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染起源于哪一个朝代?
一、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兴起(五帝及五帝以前)
一般的认为:中国的染色活动大约是和纤维织品的起源同步。
中国是“丝”的发明国,纤维(丝)的发展很早,丝染色也很早。
但是笔者认为从染色概念上讲,可以溯源到洞穴文化发展时期。
从图腾崇拜开始,人类就用树叶、野果、花卉的色汁在人体、配饰和生活用品上染出丰富的色彩,涂画出符号与图象;在懂得燧木取火后,人们用火煮食、取暖,又用燃烧后的木炭灰染出灰色、黑色。
这些原始材料的应用,为草木染艺术孕育了染色技术。
据可考的资料记载,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他们还懂得在装饰品的石珠子上染色。
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约距今4000—5000年)。
我们的祖先便开始用天然的色素进行染色,他们把麻布染红,用草木颜料在器物上染出“装饰图案”。
不过,这些只是山顶洞人撒红抹粉(原始巫术,礼仪)的延续和进一步的发展,审美和艺术仍然未独立和分化,它们只是潜藏在原始巫术与礼仪的图腾活动之中。
直到轩辕黄帝时代,人们才用草木之汁来染色,制做成衣。
这些用草木染色制作的衣服,成为了最早真正为审美而制作出的草木染艺术。
传说我国在三黄五帝时就有了服制,古代的“玄衣、黄裳”也都证明了这点。
据上分析,也能看出草木染艺术一般都要通过其它形式的再创造或者与其他工艺相结合才能实现,如仰韶文化时期,人们把草木灰和矿物颜料结合在日常生活的用具上进行染色活动。
另外,根据考古发现,该时期的洞穴壁画中也留有一些用草木染色的活动的痕迹,以及上面提到的染色制衣,下面提到的“画缋”、印染等,大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笔者把早期在石器、陶器上的草木染色艺术活动也归纳了进来。
从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到“有意味”审美延伸,产生了最原始的艺术。
草木染色用于装饰,用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艺术服务中,这既是我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起源,同时也推进了草木染技术与艺术上的发展。
这些原始草木染艺术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表现“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
各个时期的形式又有一定的区别,从纹样上看,仰韶型纹饰里多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而到新石器时代就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直线、曲线、水纹,三角形,锯齿纹,螺旋纹等),由再现到表现,由写实到符号化。
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
二、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发展(夏朝——南北朝)
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奴隶社会时期。
这个时期是染色技术成熟期,传统草木染艺术在这一时期仍然以纹饰为主,风格走向沉稳神秘,具有一种狞厉之美。
(1)技术上走向成熟。
根据记载,夏朝就开始人工种植用于染色的植物,并掌握了它们的生长规律。
我国先民在那个时期就能使用兰草进行染色,制造出的染制品主要用于制衣,做成身体的配饰品。
进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后,据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记载:商周时期的染色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植物染色料的技术已具相当水平,掌握了许多植物的染色技术。
周代创造的多次套染技术,直到近代的染色手工业还多有沿用。
西周始,随着丝绸和以丝绸生产为主的染织业成为了当时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草木染也得以迅速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的许多文献记载里,也可以得到证实:
“是刈是蔓,为缔为络,服之无致”。
意思是织细布啊织粗布,做衣穿着不厌弃。
《诗经》国风和大、小雅中,描写用葛、桑、麻等来织布的诗句还有很多。
在那时候,染纱织布是女子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以权量之,以待时而颁之(《周礼》)。
这句话是对当时“掌染草”职位的职责描写。
另外据先秦著作的记载和一些出土文物表明,当时还有对染色技术进行研究的专业资料,有织物制作标准的规定。
如:西周时期关于织物的染色标准就有了严格的规定,并采用锦鸡羽毛作为染 标等。
到春秋晚期,我国的草木染工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对染草的品种和染色工艺、媒染剂的使用等诸多方面,都有了一套成熟的管理制度。
设“染人”掌染丝帛,凡染,春暴练,秋染夏,掌凡染事。
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广泛采用含有单宁酸的植物染料,用媒染法染黑,媒染剂为青钒。
靛蓝是当时最常见的染料,而且还可以随时将沉淀了的蓝靛泥再还原出来染色。
(2)草木染艺术走向神秘,具有一种狞厉之美。
奴隶制度的确立,出现了一批专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巫师,他们就是最初的一批思想家。
他们幻想一些神秘、威吓的兽面纹,并认为它们具有巨大的原始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草木染艺术也走向神秘,具有一种狞厉之美,风格朴拙。
第二阶段,秦汉、魏晋南北朝。
这个时期是染料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染料制备的完备期,草木染在艺术上走向纯粹化,艺术水平有所提高。
我国秦汉时期,当时人们在染色实践中发现了染色与空白的对比关系,认识了有的控染色面积和染色形状可以形成空白的花纹,于是防染技术开始出现,这也意味着单纯的草木染艺术也逐渐形成。
当时,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首先出现了用蜡做防染剂的染花方法:用融化的蜡在织物上画出图案,然后浸入染料中染色,煮出蜡。
当时多用靛蓝,又有少量紫色、红色。
上染之后,去掉蜡纹即成色地白花或色底白花的花布。
由于蜡凝结后的收缩或加以揉搓,产生出许多裂纹,入染后,色料渗入裂缝,成品的花纹上往往出现一丝丝不规则的纹理,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蜡染的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古代称其为“阑干斑布”,现代称之“蜡染花布”。
在汉代,观赏性的蜡染已开始出现了。
川、云、贵等地的蜡染艺术一直沿续下来,至今,西南地区的蜡染仍然流行,尤其是云南。
到南北朝时期染色艺术较为突出的是纹缬的出现,纹缬也叫“撮缬”“撮花”“撮晕缬”,现代称“扎染”。
这是一种机械防染法:先把织物折迭、撮合,用线捆绑或钉缝,抽紧,即成小结,然后浸染,拆去扎线,即出现白色的图案。
(1)染料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染料制备的完备期。
秦汉时期,染料植物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①种植品种增多,色彩种类更为丰富。
丝织物上的色彩达二十多种,东汉的记载资料上所罗列的纺织品色彩名达到了三十九种。
当时种植的植物染料主要有;茜草、蓝草、黄栌、紫草、橡斗等,茜草是当时最重要的红色植物染料。
②种植面积的扩大。
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了当时“千亩茜,其人与千户侯等”,可见汉代的植物染料的种植面积很大,已成规模。
到魏晋南北朝时,植物染料制备也已经相当完备,可供常年存储使用。
贾思勰在他的《齐民要术》中有这样的记载:刈蓝倒竖到坑于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
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菱,内汁于瓮中。
率十石瓮,着石灰一斗五升,急抨之,一食顷止。
澄清、泻去水。
别作小坑,贮蓝淀桌坑中。
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淀成矣。
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用文字介绍蓝草制取靛蓝的方法。
(2)草木染艺术上走向纯粹化,艺术水平有所提高。
在形式上,染织品与绘画、刺绣相结合。
各种颜色的面料虽形成了色彩的变化但仍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审美需求,于是出现了以“画绩”装饰面料的做法。
绘画与刺绣相结合可以形成的华美艺术效果。
在内容上,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加上染色技术、染料制备等诸多条件的完备,草木染艺术在这个时期开始走向单纯的形式美。
民间艺术在这个时期得到高度发展,草木染艺术和当时的许多民间艺术一样,其装饰性得到重视,艺术水平有所提高,风格古雅,绮丽。
三、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繁荣(隋朝——清代中期)
这时期是传统草木染色工艺技术更加全面,成就斐然。
进入隋、唐,我国草木染工艺技术更加全面,且已经到了非常高度。
《唐六典》载:“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时月”。
说明草木染色远比其他染色应用广泛,成为唐代染色的最主要的方法与技术。
从沿用的颜色定名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橘红、杏黄、橙黄、草绿、豆绿等等。
唐代的纺织业非常发达,较为出名的有宋州的绢,益州、扬州的锦。
植物染料在纺织生产工艺上的应用,在这个时期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唐代成立染院,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印染工艺,如甘肃敦煌出土的唐代用凸版拓印的团果对兽纹绢,折射凸版印花技术的发展。
还有用碱作为拔染剂在丝罗上印花,使着碱处溶去丝绞变成白色以显花;用胶粉浆作为防染剂印花,刷色再脱出胶浆以显花;用镂空纸板印成的大族折枝两色印花罗;粉浆镂空版防染染花法等等,都促进了草木染艺术的繁荣。
这种粉浆镂空版防染染花法印染出来的产品,到宋代叫“药斑布”,只是模版更精细,调浆技术也有所改进。
宋代的“药斑布”往往“青白成文”,它就是后来民间流行的蓝印花布的前身。
宋朝的染色记载,根据方以智在《通雅·第三十七卷》里所引述的文献说:“仁宗晚年京师染紫,变其色而加重,先染作青,徐以紫草加染,谓之油紫。
……淳熙中北方染紫极鲜明,中国效之,目为北紫。
盖不先着青,而改绯为脚,用紫草少,诚可夺朱……”明代杨慎在“丹铅总录”中说:“元时染工有夹嘏之名,别有檀颉、镯颉、浆水颉、三套颉、绿丝斑颉之名。
到了明清时期,可用作染色的植物种类再次扩大。
国内生产的植物染料不但能够自给,还有数量可观的出口,其中用红花制成的胭脂绵就大量输到当时的日本。
据相关资料记载,我国的染料植物的种植、染料应用技术、制备工艺都到达了鼎盛,染坊也有了极大的发展。
上海的染坊,乾隆时有人这样描写:“染工有蓝坊、染天青、淡青、月下白;有红坊,染大红、露桃红;有漂坊,染黄糙为白;有杂色坊,染黄、绿、黑、紫、虾、青、佛面金等”。
另外,清朝设立了江南织造局,专管皇室贵族织染物,其下管三个主要的染色机构分别是江宁局、苏州局、杭州局。
’清代在染料的开发也有所发展,种类更多,达到几十种。
草木染艺术走向多样化,文人的介入为其带来了新的审美意境。
隋唐至清中期是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繁荣期。
从古代社会发展的转折来看,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三大转折之一。
社会转折的变化,也鲜明地表现在整个意识形态上,包括文艺或美的理想。
自唐代开始,我国文人介入美术领域的现象比较普遍。
他们以文人的性格和气质继承传统草木染艺术朴拙、雄浑、绮丽与古雅艺术风格的同时,也给草木染艺术带来了新的审美意境,即飘逸。
当然,各个时期也稍有变化,譬如早唐灵动飘逸,宋代则较为“精致”。
四、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衰退(清代晚期——民国)
(1)清末到民国,随着国外原料与机械制备开始流入中国市场,传统植物材料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走向衰退。
自乾隆后,西风东渐,西洋商品日渐输入中国。
清末我国服装上产生了较大变革,到民国,大量机械制备引入,传统的手工业衰退。
我国工业各领域受到西方的影响较大。
制衣的外来原材料也吸引着国内消费者,逐渐占领了国内市场,形成崇尚“新式”“西式”的风气。
同时,一些化学染料也开始流入中国,并逐渐在染色工艺上等到使用。
国外原材料和机械制备由于具有生产成本低、速度快等优势,迅速在纺染工艺上得到采用,传统手工印染的工艺渐渐衰退。
(2)清末到民国,艺术领域受西方的影响极大。
虽然传统草木染艺术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但由于在工艺上受到西方染料与制备的影响,传统草木染艺术只在西南地区得到了发展。
当时在云南的大理,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密集著称的周城、喜洲等乡镇,已经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这时蜡染盛行于湘西、贵州、云南、川南的大部分苗族中,而以贵州的丹寨、安顺、郎岱(今六枝)、普定、惠水等地技艺最高。
大多数地区都将蜡染成品作衣饰,湘西地区则用作床单、帐沿、枕巾等。
从其艺术风格上讲,基本是继承传统,没有太多变化,只是色彩上更为华丽,制作也更为精致。
艺术是哲学的体现,艺术也总是借助它本身特有的形式来昭示一定的文化心理,表现出这种文化意识的深层基础。
从石器时代到民国,这段漫长的历史里,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一直都伴随着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而演进、嬗变,到民国走向了衰退。
然而到了当代,随着人们环保观念的提升,草木染色技术再次被提级,新草木染艺术也逐渐与其它艺术形式结合,走进当代艺术领域,并得以发展。
在当代,传统草木染的环保优势和当代视觉审美地域差别化风格的形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顺应市场国际化竞争,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国产服装“以产顶进”战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升级中,将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当前,我们可喜的看到,传统草木染艺术通过“艺术染整”,以独特的原创工艺语言,取得了世界服装流行趋势的“说话权”。
此外,传统草木染艺术在家居装饰、包装设计、平面设计与提升旅游产业品牌等方面也有其重要价值,它古朴、绮丽的艺术品质迎合了当代人返朴归真的审美心理需求。
我国古代用于给织物着色的材料概括起来有天然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两大类矿物颜料即是无机颜料,是无机物的一类,属于无机性质的有色颜料植物染料是指利用自然界之花草树木茎叶果实种子皮根提取色素作为染料
我国很早就利用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对纺织物或纱线进行染色,并且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总结掌握了各类染料的制取染色等工艺技术,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丰富了古人的物质生活
我国在服装上着色的历史就是从矿物颜料的利用开始的,其渊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而自此以后的各个时期,由于它们不断地被人们所采用,终于发展成历代以彩绘为特点的特殊衣着上色所需的原材料
先秦时期矿物颜料的品种主要有赭石朱砂石黄空青铅白等,分属红黄绿蓝色系
赭石主要成分是呈暗红色的三氧化二铁,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是我国古代应用最早的一种红色矿物颜料
1963年,在发掘江苏省邳县四户镇大墩子4000多年前的文化遗址时,出土了4块赭石,其上有明显的研磨痕迹,说明当时我国已开始利用矿物颜料了
至春秋战国时期,赭石由于色泽逊于其他红色染料,便逐渐被淘汰了,但仍被用来做监狱囚衣的专用颜料后来“赭衣”成为囚犯的同义词
朱砂又名丹砂,主要成分是红色硫化汞,属辉闪矿类,在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都有出产,是古代重要的矿物颜料
我国利用朱砂的历史很早,在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时期墓葬中曾发现大量朱砂,在北京琉璃河西周早期墓葬宝鸡茹家庄西周墓中,也都发现过有朱砂涂抹痕迹的织物残片朱砂的色泽比赭石鲜艳,色牢度又好在制作朱砂的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红色,上层发黄,下层发暗,中间的朱红色彩最好
石黄分雌黄和雄黄,用于颜料的多为雄黄,化学成分为三硫化二砷,其颜色为橙**,半透明,是天然的**染料石黄是红光黄,色相丰满纯正,色牢度好陕西宝鸡茹家庄出土的西周刺绣印痕上有石黄颜料的遗残
空青作为矿石是有名的孔雀石,作为颜料又名“石绿”,是含有结晶水的碱式碳酸铜,结构疏松,研磨容易,色泽翠绿,色光稳定,耐大气作用性能好,是很重要的矿物质
另一种碱式碳酸铜矿石是蓝铜矿,又名“石青”“大青”“扁青”,可作为蓝色矿物颜料铅白又名“胡粉”“粉锡”,成分为碱式碳酸铅蜃灰也是传统的白色涂料,可用于织物或其他器物的涂料
植物染料和矿物颜料虽然都是设色的色料,但它们的作用却是很不相同的以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黏合剂使之黏附于织物的表面,其本身虽具备特定的颜色,却不能和染色相比,所着之色也经不住水洗,遇水即行脱落
植物染料则不然,在染制时,其色素分子由于化学吸附作用,能与织物纤维亲合,从而改变纤维的色彩,虽经日晒水洗,均不脱落或很少脱落,故谓之曰“染料”,而不谓之“颜料”
利用植物染料,是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主流自周以来的各个时期生产和消费的植物染料数量相当大,其采集制备和使用方法,值得称道之处也极多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草染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从染草的品种采集草染染色工艺媒染剂的使用,都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
矿物颜料
说到龙袍大家都很熟悉了,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古代皇帝所穿的衣服就被称为龙袍,而很多人的印象中,龙袍的颜色在明清时期很多时候都是**,而秦朝时期则是黑色,这两种颜色是比较为人所熟知的,那你知道龙袍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颜色呢?龙袍的颜色究竟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历史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古代龙袍有什么颜色
在唐朝以前,皇帝的龙袍每个朝代都不一样。
秦朝建立不久,由于民间比较提倡恢复周朝制度,秦始皇担心会影响自己的统治,就把龙袍定为黑色,因为黑属水,周朝属火,水克火所以后来就把龙袍定为黑色。黑色龙袍一直到汉文帝时期才算终止,汉文帝也算是穿黄袍的第一任皇帝。
西晋时期,龙袍定为红色。以后大多朝代,身穿红色龙袍者居多,比如宋朝、明朝。
隋唐时期,龙袍基本的颜色为**,到唐朝时期由于各阶级穿**的比较多,李渊才把**定为皇帝专用颜色,民间禁止穿**。
龙袍样式最多的还是明朝,不只是有**,白色、黑色、红色都可以作为明朝皇帝正式龙袍,这一点不要被电视剧误解了。
清朝可能比较崇拜唐朝,建国就把龙袍定为**,可惜在清朝几百年的统治期间,中国是真有点黄。
现在好多电视剧,动不动就把龙袍定为**,真心不严谨。
2、古代龙袍颜色的变化原因
战国时期,邹衍提出了五德终始理论,他认为五行与终始、兴衰、朝代国运相关。五帝时代属土,土对应**,五帝被夏朝所终结,土克木,所以夏朝属木,木对应青色,因而夏朝崇尚青色。
成汤推翻夏朝,创立商朝,是金克木,金对应的颜色是白色,因此商朝尚白。而武王伐纣,建立周朝,是火克金,火对应的颜色是红色,因此周朝属火。秦朝终结周朝,属于水克火,而水对应的颜色为黑,所以秦朝崇尚黑色,不仅秦始皇穿黑色,连秦朝的军旗都是黑色的。
战国以前受五德终始理论影响,各朝皇帝的袍服都以深色为主,那为什么之后的朝代又出现**呢,如唐太宗的许多画像都是**,宋朝皇帝的画像以红色居多,是因为后面几个朝代不再相信五德终始理论吗?
其实,春秋战国时期,染色技术并不发达,广泛采用含有单宁酸的植物染料,用媒染法染黑,媒染剂为青钒,因此靛蓝在这一时期得以广泛的运用,所以这一时期的许多服饰都偏向深色系,这些颜色中青色比较高级,所以周天子的服饰为青色。
汉朝时,植物染色技术更加发达,丝织物的色彩达20种之多,东汉《说文解字》中所罗列的纺织品的色彩名称达39种,**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汉为土,汉灭秦,土克水,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汉文帝将龙袍的颜色改为**,因此汉文帝也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穿**龙袍的皇帝。
到了唐代时期,草木染技术高度发达,比天然染料应用更为广泛,颜色更加丰富,仅**就有鹅黄、菊黄、杏黄、金黄、土黄、茶褐,植物染色技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于是李渊将**定为皇家专用颜色,普通百姓不允许使用**,这条规定也被后来的历代皇帝所采用。
到了宋朝以后,染色技术又有了进一步突破,按五德终始说,宋属火,所以崇尚红色,于是红色又开始流行起来。到了明清时期,用于染色的植物已多达几十种,植物染料不仅自给自足,而且还大量出口。我国染料植物的种植、制备工艺、染料应用技术在这一时期均达到鼎盛阶段,染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清朝还专门设立了江南织造局,专为皇家贵族织染衣物,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上就是江南织造局的负责人。江南织造局下管江宁局、苏州局、杭州局等三个主要的编织染色机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各朝代龙袍颜色的变化,不仅是来源于五德终始理论,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染色技术的发展史。
3、先秦时期的印染技术
在西周时期,由于丝织品、麻、葛织品的发展,使染色发展成为专门的行业:官府手工业作坊有掌染草的染人。
《诗经》中提到的织物有多种颜色,当时人们己掌握多种矿物染料,像赤铁矿、朱砂、石黄、空青、石青等。植物染料在这一时期被用于染制各种颜色。
考古发现西周时,己获得红、黄、蓝三原色的染料,并能用它们套染多种颜色。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纺织业的兴旺,练染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形成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官营手工业中,与练染有关的有7个工官,有不同的分工,如钟人染羽,筐人设色,慌人练丝,还有染人,掌染草等。
丝、麻、葛等在染色前要精练,不仅是为了漂白,也是为了除去纤维表面的胶质。
如练丝每天要在有一定温度的草木灰水中浸渍,清洗后放在日光下曝晒漂白,夜间浸在水中,如此反复昼夜。练帛则在较烂的栏木灰和蜃蛤(贝壳)灰水中浸渍,方法大致相同,其目的同样是用碱性液体除去胶质。这一预处理工艺对提高染色质量至关重要。
印染工艺在春秋战国时包括敷彩、版印等工序。敷彩,又称彰施。它是在织物或衣裳上用调制的颜(染)料循花纹涂绘。古籍上称为画缋(绘),它是印花的前身。春秋战国时代,画绘敷彩的衣裳十分普遍,《左传》说贵族们衣必文彩。
讲究九文、五章,以奉五色(青、朱、黄、白、黑),非列采不入公门。
当时染色分石染和草木染两种。石染指用朱砂、赭石、石黄、空(石)青、蜃灰(白)粉末等矿物颜料,进行涂染和浸染丝帛。草木染是指用植物染料的色素,进行浸染、套染和媒染染色,如用蓝草染蓝,紫草染紫,茜草染红,栀了染黄,皂淑栎树果实)染黑等。总之,当时色己相当齐全。
另外,还值得提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媒染技术。据《周礼·老下记》记载:三人为缥,五人为鲰,七人为缁。这是以茜草色素作为红色媒染染料染鲰(绛色)为底色,再以青矾石等交替媒染而成鲰(青赤色)和缁(黑赤色)。
古代有染料吗?古代人用什么做染料?
在中国古代,有两种材料可以用来着色。它们是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但植物染料是古代的主要染料。古代人很早就知道并掌握了植物染料的许多特性。染色时,植物染料中的色素分子浸入织物纤维中,从而改变纤维的颜色。这种通过植物染出来的颜色,经过日晒和水洗,不会轻易脱落,有的甚至不会脱落。颜料和纤维已经融为一体。
在中国古代,染色工艺主要使用植物染料。从周秦开始,大量生产和消费植物染料,到明清时期远销国外。古代有很多植物染料,数量非常多。根据各种染料的特性,产生了许多染色工艺:直接染色、还原染色、媒染、防染色等。染料的品种复杂多样,工艺方法数不胜数,它们的组合造成了古代印染业的多样性,色谱图非常丰富。太子党子弟的古籍中有上百种记录色谱,尤其是一种色调,可以清晰的分辨出几十种相似的颜色,满足各种需求。但需要掌握各种染料的配方组合,改变工艺条件,非常熟练才能实现。
在古代,皇帝的黄袍是用植物染料染的。有这样一个传说,皇帝命江南织锦世家徐氏织龙袍,却没有织龙袍的五色丝绸技术。偏偏田家有这样的技术,徐家和田家结成了亲家。最后织出了龙袍,也成就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动物染料和植物染料
植物染料是指利用自然界之花、草、树木、茎、叶、果实、种子、皮、根提取色素作为染料。
动物染料指的是从动物躯体中提取的能使纤维和其他材料着色的有机物质。如从胭脂虫体内提取的红色染料。
草木染起源于哪一个朝代?
本文2023-10-19 15:39: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