靺鞨族是什么族的祖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1收藏

靺鞨族是什么族的祖先?,第1张

移居越国的通古族,其中心份子当是肃慎。他们本是中亚的游牧民族,後来势力从中国东北延伸至黑龙江流域及沿海州,再迁徙至北海道或日本东北地方的日本海岸。肃慎这名称,是隋唐时,称呼先秦时期居住於东北地方的民族的总称。日本的史料,也沿用此称呼。《日本书纪》记载阿倍比罗夫曾率水军北上,三次进行「讨虾夷」、「征肃慎」。在第三次征讨时,於渡岛和肃慎的船只遭遇。肃慎的船只以羽毛插在木头上当作旗帜。比罗夫试图与肃慎交易,於是在海岸堆积丝织品、兵器、铁器等物。结果肃慎方面来了两个老人,他们拿走丝织衣服与麻布。此外,也有很多从东北地方上京献马的记录。这些马是白色苇毛、白蹄的欧亚大陆产的名马。除了马匹之外,肃慎还产名叫「独犴」的北方野犬、箭筒、砂金等名产。迁徙至山形县的肃慎人,由於精通采矿、采金技术,逐渐往内陆深入,一度还曾到达茨城县的鹿岛。至今山形县内及鹿岛附近,仍流传着通古族的传说。一进入八世纪,肃慎的子孙靺鞨族就开始抬头。靺鞨人原本是住在黑龙江流域,为求较温暖之地,於是进入朝鲜半岛的高句丽。那些移居北海道,或日本东北地方的称为肃慎,而移居高句丽的则称为靺鞨。他们都是通古族。六六三年,唐朝与新罗的联军打败了日本与百济的联军,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住在高句丽的靺鞨人大都逃往中国东北,建立了渤海国。渤海国於七二七年为和日本签订通商条约,派遣使者至日,和日本维持约二00年的正式外交关系。这二00年间,甚多的靺鞨人涌到日本。单单在七四六年一年,就有一千一百多人登陆山形县,归化为日本人。因为山形县、新泻县一带,都是通古族的同胞,所以对他们而言,一定觉得非常有亲近感。据《续日本纪》记载,在越後(新泻县)有「狄」族或「虾狄」族登场。 狄族不仅活跃於越後,而且深入东北地方。这狄族究竟是什麽民族呢?七0九年,虾狄叛乱大和朝廷,所以大和朝廷在山形县设征狄所,藉以调派武器与船只。由於叛乱不断,大和朝廷一面派持节镇狄将军讨伐,一方面派使者到靺鞨的根据地,也就是中国的东北去交涉。狄族大概是高句丽被新罗灭亡时,流亡到越後的靺鞨族的一支。他们不断伸张势力,半世纪後,建立流亡国家,拒绝服从中央政权。而这个民族据说是女真也就是今天满族的祖先。

韩国跆拳道起源于古满洲人的脚戏

2017-01-23 11:49

1955年以前,韩国是没有跆拳道一词的,韩国的武术也以空手道、唐手道和民间少数的跆跟等为主,日治时期,大量韩国青年学生赴日留学,在日本接受了系统的松涛馆空手道训练,回国后他们开始创立道馆教授学生。日本战败后,韩国获得民族独立,大批空手道、唐手道道馆兴起,韩国早期空手道传播者们将民族传统武术跆跟与空手道相结合,称为唐手道。并出现了最早的一批韩国道馆,这就是后来的九大道馆。

“跆拳道”一词,是1955年由韩国的崔泓熙将军命名。崔泓熙将军早年在留学日本时,学习了日本松涛馆流空手道,并将其与韩国传统武技跆跟、手搏等技术融入到跆拳道中去。

根据韩国官方旅游网站介绍,韩国跆拳道来源于高句丽的脚戏。

脚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高句丽时代的舞踊冢和三室冢的古坟壁画。壁画中的两人双手向前做出推打的姿势。人们后来研究出这就是脚戏,因此脚戏的历史自高句丽时期开始。又高句丽时期武术十分兴盛,学习脚戏的武人很多,至朝鲜时代比武竞赛逐渐大众化,一般人也开始知道脚戏。

到了1983年脚戏的传人不是伤亡就是因故无法传授,为保存及发扬脚戏,特别将此指定为重要无形文化法传授,为保存及发扬脚戏,特别将此指定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产。

韩国官方旅游网站介绍的证据,就是位于平壤的高句丽墓内的壁画。我们知道高句丽是高句丽人与靺鞨人联盟的国家,在高句丽国家里有很多靺鞨人,壁画进行脚戏的人留着辫子,留辫子一直是满洲人的形象特征,所以可以看出进行脚戏是满洲人的先人靺鞨人的武艺,古代就有三个满洲人抵一虎的说法(当时流行说法是“渤海三人当一虎”),说明古满洲人的厉害。

朝鲜古代是农耕民族,是种植水稻生活。古满洲人是与野兽搏斗的渔猎民族,要生存就需要强壮的身体和高超的武功。在古满洲人与野兽搏斗和战争期间,逐渐形成自己的武艺。所以在朝鲜半岛流行的武术实际为古满洲人开创脚戏。

命名为脚戏就很有满洲味道,因为古满洲人就习惯把一类武功称为“戏”,如满洲摔跤就称为布库戏。

综上,韩国的跆拳道最早的渊源应是古满洲人的武功脚戏。

大祚荣,本名祚荣无姓,后因其尊称而取姓为大氏。靺鞨族粟末部人,公元7世纪末中国东北地区渤海郡国的创始人(698—719年在位),谥号:大圣明武高大王。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军事家政治家,史称创造渤海的海东盛王。  公元698年粟末部酋长大祚荣联合其他族在松花江以东乌苏里江流域,建立渤海政权。后不断向唐王朝遣使朝贡,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制度,使用汉文。公元926年为辽阿保机攻灭。部分遗民建立定安国,后亦并入辽。《魏书·勿吉》:“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其人劲悍,于东夷最强。言语独异其地下湿,筑城穴居,屋形似冢,开口于上,以梯出入。其国无牛,有车马,佃则偶耕,车则步推。有粟及麦穄,菜则有葵。水气咸凝,盐生树上,亦有盐池。多猪无羊。嚼米酝酒,饮能至醉。妇人则布裙,男子猪犬皮裘。初婚之夕,男就女家执女乳而罢,便以为定,乃为夫妇。俗以人溺洗手面。头插虎豹尾。善射猎,弓长三尺,箭长尺二寸,以石为镞。其父母春夏死,立埋之,冢上作屋,不令雨湿;若秋冬,以其尸捕貂,貂食其肉,多得之。”

首语:话说,多读历史是个好习惯,它能令人快速在短期时间内失忆,忘记大多数的不愉快:除非您真的是个十辈子的愁死鬼——每天至少掉一百根头发那种。

      最近作者读了一些书,其中包括一些沙雕至极的历史书籍。主要是关于五代、辽、北宋西夏这几个时期。

      罗贯中写的《残唐五代史演义》并没有其著作《三国演义》出名。很多人的潜意识当中,三国时期,才是枭雄们风云汇集的时代。可是,以事实来证明,五代时期的历史确实比三国时期“有趣”且丰富(也不仅仅在于喊爸爸游戏的快乐)。

      三国与五代,性质类似。汉、唐,两个中国历史上最兴盛宁和的朝代,经过分裂、被割据之后,演变成多个势力、互相抗衡的乱世;随后,再由“以武建国、以文治国”的政权统一。并且,在这两个时期,各个少数民族的发展都非常昌盛强大,其中不乏有占领中原的少数民族(举例:魏晋时期的鲜卑族;五代&北宋同时期的契丹族与女真)。这两个时期还有一个相同之处:其中一个国家打下了唐朝时期的半壁江山,结果倒是帮了别人的大忙……

      再说说本标题的意思,全称:从辽建国到北宋灭亡。

·正统朝代

      其实,很多人心中对正统朝代的都有误区。

      误区一:所有正统朝代都是汉民族政权。

      误区二:正统朝代都是在某个时期最强大的。

      正确答案:唉只是被人民群众认可而已,不过这也忒难了吧。也有说法说:二十四史中的朝代都是正统。

·五代乱世

      五代,除了契丹、吐蕃、回鹘等少数民族之外(尽管还有后唐是沙陀人的),其实应当称之为“五代十一国”(其实也不只十一个,主要是叛乱的人民也比较多所以大家怎么认为也都可以吧)。咱们来细数一下。五代国:北汉、桀燕、“梁唐汉晋周”(五代)、歧国、后蜀、南平、南唐、楚国、吴越、南汉、荆南、湖、闽。

      大理其实也挺可怜的。但是,可怜归可怜,它终究还是个局外人。

      至于五代的皇帝们呢,作者我也就不展示了,尽管我可以背下来,但是大家也不一定爱看

      不过,一定要记住两点:第一,让节度使搬个家,是(对于节度使和中央来说)很危险的事情,说令节度使置于危险之中没错,但是还会增加这位节度使造反的几率。二,为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皇帝干活,他们不会责罚,反而还有可能加官进爵(详见宋太祖的老爸——赵弘殷先生的生平经历)。

      五代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代。(作者一直痴迷于石敬瑭等人“人尽可爹”的信念和勇气,也在心里默默地羡慕太宗德光:有一个比自己还大的儿砸,真好)

·北宋

      宋朝,特别是北宋,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期。

      有趣在于它们的皇帝是真真正正的“轻”,简直卑微到不能再卑微。所以身边有很多历史爱好者朋友把宋朝的台谏都叫做“贱”官,嘴贱!真的是特别能挑刺儿。宋朝又偏偏言论超级开放,所以,它们的皇帝、顶级官员和皇室成员们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被批得体无完肤的。

      宋朝所有的宰执人员还各有各的个性,真心让人头疼,特别是让后世的历史学家们感到欲哭无泪

      说到《宋史》,那就必须要注意了!二十四史中的《宋史》是元朝人撰写的,是根据《辽史》、西夏史和其他国家的史书集合编成的,可谓繁芜杂乱、真真假假、颠倒黑白。所以说,读《宋史》,还是要看“野史”的!说到野史,并不是指那种街坊民间乱传的小故事(并不是类似邵伯温写的那样的)。可能会有朋友反对去读野史,但是,让我来告诉你:《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也都是野史,你读不读?有没有人推荐过让你去读?唉,对了,做人就是不能太教条。总之,一句话,蒙古人写的东西:少信。与其去看蒙古人写的《宋史》,还不如直接去看《辽史》(反正也是二十四史之一,正正经经的)。

      说到北宋的好玩,还有一点可以体现,下图可以很好地体现出这种能令人发笑的好玩情况。(下图仅为史实与个人观点的融合,大家也请不要骂作者)

      宋朝还有很好玩的地方。尽管作者说的好玩之处都很不着调

      这个好玩之处,就是宋朝的大臣的名字经常能颠覆人的三观真的一个比一个奇葩。唉是我太没文化了吧。嗯,对,作者真的是读书太少了。

      唉为什么宋朝和辽朝都有许多能力很强的太后(和太皇太后),为啥宋朝的就只会瞎搞呢?当然,也不是没有不瞎搞的。

      虽然说宋朝中的有一些时期还算平静。但是,总体来说,它就还是一个乱世的样式形态,除了打仗就是条约、再不然就是党争,实质上则与五代没什么差异。

·辽    

      在斯拉夫语系(例如,俄语、捷克语)中,中国被称为“契丹”;马可波罗所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中,马可波罗称这个国家为“契丹”,而不是中国;直至今日,China的本义究竟是“契丹”还是“中国(陶瓷)”,犹未可知

      契丹族,最初的记载是在魏晋时期,但是直至唐朝中后期都几乎默默无闻,还不如吐蕃、靺鞨有名。唐朝灭亡后,这个伟大的民族立即兴起,占据了亚洲大部分的领土;他们又擅长骑兵作战,他们施行“斡鲁朵军制”,在漠北草原上忽进忽退,战绩惊人。

      因为太多朋友专注于汉民族的历史和发展,不喜欢少数民族的事情,我还是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吧。

      作为契丹族王室建立的朝代辽,其实应该准确分为:辽、北辽、后辽、东辽、西辽(突然间想到了非常凉凉的“五凉”)。

      辽:公元907年建国,公元1125年辽全境被“生女真”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侵占。“正宗”的“辽”共传九帝,享国共二百一十九年。契丹族建国初期的国家叫做“契丹”,后改“辽”,复改“大契丹”,后又改作“辽”。

      辽国,共有五京: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南);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宁城县西南大明城);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

      辽末,契丹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即为燕云十六州区域),与西夏共同抗金,后被金灭 。辽朝宗室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又建立了东辽和后辽,最后东辽灭了后辽、东辽又被蒙古所灭。同一时刻,辽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 。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又被蒙古所灭 。

      契丹族的历史曲曲折折,就像夹山的入口一样。

      契丹族原本也是游牧民族。辽朝将重心放在民族发展,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分为契丹小字和契丹大字),保存自己的文化。辽朝的军事力量与影响力也涵盖到了西域地区,因此在唐朝(天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将辽朝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

      至于契丹族为何有那么强的战斗力(自然不如完颜的军队),也许是被生存的信念激发出来的。辽国的军队不发军饷,这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呢,他们只好骑着马去周边国家“打草谷”,有时还能带回来一大张地图。

      在辽,女生们很有优势的哦。游牧民族的女性的地位相对于农耕民族的女性的地位较高。辽的女性是可以当官的。

      emm好像除了辽国人的长相以外,都还不错哦。不过外貌什么的,我无所谓……

      呃啊,最近不止一次把别人(特别是名字很长的古人,例如完颜阿骨打)的名字习惯性打成“耶律阿保机”可能是因为太祖皇帝太伟大、太优秀了。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契丹人真的是世界上最最守信用、讲义气的民族,尽管他们骄傲自大(但毕竟人家有骄傲自大的资本啊)。就这一点来说,宋朝、女真和蒙古帝国等国家都无法与之相媲美。西夏就更不要说了

·西夏

      若论中国古代最无耻狡诈的民族,党项人一定会被列在榜首!简直就是一群无耻到不能再无耻的卑鄙之徒。这里作者也给他们点个赞,毕竟某项(无耻)有专攻嘛。

      很多人总会觉得西夏的第一位、也是最无耻的皇帝是李元昊。No,no,no,错了,他的爷爷李继迁才是无耻的鼻祖。但是没办法,这位大神总是会被人所遗忘,真是“可怜”。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党项人是如何无耻的。他们跟辽国人一比就显出差距了:辽国再怎么无聊、再怎么狂傲人家也只能叫无赖,到不了无耻的地步。党项人和契丹人的祖先不都是鲜卑人吗?这基因,真是令人无语。

      不过这小国家还真是坚强,“活”的时间可真够长的。不过大概也都是拜无耻所赐。

      党项人打仗时,最擅长倚强凌弱。你看看那些资料,尽是什么十几万打两三万,等等你别说,以多胜了少也行啊,可是它也不是次次以多胜少啊,还有时候输的一败涂地呢。真是尴尬。

      不过西夏这地理环境不错,能巧用地理环境把辽军“打”得找不着北。(当然,一切都是地理环境的功劳,本来西夏还败了呢,多亏了沙尘暴老兄)

      西夏这地方,自然现象老多了。就他们那几个皇帝,好几回差点被陨石砸死。(砸死还挺好,可惜没砸死)作者决定过两年去那边看看流星。不过他们那里自然灾害也少不了,其实也挺可怜的。

      我这一会儿说无耻,一会儿说可怜,是不是有点儿矛盾?呃,其实好像一点儿都不矛盾。你品,你细品。

      你们说,西夏这么一个小国,还这么偏僻,甚至不如南唐和南汉强大;它能存活那么久,也真是挺厉害的哈。如契丹般强大,都只享国二百余年;事实证明,党项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感觉宋朝和大辽,它们的皇帝们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宋朝大多数皇帝的特点就是生不出儿子来,或者子嗣不健康(真是要了命了)。辽朝大多数的皇帝都超级高傲(有的还特别自负)而西夏,我很奇怪:李继迁是什么人啊,他怎么生的出来李德明这种“乖巧”(与他爹&他儿子相比)的儿子?隔代相传?可是李谅祚可是完全继承了李元昊的无耻狡诈欸。怎么回事儿啊?郁闷。

      还有一个疑问。李继迁既然有了西夏,那为啥还不改回鲜卑姓呢?大唐皇帝赐的姓有那么好吗?他们不是特别崇拜老祖宗拓跋思恭吗?西夏人真是一个比一个奇葩。

      关于党项人与其他族人民的战斗,一般主要是有两种情况:第一,他们大举进犯他国边境、踏平许多城镇堡寨,最后灰头土脸地逃回去;第二,其他国家由于种种原因攻打西夏,最后搞得两败俱伤(或者西夏险胜)。狡诈的西夏人,得有点儿套路感。

·吐蕃

      真的是一群爱做白日梦的家伙(据说每个吐蕃首领都会做关于“迎娶汉族公主”的白日梦);内乱还是天下第一多。跟宋朝一样,吐蕃皇室成员又总是不长记性,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的说法用在他们两朝上真的、真的行不通。

      而且,吐蕃人的名字特别难记……

      总之,从始至终,吐蕃人的内乱就没停过。幸好其他国家对它还算友善,不然吐蕃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领土面积?

·女真

      把金放到这么靠后的位置,是因为这一篇文章写的就是公元907年至1127年,这时候金国的戏份还不算非常多。

      不过,终于有能和大辽的骄傲相媲美的民族了。

      金朝,建国于1115年,灭国于1234年,正式国号是大金,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生女真)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位帝王,享国一百二十年。

      女真原为辽朝臣属,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抗辽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并于1125年灭辽朝,两年后又灭北宋。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金朝部分沿用斡鲁朵军制,并且在军事上,他们使用猛安谋克制。

      这还真是怪了耶律延禧,真应该早在头鱼宴上就杀了完颜阿骨打。

·其他国家(民族)

1渤海国

      渤海虽小,但是在古籍中仿佛非常重要,还挺令人不解的。

      渤海国的前身是靺鞨族,它的族人大多是靺鞨族人与高句丽人。渤海国也是辽的附属国。它的政权在926年是被辽国所灭,但是它仅仅是成为了辽朝的附属国,并没有完全被灭国。兴许是契丹人认为它太弱小了吧。它的具体位置是在辽东半岛以北、辽东京以东北左右的地方。地理好的朋友们,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渤海国跟渤海湾有什么大关联,它们其实距离也不近。

      实际上,在辽国最弱的时期,渤海国起兵造反、脱离辽国的附属,成功的几率还是有的。

2奚族

      奚族的祖先库莫奚族源自于东胡,为鲜卑宇文部之后,与契丹本是同族异部,"分背"后,两家各自形成为一族。但是史书中对其族源的记载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使后人众说纷纭,至今尚无一致认识。

      奚族也是辽的附属,与辽是“和平共处”(当然,辽肯定会去敲诈勒索点儿东西)的状态。有一段时期中,由于奚族内部某些人无法忍受契丹人的压迫,分为了东奚与西奚两部。

3大理

      说其他民族是因为它们的出镜率比较高,而说大理,是因为它的戏份太少了。手头简明扼要的白话文文献几乎没有。想要对大理国的情况有所了解,还是翻金庸先生的小说吧。

(未完待续)

相信作者以及这一篇文章的立场已经非常明确了。那么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欢迎关注下篇:公元907年~1127年(下)——革新与竞争。

上古东亚有西戎、东夷、苗黎等几大文化群落,而后来这些群落都融合成了“华夏民族体系”,建立了华夏文明,统治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游离于华夏民族体系之外的,如秽貘、东胡、西胡、肃慎、羌戎、百越、西域绿洲等民族及文化体系。这些民族体系与华夏民族的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自己的文化系统,也将在后来不断与华夏民族以及彼此之间相互碰撞、融合。

渤海人是粟末靺鞨与高句丽(扶余族)的融合,拥有较高文明,同时受到东北当地文明、中原文明的影响 属于“秽貘民族体系”拥有自己的文化系统。 扶余族是上古中原东夷人的后裔与东北当地土著融合形成的,是农耕民族,后来在松嫩平原到韩半岛之间建立了统治,先后建立了扶余国、高句丽国、百济国。而扶余人同时也是高丽民族、大和民族的重要源头之一。再后来华夏族的后代—汉人建立了唐帝国,唐帝国把扶余人的国家纷纷被吞并,扶余人也分散在了其他民族中间。又与东北土著民族靺鞨的一部分“粟末靺鞨”(本身也是扶余和靺鞨融合的产物)联合建立了渤海国,扶余人和粟末靺鞨也融合成为“渤海人”。

契丹人和奚人是同源,都是半游牧民族,后来二者又重新融合 和鲜卑有很深的渊源,属于“东胡民族体系” 同时受到草原文明、中原文明、东北文明的影响。

女贞人是土生土长的东北土著,祖先是肃慎人,属于“肃慎民族体系”,后来中原称呼肃慎人为靺鞨。南部的粟末靺鞨与扶余人融合成了渤海。而北部的黑水靺鞨则一直保持传统的渔猎生活模式。后来黑水靺鞨演变成了女贞人,并且建立了强大的金国,并且逐渐把渤海人、契丹人融合进了自己的民族系统。再后来,女真人甚至进一步把辽东汉人和一部分高丽人兼并,形成满洲族。

黑水靺鞨

 

黑水靺鞨最初位于中国东北部最北的“黑水”(黑龙江)沿岸,而得名“黑水靺鞨”。

史载唐朝时期‘黑水靺鞨居古肃慎地,有山曰白山,盖长白山金国之所起焉

 

黑水靺鞨分为思慕部 、郡利部 - 黒龙江河口: 窟说部 - 桦太北部: 莫曳皆部 - 桦太东南部

:拂涅部 - 牡丹江下流以东(现在密山市周边):虞娄部(挹娄)、越喜部、

鉄利部。渤海国建立后,其他靺鞨民族在黑水部的领导下,由唐朝设立黑水都督府管理,统称黑水靺鞨。黑水靺鞨并不是单指黑水部一部。当辽灭亡渤海国后,一些黑水靺鞨被契丹统治成为熟女真。 

移居越国的通古族,其中心份子当是肃慎。他们本是中亚的游牧民族,後来势力从中国东北延伸至黑龙江流域及沿海州,再迁徙至北海道或日本东北地方的日本海岸。肃慎这名称,是隋唐时,称呼先秦时期居住於东北地方的民族的总称。日本的史料,也沿用此称呼。《日本书纪》记载阿倍比罗夫曾率水军北上,三次进行「讨虾夷」、「征肃慎」。在第三次征讨时,於渡岛和肃慎的船只遭遇。肃慎的船只以羽毛插在木头上当作旗帜。比罗夫试图与肃慎交易,於是在海岸堆积丝织品、兵器、铁器等物。结果肃慎方面来了两个老人,他们拿走丝织衣服与麻布。此外,也有很多从东北地方上京献马的记录。这些马是白色苇毛、白蹄的欧亚大陆产的名马。除了马匹之外,肃慎还产名叫「独犴」的北方野犬、箭筒、砂金等名产。迁徙至山形县的肃慎人,由於精通采矿、采金技术,逐渐往内陆深入,一度还曾到达茨城县的鹿岛。至今山形县内及鹿岛附近,仍流传着通古族的传说。

一进入八世纪,肃慎的子孙靺鞨族就开始抬头。靺鞨人原本是住在黑龙江流域,为求较温暖之地,於是进入朝鲜半岛的高句丽。那些移居北海道,或日本东北地方的称为肃慎,而移居高句丽的则称为靺鞨。他们都是通古族。六六三年,唐朝与新罗的联军打败了日本与百济的联军,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住在高句丽的靺鞨人大都逃往中国东北,建立了渤海国。渤海国於七二七年为和日本签订通商条约,派遣使者至日,和日本维持约二00年的正式外交关系。这二00年间,甚多的靺鞨人涌到日本。单单在七四六年一年,就有一千一百多人登陆山形县,归化为日本人。因为山形县、新泻县一带,都是通古族的同胞,所以对他们而言,一定觉得非常有亲近感。据《续日本纪》记载,在越後(新泻县)有「狄」族或「虾狄」族登场。 狄族不仅活跃於越後,而且深入东北地方。这狄族究竟是什麽民族呢?七0九年,虾狄叛乱大和朝廷,所以大和朝廷在山形县设征狄所,藉以调派武器与船只。由於叛乱不断,大和朝廷一面派持节镇狄将军讨伐,一方面派使者到靺鞨的根据地,也就是中国的东北去交涉。狄族大概是高句丽被新罗灭亡时,流亡到越後的靺鞨族的一支。他们不断伸张势力,半世纪後,建立流亡国家,拒绝服从中央政权。

而这个民族据说是女真也就是今天满族的祖先。

靺鞨族是什么族的祖先?

移居越国的通古族,其中心份子当是肃慎。他们本是中亚的游牧民族,後来势力从中国东北延伸至黑龙江流域及沿海州,再迁徙至北海道或日本东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