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书有无关于大规模瘟疫、传染病流行导致大规模死亡的记录?死亡数?烦请尽量具体些,谢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3收藏

中国史书有无关于大规模瘟疫、传染病流行导致大规模死亡的记录?死亡数?烦请尽量具体些,谢谢,第1张

一 黑死病--中世纪瘟疫 上世纪重演

流行性淋巴腺鼠疫,俗称“黑死病”,这是一种以老鼠和跳蚤为传播媒介、传播速度极

快的传染病。中世纪时,一场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加上战争和饥馑,使欧洲约半数人口命

丧黄泉。就这次灾难所导致的死亡人数、混乱程度和恐怖心理而言,超过了20世纪的两次

世界大战。

黑死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有亲历者写道:“这种疾病的症状是剧烈的发烧和冷颤,患

者感到头痛欲裂,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剧烈的疼痛蔓延到后背和四肢。腋窝

和腹股沟出现红色的肿块,一旦触碰就会非常疼痛。皮下会出现大量的出血点,最后形成

黑色的血淤。患者神志恍惚,不停地呻吟,烦躁不安地翻来滚去,反复抓扯床单。他们的

狂躁不安只有在陷入休克时才会稍稍得到缓解,而只有死亡才会最终停止这一切。”

上世纪初旧金山爆发黑死病 ,提起“黑死病”,许多人会以为只是发生在欧洲中世纪的

历史,却对上个世纪初旧金山爆发的“黑死病”少有了解:1900年~1905年以及1907年~

1908年,旧金山有280人感染了鼠疫,其中172人死亡。

第一个死亡者是唐人街华人 ,1900年3月,旧金山第一个患上黑死病的人死亡。他叫黄

初景,41岁,是一名居住在唐人街的木材商人。市政卫生部门不等确切的诊断结果出来,

连夜用绳索将唐人街的建筑物围起来,将这个社区隔离了。卫生部将责任推给了当地所有

华人居民,而白人在唐人街开办的商业企业却没有被隔离。

随着更多人染上这一烈性传染病,美国政府才不再针对唐人街,并派来路伯特·布鲁专员

,路伯特上任后采取了强有力的公共卫生措施,着重消灭老鼠和铲除便于鼠类大量繁殖的

环境。他用水泥建筑取代了木结构建筑,还发起了一次鼓励人们捉老鼠的运动,每捉一只

就奖励10美分。布鲁的努力最终建立了广泛的“防鼠联盟”,黑死病才没有继续泛滥下去

二 西班牙流感--夺命5000万 国王也中招

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陷入自相残杀之中,死亡者数十万,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

。然而,就在这场浩劫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场流感的爆发夺去了近5000万人的性命,这就

是上世纪人们闻之色变的西班牙流感,或称1918年流感。今年10月5日,科学家研究发现,

西班牙流感实际上就是禽流感的变异。

美国远征军把病菌带到欧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处于大动乱、大改组,兵荒马乱

、民不聊生,西班牙流感就在此背景下发生了。当时西班牙首先公布了流感疫情,故称之

为西班牙流感。由于此次流感引起世界性大流行,发生在1918年故也称之为

三 日本脑炎--发病五年后仍有后遗症

“日本脑炎”是一种通过蚊子传播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1924年在日本暴发,因此

得名。14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男孩,容易感染“日本脑炎”病毒。日本脑炎在亚洲与南美

洲十分流行。近来,在美国的塞班岛与澳洲大陆等地区也出现了日本脑炎的病例。

日本脑炎是自然病毒引起,人、动物与大多数家禽都可能感染日本脑炎,其中猪最容易

感染。日本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蚊子(库蚊),大多数人都容易感染该病。日本脑炎在

10岁以下,尤其是2~6岁的儿童中传播最广。男性的感染比率大于女性。

日本脑炎的潜伏期为5-15天。主要的症状为发烧、抽筋与深度昏迷。目前为止,日本脑炎

的治疗并未有很大的突破,仍是以支持疗法为主,给予生命症候的支持,以及降脑压药物

超过一半的存活儿童,在发病后一年后仍有脑波之异常。四分之三的存活者,在发病五

年后,仍然有行为或精神状态方面之异常。虽然已经知道日本脑炎的死亡率及后遗症相当

厉害,但在目前尚未有很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预防是重要的手段,比如种疫苗,和出外

旅游(尤其野外)时要穿长袖衣和喷驱蚊水。

今年9月南亚死1000多人 ,今年9月南亚地区也爆发过较大规模的“日本脑炎”,

造成1000多人死亡。发生疫情的地区主要是尼泊尔和印度,死者大部分是小孩。

印度北方邦发现今年第1例日本脑炎患者以来,当地已经有2000多人染病,其中以儿童为

主。有关专家说,约有30%的患者会终身残疾。尼泊尔卫生部表示,随着雨季的结束疫情就

会有所减缓。

四 霍乱--人类最可怕瘟疫之一

烈性肠道传染病 通过水、食物、生活接触、苍蝇等传播 致死率可超过50%

霍乱,被描写为“曾摧毁地球的最可怕的瘟疫之一”,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

病,发病急,传播快,属国际检疫传染病。从1817以来百余年间,霍乱共发生8次世界性大

流行,其中1961年的那次报告患者高达350多万。现在每年有10万人死于该病。

在英国首次流行,1831年,没有人想到,一场将持续几十年的霍乱大潮即将来临。在第

一波霍乱菌的袭击中,英国至少有14万人死亡,一些小村庄几乎全村覆灭。

当然,对于19世纪初的人类来说,这种可怕瘟疫发生、传播和控制都是一个谜。每天,在

英国的城市和乡村,都有灵车不断地往墓地运死人,工厂和商店里没有人的活动,人们到

处寻找药物,作最后无力的挣扎。当患者从肠痉挛到腹泻,到呕吐、发烧,在几天甚至几

小时后面临死亡时,人们能够感受到的,除了恐惧,还是恐惧。

发现病菌科学家获诺奖

100多年来,霍乱有8次世界性大流行的记录。当第五次霍乱到达埃及时,当时应埃及政

府邀请,德国细菌学家科勒在当地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霍乱的致病菌——“逗号”杆蓖即

霍乱弧菌,1905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自1961年起,霍乱爆发第7次世界性大流行。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开始从

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向毗邻国家和地区蔓延,迄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

区,报告患者350万以上。到1992年10月,由非O1群的一个血清型——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

新型霍乱席卷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某些地区,至1993年4月已报告十万余病人,现已波及许多

国家和地区,有取代埃尔托生物型的可能,有人将其称为霍乱的第8次世界性大流行。

霍乱让人们知道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被“饭前便后

要洗手”所取代。不良的饮水、饮食习惯会直接把病菌吃进体内,例如,由于霍乱菌在酒

精中仍可以存活,生吃的醉虾、醉蟹往往成为传染源;还要注意不喝生水,桶装水最好烧

开后饮用。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不给病菌和病毒存活的空间;注意不到卫生条件差的环

境中就餐,在就餐时使用公筷,阻断交叉传染;勤洗手等等。

霍乱菌平均每年让几十万人上吐下泻,霍乱菌在卫生状况不佳的国家甚为常见,而疫苗

也只有部分效果,并且还因其副作用而被某些国家禁用。目前,霍乱并没有随着卫生等生

活环境的改善而消失,前几年日本就出现过这种肠道流行病。霍乱菌的基因简单,遇到外

界刺激(如药物等),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很大,造成细菌的抗药性。

目前的现象是,许多人有病乱吃药,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十分严重,以前,几十个单位的青

霉素就可以治病,现在需要100万单位才可能起作用,同时也带来另一个问题:用药过量产

生的副作用同样影响人的免疫力。

五 军团病--“军团菌”作祟 温水中孽生

呼吸道感染疾病 夏秋季为高峰 经空气的传播性很强 病死率达10%

军团病并非是一种军队的职业病,而是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其病菌存在于水汽中。军团

病即大叶性肺炎,是一种细菌性肺炎,症状与肺炎基本一样。1976年,美国退伍军人大会

在费城召开时,首次发生“军团病”,该病因此得名。

全球共发生过50多次

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之际,一批退伍老兵在费城“斯特拉福美景”饭店聚会,两天后

与会人员中有180多人相继出现高烧、头痛、呕吐、咳嗽、浑身乏力等症状,90%的病例胸

部X光片都显示出肺炎迹象。大会总部所在宾馆附近的居民中有36人也出现了相同症状。共

有34名患者因此死亡。疫情发生后,医学专家从病死者肺组织中分离出了致病病菌,称为

“军团菌”,此病也因此得名“军团病”。此后,军团病在全球共发生过50多次,近几年

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均有流行。

长期吹空调应小心

据估计,在美国每年都有8000~18000人感染上军团病。有些军团病感染者所表现出来的

症状比较温和,甚至根本就没有得病的迹象。

一般来说,当水温在31到36摄氏度之间,水中又含有丰富有机物时,这类菌可长期存活,

当水温升高到60摄氏度以上,军团菌就不易生存了。城市中的军团病主要由孽生在空气加

湿器、蓄水系统、空调系统等潮湿环境中的军团菌引起。

军团菌经空气传播。空调系统的水箱是军团菌的理想繁殖地方,可经管道遍布整座建

物。因此长期在空调室内的人,应特别小心。世界上首次发现军团病时就是由空调冷却水

传播的。

目前已知军团菌可寄生于天然淡水和人工管道水中,也可在土壤中生存。研究表明,军

团病潜伏期5到10天不等。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伴有寒颤、肌疼、头疼、咳嗽、胸痛、呼

吸困难和腹泻等,病死率达10%,病情严重者会死亡。一般不会人为接触传染,与一般肺炎

不易鉴别。军团病可以用红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六 疯牛病--元凶是羊不是牛

疯牛病即牛海绵状脑病(医学上简称BSE),最早1986年在英国发现,到目前为止,西欧

(主要是英国)已出现了18万多个病例。

1986年10月,英国东南部阿福德镇的一只奶牛突然病倒。这头奶牛先是四蹄发软,口吐白

沫,后来便浑身颤动,肌肉抽搐而死。经验丰富的兽医说,这头牛患的是“疯牛病”,后

来一只猫也患上了同样症状的疾病。人们很快联想到这种疯牛病可能会传染给人类。果然

,10年后的1996年英国一个叫史蒂芬的年轻人惨死于疯牛病引起的“克雅氏症”。一场震

撼世界的疯牛病危机爆发了。

感染后毫无症状

不仅在欧洲,疯牛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发现过,阿曼、加拿大、美国等20多个国家发生过

疯牛病,平均每100万人中每年出现一个病例。这种病一般有几十年的潜伏期,患者最终发

病的年龄往往在50-60岁。机体感染后不发热、不产生炎症,但一旦发病,病情发展极快,

患者出现精神失常、怕光、怕声音、怕触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肌肉抽搐、变硬并出现

痉挛,死亡率为100%。患上克雅氏症状的人临死的时候情形非常恐怖,往往惊惶失常,口

里说着胡话,脑海里出现着各种错乱和可怕的图景,连身体也失去平衡感。这是因为,已

经进入人脑细胞的这种蛋白在发病的时候变异扩张如锯齿,在人的大脑中撑出无数个可怕

的小洞,造成人的异常痛苦、恐怖和精神错乱。更为严重的是,现有医疗技术在患者生前

无法确诊该病,只有在患者死后用显微镜观察其脑组织切片才能找到死因。

爆发疯牛病的原因是,在英国和欧美许多国家的一些饲料加工厂,把羊等动物的内脏和

骨头加工成动物饲料,估计有些牛饲料来源于患有羊瘙痒病的羊内脏。英国有较多的羊瘙

痒病,该病是一种在绵羊和山羊发生的自然感染性神经变性病,潜伏期长,起初不易察觉

。动物发病是以经常刮擦栅栏的瘙痒动作开始,故名羊瘙痒病。病羊逐渐出现震颤和运动

失调,多在发病6周至6个月内死亡。牛食用含羊瘙痒病因子的饲料,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

患疯牛病。羊瘙痒病致病因子已在实验室内传染给多种实验动物,如小鼠和仓鼠。

因此,科学家认为疯牛病很可能是通过食用带有羊瘙痒病的饲料而获得。

羊瘙痒病在欧洲已有260年历史,饲料加工厂在欧洲也有较长的历史,为什么以前没有疯

牛病的发生呢原因可能与饲料加工厂的生产程序有关。1981年前后,由于经济原因,英国

动物饲料加工业改变了加工方法,取消了两个可以破坏致病因子的关键步骤:一是取消使

用有机溶剂;二是取消了长时间的高温蒸气消毒,致使有足够量的致病因子存在于动物饲

料中,动物食用这些饲料后,经过几年的潜伏期而发病。英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

制疯牛病的蔓延,包括1988年7月开始停止喂养可能含有致病因子的饲料,屠杀消灭患病的

疯牛。但疯牛病的病原是朊病毒,具有与普通病原微生物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不仅可以通

过血液、食用肉、精液、医院手术刀等多个途径传染,而且生命力非常旺盛,高温、冷冻

、消毒等对它几乎都没有任何用处因此将污染的肉和骨等焚烧成灰是最好的杀灭办法。

说起来疯牛病也是一种富贵病。我们国家的畜牧业工业化程度还很低。我们的牛还吃不

起带动物骨粉添加剂的饲料,所以还未发现疯牛病。

疯牛病还有跨物种传播的可能,而其他动物在感染疯牛病后没有任何症状,人类有可能

通过食物链感染疯牛病。牛以外的其他动物,如羊、猪和其他家禽等感染上疯牛病后会没

有任何症状,这种“亚临床”症状已在试验鼠身上得到证实。由于没有症状,感染疯牛病

的家禽和羊、猪等动物仍可能被人当作健康动物宰杀食用,进而使人染病。英国医学研究

委员会的约翰·科林奇教授认为:“这项研究指出,牛或者其他动物有可能感染上疯牛病

而没有任何症状。无论这些动物寿命有多长,它们体内都潜伏着致病因素,可能会通过食

物链感染人类。

可透过母婴垂直传染

英国科学家还发现,疯牛症有可能由人类互相传染,而且带病者可能毫无病征。英国曾

发现一名11个月大的女婴被怀疑在母体期间从母亲感染变种“疯牛症”。她的母亲早前因

为感染疯牛症而死亡。这名女婴的个案,推翻了“疯牛症”只会经食用受感染肉类才染病

的说法。

科林奇的研究小组在《全国科学院学报》透露,受到直接感染者可能会毫无病征,因此

真正受感染的人畜数目远超估计。而当他再将此病传染其他人时,受感染者便会死亡。科

林奇表示,倘受感染而无病征的人类接受手术或输血,便有可能将疾病散播。

七 疟疾--每30秒杀死一名儿童

表现为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出汗 每年夺命超过100万 ,疟疾作为全球最普遍、最

严重的热带疾病之一,每年在全球约有3亿宗病例,大多都发生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导

致超过100万人死亡。在非洲,疟疾每30秒就杀死一名儿童,这比任何其他疾病造成的非洲

儿童死亡人数都要多。得了疟疾而幸存下来的儿童往往会大脑受损或是瘫痪,给家庭带来

沉重的经济负担。

2000年4月25日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的非洲首脑会议达成了《关于在非洲遏制疟疾

的阿布贾宣言》,《宣言》重申了非洲各国联合打击疟疾疫情。联合国把这天定为“非洲

疟疾日”。

全球有超过41%的人口都有感染疟疾的风险,并且由于不断恶化的卫生系统、不断增长的

药品和杀虫剂的抗性、气候变化以及战争,这个比例每年还在不断提高。

典型的疟疾发作者,一般可明显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发冷期:怕冷,虽盖厚被,仍寒

战不休,面色苍白。此期可持续10分钟至1小时左右。第二发热期:高热(可达39-41℃)

、面色潮红,伴头痛、口渴、呼吸困难。第三出汗期:高热后,突然大汗淋漓,体温随即

下降至正常。疟疾除可导致贫血、肝脾肿大外,尚可引起脑型疟疾、肺型疟疾、胃肠型疟

疾等而危及人的生命。

疟疾流行的国家和地区有105个之多,九成因疟疾而死亡的病例均发生在非洲撒哈拉沙漠

以南地区。疟疾由于大大降低了生产力和社会稳定性而使贫穷现象加剧。农村和贫困人口

因得不到有效治疗而最易受到疟疾的侵害。在农村地区,雨季——农事最繁忙的时候——

的感染率最高。研究表明,感染疟疾的家庭要比其他家庭少60%的农作物收成。据统计,即

使精打细算,疟疾每年给整个非洲国内生产总值造成的损失达到120亿美元。

根据宏观经济学和卫生委员会的报告,每年需要高达20亿美元的资金才能够实现到2010

年将疟疾死亡人数减半的目标。然而对于贫困落后的非洲国家而言,每年拿出20亿美元对

付疟疾,是一件力不从心的事情。在目前,只有6亿美元可供开支。

孕妇儿童受害最深

孕妇与胎儿也是疟疾主要的受害者。在非洲的疟疾流行地区,每年约有3000万妇女怀孕

。对于这些妇女来说,疟疾对她们自身的健康以及胎儿的健康都构成了严重威胁。疟疾会

造成新生儿体重过轻、贫血甚至死亡。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疟疾,非洲每年有20万新

生儿死亡。在肯尼亚,疟疾是最多发也是造成最大经济负担的疾病。根据肯尼亚卫生部门

的统计,在医院治疗的病人中有40%是疟疾患者。疟疾也是造成肯尼亚儿童夭折的第一大因

素,平均每天有90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这种疾病。联合国最近警告说,疟疾已经成为肯尼亚

的“国家悲剧”。快速有效地治疗疟疾应当应用到儿童和孕产妇的日常卫生保健中来,这

样就可以使死亡率降低50%。

许多观察家曾经提出的警告:抗药性疟原虫越来越普遍。奎宁是目前对抗疟疾药品中价

格最便宜也是最有效的药物,但是越来越多对奎宁具有抗药性的疟原虫出现在大部分的非

洲地区,使得这个药物越来越没有用了。不过,通过将不同药物混合在一起来进行治疗能

够抑制这种抗性。

专家指出,目前仍缺少对抗疟疾的疫苗。疫苗可以提供一次注射持续10年的预防效果,

比击败疟疾的计划还要有更久的影响力。美国共同基础疫苗的发起人梅林达·摩尔同意这

个说法:“许多儿童正处于死亡边缘,所以关于疫苗的问题需要马上受到关注才行。”就

长远来讲,只有疫苗的发展才能阻止非洲疟疾的伤痛。摩尔说:“我们需要新的工具,历

史告诉我们疫苗是最好的工具并且能让疟疾得到控制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大头瘟的症状 5 大头瘟的病因病机 6 大头瘟的辨证分型 61 大头瘟·邪犯肺卫证 62 大头瘟·毒盛肺胃证 63 大头瘟·胃阴虚证 7 大头瘟的治疗 8 关于瘟毒喉痹 81 病因病机 82 症状 83 治疗 9 关于瓜瓤瘟、鸬鹚瘟 10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大头瘟的穴位 2 治疗大头瘟的方剂 3 治疗大头瘟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大头瘟 1 拼音

dà tóu wēn

2 英文参考

fever with swollen hea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wollenhead epidemic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epidemic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swelling and redness of fac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大头瘟(fever with swollen head[1]、swollenhead epidemic[2])为病名[3]。是指感受风热时毒,以头面焮赤肿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1][2]。为瘟疫的一种[3]。见《医方考·大头瘟》。又名大头风、大头痛、时毒、大头伤寒、虾蟆瘟、捻头瘟、大头天行、疫毒等[3]。

4 大头瘟的症状

大头瘟以头面部红肿为特征[3]。《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大头瘟,……其症状发于鼻面耳项咽喉间,皆赤肿无头,或结核有根,令人多汗气蒸,初则憎寒壮热,肢体重,头面俱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甚则堵塞不能食饮,舌干口燥,或恍惚不宁。不速治,十死八九。”

5 大头瘟的病因病机

多因天行邪毒侵及三阳经络所致[3]。

6 大头瘟的辨证分型 61 大头瘟·邪犯肺卫证

大头瘟·邪犯肺卫证(swollenhead epidemic with syndrome of pathogen invading lungdefense phase[2])是指风热时毒之邪,侵犯肺卫,以恶寒发热,发热不甚,无汗或少汗头痛,头面红肿,全身酸楚,目赤,咽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等为常见症的大头瘟证候[4]。

62 大头瘟·毒盛肺胃证

大头瘟·毒盛肺胃证(swollenhead epidemic with syndrome of toxin exuberant in lung and stomach[2])是指热毒内盛肺胃,以壮热口渴,烦躁不安,头面焮肿疼痛,咽喉疼痛加剧,舌红,苔黄,脉数实等为常见症的大头瘟证候[4]。

63 大头瘟·胃阴虚证

大头瘟·胃阴虚证(swollenhead epidemic with syndrome of stomach yin deficiency[2])是指热毒炽盛,胃阴耗伤,以身热已退,头面焮肿消失,口渴,但欲饮,咽干,目干涩,唇干红,舌干少津,无苔或少苔,脉细微数等为常见症的大头瘟证候[4]。

7 大头瘟的治疗

大头瘟的治疗宜分清病变所在经络用药[3]。《伤寒括要》卷下:“大头瘟,天行疫毒邪犯高巅,分别三阳经而施治。”可用普济消毒饮、通圣消毒散、升降散等[3]。外用三黄二香散,马齿苋,麦面并醋调敷[3]。因病患部位及病情重危的不同,又有瓜瓤瘟、鸬鹚瘟等名[3]。

8 关于瘟毒喉痹

大头瘟又是瘟毒喉痹的别名[3]。瘟毒喉痹又名虾蟆瘟、大头瘟,瘟疫红喉,颅鹚瘟[5]。

81 病因病机

多由感受天行瘟疫之气致咽喉红肿疼痛,继之肿痛连及腮项头面,身发寒热[5]。

82 症状

《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瘟毒喉痹,乃天行瘟疫之气,其证则咽痛项肿,甚有颈面头项俱肿者,北方尤多此病,俗人呼为虾蟆瘟,又名颅鹚瘟、亦名大头瘟。”此湿热壅盛最凶之候[5]。

83 治疗

治宜疏风解毒,清热消肿[5]。用普济消毒饮加减[5]。本症类今之流行性腮腺炎[5]。

9 关于瓜瓤瘟、鸬鹚瘟

大头瘟因病患部位及病情重危的不同,又有瓜瓤瘟、鸬鹚瘟等名[3]。

瓜瓤瘟亦为瘟疫的一种,证情多危重[6]。治宜生犀散、加味凉膈散等[6]。《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瓜瓤瘟,胸高胁起,呕血如汁是也。”

公元1642年的大明王朝,在战乱频发瘟疫横行的背景下,举国陷入混乱恐慌的氛围。值此危难之际,江南一位叫吴有性(字又可)的郎中,凭着精湛的医术编著了一部《瘟疫论》,不仅拯救了无数黎民,还由此成为中国瘟疫学的鼻祖。2013年上映的**《大明劫》,由冯远征饰演的主角之一江湖游医吴又可,即是以他为人物原型。

一、医者仁心

崇祯十五年,江苏吴县的土郎中吴又可,面对十室九空的家园,感到前所未有的压抑。

如果不是这场史无前例的瘟疫,年过半百的他或许此时正背着药箱走街串巷。万历十年出身农家的他,成年后自学几本医书后做了江湖郎中以图养家糊口,在当时这是个很不体面的职业。

明朝末年的小冰河时期,却让他这个卑微的小人物,走向了时代的前列。

明末的小冰河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时期,特殊的气候使得明朝天灾不断。崇祯皇帝自即位起,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连年大旱,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蝗虫灾。

一时间流民四起,人畜死亡引起的瘟疫也迅速扩散到其他地域,到了崇祯十四年的时候,江南地区已沦为人间地狱。

“斗粟千钱,人相食,死亡塞道。”,众多医生面对这样的惨状,翻遍了古籍也是束手无策,只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用治疗伤寒的方子去医治,结果可想而知。

身处疫区一线的吴又可,经过调查发现,眼前的一切显然不是伤寒所能解释的,要想根治必须采用新的方法。

于是,他果断地站出来疾呼:“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检古书。”,号召同行们不要在古籍里找答案。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他做好防护到疫区询问疫情并记录。甚至为了找出病源,吴又可还在牛棚、猪圈、鸡舍等地蹲点留守,只为能找出科学的答案。

二、治疫良方

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临床治疗,吴又可发现瘟疫是由“戾气”引起的。这种“戾气”和风、寒、暑、湿都不同,它不是虚幻的物质,而是从患者口鼻里传出后,再通过气体传入到其他人体内。

戾气能否导致瘟疫,取决于戾气的浓度以及人体的免疫力;不同的戾气侵入的部位不同,引发的疾病也不同;人类的瘟疫和禽兽的瘟疫,虽然都是由戾气引发的,但由于物种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相同。

这与现代医学里的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理论不谋而合,也是中医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找出了病原后,吴又可经过多次临床试验,研发了一个抵御瘟疫的药方:达原饮。

达原饮以槟榔、厚朴、草果、知母、白芍、黄芩、甘草七味中草药为原料。知母滋阴,白芍养血、黄芩清热解毒、甘草补虚调和,槟榔消食、厚朴疏气、草果辛味浓烈,组合在一起能起到极佳的祛疫效果。

达原饮的研制,使得横行了一年多的瘟疫终于被遏制了。然而自此以后,吴又可并没有得到后世的认可,他的这个药方一直被沉寂了三百多年,直到2003年才得以重见天日。

2003的SARS病毒来袭,全世界的医学界都为此束手无策,著名的中医学家任继学教授,用吴又可“毒疫之邪侵伏膜原”的理论,复原了药方达原饮,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三、医道永存

待疫情平息后,吴又可回到了家乡,将他这期间对瘟疫的控制方法写成了一本45页的小册子,而这就是世界上不朽的医学著作《瘟疫论》。

只可惜吴又可生不逢时,他所处的时代正值命悬一线的明末乱世,时代没有为他提供安稳的研究条件。

直到几十年后,西方人研制出了显微镜,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医学界才发现吴又可的“戾气”说与西医里的“微生物学”如出一辙。

《瘟疫论》是中国第一部急性传染病的医学专著,这部书中吴又可将瘟疫的传染方式分为9类,这就是著名的“表里九传辩证论”,直到今天还在造福人类。

在没有借助仪器设备的条件下,吴又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领先了西方200多年。

就在《瘟疫论》完成后的第二年,清军入关,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明朝就此终结。能治愈瘟疫却治愈不了人心,家国破碎之际,心灰意冷的吴又可回到家乡行医,从此不问世事,只求造福乡里。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清军统帅多尔衮为巩固政权颁布了残酷的“剃发令”,推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由此引发了江南地区的激烈反抗。心怀故国的吴又可,不肯剃发易服被清廷处死,终年70岁,妻子和儿子也投河自尽。

吴又可的绝学就此失传,然而他的家国情怀以及在医学领域的成就,就像《大明劫》里的那句台词:“王朝兴衰,唯有医道永存”。

热毒证,中医病证名。热毒证是以发热为主症,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属温病中瘟疫范畴,囊括了大部分现代传染病,热毒邪气为自然中的一种疫疠邪气,感染人群,不分季节,与六*之热邪又有区别,非夏季所属。

感受疫疠火毒之邪。热毒病邪是指六*之邪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其致病与时令季节相关,并能引起流行,故又称为温热时毒。包括风热时毒、暑热时毒、湿热时毒、燥热时毒、温热时毒等。

扩展资料:

治疗方法

多吃具有排毒功效的食物

如果本身的肾功能、微循环有点遭到破坏,体内的毒素无法通过内脏和汗腺排出去,从而导致毒素堆积在体内。如果吃一些敏感的食物,刺激身体的话,就会导致身体产生湿疹等情况的出现。

建议戒食酒类食品、油炸食品、辛辣食品,有些海鲜的话,也建议少吃一点,以免造成身体的过敏反应,像牛奶和豆类食品也要少吃,因为蛋白质的食物不是那么容易消化的。菠菜、苦瓜等食物的话,是比较能够促进身体的排毒的,防止出现便秘的情况的出现,能够及时的排出身体的毒素。

参考资料:

-热毒证

鼠疫

免疫接种:目前我国选用菌苗是EV76鼠疫冻干活菌苗,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所生产,免疫有效期为6个月,在鼠疫流行期前1~2个月以皮上划痕法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的范围:

a在发现人间或动物间鼠疫的地区,人群进行普遍接种。

b进入鼠疫动物病疫区工作或捕猎的人员,在工作之前两个月内完成预防接种。

c从事鼠疫强毒实验室工作人员。

禁忌症:

a体温37℃以上,周身不适者。

b患急性传染病者。

c严重心、肝、肾及结核病患者。

d妊娠前6个月及哺乳期、月经期。

e体质极度衰弱者。

f怀疑感染鼠疫或潜伏期内者。

1人间疫区处理;有鼠疫流行病学指征和较典型的鼠疫临床症状,不能排除鼠疫者,可确定为疑似鼠疫病人,其所在地为鼠疫区,在当地党政领导、卫生防疫、公安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疫情指挥部的领导下,划定大小隔离圈,封锁隔离,并对在9日内与鼠疫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实行健康隔离和预防性投药治疗,如有离开本地者,应通报追踪,就地隔离留验。在大小隔离圈内对鼠疫患者所用的各种物品均应进行彻底消毒和最后的处理(化学、高温、高压),尸体经消毒,焚烧后深埋,并对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卫生清扫和灭鼠灭蚤。以切断再传播的途径,当最后一例病人经疫区处理后九天,再无新发病人,可解除隔离。

2动物间疫区处理:在动物鼠疫流行区包括血清学阳性的现疫流行区进

行投药,彻底的灭鼠灭蚤,尤其是流行区内的居民点和交通要道周围,根据可能污染的范围,对直接接触者限制外出,监视九天。在当年有鼠疫动物病流行的地区,禁止私自猎獭和剥食,作好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人间鼠疫的发生。

流感:

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要坚持预防隔离与药物治疗并重、対因治疗与对症治疗并重的原则。基本原则包括及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支持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以及合理应用对症治疗药物等。

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在发病36小时或48小时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虽然有资料表明发病48小时后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亦可以有效,但是大多数研究证明早期治疗疗效更为肯定。

天花

采用接种的方法来预防天花由来已久。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孙思邈用取自天花口疮中的脓液敷着在皮肤上来预防天花。到明代以后,人痘接种法盛行起来。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了一种危险性更小的接种方法。他成功地给一个8岁的男孩注射了牛痘。现在的天花疫苗也不是用人的天花病毒,而是用牛痘病毒做的,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的抗原绝大部分相同,而对人体不会致病。

登革热

降低体温

对高热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慎用止痛退热药物。对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

2补液

对出汗多、腹泻者,先作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必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症、脑疝的可能性。

3降低颅内压

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

登革热是一种具自限性倾向的传染病,无并发症患者的病程约为10天。本病通常预后良好。死亡病例多为重型患者。

西米岛治疗瘟疫是需要高级药物的。高级药物需要大家先找齐材料要先获取蛇毒,草药,珊瑚三样东西。利用这三样东西对小人使用瘟疫,之后小人数量会急剧减少,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疫苗,在后期发明出来的疫苗能提高智力。

瘟疫是可以在后期帮助智力成长的,需要三样材料才能进行制作。对小人使用瘟疫,小人数量会急剧减少,小人会自己发现治疗疾病的方法,然后会发明出来疫苗,提高智力。

瘟疫史料记载

先秦时期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也有记载。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

指出瘟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文中的伤寒,除了指外感热病外,还包括了当时的烈性传染病,可见当时瘟疫流行之猖獗。

实际上这个名墨的江湖游医名字并不是叫做吴有性,而是叫做吴又可,在明末的时候,由于连年的征战,再加上瘟疫横行,老百姓的日子可以说是苦不堪言,这时候吴又可站了出来,凭借着自己比较精湛的医术还编写了一本《瘟疫论》,可以说当时的吴又可应该是抗击瘟疫的第一人,而且也算是中国历史上抗击瘟疫的第一人。

在崇祯15年,百姓的日子已经是越来越难过了,而吴又可面对着时事九空的家园,心里也是感觉特别难受,再加上此次又爆发了比较严重的瘟疫,所以原先只是一个江湖游医的吴又可静下心来努力的在找解决瘟疫的方法。但是很多人认为这种瘟疫应该是属于风寒的一种,不过经过无有可的了解,他发现这次的瘟疫可以说是来势汹汹,根本就不是普通的风寒。

于是吴又可在第一时间站了出来,并且呼吁自己的同行不要再去到一些古籍上面寻找解决的方法了,吴又可后来为了能够找到瘟疫的传播方式自己经常在猪圈还有鸡舍当中蹲点,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找出科学的答案。经过他自己的不断努力,后来终于发现此次的瘟疫实际上是由“戾气”所致,在找到了病源传播方式以后,吴又可又经过了多次的验证,终于找到了能够治疗此次瘟疫的药方。

实际上在2003年的SASI病毒来袭之后,世界上很多的医学家都束手无策,而在这时中国的一些医学者就复制了当年的这个药方,其实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后来此次的瘟疫逐渐的平息了以后,吴又可又编写了这本《瘟疫论》,这本书籍是历史上第1本详细的介绍,有关于瘟疫的书籍,所以也算是一个宝典。

中国史书有无关于大规模瘟疫、传染病流行导致大规模死亡的记录?死亡数?烦请尽量具体些,谢谢

一 黑死病--中世纪瘟疫 上世纪重演 流行性淋巴腺鼠疫,俗称“黑死病”,这是一种以老鼠和跳蚤为传播媒介、传播速度极 快的传染病。中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