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来历????急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成语的来历????急呀~~~~~~~~~~~~~~~~~~~~~~~~~~~~~~~~~·,第1张

学富五车”与“才高八斗”

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才学高深,人们往往爱用“学富五车”和“才高八斗”来赞誉。那么“学识”怎能用“车”来载,“才高”怎能用“斗”来量呢原来这里面都有典故。

“五车”出自《庄子·天下》篇:“惠施有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说的是战国人惠施方术甚多,却杂乱不纯,而且言而不当。所谓“其书五车”是指他的藏书丰富,古时在未发明纸张之前,书都是用竹简制成的,每片上刻有字,串编起来就成了书。当时的五车书虽与现在的五车书不可等量齐观,但也可谓“饱学之士”了。

“八斗”是南朝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见无名氏《释常谈》)看来,谢灵运对自己的才学也是相当自负的。以后,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喻作文才高超的人。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可叹》诗中写道:“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即曹植)八斗才。”在这里,诗人借用了“才高八斗”这个典故。

羊肠小道

一般用“羊肠小道”来形容细小而盘曲的险道,语出于《淮南子·兵略训》:“硖(同“峡”)路津关,大山名塞,龙蛇蟠,却笠居(却笠:倒覆的斗笠,形容一种险要的地形),羊肠道,发笱门(笱,捕鱼器具,鱼可人而不可出,形容地形险要),一人守隘而千人不敢过,此谓地势。”但这里为什么要用“羊肠”而不用“马肠”、 “牛肠”等来比喻呢这有其一定的科学依据,就是要从生物学的学说去说明,即羊肠比其他动物的肠子特别细长的缘故。马肠的长度相当于它体长的十二倍,牛肠的长度相当于它体长的二十倍,而羊的肠子比马、牛的肠更细长,它的总长度达到了体长四十倍,而且尤为曲折。所以,用“羊肠”来比喻山路狭窄崎岖是很形象而贴切的。

闭门羹

“闭门”容易理解,但闭门何以与“羹”有关联呢羹字最初是指肉类,后来有以蔬菜为羹,羹便成普通膳食的通称,进而对凡熬煮成有浓汁的食品称为羹,如鸡蛋羹、赤豆羹、莲子羹。“闭门羹”始出唐代冯贽《云仙杂记》:“宣城妓史凤,待客有差等,最下者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这说明,不愿与人相见时,就以羹待客而婉拒,客人见了羹也就心领神会而自动告退了。可见当时作“羹”待客是作为拒见之意。现在说的闭门羹,则是只取拒绝之意,只有闭门而没有羹了。

有眼不识泰山

不少人认为,“有眼不识泰山”的泰山是山东境内的一座名山,一些词典也是这样解释的。对此,有些人表示怀疑。于是,不少人专门查阅了古籍资料,找到了答案。原来泰山是鲁班的弟子,由于他总是别出心裁,结果惹怒了鲁班,被撵出了“班门”。事过一年,鲁班在集市上看到有人面前摆着精巧的竹制家具出卖。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竹制家具竟是被他开除的徒弟泰山所制。鲁班自愧弗如,慨然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这条记载,准确地道出了成语的真正内涵。

东南西北

古人凭借自然景象辨认四方,并创造了东南西北等方位字。

东:日在木中,意思为旭日初升。旭日初升的地方就是东方。

南:“南”字的外框,是“木”字的变形。“羊”,指向的意思。即草木承受南面充足的阳光,枝叶就长得繁茂。所以,向阳处就是南方。

西:“西”字古形是鸟在巢上。即太阳西沉而鸟归巢栖息。“鸟归巢”就成了方位字“西”。

北:古代写成两人相背。宫室多坐北朝南,背面就是北面,北(背)也就成了北方的“北”。

东 西

人们为什么只说买“东西”,而不说卖“南北”呢

传说,我国宋代有一位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一天在路上行走,正巧碰上朋友盛温如手提菜篮上街。朱熹问道:“你到哪里去”盛温如说:“买东西。”朱熹又问:“难道不能说买‘南北’吗”盛温如根据“五行” (金、木、水、火、土)与东、西、南、北、中相配的道理,解释道:“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属木属金的,篮子装得下。但是,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篮子是装不了水火类的。”

所以,后来人们只说是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传说姜太公封了诸神后,各神甚为满意。·唯独姜太公的老婆扫帚星没有封到神,整日哕哕嗦嗦,争着要封神。

一日,姜太公的老婆又在告“枕头状”了。太公听后,大为不悦,随口训道:“一个妇道人家,整日争名夺利,叽哩咕噜的,活像个穷神。”谁知扫帚星一听,高兴得不得了,当即跳下床来,以为太公封她为神了,就到处游说,自鸣得意。哪晓得,老百姓却把她恨得要死,因为她走到哪里,哪里就穷,就是原来富的地方,也因有了她的到来而变穷了。

有位耿直的人将此情秉呈太公,太公大为惊讶,立即召集诸神,亲笔书下:“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以镇扫帚星的*威。从此以后,人们为了避穷神、图忌讳,就在门上、屋内贴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字条,以杜穷神为害,此事一直沿袭至今。

依样画葫芦

北宋初年,有个翰林学士叫陶谷,在宋太祖赵匡胤身边担任起草各种文告的工作。时间一长,他自以为有功,便向宋太祖讨个高官做。谁知宋太祖却说:“翰林学士起草文告,无非是参照前人的旧本,其间不过换几个字句,充其量不过照葫芦画瓢而已,谈不上有什么贡献。”陶谷深感失望,一气之下就作诗自嘲,其中有这样两句: “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从此以后,“依样画葫芦”就作为一句熟语,流传在人们的口头笔下。常用来比喻模仿别人,毫无创见。

莫须有

秦桧杀害了岳飞,韩世忠问他:“你说岳飞谋反,证据在哪里”秦桧回答:“其事体莫须有。”世忠就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字狱。

“莫须有”如果解释作“不须有、必须有”,都是错误的。“莫须”二字为宋朝人口头常谈,近以“或者”、“恐怕”的意思。如刘克庄《杂记》说:“方今人才,……若就士大夫中求如(寇)准、 (李)纲、 (陈)康伯辈,莫须有人。”“莫须有人”即:“或者还有人”。

秦桧说的“其事体莫须有”,用现代语翻译出来,就是:“这件事恐怕是有的吧。”这句话充分暴露了秦桧的专横跋扈。

狗咬吕洞宾

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其实是唐朝末年一个科场失意,弃儒取道的儒生。

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苟杳父母双亡,孤身一人。吕洞宾见他度日困难,就和他结拜成兄弟,并请到自己家居住。他希望苟杳苦心读书,将来好有个出头之日。苟杳十分感激,牢记吕洞宾的话,整日刻苦读书。

有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他见苟杳一表人才,读书用功,就对吕洞宾讲他想把他的妹妹许给苟杳。吕洞宾怕误了苟杳的前程,就婉言推托了。但苟杳得知后却动了心,可因自己吃住都靠吕洞宾,而吕洞宾又推托了此事,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吕洞宾知道了苟杳的意思后,就对他说:“林家**才貌双全,早有所闻,你既然想娶,我也不阻挡,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娘子住三天。”苟杳听后不觉一愣,但思前想后,还是咬着牙答应了。

婚喜之日,一切仪式都进行完了。掌灯时分,因有前诺,苟杳将新娘引进洞房后就躲开了,洞房里就剩下新娘一人。这时,吕洞宾走进洞房,也不说话只管坐到桌前灯下,埋头读书。开始新娘见新郎如此用功读书,好喜欢。可等到半夜还是如此,实在无奈,自己只好和衣而睡。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又是两夜,都是这样。林**暗自伤心落泪,不知新郎为何这样。

三夜过后,苟杳踏进了新房,他见娘子正泪满香腮,连忙上前赔礼。新娘只管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不共床同眠,只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好半天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道:“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就用此法激励我,可用心也太狠了些!”接着就把这事对新娘前前后后地说了一遍。从此,苟杳刺股悬梁,奋发攻读,京城应试,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尔后,苟杳夫妇便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去了。

过了八九年,有一天吕洞宾家不慎失火,除人外,一切都化为灰烬。为生活所迫,吕洞宾只好沿路乞讨,来到苟杳府上请求帮助。苟杳听后便对吕洞宾说: “一切敬请放心,小弟自有妥善安排。”一晃过了十天,除了每日盛筵招待,苟杳根本不谈如何帮助吕洞宾之事。又过了一些日子还是如此。吕洞宾疑心苟杳不肯相帮。又过了几天,吕洞宾实在憋不住了,便提出要回家,可苟杳只是劝他再享几天清福。吕洞宾忿忿地说:有福你享好了。说完扬长而去。

身无分文的吕洞宾只好再沿路乞讨,返回家乡。在路上,遇有一人同情他的处境,给了他一些银子,才使他早日到家。可到了村里,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有个邻居告诉他:你家已盖起了新房搬到村东去了。吕洞宾来到村东的新房里,见妻子正全身披孝,抚着一口棺材在嚎嚎大哭。他大吃一惊,怔了半天,才轻轻叫了一声娘子。娘子扭身一看,惊恐万状,疑是鬼怪,经吕洞宾解释后才信。

吕洞宾问明妻子后,气得把棺材砸开了,只见里面全是金银财宝,上面还放着一封信,取出一看,上面写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看完,如梦初醒,深悔自己不识好人,错怪了苟杳,他苦笑了一声说道:“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狠啊!”

自此,狗咬(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就在民间传开了。

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来源: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

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

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都是。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和狐假虎威;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和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和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和火中取栗。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寓意象征类《婴戏图》,是与写实生活类相比较而言的。此类《婴戏图》与前者相比而言,无论是在其艺术表现手法还是其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或精神理念,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最为显著的是其对寓意、象征手法的借用。故,将其命名为寓意象征类。

《汉语大词典三》中将“寓意”一词解释为:(1)寄托或蕴含意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及三闾<橘颂>,情采芬芳,比类寓意,又西早及细物矣”。(2)寄托或隐含的意思。颂沈作喆<寓简>卷一:“诗之作也,其寓意深远,后之人莫能知其意所在也。”[1]本文中的“寓意”当取第二种意思,即寄托或隐含的意思。

象征,简而言之是以特定形象的方式,表达某种概念或观念。最初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即所谓“托义于物”。之后被广泛应用到美术创作中。特别是在中国美术中,象征是经常选用的一种艺术手法。美术中的象征,“是以某种具体的人或事物的图形,标示的一种特定的意义。这种具体的影像和所标示的意义之间可能有某些外形上的联系,或者,并没有直接联系。它可能起因于神话,宗教故事或经典性文献,而被约定成俗,好像中国语言中的成语典故,一代代流传下来,人们并非都知其所出,但大都知其所指。这也是美术中应用象征手法的根据”[2]

寓意象征类《婴戏图》可定义为:画家在描绘儿童嬉戏场景中,引入一些约定成俗的人、事、物去寄托或隐含某种或者某些中国传统思想或民众信仰,一般来说,是民众驱除芜秽,祈求吉祥的一种心理表达或是文人雅士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和对某一哲学观点、佛道传说的自我阐释。此类《婴戏图》有的采用民间传统节日为主题,画中选用具有相对应的民间吉祥寓意的动物、植物、器具等作为画中儿童玩耍之物,如画中出现五个男童一起争夺古时的状元帽的场面,即为《五子登科》;还有以某一哲学观念(如道家某些观念)、佛教故事等为内在的表现主题,借用儿童游戏玩耍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进而反映作者参佛的一种感悟。中国古代很多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都会选取现实生活中可见的动物、植物、器具以及想象中的神话或历史人物为象征的形象,这些形象是一般人所熟知的,它们所指喻的往往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或观念。例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以“梅、兰、竹、菊”象征君子之风,即象征品格的高尚、坚贞、典雅而有气节。民间绘画中的老寿星是长寿的象征,鸳鸯象征忠贞相爱,石榴表示多子多福,出自于民间艺人笔下的寓意象征类《婴戏图》无论在艺术处理手法上,还是在其所要传达的主旨及其用途上都偏重于民间艺术的审美取向,因此,在下层民众中得到广泛的欢迎。

邓福星把中国美术中的象征总结为:“ 在中国美术中,象征形象的主要依据和来源是佛教、道教、历史故事和民俗,其中民俗是最主要的来源。一部分源出于宗教、历史故事的象征形象,有时也经过民俗的吸收和改造,从而带有较浓厚的民俗色彩。中国美术中象征形象更多地传播于民间,接受者多为平民百姓。接受范围与其来源必定是相辅相成的。……作为整体和基本寓意的特征,中国美术中象征形象具有实用意义,也不妨说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从仙道神佛到花鸟鱼虫,其所象征的意义不外乎吉祥如意,去灾避邪,多子多寿,升官发财。这是一种中国农民式的质朴而实际的愿望。它反映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接受者在艰苦的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中国美术中的象征形象偏重于对未来的祈祝,具有较强的理想化色彩。在中国美术中,特别是民间美术中,象征形象不仅寄寓了某种文化观念,而且也蕴含了社会民众的心理要求和意愿,蕴含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3]

民间寓意象征类《婴戏图》不仅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表现手法传袭下来,还吸收了各种民间绘画的手法,可以说此类《婴戏图》是宫廷与民间的交流融合,同时其文化内涵也得到了相应的丰富,即上层精神文化与下层百姓的祈福希望的交融。由此衍生的婴戏年画也可划分入寓意象征类《婴戏图》中。但以儿童为表现题材,表达某些吉祥寓意的年画与风俗画中的《婴戏图》还是有区别的。年画是纯民间的,而风俗画是由上层社会逐渐民间化而传入民间的一种绘画形式,它仍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很多东西,如人物形象的处理,画面构图,色彩的处理等。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是风俗画中的《婴戏图》与婴戏年哪个出现的更早?

民间年画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的宗教信仰。梁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由此可见,南北朝时已出现单幅门画。而延续至今对门神和灶神的祭奠活动则可上溯到殷商时期。其中神荼和郁垒是传说中最早的门神。隋唐以来,由于佛教的盛行,门神中出现了天王、力士、药叉等新的形象。尤其是唐代的钟馗形象,成为民间百姓崇拜的对象。“民间年画的真正形成和大发展当始于宋代。北宋建立,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城市发达,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由于市民阶层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旺盛,年画作品由原本的宗教崇拜物转变为流行于市的商品,成为广大民众时令节庆时装点环境的生活必需品。在创作理念上也突破了既往的“成教化,助人伦”的规范,转而表现社会现实和民众的世俗生活,在表现题材上,除了以前的神荼、郁垒、钟馗及武士之外,也有以文官作门神的,并且出现了美人的形象,还有戏曲、杂技的内容。市场的形成与繁荣,特别是雕版印刷的普遍应用,为民间年画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经济、文化和技术方面的条件。元代的年画发展远不如宋代繁荣,文献资料及作品都很稀有。传世作品《春景婴戏图》、《三元报戏图》、《货郎图》等均沿袭前代题材。”[4]

那么以儿童作为表现素材的婴戏年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从以上的叙述可知元代年画中已经出现了《春景婴戏图》,可推断宋代的年画中可能有儿童形象的出现,只是没有被广泛传播开来,倒是美女形象在年画中得到发展,这与后来年画中经常将仕女与娃娃放在一起,表达一种多子多福的吉祥观念有关系。年画中的儿童形象最早在北宋或南宋时期才出现,经元代发展,到明清时期,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并流传开来。中国的风俗画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祠堂、墓室壁画上所表现的风俗生活场面。魏晋时期,就出现了以儿童为表现题材的绘画作品,至隋唐《婴戏图》定型,元明清得到迅速发展,其历史远比年画中的儿童绘画历史长。年画中的“婴戏”也即是“门童”。王树村在《中国年画史》中提到:“年画中的门童甚多。考其源流,可以溯到宋代院画中的‘婴戏图’。……图中儿童的形态不像门神那样威严庄重,而是活泼可爱,动态喜人。有的甚至如同绢画‘婴戏图’,只是缺少背景环境或其他人物而已。”[5]故可知,风俗画中的《婴戏图》对年画中儿童形象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因此婴戏年画在某种程度上是婴戏题材绘画的衍生。故在分类上,年画类的儿童形象与风俗画中寓意象征类的《婴戏图》虽有一定区别,但它们在本质上还是同属于一类的,即寓意象征类。

与民间相对的是出自文人笔下且具有深刻寓意的婴戏绘画。此类婴戏绘画或采用传统的表现手法,或有所变异,但在文化内涵上却独辟蹊径,完全不同于来自于民间的婴戏绘画。其往往以中国深邃的传统文化为表现主旨,具体而言主要是对某些佛教教义和对道教思想观的阐释,因此意义非同寻常,如陈洪绶的《戏婴图》、李嵩的《骷髅幻戏图》等。

中国文化源源流长,汉语成语则是在悠久文化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并固定起来的语言词汇。在古代和现代汉语词汇中,成语占有很大比重。因为成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人们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经常引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汉语成语则是在悠久文化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并固定起来的语言词汇,它们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节奏感强、琅琅上口的特点,因而在日常语言交流、书面文字交流乃至文学作品中,人们常常习惯用成语来表达意思或说明问题。可以说,汉语成语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汉语成语词汇丰富,内容包罗万象,加之许多成语在流传、使用过程中其意义已有所

变化,所以,当我们日常语言交流或需要用文字表达思想情感时,并非人人都能做到熟练、准确地吏用每一个成语。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尤其是中、小学生读者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进而掌握它的用法和用场,从日常报刊及中、小学课本中挑选了4000余条常用成语,并充分考虑到读者的使用要求和目的,编写了这本《常用汉语成语词典》,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多、更准确地理解成语,提高成语的运用水平。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