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中流失与国外的国宝
海外藏品数量惊人
原本“出身”就在中国的艺术品,正逐渐回流到中国,已是一个有目共睹的现象。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间,我国有数以百万计的珍贵文物流失到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有一百余万件,精品达几十万件。而 1992年之后,一些海外收藏家开始陆续将文物艺术品拿到内地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出售。 1994年到 1998年,全国各大拍卖公司的成交拍品中,从海外征集的文物达到一万余件,截止到 2003年 10月,共计拍卖回流文物三万三千余件。而这十年来,从海外征集的文物一改过去价位偏低的状况,中、高档次拍品的比例逐年上升,刷新纪录的高价位成交拍品基本上都是回流文物,有些回流文物的成交价位已接近和达到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
据有关专家分析,旧中国文物流失国外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抢走的;二是当时有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走的;三是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偷运出境的。新中国建立以后主要是两种途径流到国外:一是 20世纪 80年代以后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二是前几年一些国外买家通过拍卖会、古玩摊子、文物商店等内地艺术品市场公开购得。与此同时,港澳台人士从内地和国外,通过购买等多种方式收藏了大量的中国艺术品。这些方式都是在中国艺术品没有得到国内的重视,普遍价格低廉的时期出现的。
而据了解,目前国内十余家著名文物拍卖企业中,海外回流文物已占全部拍品的 50%以上,回流文物成交额超过全部拍品成交额的 60%,其中,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为中国书画和明清瓷器,海外回流的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率保持在 90%以上。文物价格的“回归”,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海外文物的“回流”,从根本上彻底改写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物外流的历史。
从某种程度上说,海外回流艺术品不仅对国家馆藏文物是个极大补充,也使许多珍贵艺术品由此进入民间,培育出一个巨大市场,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而国际市场对中国的关注也就顺理成章了。流失国宝备忘录
日本侵华期间,流失文物360多万件又1870箱,古迹741处。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永乐大典》被掠走海外。
大英博物馆中中国历代珍稀之品现有3万多件。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收藏了中国文物3万多件。
中国被盗古墓20万座。
美国收藏绘画最多,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
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4000多种地方志;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种,家谱2000多种。
在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000片。
敦煌遗书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3成。
19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国外列强的掠夺和战争,加上文物走私等因素,大量中国古代文物流失海外,其中不乏精品、孤品。
圆明园遗址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则是另一个数字: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这两个统计都反映了一个接近的数据: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1700万件。
流失在海外的中国国宝级文物流失的方式:战争、不正当贸易、走私
荟萃了中国文物精华的北京先后遭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野蛮掠夺,在这两场浩劫中,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至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众多外国人打着“文化考察”的旗号巧取豪夺,仅1876年至1928年到达中国西北地区的探险队就有42支,目前敦煌遗书在中国国内仅存2万件,而藏于英国大英图书馆的就有137万件,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有6000件,俄罗斯亚洲民族研究所有12万件。
甲骨文也大量流失海外,据不完全统计,安阳小屯出土的20万片甲骨,流失海外的有267万片,遍及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瑞士、法国、俄罗斯、比利时等十二国,其中日本多达12万多片。
商代兽面纹鬲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公然将中国沦陷区的大量馆藏文物运到日本,还在中国东北、华北地区进行了长时间非法的有计划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也全部被运到日本。
明万历景德镇窑五彩龙牡丹纹瓶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国内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又掀起一次盗掘、走私珍贵文物的狂潮。
(这股金钱利益驱动下的狂潮,持续至今!)
文物学者林树中说:“清末民初是文物流失最厉害的,就像黄河决堤一样,中国的顶级文物不断流向海外,那是中国文物的灾难,也是让人难忘的国耻。”让他发宏愿整理文物外流的,是1985年在美国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参观北魏石雕《帝后礼佛图》。
这件文物是上世纪30年代,大都会美术馆东方部主任普爱伦在洛阳龙门石窟拍下照片,找到北京古董商岳彬,要他凿下运往美国。岳彬联络当地保甲长和土匪将石刻凿成几麻袋碎片,然后在北京拼凑组装运往美国。
《帝后礼佛图》
这个普爱伦,又勾结古董商卢芹斋,将目光投向了以武则天为原型塑造的卢舍那大佛。由于大佛太大,无法运走,他们居然将佛像半米长的右手掌“斩去”运走。
掠夺者的贪婪给中国文物带来巨大灾难,雕塑类文物除了像《帝后礼佛图》和昭陵六骏那样被凿碎“粉身碎骨”外,更多的被“斩首”,尤以佛像为最,还有的身首异处,如山西天龙山石窟第21窟唐窟内,一个菩萨的头藏在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而身躯却被藏在日本出光美术馆。
抗战期间,日本派军队占领山西云冈石窟,派“专家团”进驻“研究”,四周贴出告示:“擅入者,格杀勿论”。而山西天龙山更是被日本山中商会洗劫一空,所花代价不过是用12根金条贿赂了石窟下寺院里的和尚。
西夏黑水唐卡药师佛
英国是欧洲收藏中国文物的第一大中心。大英博物馆则被认为是在中国之外藏有最多最好中国文物的博物馆。
元代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
大英博物馆东方室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书画、玉器、雕刻品等,共计23000余件,有许多是珍品、孤品。如清代乾隆帝的心爱藏品、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最引人注目,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和上世纪由斯坦因带往英国的大批敦煌文物,也是极其重要的珍品。还有一些无价之宝如南北朝陶猎鹰坐俑和唐代黄玉坐犬,并未对世人展出。
《女史箴图》
日本美秀美术馆陈列的中国青铜器和金银器,其中有很多来自中国河南洛阳金村,那里曾经是东周王室的墓地。洛阳金村出土的玉器是世界古玉收藏界的第一品牌,而这里出土的青铜器也不例外,它们见证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辉煌的顶峰。
1、枫丹白露宫收藏最多。座落于巴黎东南70公里郊外的枫丹白露宫建于1137年,本是法国国王的行宫。如今枫丹白露在业内被认为是西方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博物馆,而其“中国馆”部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
2、文物精华大多存海外。自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园内文物开始不断散失,其中的精华部分大多现存海外。
据中国文物学会的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
3、挪威西部城市伯尔根有个实用艺术博物馆其中一处展厅摆放着几千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由蒙茨捐献。蒙茨曾于1887年来到中国,在中国海关任职,后又担任袁世凯骑兵团长、参谋长等多种职务。在中国生活了50余年,收集了2500多件中国文物。
这些文物多是散落在民间的圆明园遗物,包括石雕、玉器、青铜器、陶瓷等,其中许多是价值连城的珍品。该馆藏品中最不寻常的是圆明园的石雕,在一层的整个陈列室中,几乎全部是雕刻精美的圆明园建筑石构件,有残断的柱础、栏杆、望柱、石像。这座展厅被命名为“圆明园展厅”。
4、欧洲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图书馆里也收藏有圆明园文物《圆明园全景图》现保存在巴黎博物馆内。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所绘《圆明园四十景图》原画,和郎世宁所绘的西洋楼透视图铜版画现保存在巴黎国家图书馆内。
5、英国大英图书馆收藏着原藏于圆明园文源阁的《四库全书》部分图册,还有众多来自圆明园的瓷器、金器、玉器等。伦敦大英博物馆也收藏有大量圆明园文物,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传世名作《女史箴图》(唐人摹本)就是其中之一。
扩展资料圆明园遭遇浩劫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
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
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人民网-还有多少圆明园珍宝流落国外?
鸦片战争中流失与国外的国宝
本文2023-10-19 14:41: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