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读《茶经》05· 茶的发源地到底在哪儿?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7收藏

跟我一起读《茶经》05· 茶的发源地到底在哪儿?,第1张

          闲话少说,进入正题。今天开始读《茶经》正文。

          上卷第一章—— “一之源”

      原文: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 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茶圣陆羽在开篇第一段就指出:茶,出自长在哪里?长啥样?

        “茶,南方之嘉木也。”茶,是南方地区一种美好的木本植物。

      这里的“南方”当然是指中国的南方地区。具体来说,泛指唐贞观年间的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所辖地区,基本与现今以秦岭山脉——淮河以南地区为南方一致。

      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唐时为南诏国)诸省市区,以及陕西、河南两省的南部,皆为唐代的产茶区,也是今日中国之产茶区。

        单这开篇第一句“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就明确了茶的发源地是——中国南方地区。

        再看,“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围达两人才能合抱的大茶树,将枝条砍下来才能采摘茶叶。

        “巴山峡川”,指的是今天重庆东部、湖北西部地区,也泛指西南地区。说明在西南地区不但有茶树,还有大茶树。这也证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众所周知,《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最早记录茶及茶文化的经典。所以,文中所说的茶的发源地是非常可信的。

        然而,西方国家曾经对“茶的发源地在中国”的说法并不认同,并先后提出了“印度说”、“二源说”,甚至“多源说”。

        印度说,认为茶的发源地在印度。

        二源说,认为茶发源于中国和印度。

        多源说,这个观点更离谱,认为只要有茶树生长的地方,都是茶的发源地。

        为什么西方国家会如此卖力地抢认茶的发源地呢?实则关乎国家政治经济利益啊!

        茶,不是普通的农作物,它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有史以来,茶在国际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甚至引发战争。

        1773年,北美人民为反抗英国国会的《茶税法》而发生了“波士顿倾茶事件”,甚至导致了后来的美国独立战争。

      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因也是由于英国不能产茶叶,只能向中国大量进口,从而出现巨大贸易逆差,这对英国国力产生了巨大的危险,转而向中国倾销鸦片。这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影响,清政府开始禁烟运动。眼看断了财路,英国岂能善罢甘休?最终发生了鸦片战争。

        而在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才逐渐开始在印度种植茶树,并向中国学习种茶制茶。这时离陆羽《茶经》时代已过去一千多年了。所以,“印度说”、“二源说”完全不靠谱。

       

      《茶经》的记载、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茶的发源地在中国。除此之外,科学实地考察发现也是有力证据。

        1961年,在云南勐海县八达公社大黑山密林中,海拔1500米处,发现一棵古茶树,高3212米,胸围29米,树龄约1700岁。

        1976年,在贵州道真县海拔1100米的山区,发现一棵古茶树,高13米,叶长212米,叶宽94米,树龄在千年以上。

        之后,在广西、广东、湖南等地都相继发现了大茶树,高度都在10米以上,胸围2米左右,树龄至少也过千年。

        事实胜于雄辩,毫无疑问,茶的发源地就在中国。更确切地说,茶的发源地就在中国南方地区。

       

        回到原文。茶树长啥样呢?

        茶树一般高一尺、二尺以至数十尺,树围有达两人才能合抱的(当时可能还没发现更大的古茶树)。茶树的树形像瓜芦木,叶子像栀子叶,花像白蔷薇花,种子像棕榈子,蒂像丁香蒂,根像胡桃树根。

        茶圣陆羽通过打比方直观形象地描绘出了茶树的特征,可谓一目了然啊!

      再看几张吧。

(文中均来自网络)

一、《茶经 七之事》载:“《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这表明炎帝神农氏首先发现了茶。

二、茶的故乡在中国,具体说,在中国西南。

三、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后人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茶叶起源于中国,种茶、饮茶、品茶、茶道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影响远播海外。无论是老百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文人雅士的“琴棋书画诗酒茶”,都说明茶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由此衍生出的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那么对于如此爱茶的各位,您又真的了解“茶”字是如何而来的吗?

关于“茶”字的来源,大都认为中唐(约公元 8 世纪)以前表示“茶”的字,就是“荼”字。“荼”字最早见于《诗经》,但《诗经》在不少诗篇中所说的“荼”,并不是茶。开始以“荼”字明确地包含有“茶”字意义的,是《尔雅•释木》中的“槚,苦荼”。晋代郭璞的《尔雅注》还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注解:“树小如栀子,冬生(常绿的意思),叶可煮作羹饮。”公元 2 世纪前期,东汉许慎在所著《说文解字》中也说:“荼,苦茶也。”这个“荼”字,据宋代徐铉等在该书的注中说,“此即今之茶字”。我国西南地区的兄弟民族,是早已知道“茶’的(见前引司马相如《凡将篇》和扬雄《方言》),发音为“荈诧”或“蔎”。秦汉以来,茶在由西南地区传播于广大汉民族居住地区时,因其味苦和发音近似“荼”字,“荼”即被用来以表达“茶”这种药物和饮料。

《茶经述评》“荼”字的字音不止一个,其字义也不只一个。“荼”字被用来表达“茶”的含义历时很久,后来才省了一笔,变为“茶”字。这种改变,据说是受了陆羽的《茶经》和卢仝的《茶歌》等的影响(见宋代魏了翁《邛州先茶记》),同意这种说法的有明代的杨慎(见《丹铅杂录》)和清代的顾炎武(见《唐韵正》)。但此说与《茶经》注的说法不符,这个注已清楚地说明了“茶”字的出处是《开元文字音义》。《开元文字音义》三十卷,唐玄宗撰。(《开元文字音义》已佚,玄宗曾自为此书作序,说这是一部与《说文》《字林》相类似的字书,凡三百二十部)这就可知将“荼”字略去一笔,定为现在的“茶”字,是唐玄宗以御撰的形式定下来的。但在这个新文字刚刚开始使用时,新旧文字必然会通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且安史之乱以后,接着又是频年的藩镇割据的动乱时期,所以顾炎武在《唐韵正》中说:

愚游泰山岱岳,观览唐碑题名,见大历十四年(779)刻荼字,贞元十四年(798)刻荼药字,皆作荼……其时字体尚未变。至会昌元年(841)柳公权书《玄秘塔碑铭》、大中九年(855)裴休书《圭峰禅师碑》茶毗字,俱减此一画,则此字变于中唐以下也。

因此,当陆羽撰写《茶经》时,能在“荼”字仍为很多人所沿用的情况下,把“荼”字一律改为“茶”字,从而使“茶”字得以广泛地流传开来,这不能不说是他的独具卓识的一个创举。以后,随着茶叶生产贸易的发展,音义专用的“茶”字,经过了大约 80 年的时间,终于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跟我一起读《茶经》05· 茶的发源地到底在哪儿?

          闲话少说,进入正题。今天开始读《茶经》正文。           上卷第一章—— “一之源”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