
司马光,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说起他,我们就会想起他小时候砸缸的故事。
五,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在政治上,王安石勤政爱民,新修水利、扩办学校,可以说是百官的楷模。
六,包拯
包公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是一千多年来老百姓心目中崇高的清官形象,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刚正不何,为后世传诵。
七,沈括
沈括(1031-1095),我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字存中,钱塘人。宋神宗时,因长于数学、天文、历法、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方面,被神宗邀请进入司天监工作,相当于现在的中科院。
八,岳飞
岳飞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字鹏举,相州汤阳人,自小就流传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
九,苏轼
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他是历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全才。
十,赵佶
赵佶,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作为亡国之君,他玩物丧志,不是一个杰出的皇帝,但他却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文明也慢慢被大家淡忘,使得我们的文明和历史被遗忘,不过也理解,毕竟记录我们文明和历史的古籍数量太多了,高达20万部,也正是因为它的体量大,所以在我们使用起来的时候也是非常不便,当大家需要阅读的时候也是没有统一的途径,所以自然使得古典知识的传承受到了威胁,那么对于这些知识文明我们到底该如何进行传承呢?个人觉得可以讲这些知识点进行数字化、电子化,并建立对应的古典知识库,这样大家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就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阅读以及使用了,不但很好的保存了这些内容,也更加有利于传承。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它的便捷性,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需求,这样他的价值才能最大化,下面大家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下,网络所带来的改变。
首先是生活更加便捷,现在因为网络化的普及,网路上有了很多便民门户网站,很多事情,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办理,比如购物、比如观影、比如娱乐、比如办理相关事件,只需简单的一个电脑或者是一个手机,我们就能足不出户轻松搞定了,非常的方便、快捷。
其次是可以更好地分享,网络的另一功能就是全方位的传播,通过网络,可以把很多新闻很多内容进行快速的分享和传播,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更快速的吸收和了解对应的内容,影响非常的大,范围也是非常的广。
当然凡事都是有利和有弊的,自然网络也不例外,关键还是需要看我们如何正确的对待,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正确利用网络。
古籍在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籍是用来记录中华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也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古籍上面记载了很多古代的文学知识,对于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在我们的国家也非常注重对古籍的保护以及传承和发展,也开始重视对古籍的修复。古籍虽然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好像已经很久远了,但是古籍文化必须要传承下去,也一定要加强公众和古籍之间的关系。要想让古籍很好的传承下去,就一定要注重中小学的教育,虽然近几年国画书法等也相继的进入了中小学的课本课堂里,但是也一定要让古籍进入中小学的课堂里。一定要让下一代知道古籍是多么伟大的一个文化载体。
要知道古籍是一个非常能体现我们华夏文明的载体,一定要加强青少年的古籍基础教育,多培养青少年们对古籍的兴趣,最好是通过去学习等方法来让青少年了解古籍的历史以及发展。古籍中记载有很多知识,比如我们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的一些看法,对世界的看法等等。如果想要真正的了解中国人,那么古籍就是非常好的渠道之一。不光是中国人,可以通过古籍了解中国,对于一些外国人来说也是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古籍不能够仅仅只在学者之间了解起来,而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到古籍的重要性。古籍从很多方面能够串起中华5千年的文明,这就是古籍本身的魅力,以及我们之所以坚持要传承古籍的原因。我们不光要保护古籍,而且一定要让古籍传承下去。
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时代是大秦帝国时期的陕甘陕狼兵。与汉武帝、昭玄盛世一样,破坏汉朝强盛的人,都会尽快受到惩罚。此外,大唐歌颂了世界,美化了元帝国的血腥统治,与时俱进、对外战争没有失败的最伟大的明朝,在276年的时间里,打了6次对外战争,威风凛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如援助朝鲜和两次击败凤城修济军。在外海战争中,荷兰舰队、英国舰队、法国舰队和日本舰队战败。英国人也支付了超过280文银币。它比清朝强大10亿倍。
中国的起源来自古代帝王和炎帝部落!
从现在起,公元前2010年有4000多年的夏朝。
赵宋王朝的建立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国家军事实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按目前的1000多年来来看。
从赵宋到夏朝,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三千年来,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时期。
在这三千年里,尽管政权和王朝不断更迭,但没有任何外力可以推翻它。
公元前,波斯帝国和征服者亚历山大处于它的边缘,或者说已经推到了它的边缘,但它似乎回避了它的存在,没有与当时的中国人民竞争,这成为历史的遗憾。
中国秦明统一,意味着中华民族已成为世界上的帝国,也是一个强大的帝国。
从那时起,这个已经强大的帝国一直保持着5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从那时起,帝国在90%的时间里维持着超过100万的军队。
从秦朝到夏朝不到2000年,是中华民族的成长、崛起和成长时期。
谁知道中国古代出现的所有盛世
本文2023-10-19 06:36: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7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