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疆域是如何分布的?巅峰时的威力有多大?
今天,校易搜带来了一篇
是唐代中国古代汉族建立的最大的王朝。其势力范围深入沙漠、东北、西部地区。唐朝宰相杜佑对《通典》年唐朝的范围描述如下:“东至安都督府,西至安西都督府,南至日南郡,北至山雨都督府。且南北繁华如汉前,东不如西。”但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描述。唐朝的疆域大小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校易搜认为,领土和势力范围应该分开处理。领土是一个国家可以管理的区域,而势力范围是其军事能力可以控制的区域。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下唐的疆域和势力范围。
一、唐朝在西南地区的疆域和势力范围
在唐朝的版图上,原本是州县二级行政区划。但是我们还是要区分国家的性质。大陆建立的国家叫“郑州”,其官员受行政管辖。国家也有可能任命当地少数民族***行使管辖权。但无论如何,国家都会有户籍管理,行政管理,税收。另一个位于边境地区的国家叫做吉米州。即墨没有行政管理权,只是把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的管辖权授予总督。前者属于领地,后者是军事控制下的势力范围。没有军事控制,连势力范围都算不上。
郑州和集美的区别很好区分,但是西南比较特殊。初唐时,大陆统一后,西南、岭南最著名的土姓相继加入,并做了知府。这些集美州分别属于岭南路、江南西路、江南路。这些地方的即墨府和北方的即墨府很不一样。唐朝对这个地方的控制比北方多得多,甚至还有一些行政干预。所以西南地区总体处于自由领地和势力范围的状态。唐代对西南集美地区的控制随着国力的增强而加强,随着国力的减弱而减弱。空区间,岭南、前州控制较强,云南控制基本克制。
唐朝疆域英文版
贵州有50个州。其中臧、燕、庄、崇、郢、居为唐初六国。直到唐玄宗统治时期,他们才沦为几米国。以庐州刺史为首的四州,即周娜、萨寿、兖州、金州,分别是宜丰初年的郑州和集美初年的即墨。然而,郭玮和郭毅,由茅州总督办公室,原来是集美,后来改为郑州。屠、燕、车、项、冉、琼、甘等七国,原是羁绊,后为“右二国”。这反映了唐朝对前州、剑南等地控制的变化。可以说,西南总督署所辖的即墨地区,是唐朝不稳定的疆域。这里“友敌相恨”“兵戎相见”。唐朝的官员经常派官员进行调整,声称“清人虽远,各归其位”。
总的来说,这些地区在唐玄宗以前处于势力范围和领土的徘徊状态。贵州、四川盆地边缘及岭南周边地区可视为唐朝的疆域,而云南从未纳入疆域。最初云南的羁绊都是以爨氏为代表的政权。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王国,他们无法与唐朝抗衡,只好投降。元朝时,南诏崛起,统一了六大帝国地区。西南地区出现了一个大的民族政权。这个政权有时投靠唐朝,有时攻击唐朝
唐朝最北是河北路,只要统治今天的河北地区。在山海关之外,唐朝没有设置郑州,而是设置了大量的即墨府。在唐代,东北即墨地区的封爵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名义上授予头衔,没有军事控制。另一种是给地方首领头衔,但由军方控制。前者不是势力范围,只能是中国古代朝贡体系的一项政策,后者可以看作是唐朝的势力范围。
中唐地图谭版:唐朝东北无峰。
唐朝东北有富户、契丹、Xi、士威、漠河、三汉等民族。唐初,高句丽强盛,唐太宗和唐高宗多次在朝鲜联合建立新罗,共同进军扶余人建立的高句丽和百济。60年,白芨灭亡,唐朝将建立金雄等五个总督政府的称号授予其他各部。68年,高句丽灭亡,唐朝建立了安东都护府和周颖都督府以控制其领土。然而,契丹和Xi有不同的名字。他们位于西辽河,开始向东突屈服。东突崩溃后,投降了唐朝。他们先后设立了两个即墨都督府,松木都督府和绕勒都督府。杜甫是他们自己部落的首领。
唐初的客观地图
高句丽、白芨、契丹、Xi、羁縻等国都都是在唐朝的军事力量下建立的,所以都是唐朝的势力范围。唐朝灭高句丽、百济后,东北没有行政机构。所以唐朝对东北的控制很不稳定。武则天时期,契丹开始反对唐朝,多次出兵攻打颍州。称为“颍州之乱”,标志着契丹脱离了唐朝的控制。新罗此举不断挤压唐朝在朝鲜半岛的势力。60年,新罗吞并百济旧地,之后继续向北推进。到了唐代,安东都督不得不迁到辽东。
安东杜武搬进来了。
在谭栖祥的版图上,广袤的黑龙江省也被纳入中晚唐的版图。这是没有人情味的。唐朝后期,其军队基本撤出辽东,偏远的黑龙江就更不用说了。颍州之乱后,高句丽漠河部逃往辽东,拒绝唐朝册封。97年,漠河在天门岭之战中击败唐军,契丹再次封锁了唐朝与辽东的联系。漠河的首领和首领大吴荣乘机在吉林建国,自称“地震之王”。从各种历史现象来看,这一时期唐军逐渐撤出辽东。公元714年,安东都护府迁至颍州,被安史之乱彻底废除。
与渤海新罗:据辽朝记载,唐末渤海占据辽东。
唐玄宗年间,黑水漠河、渤海和东北石围被封号。他们名义上叫黑水总司令、渤海总司令、石围总司令。所以谭栖祥把这些都纳入了中晚唐的版图。事实上,唐朝的军队已经全部撤出东北,安东的保护者也撤出了内地,唐朝对他们的册封只是一个空名。综上所述,唐高宗时期,东北并未纳入唐朝的行政区划,只有辽东和辽西纳入安东杜甫的势力范围。
第三,唐朝在西北的势力范围和领土。
中国西北是游牧民族的天下。在谭启祥的地图上,整个蒙古高原,西域,中亚,阿富汗等。在唐朝的地图上画画。这种画法是否客观,还是值得探讨的。将中国西北地区编辑成沙漠地区、西部地区、中亚和土霍洛。
大沙漠,即现在的蒙古高原,以戈壁沙漠和阴山山脉为界,分为北部沙漠和南部沙漠。起初,南部沙漠的河套地区也是游牧区,但经过秦汉北魏的长期发展,河套变成了农耕区。唐初,梁在河套建立割据政权。68年,唐太宗灭梁,将土地划归内关。因此,南方沙漠地区的河套也就这样被纳入了唐朝的版图。公元630年,唐朝灭东突,在其境内设立部分羁縻郡,宣布将整个漠南地区纳入唐朝的势力范围。67年,唐太宗灭薛延陀,漠北被纳入势力范围。闫学的延伸是“东至漠河,西至突厥,南至扎奇,北至古龙水”。这里的古伦水是呼伦湖,不是加尔湖。这说明唐朝很可能不知道西伯利亚有贝加尔湖。
顾颉刚画的是唐朝的疆域,浅色部分是势力范围。
西部地区的情况更复杂。唐太宗在位期间,派兵攻占了天山以南的高昌国等地。建立了西域、伊、汀州。这三个州不是集美,是郑州,跟内地很像。省长由中央政府任命,他们通常是兼职的。所以西域东部是唐朝的地盘,也是唐朝统治整个西域和中亚的据点。唐太宗于640年建立的安西都城位于西州。后来,武则天指定汀州为北院的护都。公元648年,唐太宗进一步攻占南天山,建立了秋子、焉耆、于田、疏勒四个军事基地,史称“安西四镇”。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据点不是领地,而是势力范围,虽然控制力很强。
唐代谭本西域记
唐高宗时期,与西突厥斯坦的战争进入全面爆发阶段。历史记载西突厥斯坦于657年被灭。事实上,西突厥斯坦直到唐末才被阿拉伯人消灭。历史上,西突厥斯坦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公元648年,阿信道向唐朝投降,他的部将被命名为瑶池都督府。但唐太宗死后,公然发动反唐战争。61年,阿什那霍鲁击败舍奎可汗,自称“夏皮罗可汗”。随后,两个主要的西突厥部落互相争斗。唐朝借此机会进攻西突厥,于657年灭了阿什那胡鲁,其他突厥部暂时接受唐朝总督的称号。此时唐朝的势力范围达到了顶峰。
唐朝的相对疆域
唐朝对漠北和西域游牧部落的控制非常薄弱。甚至西突厥地区的大部分部落都处于被官方授予势力范围的时期,更不用说领地了。武则天时期,东突厥和西突厥都公开反击唐朝。62年,东突复辟,唐朝的势力范围从漠北消失。直到745年,回纥汗国取代了东突。回纥汗国虽然接受了唐朝都城的称号,但只是名义上的,没有任何控制。公元662年,西域胡夫郡的首领韩石背叛了唐朝。从此,天山以北地区摆脱了唐朝的控制。
至于吐火罗被纳入唐朝版图,更是荒谬。61年,阿拉伯帝国消灭了波斯帝国。波斯王子逃到土霍,向唐朝求援。他被授予“波斯公爵夫人”的称号。唐朝谭启祥的疆域被精心标注在波斯的一个角落:波斯总督官邸。然而,在这个“总督”上任之前,阿拉伯人于664年占领了吐蕃,随后波斯王子逃往长安。此后,“波斯王”和“波斯总督”都住在长安。所以唐朝的势力范围在到达吐蕃之前就被阿拉伯人占领了。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在中亚,当时生活着大月氏“昭武九”的后裔。他们曾经被西突厥斯坦控制。六十七年后,这些小国获得了唐朝的称号,成为名义上的诸侯。于是,谭栖祥把唐朝的版图划到了咸海。但是唐朝从来没有派军队来过这里。阿拉伯人灭波斯帝国后,后来又出兵征服“昭武九姓”。到了元朝,唐军开始在塔什干与阿拉伯军抗衡。70年,阿军在塔罗斯战役中击败唐军,阿军开始进入西域。好在后来吐蕃强大了,阻碍了阿拉伯的进一步东扩。
安史之乱后,唐军开始从西域撤退,吐蕃占领河西走廊,阻断了西域与内地的交通。随后几十年,安溪四镇逐渐被吐蕃吞并。公元790年,安西四镇全部沦陷,唐朝军队全部撤出西域。
一般来说,唐朝全盛时期的疆域约为500万平方公里,如果算上势力范围,面积约为1000万平方公里。这个峰值数据维持的时间很短,也就是几十年。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势力范围消失,疆域约400万平方公里。
大唐帝国疆域的巅峰出现在唐高宗李治时期,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直处在变化中,不过,疆域却始终没有达到1600万平方公里。实际上,巅峰时刻的疆域大约在1237万平方公里左右,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仅仅维持了几年而已。
根据边城玫女的《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的考证,唐高宗龙朔年间(661年-663年)疆域达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我们先来看看661年的疆域图:
在这一年,大唐疆域最西到达了咸海(今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缩小的很快,预计2020年就可能会消失),不过对于咸海以东地区的控制只维持了约三年的时间;最北到达了西伯利亚,到了贝加尔湖以北;东面和南面都环海,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三面环海。另一个高峰期可能就是681年左右,仍旧是唐高宗李治时期,如下图:
在李治之前和之后都没有再达到这样的疆域值。大唐刚刚建立的时候,疆域是非常小的。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当时中原地区还有很多割据势力,而大唐也只是其中之一。如下图所示:
大唐建立之后,割据势力之间互相攻伐,李世民带领众隋唐英雄平定天下,灭掉了王世充和窦建德等割据势力,而李孝恭也灭掉了萧铣等割据势力,到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上台的时候,中原基本都已经是大唐的疆域。
贞观时期,名将李靖和李绩不断为大唐开疆扩土,在贞观末期,尤其是灭掉东突厥之后,大唐的疆域已经非常可观,我们看一下647年的疆域图:
李治接过李世民的棒之后,继续开疆扩土,使得大唐疆域达到最大值,中间虽有缩小,到在680年左右又回到了巅峰,只是682年的时候,突厥吐屯啜骨咄禄带领700人反唐,建立了后突厥政权,后突厥在武周时期迅速发展壮大,让大唐疆域锐减。尤其是武周末期,这个时候的疆域已经完全不能和高宗末期相比较。甚至出现这种变化不过是几年的时间。
即便在唐中宗和唐睿宗之后出了一个强悍精明的唐玄宗,将大唐带往最繁盛的开元盛世,但大唐的疆域再也没有达到高宗时期的广度。更不用说天宝末期,来了个安史之乱,昏庸的唐玄宗跑到了四川,安史之乱虽然在七年之后被平定,但大唐的繁盛已经再也没有可能回来,唐玄宗一手缔造了盛世,又一手毁了这盛世。
安史之乱之后,唐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皇帝的政令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有效传达到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地方割据开始成为常态,而朝廷中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不断。但大唐还是顽强的存在着,只是疆域进一步缩减,大唐对西域逐渐失去了控制权。
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又过了一百多年,另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迅速席卷半个大唐,这就是黄巢起义。长达十年之久的黄巢起义虽然最终被平定,但是大唐却已经再也经不起折腾。而且割据势力已经强悍到不把大唐皇帝放在眼中,李克用、朱温、李茂贞等崛起。最终,朱温在907年灭掉了大唐,建立了后梁政权。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朝疆域地图,如下图所示:
唐朝疆域辽阔,初期将郡改称州,长官复称汉朝的刺史,成为一级行政区划,下领县,实行州县两级制。但此时天下已经不是秦朝建国时的三十六郡的规模,州数激增到了三百以上,中央政府管理非常不便,后在州县上增加道这一监察机构。
同时唐朝内外战争频繁,除州、府、县的常规区划外,还有诸多关、军、监等以军事为主的建制。在少数民族和边境地区建立都护府及下辖的羁縻府州加强管理。到唐朝正式灭亡时,天下已经出现了四十多个道和藩镇,其中大多数由节度使管辖。
扩展资料
唐朝疆域范围
唐朝的疆域在极盛时期版图东起朝鲜半岛,南抵越南顺化一带,西达中亚咸海以及呼罗珊地区,北包贝加尔湖至叶尼塞河下流一带。
唐朝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很多,为有效管理突厥、回鹘、铁勒、室韦、契丹、靺鞨等各民族,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以及大量隶属于六大都护府的都督府和羁縻州。
但安史之乱后数十年间,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并占领河陇及湟水地区,而河套地区则仍由天德军与振武军管辖。晚唐大中至咸通年间沙州人张议潮起兵收复河陇地区,重新打通丝绸之路,趁吐蕃内乱,于咸通七年击溃吐蕃,使其分裂为一百多个部落。
-唐朝
唐朝国公如下:
胡国公秦叔宝、勋国公殷开山、谯国公柴绍、邳国公长孙顺德、蒋国公屈突通、郧国公张亮、邢国公刘政会、郯国公张公瑾、陈国公侯君集、鄂国公尉迟敬德、申国公高士廉、赵国公长孙无忌、梁国公房玄龄、宋国公萧瑀。
褒国公段志玄、夔国公刘弘基、莱国公杜如晦、英国公李勣、卫国公李靖、郑国公魏徵、莒国公唐俭、梁国公狄仁杰、燕国公张说、越国公冯盎、齐国公高力士、卢国公程咬金。
疆域范围:
唐朝的疆域在极盛时期版图东起朝鲜半岛,南抵越南顺化一带,西达中亚咸海以及呼罗珊地区,北包贝加尔湖至叶尼塞河下流一带。
唐朝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很多,为有效管理突厥、回鹘、铁勒、室韦、契丹、靺鞨等各民族,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以及大量隶属于六大都护府的都督府和羁縻州。
但安史之乱后数十年间,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并占领河陇及湟水地区,而河套地区则仍由天德军与振武军管辖。晚唐大中至咸通年间沙州人张议潮起兵收复河陇地区,重新打通丝绸之路,趁吐蕃内乱,于咸通七年击溃吐蕃,使其分裂为一百多个部落。
唐朝的疆域是如何分布的?巅峰时的威力有多大?
本文2023-10-19 14:15:3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