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工艺雕刻,谁能详细的解释下啊?
竹木雕刻的发展高峰是明清时期,雕刻技艺不断创新,艺术名家接连涌现,致使竹木雕刻艺术大大超越了历朝历代,成为了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从明朝晚期开始,竹雕形成了两个中心,即两个艺术流派——金陵派和嘉定派。金陵派由濮澄(字仲谦)在万历年问创立,其工艺特点是以用刀很浅的浮雕技法为主,代表人物有濮澄、方洁(字矩平,号治庵)等;嘉定派则由朱鹤(字子鸣,号松邻)在明晚期创立,其工艺特点是以笔法运用于刀法之中,“洼隆浅深”,深刻透雕镂空五六层,该派的优秀艺术家较多,影响较大,其代表人物有朱鹤及其子朱缨(号小松)、其孙朱稚征(号三松),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吴之瑶、周灏、封锡爵、封锡禄、封锡璋等。此外,还有一种创立早、流传时间长,且在明朝晚期发扬光大了的工艺也焕发了异彩,留青刻竹的工艺技法经明末竹刻家张希黄在唐代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后,利用了竹筠、竹肌质地色泽的差异,首创出阳文浅浮雕的留青技法,代表人物有张希黄等。
明清时期的家具雕刻艺术是中华民族雕刻艺术的辉煌创造,雕刻饰件焕采生辉、超凡脱俗,是明清家具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明朝时期,象牙雕刻艺术在此时也达到一个高峰,雕刻流派形成一定规模。从古籍记载以及留存的作品来看,大致主要集中在今天的苏州、广州、上海、北京等地。苏州地区是明清时期的经济文化中心,传统文化深厚,故苏州象牙雕刻艺术一直充溢浓郁的文化气息,总体风格典雅醇厚。艺人善于用隐起手法,在其隐起适应的面上施展技艺,形象生动,意境幽远,布局疏朗得当,给人以恬静之感。从现在的留存作品来看,主要以一些比较小件的文房四宝为主要雕刻对象。在题材的选择上多以一些名家书画作品作为雕刻粉本。山水画作品的雕刻风格近似于吴门四家风格,而在花鸟画的雕刻风格创作上与恽寿平的风格很接近。
清朝微雕在象牙雕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曾涌现过一大批微雕名家巨匠。
明清时期,陵墓雕刻与宗教雕塑,特别是在朝廷官府直接控制下所产生的作品,规模大,材料贵重,制作精细,石雕工艺更加精巧。如明、清皇陵即是典型代表。佛教雕塑发挥艺术想像进行创造,对群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中国是1987年首批申报成功了6项世界遗产,具体是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98712 文化遗产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因本世纪二十年代出土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而闻名于世,尤其是1929年发现了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到目前为止,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根据对文化沉积物的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之间。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偶见砧击法。北京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
在龙骨山顶部于1930年发掘出生活于2万年前后的古人类化石,并命名为“山顶洞人”。1973年又发现介于二者年代之间的“新洞人”,表明北京人的延续和发展。
2、甘肃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遗产
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本世纪初又发现了藏经洞(莫高窟第17洞),洞内藏有从4—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五、六万件。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注意, 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
3、山东泰山 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泰山,古名岱山,又称岱宗。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专家在泰山考察时发现,泰山既有突出普遍的自然科学价值,又有突出普遍的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是一座融自然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于一体的神奇大山。
4、长城 198712 文化遗产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2002年11月中国唯一的水上长城辽宁九门口长城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验收,作为长城的一部分正式挂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12 文化遗产
位于陕西临潼县城东5公里,距西安36公里,是秦始皇嬴政的皇陵。 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顶部略平,高55米,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帝陵,也是最大的皇帝陵。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现已在一、二、三号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对外开放。
6、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 20047 文化遗产
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始建于1406年,至今已近600年。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殿宇9000多间,其中太和殿(又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即位、诞辰节日庆典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故宫黄瓦红墙,金扉朱楹,白玉雕栏,宫阙重叠, 巍峨壮观,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宫内现收藏珍贵历代文物和艺术品约100万件。
书者,述也,以文字记述事物者也,书之含义甚多,今人称述书为书籍,为别于书法言也。书籍之肇始甚早,文字发明之后,即有书籍。不过,各代所用书写之质料,及其装订之形式,多有不同耳。从古至清,所有之书籍,以其形式可分为三期。由古至周末,为简牍时期;由秦至唐,为卷轴时期;由宋至清,为线装时期,兹分别述之如下:
简牍时期:三代以前,所用以载文者,竹木而已。载于竹者,曰简;载于木者,曰牍;连编简牍,则谓之策。古者,大事书之于策,小事则书之于简牍而已。初以刀刻,继以漆书,周宣王时,始有墨书。三代以上社会之文化,完全赖此以推进,国家之文明,亦完全赖此以保存,与后世之书籍功用正同。是简牍者,实即当时之书也,创之最早,行之最久。降及周末,尚仍流行“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既以韦编,其为简策也可知。是孔子之时之所谓书籍者,仍为简牍也。由古至周,所有书籍完全为简为牍,故谓之为简牍时期。 卷轴时期:嗣以简牍之书写烦难,而所载之文字有限,在秦以前人文简易之时,尚足应用。及秦灭六国,事务增繁,官私文书,日益增多,以前书写之方式,在事实上已感运用不能圆滑,不适于使用。而首感棘手者,厥为狱隶。因狱隶之文字,时间有限,不能任意积压,遂由狱隶之片倡而自动发生改革。篆书之耗时也,而改篆为隶;竹木之难治也,而代以缣素。以帛作书,从此肇始。但缣素价昂,一般平民无力购用。故缣素虽兴,只于官方通行,社会尚不普遍也。即以前所遗传之典籍文书,仍以简策保存者为多;钞录于缣素者,尚少也。迨至汉时,发明造纸,从此书写上又发生一极大之转变。盖纸为书写之惟一合适质材,有缣素之长而无竹木之短,价值既廉,得之亦易。此后遂以纸张为书写之独用品,缣素竹木均受自然之淘汰,而无人使用矣。惟无论缣素或纸张,其文字均系手写,所谓书籍者亦不过手写之纸卷,并非如今日之书也。及隋文帝开皇十三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从此始有刻板印刷之书籍。以常理言之,刻印与抄写,其难易何止倍蓰,宜乎刻印发明,社会景从,各种书籍均改刻印也。乃事实竟大谬不然,除敕令刻印之刻经典外,其余文书仍均手抄,且以抄本为贵。此固由于提倡者之不力,要亦由于刻印之不佳使然。盖刻印初创前无取法,办理者既非有经验之人,而从事者又系毫无训练之辈。刻印度既不精良,文字尚多错误,其不受社会欢迎,固其宜也。且当时之士子,尚有一种特殊之成见,以为手抄一次,足抵目读数次。故多数上层社会家庭,仍多为其子弟聘请名师,专为指示抄写一切经史,印刷之书,概不购读。故刊印之木虽发明于隋,然终隋之世,未有特殊之进展。及唐,刻印之事,仍未畅行,社会心理仍贵抄录,不尚雕撰。迨至五代,后唐长兴三年二月,冯道、李愚等奏请刊印九经,从此重要经书均用刻印,而不再事抄写矣。雕刻刷印,至此方为成功。然一般每易误会,以为一代所刻之经书,即与现之经书同。其实则相去悬殊,极为不同。盖自以缣素作为以来,直至五代所有之书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抄或刻印,均系成卷成轴,所谓邺候架插三万轴者是也。并非如今装辑成本、成册、成部、成套者,其一卷即系一卷书。《史书》载宋以前之书籍,均系若干卷,并无若本者,盖系统记实。非如今以卷为虚以设之符号,有名无实地。其后,以卷本之舒卷为不便,检阅烦难,乃变而为折,又以折之久而易断,乃分为薄帙。及至有唐中叶,又创用叶子,即将长卷折叠成为若干叶,其形式宛如今之手折,或前清朝考之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写或刻印,其形式完全为卷轴,故谓之为卷轴时期。 线装时期:至宋,因长卷之种种不便,遂依据叶子之格式,而改进为今日之线装式。即将一叶分割,使不连续,以一叶为一板,一叶为变易,但在检阅上、诵读上以及收藏,其为便利已不可以道里计也。故吾人所读之线装书,其实际肇始于宋,为时仅千年。宋以前,绝未有线装书也。文字多为刻印,抄写者甚少。至宋仁宗庆历中,有布衣毕升为活板,用胶泥刻字,从此又有活字印板之发明。元王桢亦有活字印刷法。明弘治嘉靖中,无锡华燧、安国先名曰“了聚珍板”。是均活字印刷也。在印刷上比较经济,但在书籍上,固与刻印无殊也。总之,自宋至清,其书籍之形式完全相同,均为线装,故此时期谓之为线装时期。清末则渐有洋装,民国后且有取线装而代之之势,其形式与装订,尽人所悉,毋庸赘述矣。 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但具体区分,又有种种不同的版本名称。
写刻情形:
按照写刻的不同情情形,可分为祖本、写本、影写本、底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绘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修补本、递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两截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等。
祖本,版本学中的专业术语。中国古籍中无论是刻本或是写本,最接近著作人或成书年代的本子最为真实完整,错误也最少,称为祖本或母本。
底本,是古籍整理工作者专用的术语。影印古籍时,选定某个本子来影印,这个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校勘古籍时要选用一个本子为主,再用种种方法对这个为主的本子作校勘,这个为主的本子也就叫校勘所用的底本。标点古籍时也要选用一个本子在上面施加标点,这个本子也可叫标点使用的底本。注释、今译以及做索引时,也都要分别选用一个本子来注,来译,来做索引,这个本子也可叫注释、今译或索引的底本。除影印外,其他各种整理方法所用的底本,通常也可叫做“工作本”。
写本,早期的图书,都依赖于抄写流传,雕版印刷术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读书人以抄写古籍为课业,所以传世古籍中有相当数量是抄写本。宋代以前,写本与抄本、稿本无较大的区别,但宋元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例如一些内府图书,并无刻本,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
影写本,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
抄本,精抄本,由于工抄写的图书,非抄写者亲撰。其中抄写精美,字体工整的称为精抄本。
稿本,已经写定尚未刊印的书稿,称为稿本。其中,由作者亲笔书写的为手稿本,由书手抄写又经著者修改校定的为清稿本。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视,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价值较高的稿本,一向为藏书家珍爱。
彩绘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绘写的图书。多用于插图或地图较多的图书,如民间流传的《推背图》等。
原刻本,据原刻本重印的图书。其中凡版式、行款、字体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称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对原刻本内容进行增删校订或添加评注的,则称为增刻本、删刻本、评注本。
精刻本,指校勘严审、字体工整、纸墨优良的刻本。其中请名人书写上版的刻本(多在书版上留有姓名)称为写刻本。
修补本,递修本,将旧存书版重新修整、补配之后印出的图书称为修补本或重修本。有的书版保存时间较长,历经多次修补,则称递修本。如果宋朝书版经过宋、元、明三朝修补的,则称为三朝递修本或三朝本。
配本,将不同地区的书版,配合起来印成一种完整的书,称为配本。如清代金凌、淮南、江苏、浙江、湖北五省官书局出二十四史,版式不同,却同为一部书。
百衲本,百纳即补缀很多的衣服,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书,称为百衲本。清初人宋荦汇集宋元三种版本印成百衲本《史记》,近代又有百衲本《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其中,商务印书馆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最为著名。该本选用当时最古的善本影印。如《史记》用宋庆元黄善夫家塾本,《汉书》用宋景佑刻本,《晋书》以几种宋刻本配齐,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书》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旧唐书》用宋绍兴刻本,《新唐书》用宋嘉佑刻本,《旧五代史》世无传本,用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庆元刻本,宋、辽、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邋遢本,古代书版因刷印多次,已经模糊不清,印出的书被称为邋遢本,如著名的宋眉山七史到明代还在使用,印出的书字迹迷漫,被称为“九行邋遢本”(因眉山七史9行18字)
活字本,用胶泥、木、铜、铁、铅、锡、磁、瓢制成方块单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图书,称为活字本。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中期,毕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元代王祯又用木活字排印了《农书》,但均未见存本。现存最早的活字本是1972年发现的西夏文木活字排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明清时期活字本较多,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华燧以铜活字排印了《锦绣万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又排印了《容斋随笔》和《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书。清雍正年间,内府以铜活字排印了一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乾隆间又以枣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此外,流传到中国的还有朝鲜活字本。
套印本,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分版印刷的图书。常见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称为朱墨本。此外,还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明代发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术,称为饾版和拱花,这种印刷方法,常用于版画。
巾箱本,袖珍本,巾箱即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开本很小的图书,意谓可置于巾箱之中。宋戴埴《鼠璞》载:“今之刊印小册,谓巾箱本,起于南齐衡阳王手写《五经》置巾箱中。”由于这种图书体积小,携带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古代书商还刻印有一种儒经解题之类小册子,专供科举考生挟带作弊之用,这种袖珍本则称为挟带本。
两截本,有的书在版面中增加一条横线,使之分为上下两块,称为两截本或两节本。常见于图文并茂的小说戏曲,便览大全之类图书。
铅印本,采用现代铅印技术排印的古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铅印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出版了最早的汉文铅印本《六合丛谈》。此后,不少古籍也采用铅印法。晚清及民国铅印古籍多用线装,与刻本外观形式相似,要注意鉴别。
石印本,用石印印刷的图书。这也是晚清时传入中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采用药墨写原稿于特制纸上,覆于石面,揭去药纸,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书。石印与铅印本均是油墨印刷,与水墨印书的刻本古籍有区别,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件字,易于辨认。
刊刻时代:
按照刊刻时代区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等。
唐刻本,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刚刚出现,抄写本仍是图书的主要形式,流传下来的印刷品多为佛经和历书。
五代刻本,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公元959年)刻印的图书。包括后唐、后晋、后周刻印的蓝本九经及后蜀、吴越、南唐刻印的类书、别集、佛经。五代刻本大都亡佚,现能见到的多是刻经,有敦煌发现的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34年)所刻《金刚经》,吴越所刻《宝箧印经》等。
宋刻本,两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279年)在宋王朝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官私刻书业极为繁盛,刻书范围已包括经、史、子、集各类图书,刻印质量上乘,被历代藏书家视为珍本。
辽刻本,与北宋同时代,在契丹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契丹书禁甚严,辽刻本极少流传。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中发现了60余件印刷品,多为辽代刻经,还有最早的刻本《蒙求》。
西夏刻本,西夏建国于1032年,1227年为蒙古所灭。西夏自创文字,并以西夏文刻印了《大藏经》等书,但传世很少。考古工作者在宁夏贺兰山中发现了8册蝴蝶装西夏文刻经。
金刻本,大致与南宋同时,在金代统治的中国北方地区刻印的图书。其中以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刻书最为发达,官方设有经籍所,主持刻书。金刻本流传下来的不多,较著名的有《刘知远诸宫调》和《赵城金藏》。
蒙古刻本,元朝立国之前在平阳刻印的图书。基本沿袭金代平阳经籍所旧规。传世品有1247年刻《析城郑氏家塾重校三礼图注》,1249年平阳府张存惠晦明轩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1244年刻《玄都宝藏》残卷等。
元刻本,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刻印的图书。北方以大都(北京)、平阳为中心,南方以江浙、福建为书坊集中心。元代刻本流传较多,且有独特风格。
明刻本,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无论在刻书地区、刻书形式、刻书范围等方面都远胜前代。流传下来的明刻本以中后期作品较多,正统以前较少。明中期以后刻本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出现了适应于印书的仿宋字,二是线装取代了包背装。
清刻本,清代(公元1645-1911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官私刻书业均达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时期,考据学兴起,学者热衷于版本校勘,出现了大批校核精审,刻印典雅的图书。现今流传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学者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民国刻本,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刻印的图书,以汇刻、翻刻历代珍本、善本居多。这一时期,影印、铅印技术已大量采用,传统的雕版印刷势渐衰微。
刻书地域:
按照刻书地域分,则有浙本、建本、蜀本、平阳本、外国本(日本本、高丽本)等。
浙本,宋代浙江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两浙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刻书数量大,质量高,杭州、衢州、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等地均刻印图书,因而有杭本、衢本、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本的区分。
建本,又称闽本,为宋元明福建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福建刻书集书于建宁、建阳两地,建阳麻沙镇盛产榕木竹纸,易于雕印图书,因而书坊林立,一些著名书坊历宋元明三代未衰,所印图书又称为麻沙本。
蜀本,五代及两宋时期四川地区刻印的图书。以成都、眉山较发达,成都在北宋初刻印了著名的《开宝藏》,眉山则刻有《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七史及《资治通鉴》等书。蜀本又分大字、小字两种。
平阳本,又称平水本,金元时期山西平阳(又叫平水,今山西临汾)地区刻印的图书。金灭北宋以后,将北宋开封的刻工掠至这里,又设立刻书机构,从此平阳成为北方刻书中心。
日本本,又称东洋本,古代日本刻印的古籍。多用日本皮纸,与高丽本相似,惟质量不及高丽本。日本本常间用平假名和片假名,较易识别。
朝鲜本,又称高丽本,古代朝鲜刻印的汉文古籍。中国印刷术最早传入朝鲜,朝鲜刻本继而传入中国。朝鲜本刻印比较精美,书品宽大,写刻清晰,多采用洁白的皮纸。
刻书性质:
根据刻书的性质,又可区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
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图书。五代以来,历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书之举,但所设机构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主要有:
监本,历朝国子监刻印的图书。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文史名著。据文献记载,从五代开始,国子监刻印有九经,北宋承其遗制,继续刻印经史,南宋时,旧版不存,遂征调地方版片至京师国子监印书,称旧版为“旧监本”,新版为“亲监本”。明朝在南京和北京均设国子监,都刻印了二十一史,因而又有“南监本”和“北监本”的区别。
公使库本,两宋地方官府动用公使库钱刻印的图书。
经厂本,明代司礼监所辖经厂刻印的图书。多《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等常见古籍。特点是书品宽大,字大如钱,但由于主持其事的是宦官,因而校勘不精,错讹较多。
内府本,明清两朝宫殿刻印的图书。明内府刻书主要是经厂本,清内府刻书多殿本。内府刻书往往不惜工本,讲究形式,但清内府本校勘亦精。昭连《啸亭杂录》续录有内府刻书目录。
殿本,清康熙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设刻书处,派亲王、大臣主持校刻图书,所刻之书称为殿本。殿本校刻精致,纸墨上佳,堪与宋刻本相媲美。所刻《明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书,一向被列为清刻善本。
聚珍本,清乾隆年间选刻《四库全书》珍本,武英殿采用活字印刷,共刻木活字25万余个,乾隆定名为“聚珍版”,所印图书遂称武英殿聚珍本。后来各地官书局也仿聚珍版印书,被称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称为“内聚珍”。
书局本,清同治间,由曾国藩提倡,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安徽、两广、两湖、山东、山西、直隶先后创立官书局,所刻图书称为“书局本”或“局本”。
私刻本,即私人出资刻印的图书,其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家刻书称为家塾本或家刻本。自宋代以来,私家刻书持续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称,如宋廖莹中“世彩堂本”,余仁仲“万卷堂本”,明范钦“天一阁本”,毛晋“汲古阁本”,清纳兰性德“通志堂本”,鲍廷博“知不足斋本”,黄丕烈“士礼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称,如宋“黄善夫本”,明“吴勉学本”。
坊刻本,历代书坊、书肆、书铺、书棚刻印的图书。坊刻本以营利为目的,刻印较差,往往校勘不精,惟宋代坊肆刻书,如临安陈氏、尹氏书籍铺等,所刻图书与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
流传情况:
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古籍又可分为足本、节本、残本、通行本、稀见本、孤本、珍本、善本等等。
足本,内容完整无缺的图书。
节本,因原书篇幅过巨,刻印时只节取其中一部分,或是因为其它原因予以删节,称为节本或删节本。
残本,指内容残缺的图书。古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残缺,有的仅是缺卷、缺册,经过抄配,仍能补全;有的残缺过甚,只能作为他书的配本。一般说来,残本较足本的价值要降低很多。
通行本,指刻印较多、流传较广、年代较晚的古籍版本。
稀见本,刻印较少,流传不多的古籍。如明刻方志,历代族谱、家谱,均不多见。
孤本,世所仅见的古代图书,往往不见于诸家著录,如明《永乐大典》。国内仅存一部的书则可称为“海内孤本”,如宋刻30卷本《五臣注文选》。
珍本,写刻年代较早,流传很少,研究价值较高的古籍,通常指宋元刻本,内府写本,有史料价值的稿本及名人批校本。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由于历代藏书家中,善本肯定是旧本,那些抄写、刻印年代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如晚清藏书家丁丙在其《善本书室藏书志》的编例中,规定收书范围是:1.旧刻、2.精本、3.旧抄、4.旧校。他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将旧刻规定为宋元版书,精本为明代精刻。依据这一划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家心目中的善本年代界限也日益后移。民国时期,明刻本渐渐进入旧刻行列,20世纪中期以后,乾隆以前刻本全都变成了善本,甚至无论残缺多少,有无错讹,均以年代划界。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1970年代末,《中国善本书总目》开始编纂,在确定收录标准和范围时,规定了“三性”、“九条”,这应该是对善本概念的一个完整周详的表述: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中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雕版印刷术是一种具有突出价值且民族特征鲜明、传统技艺高度集中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凝聚着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几种优秀的汉族传统工艺,最终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汉族文化工艺;它为后来的 开了技术上的先河,是世界现代印刷术的最古老的技术源头,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它的实施对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提供了最便捷的条件。换句话说,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即造纸术和印刷术与它直接相关,这在中国其他传统工艺中是罕见的。
相关专家介绍,在七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剪纸、漆器、评话等一般都有南北之分,有一定的区域限制。但雕版印刷术则是唯一一个没有区域限制影响遍布全国的文化形态,它的影响甚至传及海外。作为一种民族遗产,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2006年,扬州的“雕版印刷技艺”项目经申报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以扬州为代表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扬州藏有近30万片明清以来的古籍版片,并采用雕版印刷出版了大量的古,成为全国最大的线装书加工基地。
随着现代 的兴起,活字印刷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拜师学艺,陈义时等向有关部门建议,创办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将已经退休回家的老艺人重新召集起来,招一批有志于雕版印刷的学员,传授技艺。 之乡扬州又“复活”一项失传已久的活字刻印技艺。该市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雕版印刷场所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表示,经过近6年的前期工作,失传近千年的宋朝毕升泥活字雕刻印刷绝技,在扬州成功复活,该社已成功研制出全本泥活字《梦溪笔谈》。
宋朝毕升发明出“薄如钱唇、细如蛛丝”的泥活字雕刻印刷绝技,因为对原料、手工雕刻技术和印刷的要求太高,传世不久即告失传,现代也没有发现毕升泥活字的模具。清朝中期,安徽泾县秀才翟泾生花了30年时间,研制成功“泥字范”,即先刻成“木活字”,再制成泥“字模”,在当时印制了为数不多的书籍。但严格地讲,“泥字范”与“泥活字”尚有差距,“泥字范”没有形成直接在特制泥块上雕刻“反字”的技艺,宋朝毕升的“绝技”一直没有恢复。 从2000年起,广陵古籍刻印社开始酝酿制作泥活字,着手相关前期工作。经过多次试验,选定扬州蜀冈之上粘性和湿度都比较适中的黄土作为“泥活字”的用土,经过筛细、过滤等工序后,光“锤炼”(即反复手工拍打、揉捏)就得花上一年时间。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在泥块上进行手工“反字”雕刻,这种雕刻的难度比在木块上雕刻“正字”明显增大,此次泥活字《梦溪笔谈》就是工艺师们精心雕刻成功的。除了雕刻的难度外,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克服了泥活字印刷的难度,复活了在砚墨里添加骨胶的印刷技艺。 2005年10月,对外试开放。被誉为清代扬州雕版印刷极盛时期标志的《全唐诗》初刻初印本,回到扬州与世人见面。
出现于唐朝中期的 业,发展至清代达到顶峰,规模和质量都前所未有。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从校补、缮写到雕版、印刷、装帧,无不精益求精,是扬州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一次图书刊刻活动。扬州图书馆、扬州古籍书店等处保存的都是《全唐诗》后印本,而此次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收藏的《全唐诗》初刻初印本一套共120本,弥补了这一缺憾。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正式挂牌成立 。2005年7月12日,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正式挂牌成立,将采用“口传心授 定向培养 上门学艺”的开放式传承方式,为雕版印刷队伍补充新鲜血液。扬州市副市长孙永如出席挂牌仪式。
学习途径学习方法
老艺人的心愿已实现。据了解,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将通过“口传心授 定向培养 爱好者自行上门学艺”3种方式实现这项技艺的开放式传承,为雕版印刷队伍补充新鲜血液。首先就是传统的“师带徒”。传习所拥有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位市级工艺大师,10多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傅,面向社会招收9名实习学徒,一年后还将进行考核,合格者才可转正或继续深造。
其次是院校定向培养。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由广陵古籍刻印社与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扬州商务学校联合创办,并作为雕版印刷技艺实习基地,定向培养学生。只要是对雕版印刷感兴趣的爱好者,都可以前往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进行学习,大师们将毫无保留地传授雕版印刷技艺。
传统技艺尚需融入现代元素
设立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以及此前设立的扬州清曲传习所等传承单位,已经迈出了对这些传统技艺进行抢救性保护的重要一步,但如何让源远流长的传统技艺与现代社会相融合,摆脱发展困境,仍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影响
“传统技艺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扬州的一张历史名片。”一位专家表示,建立传习所,能让这些濒临消失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但更重要的是在保护传统的优秀民族工艺过程中,要进行创新,在延续传统工艺历史文化和原有的、传统的艺术风格基础上,为之注入更多更好的现代元素和活力,使之更能展示中国传统特色文化,更能适应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对传统文化的需求。
雕版印刷,作为我国的非遗文化,具体操作流程是什么?
雕刻印刷工艺极其复杂。它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备料、雕刻(包括书写样本)、涂刷和彩色装订。雕刻方法是将文字和图像雕刻在木制或其他材料上,并在整个板上添加墨水。也称为雕版印刷。它大约在公元七世纪诞生于中国。一般的过程是看到一页大小的木桌,然后把它浸泡在水中几个月。每一个环节还包括,如果说移动印刷是在这个基础上发明的,那么木版印刷并没有被移动印刷所取代。
它仍然占据着中国古代印刷业的主要地位。目前,在扬州广陵古籍雕刻公司可以看到雕刻印刷技术。绘画过程大致如下:在写完清晰的手稿样本后,将带有文字的页面粘在卡片上,然后雕刻。雕刻家用不同形状的雕刻刀在阳文凸起的木块上雕刻反面的墨水。同时,雕版印刷的生产主要有三个阶段,即样板书写、文字雕版和印刷。模型写作:在第一阶段,学者们被邀请编写模块写作模型。
随后,随着专业化的发展,每一道工序都因其类型的出版社的需要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能力在新闻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方法:看到桌子上的木头,把要打印的字写在薄纸上,粘在木板上,然后用刀根据每个字的线条一个一个地刻成阳字,使每个字的线条在木板上加长。
木材加工过程极其复杂,共有二十多道工序,大致可分为四个环节:一是材料准备,即纸张准备、桌子准备和油墨准备;第二种是雕刻,必须先按照纸上要求的规格写上文字,然后再把它们粘在打磨过的木雕上。印刷并没有被移动印刷所取代,仍然占据着中国古代印刷业的主要地位,整个印刷过程散发着一种朴素典雅的文化氛围。据记载,扬州报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唐代。
雕塑分为雕和塑两个形式,一个是加法一个是减法,雕属于减法,难以把控,想达到形神兼备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塑就是加法,相对比较好掌握。古代工匠都是大师 ,加法永远比减法简单。
中国古代石雕是一个特殊的门类,从最初的产生到80年代初石雕被重视之前,每个时期的产物都有自己特定的风格,并且不会被后人复制。因为对于古人来说石雕永远是装载内心信仰的圣物。
一、两汉(神道时期)
两汉时期古人就地取材后随形雕,粗旷中不失点线面的提炼。为了省工用思想去提炼型的美是那个时期最大的特色,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和石像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还有一大批画像石的出土,也反映出了当时人们对形高度的概括,对视死如生的思想认识,对上古传说的继承和发扬。
二、魏晋南北朝(天堂时期)
这个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的普及和民族大融合,使的石雕主题更佳多样化、风格的多样化与技巧的纯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此时的佛雕作品既有博大凝重之态,又不失典雅鲜活之美。
雕塑制作规模宏伟,数量巨大,艺术技巧有很大提高,佛教雕塑在这一时期居于主体地位,成就最为突出,它汲取借鉴外国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佛教造像中。
不同王朝和民族之间战争与融合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体系和不同石雕风格的大融合过程,为隋唐时期的文化大一统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这个时期是石雕的天堂时期,所有作品就如同天做之笔,神圣而不可侵犯。
三、隋唐(殿堂时期)艺术巅峰
中国隋唐时代在经历了延续约3个半世纪的分裂和动荡以后,重新得到统一和安定,进入一个政治经济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从而促使雕塑艺术的发展出现新高峰。
隋唐石雕融会了南北朝时的成就,又通过丝绸之路汲取了域外艺术的养分,雕塑艺术到盛唐时大放异彩,创造出具有时代风格的不朽杰作。
四、宋元时期(人间化时期)
宋元雕塑缺乏隋唐时期的宏伟规模和奔放气势,在写实手法的精雕细刻上却有所发展,宗教雕塑占重要地位,开凿石窟的风气已趋衰微,寺观雕塑仍具一定规模。由于宗教艺术进一步世俗化,神佛塑像中理想化成分明显减弱,现实生活气息则大大增强。
五、明清时期(世俗化时期)更接地气
明清的石雕沿着古代传统继续发展,呈现了定型化与世俗化。表现手法日趋民间化,形成了工巧而繁复、纤细、色彩亮丽的艺术风格。题材也多元化从宫殿庙宇到民宅桌案,从造像与神碑到护子狮和拴马壮,无所不用其极。
审视古代石雕艺术不能用片面的时代喜好去审视美丑。因为不同时代的先民在不同的文化体系和生产工具下,产生了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作品。随着文化的传播和交融题材也开始愈加丰富,多元化。这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用综合性的眼光去审视历史遗留。
我们现在的时代是石雕艺术的末法时代,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用现代的审美去展示与陈列古代石雕遗留。我们能做到完美的陈设就是我们这代人对古代先民最大的尊敬。
扩展资料:
据《龙》杂志6日报道,由北京龙源传统文化交流促进中心主办的2019首届“中国秦汉新城城市雕塑国际双年展”将于当地时间11日亮相威尼斯,并举办新闻发布会。欢迎中外艺术家参与中国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
首届“中国秦汉新城城市雕塑国际双年展”是以雕塑为主要艺术载体的双年展,展会依托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意在丰富中国城市的公共审美需求,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彰显城市的文化内涵。
中国西咸秦汉新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周、秦、汉遗迹遍布,其中大秦帝国都城遗址和被誉为“中国金字塔”群的9座西汉帝陵廊道绵延雄陈,以汉帝刘邦长陵、刘彻茂陵、刘启阳陵久负盛名。
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使中国西咸秦汉新城承载了东方文明的灵根,映射着中华文明的源泉。近些年来的城市建设中,西咸秦汉新城在2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创作了40多件大型雕塑作品。如《秦人的步伐》、《冰冻的水》等。这些雕塑作品表现了古老城市厚重的文化传承和生生不息的发展新动力。
参考资料:
中国西藏网-2019首届“中国秦汉新城雕塑双年展”新闻发布会
世界十大著名雕塑有掷铁饼者、大卫人体、断臂的维纳斯、雅典娜神像、夫妇像、复活岛雕塑、罗马母狼铜雕、狮身人面像、汉谟拉比碑刻、思想者。 雕像是一种很久远的艺术,是用材料经过特殊工艺,雕塑出各种像的一种作品。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艺
《母狼》雕塑,青铜制,创作于约公元前500年,现收藏于罗马市政博物馆,已成为罗马市的象征。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大理石雕像,创作于公元前190年,现藏于法国卢浮宫,作者已无从考证。
世界十大著名雕塑有掷铁饼者、大卫人体、断臂的维纳斯、雅典娜神像、夫妇像、复活岛雕塑、罗马母狼铜雕、狮身人面像、汉谟拉比碑刻、思想者。 雕像是一种很久远的艺术,是用材料经过特殊工艺,雕塑出各种像的一种作品。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艺
《母狼》雕塑,青铜制,创作于约公元前500年,现收藏于罗马市政博物馆,已成为罗马市的象征。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大理石雕像,创作于公元前190年,现藏于法国卢浮宫,作者已无从考证。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本文2023-08-04 22:01:0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