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鼻渊·脾胃湿热证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2收藏

古籍中的鼻渊·脾胃湿热证简介,第1张

定义鼻渊·脾胃湿热证(sinusitis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inspleenandstomach)是指脾胃湿热,以鼻塞重而持续,鼻涕黄浊而量多,嗅觉减退,鼻黏膜红肿,尤以中鼻甲肿胀更甚,中鼻道、嗅沟或鼻底见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伴头昏头重、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食少、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鼻渊证候。鼻渊·脾胃湿热证的症状鼻渊·脾胃湿热证患者鼻塞重而持续,鼻涕黄浊而量多,从鼻腔上方,涓涓流出,嗅觉减退甚至消失,鼻黏膜红肿,并有胀痛,尤以中鼻甲肿胀更甚,中鼻道、嗅沟或鼻底见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全身症状可见头昏头重、头痛较剧,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食少、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脉滑数。证候分析脾胃湿热,循经上蒸,蕴结鼻窍,熏灼鼻窦,腐膜成液,故见鼻涕黄浊,量多不止,涓涓流出。湿热滞鼻,壅阻脉络,湿胜则肿,热盛则红,故鼻内肌膜红肿甚,鼻塞重而持续,嗅觉消失。湿热阻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头重头痛。湿困脾胃,运化失健,精微不布,故脘胀纳呆,肢体倦怠。湿热交迫,下趋二便,故尿黄,便溏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滑数,皆为脾经湿热之证。鼻渊·脾胃湿热证的治疗方药治疗治法清脾泻热,利湿祛浊。方药可选用黄芩滑石汤加减治疗:该方以黄芩、滑石、木通清热利湿,茯苓、猪苓、大腹皮、白蔻仁化湿祛浊,行气醒脾。若热重者,加黄连、大黄、石膏以助清泄脾胃之热。鼻塞甚者,加白芷、辛夷花、薄荷,以芳香通窍。也可选用加味四苓散或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饮食疗法食疗方法清热利湿,化浊通窍。推荐食材薏苡仁、冬瓜、荷叶等。食疗方1.薏苡冬瓜汤:薏苡仁30g,煎汤去渣,放入切成薄片的冬瓜肉煮汤,加盐少许,一次食用。2.煮全冬瓜:全冬瓜(不去子)半个切碎,加水和蜂蜜煮至烂熟,分2~3次食用。3.薏苡荷叶粥:煮薏苡仁30g,如常法做粥,粥将熟,覆以荷叶1张再煮,至

详见百科词条:鼻渊·脾胃湿热证 [ 最后修订于2019/12/24 15:17:25 共196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类中风·寒中 41 病因病机 42 症状 43 治疗 5 邪在脾胃而见里寒的病证·寒中 51 病因病机 52 症状 53 治疗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寒中的穴位 2 治疗寒中的方剂 3 治疗寒中的中成药 4 寒中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寒中 1 拼音

hán zhōng

2 英文参考

cold parapoplex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寒中:1类中风;2邪在脾胃而见里寒的病证。

4 类中风·寒中

寒中(cold parapoplexy[1])为病证名[2]。又称中寒[2][1]。是指暴中寒邪,以突然身体强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栗,猝然眩晕,身体无汗等为常见症的类中风[1]。类中风之一[2]。

41 病因病机

由于暴中寒邪所致[2]。

42 症状

《医宗必读·类中风》:“寒中,身体强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掉,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

43 治疗

治宜温里散寒[2]。用姜附汤或附子麻黄汤加减[2]。重证先用苏合香丸以开其闭[2]。

5 邪在脾胃而见里寒的病证·寒中

寒中指邪在脾胃而见里寒的病证[2]。见《黄帝内经灵枢·五邪》及《内外伤辨惑论》等。

51 病因病机

多因脾胃虚寒,邪从寒化,或由劳倦内伤传变而成[2]。

52 症状

症见脘腹疼痛,肠鸣泄泻等[2]。

53 治疗

治以温中散寒为主[2]。用沉香温胃丸加减[2]。

6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寒湿相连汤 1 拼音

hán shī xiāng lián tāng

2 处方

黄耆1钱,白术1钱,苍术1钱,干姜8分,木瓜1钱,防己1钱,猪苓8分,腹皮1钱。

3 功能主治

寒湿相兼证。

4 摘录

《脉症正宗》卷一

古籍中的寒湿相连汤 《医效秘传》:[卷之二伤寒诸证论]痛

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寒者,葛根汤主之。二者均是项背强急,而发散则有轻重之不同。以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香丸服说亦妙。治吐利及病后胃中虚寒呃逆,至七八声相连,收气不回者难治。三香散沉香、紫苏、白豆蔻各等分

《伤寒指掌》:[卷二]太阴本病述古

太阴也。太阴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盖寒湿伤于肌肉。不能外越皮肤。故发黄。若小便利。则湿气

《本草纲目》:[草部卷十四草之三]姜黄

气;术药则入肝,兼治气中之血,为不同尔。古方五痹汤用片子姜黄,治风寒湿气手臂痛。戴原礼《要诀》云∶

《医碥》:[卷之三·杂症]背脊强痛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除湿汤处方半夏麹(炒一钱半)厚朴(姜制一钱半)苍术(米泔浸二钱)藿香(一钱)陈皮(去白一钱半)白茯苓(去皮二钱)白术(二钱)甘草(一钱)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伤,身体重著,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便赤涩。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前服。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世医得效方》卷四:除湿汤处方半夏(汤洗)厚朴(去粗皮,切,姜汁炒)各30克藿香叶15克(去土)陈皮(去白)15克甘草9克苍术(米泔浸)30克(切,炒赤)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燥湿健脾。主周身重著;或多食生冷,吐利俱作。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7片,红枣1枚,煎至160毫升,热服,不拘时候。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四《明医指掌》卷四:除湿汤处方厚朴(姜汁拌,炒)1钱,苍术(米泔浸,炒)1钱,半夏1钱,藿香叶3分,陈皮5分,茯苓5分,白术5分。功能主治痢疾病久,所下若鼻涕、冻胶,脉迟弱,形体虚怯,四肢倦怠。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摘录《明医指掌》卷四《眼科纂要》卷上:除湿汤处方连翘、滑石、车前、枳壳、黄芩、川连、木通、粉甘草、陈皮、白茯苓、荆芥、防风。功能主治风弦赤烂外障,脾胃湿热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眼科纂要》卷上《一盘珠》卷一:除湿汤处方苍术、白术、白苓、甘草、干姜、橘红、丁香各等分。功能主治中湿。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摘录《一盘珠》卷一《女科万金方》:除湿汤处方槟榔、甘遂、威灵仙、赤芍药、葶苈、半夏、厚朴、苍术、藿香、陈皮、白茯苓、白术。功能主治诸湿,腰膝肿疼,项颈浮肿,筋骨紧急, 凝滞。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服。摘录《女科万金方》《普济方》卷一一八:除湿汤处方平胃散加半夏曲(炒)、藿香、白茯苓、白术各等分(一方去白术,用赤茯苓)。功能主治寒湿所伤或脾虚停湿,身体重著,腰脚酸痛,面

详见百科词条:除湿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6:20:22 共225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颊下生疮,漫肿疼痛,或左或右,身发寒热·阴疮 4 女性外生殖器之生疮者·阴疮 41 辨证分型 411 阴疮·热毒证 412 阴疮·寒湿证 413 阴疮·气虚夹热证 5 外科阴证·阴疮 6 褥疮·阴疮 61 病因病机 62 症状 63 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阴疳的穴位 2 治疗阴疳的方剂 3 治疗阴疳的中成药 4 阴疳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阴疳 1 拼音

yīn gān

2 概述

阴疳为病名[1]。即阴疮[1]。

阴疮:1颊下生疮,漫肿疼痛,或左或右,身发寒热;2女性外生殖器之生疮者;3外科阴证;4褥疮。

3 颊下生疮,漫肿疼痛,或左或右,身发寒热·阴疮

阴疮为病名[1]。系指颊下生疮,漫肿疼痛,或左或右,身发寒热[1]。《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风热湿郁结,或食煎炒灸焯而成,或左或右。”发于左者,名左阴疮;发于右者,名右阴疮[1]。

4 女性外生殖器之生疮者·阴疮

阴疮为病名[1]。

《中医药学名词》(2004):阴疮(sore of vulvae[2])是指生于妇人 的疮疡[1][2]。

《中医药学名词》(2010):阴疮(vulval sore[3])是指以妇人 生疮,甚则溃疡,脓水淋漓, 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

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

41 辨证分型 411 阴疮·热毒证

阴疮·热毒证(vulval sore with heattoxin syndrome[3])是指热毒侵入 ,气血相争,经脉阻塞,以外 皮肤局限性焮红肿痛,破溃糜烂,脓液稠黏,或脓水淋漓,身热心烦,口干纳少,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常见症的阴疮证候[4]。

412 阴疮·寒湿证

阴疮·寒湿证(vulval sore with colddamp syndrome[3])是指寒湿凝滞,痰瘀交阻,肌肤失养,以 肌肤肿溃,触之坚硬,色晦暗不泽,脓水淋漓,日久不愈,疼痛绵绵,伴面色晄白,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畏寒肢冷,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腻,脉沉细缓为常见症的阴疮证候[4]。

413 阴疮·气虚夹热证

阴疮·气虚夹热证(vulval sore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plicated with heat[3])是指脾虚湿盛,湿郁化热,下注 ,以外阴溃烂,瘙痒出血,脓水淋漓,疮久不敛,神疲体倦,纳谷不香,心悸而烦,舌淡嫩,苔黄腻,脉细软无力为常见症的阴疮证候[4]。

5 外科阴证·阴疮

阴疮为病名[1]。指外科阴证,阴疽也俗称阴疮[1]。

6 褥疮·阴疮

阴疮为病名[1]。亦有称褥疮为阴疮或印疮者[1]。指久著席褥,受压部位出现的溃疡[5]。

61 病因病机

由久病气血亏损,气不能运血以营养肌肤,加之局部受压摩擦染毒而成[5]。

62 症状

初起患处呈现紫癍,继而皮肤破损,逐渐坏死溃烂,腐肉脱落,形成溃疡,较难愈合[5]。

63 治疗

内治宜调补气血[5]。外治,重在预防,包括清洁受压部位,勤换 ,保持局部干燥或用酒精 之;患部衬以软垫等[5]。若溃烂后应去腐生肌,外敷五五丹,继用生肌玉红膏等[5]。

7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寒湿困脾的方剂 2 治疗寒湿困脾的穴位 3 治疗寒湿困脾的中成药 4 寒湿困脾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寒湿困脾 1 拼音

hán shī kùn pí

2 英文参考

colddamp affecting splee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colddamp invasion of splee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olddampness disturbing splee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寒湿困脾为病机[1] 。指寒湿内盛,困遏脾阳,运化功能减低的病理变化[2] 。多因贪凉饮冷,或过食生冷瓜果,或脾阳素虚而致寒湿停于中焦;或因冒雨涉水,居住潮湿,遂使寒湿内停;或内湿素盛,中阳被困,以致寒湿内生所致[3]。症见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泛恶欲呕、口淡不渴、腹痛溏泻、头重如裹、身重或肿、面色黄晦,纳呆,小便不利,妇女带下稀白而腥,舌胖,舌苔灰白而滑,脉迟或缓或濡[3][1]。治宜温中祛寒,结合运脾之法[3]。方如胃苓汤。

4

中医·痛经痛经(dy enorrhoea、dy enorrhea)为病名。是以经期、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腹痛,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为常见症的月经病。由情志所伤,六*为害,导致冲任受阻;或因素体不足,胞宫失于濡养所致。以青年未婚妇女较为多见。痛经又称经行腹痛、经前腹痛、月水来腹痛、经后腹痛等。现代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见于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后者见于子宫过度前倾或后倾、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内膜增厚、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也见于肿瘤及卵巢囊肿等压迫生殖器官病变中。两类痛经,均可参照辨证论治。痛经的病因病机痛经多由受寒饮冷、情志郁结、或禀赋不足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经水为血所化,而血又随气运行,若气血充沛,气顺血和,则经行通畅无阻,自无疼痛之患。若情志不舒,或寒客胞宫,致气滞血瘀,经气涩滞不畅,不通则痛;或气血不足,胞宫失养,不荣则痛,均可发生痛经。气血瘀滞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血不能随气流通,以致经血滞于胞宫而作痛。寒湿凝滞久居潮湿之地,或经期冒雨涉水,或过食生冷,寒湿之邪客于胞宫,血得寒则凝,以致经行不畅而作痛。肝郁湿热素多抑郁或恚怒伤肝,肝气郁结;更合经行、产后,摄生不慎,或洗涤不洁,不禁房事,湿热之邪内犯胞中,稽留于冲任,肝气与湿热搏结于胞脉,发为痛经。气血亏虚素体虚弱,或脾胃素弱,生化乏源;或大病、久病伤耗气血,以致精血不足,胞脉失养而作痛;或体虚阳气不振,血失温运,胞宫阳虚寒凝,经水滞行而作痛。实证实证多因经期受寒饮冷,坐卧湿地,冒雨涉水,寒邪客于冲任;或肝郁气滞,经血滞于胞宫;虚证虚证多因脾胃素弱,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气血亏虚,以致冲任气虚血少,胞脉失养;或禀赋素弱,肝肾不足,精血亏损,行经后精血更虚,以致冲任不足,胞脉失养而发痛经。现代医学认为生殖器局部病变、内分泌及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子宫过度前倾或后倾、子宫颈管狭

详见百科词条:痛经 [ 最后修订于2018/4/17 14:52:40 共1357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鼻渊·脾胃湿热证简介

定义鼻渊·脾胃湿热证(sinusitis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inspleenandstomach)是指脾胃湿热,以鼻塞重而持续,鼻涕黄浊而量多,嗅觉减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