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作文素材:继承和创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2015高考作文素材:继承和创新,第1张

以下是 考 网为大家整理的《2015高考作文素材:继承和创新》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阅读!

理由

 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轮子。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创新民族文化,是永不过时的话题。

 立意角度

 1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

 2 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

 3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4 固守精神家园

 素材积累

 1、闻一多——舍生取义的弘扬者

 当日寇的铁蹄跨过了长城,当锦绣的山河遍遭蹂躏,当祖国各地哀鸿遍野,当无情的地火将人们灼烧,幽静的书斋再也压不住你心中的怒火。你——闻一多,拍案而起,孤愤高吟。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点的着火,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样的《一句话》,震撼了多少麻木的心,这样的《一句话》点燃了多少熄灭的灯。

 你高举《红烛》照亮漆黑的夜空,你低吟《七子之歌》穿透漫漫碧海。面对日寇来袭,面对的与迫害,你从未低下高昂的头颅,不惜以一篇篇锋芒毕露的檄文去抗争,以一场场激情澎湃的演讲去怒斥。犹记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会上,你发表了生命中最后一场演讲,是什么最后的奏唱。

 臧克家先生曾说:“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而于我心中,闻一多先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是舍生取义的弘扬者。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2、王国维——用生命树起民族文化的大旗

 厦之将倾,方显英雄本色;国难当头,彰显赤子真魂。

 他曾是指点江山,吞吐日月的国学大师,也曾是挥戈漠北、千骑逐虏的英武将才,却终于投水颐园,含恨而去。他以渊博的知识推开国学文化之门;他以文人的坚守传递文化传承之火;他以不屈的脊梁支撑文化将倾之厦。他把生命中的力量化为一缕星光,想要点亮文化的黑夜,他把古籍中的精华化为一只舟楫,想要横渡国难的海洋。

 他就是王国维,国学大师,文之大者,人之至伟。

 一部《人间词话》,百代诗词高峰。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对中华文化的颓势,他去无法力挽狂澜。是他对文化的不懈追求成就了他,却也是他对文化的炽热眷恋毁灭了他。“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他,只想徜徉历史文化,愿意用生命为文化献祭。面对破碎的山河,他用生命向历史叩问;面对文化的覆灭,他用生命向古人探求。他在清水湖泊的纵身一跃,激起来自历史深处的声声呜咽。

 3、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余秋雨

 静坐寒窗苦守,动辄行者无疆。他是长江边的艄公,溯流而上行一段苦旅;他上高山下的愚叟,舞起双臂铲除文化的劣根;他是高明的外科医生,剜除传统中的千年病灶。九万六千平方公里,满满的是他探求文化根源的脚印。游历欧洲十国,不变的是他永无止境的文化反思。千万里溯源之路,十余载文化苦旅。秦汉烽烟、魏晋霜雪,在他的笔下再生;唐诗平仄,宋词韵律,在他的手里跳动。

 静看历史千层浪,最是智慧余秋雨。

 “不临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他一直在行走,走遍中国,又走向海外。为深刻理解中华文化,他追根溯源;为全面剖析传统思想,他游历世界。他结束了中华文化盲目自信的历史,他为国人打开了真正的开放之门。

 4、梅兰芳——将京剧艺术引向世界

 从生命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华丽的出演,他的一生就像一场永远听不到尽头的京剧。幼年的苦练,青年的继承,壮年的弘扬,成就了这位将我国的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

 有的人被流放到贫瘠的土地,他的灵魂却愈加丰盈;有的人被禁锢在闭塞的山村,他的歌喉却可以飞跃千山万水。他没有出生在京剧世家,也无天赋可作径,他的生命中本无乐符,可他却用勤勉继承了中华戏曲文化的精髓,唱响了京剧的大美。

 他倾其一生在弘扬京剧的土壤上耕耘,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曾赴日,赴美,赴苏,将京剧艺术引向了世界。创作如歌,弘扬作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5、当年明月

 敢于突破,才能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大胆突破,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出不平凡的努力,真的不容易。然而,当年明月做到了。一位非科班出身的写史高手,以《明朝那些事儿》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清晰深刻、丰润圆满的还原在大家面前。当年明月,以其生动犀利、幽默诙谐的文字,使人性之善透过历史灰霾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他大胆突破经典史书的呆板生硬,写出了令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著作,也正因如此,他仅用一年时间便成功跻身“中国作家富豪榜”,创造了辉煌的事业。

 当年明月曾说过:我其实是个特别平凡的人,我只想做个有勇气的人。人生只有在不断的突破与迎接挑战中,才能凸现人生的意义。

 例文导引

 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

 鲁迅先生有言: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进步。

 国魂,就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惟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才能让中华民族永葆生命力。

 总有一些人,将国之魂魄永存心间,光耀历史。

 “红楼痴儒”周汝昌,一生只做一件事。

 研究红学就是乐,不用浮名伴此生。遥望苍穹,他是最亮的星。他一生都在文学的世界里探求真谛,一生都在默默的传递着知识的薪火。

 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你,独坐于简陋屋舍,笔起笔落,涌起层层墨香。曹雪芹为一部红楼,“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三百年后,你为一部红楼,目盲耳聋,穷六十载光阴,建起红学“四支”,使红楼之光华,粲然世间。如今,你的名字便与红楼一道,铭刻在时间的轨道上,流芳百世。

 周汝昌太爱红楼,这一爱,就是一甲子时光。六十年,他从一个出入学府和贵公子门庭的青年学子,到成为红学研究的巅峰和大du。他于红楼,更像一位母亲,一手拉起传承,一手拉起创新,在红学研究的道路上,愈行愈远。

 印度古谚有言: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只有弘扬和继承中华文化,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

 一代国学大师,黄裳,风华正茂之时已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是开拓者。姜桂之性,老而弥新。他在字里行间燃烧激情,点亮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心灵的大门。他一生藏书无数,在知识的海洋里恣意挥洒;他打破文体的规范,在文学的草原上任意驰骋。他的文字是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播近土壤就会长成一颗颗橘树,一茎茎绿荷,一兜兜灵芝,一朵朵兰花……带着他襟袖间跨越上下五千年的遥远芬芳,弥漫于天地之间。

 黄裳的文字,融合了二周文字的精髓,既有鲁迅的激愤、犀利,又有知堂的雍容、闲致;既有情趣和情调,又有观点和见解。他的一生宛如年轻的斗士,却又用人生的阅历沉淀了文章的气质。在继承与弘扬之间,他找到了人生最完美的坐标。

 反观现实,多少人为物欲、贪念拘絷,甘愿舍弃民族文化与道德,纵意轻视。杜甫先生再次被我们纪念,却是以亵渎的方式,谁也无法预料还有多少文化名人被戏谑;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为迎合低级趣味,肆意改写历史文化。所以,在继承与弘扬之间,我们必须要把握好其中的“度”,为迷惘的世人敲响警钟。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

  ——徐光春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契刻符号在河南;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生在这里。

  如果说斧、锤的发明十倍地增强了人类的力量,弓箭的发明百倍地延长了人类的手臂,那么文字的发明则无限地扩展了人类的智慧,人类社会因此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文字的出现,是史前史和文明史的界标。同样,汉字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开始,可以说,一部文字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

  汉字是汉民族自古以来用以记录汉语、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汉族祖先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汉字本身有一定的严谨的规律,自有其完整的系统性。尽管汉语方言歧异纷呈,可使用汉字写下的书面语言,南北各地的人都能看得懂;虽然古今语音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无论是商周的古文字还是秦汉传下来的古书,现在依然能读得懂。

  在中国几千年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汉字对团结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全民族的经济文化、巩固国家的统一、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等,都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曾指出:“中国的这种统一”,“是由语言加固的,不是因地区而异的口语,而是书面语,即那些在中国到处都绝对一致的著名汉字”。

  从“仓颉造字”到王永民的“五笔字型”

  ——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字史

  汉字不仅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它还积淀凝聚了丰富、深厚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充满魅力而且最具生命力的载体。甲骨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都因各自文明的戛然中止而早早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伴随着源远流长不曾中断的中华文明,从33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一直沿用至今。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老文字,堪称老寿星。

  在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字史中,中原文字史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河南不仅出土了大批珍贵的古文字资料,还涌现出一大批文字学方面的大家,对中国文字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立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史学博士):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仓颉号史皇氏,是黄帝的史官,他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迹创造了汉字。从历史角度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可能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过突出贡献,所以李斯《仓颉篇》曰:“仓颉作书,以教后诣。”《淮南子·本经训》记载仓颉造字时天地震动:“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文献记载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上古时代巫、史不分家,巫术盛行,联系到仓颉作书天雨鬼哭,王充《论衡·骨相篇》说:“仓颉四目”,看来仓颉又是黄帝之巫。今濮阳市南乐县梁村乡吴村是仓颉的故里,这个村子以前就叫史皇村,现在村里人还大多姓史。这里现存仓颉陵一座,占地70多亩,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

  说汉字,不能不提及甲骨文。甲骨文是古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用以占卜用的文字,其时代为商代后期,发现地主要在我省安阳的小屯村,即盘庚迁殷的商代晚期都城殷墟。迄今为止,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共有15万片之多,单字有5000个左右,目前无争议的可释字有1000多个。孔子曾经叹息由于文献不足,殷礼难徵,到了19世纪末,忽然发现了150万字的甲骨文,这是连孔老夫子都未曾寓目的商代直接史料,因此弥足珍贵,早期甲骨文的收藏研究者罗振玉就骄傲地称“殷礼在斯堂”。正是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深入研究,证明了《史记》关于商代世系的记载基本正确,轰然撞开了被重重历史疑云紧锁的殷商王朝神秘大门。

  王宇信(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导)史学大师王国维曾深刻地指出:“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在王国维生活的清末民初,由于流沙坠简、敦煌写经、内阁大库档案,“四裔”碑铭以及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蔚然形成了举世瞩目的几种新学问。特别是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和其后的科学发掘,形成了甲骨学和殷商考古学这两门全新的学问。从此,由于史料不足而山穷水尽的殷商文化研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别开了新生面。

  李立新:在甲骨文研究领域,河南人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南阳人董作宾先生,是近代最著名的甲骨学家,他对于殷墟甲骨卜辞的发掘和甲骨文断代研究均做出了卓越贡献,和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并称为“甲骨四堂”,被誉为甲骨学研究的一代宗师。

  郭沫若曾断言:“在甲骨文之前,汉字已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发展过程。”在舞阳县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出土的遗物中,发现了16例刻画而成的符号,这些符号极有可能是文字。贾湖遗址刻画符号距今约8000年左右,对于汉字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河南此后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遗址中,均发现有陶器刻画符号,这些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应是甲骨文的源头所在,而河南也最有可能是汉字起源的地方。

  在汉字发展史上,李斯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李斯(?~前208年),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上蔡西南)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散文家、文字改革家和书法家。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统一后,秦始皇命丞相李斯制定标准文字,李斯大胆地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画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李斯小篆,被秦始皇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是为秦篆,也称小篆。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成为我国汉字由古体变为今体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上蔡县至今还有李斯故里和李斯墓。

  郑慧生(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到了东汉之初,许慎在汉字研究领域竖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省郾城县)人,《说文解字》一书的作者。在许慎著《说文解字》以前,中国没有文字学著作。有一部《尔雅》,那是辞书,它只负责解释词义;有一部《方言》,它负责比较各地的方言词。而收集全部流行汉字,介绍它们的造字方法,分析每个汉字的形、音、义结构……这样的著作,只有一部《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收集了当时流行的汉字9353个,用秦汉常用的小篆书体,把它们全部摹写下来;个别字的古文、大篆与小篆书体不同,《说文解字》也为它们做出记录,这给我们今天研究文字源流、变化提供了绝好的材料。

  《说文解字》给汉字建立了540个部首,统属9353个汉字。有了部首,江、湖、海、洋……去找水部,松、柏、梅、桃……去找木部,简单明了,方便多了。所以,从部首法创立之后,《玉篇》、《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纷纷采用。直到今天编辑辞书,也还离不开此法。特别是一些上古文字字典的编纂,不仅离不开部首,甚至还必须依照《说文解字》的十四卷分部,如《甲骨文编》、《金文编》等。

  李立新:北宋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尤其是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北宋的都城东京(今开封市),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的国际大都会,人口超过百万,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瘅就是一名宫廷铁匠,不仅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今天书籍印刷中最为流行的汉字字体“宋体”也形成并得名于北宋。

  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代的印刷术分为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两类。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代,盛行于唐而完善于宋。雕版印刷术由于是整版雕刻印刷,所以十分繁难。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瘅在世界上首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单字雕刻,拼合印刷,单字可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有了活字印刷术,印刷的书籍成倍增长,图书的普及带动了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

  宋体是宋代为适应雕版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在宋代,雕版印刷术已经相当完善。由于当时的书籍每一版印刷两页,使用的是长方形木板雕刻制版。木板具有木纹,一般都是横向,刻制字的横向线条和木纹一致,比较结实。但刻制字的竖向线条时和木纹交叉,容易断裂。因此字体的竖向线条较粗,横向较细。横向线条即使比较结实,在端点也容易磨损,因此端点也较粗。由此产生了竖粗横细,横线端点有一粗点的宋体字形。一千余年来,宋体字一直行用不衰。

  河南不仅有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字史,在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领域,河南人也做出了重大贡献,王永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王永民,河南南召县人,教授级高工、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他在1978~1983年间,以五年之功研究发明了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五笔字型(即王码)”,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发明了25键4码高效汉字输入法和字词兼容技术,在世界上首破汉字输入电脑每分钟100字大关。据199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当时的中国内地计算机用户中,85%的人使用王码(五笔字型),王码已经成为全社会普及最广、装机最多、影响最大的电脑汉字技术。王永民被誉为“中国电脑时代的毕升。”

  文化摇篮书法故乡

  ——群星闪烁的中原书学史

  与汉字发展史紧密相伴的,是独具特色的中国书法史。从商周至现代,汉字书体在不断地发展。从形式上有篆、隶、楷、行、草等字体,就艺术风格而论,不同时代、不同书家、不同风格,形成了日月联璧、山河焕彩的局面。河南古代及近代书法遗迹特别丰富,各种书体,都可以在河南找到代表作。

  翟本宽(郑州大学教授):除了大家熟知的殷墟甲骨文,河南还出土了大量的商周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是用笔写在软坯上而后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金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由于书写工具不同,笔画较甲骨文粗肥丰满,结构严整而疏朗。

  我国古代石刻遗存较多,特别是碑刻中保留下来的极其丰富的书法艺术,更是书苑中值得珍重的瑰宝。河南遗存碑刻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尽显风采。据1960年在全省范围内对石刻碑碣的调查,获得资料多达5000多份。比如,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正始石经》中的古文就属于大篆的一种,《正始石经》也称《三体石经》,书有古文、篆、隶三体,三国魏废帝(曹芳)正始中刻,与《熹平石经》并建于洛阳太学前。隶书:河南隶书碑刻相当丰富,数量居全国首位,如《孔庙碑》、《李孟初碑》、《淮源庙碑》等,都是隶书珍品;楷书:龙门北魏造像中的“龙门四品”、“龙门二十品”、“龙门三十品”和初唐造像题记中褚遂良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堪称书苑奇葩。龙门古阳洞北壁的《始平公》,是龙门造像题记中碑刻和书法艺术的代表作。

  宋代书法对前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北宋的苏、黄、米、蔡,开创了宋四家书派,而宋代皇帝赵佶(宋徽宗)则创造了瘦金体,在宋代书法流派中别具一格,原新乡县的《大观圣作之碑》,保存了这种书体篇幅较大的实物资料。碑文由赵佶撰并书。行书:如褚庭诲的《程伯献墓志》,可作为唐代一般行书的代表。此志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刻,刘彤撰,褚庭诲书。其书迹除在《淳化阁贴》见到外,此志出土是一个新的发现,字体在丰满匀圆中,具有轻重顿挫之致;草书:河南偃师的《升仙太子碑》,首先用草体写碑文,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例。此碑唐武后圣历二年(699年)刻,则天武后撰并书,妇女书碑,始此一石。

  河南地处中原,钟灵毓秀,名家辈出,有历史记载的河南籍书法家多达4000人,其中有的人在书法发展的转折关头,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翟本宽:其实,仓颉、李斯、许慎等不仅对文字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也都是著名书法家。李斯就被誉为“小篆之祖”。除此而外,还有几位河南著名书法家不能不提。一位是汉代书家蔡邕,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擅长篆书,隶书尤为著称,有篆籀八体之妙。灵帝熹平四年(175年),东汉政府为校正儒家经典文字,在洛阳太学前立了46块石经碑,史称《熹平石经》,其中部分为蔡邕所书。该石经不仅对校正古籍有重要贡献,且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宝贵材料。

  郑道昭(?~516年),开封人,北魏书法家,其书法艺术不独在北朝居首,在真书中亦属佼佼者,不愧为北朝书圣。

  楷书之祖钟繇与褚遂良。钟繇(公元151~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官至太傅,世称钟太傅。降及三国,钟繇(元常)乃有《宣示表》等,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钟繇在我国书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钟书分三体:一是“铭石书”(即正书),二是“章程书”(八分),三是行书(为尺牍所用)。三体兼善,梁武帝对其有“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之评。虞世南也说:“钟太傅师资德升,驰骛曹、蔡,仿学而致一体,真楷独得精研。”

  褚遂良,字登善,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同为唐初最著名的四大书法家。其影响不仅遍及国内,且远播日本、南韩等国。他工隶楷书,传世作品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墨编》说:“遂良书法,或学钟公之体古雅绝俗,或师逸少之法而瘦硬有途。”

  刘德升,东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史书盛传行书为刘德升所创。刘德升作行书,是对书法艺术发展的重大贡献,开了由楷入行的先河。

  草书大家王铎。王铎(1592~1652年),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至明末书法尚姿媚,少奋发雄强之气。他在书法艺术上,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于董派之外,别树一帜,名重当代。其书迹特别丰富,在孟津、沁阳、济源、浚县等地均有资料,其手书《拟山园》帖,尤为著称。

  西中文(河南省书协常务理事):古代之中原书法名家群星璀璨,今天的河南书法事业也是蒸蒸日上。近20年来,河南在历届全国性书法大展大赛上,获奖数始终保持在第一、第二,被公认为全国书法大省,真可谓“中原书风”热中华。以谢瑞阶、张海、王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书法人,不但在本省,而且在全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2005年中国书协换届选举中,河南省书协主席张海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目前,河南书法队伍已形成了布局合理的金字塔结构,书法爱好者多达200多万人,中国书协会员构成了中坚力量,5~10位名家则位居领军地位,整体发展态势喜人。

  音、形、义的完美结合

  ——汉字发展特点及规律

  介绍完中原文字史、书法史,让我们再看看中国的汉字,与世界其他各个民族的文字相比,究竟有哪些突出特点?简而言之,其特点有三:一是以形体表意为主,兼能表音,形音结合,表现力强。二是结构规整,书写优雅,一字一音,抑扬顿挫,兼具形体美和音韵美。三是包涵的信息量大,汉字历史已有四五千年,发展演变从未间断,所涵古代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十分丰富。四是言简意赅,同样的内容,如果用汉语写出需一页,译成英语则要超过一页半。

  郑慧生:文字的三要素是形、音、义。形—文字本身的形体,它是怎样写的;音—这个形体所要标示的音节,它念什么音;义—这个读音所能表达出来的意义,它当什么讲。中国的汉字旧称象形字,但象形只是汉字最先采用的造字方法。中国汉字的绝大多数却是形声字,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最能体现形、音、义三者的结合。譬如“瞥”字,其形分为两部分,上“敝”下“目”。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从字形上我们就能讲明白形与音、义的关系:此字从目敝声,其义为“快速地一看”,故字“从目”,其音读piē,故云“敝声”。西方的字母文字易于表音却难于表义,如英文中的“peep”,音为〔pip〕,义为“瞥”,读音固然容易从拼写上辨别,但你能从peep的拼写上想象出“快速一看”的意思吗?汉字是最善于表达形、音、义的文字,所以它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距离,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成为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一种文字。

  李立新:汉字发展规律也有三个:一、汉字形体存在简化趋势。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汉字最初的形体大都相当复杂,在数千年的使用过程中,汉字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自然演变过程,简化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变图形为符号;删减多余和重复的偏旁;用笔画简单的字体代替笔画复杂的字体;截取原字的一部分代替本字等等。汉字字形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魏碑—楷书几种形体,还有两种辅助性的字体:行书和草书。

  二、汉字形体存在规范化趋势。早期的汉字形体没有一定之规,偏旁位置不固定,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同字异体现象也相当严重。汉字在简化的同时也不断地进行着规范化。规范化主要由政府完成,最重要的就是秦相李斯完成的“书同文”,其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东汉的《熹平石经》、曹魏的《正始石经》、唐代的《开成石经》等都对汉字的规范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三、汉字形体存在形声化趋势。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甲骨文中主要是象形字和会意字,形声字所占的比例仅为20%,到了许慎《说文解字》,形声字已占80%,今天汉字中的形声字所占比例更高达90%以上。可以看出汉字的发展存在一个形声化的过程。因为人类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有一些是象形和会意难以表现的,好在象形汉字是独体字,用同音声符字增添上表示意义的形符字,就构成表达新的意义的形声字。由于形声字可以由独体象形字大量组合,并可以方便地表达语言中新的意思,从而解决了汉字不足的困难。但形声字并没有破坏汉字的表意功能,因为还有一半的意符字在,正所谓:“秀才识字读半边”,这正是汉字的高妙之处。

  汉字的特点及规律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尤其是中原人民的灵感和智慧,也说明汉字是一种与时俱进、能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古老而常新的文字。

  弘扬汉字文化现实意义重大

  张生汉(河南大学文学院):历史上,数不清的河南人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特别是为汉语言文字的研究整理做出了卓越贡献。要建设现代化的新河南,在汉语言文字、特别是汉字及汉字文化的研究、普及应用方面,我们也应有所作为。要实现这一点,我认为一要制定好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二要重视专业队伍建设,加强汉字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利用,让河南争做汉字信息技术产业大省。

  韩宇宏(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汉字是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弘扬汉字文化有助于增强世界华人的凝聚力,这既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又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于中原汉字史的重要地位,弘扬汉字文化,对中原的崛起、河南的复兴,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弘扬汉字文化,让世界更多的人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才有利于中华文化以更大步伐走向世界,有利于世界人民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消除误解,增进中国与世界人民之间的友谊。

  弘扬汉字文化,有利于让世界更多的人认识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得到更多独特的审美享受,也得到新的怡情养性、休闲娱乐的途径和方式。

  汉字是一种神奇的文字,在世界各种文字中,从书写印刷角度看,同一份文件作品,汉字的用纸量是最少的。有位联合国资深外交官说,在任何一堆文件中,他一眼就能看出哪是汉字文件,那就是最薄的那一本。显然,汉字更合于经济的原则、环保的精神,汉字文化其实具有很强的现代性。

  汉字是一种伟大的文字,自从五笔字型等各种电脑数字化输录方法问世以后,实践证明,汉字的输录速度并不落后于任何一种拼音文字,弘扬汉字文化,至少有利于在汉字文化圈加速现代化的进程。

  有通晓多种文字的专家作过这样的比较:汉字自产生以来,共创造了50000多个字;现在大部分都“死”去了,不再被使用了。日常交往中的常用字仅1500左右,人们只要掌握4000~6000字就足以应付一切了。而英文的单词有五六十万个,随着时代的发展,每年还有1000个左右的新词被创造出来,也就是说即使是大学问家,每年都还需要再学1000个新词。但是,汉字由于具有特别的造词能力,仅仅依靠熟识字的重新组合,就可以了解掌握时代变化带来的任何新事物了,并不需要不断地重新学认新字。这种不需要“后续投入”的文字,给人们省下多少时间和精力啊!这就是汉字的魅力和现代价值,它理所当然值得大力弘扬。

  汉字文化必将成为世界上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考作文600字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作文600字 篇1

 寒风呼啸的帝都,万千灯火中的一点明亮下,一个孩子正拿着数学作业立于书桌一旁。

 “孩子,真抱歉,”已埋头于书桌前许久的父亲,抹了抹额上渗出的汗珠,“现在的题目,比以前真难了不是一点点”

 “爸,你可是北大毕业生啊”

 父亲尴尬一笑,笑中有愧。

 这时,家中的保姆恰巧经过桌前,一瞥桌前的卷子,顺手抄起一支笔,文字、数字像蝼蚁一般在草稿纸上排起队。

 “你还是继续去忙你的吧”父亲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脸上带着不屑。保姆不答,面上毫无表情。

 须臾,题得解,父亲看着草稿纸上精妙而富有条理的解题,面上满是惊愕,“莫莫非,你老家是”

 “江苏。”保姆答,脸上依旧毫无表情。

 北风像野兽一样继续敲打着窗户。

 你当年高考多少分父亲问,保姆看看父亲:您呢父亲喝口水:290分,我来自边疆。

 保姆默默开始收拾桌子的东西,父亲看着她:你

 保姆回头:我625分。那年高考我差了差了五分!

 孩子他妈在门外听得真切。想当年自己400分进北大,多亏有个北京户口,要不然现在可能与保姆互换角色了。暗自庆幸:感谢教育部。

 北风像野兽一样继续敲打着窗户,咚咚地响着!第二天,保姆带来一个本子,递给孩子:去看吧,也许有用。孩子接过来一看,昨晚的那道题用十八种不同解法,分步骤详细满满写了一本,还有各种扩展的训练题。父亲惊呆了:这是保姆答:这是我老公写的。我老公江苏盐城的。看,在那边楼下卖烧饼的那个男人就是我老公。

高考作文600字 篇2

 戊子岁,四月初八。川静其波,鸟罢其鸣。一场无情的天灾袭来,举国恸哭。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坚强;在悲痛中,我们选择坚强 。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因为坚强,我们不怕灾难;因为坚强,我们明天更美好!

 ————序

 汶水东流不复西,神仙难改地震袭。

 川蜀儿女多苦难,一片荒城尽眼底。

 映现当年唐山景,尽是残垣与断壁。

 秀丽河山浩劫后,昨日今朝各两异。

 都道零八年岁好,为何灾难紧相逼。

 江山如画景色美,怎奈苍天生妒忌。

 北国刚受冰冻灾,天府又遭夷平地。

 川静其波鸟罢鸣,齐哀满目皆疮痍。

 江天五月渐阴沉,满腔悲痛灰色弥。

 油绿麦田无人收,万千苍生宿路隅。

 平生有泪不轻弹,今朝闻此泪如泥。

 武候诸葛若有知,不堪目视亦掩泣。

 彭祖寿延八百载,可知人命仅须臾。

 州州郡郡华夏土,一砖一瓦似金玉。

 金玉散去不足惜,金玉怎比万事吉。

 花儿凋谢来年开,来年风景更旖旎。

 茂年男儿体健壮,安能袖手闻羌笛。

 理会百姓疾与苦,血汗合流同舟济。

 绵薄微力不足道,奇迹因爱八方聚。

 竹丝管弦为君鸣,可敬可赞可歌泣。

 卧薪含悲建家园,蜀山青青蜀水碧。

 龙的传人谁可胜,只手亦有撑天力。

 汉羌一家爱无疆,我齿你唇永相依。

 旺兴岁月定轮回,红霞当空雄鸡啼。

 红烛数盏列堂前,潜心默祈哀思寄。

 白云苍狗命难料,生者奋进逝者息。

 青史铭刻五一二,永记今朝万人罹。

 川蜀儿女多坚强,还把灾难视蝼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惟见山河齐悲兮,黯然神伤。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还看万众一心兮,不屈脊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展望悲中奋起兮。多难兴邦,中华坚强!

 说明:这首诗是今年四川的高考满分作文,今年四川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文体不限的文章。该考生以歌行体和楚辞体写汶川地震,并且这是一首藏头诗,第一排下来分别是地震灾区的地名,可见其才华横溢!

高考作文600字 篇3

 血脉中流淌的是中华民族赐予的光荣,长江、黄河交织成几千年历史的经纬。

 我们的文明,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华文明便是这样地冲出了宇宙与变迁,绵延了中华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横跨千年的时空,为我们世代所传承,所发扬。

 汉语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它可以很豪迈很大气,亦可以很精致很婉约,它可以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式感慨,亦能传达“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李式风情。这是无论多优秀的外文译制品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与深度。

 因为,汉语承载了中华儿女的魂呢!它不仅是“母语”两个字那么简单,我们的母辈,祖辈经历泛黄的历史所赐予我们的,是“母语”背后沉沉的文化使命。

 楼兰古国消亡了,玛雅文化消亡了,古巴比伦文明亦消亡了,文明的缺失是因为语言的覆灭,语言丧失了载体便渐渐葬于荒漠中干涸的河床与幽幽的叹息。

 汉语言文明是博大而沉重的民族责任,在西方文化无止境地涌入街头巷尾时,在“三国”与“论语”相继被戏说时,在全球化的呼声下学英语的浪潮正天翻地覆时,小学课堂内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反而显得弥足珍贵,英语培训机构满街遍是,可怎寻不到一个国学教授机构?

 这是前进中的市场化快餐,还是,一个大国的浮躁,抑或,是百年后文化断层出现的民族悲哀?

 母语——汉语教给我们的,怎又仅仅是与人沟通,交流。母语不是工具,而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失却的民族的骨气与精髓!

 让我们重拾古文的'经典吧!让我们运用汉语所真正给予我们的扁担,去挑起历史的竹简一捆捆,真正进入原味的古籍,去寻找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道,一个大国的崛起之途。

 汉语的传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生来就应向祖辈们许下的承诺,不要让昔日繁盛的古国衰落的故事重演。这庄重的承诺将是我们一生所肩负的重担,它让我们在历史中找到珍贵的内核,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

高考作文600字 篇4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 为重点。

 2、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立意“创新”≠大唱反调,体式“创新”≠追求花样,选材“出新”≠写社会阴暗面,语言“求新”≠语言异化。

 5、没有题目,题目不合要求,不只扣二分

 6没有结尾,不得高分。结尾一定要扣题、照应开头,否则损失大。 7材料作文抛开试题所给的材料,直接划入四类卷。

 8、不跨类打分,即内容表达发展三者中有一点是一类,另两点不能低于二类。

 总体评分原则: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宽严有度,公平合理。总体分为四类:一类:60—50分,以55分为中间线;二类:49—43分,以46分为中间线;三类:42—36分,以39分为中间线;四类:35分以下。

  扣分标准: 关于字数问题:

 (1)不足400字,不成文章,参照四等作文打分,内容表达不得超5分,不给发展等级分,最高不超10分;

 (2)超400字不到800字,表达扣分,内容、特征都扣,少50字扣1分,80亦扣1分。不到100个字不准扣2分,无标题扣2分,错别字每个扣1分,重复不计扣至20分为止。标点错三处扣1分。一点到底看作标点错误要从严,但逗号、句号两可的不扣。

  关于发展等级:

 (1)深刻、丰富、有创意原则上与基础等级判分相互联系,两者不可分离,前者高后者才高;

 (2)基本合立意的发展等级最多只能是二等,可三等,不可一等;

 (3)偏离题意,抄袭作文等,发展等级不给分。

高考作文600字 篇5

 道学学派的鼻祖老子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几千年前的老子就道出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怕与不怕是相依相赖而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欢,一切取决于你的态度。有时,怕与不怕就像天平的两端,你起他就落,你落他便起。

 “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流行语,一定有其根源。

 何为畏惧?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说:“畏惧是当一个人没有能力解决某一事物时产生的恐惧、退缩的情绪。”

 在此,我便暂且以“怕奥数”为例来说明吧!众所周知,奥数是一门十分难的学问,特别是文科生,更想对其敬而远之。我们可以把“奥数”理解为“深奥的数学”,对一般人而言,深奥的数学往往超出其承受范围,所以,同学们会对奥数产生畏惧感,怕触碰奥数;然而,俗话说“跳一跳,摸得到”,对于一些智商较高的同学,他们有能力去解决这一类的问题,于是乎,他们对于奥数的喜爱便胜于害怕。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害怕与否,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说是如此,大多数的中学生智力相当,却还会出现害怕与不怕的区别。

 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而我要说:真正的不畏,不是避开难题,而是敢于直面问题。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并不是一个数学天才,然而他有一颗强大的心,面对数学问题,他从不退缩、不逃避,反而选择直面难题、认真钻研,体味其中的乐趣。于是,他强了,畏惧便弱了,他对数学的喜爱也就多了一分。最终,他登上了数学的“高峰”。

 徐志摩在《想飞》中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怕与不怕,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只有当你鼓起勇气,鉴定你那颗追求向上的心,直面问题,你的喜爱便会战胜畏惧,你便会攀上高峰。

高考作文600字 篇6

 流星放弃了与太阳争辉,而是在漆黑的夜空划破天际,于是追求到了炫目的光彩。小草放弃了与群芳争奇斗艳,而是选择在人烟稀少的郊外生长,于是才创造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神话。小溪放弃了九曲回折的长路,而选择了峻峭的悬崖,于是才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追求。历史的车轮转过五千年。秦砖汉瓦,至今记忆犹新;唐风宋雨,至今历历在目。英雄的光彩绽放环宇,光照千古。他们为了个人节操,为了民族荣辱,为了兄弟恩义而选择放弃;为了人生价值,为了滴水之恩,为了天下苍生而追求。

  大义凛然——关羽

  他有着“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称颂,他武艺高强,天下无敌。孙权和他说亲,他没有动心,他放弃了美色;曹操给他荣华富贵,他没有屈服,他放弃了

  为了个人的的人生境界,他放弃了官场的名利,而追求一种清新高尚的生活。“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无比的逍遥快乐;“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他无比的清闲自在。面对现实地黑暗,既然无不抗争,那放弃富华,归隐田园也许就是最好的追求。

 鞠躬尽瘁——孔明

  他是足智多谋的代名词,他也是鞠躬尽瘁的典范。为了先主的遗言,他竭尽全力的辅助后主。放弃了个人的安危,他六出祁山,均无功而返,“出师未捷身先死”,但对兑现了给先主的承诺。放弃个人安危,追求国家兴亡之责,这就是孔明的高尚。窗外云卷云舒,庭前花开花落。放弃了才会拥有更多的美好。勇于追求是一种境界,勇于放弃,更是一种精神。让我们循古人之路,找寻前进的方向!

高考作文600字 篇7

 “我们的生命就像是努力地将一块大石头推上山坡,快要到山顶时,大石头又滚下,我又得重新将它推上山坡。”这是歌德对自己劳苦命运的描述。孔夫子,当您看到上面这段话时,您不会感到心中涌动着无法排解的郁闷吗?而我,每当看到您“生无所息”的教诲时,心中便无限绝望。

 夫子,您那个时代有吴刚的传说吗?他一刻不停地砍着桂树,桂树的创口即砍即合。如果您处在那样的状况下,您是否还能保持您“进退有礼”的儒学风度?而我每次背诵《李凭箜篌引》中一句“吴质不眠倚桂树”时,都会欣慰音乐给了他休息、喘息的空间。

 夫子,您的那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铭记心中,这恐怕是您得出“生无所息”结论的理由之一吧。千百年来,它催促着人们快跑,快跑,用那须臾的生命追赶日月轮回的速度,可您想过,那一刻不停追赶太阳的夸父是怎样倒下的吗?夫子,在我们这个年代,有很多人由于过度劳累而死,他们中有很多都可以用原本应该拥有的时间为我们这个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对于这点,您又怎么看呢?当然了,夫子,我并不赞同无谓的休息。就好像工作了一天的人拿玩命打牌当作休息一样,那只是愚蠢地消耗自己的生命。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科学家王逸先生,他曾说:“作为我们这样的工作者,注定不能享受一些人能享受的乐趣,”是的,他勤勤恳恳地工作,没有一般人出入舞厅、打牌喝酒、游山玩水的休息权利,但他也会在工作之余,侍看花草,与学生谈心来休息。这使他暮年,成为了培养青年人才,支持年轻人的推前浪的“后浪”。

 夫子,人非圣贤,若我们被迫去面对一个永无休止的命运,相信很多人都会丧失勇气,不如像刘墉先生鼓励他儿子一样:“当一次大考摆在你面前,你若想到有一个长长的假在等待着你,是否会觉得舒服些?”

 夫子,让您门生休息会儿吧。或寄情于山水,又或纵情于天地,他对人生可能有更深的感悟。如您门生所说:“春服既成,与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沐浴那春光,岂不美哉?

高考作文600字 篇8

 从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开始,生活就进入了匆忙而又紧张的节奏里。急急忙忙地换上校服,三手两手地扎好头发,飞奔进卫生间,一阵阵哗啦啦的流水声后,又冲向客厅。边吃边打开电视,主播们亲切的问好声萦绕耳边,什么地方打仗了,什么地方又地震了,什么食品被检不合格……正听到兴头上,看见时钟上分针与时针形成的微妙夹角,大呼一声来不及了,抄起书包就冲出家门。

 这是我生活的常态,也是我现在生活的缩影。生活在现代都市,人们每天的生活都变得逐渐匆忙起来。现代社会流行时间就是金钱,人们争分夺秒,唯恐利益从指间溜走。有些例外的要数艺术家了。他们喜欢沐浴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下,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将自己投入到一片美好的意境里。我想,我的生活就介于两者之间。我们都曾有过一个共同的愿望:快点长大。小孩子总是迫不及待。除了兴高采烈外,迫不及待就是点击率第二高的词语了。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想长大,想变成熟,想要独立。我以为自己从不依赖父母(微博),以为自己有足够的勇气,但只不过是年少的无知罢了。

 那句歌词写得真好:在青春年少时抱怨时间太长久,抱怨能够抽上一盒长寿烟的年纪为什么要等那么久。而到了开始抽第一根烟的年纪,顿时又觉得时光就如同烟丝一样,不经一燃。真正是白驹过隙呀!现在我总是会怀念童年,那时候的我可以无忧无虑,任性耍脾气,犯了错误也会得到父母的宽容;学习压力不大,有时也能对着电视机傻笑一天。初三时,我就感到了时间流逝之快,刚踏进初中校门时的满脸憧憬仍记忆犹新,而此时的最大愿望就是在家踏踏实实地睡上一天。童年的一路走得太匆忙,浸泡在爱的浓汁里觉得一切都是天经地义,而慢慢地,我发现了这一切的可贵,发现了能被爱是多么幸福的事。因为一巴掌,我会记恨父母,但也常常会因为一杯温牛奶而被感动流泪,又会因为看到父母回家后疲惫的脸而难过……不觉间,我已十六岁!

 可不可以,可不可以按下暂停键?不是倒带,不是快进,只是暂停。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