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养生的?除了打打拳散散步,他们还喜欢“乐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古人是如何养生的?除了打打拳散散步,他们还喜欢“乐疗”,第1张

古代有句老话,叫"人生七十古来稀"。这表明古人的平均寿命普遍不高,一般人能活到七十,便已经颇为满足了。

可有趣的是,纵观历朝历代,也不乏有一些老人轻松活到八九十岁。

据相关史料记载,这些老寿星之所以能保持长寿,除了 社会 稳定、经济富足等客观原因以外,还有一个秘诀有关,那就是通晓 养生 之道。

古人所倡导的尊老敬老之风,不仅合乎传统礼法中"老有所依"的思想,更是因为老人拥有大量的人生经验,能使得后辈子孙少走许多弯路。

就如在原始时期,文字尚未出现时。老人虽已不再从事农业劳动,但依旧会指导年轻后辈进行耕作。

因为他们丰富的农耕经验,是部落的一笔宝贵财富。

除了农耕经验外,这些老祖宗经过常年累月的实践,还掌握了不少 养生 小窍门。为此还衍生出了一些关于 养生 的俗语,"一日三枣,长生不老"、"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

尽管以现代眼光来看,这些俗语多充满封建落后的色彩。但其中依旧有不少 养生 小窍门,是经得起科学考验的。而这,便是古代 养生 理论发展的萌芽与雏形。

话虽如此,但当 养生 真正成为一种理论,而被百姓普遍接受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个百家争鸣、尸山血海的时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 养生 学理论的正式成型。

古代读书人,都有"修身治国"的伟大理想,同时他们也坚信"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这个说法。

所以各家学派当中,都或多或少包含着一些 养生 思想。这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道家与儒家。

兴起于东汉年间的道教,以"得道飞升"作为修炼目的。虽说道教也崇尚老子,但道教与道家学派,却是两个概念。不过,老子对于 养生 的看法与建议,却是被道教全盘接受的。

那么老子的 养生 主张又是什么呢?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恬淡无为。

具体解释的话,不妨看看他的得意弟子文子是如何解释的,见于《艺文类聚·方术部》: "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 养生 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胃,闭嗜欲, 养生 之末也。"

可以看出,老子注重"养神"。他既不追求外物,也不会想着去寻找什么不死药。他认为只有清静休养、少私寡欲,才能让自己的内心不受外界纷扰,才能起到 养生 的功效。所以一些道士经常冥想打坐,便是受此思想影响。

只可惜,东汉时期的道教,虽然继承了道家的 养生 学说,但却将它与战国末期出现的"长生不死"相结合,试图通过炼丹来起到延寿的功效。显然,这种方式便难免有些迷信。

再说说儒家的 养生 理论。

有趣的是,尽管儒家与道家一个崇尚入世,一个崇尚出世,但他们对于 养生 的看法,倒是颇为一致的。孔子毕生有两大夙愿,一是培养君子,二是恢复礼制。

因此儒家弟子在日程的饮食起居中,都以周礼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在饮食这方面上,周代便曾专门设立"食医",对各种菜肴进行严格把控。所以孔子会说: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有了这个基础,儒家对于饮食颇为讲究,逐渐趋向于"清心寡欲"。儒门集大成者董仲舒曾说:" 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这就说明,儒家在讲究 养生 时,也同样注重内心的清静无为。而与道家略有不同的是,孔子还提倡弟子能够以锻炼的方式加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孔子教授弟子君子六艺,便是最好的佐证。

清人颜元便说: "孔门司行礼、乐、射、御之学,健人筋骨,和人气血,调人性情。"

除了道家与儒家以外,佛教对于我国古代 养生 理论的形成,同样发挥出了不小的作用。

自东汉以来,佛教东渡,传入中土。与道家相同的是,佛教中的禅宗一脉,同样主张精神上的超脱。在他们看来,一个人的内心 健康 与否,可以直接影响到自身的 健康 长寿。

正因如此,佛教才主张戒掉"七情六欲",尽量保证自己的的内心情绪不受喜怒哀乐所干扰。但这种方式,未免有些不近人情。

不过,禅宗创立的"吐纳"方式,却给 养生 之道注入了新的活力源泉。

人们在紧张时,往往会深呼吸一口。而这个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便受到了禅宗"去浊换清"的呼吸方式影响。

上述可见,中国古代 养生 学的主要思想,其实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修心,主张清心寡欲。 一个人的心情,将很大程度上影响身体素质。追求恬淡无为宁静,才有利于人们更好的 养生 。从一些贤者的事例来看,他们几乎都有很好的涵养,这便是多年来养气的结果。

二是修身,主张气血通健。 无论是孔子带领弟子们练习君子六艺,还是禅宗练习奇功,他们的主要目的都是想通过科学的锻炼方式,来达到身体康健的效果。

而中国 养生 理论的核心,便是上述两点结合,即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养气功夫,也要追求一个 健康 的生活方式。

上述可见,古代的 养生 之道虽然具备了一定理论基础,但还是缺乏了一些实际做法。就如人们在学习一个公式时,虽然知道它的原理,却不知该如何运用。而真正将 养生 理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却离不开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些名人。

而华佗创立的"五禽戏",便是 历史 上赫赫有名的健身方法。

史书对华佗的描述就为为 :"晓 养生 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 。由此可见华佗养身之术的通透。

在当时,道家主张采用一种导引术,通过活动关节来起到舒缓全身经脉的功效。

华佗受到导引术的思想启发,又仔细观察"虎、熊、猿、鸟、鹿"五种动物的生活姿态,经过不断试验与修改,终于创造出了"五禽戏"。

不仅如此,华佗经过多年对医学的 探索 ,还发明了一种神奇药方,可以起到保健延寿的功效。那么华佗的努力,到底有没有成果呢?

据《三国志·方技传》记载,华佗把完整的五禽戏传授给了弟子吴普,而将药方传给了另一个弟子樊阿。结果吴普活到了九十多岁,而樊阿更是活到一百多岁。

虽说人的寿命与体质有关,但此二人能在医学条件落后的魏晋时期活到百岁,足见华佗高明的 养生 手段了。

可惜的是,华佗的一身医术最终还是失传了。不过,梁朝学者陶弘景曾作《 养生 延命录》一书,成功将"五禽戏"保留下来,并对后世的保健体操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华佗之后,另一个对中国 养生 学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便是药王孙思邈。作为一个长寿达人,孙思邈从北周一直活到唐代,就连魏征等人著史书时,也曾向他咨询。

在《千金要方》中,孙思邈的 养生 思想处处有体现。且值得肯定的是,《千金要方》还记载了不少传统的 养生 "功法",儒、道、佛三家最常见的健身办法,其中皆有涉猎。

明清以降,古代 养生 学有了长足进步,当时出现的 养生 著作,甚至高达一百多部。值得一提的,则是明代的温补学说。

他们不仅记录了很多延年益寿的秘方,更是倡导世人在 养生 之时,要注意对五脏六腑的温养。通过节食、养神、保健等温和方式,力求使人体内部保持一个相对平衡。

总的来说,现代 养生 学之所以能普遍被人们接受,并广泛运用在生活中,其实离不开这些医学名家的努力。它们就像是一条纽带,可以让看似玄奥晦涩的 养生 理论,能顺利走入现实,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来。

通过上面的解读,或许不少人都以为 养生 之道只要注重"清心寡欲",没事的时候再多打打拳就可以了。但古人还有另外一种 养生 方式,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那就是与传统音乐的结合。

在这里,需要做出一点补充。

在儒老 养生 理论形成后不久,《黄帝内经》也随之出现。它不仅继承了部分的儒老 养生 理论,还给后人提供了一个 养生 方面的新思路,即音乐 养生 。

据《黄帝内经》记载: "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 在上古初民眼中,人的五脏六腑,与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相互对应。因此通过雅正之乐,可以帮助人们陶冶内心情操,使其精神愉悦,最终契合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其他先秦典籍中,这种音乐 养生 的思想,也随处可见。

如《礼记·乐记》记载:"乐者,天地人和",其认为音乐是人们沟通天地的必要手段,同时 "圣人作乐以应天"

相传在远古时期,人们很是恐惧未知的自然环境。为了客服这种恐惧,黄帝便命令相关人才,以大自然的声音为基调,做出各种雅正之乐,以帮助人们顺应天地,从而进入到理想中的"天人合一"。

于是阮籍在《乐论》中写道 :"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天地交泰,远物来集,故谓之乐也。"

阮籍,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也是古代 历史 上颇为著名的音乐家。他所著的《广陵散》,虽然原版已经失传,但依旧被后人列为中华传世十大名曲。

而阮籍通过音乐达到 养生 ,主要靠的便是古琴。《史记·乐书》记载 :"调和五声以养万物。" 说明古人常常通过弹奏古琴,来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也曾回忆自己的音乐 养生 之路。

他有一个好友,名孙道滋,便擅长古琴弹奏。欧阳修因为压力过大,遂向其学习弹奏古琴。经过一段时间的"音乐 养生 疗法",欧阳修的忧郁心态逐渐被消除。

由此可见,如今咱们通过听歌来放松自己,其实也还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在古代生活条件有限,平民百姓的生活还停留在温饱的阶段,所以“ 养生 ”一词主要停留在“帝王将相”或者“达官贵族”的阶层。而时至今日生活条件日益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 健康 ,所以“ 养生 ”一词和我们普通老百姓也息息相关。

而 养生 的目的主要是两种,一是为了延年益寿;二是调整亚 健康 状态的预防。然而有一小部分人对 养生 的理解却进入了误区,认为“气血”最重要,这句话源自“男子以气为本,女子以血为本”,其实不仅如此。

在传统 养生 的基本理论中有句话叫做“以五脏为中心”,认为五脏是根基,气血虽然重要,能支撑整体的 健康 状态,但气血也是五脏的外在表现,五脏正常运转则气血充足,五脏失调则气血的运行就会出现偏差。

而五脏之中的脾胃被认为是“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是非常重要的脏腑,这其中的“后天”是与“先天”相对应,认为“先天”源自于父母,再往后的 健康 状态与脾胃息息相关,因为在 养生 的过程中很多人“内行人”更注重脾胃的调养。

养脾胃就不得不提到白术,古人说它有八大 养生 益处,其中六项是有益于脾胃, 养生 有益脾胃被比喻为脾胃的“卫士”,既养脾胃又提高抵抗力,古籍《本草通玄》更是誉为“补脾胃之药,无出其右者”。“右”在古代是最大的意思,通俗点说就是白术养脾胃没有比它更好的。

植物白术属于菊科植物,入药部分是根茎,通常认为以“于术”这个品种为最佳。白术入药在最早的儒家经典书籍《尔雅》中就有“术”、“山蓟”的记载;《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并有记载有“轻身延年”的 养生 之功;《别录》对它 养生 益处的记载是“消痰水,利要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后来唐代的《药性论》提出“开胃,驻颜去”。

至今认为描述最确切的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元素提出白术有八大 养生 益处,“温中(脾胃),一也;去脾胃中湿,二也;除胃中热,三也;强脾胃,进饮食,四也;和胃生津液,五也;止肌热,六也;四肢困倦,嗜卧,目不能开,不思饮食,七也;止渴,八也”。

这句话明确了白术的用处,它四气属温,五味属苦、甘,善于燥湿,与脾“喜燥而恶湿”的特点相结合,可以标本兼顾的调养脾胃,因此在《本草求真》中有“脾脏第一要药”的美誉,综合来说,白术 养生 有5大益处。

1白术 养生 调养脾胃之气。

脾胃的“气”可以说是它正常工作的“动力”,脾胃气虚不仅影响本身,还会减弱它“气血化生之源”化生气血的动力,因此常会表现出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弱,容易出现体倦乏力、食欲不佳、大便不成形或经常拉肚子等亚 健康 状态。

白术善于补气健脾,孙思邈曾在《千金方》中记载单用白术熬制后调养脾胃气虚的记载;还有白术与人参一同煎煮或泡水喝的方法;还有一种著名的搭配方式,古籍中以“四君子”为名,就是白术与人参、茯苓、灸甘草这四者。

如果是脾胃的气滞伴有消化不佳则适合白术搭档枳实;如果是脾虚伴有腹部胀的人适宜用白术搭档白术;如果是脾虚伴有经常腹泻的人 养生 适宜用白术搭档肉桂、丁香;如果是小孩子脾虚经常流口水,可以单用白术捣碎后与糖水蒸汁喝;如果是小孩子脾虚不喜欢吃饭,用白术搭档扁豆、砂仁、鸡内金可以健脾胃、消食。

2白术 养生 暖脾胃。

脾胃有“寒气”的人多数是“虚寒”,即使是受凉后腹部难受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外部的“寒气”与内部的“虚寒”相结合,如果没有“虚寒”则这种“受寒”的情况也不易发生。而用白术 养生 可以暖脾胃,如果与人参、干姜、灸甘草则温脾胃更佳;如果是脾肾两个脏腑同时“虚寒”,则用白术与人参、木香、柯子更佳。

3白术 养生 可改善便秘。

脾胃的运化减弱也会容易出现便秘,而白芷益气健脾,脾胃之气旺盛则肠胃运行通畅、肠胃动力更足。再因为在古籍《本草正义》中记载“白术多脂,虽燥而能润肠”,所以能改善脾胃虚弱的便秘,单用泡水喝即可,也可以煮水喝。

4白术 养生 除脾胃湿气。

白术能补气健脾,脾胃强盛则湿气自去,再者白术又能燥湿利水, 养生 很适合用以祛除脾胃湿气,在《伤寒论》中记载白术与茯苓、泽泻搭档除湿气;《伤寒论》还记载如果是脾、肾两个脏腑的阳气不足而湿气重的人可用白术与附子、茯苓、生姜、芍药做搭档;如果是脾气虚弱伴有湿气的人可用白术与人参、茯苓、薏苡仁、砂仁搭档。

除此之外,白术增强脾胃则更加强“卫气”,从而提升抵抗力。白术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比如止虚汗、从根源祛除痰湿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白术用量一般不宜过多,用6至12克便可,此外因为白术燥湿所以阴虚而燥的人、气滞而胀闷的人最好不要用它 养生 。

另外告诉大家一个小秘诀,白术根据不同的“炮制”手法可分为生白术、土炒白术以及麸炒白术,生白术的挥发油含量高,“燥”的特点也比较突出,所以 养生 更适宜健脾燥湿;土炒白术的挥发油较少且颜色深,补脾益肠胃的 养生 之功更甚;麸炒白术相比更为缓和,泡水喝更适合单纯想健脾 养生 的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