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风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2收藏

肝风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21 肝受风邪所致的疾患 22 肝风内动的病证 3 治疗方法 31 平肝熄风 32 和血熄风 33 滋阴熄风 34 泻火熄风 4 参考资料 附: 1 有肝风作用的穴位 2 有肝风作用的方剂 3 有肝风作用的中成药 4 肝风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肝风 1 拼音

gān fēng

2 概述

肝风亦称内风。凡不属于外感而导致的眩晕、抽搐、震颤、昏迷、肢麻等多属肝风范畴。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突然引起的抽搐、神志不清、痉挛、昏迷不醒等。治宜熄风为主。[1]

21 肝受风邪所致的疾患

肝受风邪所致的疾患。《黄帝内经素问·风论》:“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圣济总录》卷四十一:“若肝藏气虚,不能荣养,则为风邪所侵,搏于筋脉,荣卫凝泣,关节不通,令人筋脉抽掣疼痛,以至眩闷口眼偏斜。”《奇效良方》治风中于肝,用射干汤。《太平圣惠方》治肝风筋脉拘挛,用羚羊角散。

22 肝风内动的病证

肝风内动的病证。证见眩晕、痉厥、四肢抽搐。《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临证指南医案·肝风》华岫云按:“倘 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瘈疭痉厥矣。”

3 治疗方法

有平肝熄风、和血熄风、滋阴熄风、泻火熄风。

31 平肝熄风

平肝熄风为熄风法之一。与镇肝熄风同义。是治疗由于肝阳上亢而引动内风的方法。症见头部掣痛、头晕目眩、口眼歪斜、肢体发麻或震颤、舌头僵硬、舌体偏斜抖动、语言不清,甚至突然昏倒、手足拘急或抽搐,苔薄质红、脉弦。针灸常选太冲、丘墟、风池、颔厌等穴,针用泻法,并加针补复溜。[2]

32 和血熄风

和血熄风为熄风法之一。是一种治疗肝风内动偏于血虚的方法。针灸常选泻太冲,补三阴交、脾俞、肝俞、膈俞为主,也可酌配阳陵泉、筋缩等穴。[3]

33 滋阴熄风

滋阴熄风为熄风法之一。是一种治疗因阴虚而动风的方法。一般在热病晚期,真阴被灼,表现为身热不甚但羁留不退、手足心热、面红、虚烦不眠、咽干口燥、神倦心慌,甚或耳聋、手足蠕动或抽搐等。针灸常选补太溪(或复溜)、三阴交,泻太冲为主,也可酌配阳陵泉、筋缩等穴。[4]

34 泻火熄风

泻火熄风为熄风法之一。是一种治疗热极生风的方法。如高热、抽搐、两目上翻、项强,甚则角弓反张、神志昏迷、舌红苔黄、脉弦数等。针灸常选合谷、太冲、人中、大椎、十宣(或十二井)、阳陵泉等穴。针用泻法。并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5]

4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治法 4 肝风头痛的方药治疗 5 关于头痛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肝风头痛的穴位 2 治疗肝风头痛的方剂 3 治疗肝风头痛的中成药 4 肝风头痛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肝风头痛 1 拼音

gān fēng tóu tòng

2 概述

肝风头痛为病证名,属内伤头痛。又称头痛·肝风内动证(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internal stirring of liver wind[1]),是指肝风扰动,以头痛,上及巅顶,下连齿颊,情志抑郁,腰酸膝软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头痛证候[2]。

3 治法

平肝潜阳[3]

4 肝风头痛的方药治疗

可用天麻钩藤饮[备注]天麻钩藤饮(《杂病诊治新义》):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栀、黄芩、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加减。本方重在平肝潜阳熄风,对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痛疗效较好。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以平肝潜阳;黄芩、山栀以清肝火;牛膝、杜仲、桑寄生以补肝肾;夜交藤、茯神以养心安神,另再加入牡蛎、龙骨加强重镇潜阳之功。[3]

5 关于头痛

头痛(headache[1][4])为病证名[5]。亦称头疼[5]。是指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4]。出《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头部疼痛,包括头的前、后、偏侧部疼痛和整个头部疼痛[5]。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此[5]。凡六*外感,脏腑内伤,导致阳气阻塞,浊邪上踞,肝阳上亢,精髓气血亏损,经络运行失常者,均能发生头痛[5]。除服药治疗外,还可根据病机,配合针灸疗法,常可提高疗效[3]。针灸治疗头风有较好疗效,但应结合现代诊断方法,注意与颅脑实质性病变作鉴别,以便及时治疗原发病[6]。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予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3]。

详见头痛条。

6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它的证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西医学称小儿惊厥。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脑瘤等。

基本介绍 西医学名 :小儿惊厥 中医学名 :小儿惊风 其他名称 :抽风 主要症状 :抽搐,昏迷 多发群体 :1-5岁小儿 传染性 :无传染性 病因病机,临床诊断,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其他疗法,中成药剂,外治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西医处理,小儿惊风的急救,预防护理,预防,护理,慢惊风,病因病机,临床诊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预防护理,文献摘要,现代研究, 病因病机 急惊风病因以外感六*、疫毒之邪为主,偶有暴受惊恐所致。 外感六*,皆能致痉。尤以风邪、暑邪、湿热疫疠之气为主。小儿肌肤薄弱,腠理不密,极易感受时邪,由表入里,邪气枭张而壮热,热极化火,火盛生痰,甚则入营入血,内陷心包,引动肝风,出现高热神昏、抽风惊厥、发斑吐衄,或见正不胜邪,内闭外脱。若因饮食不节,或误食污染有毒之食物,郁结肠胃,痰热内伏,壅塞不消,气机不利,郁而化火。痰火湿浊,蒙蔽心包,引动肝风,则可见高热昏厥,抽风不止,呕吐腹痛,痢下秽臭。 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不耐意外 ,若目触异物,耳闻巨声,或不慎跌仆,暴受惊恐,使神明受扰,肝风内动,出现惊叫惊跳,抽搐神昏。 总之,急惊风的主要病机是热、痰、惊、风的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其主要病位在心肝两经。小儿外感时邪,易从热化,热盛生痰,热极生风,痰盛发惊,惊盛生风,则发为急惊风。 在西医 小儿惊厥的病因分类和特点 1 感染性病因 (1)颅内感染:如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引起的脑膜炎或脑炎。常表现为反复而严重的惊厥发作,大多出现在疾病初期或极期。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脑脊液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2)颅外感染:非颅内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惊厥发作。 1)热性惊厥:是儿科最常见的急性惊厥。 2)感染中毒性脑病:大多并发于败血症、重症肺炎、细菌性痢疾、百日咳等严重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和细菌毒素导致急性脑水肿有关。 2 非感染性病因 (1)颅内疾病: 1)颅脑损伤与出血:如产伤、颅脑外伤和脑血管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出血。伤后立即起病,反复惊厥伴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颅脑CT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2)先天发育畸形:如颅脑发育异常、脑积水、神经皮肤综合征等 3)颅内占位性病变:如幕上、大脑半球的肿瘤、囊肿或血肿等。 (2)颅外(全身性)疾病 1)缺氧缺血性疾病:如分娩或生后窒息、溺水、心肺严重疾病等。 2)代谢性疾病:包括:①水电解质紊乱②肝、肾衰竭和Reye综合征③遗传代谢性疾病④中毒 临床诊断 1.突然发病,出现高热、神昏、惊厥、喉间痰鸣、两眼上翻、凝视,或斜视,可持续几秒至数分钟。严重者可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而危及生命。 2.可有接触传染病人或饮食不洁的病史。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检查有异常改变,神经系统检查出现病理性反射。 4.细菌感染性疾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常增高。 5.必要时可作大便常规及大便细菌培养、血培养、摄胸片、脑脊液等有关检查。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表热、里热:昏迷、抽搐为一过性,热退后抽搐自止为表热;高热持续,反复抽搐、昏迷为里热。 2.辨痰热、痰火、痰浊:神志昏迷,高热痰鸣,为痰热上蒙清窍;妄言谵语,狂躁不宁,为痰火上扰清空;深度昏迷,嗜睡不动,为痰浊内蒙心包,阻蔽心神。 大椎穴主治小儿惊风 3.辨外风、内风:外风邪在肌表,清透宣解即愈,若见高热惊厥,为一过性证候,热退惊风可止;内风病在心肝,热、痰、惊、风四证俱全,反复抽搐,神志不清,病情严重。 4.辨外感惊风,区别时令、季节与原发疾病:六*致病,春季以春温伏气为主,兼夹火热,症见高热、抽风、昏迷,伴吐衄、发斑;夏季以暑热为主,暑必夹湿,暑喜归心,其症以高热、昏迷为主,兼见抽风;若痰、热、惊、风四证俱全,伴下痢脓血,则为湿热疫毒,内陷厥阴。 治疗原则 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治疗原则。痰盛者必须豁痰,惊盛者必须镇惊,风盛者必须熄风,然热盛者皆必先解热。由于痰有痰火和痰浊的区别;热有表里的不同;风有外风、内风的差异;惊证既可出现惊跳、嚎叫的实证,亦可出现恐惧、惊惕的虚证。因此,豁痰有芳香开窍,清火化痰,涤痰通腑的区分;清热有解肌透表,清气泄热,清营凉血的不同;治风有疏风、熄风的类别,镇惊有清心定惊,养心平惊的差异。 分证论治 1.风热动风 证候:发热骤起,头痛身痛,咳嗽流涕,烦躁不宁,四肢拘急,目睛上视,牙关紧闭,舌红苔白,脉浮数或弦数。 印堂穴主治小儿惊风 分析:风热之邪郁于肌表,正邪相争则发热身痛;风邪上扰清空则头痛;风邪犯肺则咳嗽流涕;风热之邪扰于心包则烦躁不宁;热盛扰动肝风则四肢拘急,目睛上视,牙关紧闭。 风热在表则舌红苔白,脉浮数;犯于心肝则脉弦数。 治法:疏风清热,熄风止痉。 方药:银翘散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薄菏疏风清热,防风、蝉蜕、菊花祛风解痉,僵蚕、钩藤熄风定惊。另加服小儿回春丹以清热定惊。 喉间痰鸣者,加竹黄、瓜蒌皮清化痰热;高热,便秘、乳蛾红肿者,加大黄或凉膈散釜底抽薪。以往有高热惊厥史患儿,在感冒发热初起,宜加服紫雪散以防惊厥发作。 2.气营两燔 证候:起病急骤,高热烦躁,口渴欲饮,神昏惊厥,舌苔黄糙,舌质深红或绛,脉数有力。 分析:感受疫疠之邪,邪毒传变迅速,故起病急骤;邪在气分,则高热烦渴欲饮;热迫心营,则神昏惊厥。舌绛苔糙,脉数有力为气营两燔之象。 治法:清瘟败毒饮加减。常用药:连翘、石膏、黄连、黄芩、栀子、知母清气透热,生地、水牛角、赤芍、玄参、丹皮清营凉血,羚羊角、石决明、钩藤熄风平肝。 神志昏迷加石菖蒲、郁金,或用至宝丹、紫雪丹熄风开窍;大便秘结加生大黄、芒硝通腑泄热;呕吐加半夏、玉枢丹降逆止吐。 3.邪陷心肝 证候:高热烦躁,手足躁动,反复抽搐,项背强直,四肢拘急,口眼相引,神识昏迷,舌质红绛,脉弦滑。 分析:邪热炽盛,故高热不退;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内陷心包则神识昏迷;邪陷肝经,肝风内动则项背强直,四肢拘急,口眼相引。舌质红绛,脉弦滑为邪热内陷心肝之象。 治法: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方药:羚角钩藤汤加减。常用药:羚羊角、钩藤、僵蚕、菊花平肝熄风,石菖蒲、川贝母、广郁金、龙骨豁痰清心,竹茹、黄连清化痰热。同时,另服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 热盛加生石膏、知母清热泻火;便干加生大黄、玄明粉泻热通便;口干舌红加生地、玄参养阴生津。 4.湿热疫毒 证候;起病急骤,突然壮热,烦躁谵妄,神志昏迷,反复惊厥,呕吐腹痛,大便腥臭,或夹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饮食不洁,湿热疫毒蕴结肠腑,则见壮热烦躁,呕吐腹痛,大便脓血;邪毒迫人营血,直犯心肝,则神明无主,肝风内动,可见谵妄神昏,反复惊厥。舌红苔黄,脉滑数为湿热疫毒炽盛之象。 治法:清化湿热,解毒熄风。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味。常用药:黄芩泻上焦之火,黄连泻中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山栀通泻三焦之火,导火下行,四药合用,苦寒直折,泻火解毒。白头翁、秦皮清肠化湿,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 舌苔厚腻,大便不爽加生大黄、厚朴清肠导滞,泻热化湿;窍闭神昏加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频繁抽风加紫雪丹平肝熄风;呕吐加玉枢丹辟秽解毒止吐。 5.惊恐惊风 证候:暴受惊恐后突然抽搐,惊跳惊叫,神志不清,四肢欠温,舌苔薄白,脉乱不齐。 分析:小儿神怯胆虚,易受惊吓。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气机逆乱,引动肝风,则神昏抽搐,四肢欠温,脉乱不齐。 治法:镇惊安神,平肝熄风。 方药:琥珀抱龙丸加减。常用药:琥珀、朱砂、金箔镇惊安神;胆南星、天竺黄清化痰热;人参、茯苓、淮山药、甘草益气扶正;菖蒲、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开窍。 抽搐频作加止痉散熄风止痉;气虚血少者加黄芪、当归,、白芍、酸枣仁益气养血安神。 其他疗法 中成药剂 1.小儿牛黄散1岁以下每服0.3-0.5g,2-3岁每服0.9g,1日2次。乳汁或糖水送服。用于风热惊风。 2.小儿回春丹1岁以内每服1-2粒,1-3岁每服3-5粒。2小时后可重复使用。用于风热惊风。 小儿惊风散 3.紫雪散(丹)每服1.5—3g,1日1、3次。用于急惊风抽搐较甚者。 4.安宫牛黄丸每服1/2-1丸,1日1—2次。用于急惊风高热抽搐者。 外治疗法 1.鲜地龙捣烂为泥,加适量蜂蜜摊于纱布上,盖贴囟门以解痉定惊。用于婴儿急惊风诸证。 2.牙关紧闭用生乌梅一个擦牙。 针灸疗法 1.体针惊厥取穴人中、合谷、内关、太冲、涌泉、百会、印堂。高热取穴曲池、大椎、十宣放血,痰鸣取穴丰隆,牙关紧闭取穴下关、颊车。均采用中强 手法。 2.耳针取穴神门、皮质下。强 。 推拿疗法 高热,推三关、透六腑、清天河水;昏迷,捻耳垂,掐委中;抽痉,掐天庭、掐人中、拿曲池、拿肩井。急惊风欲作时,拿大敦穴、拿鞋带穴;惊厥身向前曲,掐委中穴;身向后仰,掐膝眼穴;牙关不利,神昏窍闭,掐合谷穴。 西医处理 1.退热物理降温可用头枕冰袋,温湿毛巾擦身,40%-50%酒精擦浴。药物降温可用安乃近滴鼻或肌肉注射。 2.止惊首选安定,0.3-0.5mg/LS,最大量不超过10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亦可用苯巴比妥8-lOmg/kS肌肉注射或5%水合氯醛50rog/kS保留 。 3.降低颅内压抽搐时间持续15分钟以上或反复惊厥患儿,可发生脑水肿。常用20%甘露醇1—26/ks,于20-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6-8小时重复1次。 小儿惊风的急救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未到医院前,都应尽快地控制惊厥,因为惊厥会引起脑组织损伤。 1使病儿在平板床上侧卧,以免气道阻塞,防止任何 。如有窒息,立即口对口鼻呼吸。 2可用手巾包住筷子或勺柄垫在上下牙齿间以防咬伤舌。可用针刺或手导引人中、内关等穴。 3发热时用冰块或冷水毛巾敷头和前额。 4抽风时切忌喂食物,以免呛入呼吸道。 5缺氧时立即吸氧。控制惊厥首选安定。静脉慢注01~03mg/公斤/次,1~3分钟见效。最好分秒必争送医院查明原因,控制惊厥、抗感染和退热三者同时进行。 预防护理 预防 1.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2.避免时邪感染。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及变质食物。 3.按时预防接种,避免跌仆惊骇。 4.有高热惊厥史患儿,在外感发热初起时,要及时降温,服用止痉药物。 护理 1.抽搐时,切勿用力强制,以免扭伤骨折。将患儿头部歪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将纱布包裹压舌板,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体。 2.保持安静,避免 。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慢惊风 病因病机 慢惊风多见于大病久病之后,气血阴阳俱伤;或因急惊未愈,正虚邪恋,虚风内动;或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肾两虚,筋脉失养,风邪人络。 由于暴吐暴泻,久吐久泻,或因急惊反复发作,过用峻利之品,以及它病误汗误下,以致脾阳不振,木旺生风。或因禀赋不足,脾肾素亏,长期腹泻,阳气外泄,先则脾阳受损,继则伤及肾阳,而致脾肾阳虚,虚极生风,即所谓“纯阴无阳”之慢脾风证。急惊风或温热病后,迁延未愈,耗伤阴津,肾阴亏损,肝木失于滋养,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可致水不涵木,阴虚风动。 总之,慢惊风病位在肝、脾、肾,病理性质以虚为主。多系脾胃受损,土虚木旺化风;或脾肾阳虚,虚极生风;或肝肾阴虚,筋脉失养生风。 临床诊断 1.具有呕吐、腹泻、脑积水、佝偻病等病史。 2.起病缓慢,病程较长。面色苍白,嗜睡无神,抽搐无力,时作时止,或两于颤动,筋惕肉瞬,脉细无力。 3.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血液生化、脑电图、脑脊液、头颅Cr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原发疾病。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寒热虚实凡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倦,嗜睡,四肢发冷,舌淡苔薄者为虚寒;虚烦疲惫,面色潮红,身热消瘦,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者为虚热;肢体颤振,手足搐搦为血虚;身热起伏不定,口渴心烦,胸闷气粗,泛吐痰涎,苔黄腻者,为虚中夹实。 2.辨脏腑仅有形神疲惫,面色萎黄,肢体抽搐,大便稀溏,四肢不温,为病在肝脾;若面色苍白,囟门低陷,四肢厥冷,手足蠕动,大便清稀、舌淡、脉细无力,为病在肝脾肾。 二、治疗原则 慢惊风的治疗,以补虚治本为主。土虚木旺,治以健脾平肝;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阴虚风动,治以育阴潜阳。治疗过程中,可结合活血通络,化痰行瘀之法。 三、分证论治 1.土虚木亢 证候:形神疲惫,面色萎黄,嗜睡露睛,四肢不温,足跗及面部轻度浮肿,神志不清,阵阵抽搐,大便稀薄,色带青绿,时有肠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分析:久泻伤阳,脾阳伤则形神疲惫,面色萎黄;阳衰则寒湿内生,故大便稀薄,色见青绿,腹中鸣响,甚则肢冷浮肿;土弱木乘,木旺化风,故时作抽搐,嗜睡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脾阳虚弱之象。 治法: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方药:缓肝理脾汤加减。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炙甘草健脾益气,煨姜、桂枝温运脾阳,白芍、钩藤平肝熄风。 阳虚寒盛去桂枝,加附子、肉桂温补脾肾;腹泻不已加诃子、肉豆蔻、乌梅炭敛肠止泻;方颅发稀,夜寐哭闹不安,加生牡蛎、生龙骨平肝潜阳。 2.脾肾阳虚 证候:面色苍白或灰滞,囟门低陷,精神极度萎顿,沉睡昏迷,口鼻气冷,额汗涔涔,四肢厥冷,手足蠕蠕震颤,大便澄澈清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分析:脾肾阳虚,寒水上泛,则面色苍白或灰滞,囟门低陷,精神极度萎顿;阳气不运,阴寒内盛,故口鼻气冷,四肢厥冷,额汗涔涔,大便澄澈清冷,甚至沉睡昏迷,阳气衰微,虚极生风,则手足蠕蠕震颤。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脾肾阳衰之象。此证即所谓“纯阴无阳”的慢脾风证。其实质是阴盛阳衰,属于慢惊风后期,气阳衰竭的危重阶段。 治法: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方药: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加减。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温补脾气,炮附子、肉桂、川椒、炮姜、灶心土温阳救逆。 抽搐频频加龙齿、钩藤平肝熄风;阳气回复后改用理中地黄汤或可保立苏汤,以阳中求阴,使阴阳维系,阳生阴长而搐定。 桶草,据说可治疗“小儿惊风抽搐” 3.阴虚风动 证候:虚烦疲惫,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震颤瘛疚,或肢体拘挛,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光无苔,质绛少津,脉细数。 分析:肝肾之阴亏损,阴虚生内热,则虚烦疲惫,面色潮红,低热消瘦,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水不涵木,筋脉失养,则震颤瘛疚,肢体拘挛。舌红绛,无苔少津,脉细数为肝肾阴虚之象。 治法: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方药:大定风珠加减。常用药:鸡子黄、阿胶、地黄、石斛、麦冬滋阴养血,龟板、鳖甲、牡蛎潜阳熄风。 阴虚潮热加银柴胡、青蒿、地骨皮以清虚热;搐搦不止者,吞服止痉散熄风止痉;强直瘫痪者,加全蝎、蕲蛇、乌梢蛇、地龙、白僵蚕搜风剔邪,但风药多燥,故宜佐养血润燥之品。 其他疗法 一、经验方 1.蕲蛇,研细末,吞服。每服1.5g,1日2次。用于土虚木亢证。 2.地龙、僵蚕、乌梢蛇、当归、木瓜、鸡血藤各15g。水煎服。用于慢惊风肢体强直性瘫痪。 二、外治疗法 1.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白芍、陈皮、半夏、天麻、川乌、全蝎、天南星、丁香各6g,朱砂1g,生姜3g,红枣5枚。炒热,熨脐部,1日1次。用于土虚木亢证。 2.全蝎5个,蜈蚣1条,僵蚕5条,蝉蜕7个。研为细末,敷脐,1日1次。用于慢惊风强直性瘫痪者。 三、针灸疗法 1.针刺上肢取穴:内关、曲池、合谷。下肢取穴:承山、太冲。牙关紧闭取穴:下关、颊车。 2.灸治取穴大椎、脾俞、命门、关元、气海、百会、足三里。用于脾肾阳虚证。 四、推拿疗法 运五经,推脾土,揉五指节,运内八卦,分阴阳,推上三关,揉涌泉,揉足三里。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2.做好小儿保健工作,调节精神情绪,加强体格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小儿惊风七厘散 3.注意饮食卫生,宜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二、护理 1.保持病室安静,减少 ,保证患儿安静休息。 2.抽搐时,切忌强行牵拉,以免拉伤筋骨。· 3.对长期卧床的患儿,要经常改变 ,必要时可垫海绵垫褥或气垫褥等,经常用温水擦澡、擦背或用温热毛巾行局部 ,避免发生褥疮。 4.昏迷、抽搐、痰多的患儿,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肪止窒息。 5.注意加强营养,不会吞咽者给予鼻饲。 文献摘要 《小儿药证直诀·急惊证治》:“小儿急惊者,本因热生于心;身热面赤引饮,口中气热,大小便黄赤,剧则搐也,盖热甚则风生,风属肝,此阳盛阴虚也。”慢惊“因病后或吐泻,脾胃虚损遍身冷,口鼻气出亦冷,手足时瘛疚,昏睡,睡露惊,此无阳也。”“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 《幼幼新编》:“风搐频者,风在表也,易治,易发之。搐稀者,风在脏也,难治,宜补脾。” 《景岳全书·小儿则·惊风》:“惊风之要领有二:一日实证、一日虚证而尽之矣。盖急惊者阳证也,实证也,乃肝邪有余而风生热,热生痰,痰生客于心膈间则风火相搏,故其形证急暴而痰火壮热者是为急惊,此当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慢惊者阴证也,虚证也,此脾肺俱虚,肝邪无制,因而侮脾生风,无阳之证也,故其形气病气俱不足者是为慢惊,此当专顾脾胃以救元气。虽二者俱名惊风而虚实之有不同,所以急慢之名亦异。凡治此者不可不顾其名以思其义。” 现代研究 伍鸿基.针刺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浙江中医杂志1996;(8):373 将小儿高热惊厥28例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7例。两组患儿在高热惊厥时,即给予安乃近10mg/kg肌肉注射,酒精擦浴降温,吸氧。治疗组再给予针刺疗法:首先取人中穴向上斜刺2-3分,稍捻转至患儿苏醒有 反应,如哭声等即起针。再点刺双侧中冲穴约1分,提捻泻法强 ,每隔半分钟左右起针,再放血1-3滴;直刺双侧合谷穴3-5分,提捻泻法中等 ,每穴各行针1—2分钟后起针。对照组再予安定0.3mg/kg肌肉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在20秒至2分钟内痉止苏醒,体温下降,平均1分2秒;对照组患儿在2-5分钟内痉止,平均3分2秒,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 王清涛,高树堂.麝冰散治疗小儿高热惊厥43例.吉林中医药1993年;(1):25 麝香1份,冰片50份,姜黄刃份,郁金如份,巴豆30份,血竭50份,金箔10份,全蝎50份,研成细末。使用时将药粉兑入等渗溶剂(生理盐水等)内即可,按每次0.2s/ks给药,必要时可加倍,2小时后可重复给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43例,其中治愈25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蜈蚣的别名 7 来源 8 产地 9 性味归经 10 蜈蚣的功效与主治 11 使用禁忌 12 蜈蚣的化学成分 13 蜈蚣的药理作用 14 蜈蚣中毒 141 不良反应机制 142 蜈蚣中毒的症状 143 治疗 15 蜈蚣的药典标准 151 品名 152 来源 153 性状 154 检查 1541 水分 1542 总会分 155 浸出物 156 蜈蚣饮片 1561 炮制 1562 性味与归经 1563 功能与主治 1564 用法与用量 1565 注意 1566 贮藏 157 出处 1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蜈蚣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蜈蚣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蜈蚣 1 拼音

wú gōng

2 英文参考

centipede [朗道汉英字典]

chilopod [朗道汉英字典]

scolopendra [朗道汉英字典]

Scolopendra(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entiped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蜈蚣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 的干燥体[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Scolopendra(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centipede(《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蜈蚣的别名

百脚、天龙[2]。

天龙、百脚、螂蛆、百足虫、百足、千足虫、吴公[3]。

蒺藜、天龙。

7 来源

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 的干燥体[1]。

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或其近缘动物的干燥全体[2]。

8 产地

蜈蚣主产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陜西等地[2]。

9 性味归经

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蜈蚣味辛,性温,有小毒;入肝经[2]。

10 蜈蚣的功效与主治

蜈蚣具有祛风,定惊,攻毒的功效[2]:

蜈蚣治中风,惊痫,痉挛抽搐,破伤风,面神经麻痹,风湿疼痛,百日咳,骨结核,淋巴结结核,骨髓炎,风癣:煎服,15~3g;研末吞服:09~15g[2]。

蜈蚣现用治癌症[2]。

蜈蚣治疗疮肿毒,溃疡,瘘管久不收口,带状疱疹,疥疮,毒蛇咬伤:研撒或油调敷[2]。

蜈蚣治小儿撮口(舌上有疮,如粟米大):用生蜈蚣捣汁敷涂。

蜈蚣治小儿急惊:用蜈蚣一条(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分研匀,加乳汁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按病几年龄。每岁服一丸,乳汁送下。

蜈蚣治天吊惊风(目久不下,眼见白睛,角弓反张,不能出声):用大蜈蚣一条,去头足,油炙,以竹刀劈为左右两半,研为末,各半加麝香五分。用时,以左半药末吹入左鼻,以右半药末吹入右鼻,但都只吹少许,不可过多。若眼末下,可再吹入少量,服下即止。

蜈蚣治破伤风:用蜈蚣研末擦牙,吐出涎沫即愈。又主:用蜈蚣头、乌头尖、附子底、蝎梢,等分为末。每用一分至三分,热酒灌服。另以药末敷患处,出汗即愈。

蜈蚣治口眼歪斜,口内麻木:用蜈蚣三条,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火煨,都要去掉头足;天南星一个,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火煨,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钱。各药一起研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一钱,热水调下。一天服一次。

蜈蚣治蝮蛇螫伤:用蜈蚣研末敷涂。

蜈蚣治天蛇头疮(生手指头上):用蜈蚣一条,烧因熏一、二次即愈。或研蜈蚣为末,调猪胆汁敷涂

蜈蚣治丹毒瘤肿:用蜈蚣一条、白矾如皂角子大一块、雷丸一个、百部二钱,共研不末,调醋敷涂。

蜈蚣治瘰疬溃疮:用茶和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捣筛为末,先以甘草汤洗净患处。再将药末敷上。

蜈蚣治耳出脓:用蜈蚣研末吹耳内。

蜈蚣治小儿秃疮:用大蜈蚣一条、盐一发,放油内浸七天,取油涂搽,即效。

蜈蚣治痔疮疼痛:用赤足蜈蚣焙为末,加片脑少许,调征求谁敷涂。又方:用蜈蚣三、国条,浸入煮开一、二次的香油中,再加五倍子末二、三钱,瓶封收存。在痔痛不可忍时,取油点涂,即时痛止。

蜈蚣治腹在如箕:用蜈蚣三、五条,酒炙过,研为末。每服一钱,分为两份,分别装入两个开孔的鸡蛋内,搅匀,红封好,煮熟吃下。一天一次,连进三服可愈。

蜈蚣治脚吐转筋:用蜈蚣烧为末,调猪油涂搽。

11 使用禁忌

孕妇忌用蜈蚣[2]。

12 蜈蚣的化学成分

蜈蚣水及乙醇等提取物含组氨酸、精氨酸、8羟基赖氨酸、谷酰胺等[2]。尚含甲壳质、谷氨酸、酪氨酸、蚁酸等[2]。

蜈蚣含二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组胺样物质及溶血蛋白质[2]。

蜈蚣还含胆甾醇等[2]。

13 蜈蚣的药理作用

蜈蚣粉对小鼠有抗惊厥作用[2]。

蜈蚣提取物等可增强心收缩力,降低血压,诱导血小板聚集,抗肿瘤,促进免疫功能等[2]。

蜈蚣水浸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2]。

蜈蚣毒液大剂量可使小鼠抽搐死亡[2]。

14 蜈蚣中毒

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和溶血性蛋白质;另含有脂肪油、蚁酸、核弹甾酸等[3]。药理作用有抗真菌,抗结核,抗肿瘤,抗惊厥,抗炎,降压,镇痛,抗衰老,增强免疫及诱导血小板聚集[3]。

141 不良反应机制

蜈蚣有溶血作用,还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少量能兴奋心肌,大量能使心肌麻痹,并能抑制呼吸中枢。[3]

142 蜈蚣中毒的症状

蜈蚣中毒潜伏期为30min到4h,中毒量为15~30g[4]。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无力、意识障碍、心跳及脉搏缓慢、呼吸困难、血压体温都下降[4]。出现过敏反应者,可出现腰臀部瘙痒难耐、全身皮疹,严重的出现过敏性休克[4]。出现溶血反应者,尿成酱油色及溶血性贫血的表现[4]。

被咬伤者,局部炎症反应,疼痛难忍,可形成水泡及坏死;严重者引起淋巴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发生紫癜[4]。

143 治疗

蜈蚣中毒的治疗要点为[5]:

1内服中毒后,用2%~3%的碳酸氢钠液洗胃,然后服用药用炭以吸附毒素;输液,给予5%的葡萄糖盐水或10%的葡萄糖液并加入维生素C。

2对症治疗:给予阿司咪唑、糖皮质激素或氯苯那敏抗过敏治疗,如果出现过敏性休克,予抗休克处理,可将氢化可的松加入液体中静滴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如有呼吸困难, 给予吸氧、山梗菜堿等呼吸兴奋剂;心跳减慢的可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如出现急性溶血时,可给予碳酸氢钠堿化尿液,必要时给糖皮质激素,减轻红细胞破坏,防止肾衰。

3局部被蜇伤者,立即用火罐拔出毒液,并用3%氨水或5%的碳酸氢钠液或肥皂水清洗伤口;用05%普鲁卡因溶液局部封闭;用蛇药外敷。

15 蜈蚣的药典标准 151 品名

蜈蚣

Wugong

SCOLOPENDRA

152 来源

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LKoch的干燥体。春、夏二季捕捉,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

153 性状

本品呈扁平长条形,长9~15cm,宽05~1cm。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全体共22个环节。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略有光泽,有头板覆盖,头板近圆形,前端稍突出,两侧贴有颚肢一对,前端两侧有触角一对。躯干部第一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20个背板为棕绿色或墨绿色,具光泽,自第四背板至第二十背板上常有两条纵沟线;腹部淡**或棕**,皱缩;自第二节起,每节两侧有步足一对;步足**或红褐色,偶有黄白色,呈弯钩形,最末一对步足尾状,故又称尾足,易脱落。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

154 检查 1541 水分

不得过1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

1542 总会分

不得过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55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00%。

156 蜈蚣饮片 1561 炮制

去竹叶,洗净,微火焙黄,剪段。

1562 性味与归经

辛,温;有毒。归肝经。

1563 功能与主治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

1564 用法与用量

3~5g。

1565 注意

孕妇禁用。

1566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157 出处

伏热为病证名。泛指热邪深伏于体内的发热病证。出《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温热经纬·叶香巖三时伏气外感篇》:“若因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伏热,章虚谷引申为伏邪。《重订广温热论·清凉法》:“温热郁于气分为伏热,郁于血分为伏火,通称伏邪……凡用清凉方法,必先辨其为伏热,为伏火。热属气分,为虚而无形。如盛夏酷暑炎蒸,虽挥汗淋漓,一遇凉风而即解,故人身之热,气清即退。至其清热之法,首用辛凉继用轻清者,所以清肃气分之浮热也。终用甘寒者,所以清滋气分之燥热也。”参见发热、风温、暑温:发热为症状名。出《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指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发热原因,一般可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常因感受六*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外感发热多属于实,可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症;内伤多虚,可见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由于发热的类型不同,又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因发热时间不同,有平旦热、昼热、日晡发热、夜热等;因发热部位不同,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又有痰积发热、食积发热、饮酒发热、瘀血发热、病后遗热等。风温为病名。1指感受风热引起的温病。见《温热经纬·叶香巖三时伏气外感篇》。《温病条辨·上焦篇》:“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升,厥阴行令,风夹温也。”多发于冬春二季。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口渴、脉浮数等。初起病在卫分及气分,治宜辛凉透表,方用银翘散、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等加减。如见高热神志昏迷,手足瘈疭,脉数疾者,为热盛劫津,逆传心包,营血受灼,肝风内动。宜清营泄热,平肝息风,用羚角钩藤汤、犀角地黄汤、清营汤、至宝丹、紫雪丹

详见百科词条:伏热 [ 最后修订于2016/4/2 9:17:52 共150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肝风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21 肝受风邪所致的疾患 22 肝风内动的病证 3 治疗方法 31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