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在古代的别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2收藏

太阳在古代的别称,第1张

金乌

金乌,指的是太阳的别名,也称为“赤乌”,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之一。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红日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乌鸦,黑乌鸦蹲居在红日中央周围是金光闪烁的“红光”,故称“金乌”。 金乌形象原是二足西汉后期演变为三足(见马王堆非衣九阳,二足金乌)。

因为神话中说,太阳里有三足乌鸦,古代人们就把“金乌”作为太阳的别名,也称为“赤乌”古人还有以“乌飞兔走”比喻日子过得快。

三足乌又称三足金乌,金乌,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之一,金乌形象原是二足西汉后期演变为三足详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二足金乌、传古代人看见太阳黑子,认为是会飞的黑色的鸟——乌鸦。

又因为不同于自然中的乌鸦,加一脚以辨别,三足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驾驭日车的神鸟名。为日中三足乌之演化。三足乌亦称“踆乌”。居于日中,有三足。

三足乌鸦,因为在红日中的黑乌鸦,其外围是金光闪烁所以常称为金乌,据说吸收了太阳的光芒,因此有着巨大的能量,当时天神争权,火神打算借助金乌毁灭太阳神,但最终失败。

传说,上古洪荒时期,盘古开天陨落,左眼化为太阳,几个元会后,太阳孕育出了三只三足金乌,分别是帝俊,羲和和东皇太一。他们在不周山之上建立了妖族的领地——天庭。

天帝帝俊和羲和结合生了十只金乌,后由于十只学艺不精的小金乌飞向人间玩耍,自身携带的太阳精火没有收敛而造成人间灾难,被巫族大巫后羿射死九只,传说,剩下的那只金乌一直呆在太阳上,兢兢业业的驾驶这太阳东升西落。

扩展资料

神话故事

上古帝尧时代,忽然有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只晒得土地焦热,禾草枯干,因此造成可怕的大旱,人民苦不堪言。

帝尧向天帝祷告,请求援救。天帝就派了羿来帮助帝尧。

羿,又名大羿,是擅长射箭的神人。当大羿辞别天帝的时候,天帝曾赐给他一张红色的弓和一个白色的箭袋,袋里装满了箭。

大羿带着他的妻子姮娥来到了人间。姮娥,后来又称嫦娥,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帝尧见了他们,大喜过望,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并且要求立即施展神力,惩治一下胡闹的太阳。

大羿听了帝尧的恭维和请求,十分得意,当即取出天帝所赐的弓箭,走向广场,对准天空十个太阳中的一个,嗖的一箭,射了出去。起初,不见动静,稍隔一会,只见那个太阳猛地爆裂开来,火光乱迸,纷纷散落下一些金色的羽毛来。随即轰然一声,掉下了一团红亮的东西。

人们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硕大无比的金**的三足乌鸦,身上还插着大羿的那枝神箭。望一望天上,果然少了一个太阳,人们不禁同声欢呼,额手称庆。

大羿更加得意了,于是又射出第二枝箭,又一个太阳掉了下来,又一次引起了震天动地的欢呼。接着,第三枝箭,第四枝箭……一枝一枝的射上去,太阳就一个一个的掉下来,人们的欢呼连连不绝。空气立刻转冷,焦旱枯干的灾难,眼看就要解除了。

帝尧当然高兴极了。但是,当他看见天空只剩下一个太阳,而大羿射箭的兴致似乎还没有尽的时候,他急了,赶紧从大羿的箭袋里,把剩余的箭全部抽去。这样,才提醒了大羿,留下一个太阳,要不,成了黑暗的世界,可麻烦了。

描写太阳的诗句整理如下:

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佚名《击壤歌》

2、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佚名《陌上桑》

3、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韩偓《晓日》

4、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蠙《登单于台》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三首》

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11、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李白《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12、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

13、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赵匡胤《咏初日》

14、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杨素《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15、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16、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李煜《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17、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柳恽《江南曲》

18、日星隐曜,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19、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刘叉《偶书》

20、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寇准《咏华山》

2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23、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渔翁》

2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柳宗元《小石潭记》

25、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26、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李华《吊古战场文》

27、日往菲薇,月来扶疏。——左思《三都赋》

28、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李贺《南园十三首》

29、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30、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31、城上日出群乌飞,鸦鸦争赴朝阳枝。——柳宗元《跂乌词》

32、羔裘如膏,日出有曜。——佚名《桧风·羔裘》

33、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李白《日出行 / 日出入行》

34、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张祜《集灵台·其一》

35、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赵匡胤《咏初日》

36、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白居易《卖炭翁》

3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38、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39、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姚鼐《登泰山记》

40、雷雨窈冥而未半,皦日笼光於绮寮。——左思《三都赋》

41、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白居易《长恨歌》

4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御寇《两小儿辩日》

43、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44、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蔡琰《悲愤诗》

45、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46、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李白《扶风豪士歌》

47、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李郢《南池》

48、草木行列,烟消日出。——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49、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王维《桃源行》

50、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李颀《望秦川》

51、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李白《望木瓜山》

52、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53、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杜甫《客亭》

54、莫向东轩春野望,花开日出雉皆飞。——柳宗元《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55、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纳兰性德《浪淘沙·望海》

56、日出瞻佳气,葱葱绕圣君。——李白《侍从游宿温泉宫作》

57、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王质《山行即事》

58、日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腾文。——江淹《别赋》

59、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60、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李商隐《代赠二首》

61、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李白《赠从弟冽》

62、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李白《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63、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

64、日出远海明,轩车且徘徊。——李白《过汪氏别业二首》

65、青门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岑参《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66、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李白《日出行 / 日出入行》

67、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佚名《二翁登泰山》

68、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姚鼐《登泰山记》

69、山高树多日出迟,食时雾露且雰霏。——王质《东流道中》

70、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71、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李白《采莲曲》

72、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73、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李益《度破讷沙二首·其二 / 塞北行次度破讷沙》

74、怅望倚危栏,红日无言西下。——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75、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陈与义《登岳阳楼》

76、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韩偓《晓日》

问题一:请问签辞“日出扶桑”是什么意思 扶桑,传说是每天太阳落山后幻化成金乌修息的地方,日出扶桑,很明显是说太阳升起了,日出了。太阳一升起,万物也就都复苏了,也就是说这是吉兆。从后面的几句看,就是求官得官,求财得财,也可能后面的话是说你求什么得什么。但是还是请记住,别骄傲。

问题二:日出扶桑是什么意思 玄天上帝灵应签 第四十三签 上吉 日出扶桑圣意:日出扶桑万里明,贵人喜庆自亨通。 求财谋望称心意,若问求官定有名。谋望:几番辛苦起二更,只为平生利与名。 喜得太阳出东海,光明无处不亨通。家宅:福星高照汝家门,些小淹留祸不侵。 人口田蚕思欲稳,神前多把好香焚。婚姻:如今喜得自投机,正好成亲过礼仪。 两下相求无别虑,休提年长与年抵。失物:束西古路旧林前,失去踪由在裹边。 死物依然生活物,不须惆怅把人冤。官事:是非无故陷平人,何用忧心怯杖刑。 自有贵人来喝散,终无囚狱不须惊。行人:故人久去在天涯,万水千山未到家。 今日传音信至,平安报到免咨嗟。占病:平安无事不烧香,直待临危告上苍。 汝病欲求安痊日,除非舍去世间脏。解曰:占家宅人口平安,自身有喜,失物见,病者不妨,求财大利,行人有信,官事有理,求官得位,六甲生男,婚姻可成,田蚕大熟,六畜兴旺。

问题三:日出扶桑是什么意思 日出扶桑为蓬莱十大景之一,景致壮丽磅礴,别具一格,历朝历代题咏颇多。在蓬莱阁观日出扶桑,是一大美的享受。日出前,东方水平线上一片火红,旭日东升,冲破层层云雾,放出万道霞光,一轮滚滚红日托动在沧波与长天之间。十分辉煌壮丽。

问题四:日出扶桑是什么意思寻人 ◎ 扶桑 fúsāng (1) 又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 (2) 神话中的树木名 (3) 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 (4) 传说中的东方海域的古国名,我国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 /80 日出扶桑指太阳出来的地方

问题五:日出扶桑家家景,明月银河处处欣是什么意思 太阳出来了,每家每户都去采桑叶,到了夜晚,月亮出来了,家家户户都休息了

问题六:扶桑是什么意思 5分 扶桑在此指日本国。近代,应自梁启超起将日本和扶桑联系在一起至今。

问题七:与日出扶桑意思相同的词 日出扶桑为“蓬莱十大景”之一,景致壮丽磅礴,别具一格,历朝历代题咏颇多。在蓬莱阁观日出扶桑,是一大美的享受。日出前,东方水平线上一片火红,旭日东升,冲破层层云雾,放出万道霞光,一轮滚滚红日托动在沧波与长天之间。十分辉煌壮丽。

对于这种有具体地点限制的代表性词语,很难找到能完全替代它的词语。

下面有些形容太阳的成语

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日上三竿,阳光普照,骄阳似火,夕阳西下,红日东升,长河落日,霞光万道,红日习习,红日西斜,红日西下,日升月落,日暖生烟,烈日如火,夕阳西照,色彩斑斓,无处不在,虚无缥缈,无影无形,无孔不入、

问题八:“日出扶桑,云飞苍梧”是什么意思? 30分 太阳慢慢升起 高过扶桑树 云朵飘浮在苍梧的上方 说明苍梧和扶桑很高

问题九:云生蓬莱岛,日出扶桑枝是什么意思 唐朝吴筠 的“云生蓬莱岛,日出扶桑枝。万里混一色,焉能分两仪”(《听尹炼师弹琴 》),描写了日出东隅,万里同色,不能分清颜色的壮观雄浑景象

日本列岛上在4世纪后才出现国家,之前只有部落,日本列岛原来并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据《汉书》、《后汉书》记载,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的图腾。相传在七世纪初,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处太子”,这就是日本国名的雏形。直到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史将其国名改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其后沿用,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新唐书·日本传》中有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 此外,在汉语中,“扶桑”、“东瀛”也是日本国名的别称。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

一、 基本概念

a日、月、年、岁

古人经常的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

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

年的概念和农业有关,《说文》:“年,熟谷也”。谷物的成熟周期意味着寒暑往来的周

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年。在远古,年和岁是有区别的。“岁”表

示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

月初一这段时间。

b 阴阳合历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

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有6个大月30天和6个小月29天。有大小月之分,是因为

月相的变化在29-30天之间(精确数值是2953天)。每年12个月一共354天,但这个数还

不够1个太阳年。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是3652422日,比阴历12个月的总和还多出

11天多。所以阴历每过3年就和实际太阳年相差1个月的时间,所以每3年就要加1个月,称

为闰月。这样是为了使历年的平均时间约等于1个太阳年,并且和自然季节大致符合。

置闰是古代历法中的大事。《左传文公六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世

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还要五年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

五年闰两次要多了些,后来规定19年闰7个月。

关于闰月的安插问题,在殷周时代就有记载,闰月一般放在年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

的年份甚至出现一年两闰。但到了春秋时代就再也没有这种状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

,称为“后九月”,上古还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当闰而不闰叫“失闰”。如

何安插,是古代历法的重要问题。

c 四季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季

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古书常把这些名称作为

月份的代名词。《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里的仲春指的

就是夏历二月。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

》: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的生命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

,因为史料都是记年体的。后来历法日趋周密,春秋二时再分冬夏二时,有些古书所列的

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秋

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篇》:“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等。

二、 节气

a节气名称

古人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太阳年365又1/4日分为立春、雨水、惊蛰等

24个节气。这些节气先是平分的,平均每个节日是1522日弱。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

,有的规定为 14日(如冬至前后),有的规定为16 日多(夏至前后)。24个节气的名称

和顺序如下:

正月:立春 雨水

二月:惊蛰 春分

三月:清明 谷雨

四月:立夏 小满

五月:芒种 夏至

六月:小暑 大暑

七月:立秋 处暑

八月:白露 秋分

九月:寒露 霜降

十月:立冬 小雪

十一月:大雪 冬至

十二月:小寒 大寒

这套节气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惊蛰古名“启蛰”,汉朝避景帝名讳改。24

节气是和月份的搭配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因为节气跟着太阳年走,和朔望月没有关

系。上述说的是大致情况

古人最初还把24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

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余此类推。

节气的细分和置闰产生过一些关系。由于1人节气加上1个中气的时间大约是305天,要大

于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月加中气要经上月推迟1至2天,推迟到某月就只有节气没有

中气,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

上半年每月6日和21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月8日和23日是交节日期。

b节气的确立

节气的确立和天文有关。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等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

某次就交某节气,实际上24节气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24个不同的位置。

《汉书·历律志》提到过节气与星次的关系,如太阳运行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星纪中央

就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央就交大寒,《律历志》所提到的星次

和节气对照如下:

01.星纪:大雪 冬至

02.玄枵:小寒 大寒

03.诹訾:立春 惊蛰

04.降娄:雨水 春分

05.大梁:谷雨 清明

06.实沈:立夏 小满

07.鹑首:芒种 夏至

08.鹑火:小暑 大暑

09.鹑尾:立秋 处暑

10.寿星:白露 秋分

11.大火:寒露 霜降

12.析木:立冬 小雪

太阳运行到某星次初点,就是前一个节气,如果运行中央,就是后一个节气

这个对照表是《汉书》提到的,惊蛰在雨水之前,清明在谷雨之后,和有所不同。2000多

年前的天象和现代不一样,《律历志》中提到了交某节气时指太阳所在的星宿和度数,如

冬至点在牵牛初度,在今天摩羯座β星附近,现代的冬至点在人马座。

c 节气的演变

24节气是逐步完善起来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春秋分和夏冬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尚

书·尧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宵中,国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吕氏春秋》都叫

日夜分。《尧典》把夏至叫日永,冬至叫日短,因为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吕

氏春秋》分别叫做日长至,日短至。《左传僖公五年》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这

里的分指春秋分,至指夏至夏冬,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吕氏春秋》里已经明

确提到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4个节气。到了《淮南子》就出现了和现代名称完全相

同的24个节气了。

三、 纪日法

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干是天干,即甲乙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

形成“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调戏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是乙丑、丙寅、丁卯等

。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

古人纪日时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楚辞·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这种情况在甲骨文已经有了。有地支纪日比较后起,而且大多限定在特定的日子。

在一个月内的某行日子,在古代还有其它称谓,如每月的第一日叫“朔”,最后一天叫“

晦”,所以《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初三叫朏(fei3),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望,

鲍照诗“三五二八日,千里与君同”,指的就是望日的明月说的。近在望后的日子叫既望

,苏轼《前赤壁赋》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对朔晦两天,古人常常既称干支又称朔

晦。如《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左传襄公十八

年》“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其它日子只记干支。人们可以通月朔日的干支推算

它是这个月的第几天。例如前面提到的“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根据后人推定,“辛

丑”这一天是鲁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

有时候根据干支的顺序,甚至可以推断出古书中的错误来。《春秋襄公二十八年》说:“

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乙未,楚子昭卒”。从甲寅到乙未共42天,不可能在同一月内,

因此这个记载肯定有错误。

四、 记时法

古代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所以

古书上常常出现朝夕、旦暮、晨昏、昏旦并举。太阳正中时叫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隅

中,太阳西斜叫昃。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

,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孔雀东南飞》有“奄

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就是对段时间的确切描绘。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

《诗经》上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鸡鸣和昧旦是夜半以后相继的两个时段名称。昧

旦是天将亮的时间,又叫“昧爽”。古书还常提到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对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

代的两小时。小时的本意就是小时辰。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现代对

照,夜半12点(24点)就是子时(所以又称子夜),上午2点是丑时,4点是寅时,6点是

卯时,以此类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式成立。晚上11 点(23点)是为子初

,夜半12点为子正;上午1点为丑初,上午2点为丑正,等等。这就等于把一昼夜等分为24

小时了。对照表如下: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初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正 24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五、记月法

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便作为岁首的月份叫正(zheng1)月。先

秦时代每个月似乎还有特殊的名称。例如正月为“孟陬”(楚辞)、四月为“除”(诗经

)、九月为“玄”(国语)、十月为“阳”(诗经)。

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概念,就是把十二地支和一年的十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月

份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

,直到十月为建亥之月,由此周而复始。

后世还有以天干配合着地支来纪月,这是后来的事。

六、纪年法

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

八年等。以元、二、三年序数计算,直到在位者出位。汉武帝时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

元元年、元光二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古代学者所用的传统纪年法

。战国时代,占星家还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后世还有干支纪

年法。下面分别叙述。

a 岁星纪年法

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

星(木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次星次。假如某年岁运行到星纪范围,

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运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纪为“岁在玄枵”,其余

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左传》襄公三十年里有“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

有“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

事实上岁星并不是12年绕天一周,而是118622年,每年移动的范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

点,渐积至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情况叫“超辰”

b太岁纪年法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

二辰,其安排的方向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

十二次 十二辰

01.星纪 丑

02.玄枵 子

03.诹訾 亥

04.降娄 戌

05.大梁 酉

06.实沈 申

07.鹑首 未

08.鹑火 午

09.鹑尾 巳

10.寿星 辰

11.大火 卯

12.析木 寅

岁星由西向东的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

活中应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让它和

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太岁是《汉书·

天文志》的叫法,《史记·天官书》叫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太阴。根据《汉书·

天文志》记载的战国时天象记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运行到析木(寅),这一年就

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

在卯”

此外古人还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12个年份取了专门名称,如摄提格、单阏等

,对应如下表:

太岁年名 太岁位置 岁星位置

摄提格 寅(析木) 星纪(丑)

单阏 卯(大火) 玄枵(子)

执徐 辰(寿星) 诹訾(亥)

大荒落 巳(鹑尾) 降娄(戌)

敦牂 午(鹑火) 大梁(酉)

协洽 未(鹑首) 实沈(申)

涒滩 申(实沈) 鹑首(未)

作噩 酉(大梁) 鹑火(午)

阉茂 戌(降娄) 鹑尾(巳)

大渊献 亥(诹訾) 寿星(辰)

困敦 子(玄枵) 大火(卯)

赤奋若 丑(星纪) 析木(寅)

单阏音chan2 yan1, 执徐音zhi2 chu2 牂音zang1 涒音tun1

屈原《离骚》中有“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是太岁年名

里的摄提格,孟陬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所以屈原正好生于“寅年寅

月寅日”。

但要注意,这里的寅年不是干支纪年里的“寅”年,而是指太岁在寅(析木)之年。

大概在西汉年间,历法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外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

岁年名相配,方法同六十甲子相同,组成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

为第二年。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纪年法自西汉太初元年就开始使用了。

《尔雅》记载十个岁阳和十干对应,列表如下:

岁阳 十干

阏逢 甲

旃蒙 乙

柔兆 丙

强圉 丁

著雍 戊

屠维 己

上章 庚

重光 辛

玄黓 壬

昭阳 癸

旃音zhan1 黓音yi4

太岁与十二辰的对应如下:

太岁年名 十二辰

摄提格 寅

单阏 卯

执徐 辰

大荒落 巳

敦牂 午

协洽 未

涒滩 申

作噩 酉

阉茂 戌

大渊献 亥

困敦 子

赤奋若 丑

有时这些年名可用干支来表示,阏逢摄提格为甲寅年,旃蒙单阏为已卯年。创制这些名字

是为了表示岁星逐年所在方位的,但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所以就废而

不用,而改用干支纪年了。但后人还有用这些古年名的,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已

经失去了这些年名的本来意义了。如司马光《资治通鉴》176卷《陈纪》十下注:“起阏

蒙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这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

c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以六十甲子周而复始,据说最早应用于西汉,到了东汉元和二年(85年),朝廷

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干支纪年,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有些史书记载西汉以前的干支纪

年,是后人推算出来的。

七、三正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所以又称“三

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

夏历的十二月),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常说的阴历正月)。周历比殷历早一月,比夏

历早两个月。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不同。下表是三历季节与月份的对应:

月建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周历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季节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冬 冬

殷历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季节 冬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冬

夏历 十一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季节 冬 冬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三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法制度。了解三正是有必要的,先秦古籍

里所以纪时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春秋》或《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

》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如《小雅·四月》用夏历,《豳风·七月》周历和夏

月并用。

《左传成公八年》记载“二月无冰”,史官把这一罕见的天象载入史册,很显然这个二月

指的是周历二月即夏历十二月而言。如果是夏历二月,则已经是“东风解冻”,用不着大

书特书。又如《庄公七年》说“秋,大水,无麦苗”,这也是指周历,周历秋季相当于夏

历的五六月,晚收的麦子和“五稼之苗”有可能被大水“冲杀”,如果是夏历秋季,就不

可解了。同样的理由《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的秋阳是指

夏历五六月的炎日。同一史实,在《春秋》和《左传》所记月的时月常有出入,同属《左

传》的记时也有差异。《春秋隐公六年》说“冬,宋人取长葛”, 《左传》说“冬,宋

人取长葛”; 《春秋父僖公五年》说“春,晋侯杀世子申生”,同一事件在《左传》被

记在僖公四年十二月,这说明《左传》依据的史料有用夏历的。

在战国秦汉之际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

流更改正朔,因“王者始起”要“改正朔”、“易服色”以表示受命于天。秦始皇统一中

国后,改以建亥之月(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但夏正比较适合农事季节,所以并不称十

月为正月(秦朝管正月叫“端月”),不改正月为四月,春夏秋冬的搭配仍和夏正相同。

汉初沿袭秦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十月杀灌

夫,十二月晦杀魏其,接着说“其春,武安侯病”司马迁不说“明春”而说其春,就是因

为以十月为岁首,当年的春天在当年的十二月之后的缘故。

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大约二千年间,

除了王莽和魏明帝时一度改用殷正,武则天和唐肃宗一度改用周正外,一般都用的是夏正

农历的大小月定月没有规律。

阴历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给出,朔所在日为初一,朔望月长约2953059日 即29天

半多一点,因日历必须用整数,所以规定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因小月29天,少计了

053059日,就得把这少计了的053059日加起来放在下一个月,那下个月就有了30天。即

使计了30天,但还多出了003059日,又得往下累加。这个数无论大月还是小月,都多出

这个数。那么一年就多出了036708日。三年后,就多出了10124日,就必须在这一个小

月上加上一天,于是就会出现两个大月。即使加了这一日后,还有00124日的零头,又得

与053059日加起来再往后累加如此循环不已。因此,农历的大月小月设置很难象

公历一样找到规律。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太阳在古代的别称

金乌金乌,指的是太阳的别名,也称为“赤乌”,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之一。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红日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乌鸦,黑乌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