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含义解释比较确切的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3收藏

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含义解释比较确切的是,第1张

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解释比较确切的是(A)。

A  胃肠燥热亢盛。

B  胃家燥热亢盛。

C  胃肠邪气盛实。

D  肠中燥结成实。

阳明病,伤寒六经病之一。为阳气亢盛,邪从热化最盛的极期阶段的伤寒。证候性质属里实热。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就叫阳明病。阳明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类;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病变;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病变。

当其高热散漫之际,则以寒凉药清热为治,所以阳明经证主要用清法,可选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热的方剂;若热与实结于大肠则以寒下药为治,急下存阴,争取时间,不使煎熬津液,所以腑证主要用下法,可选用苦寒泻下的方药。

1.阳明经证治法:阳明经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所以治宜石膏汤。

2.阳明腑证治法:阳明腑证是邪热已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实,清肃里热。由于病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

所以阳明腑证的治法有三个方子:调胃承气汤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起,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的证候,小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实为主;大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燥实为主。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一句有实践经验的中医谚语。阳明病可以转变为太阴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强到减弱的表现,预后不良;太阴病也可以转变为阳明病,则表示抗病力由弱转强,预后佳良。

目录 1 拼音 2 《医林纂要》卷九 21 组成 22 主治 23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四物加曲汤 1 拼音

sì wù jiā qǔ tāng

2 《医林纂要》卷九 21 组成

四物汤加神曲(炒)8分,砂仁8分。

22 主治

麻疹愈后,脾胃虚热不能食者。

23 各家论述

四物以养阴,而平其虚热;神曲、砂仁以化气,而复其元阳。

古籍中的四物加曲汤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外感

,呕吐,欲闭户牖。轻者,小柴胡汤倍半夏;重者,合四物汤。厥阴疟,发于寅申巳亥四旁之日,小腹痛引阴如淋

《丹溪治法心要》:[卷七·妇人科]经病(第一)

期而作疼者,亦气滞也。过而作疼者,虚中有热也。四物加芩、连。一云气血虚也,八物汤加减。过期而作疼者

《伤寒论辑义》:[卷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形也。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医方考曰。四物皆渗利。则又有下多亡阴之惧。故用阿胶佐之。以存津

《奇效良方》:[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调经通治方

如疟,宜治风六合,或伤损气血,乘虚而晕者,宜四物汤(四两)防风羌活(各一两)若血气上冲心腹,肋下满

《外科理例》:[卷七]疮疥一百四十三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金匮要略方论》引《近效方》之术附汤 31 术附汤的别名 32 组成 33 制法 34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35 功能主治 4 《金匮》卷上(附方)引《近效方》之术附汤 41 术附汤的别名 42 组成 43 制备方法 44 功效主治 45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46 各家论述 47 附注 5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术附汤 51 处方 52 炮制 53 功能主治 54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活幼口议》卷十九方之术附汤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普济方》卷二四一引《海上方》之术附汤 71 组成 72 功能主治 7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8 《医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之术附汤 81 组成 82 功能主治 8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84 附注 9 《校注妇人良方》卷八方之术附汤 91 组成 92 功能主治 9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10 《温病条辨》卷三方之术附汤 101 组成 102 功能主治 10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104 各家论述 11 《症因脉治》卷三方之术附汤 111 组成 112 主治 12 《三因》卷六方之术附汤 121 组成 122 功能主治 12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124 制备方法 13 《普济方》卷一一八引《指南方》之术附汤 131 组成 132 主治 13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134 制备方法 14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方之术附汤 141 组成 142 功能主治 14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15 《普济方》卷二○九引《仁斋直指方论》方之术附汤 151 组成 152 功能主治 15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154 制备方法 16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车论》方之术附汤 161 组成 162 功效主治 16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164 制备方法 17 《冯氏锦囊·杂症》卷九方之术附汤 171 组成 172 功能主治 17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18 《十便良方》卷十一引《指迷方》之术附汤 181 组成 182 功能主治 18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184 制备方法 19 《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方之术附汤 191 组成 192 功能主治 19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194 制备方法 20 《云歧子脉诀》方之术附汤 201 组成 202 功能主治 20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21 《世医得效方》卷三方之术附汤 211 组成 212 功能主治 21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214 制备方法 22 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保命歌括》卷十六方之术附汤 221 组成 222 功能主治 22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23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术附汤 1 拼音

shù fù tāng

2 概述

术附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首。

3 《金匮要略方论》引《近效方》之术附汤 31 术附汤的别名

近效术附汤[1]。

32 组成

白术二两,炮附子一枚半,炙甘草一两[1]。

33 制法

上药为粗末[1]

34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五钱匕,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水煎服[1]。

35 功能主治

《金匮要略方论》引《近效方》之术附汤主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及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大便硬,小便自利,脉浮虚而涩[1]。

4 《金匮》卷上(附方)引《近效方》之术附汤 41 术附汤的别名

白术附子汤

42 组成

白术2两,附子1枚半(炮,去皮),甘草1两(炙)。

43 制备方法

上锉。

44 功效主治

《金匮》卷上(附方)引《近效方》之术附汤功在暖肌,补中,益精气[1]。主治风湿痹痛,头眩肢重,及中湿泄泻,小儿慢惊;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寒厥暴痛[1]。

45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1盏半,煎7分,去滓温服。

46 各家论述

《法律》:肾气空虚之人,外风入肾,风挟肾中浊阴之气,厥逆上攻,其头间重眩之苦至极难耐,兼以胃气亦虚,不知食味。故方中全不用风门药,但用附子暖其水脏,白术、甘草暖其土脏,水土一暖,则阴浊之气,尽陷于下,而头苦重眩,及不知食味之证除矣。

47 附注

白术附子汤(《鸡峰普济方》卷五)。

5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术附汤 51 处方

甘草(炒)二两,白术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薄切片)一两半。

52 炮制

上捣白术,甘草为粗末,入附子令匀。

53 功能主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术附汤主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恻,不呕不渴,大便坚硬,小便自利。及风虚头目眩重,甚者不知食味。此药暖肌补中,助阳气,止自汗。

54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55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 《活幼口议》卷十九方之术附汤 61 处方

附子半个(炮)白术03克 干姜6克(炮)甘草3克(炙)

62 制法

上药哎咀。

63 功能主治

《活幼口议》卷十九方之术附汤主治小儿脏腑虚寒,泄泻洞利,手足厥冷。

64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手足暖,止后服。

65 摘录

《活幼口议》卷十九

7 《普济方》卷二四一引《海上方》之术附汤 71 组成

附子(炮,去皮脐)半两,白术6钱,人参(洗,去芦)2钱半,杜仲(去皮,姜炒去丝)6钱,甘草(炙)2钱半,官桂(去粗皮)2钱半,川姜7钱半(炮),当归(去土,酒浸1宿,焙干)1两2钱半,牛膝(去根,酒浸,焙干)半两。

72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二四一引《海上方》之术附汤主治寒湿脚气,筋骨手足一切疼痛。

7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水2盏,煎至8分,温热服,病在上者食后,病在下者食前服。

7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8 《医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之术附汤 81 组成

大附子1个(炮),白术1两(煨),木香半两,肉豆蔻1枚(面煨),甘草半两。

82 功能主治

《医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之术附汤主治慢脾风,身弓发直,吐乳贪睡,汗流不已。

8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半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服。

84 附注

方中木香、甘草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9 《校注妇人良方》卷八方之术附汤 91 组成

白术、生附子(须用好者)。

92 功能主治

《校注妇人良方》卷八方之术附汤主治下痢,脾气脱陷,肢体不动,汗出身冷,气短喘急,或呕吐不食者。

9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加生姜、大枣,水煎,和滓服。如不应,倍用之。

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0 《温病条辨》卷三方之术附汤 101 组成

生茅术5钱,人参2钱,厚朴3钱,生附子3钱,炮姜3钱,广皮3钱。

102 功能主治

《温病条辨》卷三方之术附汤主治浊湿久留,下注于肛,气闭 坠痛,胃不喜食,舌苔腐白。

10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水5杯,煮成2杯,先服1杯,约3时,再服1杯。以肛痛愈为度。

104 各家论述

气虚而为寒湿所闭,故以参、附峻补肾中元阳之气;姜、术补脾中健运之气,朴、橘行浊湿之滞气。俾虚者充,闭者通,浊者行,而坠痛自止,胃开进食矣。

11 《症因脉治》卷三方之术附汤 111 组成

苍术、熟附子。

112 主治

《症因脉治》卷三方之术附汤主治寒湿成痹。

12 《三因》卷六方之术附汤 121 组成

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术1两,甘草(炙)半两,茯苓半两,桂心半两。

122 功能主治

《三因》卷六方之术附汤主治湿疟,寒热身重,骨节烦疼,胀满,濈濈自汗,善呕。

12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两枚,煎7分,去滓,食前服。

124 制备方法

上锉散。

13 《普济方》卷一一八引《指南方》之术附汤 131 组成

白术4两,芍药1两,附子1两半(炮,去皮脐),甘草2两(炙)。

132 主治

《普济方》卷一一八引《指南方》之术附汤主治寒湿之证。

13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1盏,去滓温服。

13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4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方之术附汤 141 组成

人参,白术3钱,附子钱半,干姜1钱。

142 功能主治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方之术附汤主治命门火衰,中真寒而外假热,外热烦躁,腹痛胀闷,下泻而兼脓血,六脉无力,右尺更弱,或大而散。

14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冷服。

15 《普济方》卷二○九引《仁斋直指方论》方之术附汤 151 组成

白术2两,苍术2两,芍药3两,茯苓4两,附子1两,干姜1两。

152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二○九引《仁斋直指方论》方之术附汤主治洞泄。

15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15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6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车论》方之术附汤 161 组成

白术2两(锉如麦豆),附子1枚(以半两为率,炮裂,去皮脐,锉如麦豆粒)。

162 功效主治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车论》方之术附汤功在温经散湿;除湿兼温里。主治寒湿身痛,腹胀,阴黄。

16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用4钱匕,水1盏半,煎及7分,去滓温服,日3次,不拘时候。凡言日进3服者,如疾势稍重,当促其数,服尽而未知,并当再作本汤剂。

164 制备方法

上如法事治了,一处于杵臼中,良时治之,勿令作末。

17 《冯氏锦囊·杂症》卷九方之术附汤 171 组成

白术4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5钱。

172 功能主治

《冯氏锦囊·杂症》卷九方之术附汤主治风湿相搏,腰膝疼痛,中气不足,四肢重著。

17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加生姜、大枣,水煎,热服。

18 《十便良方》卷十一引《指迷方》之术附汤 181 组成

苍术4两,芍药3两,茯苓3两,人参1两,甘草1两,附子1两半。

182 功能主治

《十便良方》卷十一引《指迷方》之术附汤主治寒湿之邪客搏经络,阳气不得发泄,蕴于肌肉之间,但寒,头重则眩晕,肌肉酸疼,牵急不得转侧,漐漐汗出,恶寒,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短气眩晕,足寒,或时咽痛发热,其脉迟而小弦。

18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煎1盏,去滓温服。

18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19 《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方之术附汤 191 组成

白术1两,附子1两(炮,去皮脐),桂枝1两,甘草半两(炙)。

192 功能主治

《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方之术附汤主治太阳病与阳明合病,而自利者;阳明病当多汗,而反无汗,身如虫行,皮中痒者,此久虚也;厥阴病,因风湿相搏,身体疼痛,不能转侧,脉浮涩者。

19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19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 《云歧子脉诀》方之术附汤 201 组成

白术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桂1两。

202 功能主治

《云歧子脉诀》方之术附汤主治心上寒,寸口脉迟。

20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煎1两,食前服。

21 《世医得效方》卷三方之术附汤 211 组成

白术4两(去芦),绵附子(炮,去皮脐,薄切片)1两半,甘草(炙)2两。

212 功能主治

《世医得效方》卷三方之术附汤主治中寒、中气之候,四肢厥逆,口噤,牙关紧急,痰涎壅盛,如中风状者。

21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10片,煎取8分,去滓后调苏合香丸2粒,并进2服。或气短头晕,手足厥逆未退者,可进养心丹30100粒,不拘时候。

214 制备方法

上锉散。

22 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保命歌括》卷十六方之术附汤 221 组成

苍术(盐炒)、香附(盐炒)、黄柏(酒炒)、青皮去白、玄胡索、益智、桃仁、茴香(盐炒)、附子(炮)、炙草。

222 功能主治

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保命歌括》卷十六方之术附汤主治(疒颓)疝。

223 术附汤的用法用量

首先中医症候不能与西医病症划等号,对号入座是不对的

1.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以致消烁津液,出现身大热、汗大出、口渴引饮、脉洪大等。与现在大叶性肺炎类似。

2.阳明腑证:外邪人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伤寒论》阻滞于中,即产生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证。与肠梗阻类似。

圆运动古中医学之小柴胡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组方:柴胡 黄苓 法夏 生姜 人参 炙草各15g 大枣肉30g

临床表现:治少阳经病,寒热往来,口苦,目眩,耳聋,咽干,胸满,胁痛,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脉象虚小弦数。

原方来源于伤寒论,具体条文见附录。

伤寒论六经辨证分别为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

伤寒论课本主流见解就是太阳经证为表证,太阳腑证为里证。

圆运动古中医学认为伤寒论可以理解为一个橘子,表证为营卫表证,就像是橘皮,太阳腑证、阳明腑证、太阴里证、少阴里证、厥阴里证为橘瓣,少阳经证为橘络,不在表,也不在里,在半表半里之间。

这是圆运动古中医学对伤寒论的一个发展。

表证三个方子,里证五个方子,具体方子详见前文论述;半表半里证两个方子,分别为小柴胡汤、大柴胡汤。

本文专论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主要用来和解少阳。和解少阳的意思就是不能解表发汗,不能温里、不能攻下,只能采用和解的方法。和解感觉就是调和的意思。

主要临床表现为少阳经循行路线的一些症状,少阳经巡行在身体两侧,所以会出现胁肋胀痛,两侧头痛,少阳胆经,容易出现口苦,目眩,心烦喜呕,吃不下饭,经文谓之默默不欲饮食。脉象虚小弦数。

少阳证还表现为发热恶寒、忽冷忽热,寒热交错。

治疗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现在社会有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可以使用,效果还不错,这是现代社会的进步。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胆经自头走足,主降,三焦经自手走头,主升。

胆经受扰,三焦经不升,胆经不降,所以用柴胡升三焦经、用黄芩降胆经。三焦经得升,胆经得降,圆运动复圆,就可以获得平衡。

辨证论治:

少阳胆经,居荣卫之内,脏腑之间。此经一病,阴阳不和。阴郁则恶寒,阳郁则发热。郁而不解,故寒热往来。

胆经不降,相火上逆,故口苦、耳聋、目眩、咽干。

胆经自头至足,循耳后,下胸,环胃,循胁。胆经不降,故胸满、胁痛、不食、心烦喜呕。

火陷中虚,故脉虚小。木火结滞,故脉弦数。

组方:

此方柴胡升三焦经之下陷,黄芩降胆经之上逆。胆经逆胃经必逆,半夏、生姜降胃经之逆。相火上逆,中气与津液必伤。姜、枣、炙草、人参补中气生津液。

中伤火逆,脏阴易动,故重用补中品,以防止脏阴之动也。此病上逆下陷中虚,此方一面升陷,一面降逆,一面补中以调升降。此和解之法也。

附录:

1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

2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97)

3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148)

4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

5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98)

6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99)

7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0)

8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101)

9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144)

10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229)

11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30)

12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231)

13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266)

14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379)

15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394)

16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17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接前文) 所以这段话是承载上文“阴阳者,生杀之本始”这段话来论述的。 从中医学的理论来看待“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在临床上也非常有指导意义。 这里讲的就是阴阳互根互用,互根互用什么意思?阳以阴为根,阴以阳为根,我们看阴阳图,阳气到了尽头之后就产生阴,阴气到了尽头之后就产生阳,中间有两个小点,叫做“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就是这样一种观点的体现。在气血上的体现,就是阳气和阴血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气特别旺盛,血就特别充足;气如果衰弱,血就凝滞。气属于阳,血属于阴,这叫做“阳生阴长”。

古代有一张非常著名的方子叫当归补血汤,这首方剂来源于《内外伤辨惑论》。后世医家,很多人认为这是罗天益在整理书稿的时候把它加进来的。不说出处,就说当归补血汤的作用。当归补血汤是专门补气生血的。把补气放在第一位,生血放在第二位。很多人一听当归补血汤,这里主要的药物是当归,因为当归是补血的。其实这里还真不是,当归补血汤里的君药是黄芪。 黄芪一两,当归两钱,二者的比例是5比1,黄芪是当归的五倍。这里就有讲究了,为什么当归补血汤,一个补血的方子,为什么要用补气的黄芪为主要的药物?我们都知道黄芪是补气的,当归是补血的,为什么重用黄芪?

因为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在里面,就是《黄帝内经》的这段话叫做“阳生阴长”。当归补血汤主治劳倦内伤,气血虚弱,阳浮于外,肌肤燥热,面红目赤,烦渴引饮,脉洪大而虚,口舌生疮,同时还治妇人行经产后血虚、发热、头痛、产后无乳,或者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这都属于气血虚弱,就用当归补血汤来治,是专门治疗气血虚弱和劳倦内伤的。

为什么以黄芪为主药?因为有一句话叫做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这是《成方便读》解释当归补血汤的时候所讲的。《成方便读》是清代张秉成所著,汇编了古今常用的成方290多首,每个方编成七言歌诀,便于习诵,是解释古代名方的书。《成方便读》解释当归补血汤的时候,它说如果大脱血之后, “而见此等脉证,不特阴血告匮,而阳气亦欲散亡”。 也就是有的人大出血之后,会出现这种脉和证,这个脉证说明阴血不足了,这个时候阳气也快要散亡了,他继续解释 “斯时也,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这段话讲的特别好,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应该先补无形之气,把气补足了之后,再补有形之血,所以叫做“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有形之血属于阴,无形之气属于阳,所以“”阳生阴长”,先把阳气补足了,再补阴来得及。 所以这个时候 “故以黄芪大补肺脾元气,而能固外者为君。盖此时阳气已去里而越表,恐一时固里不及,不得不从卫外以挽留之。” 这个就特别有智慧,这段解释太精彩了。学《黄帝内经》,学中医学,就觉得特别有味道。这段话张秉成解释的特别好。

先用黄芪大补肺脾元气,就是补肺气、补脾气。肺脾元气补足了之后,“卫外而为固也”。肺气足了之后,能有卫气自生,卫气为卫外之固。卫气固住之后,阳气就不会往外散。因为大失血之后,阳气已经开始往外散了,这个时候直接补血,来不及,先把散去的阳气给固住。就先用黄芪固表,把卫气固住之后,气不外散了,就相当于把门先关住,别让阳气往外跑了。

黄芪是补的肺脾之气,尤其是肺气为主,肺气足了之后,它的卫外之气就足。 卫外之气充足有两个好处,第一个是抵抗力强,第二是阳气不外越。 阳气外越的一个主要表现就经常自汗。白天的时候,坐着就自己出汗,中医看来这就是卫外之气不固。古代医家喜欢用黄芪来固表,他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再往后看 “当归益血和营,二味合之,便能阳生阴长”, 当归补血合营,营指是营血,指的是卫气里的一层保护膜。身体有两层保护膜,卫气是最外面的,营气是最里的。这样血也补上了,这两味药合在一起叫做阳生阴长,就应上《黄帝内经》这句话了。 “使伤残之血,亦各归其经以自固耳”, 他说身体的伤残之血都回到各自的经脉当中,气和血都不往外溢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 “非区区补血滋腻之药,所可同日语也”。 就是张秉成解释当归补血汤的时候,他说这个汤可不是普通的补血滋腻之药,补血滋腻之药就是指熟地黄、当归、芍药等,这个当归补血汤可不是这一类药。这是清代名医张秉成对于这个方子的解读,就能应上《黄帝内经》这段话叫做“阳生阴长”。

明朝还有一位医家叫吴昆,编著了一本书叫《医方考》。它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部方论专著。什么叫方论专著?就是专门论述方子的专著。它收集了历代常用的方剂,大概有700多首。按照门类,比如中风、伤寒、感冒、暑湿等,分为四十四类,归好类之后,对每个方子进行解读,然后发挥其中的微言大义,同时解释方子的组成、方义、功用以及药物配伍特点。所以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方剂学参考书。

《医方考》里对于当归补血汤怎么解释?他说: “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或以饥困劳役,虚其阴血,则阳独治,故令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此证纯象伤寒白虎汤之证,但脉大而虚,非大而长,为可辨尔。” 吴昆对于伤寒和内伤都特别熟悉。他说人的阴血足,身就凉;要是血虚,身就容易热。或者因为饥困劳役,在古代不像现在生活这么好,古代经常有饥困劳役之病。金元四大家,尤其是李东垣的著作里,就经常会出现这个问题,说饥饱劳役损伤脾胃,那个时代的老百姓经常吃不上饭,饿肚子。说白了就是因为营养缺乏而导致的营养不良,面黄肌瘦。这些人的阴血都是亏的,因为好几天都没吃好饭了,整天吃这些蔬菜、窝窝头,或者连粮食都吃不上。所以身体瘦弱,气血不足。

“则阳独治”,就是这个时候阳气相对于来讲比较的足。所以就会出现肌肤红、眼睛红、面红、烦渴引饮。特别像伤寒阳明病里的白虎汤证,就是热渴、汗出、脉洪大。脉虽然大,但是不洪,是虚的。什么叫虚脉?大而虚,就是脉摸上去好像很大,使劲一摁,到了中取或者沉取的时候,脉就特别虚,而不是像白虎汤证的大而长。在这个地方,可以作为辨别。

再往后看吴昆怎么注解,《内经》 “所谓脉虚血虚是也”。 所以这个脉虚,就是因为血虚。血虚了之后,脉就沉取无力。再往后看, “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黄芪则味甘补气者也,今黄芪多于当归数倍,而曰补血汤者,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内经》曰:阳生阴长,是之谓尔。”

这段话特别精彩,他说当归味厚,又是补血的,叫做阴中之阴,能养血;而黄芪味甘,是补气的。但是这里黄芪多于当归数倍,而且叫做补血汤,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有形之血不能自生,阳化气,阴成形。有形的血不能自己生,它需要生于无形之气。也就是说什么?死水不藏龙,大家注意, 任何东西只有阴,没有阳是生不出来的。

比如只给土地施肥、浇水,植物能长吗?不行。还需要阳光、温度,这些都是阳气,阳气催生之后,种子才能发芽。要是没有阳光、温度,一片寒冰,零下20度,就是天天浇水、施肥也生发不了,所以阳气特别重要。 所以吴昆解释为“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内经》说“阳生阴长”就是这个道理。我其实就是通过解释当归补血汤,让大家认知“阳生阴长”的概念,在临床中的应用。

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含义解释比较确切的是

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解释比较确切的是(A)。A  胃肠燥热亢盛。B  胃家燥热亢盛。C  胃肠邪气盛实。D  肠中燥结成实。阳明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