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附丹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姜附丹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7 《扁鹊心书·神方》 71 方名 72 组成 73 功效 74 主治 75 姜附丹的用法用量 76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姜附丹 1 拼音
jiāng fù dān
2 处方生姜(切片)5两,川附子(炮,切片,童便浸,再加姜汁炒干)5两。
3 制法上为末。
4 功能主治补虚助阳,消阴。主伤寒阴证,痈疽发背,心胸作痛,心腹痞闷,喉庳,颐项肿,汤水不下;及虚劳发热,咳嗽吐血,男妇骨蒸劳热,小儿急慢惊风,痘疹缩陷,黑泡水泡,斑;脾劳面黄肌瘦,肾劳面白骨弱;两目昏翳,内障,脾疟,久痢,水泻,米谷不化;又能解利两感伤寒,天行瘟疫,山岚瘴气,及不时感冒。
5 姜附丹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煎7分,和滓服。
6 摘录
《扁鹊心书·神方》
7 《扁鹊心书·神方》 71 方名
姜附丹
72 组成生姜(切片)5两,川附子(炮,切片,童便浸,再加姜汁炒干)5两。
73 功效补虚助阳,消阴。
74 主治伤寒阴证,痈疽发背,心胸作痛,心腹痞闷,喉庳,颐项肿,汤水不下;及虚劳发热,咳嗽吐血,男妇骨蒸劳热,小儿急慢惊风,痘疹缩陷,黑泡水泡,斑;脾劳面黄肌瘦,肾劳面白骨弱;两目昏翳,内障,脾疟,久痢,水泻,米谷不化;又能解利两感伤寒,天行瘟疫,山岚瘴气,及不时感冒。
75 姜附丹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煎7分,和滓服。
76 制备方法上为末。
古籍中的姜附丹 《本草简要方》:[卷之四菜部]干姜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六分服。治虚人停饮怔忡。姜附丹。干姜飞)一两五钱。研末。酒糊丸绿豆大。每服十
《鸡峰普济方》:[卷第十]泻痢(呕吐附)疟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米饮下忌油腻鸡鱼猪肉等物正元丹治脾胃虚冷寒湿久滞心腹胀满胁肋牵疼吞酸气逆呕吐清
《杂病广要》:[脏腑类]霍乱乱吐泻者,有冷热二证∶寒多不渴者,可与理中丸、姜附汤、来复丹;霍乱吐泻有热烦躁而渴者,可服香薷散、
《杂病广要》:[脏腑类]泄泻而紧,宜理中丸、平胃散、调中汤以温补之,盛则金液丹、朝真丹主之。或药入则吐出者,内阴盛也,用汤者当
《医学入门》:[外集·卷三(病机)外感]伤寒用药赋目录 1 拼音 2 《普济方》卷二○三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糯米干姜汤的用法用量 25 加减 26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糯米干姜汤 1 拼音
nuò mǐ gàn jiāng tāng
2 《普济方》卷二○三 21 方名糯米干姜汤
22 组成糯米2两(为末),干姜(炮,为末)2钱,甘草(生用,为末)2钱,人参(为末)2钱。
23 主治霍乱转筋。
24 糯米干姜汤的用法用量冷水调下3钱,不拘时候。
25 加减
因胃气虚,吐泻转筋,术附汤和木瓜盐煎服,或理中汤煎服亦良。
26 制备方法上拌匀。
古籍中的糯米干姜汤 《普济方》:[卷二百三霍乱门]霍乱转筋(去须各二两)白扁豆(一两焙)上先用生姜水可糯米干姜汤治霍乱转筋。糯米(二两为末)干姜(炮为末)甘
《严氏济生方》:[大便门痢疾论治]香连丸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白痢用干姜汤下;赤痢用甘草汤下;赤白《严氏济生方》宋·宝元
《卫生易简方》:[卷之二]诸痢用丁香、胡椒各七十二粒,乌梅、巴豆各六颗,为末,糯米饭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或九丸,小儿三丸。忌生冷,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四三焦门]三焦咳)人参白术当归(切焙各三分)赤茯苓(去黑皮)百合糯米桔梗(锉炒)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
《济阴纲目》:[卷之九胎前门·下]痢疾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处方 5 制法 6 功能主治 7 干姜人参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8 干姜人参半夏丸的临床应用 9 各家论述 10 附注 11 摘录 12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干姜人参半夏丸 1 拼音
gàn jiāng rén shēn bàn xià wán
2 英文参考ZingiberisGinsengPinelliae Pil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干姜人参半夏丸为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下方[1]。
4 处方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1]。
干姜 人参各14克 半夏28克
5 制法
上药三味为细末,生姜汁调糊为丸,梧桐子大[1]
6 功能主治治妇人妊娠呕吐不止[1]。
7 干姜人参半夏丸的用法用量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日三次[1]。
8 干姜人参半夏丸的临床应用1妊娠呕吐:郭某,女。妊娠一个半月,泛恶呕吐黄水,不能饮水进食,头晕,大便干燥,心中烦热,口干且苦,但喜热饮,胃脘作痛,少腹胀坠,舌苔淡黄腻,根微垢,脉左细弦数,右滑数。病因痰湿中阻,胃浊不克下降。治以益气温中,化痰降浊。党参3g,干姜6g,清半夏3g,研末。早晚各服15g,加生姜汁4滴,调和徐服。
2产后呕吐:一妇人年二十许,产后胃中不和,时时吐饮食,羸瘦极,遂发大呕吐,药食不能入口。脉微细,四肢微冷,口干燥,欲冷水,余诊之,作半夏干姜人参丸料,煎为冷液,令时时饮少许;又三日,啜稀粥,胃气渐复。
3吐水:某女人,年四十余。尝有吐水之癖,经炎暑,其病益甚,食气绝粒,身体骨立,心中疼热,好冷水。余与半夏干姜人参丸料,兼服乌梅丸,呕吐顿止,心中疼热日减,方得进饮食。
9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二注》:妊娠二月之后,胚化成胎,浊气上冲,中焦不胜其逆,痰饮遂涌,呕吐不已,中寒乃起,故用干姜止寒,人参补虚,生姜、半夏治痰散逆也。
2《金匮要略浅注》:此为妊娠之呕吐不止而出其方也。半夏得人参,不惟不碍胎,且能固胎。
3《医宗金鉴》:恶阻者,谓胃中素有寒饮,恶阻其胎而妨饮食也。主之以干姜去寒,半夏止呕;恶阻之人,日日呕吐,必伤胃气,故又佐人参也。
10 附注本方改为汤剂,名“干姜人参半夏汤”(见《产科发蒙》)。
11 摘录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干姜地黄散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7 《准绳·女科》卷二引《神巧万全方》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干姜地黄散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干姜地黄散 1 拼音
gàn jiāng dì huáng sǎn
2 处方熟干地黄1两,柴胡1两,黄耆1两,苍术1两,牛膝(去苗)1两,鳖甲(醋炙黄)2两,白芍药7钱半,当归7钱半,姜黄7钱半,琥珀7钱半,厚朴(去皮,姜汁涂炙)7钱半,川芎7钱半,陈橘皮(去白)7钱半,木香半两,桂心半两,羌活半两。
3 制法上为散。
4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劳,冷气攻心腹疼痛,四肢不和,食减少,日渐羸瘦。
5 干姜地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生姜半分,煎6分,热服。
6 摘录
《准绳·女科》卷二引《神巧万全方》
7 《准绳·女科》卷二引《神巧万全方》 71 方名
干姜地黄散
72 组成熟干地黄1两,柴胡1两,黄耆1两,苍术1两,牛膝(去苗)1两,鳖甲(醋炙黄)2两,白芍药7钱半,当归7钱半,姜黄7钱半,琥珀7钱半,厚朴(去皮,姜汁涂炙)7钱半,川芎7钱半,陈橘皮(去白)7钱半,木香半两,桂心半两,羌活半两。
73 主治妇人血风劳,冷气攻心腹疼痛,四肢不和,食减少,日渐羸瘦。
74 干姜地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生姜半分,煎6分,热服。
75 制备方法上为散。
古籍中的干姜地黄散 《张氏医通》:[卷十五]妇人门上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日三。妊娠忌桂故熬。干姜地黄散治妊娠漏胎下血。干姜(炮。一两)干地黄(六两
《张氏医通》:[卷十妇人门上]胎前不止。参、、术、草、胶、艾、归、芍之类。有热。加炮姜、茯苓。半产而心腹痛。或发寒热。以手按之愈痛者。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九]蹉跌方三首深师疗蹉跌补绝复伤,地黄散方。干地黄(十分)桂心干姜芎甘草(炙)当归(各二分)芍药(五分)上七味捣为
《女科百问》:[卷上]第四十一问身目黄拘时。地黄散。治妇人血少。气多寒。面色青白。地黄干姜(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
《明医指掌》:[卷九妇人科]崩漏三生姜在医学上有广泛的用途,但是由于加工方法和功能的不同,作为一名医生,没有必要对其进行称重。 否则,不仅会影响疗效,还会伤害患者。 生姜:辛辣、温和、无毒、分散但未观察到 本品能止呕、化痰降气、开胃止痛,是呕吐家庭的圣药,具有散风寒、防治感冒的功效。 各地生产的生姜可以普遍使用。
姜汁:擅长化解各种药物(半夏、厚朴等)的毒性。以及细菌、蘑菇和动物。 干姜:辛辣,无毒,持久,产于四川 , 治疗肺寒咳嗽、脾虚咳嗽、胀满咳嗽、腹痛咳嗽等。 对感冒痢疾也有效 ,干姜能诱导血药进入血液成分,气药进入气成分。它也能去除邪恶,滋养新的邪恶。它的意思是阳生阴长。因此,它用于血虚患者。 也适用于呕血、鼻出血、阴虚无阳的出血。
生姜:辛,微温,无毒,散而不守。能止呕吐,祛痰下气,开胃止痛,为呕家圣药,并有发散风寒,防治感冒之功效。干姜:辛热,无毒,守而不散,以四川出产者为佳。治肺寒咳嗽,脾虚胀满,腹痛等。对冷痢诸证亦有佳效。
由于加工不同,性质和口味也不同,临床疗效也不同。 古人还简要总结了干姜、烤姜和生姜三种中药的性作用:“生姜去而不留,干姜可以去而不留,烤姜留而不走。”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 31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别名 32 处方 33 功能主治 34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伤寒大白》卷一:柴胡桂枝干姜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摘录 5 《四圣心源》卷七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柴胡桂枝干姜汤 1 拼音
chái hú guì zhī gàn jiāng tāng
2 英文参考Chaihu Guizhi Ganjiang Tang
3 《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31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别名
柴胡桂姜汤(《金匮要略》卷上)。
32 处方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3克 栝楼根12克 黄芩9克 牡蛎6克(熬)甘草6克(炙)
33 功能主治
和解散寒,生津敛阴。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34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日二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35 摘录《伤寒论》
4 《伤寒大白》卷一:柴胡桂枝干姜汤41 处方
柴胡、桂枝、黄芩、广皮、甘草、人参、芍药、干姜、半夏。
42 功能主治太阳中风,兼少阳寒热;少阳症兼见太阳,小便不利。
43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5 《四圣心源》卷七 51 方名
柴胡桂枝干姜汤
52 组成柴胡3钱,甘草2钱,人参1钱,茯苓3钱,桂枝3钱,干姜3钱。
53 主治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54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用法用量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古籍中的柴胡桂枝干姜汤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全篇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头汗出,往来寒热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汗之。又有柴胡证具,而反下之,心下满而硬痛
《伤寒溯源集》:[卷之七少阳全篇(合病并病附)]少阳证治第十四。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伤寒发汗。固所宜然。虽五六日。若表证
《证治准绳·伤寒》:[卷三少阳病]往来寒热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难知曰若用柴胡而移时于早晚气移于血血
《伤寒论纲目》:[卷十一·少阳经症]寒热往来热后寒。然寒热有三症。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有表症而往来寒热者。用小柴胡。即本条是也
《伤寒证治准绳》:[卷三少阳病]往来寒热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强中汤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7 《医方类聚》卷一三○引《济生》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强中汤的用法用量 75 加减 附: 1 古籍中的强中汤 1 拼音
qiáng zhōng tāng
2 处方干姜(炮,去土)白术各30克 青皮(去白)橘红 人参 附子(炮,去皮、脐)厚朴(姜制炒)甘草(炙)各15克 草果仁 丁香各90克
3 制法上药哎咀。
4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和中消痞。治脾胃不和,食啖生冷,过饮寒浆,以致腹胀,心下痞满,有妨饮食,甚则腹痛者。
5 强中汤的用法用量每次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呕者,加半夏15克,食面致胀满,加萝卜子15克。
6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7 《医方类聚》卷一三○引《济生》 71 方名
强中汤
72 组成干姜(炮,去土)1两,白术1两,青皮(去白)半两,橘红半两,人参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厚朴(姜制,炒)半两,甘草(炙)半两,草果仁3两,丁香3两。
73 主治脾胃不和,食啖生冷,过饮寒浆,多致腹胀,心下痞满,有妨饮食,甚则腹痛。
74 强中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75 加减呕者,加半夏半两;或食面致胀满,加萝卜子半两。
古籍中的强中汤 《杂病广要》:[内因类]胀满滞调中汤,于健脾汤去甘草,加神曲、山楂、麦芽。强中汤,治脾胃不和,食啖生冷,过饮寒浆,多致腹胀,心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胀满门]药方,水二盏、姜三片,煎七分,不时服。(《济生》)强中汤治食啖生冷,过饮酒浆,有伤脾胃,以致腹胀。人参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二心集·杂证谟肿胀]论外备用方红丸子(热百九十消食胀)胡椒理中汤(热六虚寒)强中汤(热九二生冷伤脾)复元丹(热百二寒滞)沉香桂附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五心集·杂证谟心腹痛]论外备用方)藿香安胃散(热七一寒呕)四磨饮(和五二行气)强中汤(热九一生冷伤脾)茱萸四逆汤(热十八小腹痛)苏
《景岳全书》:[卷之十七理集·杂证谟饮食门]论外备用方姜附丹简介
本文2023-10-19 17:06:1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