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详细资料大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7收藏

宋会要辑稿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宋会要辑稿》是清嘉庆年间由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代官修《会要》之文。徐松(1781-1848),字星伯,清代著名地理学家。著有《西域水道记》12卷,《〈汉书·地理志〉集释》《〈汉书·西域传〉补注》《新疆赋》等。清嘉庆中上编《全唐文》,徐松入馆任“提调兼总纂官”,借《全唐文》之名,从《大典》中辑出《宋会要》500卷,为保存宋代原始文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宋会要辑稿》全书366卷,分为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等17门。内容丰富、卷帙浩大,堪称宋代史料之渊薮。但是,由于辑录稿文字错误繁多,向来难读。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刘琳表示,这部书也是中国最难整理的古籍之一。其抄稿之断裂、散乱、重复、错简比比而然,其文字之讹、脱、衍、倒满篇皆是。现在,经过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的专家历经数十年点校整理,可供学界予以研究利用。

20世纪90年代,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与美国哈佛大学、台湾地区的“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作,由川大古籍所负责校点,出了一部电子版的《宋会要辑稿》点校本。2009年,川大古籍所与上海古籍出版社达成合作协定,由川大古籍所以上述电子版为基础,进行增订改造,精校、精点、精加工,以期成为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古籍整理著作。电子版《宋会要辑稿》约有校记近15万条,而校点本《宋会要辑稿》则达到33万余条,对原来的校记也作了很多增删改写。

基本介绍 书名 :宋会要辑稿(全16册) ISBN :9787532573011 定价 :3200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开本 :16开 点校本简介,原本,辑出整理,历史过程,区别,徐松,影印本, 点校本简介 《宋会要辑稿》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学人校点,刘琳、刁忠民、舒大刚、尹波等专家审稿,历时8年编纂、16册的校点本《宋会要辑稿》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宋会要辑稿》是宋代三大资料宝库之一 校点本《宋会要辑稿》,是《巴蜀全书》现有成果中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之一。它是宋代各类史料分类纂集,由清代学人徐松从《永乐大典》中收录的宋代官修“会要”中辑录而成,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制度、礼乐、教育、选举、科技以及其他历史文化信息。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说,《宋会要辑稿》与《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构成三大宋代资料宝库。《宋会要辑稿》内容丰富、卷帙浩大,但因错误繁多,使得宋史研究者对它又爱又恨。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王云海先生为首,国内主要宋史研究者就曾酝酿重新整理《宋会要辑稿》,甚至都印出了整理方案和样稿,但未能展开。 本世纪初,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与美国哈佛大学、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作,对《宋会要辑稿》进行初步校点,形成了电子版的《宋会要辑稿》。后来在《巴蜀全书》工程推动下,形成了现在的1400余万字的校点本《宋会要辑稿》。 校点本树立了三大标杆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刘琳介绍,本次校点特别注重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纠正年月日错误。《宋会要辑稿》在辑录、转抄的过程中,年月日的错乱极其严重,专家们将纠正年月日的错误作为校勘的重点之一,全书共改正年月日的错误2800余条(处)。第二,鉴别非“会要”之文。专家们通过纪日表述方式、记事的体裁与风格、所记的时代与地域,以及其他抄录他书的痕迹进行辨别。第三,移正错简之处。专家们发现并移正的错简的地方有59处,少的地方有10余字,多的有3000余字,总字数达3万余字。第四,勘正错误的行款。《宋会要辑稿》中的行款错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条不当,正文、注文互混,标题混乱。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陈祖武认为,校点本《宋会要辑稿》的整理与出版树立了三个标杆。第一,参与校点本《宋会要辑稿》编纂的专家们,严格校勘,一丝不苟,为古籍整理与出版工作树立了标杆。第二,参与的专家们不仅从事文本校对,而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梳理,为宋史研究,尤其是宋代典章制度史研究树立了标杆。第三,校点本《宋会要辑稿》的完成,为如何开展国家资助的重大项目、如何打造精品,树立了标杆。 原本 宋代官修本朝《会要》,后人称之为《宋会要》。“会要”属政书类的断代典志体史书,是专门记载一代典章制度的史学著作。唐代苏冕所撰《会要》与崔铉、杨绍复等所撰《续会要》草创了这一史书体裁,但它们皆非严格意义上的一代会要。直到五代、宋初的王溥在苏、崔两家会要的基础上,续修唐宣宗以后至唐末部分,撰成《新编唐会要》,于北宋建隆二年(961)进奏朝廷,自此,方确立完整一代的“会要体”。 宋代特设会要所,人员、印记、提举宰臣等方面与国史日历所大体相当。先后修纂有10余部会要,总计3000余卷,包括《庆历国朝会要》(宋绶、王洙等修纂)150卷、《元丰增修五朝会要》(王珪、李德刍等修纂)300卷、《政和重修会要》(王觌、曾肇、蔡攸等修纂)111卷、《乾道续四朝会要》(汪大猷等修纂)300卷、《乾道中兴会要》(陈骙等编类)200卷、《淳熙会要》(施师点、赵雄等分三次编修奏进)368卷、《嘉泰孝宗会要》(杨济、钟必万总修)200卷、《庆元光宗会要》(京镗等奏进)100卷、《今上皇帝(宁宗)会要》(陈自强、史弥远分三次奏进)325卷、《淳祐宁宗会要》(史嵩之等奏地是50卷、《嘉定国朝会要》(张从祖类辑)588卷。后李心传奉诏依历朝会要编成《国朝会要总类》(即《十三朝会要》)588卷。《宋史·度宗纪》载,曾奉安有《理宗会要》,今《宋会要辑稿》中未见。上述这些会要,除《国朝会要总类》曾刊行于蜀中外,其余均无刊本,仅有少量抄本流传于世。 德祐二年(1276)二月,宋恭帝奉表出降,元军入临安,董文炳受命收图书典籍,“乃得宋史及诸注记五千余册,归之国史院”(《元史·董文炳传》),后经海道运往元大都。明洪武初年,“太祖定元都,大将军收图籍,致之南京”(《明史·艺文一》)。永乐十八年(1420)迁都北平,又将“文渊阁所贮书籍,自一部以至百部之多者,各取其一,置于燕都”(《明史·艺文一》)。由于宋代会要大都没有刻本,岁月浸久,时势动荡,史籍散佚,势所难免。明初修《永乐大典》时,《宋会要》已十失其一。宣德年间,文渊阁大火,藏书大半被焚,《宋会要》亦不曾幸免。杨士奇于正统六年(1441)所编的《文渊阁书目》中着录“《宋会要》一部,二百三册,阙”。可见,此时的《宋会要》已是一残本。弘治以后,《宋会要》的散佚情况益发严重。万历年间,张萱等编定《新定内阁藏书目录》,其中已经不见《宋会要》的踪迹,可知此书于万历之前已彻底散失。另外,在明代的其他书目中,如叶盛所编私家《菉竹堂书目》,又或焦觉《国史经籍志》,虽皆有著录《宋会要》之文,却不过是据目抄入而已,并非实有其书。 辑出整理 明初编修的《永乐大典》将《宋会要》采入,使得后人还能一睹散入有关字韵事目中的《宋会要》。时至清嘉庆十五年(1810),徐松以翰林院编修出任全唐文馆提调兼总纂官。他利用职务之便,在签注《永乐大典》中的唐文的同时,将包括《宋会要》在内的一批资料一一标出,亦签作“全唐文”,命书吏录出。所以,在影印的徐氏原稿中,卷首第一行顶格及各页版心鱼尾之上,多有“全唐文”的字样。徐松日积月累,抄得有五六百卷之多。从现存的《永乐大典》及《宋会要辑稿》(二百册)的各方面情况来看,当时《宋会要》是分门辑入的,或选一门,或摘数句,随韵列目,摘取编入,并附入二十多种南宋晚期至明初的书籍。加之《宋会要》辑稿本身的篇幅庞大,因此辑稿的整理,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徐松在此后的余生里,一直为《宋会要》辑稿的整理不断努力,甚至一度期望得到当时著名学者严可均、李兆洛的协助,然而最终未能如愿。徐松虽未能完成整理工作,但他对稿本的分类及所批按语,对于后人的整理,提供了帮助。 徐松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去世,“同治初年,其书散出”(缪荃孙《艺风堂文续集》卷六《宋太宗实录跋》),所辑《宋会要》稿本辗转流茖到北京琉璃厂书肆,为缪荃孙购得。缪氏与两广总督张之洞交好,遂将稿本交予由张氏在广州创设的广雅书局。广雅书局对《宋会要》辑稿的整理工作,由缪荃孙、屠寄负责,但具体工作则以屠寄为主。屠寄在徐松整理的基础上,从稿本编排,到文字校订、年月调整,甚至誊录清稿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虽然他只整理出一部分,但却为后来嘉业堂的整理创出先例。在屠氏已成的清稿中,职官一类,直接为嘉业堂采用,成为清本《宋会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1911年,辛亥革命广州起义之前,张之洞、屠寄已先后离开广雅书局,《宋会要》辑稿的整理工作未能完成。不久,书局提调王秉恩将藏匿下来的《宋会要》稿本分两次卖与吴兴刘承干。于是,徐辑原稿及广雅书局清稿转归刘乐嘉业堂所有。刘我先后聘请刘富曾、费有容等进行整理。刘、费二人在徐松原稿的基础上,大体遵循广雅书局的整理体例,成初编291卷,续编75卷。刘富曾又参考各书,移改旧史实,增入新史料,录成清本,共得460卷。 1931年,北平图书馆从嘉业堂买去经剪裁的徐氏原稿,并将广雅书局所修清本借来,由该馆编纂,叶渭清对照研究。叶氏认为,徐氏原稿已被痛加删并,不复原来面目;但仍有不少篇幅是出于《永乐大典》而不见于徐氏抄本者,故而清本仍有可参证之处。 根据叶氏的研究,以陈垣为首的编印委员会认为,清本与原稿实有合印并行之必要,然因经费所限,遂于1935年委托上海大东书局印刷年,将原稿先行影印,名之曰《宋会要稿》,以线装200册行世。1957年中华书局以四合一版再度影印,名之曰《宋会要辑稿》,以精装8大册发行。1964年,台湾世界书局以《宋会要辑本》之名,以《中国学术名著》第六辑,影印装成16册发行。1976年,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又以四合一版影印装成8册本发行。 历史过程 《宋会要辑稿》(以下简称《辑稿》)分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等17类。其中礼、职官、选举、食货等类篇幅尤大。类下分门。各门篇首有简短的序言加以概括,然后按年、月、日顺序,摘取有关诏令、奏章等等。如此,不仅遐眉目清晰,而且处置政务的事例,以及典章制度的得失兴废,均分类归纳,使得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及不同意见,都得以较为完整地反映出来。《辑稿》较之原书,虽已大有残阙,但它保存了大量的元修《宋史》诸志及其他有关史籍所不载的宋代史料,如食货类“限田杂录”,“造水硙”,“修理堰、闸、渠、斗门、堤岩”,“各路产物买银价”,“量衡”,“诸郡进贡”,“船战船附”,“民产杂录”,“置市”诸门,皆为《辑稿》之独有。以《宋史》诸志与《辑稿》的卷数相比,前者合计不过162卷,而后者则为376卷。《宋史·职官志》仅12卷,《辑稿》职官粝为83卷;《宋史·食货志》仅14卷,《辑稿》食货类则有70卷。可见,《辑稿》所保存的宋代史料,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宋史》诸志。《辑稿》所载史事,一般均详于《宋志》,其记述具有较为原始而详细的特点,且往往能够校订《宋史》各志的纰谬与疏略,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由于《辑稿》卷帙浩大、残缺零乱、问题繁多,因此,各种带有研究成果性质的检索工具书应势而出。1932年,汤中出版了《宋会要研究》一书。1939年,日本学者江田忠在汤中《宋会要研究》的基础上,编撰了《徐辑〈宋会要〉稿本目录》。1937年,小沼正则编制了《宋会要食货目录》。1958年,法国学者Etienne与Balazs将《辑稿》的食货、职官、刑法、方域四类,编成《宋会要目次》出版。1970年日本东洋文库宋代史研究会在前人的基础上编制了《宋会要研究备要》。1980年,台湾大学王德毅《宋会要辑稿人名索引》出版。1982年,日本东洋文为宋代史研究会再度出版了《宋会要辑稿·食货索引》。1984年和1986年,王云海先后出版了《宋会要辑稿研究》和《宋会要辑稿考校》。1995年,陈智超《解开〈宋会要〉之谜》出版。这些著作和工具书的出版,对《宋会要辑稿》的使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但是,由于《辑稿》本身的缺憾,使得使用及检索时,产生诸多障碍。首先,《辑稿》的残阙问题相当突出。《辑稿》中大致完整的篇幅,一般皆起自太祖迄于宁宗,计十三朝。但就是在这其中,很多篇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缺。有些篇幅甚至是整门缺失,例如职官类无枢密院门,兵类无禁军门。其次,《辑稿》中存在大量重出篇幅。《永乐大典》以字韵次第编排事目,所以会将《宋会要》同一篇文字编入不同的字韵事目中,故而形成重出复见的情况。第三,由于《辑稿》在整理过程中的编排失当,使得重出多门、前后倒置、时序相错等情况不时而见。第四,《辑稿》本身乃一尚待整理的未完成稿,故而并无目录,这一点也给检阅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不便。第五,《辑稿》自清代中期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后,长期处于草稿状态,虽有影印本行世,但因未作彻底整理,从中找寻相关史料较为繁难。 区别 通行的《宋会要辑稿》与宋会要原本已有很大不同。 第一 ,从内容上看,《辑稿》己较原本为少。一、自宋末至明初,历经变乱,原本恐已不全。前面说过,宋修会要,共有十次,应有十部,但现在《辑稿》中注明者只有七部。二、修《永乐大典》时,将整部会要分入各韵,难保没有遗漏。三、徐松自《永乐大典》中辑《宋会要》时,《大典》已经散失一千余册,并非全帙。四、书手从《大典》中抄录时,又有遗漏。有人用残存的《大典》与《辑稿》对照,已发现若干条佚文。五、在刘富曾整理徐松辑本过程中,辑本又有遗落。当时有人将刘富曾清本与徐松辑本对比,即发现少数条文清本有而辑本无。 第二 ,从形式上看,辑本己非原本的本来面目。原本《宋会要》,各本分类稍有不同,分门更有差异。辑本合为一本,门类全部打通。 第三 ,经过多次转抄,脱、衍、误、倒之处,触目皆是。 尽管《宋会要辑稿》有上述种种问题,但它仍然是现存宋代史料中最原始、最丰富、最集中的一部,因而也是史料价值最高的一部。 徐松 徐松(1781年-1848年),字星伯,原籍浙江上虞人。清代著名地理学家。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生于浙江绍兴,随父移居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少年得志,自举人而进士,曾入直南书房,派入全唐文馆,又充文颖馆总纂,但嘉庆十五年(1805年),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受人劾奏,戍守伊犁,为期六年。徐松谪戍伊犁,可以说因祸得福,受到伊犁将军孙筠的重任,继续清初著名的西北史地学人祁韵士编写《伊犁总统事略》的工作,并且能够实地调查,“先生于南北两路,壮游殆遍。每所之适,携开方小册,置指南针,记其山川曲折,下马录之。至邮舍,则进仆夫、驿卒、台、通事,一一与之讲求。积之既久,绘为全图。乃偏稽旧史方略及案牍之关地理者,笔之为记。……孜孜不倦,十年成书”。调查最终成就了他的《西域水道记》等边疆之书,以西域五大水系(流域)为纲,综合记载了沿途山脉、城堡、史迹、民族语言及风俗等等,详实可信,而成为他的代表之作。新疆归来,徐松除短暂的离京出外做官外,便几乎居京治学,在这群学者当中,他可以说在京时间最长,而且因亲历边疆实地考察,成就边疆著述,又积极召集志同道合者探讨边疆问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研治边疆学问的氛围,聚集同好,而奠定了他的“核心”地位。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赦还。官至礼部郎中。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卒。 嘉庆十四年(1809年)入全唐文馆,主编《全唐文》;又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宋会要辑稿》500卷,《河南志》,《中兴礼书》,又撰写《唐两京城坊考》,《登科记考》,后由翰林督学湖南。 影印本 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影印宋会要辑稿缘起 一 宋时会要,除李心传所编国朝会要总要(当即十三朝会要之节本)曾刊版于蜀中。至官修原本,宋时从未刊行,惟 许可臣民自由传抄;故南渡后国史散佚,程俱申请就知桂州许中家抄政和会要。而陈振孙书录解题中亦得著录会要有五种之多也。(李心传国朝会要总要即其中一种。)宋时秘阁所藏北宋纂修之传抄本,及南渡后纂修之正本,德祐之变。当尽为元兵劫入燕京。元修宋史时,即据为修史原料之一。吾人今日所见宋史之志,实脱胎于宋会要。虽两相比较,详略之殊,有如霄壤,然宋会要之轮廓,宋志固全得之矣。明修永乐大典时,文渊阁所藏之宋会要残本二百零三册。当即元人所见之本。文渊阁藏书,明宣德间毁于火者大半。故万历间张萱孙能传重编阁目时,已无其书。赵宋一代故实,至此遂扫地以尽。明以后人欲求宋会要之踪迹,不得不诉诸宋明人所著之类书,职此故耳。 二 明初纂永乐大典,将宋会要史事分隶于各韵,计有国朝会要,续会要,政和会要,乾道会要,中兴会要,光宗会要,宁宗会要等七种。亦有泛称宋会要而不冠以乾道中兴等字样者。知当时已十亡其三。故杨士奇所编文渊阁书目,仅载二百零三册,下注阙字。焦竑国史经籍志,虽列宋会要之名,然有目无书,不足深究。至箓竹堂书目所收,实即文渊阁书目之化身。叶水东时,决无得见是书之理,此可断言者也。 清嘉庆十四年,大兴徐星伯(松)入全唐文馆,任提调兼总纂官。时永乐大典已佚去一千余册,然所存尚得十之八九。徐氏签注大典时,遇有宋会要,即另纸标以全唐文三字。盖徐氏力不能置写官,不得不借公济私,假托宋会要为纂修全唐文之资料,以授写官为之录副也。如是日积月累,据俞正燮宋会要辑本跋引徐氏之言,所得无虑五六百卷。卷帙之巨大,可以想见。徐氏未及排比整理而卒。卒后其稿流落北平琉璃厂书肆,为江阴缪荃孙所得。旋归广雅书局,时张之洞督两广,聘缪氏及武进屠寄任校勘,拟付剞劂,仅成职官一门而止。所有原稿,为书局提调华阳王秉恩所藏匿。民国四年,王氏藏书散出,吴兴刘翰怡先生以重金购归,以原稿部类不明,先后杂厕,乃延仪征刘富曾吴兴费有容重加厘订,而纠纷亦自此起矣。 刘富曾氏首将全部徐氏原稿痛加删并,成初编二百九十一卷,续编七十五卷。 帝系八卷 后妃四卷 礼九卷 乐八卷 与服六卷 仪制十三卷 崇儒六卷 运历二卷 瑞异三卷 职官七十九卷 选举三十四卷 食货六十卷 兵二十九卷 道释二卷 方域二十一卷 蕃夷七卷 以上初编。 帝系三卷 凶礼十六卷 吉礼十九卷 嘉礼十四卷 军礼一卷 宾礼三卷 崇儒一卷 食货十卷 刑法八卷 以上续编。 自此以后,原稿面目,不可复见。刘氏又参考宋志通考玉海等书,移改旧史实,增入新资料,录成清本,为四百六十卷计。 (一) 帝系十二卷(卷一至卷十二) (二) 后妃六卷(卷十三至卷十八) (三) 礼七十六卷(卷十九至卷九十四) (四) 乐八卷(卷九十五至卷一百二) (五) 与服七卷(卷一百三至卷一百九) (六) 仪制十八卷(卷一百十至卷一百二十七) (七) 崇儒九卷(卷一百二十八至卷一百三十六) (八)运历三卷(卷一百三十七至卷一百三十九) (九)瑞异四卷(卷一百四十至卷一百四十三) (十) 职官九十五卷(卷一百四十四至卷二百三十八) (十一) 选举四十卷(卷二百三十九至卷二百七十八) (十二) 道释二卷(卷二百七十九至卷二百八十) (十三) 食货九十八卷(卷二百八十一至卷三百七十八) (十四) 刑法二十卷(卷三百七十九至卷三百九十八) (十五) 兵二十九卷(卷三百九十九至卷四百二十七) (十六) 方域二十三卷(卷四百二十八至卷四百五十) (十七) 蕃夷十卷(卷四百五十一至卷四百六十) 如以刘氏新编之清本,与被裁减之原稿较,吾人宁取原稿而舍清本。盖原稿纵有误文误字,乃永乐大典编者或全唐文馆中写官之过,与他人无涉。且一字一句,尽是大典原文,吾人尚可据以推定原来之次序。至所谓清本,总类子目,离合无端,杂引他书,不注所本,有窃改兰台漆书之嫌,只能供读原稿者比勘之用,不足据为典要,是则有负刘氏一番苦心矣。 三 民国二十年,本馆因董授经先生介绍,斥巨资四千元,从刘翰怡先生处,购归徐氏原稿。复假得刘富曾氏改编本(即所称为清本者),以便互相比勘,俾明刘氏改编之旨趣,由本馆委托兰溪叶左文先生,从事研究,结果证明,改编本分类隶事,颇多失检。且发现有少数篇幅,确系大典原文,见于清本,而复检原稿,遍觅不得者。如立夏祀荧惑星一则,见清本乐六;赴任二则,见清本仪制十二;三官告一则,见清本仪制十一。淳熙九年五月二十六日条,见清本兵十二;是必刘氏剪裁后无意中随手弃去,幸已录入清本,故左文先生得发其覆。由此知清本与原稿,实有合印并行之必要。然经费所限,不得不先印原稿,以偿百余年来史学界之宿愿。如有余力,当再谋印清本,以供得读原稿者之参考。 民国二十二年一月,本馆委员会以编印宋会要,事关流通故籍,因延请傅沅叔、陈援庵、章式之、余季豫、徐森玉、赵斐云、叶左文诸先生,为编印委员会,专司其事,并推定陈援庵先生为委员长。筹备数载,至去年秋季,始以原稿委托上海大东书局印刷所代为影印。哈佛燕京社以此举关系宋史学之研究至钜,特补助美金二千五百元为印费,于是全书得溃于成。兹于书成之日,略述印书缘起如右,俾览者详焉。 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国立北平图书馆识。

柳哲

夏日周末,拜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方勇担纲主修的《子藏·道家部·庄子卷》,不禁感慨万千!北大《儒藏》担纲者,乃是北大学界泰斗汤一介;如今,上海华东师大,推出文化巨献《子藏》,担纲者,却是学界中坚方勇,此实乃学界佳话,可谓是“北有儒藏,南有子藏”!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合作出版超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子藏》,如今已经率先出版了《子藏·道家部·庄子卷》,精装16开本,162册,几乎搜罗了中国历代庄子学著作的全部,共有302部之多,可谓是洋洋大观!

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子藏》的总编纂,就是浦江籍著名学者、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方勇先生。他介绍《子藏》出版的缘由时说:“《子藏》之‘子’,意取中国思想史诸子百家之‘子’。据章炳麟《诸子略说》所言,‘所谓诸子学者,非专限于周秦,后代诸家,亦得列入,而必以周秦为主’——因此,子藏所录诸子,不止先秦诸子,还有汉魏六朝子书,以及历世学人的校核、注释、研究专著,所谓‘搜天下之遗籍,极百家之大观’。”

方勇先生,我素所敬仰。1992年12月2日,恰逢我21世先祖、元代大儒柳贯逝世650周年,浦江仙华诗社社长石学玢先生与秘书长毛一帆先生,曾支持我编辑出版了《仙华诗词——纪念柳贯逝世650周年特辑》,他们对崭露头角的浦江籍青年学者方勇,无不赞赏有加。

1993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他搜集辑校的《方凤集》。我获观该书,获益良多!《方凤集》是方勇早期整理与研究古籍的初步成果。《方凤集》一直温暖着、鼓励着我、陪伴着我。让我从一名农村的青年农民,通过自学成才,走上了学术研究之路。

1996年3月,我从浙江省浦江县图书馆辞去工作后,来到北大中文系游学至今。我曾仿效方勇先生,参与整理出版了《柳贯诗文集》,并邀请张岱年、柳斌杰、柳斌等社会名流,为该书的出版题词。新收入的近百篇柳贯佚文,也基本是我十余年的四处寻找,苦心搜集而来。如今,我还出版了《柳氏名门》等著作,发表了数以千计的各类文章,从事谱牒学、柳氏文化、曹聚仁等研究。我得以在京城立足,无不受到方勇先生坚韧不拔的学术追求精神的影响,真是感激不尽!

众所周知,我的先祖柳贯,系方勇先祖方凤的得意门生,我们可谓是“世交”。据家谱记载,我的曾祖母方氏,也是方凤的嫡系后裔,可见我们还是“亲戚”呢!

要说与方先生的见面,却是在方勇1997年到北大中文系做博士后的时候。他在北大求学期间,我曾慕名去畅春园他的宿舍,拜会过他。一见如故,无话不谈,至今思之,历历如昨!

那时,我忙于生计,半工半读,在北大出版社兼职,专职做《全宋诗》的校对,与方先生的往来并不多。再后来,听说他毕业后,并未留校任教,而是南下到上海华东师大任教,为之深感遗憾。作为北大培养的博士后,如今成为学界精英的他,担纲如此的文化重任,可谓是北大的种子,在异地开了花结了果,足以告慰栽培他的母校北大!

如此一别,转眼10余年。再次重逢于京城,方勇先生已赫然成名,可喜可贺!“十年磨一剑”,他携《子藏》晋京,可谓《子藏》一出,名闻天下!

浙东学派之金华学派、永康学派,群星璀璨,名家辈出,作为弹丸之地的金华府属地的浦江县,更是人才辈出。其中梅执礼、钱遹、方凤、柳贯、吴莱、宋濂、戴良、张孟兼、蒋兴俦、曹聚仁、张世禄、吴茀之、张书旂、张振铎、石西民、洪汛涛等,可谓独领风骚,闻名全国!

如今浦江学界、画界,也是人才济济,不乏其人。拜阅《子藏》,我不由自主地赞叹:“浦江学风,后继有人,方勇先生,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幸哉!”

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二00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以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主题,与会人士围绕拓展两岸金融及服务业合作、促进两岸双向投资、构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机制三项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荣誉主席连战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国共两党有关方面负责人、台湾其他党派负责人、两岸经济界及各界人士、专家学者等共四百余人出席。两岸经济和金融主管部门人士作为特邀嘉宾和特邀专家出席了本届论坛。

会议认为,今年五月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出现了历史性机遇,在两岸人民共同期盼与两岸双方努力下,两岸协商得以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多项便民利民的措施陆续实施。然而两岸事务经纬万端,有待解决的问题众多,轻重缓急各不相同,亟需两岸各界加强对话、密切沟通、凝聚共识。在此新形势下,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举办的环境比以前更好,所形成的共识比以往更有条件供两岸制定政策参考。论坛应成为两岸各界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扩大参与,集思广益,务实探讨当前问题,前瞻未来发展契机,创造互信互利条件,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认为,两岸经济关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出现了新契机。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给世界各国和两岸经济及人民生活造成冲击。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以促进两岸经济发展,造福两岸同胞,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与会各界人士经过两天的研讨,提出以下共同建议:

一、积极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加强两岸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共同探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方法和途径。采取适当方式,在金融、经济方面加强相互支持,以促进两岸经济金融稳定发展。

——促进两岸加强合作,解决广大中小台资企业的融资问题,支持和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

二、促进两岸金融合作

——两岸双方应尽快商谈建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监管合作机制和货币清算机制,开展两岸证券交易所交流合作,为扩大两岸金融合作创造更好条件。

——加强两岸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资讯交流与监管合作,维护两岸金融机构稳定健康运行,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鼓励和推动两岸金融业者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人才培训和学术交流。

三、相互参与扩大内需及基础建设

——为因应全球经济衰退,两岸皆在积极推动扩大内需及加强基础建设相关计划,双方应采取具体作为,支持两岸企业相互参与扩大内需及基础建设,创造新的商机,强化共同应对经济变局的能力。

四、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拓展领域,提高层次

——加强两岸产业界交流和沟通,建立两岸产业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逐渐形成合理的两岸产业分工合作布局。

——加大在资讯、通讯、环保、新能源、生物科技、中草药、航空工业、纺织及纤维、LED照明、工业设计等领域的合作。

——推动两岸在高科技、基础科学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加强两岸共同制订电子信息等产业技术标准的合作,加快科技研发成果产业化进程。

——及早协商建立两岸农产品快速便捷的检验检疫程序,加强两岸检验检疫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鼓励两岸企业合作开发油气资源。

五、加强两岸服务业合作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台湾服务业进入大陆市场,推动服务业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新热点。

——加强信息服务业、运输物流、商业零售、医疗、会计、管理咨询、职业技术教育、文化创意、电信等多个服务业领域的合作。

——两岸进一步强化健康有序的旅游交流合作机制,共同简化赴台旅游申请流程,循序渐进地积极扩大大陆居民赴台旅游。

六、完善两岸海空直航

——两岸应根据市场需求增长情况,积极考虑增加班次,并尽速就常态包机转为定期航班作出安排,同时就建立更便捷直达航路及航空器安全技术事宜进行沟通和落实。

——尽速推动实现两岸航空公司在对方设立营利机构及办事机构,以扩大业者互利互惠的交流合作。

——两岸海运界加强联系,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运力,确保两岸海运市场规范有序。双方业务主管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充分保障航运公司从事两岸海上直航的各项权益。

七、加强两岸渔业合作

——两岸尽早协商建立渔业劳务合作机制及渔事纠纷处理机制,落实各项管理,保障大陆船员及渔船船主的权益。

——加强两岸渔业资源相关议题的合作交流,共同保护作业渔场的渔业资源,让两岸渔业可以永续发展。

八、加强投资权益保障

——两岸尽快就投资权益保障问题进行商谈并签署协议,建立和完善两岸投资权益保障协调机制。

——两岸尽快就智慧产权保护、避免双重课税、通关便利、标准检测及认证合作等攸关两岸企业利益的议题进行协商。

——大陆方面进一步落实台商投资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工作机制。

九、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加快推动两岸资金、资讯、技术正常流动,实现双向投资。

——台湾方面尽快就大陆企业参与台湾经济建设的方式和领域作出安排,尽快公布大陆企业资金进出、人员往来等配套措施,为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创造必要的条件。

——两岸就市场开放和弱势产业保护问题进行协商,达成共识并作出安排。

——为维护两岸交流秩序,保障两岸同胞权益,推动尽快就共同打击犯罪进行协商。

——为解决两岸经济交流中的问题,扩大两岸经济互利合作,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步骤,推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2009年7月11日,为期两天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以及两岸各界共计400余人将出席论坛。

本届论坛由中共中央台办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主题为“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这是论坛自设立以来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重点讨论三项议题: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

此外,论坛将举办一场两岸经贸合作座谈会,围绕两岸经贸合作与中部崛起战略、两岸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产业合作等两岸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研讨。期间,还将举办一场近千人的两岸青年学生联欢活动。论坛闭幕式上,将提出共同建议。 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2010年7月10日上午9时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与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共同主持开幕式。本次论坛以“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为主题,来自两岸产官学各界400余名人士参加论坛。

本届论坛以“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为主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论坛并致词。两党有关方面负责人、台湾其它党派代表、两岸经济、科技产业以及文教、体育等各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四百余人出席。两岸有关部门主管人士作为特邀嘉宾和特邀专家出席论坛。与会人士围绕增强两岸经济竞争力这一主题,就加强两岸新能源产业合作、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及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三项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举行了文化教育专题座谈会。论坛大会召开前,部分与会代表在广州、深圳等地进行了参访座谈。 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2011年5月6日至8日在成都举行,以“深化两岸合作,共创双赢前景”为主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贾庆林说,本届论坛集中研讨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蓝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与促进两岸经济发展、两岸文教合作与青年交流等三项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与会的两岸各界有识之士围绕本届论坛的主题和议题,深入交流、积极建言、务实献策,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吴伯雄说,两岸的发展有两座桥梁,第一座桥梁是经济的合作追求共同的利益,第二座桥梁是文化的交流,这两座桥梁都非常重要。经济的合作就像手搭手、手携手,我们要越来越紧密,而文化交流是心连心,血浓于水,这两点都是我们此次论坛的共识。

论坛大会为期两天,来自国共两党高层人士,台湾其他党派的代表,两岸工商界、经济界、产业界、文化教育界及两岸有关专家学者,部分青少年代表约450人出席论坛。 2012年7月28日上午,以“深化和平发展,造福两岸民众”为主题的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黑龙江哈尔滨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贾庆林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期待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条正确的康庄大道。在建立政治互信基础上求同存异、良性互动,是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重要条件。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推进两岸协商和各领域交流,是拓展两岸关系的有效途径。两岸同胞的广泛参与和普遍支持,是两岸关系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贾庆林就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更加光明的前景提出四点建议:巩固政治基础,保持和平发展势头;深化经贸合作,扩大和平发展成效;加强文教交流,拓展和平发展内涵;造福两岸同胞,汇聚和平发展力量。

吴伯雄说,过去七次论坛里形成的共同建议,有120余项已经被两岸重视和采纳,并通过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制度性协商,变成推动两岸关系的非常大的助力。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趋势,第一希望能够巩固互信的基础,第二希望能够深化经贸合作,深化文化交流。集中大家的智慧让两岸和平发展继续好好走下去,是我们这次论坛共同的责任。

本届论坛大会为期两天,参加论坛的两岸人士将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并在29日形成“共同建议”,为两岸主管部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来自国共两党高层人士,台湾其他党派的代表,两岸工商界、经济界、产业界、文化教育界及两岸有关专家学者400余人出席论坛。

闭幕式

7月29日下午,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哈尔滨落下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闭幕式并讲话。

贾庆林代表中共中央对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贾庆林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顺应民心、合乎时势,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由开创期进入巩固深化的新阶段。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更多地造福两岸民众,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让我们进一步携起手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奋发有为,不断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各项基础,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局面,共同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吴伯雄在讲话中表示,本届论坛成果丰硕,成功圆满。17项“共同建议”富有建设性和可行性,是两岸各界人士共同智慧的结晶,必将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两岸双方应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巩固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只要是对人民有益、对两岸关系有利的事情,都要坚决地推动。我们要前进,不要后退;要开放,不要封闭;要活化,不要僵化;要和平,不要对立。

闭幕式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王毅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共同主持。王毅代表大陆主办单位作了本届论坛小结。蒋孝严代表台湾主办单位作了小结并宣读了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等出席闭幕式。

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

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与会各界人士经过充分交流研讨,提出以下共同建议:

1.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民众共同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也是得到两岸民众普遍支持的正确道路。两岸应继续努力,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既有立场基础上,增进彼此互信,保持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持续推进两岸协商谈判和两岸交流制度化,扩大民众参与,促进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增进两岸人民福祉。

2.继续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加强两岸对话,沟通和平发展理念,鼓励学术界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相关议题及互信机制进行探讨,进一步扩大共识,巩固互信,为逐步解决两岸关系中的深层问题创造条件。

3.循序渐进推动两岸互设综合性办事机构,更有效地服务两岸民众。

4.从中华民族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基于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双方应努力在国际事务中避免内耗,通过平等务实协商,促进双方合作,妥善处理两岸民间团体和谐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

5.进一步发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支持双方加快ECFA后续协商进程,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服务贸易协议商谈,推动货物贸易协议商谈尽速取得实质进展。

6.支持双方尽速签署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并做好相关落实工作,逐步减少投资限制,妥善处理投资争端,完善投资环境,促进双向投资合作均衡发展。

7.扩大两岸金融合作成果。尽速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进一步扩大双方货币双向兑换。促进建立两岸银行、证券、保险监理合作平台,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并积极为业务开展提供便利。鼓励两岸金融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以因应国际金融危机,并强化服务两岸企业。

8.完善两岸产业合作机制。促进研究创新产业合作模式,在医疗服务、节能环保、云计算、无线城市、LED照明、冷链物流、TFT—LCD、电动汽车等先期合作项目取得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大项目的试点合作,累积技术实务经验,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两岸科技研究机构之交流与合作,为两岸产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撑。继续发挥两岸产业合作论坛凝聚共识、加强交流的作用。

9.支持两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提升竞争力。加大对台资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协助大陆台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开拓大陆内需市场。支持建立两岸菁英企业家交流合作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打造民族自有品牌,携手开拓世界市场。

10.扩大深化两岸旅游合作。支持两岸逐步扩大双向旅游规模,继续增加赴台个人旅游试点城市及组团社的数量。推动两岸授权机构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旅游服务督导机制。

11.积极推动两岸人员往来与民间交流。鼓励两岸建立制度化合作机制,进一步简化两岸人员往来手续,研究加快实施出入境便利措施,使两岸人员往返朝着流程极简化、签注数字化、管控即时化、凭证无纸化、通关快速化的目标迈进,为两岸民众往来创造更为便捷的条件。

12.积极鼓励两岸加强人文交流,共同研议通过教育文化交流和大众传播媒体,推动社会教育,传承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优秀传统。两岸同胞同为炎黄子孙,应积极增强本是一家人的观念以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

13.进一步深化两岸青年交流,鼓励民间召开两岸青年论坛,促进两岸青年间更多的互动与了解。

14.持续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制度化建设。规划召开两岸文化论坛。研究两岸文化交流相关协议及出版交流、影视制作、文化遗产、文化艺术等领域之合作。营造有利于两岸文化交流的政策环境。推动实现两岸民间文化团体互设办事机构。促进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建立交流平台,提升整体竞争力,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15.促进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加强两岸教育界交流,促进青少年全面客观了解历史。针对双方校际、教师、学生交流实施现状进行讨论与沟通,努力创造便利条件,提升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成效。支持两岸合编的中华语文工具书《两岸常用词典》的推广使用,加强中华语文知识库的建设。积极促进商签教育交流与合作相关协议。

16.深化两岸出版交流合作。支持扩大两岸出版物贸易和版权贸易,共同建立书刊进出口平台。在继续推动传统出版合作的同时,加强数字出版新兴产业合作与人才培养,共同开拓海外华文市场,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落实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共同维护两岸出版市场秩序,建立两岸打击盗版合作平台,切实保障业者和创作人合法权益。

17.加强两岸广播**电视领域的机制化交流合作。拓展两岸广电媒体交流合作渠道,支持两岸合拍**、电视剧,开展节目合作,增进两岸影视创作人才经验交流。 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将于2016年5月3日在上海举行。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4月1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询表示,我们欢迎朱立伦主席率团出席论坛,会与中国国民党方面加强沟通,筹划安排好朱主席出席论坛及相关活动事宜,保持国共两党交往,促进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稳步向前。

两岸和平统一是人民努力方向。

今年台海局势依然严峻,两岸关系走向备受关注。最近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高度警惕和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同心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

两岸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

1、两岸同胞要交流、要合作、要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两岸大交流格局坚实稳固。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领域交流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格局。2015年实施台胞来往大陆免签注政策、全面实施卡式台胞证,进一步方便了台胞往来两岸,当年达到985万人次峰值。

2、同等待遇政策不断深化细化,助力更多台湾同胞来大陆追梦、筑梦、圆梦。我们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为台胞提供大陆的发展机遇、落实同等待遇,包括制发台湾居民居住证、取消台湾居民就业许可证、扩大台胞在事业单位就业试点、扩大对台招生、保障台胞在大陆参与职业资格考试和社会保险。

3、两岸社会文化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新时代新征程带来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新气象。每年有大量台胞来到大陆寻根问祖。影视、音乐、美术、创意设计、图书出版、非遗等两岸文化交流蓬勃开展。大陆优秀的影视剧等文化产品深受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

4、基层民众和青年群体成为两岸交流的主力军、厚植两岸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前进动力。现在,两岸的交流已经更多面向基层民众、面向年轻一代。两岸民间交流的最大平台海峡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13届,两岸城市交流的重要平台“上海—台北城市论坛”连续举办了13届。

1、《郑玄与今古文经学》 《联合日报·文史周刊》2006年10月28日

2、《四库学根基的夯实之作》 《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2月24日

3、《古典文献学研究领域的杰作》 台湾《书目季刊》2005年第39卷第1期

4、《高亨著作集林的编纂出版和学术意义》 《光明日报》2005年8月11日

5、《论朱熹诗集传所定诗旨与诗小序之间的关系》 《理论探讨》2004年第3期

6、《墨家学说体系的重新认识和思考——关于墨家的立说根据、核心思想和价值原则》 《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7、《简论欧阳修诗本义的特点和得失》 《理论探讨》2003年第5期

8、《毛诗故训传标兴含义新解》 《晋阳学刊》2003年第3期

9、《古典文献学家王绍曾先生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文献》2003年第2期

10、《论两汉文献的构成特点和整理现状》 《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1、《百年学术名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文史哲》2002年第6期

12、《默默耕耘 老学不倦—古典文献学家王绍曾先生学行记略》 《炎黄文化研究》2002年第9期

13、《论东汉朝廷对今文经学经本家法的保护和校理》 《学术交流》2002年第6期

14、《论两汉鲁诗学派》 《晋阳学刊》2002年第3期

15、《论诗序的主体部分可能始撰于孟子学派》 《诗经研究丛刊》2002年第3辑

16、《论诗序主体部分的完成不能早于战国中期》 《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学苑出版社

17、《论两汉经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8、《关于隋唐四大类书》 与董治安先生合作 《海峡两岸文献学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19、《论齐诗学派与王莽的关系及其在东汉的命运》 《孔子研究》2001年第6期

20、《试论韩诗学派的品格特征》 《学术交流》2001年第5期

21、《论孔子家语的真伪及其文献价值》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2、《论毛诗在两汉今古文斗争中的地位和命运》 《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3、《诗序的主体部分写定于毛传之前的文献依据》 《诗经研究丛刊》2001年创刊号

24、《从兴的角度对诗经中某些部分创作年代的推测》 《福建论坛》2000年第6期

25、《论毛诗的经本及其学派归属》 《福建论坛》2000年第3期

26、《论朱熹与唐仲友间的一桩公案》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27、《李焘著述考辨》 《文史》2000年第1辑

28、《从传序的关系论诗序的写作年代》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学苑出版社

29、《刘向校书同僚学行考论》 《文献》1998年第3期

30、《班固的从祖父班斿》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31、《毛诗的时代性质及其传授渊源考略》 《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年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32、《两汉文献的现状与两汉全书的任务》 《文史哲》1998年增刊

33、《论高亨先生的周易校勘学》 《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34、《侯苞侯包侯芭考》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35、《清中叶栖霞学者牟应震的行年和著述》 《山东图书馆季刊》1995年第3期

36、《试论姚振宗的别录七略辑本》 《古籍研究》1995年第1期

37、《李焘事迹编年》 《古籍整理研究论丛》1994年10月齐鲁书社

38、《喜见藏书史研究之新篇章——评山东藏书家史略》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1994年第2期

39、《评曹之先生的中国古籍版本学》 《山东图书馆季刊》1993年第4期

40、《试论文献通考经籍考的著录依据和著录方法》 《古籍整理研究论丛》1993年3月山东文艺出版社

41、《正史艺文志补志浅说》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42、《试论清季目录学家姚振宗》 《古籍整理研究论丛》1991年9月山大出版社

43、《评列女传译注》 《民俗研究》1991年第3期

44、《宋代的国家藏书》 《文史知识》1990年第3期

45、《从正史艺文志谈补志的得失》 《图书馆工作》1990年第3、4期

46、《论四库全书总目类目设置之得失》 《山东图书馆季刊》1989年第2期

47、《杨守敬与日本访书志》 《文献》1989年第1期

48、《李平心与生活全国总书目》 《山东图书馆季刊》1987年第4著作 1、《野菜博录校释》 2006年12月山东画报出版社

2、《毛诗名物图说》 2006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

3、《高亨著作集林》 编校组主要成员 2004年12月清华大学出版社

4、《李焘学行诗文辑考》 2004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

5、《郑玄与今古文经学》 2004年11月山东文艺出版社

6、《宋史校勘记》 张元济遗稿 与王绍曾先生合作整理 2004年4月商务印书馆

7、《唐代四大类书》 副主编 2003年1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

8、《诗经要籍提要》 执行编辑、主要撰稿人 2003年8月学苑出版社

9、《离骚全图校释》 2003年4月山东画报出版社

10、《毛诗品物图考》 2002年8月山东画报出版社

11、《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 与王绍曾先生等合作 2002年4月齐鲁书社

12、《诗经要籍集成》 执行编辑 2002年学苑出版社

13、《南史校勘记》 张元济遗稿 与王绍曾先生合作整理 2001年10月商务印书馆

14、《二十五史外人物总传要籍集成》 副主编 2000年10月齐鲁书社

15、《清史稿艺文志拾遗》 常务编委、主要撰稿人 2000年9月中华书局

16、《两汉全书》第一册 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9年9月山东大学出版社

17、《两汉全书》第二册 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9年9月山东大学出版社

18、《汉书校勘记》 张元济遗稿 与王绍曾先生合作整理 1999年5月商务印书馆

19、《山东文献书目》 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3年齐鲁书社

20、《世界百科名著大词典》 图书馆学与综合学科卷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2年11月山东教育出版社 1、《两汉全书》,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编委会主要成员,自1996年立项至今,先后整理《毛诗传笺》、《史记》等要籍,凡200余万言。

2、《中华儒藏·诗经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与董治安先生、郑杰文先生共同主持,正在进行。

3、《汉魏之际山东经学现象探析》,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与庄大钧先生共同主持,正在进行。

4、《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与刘心明先生共同主持,正在进行。 1、《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2006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2003年获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3、《论毛诗序的写作年代》,2002年获中国诗经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4、《清史稿艺文志拾遗》,2002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5、《清史稿艺文志拾遗》,2001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清史稿艺文志拾遗》,2001获山东省教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7、2000年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古文献学奖学金”博士生二等奖

8、《山东文献书目》,1995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9、《山东文献书目》,1995年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10、山东文献书目》,1994年获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

11、1990年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首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硕士生二等奖。

标 题 作 者 发表单位 发表时间 《春秋大事表》略论 吴树平 古籍整理与研究创刊号 1986年 白话二十五史精选 吴树平主编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2年 白话四书五经 吴树平主编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2年 曹寅藏本《北堂书钞》述略 吴树平 文物 1984年第7期 春秋大事表 吴树平 中华书局 1993年 道家十三经(古籍整理) 吴树平等(合作)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5年9月 东观汉记 吴树平 中国史学名著评介,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年 东观汉记校注 吴树平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7年3月 二十四史简介 吴树平 中华书局 1987年 风俗通义校释 吴树平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年 汉代垦田与口数 吴树平 文史第23辑 1985年 黄石公三略译注(修订本) 吴树平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蒋光鴏藏本《北堂书钞》记略 吴树平 中华文史论丛 1984年第3期 路衍淳藏本北堂书钞述略 吴树平 学林漫录第10辑 1985年 秦汉文献研究 吴树平 齐鲁书社 1988年10月 三国志今译 吴树平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 中国禅宗大典(古籍整理) 吴树平等(合作)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5年12月 中国历代画谱汇编 吴树平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年3月 中国历代书画艺术论著丛编1—10册) 吴树平等(合作)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专著作品

1 文海研究 (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3月

2 西夏文化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年12月

3 西夏佛教史略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11月重版)

4 西夏文物 (合作) 文物出版社 1988年3月5 番汉合时掌中珠 (合作)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9年12月

6 中国民族古文字图录 (傅懋绩主编,史金波、张公瑾、道布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年12月

7 类林研究 (合作)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3年9月

8 西夏天盛律令 (合作)《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甲编第五册 科学出版社 1994 年8月

9 西夏用兵史话 (合作)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7年4月

10 俄藏黑水城文献 (主编史金波、魏同贤、克恰诺夫,已出版第1—11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2000年

11 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研究丛书·昭觉县彝族卷 (合作)民族出版社 1999年9月

12 中国饮食史(卷四) (合作) 华夏出版社 1999年10月 13 西藏人权研究 (合作) 中国藏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

14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合作)《中国传世法典》之一 法律出版社 1999年12月

15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 (合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1月

16 电脑处理《文海宝韵》研究 (合作) 日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2000年1月

17 中国风俗通史·辽金西夏卷 (合作)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11月

论文等共145篇

(一)西夏学(西夏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宗教、法律、文物、文献等)

1《甘肃武威发现的西夏文考释》质疑 《考古》 1974年6期

2 明代西夏文经卷和石幢初探 (合作) 《考古学报》 1977年1期

3《西夏译经图》解 《文献》(第一辑)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79年12月

4 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考释 (合作)《民族研究》1979年1期

5 西夏文及其文献 《民族语文》 1979年3期

6 简述西夏文辞书 《辞书研究》 1980年2期

7 莫高窟榆林窟西夏资料概述 (合作) 《兰州大学学报》 1980年2期

8 也谈西夏文字 《历史教学》 1980年11期

9 略论西夏文字的构造 《民族语文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3月

10 西夏文《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发愿文译证 《世界宗教研究》 1981年1期

11 西夏党项史料正误三则 《民族研究》 1981年3期

12 西夏语构词中的几个问题 《民族语文》 1982年2期

13 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 (合作) 《考古学报》 1982年3期

14 西安市文管处藏西夏文物 (合作执笔) 《文物》 1982年4期

15 西夏语中的汉语借词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2年4期

16 西夏后裔在安徽 (合作) 《安徽大学学报》 1983年3期

17 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序跋考 《世界宗教研究》 1983年3期

18 西夏文辞书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辞书研究》 1983年6期

19 西夏语的存在动词 《语言研究》 1984年1期

20 明代西夏文经卷和石幢再探 (合作) 《西夏史论文集》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4年7月

21 西夏文概述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8月

22 重修凉州感应塔碑校译补正 《西北史地》 1984年2期

23 元代党项人余阙及其后裔 《宁夏大学学报》 1985年2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