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谁写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2收藏

本草纲目是谁写的?,第1张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写的。

最初的蓝本是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因为李时珍发现过去的本草学有很多漏洞和错误,所以在其基础上改编,其中包含了1892种药物,大部分还有附图,以及1万多个药方,是医学史上的巨著。

从1565年开始,分别前往了广西,广东,安徽,河南等地,收集各种药材标本,以及向民间的渔民,猎人,樵夫等学习,收获了不少药方,历经几十年的时间,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才编撰出了本草纲目这本医学巨著,其中还提出了科学的药材分类方法,比如以部为纲,以类为目。

影响评价

本书刊行后,促进了本草学的进一步发展,倪朱谟的《本草汇言》、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黄宫绣的《本草求真》等,均是在其学说启示下而著成的本草典籍。达尔文(Chrles Robert Darwin)在其著作中亦多次引用本书的资料,并称之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

英国李约瑟( Joseph Needham)称赞李时珍为“药物学界中之王子”。本书为本草学集大成之作。刊行后,很快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后又先后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

一、译文

神农为了替民众治病,亲自了解各类草药的特性,在一日之内遇到七十二种(应该是夸大了的,虚指)毒物,后来无意间得到了茶叶,神农吃了之后,解除了身上的毒性。

二、原文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三、出处

《神农本草经》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相传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二、作品赏析

《神农本草经》的历史地位不可低估,它将东汉以前零散的药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总结,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被历代医家所珍视。而且其作为药物学著作的编撰体例也被长期沿用,作为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三、作者简介

《神农本草经》一名只是托名神农而已,决非秦以前之作。蒲陶、胡麻都是在汉武帝使张骞通西域以后,才得以传入中国,故《本经》肯定为汉人的作品,而决非先秦古书。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创作的古代医学著作。

所编著于(约公元480-498年前)。陶氏认为《本经》自“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等更复损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四十一,或三百一十九,或三品混揉,冷热交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医家不能备见”等问题,于是给予整理、作注。

又从《名医别录》中选取365种药与《本经》合编,用红、黑二色分别写《本经》与《别录》的内容,名之为《本草经集注》。

扩展资料:

本书共7卷,载药730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这是药物分类的一个进步,但每类之中仍分三品。

又创“诸病通用药”,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己、秦艽、芎劳等,治黄疽通用药有茵陈。柜子、紫草等。这对临床选择用药,有很大的助益。

对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炮制、用量、服法、药品真伪等与疗效的关系,均有所论述。本书问世后有很大的影响,唐代的《新修本草》就是在此书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的。

参考资料:

---本草经集注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写的。

李时珍出生在蕲州(今湖北蕲春),他家祖孙三代都是医生。虽然李时珍从小喜欢医学,但父亲还是希望他通过科举求取功名,理由是当时医生社会地位太低。但无奈李时珍屡次参加乡试都名落孙山。因此他下定决心做一名医生。

在行医过程中,李时珍从古医书中习得不少知识,但也发现许多医学书籍中存在大量错误和遗漏。从医10年后,他产生了写《本草纲目》的想法。

此后,李时珍先后到过武当山、庐山等名川大山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参考了800多种图书,拜访了无数民间高手,并把古代典籍上的错误一个个纠正过来,历经30年编写成《本草纲目》。

内容简介

《本草纲目》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等16部、60类,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药物1892种,辑录各类附方11096则;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

对每种药物,以“释名”来确定名称,用“集解”来叙述产地、形态、栽培及采集方法等;用“辨疑”、“正误”来考订药物品种的真伪,订正历史文献的错误;用“修治”、“主治”、“发明”来说明炮炙方法、性味和功用。其中“发明”这项,主要是李时珍对药物观察、研究及应用的新发现、新经验,反映的是他对药物学的贡献。李时珍的药物分类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1、《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创作的古代医学著作。

 2、本书共7卷,载药730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这是药物分类的一个进步,但每类之中仍分三品。又创“诸病通用药”,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已、秦艽、芎劳等,治黄疽通用药有茵陈。柜子、紫草等。这对临床选择用药,有很大的助益。对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炮制、用量、服法、药品真伪等与疗效的关系,均有所论述。本书问世后有很大的影响,唐代的《新修本草》就是在此书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的。

 3、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明代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县,受家庭环境影响自幼热爱医学,《本草纲目》一书就是他总结以前本草学为基础,结合长期学习、时间,历时数十年编成的著作。

扩展资料:

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

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吏目。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

关于李时珍这一段在太医院工作的经历,史学界有诸多争论,有人认为李时珍曾出任太医院院判,但也有人认为他只是担当御医。无论其职位高低,李时珍被荐于朝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太医院的工作经历,有可能给他的一生带来了重大影响,为编写《本草纲目》打下基础。这期间,李时珍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各地的药材,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同时还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包括《本草品汇精要》。与此同时从宫廷中获得了当时有关民间的大量本草相关信息,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开阔了眼界,丰富知识。

盘古王开出天地,神农造了百草树木,伏羲造了飞禽走兽,女娲又造了人。从此,世上便热闹了。热闹了几年,也不知是谁得罪了天帝,天帝派瘟神到世上散瘟。没几年,人死的死病的病,没一个像样的了。这样下去,人要绝种。女娲慌了,去找伏羲,伏羲说:“这得找神农。”女娲去找神农。神农说:“百草都是药,只是识不得,我去尝尝。”神农要去尝百草了。

神农爬过一道道山,涉过一道道水,把长在山坞里,挂在岩壁上,漂在水沼里,伏在平地上的草、木、藤、菌,不分根、茎、叶、果,也不论甜、酸、苦、辣,一样一样都尝遍了,终于认识了草药一万六千种,写了一本《本草经》。他让人按《本草经》采药、晒药、炼药、吃药,便把瘟病医好了,人被保住了。后来,人为了谢神农尝百草的恩德,都尊他为“药王神”。

神农上山采药是哪一日?是五月初五,现在民间都要在这日上山采些草药,据说这日采的药还特别灵呢。

本草纲目是谁写的?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写的。最初的蓝本是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因为李时珍发现过去的本草学有很多漏洞和错误,所以在其基础上改编,其中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