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晋国晋阳城
晋阳城,是晋国首都。常识告诉我,晋阳城在太原,那里不仅有晋祠,而且还有唐叔虞墓,更主要的是唐朝从那里走来。但是,太原的晋阳城,最早是赵简子建立的,再之前就找不到了。近年来在曲沃的考古发现,又把晋国的视线转到了翼城、侯马一带,一看就是东周“曲沃代翼”之后的晋国。可西周的晋国在什么地方,我还是困惑。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我仔细寻觅,原来,晋国晋阳城就藏在深山,多少次走过路过又都错过,面对面不识。所幸有人有缘见过,认得清楚;用心写过,记得明白,才没有与之擦肩而过。
1500年前,颜之推在上艾见过晋阳城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在自己的著作《颜氏家训·勉学》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吾尝从齐主幸并州。自井陉关入上艾,县东数十里有猎闾村。后,百官受马粮在晋阳——东百余里亢仇城侧。并不识二所本是何地,博求古今,皆未能晓。及检《字林》、《韵集》,乃知‘猎闾’是旧‘䜲馀聚’,‘亢仇’旧是‘䜱䜪亭’,悉属上艾。时太原王劭欲撰乡邑记注,因此二名闻之,大喜。”
这应该是中国历史文献中,最明确记录古州平定的一段话,然而,也是最莫名其妙的一段话。这莫名其妙的背后,也许就隐藏着一段历史真相:猎闾村、亢仇城、晋阳城,“悉属上艾”,都在上艾县。也就是说,历史上的晋国都城晋阳城,就在古州平定,今属阳泉市,这颜之推说的话靠谱吗?
颜之推的这段话,寿阳平舒的祁寯藻肯定看到了,他是这样解读的:咸丰六年,寿阳祁寯藻在《䜱䜪亭集》自序中写道:“䜱䜪亭,为吾乡古迹。曩读《颜氏家训》,喜其奇字,拟补筑亭于方山,为退老读书之地。荏苒至今,斯愿未遂,取以名集,用志向往。”
可见,祁寯藻不仅见过这段话,而且直接将“䜱䜪亭”搬到了寿阳,为此,祁寯藻还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䜱䜪亭集》。堂堂三代帝王师,喜欢这几个“奇字”可以,但喜欢到这么不说理的地步,也是可爱极了。而且,祁寯藻的解读,直接影响到寿阳县志的编纂。
光绪版《寿阳县志·杂志》载:“䜱䜪亭,北齐《颜氏家训》云:‘晋阳东百余里亢仇城。不识本是何地。及检《字林》《韵集》,乃知亢仇旧是䜱䜪亭。属上艾县。’按《马首农言》云:‘宗艾,疑上艾之故称。’又自题《䜱䜪亭图序》云:‘今太原县,故晋阳也。北齐移晋阳于汾水东,䜱䜪亭在晋阳东百余里。当即今寿阳县地。’”
莫说颜之推是亲自来在了上艾县,又亲眼见到了上艾县里的晋阳城,单就将寿阳宗艾怀疑为上艾故称,这是极不严肃的。然后,他以太原晋阳城为起点,向东百余里找䜱䜪亭,可不就进入了寿阳境内嘛。问题是你把颜之推的结语“悉属上艾”置之不理,或者干脆把上艾都搬移到了寿阳,就为了说明“䜱䜪亭”在寿阳,这是不是有点强词夺理啊?《马首农言》是祁寯藻的代表作之一,别的不说,字里行间那种对家乡的热爱,时至今日都感动着我们,我只能把祁寯藻的解读看成是他老先生对“䜱䜪亭”是太喜欢了,简直是狂热地喜欢。
他不仅仅是喜欢,而且还要在寿阳方山新建一座“䜱䜪亭”出来。没建起,就以䜱䜪亭来命名自己的文集,在文化上竖起䜱䜪亭这座丰碑来。在72岁的渔庄兄给65岁的祁寯藻画像并寄题诗中我们看到:“马首城边明月,䜱䜪亭外秋山。何日一尊相对,论诗消我余闲。”䜱䜪亭俨然是寿阳一景了。
无独有偶,清代文化大家张穆就更绝,他是号称“阳泉故里”的平定州大阳泉村人。张穆,字石州,晚年自号“靖阳亭长”。清朝一班子文人雅士与张穆这个“靖阳亭长”唱诗作画,留下来一段文雅趣话,隐隐约约,我们从中都能看见靖阳亭的影子。
何秋涛《题张丈石洲〈烟雨归耕图〉》有“忽然示我《烟雨图》,靖阳亭古归思急”。曾国藩《题张石州〈烟雨归耕图〉》亦有“靖阳老翁饥不死,四十年来噉书史”这样的诗句,其皆称张穆的晚号。
《烟雨归耕图》是康熙年间由钱塘画家戴苍为绍兴朱彝尊绘制的。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为此,朱彝尊填《百字令•自题画像》词于图上。后来,这幅画简直就成了清代文人雅士的一场精神狂欢与笔墨盛事。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二月,张穆、何绍基又各自摹写《归耕图》一幅,也依竹垞原韵填词于画上。
张穆百字令《自题烟雨归耕图》写道:“客游倦也,问几人信我,山林畸士。辛苦平生馀底物,数卷残书而已。垅上春腴,图中秋老,活计无逾此。山堂在眼,行幐打叠归耳。
一笑竹垞当年,长杨奏赋,负吾师田水。开国风流难在睹,何事行歌燕市。猎聚田芜,靖阳亭古,耕作吾家事。绿蓑青笠,渊明应说今是。”
山西博物院现藏为张穆题文人吴儁《烟雨归耕图》卷。此卷引首是何绍基题《烟雨归耕图》,落款为“靖阳亭长属东洲山农题”,拖尾还有何绍基、祁寯藻、冯志沂、苗夔、曾国藩、何秋涛、冯式训等38人题跋。画心浅设色绘一人,蓑衣戴笠,在蒙蒙细雨中荷锄而归。张穆在画面中留有两处题款,墨色丰润,用笔凝练。题款前后钤有六方印章,其中就有“靖阳亭长”、“靖阳亭”以及“张穆之印”。
张穆虽然身居北京,但是心系乡园,晚年更是向往归耕,我们从词中能感受到他那一份浓浓的乡愁。他肯定也读过颜之推的书,也看到了颜之推笔下的家乡,那“悉属上艾”的几个古字古地名中,他对靖阳亭情有独钟,竟自号为“靖阳亭长”。当然,张穆是地理大家,一部教科书级别的《蒙古游牧记》 16卷,至今无出其右者,却在家乡的考证上慎之又慎,你就是翻遍张穆的所有作品,也找不到像祁寯藻那样的断言,那么,这个把“猎聚田芜,靖阳亭古”都写进了自己的词中,并自认为是“耕作吾家事”的地理学家,确实也没有在家乡这块古老而沧桑的土地上确证靖阳亭之所在,就更不用说晋阳城一事了。也许在张穆心目中,对颜之推一说抱有无限的敬意,他虽然不能确证晋国晋阳城之所在,但他却确信颜之推看见的“悉属上艾”是千真万确,并以“靖阳亭长”为号,向世人庄严宣告,靖阳亭就在我的家乡。
被清初文坛领袖王士祯誉为诗家“仙才”的蒲州诗人吴雯,写《平定道中》诗云:“䜲馀聚落䜱䜪亭,岂识经行山路东?久向颜家爱奇字,新诗记在玉屏风。”可见颜之推这段话对后来文人雅士的影响,一旦踏入平定古道,不知道这几个古字,怎么能称之为文化人呢?
同样的内容,在州志中也没有缺席。乾隆版与光绪版《平定州志·古迹》中皆有这样的文字:“猎闾邨亢仇城延志云苗生述北齐黄门侍郎颜延之家训云吾尝从齐主幸并州自井陉关入上艾县东数十里有猎闾村后百官受马粮在晋阳东百余里亢仇城侧并不识二所本是何地博求古今皆未能晓及检字林韵集乃知猎闾是旧䜲馀聚亢仇旧是䜱䜪亭悉属上艾时太原王劭欲撰乡邑记注因此二名闻之大喜”。
这州志所引文章内容,均与《颜氏家训·勉学》中的文章一样,只是这“《延志》云:苗生述北齐黄门侍郎颜延之《家训》”有误。《家训》作者是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可这颜延之是谁?这里的《家训》,确实是《颜氏家训》,但是,这颜延之与颜之推却不是一个人。
颜之推何许人也?颜延之又是何许人也?
颜氏以孔子门生复圣颜回为颜氏始祖,祖籍皆为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颜延之的曾祖颜含,是渡江颜氏的“始祖”,《晋书》有传。《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也出自颜含这一支。颜之推《观我生赋》中提到,“去琅琊之迁越,宅金陵之旧章”,可见颜家一直居住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颜延之为颜氏第三十世,颜之推为第三十五世,我们熟悉的大书法家颜真卿已是第四十世了。
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是南朝刘宋文学家,颜延之和陶渊明私交甚笃,文章之美,冠绝当时,而与谢灵运词彩齐名,并称为“颜谢”。颜之推(531年—约597年),字介,是北齐黄门侍郎。
显然是明代延论在初编《平定州志》(延志版)的时候,这苗生在最初引述《颜氏家训》的时候,就将作者搞错了。当颜之推写作《颜氏家训》的时候,颜延之已经过世一百多年了。鱼鲁帝虎,以讹传讹,而这样的错误,竟然从明万历年间延论创修《平定州志》上,经乾隆版,一直流传到光绪版,实属遗憾。好在《颜氏家训》既是文学名著,又是教育经典,州志上的这点瑕疵,也无伤大雅,更不会影响《颜氏家训》的作者定论。
唐代就有人评价说: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学优才赡,山高海深,常雌黄朝廷,品藻人物。(《颜氏家训序》)而近现代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说:颜之推是当时南北两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时所有大小知识,他几乎都钻研过,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颜氏家训》二十篇,就是这些见解的记录。(《中国通史简编》)
基于此,我认为颜之推的这一段话是对当时事实的一种真实记录,是有其历史文化价值的,一千五百年过去了,他这一小段文字背后所携带的历史文化信息,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读,这真是对我们脚下这块神圣土地的最大不尊重,甚至是一种刻骨的伤害。
断句标点是我加的,与市面上流行的版本都不一样。为了理解的准确无误,我还是试着把这段话翻译出来:颜之推我曾经跟随北齐文宣皇帝高洋巡行并州太原。从进入井陉关即旧关,就进入了上艾县境内,从上艾县往东数十里处,有一个村叫猎闾村。然后,百官接受马粮来到晋阳城——也就是上艾县往东一百多里地的亢仇城旁边。当时我并不知晓这两个地名原本出自什么地方,博求古今,皆未能晓。等到查找《字林》、《韵集》这两本辞书之后,才知道这“猎闾村”就是古代的“䜲馀聚”,而这“亢仇城”,就是古代的“䜱䜪亭”,而这几个地方,也都统统属于上艾县。当时,太原人王劭正要编撰一本反映本土乡镇村落变迁实录之类的书,因为听到了这两处罕见的地名,那是非常高兴。
这样看来,颜之推跟随21岁登基的高洋皇帝从井陉关进入上艾县之后,并没有直奔太原,而是从县城往东行走了数十里,看见了猎闾村。又向东行走,在县城东百余里处来到文武百官接受马粮的地方,也就是亢仇城旁边的晋阳城。问题是颜之推在这里看见了晋阳城,并没有感觉奇怪,反而是沿途的两个地名激发了他莫大的好奇心,一探究竟,原来如此。找见出处的颜之推,自以为把问题解决了,就把这段故事当作做学问必须要刨根问底的范例而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写了下来,成为家训传承下去,这态度首先是端正的,做学问的学风也是严谨的,那么,颜之推把所见所闻所记录下来的这些文字,就当是真实不虚可证可考可引可用而确信无疑的史实。
上艾县,就是今天的平定县,自古及今,都没有任何疑议。光绪版《平定州志·沿革》载:“平定当(秦)置三十六郡时,为上艾邑,隶太原。”“汉,上艾县,属太原郡。”“东汉属常山国(治在今河北正定)。晋属乐平郡,析置乐平县(今山西昔阳)。”“北魏更名石艾,真君九年(448)罢,孝昌六年(北魏孝明帝孝昌年间仅有三年,绝无孝昌六年,疑误。然北魏孝明帝孝昌元年,也正是其正光六年,所以应为525年)复。”也就是说,自秦汉以来的上艾县,到南北朝北魏初期更名为石艾,到北魏末期,又恢复上艾原名,其间更名不到一百年时间。
据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北史·本纪卷七》记载,天保元年(550)夏五月初十,北齐文宣皇帝高洋在邺城南郊登坛即位。九月二十三日,“幸晋阳。是日,皇太子入居凉风堂,监国。”冬十月初三,皇帝乘法驾金车,“入晋阳宫,朝皇太后于内殿。”初五,特赦“并州、太原郡、晋阳县及相国府”四所监狱的囚犯。这应该就是正史当中所记录的颜之推所参与过的“文宣皇帝幸晋阳”一事。
按照常理,儿子当上皇帝了,衣锦还乡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当紧之事是要见到自己的母亲,让她享受到母以子贵的顶级荣华。然而,从九月二十三来到晋阳,十天之后才进晋阳宫内殿朝见自己的皇太后母亲,你不觉得反常吗?而且,你知道这位皇母是何许人吗?那可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娄昭君。
这件事确实是记录在正史里面的,但后来经过史学家的一番考证,发现李世民有刻意美化自己的嫌疑,所以李渊这事是不是事实还有待商榷。李渊夜宿晋阳宫一事和晋阳起兵有关,在史料中是这样记载的,说的是李世民随李渊到了太原之后,开始结交那些江湖义士和有能力的人。后来他怕李渊不同意起兵,就从裴寂开始着手,想说服李渊。
李世民先是和裴寂到处玩,然后又让人陪着他赌,每次都让他赢钱,等到时机差不多的时候,李世民就把心里的想法告诉了裴寂,裴寂选择帮助李世民。后来,裴寂天天去找李渊喝酒,然后每次都送他美女,李渊也都来者不拒。过了几天以后,裴寂跟李渊说,那些美女都是晋阳宫的,因为你儿子想起义,又怕你不同意,所以只能用这种办法逼你了。
李渊一听,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了,因为晋阳宫的宫女都是杨广的人,如果被他知道了这事,那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了,于是他决定支持李世民起义。在真正起义之前,李渊反悔过,但最终还是参加了起兵。在上面这个故事中,李世民被塑造的年青有为,而李渊则是既好色,又优柔寡断的形象,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但李渊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人物,后来,有人找到了一本名为《大唐创业起居注》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温大雅,他是李渊的朋友,亲历了晋阳起兵的前前后后,他写的东西肯定比正史更有说服力。他笔下的李渊是个有智慧并善于隐忍的人,在他的谋划下,晋阳起兵才得以顺利进行。历史早已远去,不知真假,但李渊父子确实举起了反隋大旗,这也是大势所趋。
是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既修太原
禹,是我国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末期部落联盟的领袖;是继唐尧、虞舜之后,又一名传华夏青史的传奇式英雄人物;中国上古代时代的所谓“禅让”制度,就由他而结终;中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就由他发轫。史载,禹姓姒氏,名文命,乃鲧之子,又称大禹、夏禹,戒禹。
大禹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洪水泛滥、久冶不息的年代。他的父亲鲧就是受尧命而治水,因不得治水之法,以垒坝筑偃,堵塞洪水为己任。结果愈治愈泛,水患益盛,最终被帝舜治罪,极死羽山。是时,禹为夏后氏部族酋长。
鲧被极死后,水患并未止息。大禹子承父业,受舜命于危难之际,献身于治水,并以治水成功而传名后世。是时世造就了英雄。大禹治水,一改其父“以壅塞而阻水”的方法,以疏通河道,渲泄洪流为主,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劳神焦思,泽行路宿”,“三过家门而不入”,“以蹙洪水”,终使“洪波安息”,“水患大冶”。由于大禹冶水成功,解民于倒悬的丰功伟绩,他被推选为舜的继承人,从夏后氏部落酋长的位置,一跃而成为舜之后的部落联盟领袖,开创了夏代。那么,大禹治水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太原晋中一带有关于大禹治水“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美丽传说,太原的系舟山相传为大禹冶水时,曾系舟于此山的古址,这又说明什么呢?
“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关于大禹治水,口耳相传,家喻户晓,史书多载,人口脍炙。最早记载,见诸于地理名著《禹贡》。《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著作年代无定论,出自谁手史无载。对此,在上下数千年的探寻中,学术界的共识是: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迄今最早的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地理著作。前面我们提出:大禹治水究竟从什么地方开始呢?这个问题在《禹贡》中有较为明确的记述。是书首段便说:“既载壶口,冶梁及歧。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五个古代地名,即壶口、梁、歧、太原、岳阳。壹口,是古代的自然地名,即古今闻名遐迩的“黄河壶口瀑布”,在今山西省吉县西北。梁、歧都是山名,梁山在今陕西省韩城县西;歧山,在今陕西省歧山县东北。这三个古地名所指的地方,分别位于黄河晋陕大峡谷南出口地带的东西两畔,夹河而峙;另外两个古地名,一个是太原,一个是岳阳。所谓太原,就是台骀渲汾障泽之后出现在汾河中上游的大平原,即位于山西省腹地的太原盆地。所谓岳阳,在古代北岳霍太山之南,即今太岳山南霍州市境。因其地在霍太山之南,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故名岳阳。这两句古话又告诉我们:大禹冶水起始冀州,“从壶口开始兴工,开凿了粱山和岐山,(疏通黄河后)又从太原修治(疏导汾河),一直到霍太山的南边。”可见大禹冶水就是从流经山陕的黄河中游开始的;就是从古太原的汾河中游开始的。
大禹为什么要先修黄河再治汾河呢?是因为他汲取了鲧冶水失败的教训。这一点《晋乘搜略》说得明白:“洪水方割时,壅汾水不得出,震及帝都,鲧极意崇防,因汾治汾,而不计汾之不泄”。《太平寰宇记》也说:“河道开斯汾水可受,禹急河之大而汾治,鲧急汾水小而不治。”这两段话的本意和含意是:黄河发大水,大洪峰来到时,洪水滔天雍塞了狭窄的河道,汾水入黄河之道被阻塞,泄流不出,于是潴留于汾河下游。这样上游之水继续泄入下游,下游之水却进不了黄河,有入无出,日聚成灾,位于汾河下游河岸之傍的帝尧之都平阳也处于水患之中,民心动荡,惶恐不安。鲧受尧命冶水,殚精竭虑筑坝修堤进行防范,治理汾河水患。但是,他没有想到汾河水患,源出于黄河洪大阻塞汾水泄流,潴留为患的原因。更没有想到,只有疏通黄河河道,才能使汾水顺利进入黄河,从根源上清除水患的问题,而是违背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抓末丢本,在汾河中上游筑堤修坝,堵塞汾河南流之水,“堙以物堵也”(《洪范》)。企望阻挡汾河水进入平阳,以保尧都平安。殊不知坝越筑越长,堤越修越高,水越聚越多,终于导致“防高而水壅,水盈则漫,风激则崩”(茅瑞征《禹贡》注)的后果,酿成更大的水患,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大禹总结鲧冶水失败的教训,采用“先疏而后防”的方法,先率众疏通拓宽黄河河道,“既载壶口,治梁及歧”,排除了黄河洪流不畅,阻塞汾河入道,潴留为患的根本故障,“决大河而放之海”,“猝引洪流就下”(宋苏东坡言,见《晋乘搜略》)。然后,挥师北上,在汾河中上游的太原盆地,疏通汾河淤结之河道,开渠挖洫,凿山通沟,“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因其水势,而利其导之,使汾河之水通畅于黄河。终于获得治水的成功,并因之而传名于青史。
时至今日,当年汾水为患,大禹治水,在太原盆地留下的一些遗址踪迹,史载不绝,仍然依稀可寻。《读史方舆论要》说:“阳曲九十里系舟于此,今有石如环轴。”《寰宇通志》载:“汾阳县万户山为县镇,尧时洪水众山皆没,惟此山不没,所济者前户,故名万户山,其巅平坦可居万户,尧时龙门未厥,上游之水无所泄,壅而四出,壅遏汾水及诸山,愈急愈高,至于灭顶。”而且,因大禹治汾于太原,所以太原又有“夏墟”,“大夏”之别称,古晋阳城还有以“大夏”命名的城门。
“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
山西有一个著名的民间传说,尤其盛传于太原、晋中一带。说的是当年大禹冶水前,太原曾经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名字叫做晋阳湖。大禹为了空出湖水,让人们居住,便在晋阳湖周围的群峰众壑中,选择山体最薄、地势较低的南部为突破口,率先打开了灵石口,排出了晋阳湖之水,空出了太原盆地。这个故事就概括为一句话:“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
这个故事是美丽的,它反映了山西人民、太原人民对大禹丰功伟绩的眷恋之情,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对治水灭患、造福于民的大禹的深切怀念。但是这个故事在千载悠悠的传承中,有了新的变异,已难寻大禹治水“既修太原”的古老朴实踪影。从时间上来界定,这个故事最早产生于隋代之后,因为“灵石”是隋开皇初年疏理汾河河道时才被发现。其石质地坚硬,色质苍苍,叩击铮铮有声,被尊称为“灵石”。隋文帝杨坚认为此石是上天降瑞,遂亲颁诏制,于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从介休县划出西南之地,新置了一县,定名“灵石”。大禹治水距灵石建县约两三千年,当时并无“灵石”显现,也无灵石建县,何来“灵石口”之名,无疑得之于灵石出现、灵石建县之后。需要补述一笔的是,太原盆地的南出口,正在灵口——霍州一线,此地山环峰包,地形封闭,是汾河通往下游的必经之地。从上面的传说故事中,可以折射出,当年大禹治水“既修太原,至于岳阳”之前,汾河流经此处时,河道狭窄,曲折蜿蜒,每当汾河水汛,极易受阻不畅,形成巨大洪峰,造成汾河中下游水患。可以想见“当尧之时洪水之患并、晋为甚”的史载,恰如《尚书·尧典》所叙:“其浩荡之形曰怀山、曰襄陵、曰滔天”之状。大禹治水以疏通为主,自太原至岳阳三百余里,尤其是从灵石至霍州一段,河床进入崇山峻岭,深谷险崖,在此凿石开山、通渠拓积,疏导拓宽曲折狭窄河道,是何等艰难。正是由于大禹的冶水,才使太原盆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也为太原五千年文明史留下深深的印记。
当然是《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最为著名了。除《诗经》、《楚辞》外,凡先秦魏晋南北朝各代的诗歌谣谚概予收录,详注出处及版本异文,每位诗作者前均列小传,是研究中国诗歌史的重要参考书。裒集先秦、汉、魏、六朝诗歌的总集,明代有冯惟讷的《诗纪》,近代有丁福保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前者失之芜杂,真伪不辨;后者虽然力纠前失,但匡谬未尽,又失收先秦的歌谣逸诗。
晋阳小学的资料
请看百度资料
晋阳小学,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路383号,五大花园住宅小区,创办于民国5年(1916年),[1]悠久历史。2001年8月,为满足晋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而择地按24个班办学规模新建。目前学校占地22800m ,总建筑面积6580 m ,36个教学班,1864名学生。全校在编在岗教师87人,代课教师10人,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83人,占总数85%;研究生学历1人,占1%;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48人,中学高级教师职称1人。 近年来,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依托社区经济、文化、科技和地处城乡的资源优势,坚持“和谐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关注每位教师情意、知识、能力专业发展,强素质、做名师;关注每位学生全面、个性、创新和谐发展,求真知、做真人”为教育理念,以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城郊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为牵引,秉承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认真落实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实效的教育研究”发展策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和谐教育带动学校工作整体推进,通过特色教育打造学校区域优势,通过教育科研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几年来,学校各方面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是武侯区办学水平评估表彰单位。学校先后被武侯区委、区政府评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科技教育先进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是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成都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基点校,四川省智能机器人实验学校,全国科学教育优秀实验基地学校。
写一篇关于成都晋阳小学的百年历史的作文和诗歌及词今早起来,脑子就阴沉沉的,记得昨日刮起大风,便料知今日下起大雨。
吃完早饭,就又要开始这一天的活了。笔在白纸上挥动,此时此刻想天黑一样,屋里黑压压一片,慌忙之中,我打开客厅的大灯,看这情景,该来的还是要来的,果然不出所料,一会儿便下起了大雨,来的匆匆,一来便如此之大,之听见窗台外的铁皮被雨点砸的“啪啪”作响,声音如同晴天霹雳,而屋内的弟弟妹妹们显得格外安静这种情形让人心生一种恐惧。他似乎累了,他用眼泪来告诉人们他的委屈,他累了,他的喘气声化为强风在天地间狂暴的奔驰,消停了一会儿,他又开始了哭泣,这次比上次稍稍微弱了些,也许是他给了炎热夏天中人们的凉爽,人们对此而感到快乐,夏天的炎热全被抛之脑后,此时面对的是夏雨带来的凉爽。大地妈妈为夏雨展开笑容;小草小花为夏雨换上了新装;人们为夏雨带来的凉爽而欢呼,这不是哭泣,是自然和谐,是天空开心的泪水,是天地的见证,他让天空焕然一新,让大地容光焕发,天地间洋溢着一种喜悦。这种喜悦连绵不断……
太原的历史我需要太原从隋朝到清朝的历史,最好能详细点,谢谢了大夏、夏墟、大卤、太原、晋、晋阳,在远古太原的这六个名字中,有的流传至今,有的沉入了历史的谷底。
太原多别称,人们最乐道的是“晋阳”和“并州”。晋阳,《水经·晋水注》谓“城在晋水之阳,故曰晋阳矣”。
其沿革前已述其详,由肇建始,至隋唐达于鼎盛,持续发展15个世纪,直至宋初被人为堕城前,曾长期为太原郡、太原府治,以至被兼称“太原”。 它即是与原晋阳太原府仅一河之隔的唐明镇新建太原的前身,人们以晋阳为太原的雅称,是很自然的。
今太原地区的晋阳堡、晋阳湖、晋阳饭店等,皆取义于古晋阳城。 并州、并:《周礼·职方氏》说大禹治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其一,地当今河北中部及山西中北部。
《晋书·地理志》谓“而云并者,盖以其在两谷之间也”。汉魏迄唐宋沿古制长期置并州;历代辖地参差而渐次紧缩至汾河中游,治晋阳太原府。
待到并州的建制早已撤销,依然被习惯地呼作“并州”。明江南诗人浦源《并州寒食》:“梦人故国千里远,觉来寒食在并州。”
唯其如此,至今并州被用作太原的别称,而又以太原简称“并”。 新闻报道常有“……抵并”、“……莅并”,意谓他们抵达太原。
今太原的“并州路”、“并州剧院”。“并州饭店”等,亦盖出诸此。
古来太原还有大夏、夏墟、平阳、大卤等称谓。 大夏、夏墟:这两个名字其实是一个概念。
《左传》昭元年(前541)“迁实沈于大夏”。 杜预注:“大夏,今晋阳县。”
何以太原又名“大夏”?《帝王本记》说“禹自安邑都晋阳,至桀徙都安邑”。这就是说,既然夏禹曾以晋阳为都,那么称晋阳为“大夏”自属顺理成章的事。
墟者,故址,故城。《广雅·释诂》:“墟,尻(地,居)也。”
王念孙疏证:“邱、墟皆故所居之地。 ”《战国策·齐策六》:“破万乘之燕,复齐墟。”
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三台即景》:“城郭成墟人杰在,同趋新厦话离衷。”一言以蔽之;夏墟与大夏系同义异称。
平阳:据《帝王世纪》,帝尧做天子前曾居晋阳,做天子后建都平阳(今临汾)。世代相传“尧都平阳”,亦便称其故居做“平阳”。
大卤:《春秋》昭元年(前 541):“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杜预注:“大卤,大原晋阳县。
……《谷梁传》云:‘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所谓“号从中国,名从主人”。
夷狄何以称“大卤”?因为古来晋阳汾东多盐碱斥卤之地。据《元和郡县志》卷13记载,晋阳汾东直至唐代井水还咸苦不能食饮,要靠渡槽“晋渠”吸引汾西的晋水供吏民之用。
至若古来周边夷狄旌称“大卤”,而中国华夏族称“大原”偏不称“大卤”,系出于“盐碱斥卤”既不过是晋阳的个别局部,在偌大晋阳地区并不具有代表性;又所宣扬者非属一方真善美方面,人们不喜欢它。 太原形胜在晋祠,太原灵脉在晋祠。
“叔虞百里,居之河汾。 帝刻桐叶,天书掌文。
礼以成德,乐以歌薰。天子无戏,唐有其君。”
这是南北朝时期流落北国的大诗人庾信写的一首《成王刻桐叶赞》。诗中描述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桐叶封弟”的故事。
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叔虞施政有方,国富民强。
叔虞传位于其子燮父,改国号为“晋”,这便是晋国的由来。 因为在上古时代,太原曾经是唐尧故国,隋末起兵于太原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夺得天下以后,把新兴的国家命名为“大唐”,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直到今天旅居海外的华人,都以唐人后裔为荣,甚至把大片华人聚集地命名为“唐人街”。 追本溯源,唐文化的发祥地就在山西太原。
在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太原曾经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太原故国、北朝霸府、天王北都、中原北门、九边重镇、晋商故里……“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只要来过太原的人,都会深深地陶醉在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之中。
太原,是我国北方的文明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交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早在十万年之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太原的土地上。
义井和东太堡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又告诉我们,在七、八千年前的母氏氏族公社早期,太原的先民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殷商时太原为古国北唐,考古学家曾在太原许坦村一带,发现了商代的文化遗址,定名“许坦型文化”。
春秋末期,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显赫于世的晋阳古城问世于汾河晋水之畔,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晋阳古城在战国初期,曾做过赵国的都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设置了太原郡,郡治晋阳。 汉代并州刺吏部设治晋阳,这也是太原称并州之始,太原简称“并”亦来源于此。
是时,太原已成为全国十三州部治所之一,闻名遐迩。南北朝时,晋阳又是东魏和北齐的“别都”,始终保持着“霸府”的地位。
隋代,太原是全国的第三大城市,地位仅次于长安和洛阳。强盛的唐王朝发祥于太原,因晋阳古有唐国之称,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遂以“唐”为国号。
唐代初期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战乱的五代十国,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于举国。
太原有哪些私立小学有太原北辰双语学校、山西通宝育杰学校、金太阳小学、太原杏岭实验学校、太原华师双语学校等。
1、太原北辰双语学校 太原北辰双语学校是由太原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现代化全日制寄宿学校。 学校前身是太原关心下一代学校,2012年6月19日经太原市教育局批准更名为太原北辰双语学校。
学校分为太钢校区和高新校区。 2、山西通宝育杰学校 山西通宝育杰学校创建于1993年。
学校与山西大学、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财经大学等高等院校毗邻,是山西省改革开放后首所民办中小学校。 学校先后被国家、省、市教委命名为英文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太原市德育示范学校、 山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社会力量办学优秀学校、中央教科所实验学校、中国雏鹰行动试点学校。
3、金太阳小学 金太阳小学成立于1997年,是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兴办的一所设施一流、管理科学的新型教育基地。 位于太原市并州路邮电前街3号,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教学大楼设计精巧,富于幻想,总面积达到9000平方米。
学校内设小学一至六年级,每年级各设一个教学班,每班学生人数限在30人内,符合小班化教学的特点。 4、太原杏岭实验学校 太原杏岭实验学校是经太原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寄宿民办学校,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凯旋街10号,占地面积220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在校师生四千多人。
学校有综合实验大楼、中小学教学楼、标准塑胶田径场、阶梯教室、体育馆、图书馆、计算机房、理化生实验室等。 5、太原华师双语学校 山西金 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太原华师双语学校,是经太原市教育局批准,所全日制封闭式寄宿制私立学校,实施基础教育和普通中学教育,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
本文2023-08-04 21:46: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