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五大医学著作有哪些?
1、《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相传为黄帝所作。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有关天文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2、《伤寒杂病论》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
3、《神农本草经》 (相传为神农氏所作)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4、《本草纲目》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5、《千金方》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并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
参考资料: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千金方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乡关何处》
《娱乐至死》
《南方有令秧》
《行者无疆》
《莫失莫忘》
《云雀叫了一整天》
《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远方的鼓声》
《她比烟花寂寞》
《那山那人那狗》
《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
《午夜起来听寂静》
《夜航船》
《浮生六记》
《月亮和六便士》
《百鬼夜行》
《山月不知心底事》
《人·兽·鬼》
《往事并不如烟》
《尘世·挽歌》
《一明一灭一尺间》
从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角度,按传统语言学的训诂学、音韵学两大门类,简要介绍最有代表性的专书、其编纂体例、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训诂学奠基之作 《尔雅》秦汉之际的经师 中国最古按意义分类的字典。 《方言》西汉.扬雄 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专书。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中国第一部按汉字部首编纂的字典。 《释名》汉末.刘熙 中国语源学的第一部书。 雅学的兴起——“群雅”、“雅书” 《小尔雅》 《别雅》清吴玉搢 《释名》汉刘熙 《拾雅》夏味堂 《广雅》魏张揖 《比雅》洪亮吉 《埤雅》宋陆佃 《叠雅》史梦兰 《尔雅翼》罗愿 《毛雅》陈奂 《通雅》明方以智 《说雅》朱骏声 《骈雅》朱谋玮 《选雅》程先甲 研究汉语词义演变史的经典 《尔雅》秦汉之际经师 先秦时期汉语词汇研究的必读书 《广雅》魏.张揖 汉魏时期汉语词汇研究的必读书 《通雅》明.方以智 唐宋元明时期汉语词汇研究的必读书 音韵学的兴起与发展 韵书 《切韵》系韵书、《中原音韵》系韵书 《切韵》系韵书 《切韵》隋陆法言 《刊谬补缺切韵》唐王仁煦 《唐韵》孙愐 《广韵》宋陈彭年、邱雍 《集韵》宋祁、郑戬、丁度 《礼部韵略》 《五音集韵》金韩道昭 《平水新刊韵略》王文郁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江北平水刘渊 《草书韵会》《韵府群玉》《古今韵会》 宋元等韵学 《韵镜》 《七音略》宋郑樵 《四声等子》南宋韵图 《切韵指掌图》南宋韵图 《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北宋邵雍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元刘鉴 明清等韵学 《青郊杂著》明桑绍良 《司马温公等韵图经》徐孝 《交泰韵》吕坤 《韵法直图》梅膺祚、《韵法横图》李世泽 《皇极图韵》陈荩谟、《切韵声原》方以智 《类音》清潘耒、《等音》 《音学辨微》江永、《李氏音鉴》李汝珍 《等韵辑略》庞大堃、《等韵一得》劳乃宣 清代古音学研究 新旧古韵体系之争: 乾嘉学派分流: 考古派、审音派 清代上古音研究成果 顾炎武《音学五书》:《古音表》《诗本音》 毛奇龄《古今通韵》 江永《古韵标准》 段玉裁《六书音均表》 戴震《答段若膺论韵书》 孔广森《诗声类》《诗声分例》 王念孙《高邮王氏遗书》、《合韵谱》 江有诰《诗经韵读》《群经韵读》《唐韵四声正》 龙启瑞《古韵通说》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食珍录》
《清异录》
《食经》
《本心斋食谱》
《饮膳正要》
《饮食须知》
《易牙遗意》
《随园食单》
中国古代五大医学著作有哪些?
本文2023-10-19 10:11: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7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