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古人良好家风家教的例子有哪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
我们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
古人的家风故事
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总统教子自立
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以上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古人的家风故事”的全部内容,让我们也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家规家训,晒晒自己的家风家教,感受一份向上的力量!
1、司马光。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3、钱基博。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关于家风的小故事有:
一、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
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二、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价估且不论,但他的家庭教育却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以“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自己身体力行,教育子女也养成勤劳作风。要求“诸男在家勤洒扫”“诸女学洗衣,学煮茶烧菜”。
还为曾家妇女规定了“日课”四项:“食事”,每天早饭后做各种小菜;“衣事”,已午刻纺花或绩麻;“细工”,傍晚即晚饭后做男女布鞋或缝制衣服。曾国藩作为封侯拜相之人,对“日课”还要定期检查,亲自抓落实。俗话说:“人贵勤”,可见,曾家的“崇勤”家风着实可赞。
『壹』 古代好家风故事 戚继光
戚继光训练猴子使用火器,观看将士操练,偷袭倭寇,大获全胜版。
一日深夜,戚继光正在帅权帐内秉烛释读兵书,忽听帐外人声沸噪,忙冲出帐外查问,军校们怯怯回话,说是一面军中指挥作战的大皮鼓被偷盗。戚将军怒按剑柄,正欲治罪属下。忽有隆隆鼓声传入耳际,借着月光,循声望去,依稀可辨不远处的山坡上,一老猴王正有板有眼地擂着大皮鼓,而一群猴子、猴孙们则学着戚家军白天在野外演练排阵的架势。戚帅计上心来。次日将士们遵命捕捉了许多山猴置于笼内,并安放在校场边,让猴子天天观看将士们操练,同时赐予猴子们优厚的待遇。戚帅又遣调驯猴人训练猴子和使用发射火器。数月,一支令行禁止的猴军诞生了。倭寇再次来犯,戚帅把军队埋伏于山林中,把火器分发给猴兵,正当倭寇在山谷中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不及半熟之时,指挥的军鼓响起,猴兵纷纷串入敌营,放起火来,敌阵中火烧连营,倭寇纷纷抱头鼠窜。戚帅挥军掩杀,不足半个时辰,全歼倭寇。
『贰』 我与家训家风的故事200字
新年里,我认识了一个新词——“家风”。
最近,我在电视节目里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家风是什么让我也想认识自己家的家风是什么
看到新闻上被采访的叔叔阿姨们说:“家风是一个家的全貌,家风是在自己家好家风的基础上去认识别人家中的优良美德。”通过观看这个节目,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家风,也认识了不少优良的家风。家风就是做善事,不求回报;家风就是为人老实,不干坏事;家风就是小小举动创美德;家风就是常做好事,无怨无悔;家风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国。
现在,我与大家聊聊我自己家的好家风:“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要用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去面对眼前的重重困难;待人有礼貌。”
首先,在勤勤恳恳方面,我的外公是一个好例子。我的外公是一个农民,他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去田地里种菜收割,他勤勤恳恳从不叫苦叫累。接着,在待人有礼貌方面,我跟爷爷学。爷爷是做生意人,每次与同事打电话时总会叫上几声“你好”,新年里爷爷打电话时总会送几句新年祝福语。还有,在阳光心态方面,爸爸是我的榜样。虽然,爸爸工作繁忙,但是不管工作再忙,爸爸也不会愁眉苦脸,总会积极面对。
家风就是一个家族的面貌,我要好好牢记长辈告诉我的好家风。
『叁』 中国古代家风故事150字
“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的主要功绩在于积有限之社会资财,以兴家业,繁吾中华。故此,我国历史上众多有识之士在生活土都十分注意自身的俭朴,也十分重视对后代的“俭朴”教育。这种身教言传之精神,成为后人正身教子的楷模。
北宋杰出史学家司马光,进士出身,屡官天章阁侍兼侍讲、御史中丞、尚书左仆射,后追封为温国公。他著述宏丰,其名著《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他的生活十分俭朴,工作作风稳重踏实,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主要内容。
在司马光的一生中, 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据有关史料记载,司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他在《答刘蒙书》中说自己“视地而后敢行,顿足而后敢立。”为了完成《资治通鉴》这部历史巨著,他不但找来范祖禹、刘恕、刘敛当助手,还要自己的儿子司马康参加这项工作。当他看到儿子读书用指甲抓书页时,非常生气,认真地传授了他爱护书籍的经验与方法:读书前,先要把书桌擦干净,垫上桌布;读书时,要坐得端端正正;翻书页时,要先用右手拇指的侧面把书页的边缘托起,再用食指轻轻盖住以揭开一页。他教诫儿子说:做生意的人要多积蓄一些本钱,读书人就应该好好爱护书籍。为了实现著书立说治国鉴戒的理想,他15年始终不懈,经常抱病工作。他的亲朋好友劝他“宜少节烦劳”,他回答说:“先王曰,死生命也。”这种置生死于不顾的工作、生活作风,使儿子和同僚们深受启迪。
在生活方面,司马光节俭纯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他常常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强烈反对生活奢痱,极力提倡节俭朴
『肆』 古代名人家训征文200字
曾国藩抄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袭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
据记载,陆游家训共二十六则,其从四十多岁开始写,直到八十余岁仍在不断增补。陆游很重视子女教育,写了一百多首教育儿子的诗,以这种形式传递家风。他的家风家训主要包括:
◎要做好人
他告诫儿子,但愿你长大后能让乡亲们称赞是有道德的好人,即使是当一个普通老百姓,在道德层面也不比高官差。
◎改过迁善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教导儿子必须做到有错必改,见贤思齐。
『伍』 建设文明家庭,发现文明家风故事:(文字记载)200字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建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我们稍加梳理,解读一下历史,不难发现,许多长盛不衰、地位显赫的家庭家族,度会有各自兴旺发达的秘诀——家训,又可称为家风,它贯穿于整个家庭或家族辉煌的始终。
一个家族的振兴与发达,离不开引领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创立的家风和家教。家风与家教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它总结了前世中无数家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结晶成为独一无二、适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实际的法宝,引领家庭或家族走向辉煌。
站在历史长河之上,回顾总结无数曾经辉煌一时的家庭,还有那传承已久的国粹——国学,他们的家风各有千秋,其中不乏许多可称为经典的精华:齐家、治国、平天下;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忠”为岳家之家风;林则徐勤俭持家,生活简朴,他认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崇尚“俭”为林家之家风;曾国藩以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为曾家之家风;……
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传统中国,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蕴厚重、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风;这也是众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标之一。
对于有着敦厚家风的家庭和家族,众多人都是顶礼膜拜,心仪向往的,甚至渴望进入那样的家族,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显赫和长盛不衰、兴旺发达的根本。良好的家风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举止,成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一枝独秀、鹤立于整个社会“圈子”,为众多人,众多家庭所效仿。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或家族,他们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阴,趁早好好地读书;懂得创业难守业更难,知难不难……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成长的人,懂得成功在于积淀,在于勤奋努力,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明白勤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努力……成长在拥有良好的家风的家庭中是人生中最大的荣幸,能领先于他人及早地认知生活。这种家庭的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思想丰富而多彩,有着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每天过得都会很有意义,日子里写满的是充实;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体之中时时处处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温文尔雅,一点也不显低俗;举止规范,处世豁达,通晓事理,光明磊落,总能顺势而为,有着大家之风范,绝不小肚鸡肠;生活杜以俭朴着称,不贪求奢华;诚信为人,表里如一,讲究耕耘,注重过程,顺其自然,不急功近利;从善如流,厚德载物。生活中,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等,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家风虽是一家之风范,却是铸造子女成才的熔炉。
『陆』 请给我一篇200字200字的家风故事作文
提到家风,可能大家都想问家风是什么一天,我问爸爸:“什么是家风!”爸内爸和颜悦容色地说:“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说到这,大家又想问,你家的家风是什么呢告诉你们,我家的家风是:勤俭节约、诚实守信。
在我的脑海里,记得有一天,早饭吃到最后时,爸爸忽然看见我碗里还有米粒没吃完,把我叫回来要求我把碗里的米粒吃得一干二净。从这之后,我知道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勤俭节约,哪怕是一粒米,都不能浪费。
另外,爸爸妈妈还常常告诉我:无论是和同学交往,还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用的好孩子。
『柒』 家风故事作文家风故事作文200字数
今天妈妈要我来完成一篇日记,可是自我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好,妈妈提示我说,现在都在关注“家风”这个问题呀。哦,我明白了。
在我还不懂事的时候,一直抱怨妈妈对我太严厉,心里总是有些难受。现在我长大了懂事了,觉得妈妈这样做并没有错啊,比如妈妈告诉我做人的规矩道理,要尊老爱幼,互相帮助,懂得谦让,不过份计较个人得失,在同学面前物资方面不能有攀比行为,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还说生活习惯于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我听得最多了,要我在生活方面做一个勤俭朴素的人。
“家风”确实很重要,要以做个好心人的准则牢记在心,做一个对社会有所用的人,我还真得感谢我的爸爸妈妈耐心地教育了我这些优良的美德,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优秀,我一定会努力加油!
参考参考吧,采纳
『捌』 我的家风家训小故事,家风家训60字以内,背景故事200字左右
1位粉丝
家风家训:每个家有不同的家训家风。良好的家训家风,能使人积极向上,走上成功;不良的
家训家风,会使人误入歧途,坠入深渊。诚实守信是我家的家训,它一直伴着我成长。
背景故事:三年级时,我认识了一个名叫小方的人。他的爸爸妈妈从不管他,他就经常长时间
游戏,不爱学习。有一天放学,他让我去他家玩游戏,我禁不起诱惑,就和他去了,一直玩到天黑了才回家。一到家,妈妈就劈头盖脸地问我:“你去哪儿了?这么晚才到家?”妈妈凶得像只
豹子,脸色很是难看。我吞吞吐吐地说:“我在学校写作业,写完才回来。”妈妈听了气不打一处来喊道:“胡说!我去过你的班级,早就没人了,你还在写作业?你到底去哪啦?别以为我不知道!快说!”爸爸见着情况不妙忙过来把我拉到房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儿子,我们不是常对你说嘛,做人要诚实,你怎么能撒谎呢?你是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听了爸爸这番话,我使劲地点了点头向爸爸说了放学后去同学家玩游戏的过程,向妈妈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撒谎准时回家。几个月后的一次数学考试,考卷发下来了,我一看成绩是98分,心里挺高兴,可仔细一查,发现填空题有两空错了,老师没有发现。这样一来,我的真实成绩只有
94分。上课时,我进行着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到底是去找老师改过来?还是不去呢?令
我左右为难。这时,我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爸爸曾对我说的那句话“做人要诚实”
。最终,我还是鼓起勇气,找老师改了分数。老师表扬了我,我很开心,因为我做到了诚实。
爸爸的那番话令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它时刻提醒着我做人要诚实。做人诚实就是我
的家训家风,它一直伴着我成长。
推荐于 2017-05-09
查看全部5个回答
一、司马光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二、曾国藩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价估且不论,但他的家庭教育却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以“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自己身体力行,教育子女也养成勤劳作风。要求“诸男在家勤洒扫”“诸女学洗衣,学煮茶烧菜”。还为曾家妇女规定了“日课”四项:“食事”,每天早饭后做各种小菜;“衣事”,已午刻纺花或绩麻;“细工”,傍晚即晚饭后做男女布鞋或缝制衣服。曾国藩作为封侯拜相之人,对“日课”还要定期检查,亲自抓落实。俗话说:“人贵勤”,可见,曾家的“崇勤”家风着实可赞。
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写过一副对联传给后代:“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是说,如果子孙像我一样正直、果敢,那我留钱做什么?贤良的人拥有了大量钱财,就会玩物丧志,失去了远大志向。如果子孙不如我,那我留钱做什么?愚蠢的人手中有了钱,不仅不思进取,还会去做坏事。
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博大精深,古代能够体现良好家风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国家是由小家组成的,所以一个家庭从小的家风教育,往小的方面说,他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而往大的方面说,它能影响一个社会的面貌。我爸爸在我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的那时候,跟我讲过一个故事,让我记忆深刻,在这我分享给大家~
以前有一个叫吉鸿昌的人,是察绥抗日同盟军***之一 ,在他25岁担任营长的那一年,他的父亲病重, 临死前教导吉鸿昌,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吉鸿昌含泪铭记。而在吉鸿昌父亲去世后,他就把“做官不许发财”这几个字印在瓷碗上,让陶瓷厂成批烧制,分发给手下官兵,以此勉励自己。当然,吉鸿昌的一生,牢记父亲教诲,也真正做到了清正廉洁,两袖清风,成了令人敬佩、尊重的人。
其实这个故事放到现在不但不过时,也仍然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反观现在多少做官的能够做到真正为人民?多少做官的滥用职权,自己过上了神仙日子?那些贪污受贿的就更不用说了。我认为每个人都要有信仰,不要只是因为这个职位“福利好,挣钱多,权力大”就挤破脑袋想要往上爬,这样的人是当不了官的,他们只能成为国家的蛀虫。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没有老师对于犯错的富二代、官二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没有警察对于某些关系户网开一面,既往不咎?有没有一些医生把唯一的病床安排给塞了红包的人?其实这些事情虽然不大,但是性质却很恶劣,让人寒心呐。
十大最有名的家训如下:
1、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彭玉麟
贫穷并不是羞耻的事情,可羞的是贫穷却没有志向;低贱并不会让人觉得可恶,可恶的是低贱却又没有能力。
2、古人仕学兼资,吾独驰驱军旅。君恩既重,臣谊安辞?——卢象升《居官日省录》
古人为官时也兼及治学之道,从以不断充实自身,而我却只能整日忙碌奔波于军旅之中。皇恩如此浩荡,作为臣子的又怎么能不誓死效命呢。
3、博士买驴,书券三纸,尚未见一驴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博士:战国时称博学的人,秦、汉为官职名,秦有博士七十人,汉武帝时置五经博士,后泛指儒生学士。博士买驴,书契写了三张纸,还未写到驴字。讥讽酸儒言语拉杂,不着边际。也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绕了半天圈子不及正题。
4、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朱子家训》
每天刚刚微亮的时候,就会起床。用水洒湿台阶上有灰尘的地方,用扫帚扫地,使得房子里面和外面都要整洁。黄昏的时候便休息,睡前将房门关好,一定要亲身检查。
5、今诲汝等,居家孝,事君忠,与人谦和,临下慈爱。——《贾昌朝家训》
今天教诲你们,居家中要懂得孝顺长辈,在朝为官要懂得忠君为国,待人要和善谦恭,对待晚辈要慈爱。
6、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我性不喜华靡。——司马光《训俭示康》
我出生在一个历代贫寒的家庭,清正、节俭的家风作为古训历代传承。我的性格也崇尚简朴,不喜欢华丽奢侈。
7、立志之始,在脱习气。习气薰人,不醪而醉。其始无端,其终无谓。——王夫之《示侄孙生蕃》
立志最开始要做的,首先就是要改正和革除自身不良的习气。不良习气时刻影响着人生,就像不喝酒也会因为酒气而醉醺醺一般。这种坏习气来去没有踪迹可寻,没有开始的预兆也没有最终结束的迹象。
8、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清·蒋伊《孝友堂家训》
父亲慈祥,子女孝顺。哥哥爱护弟弟,弟弟恭敬兄长。
9、万事委命,直道而行,纵以此窜逐,所获多矣。——《与侄千之书》
把一切都交给上天去主宰,自己坚持走正确的道路就够了。就算因此而被朝廷罢免、驱逐,但我们在精神上所得到的已经足够多了。
10、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的事有容易和困难的分别吗?如果坚持去做,困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起来,如果不去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会变得困难。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家规,意味深长,读懂受用一生。
在明代200多年的历史中,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忠臣,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有“救时宰相”之称的于谦了。《明史》中称赞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作为一代名臣,于谦在政治、军事等多个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土木堡之变后,他力挽狂澜,拯救了明王朝,尽显民族英雄的担当,名垂千古。
于谦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族,从他爷爷辈起,家里就悬挂起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画像,要求后辈都以文天祥为榜样,忠肝义胆,报效国家。于谦十几岁时写下诗作《石灰吟》,从中即能看出他的道德理想:“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把持朝政,朝廷上下乌烟瘴气。地方上的官员进京,都必须向王振等人奉上厚礼。刚正不阿的于谦发誓决不趋炎附势。同事劝他,就算不送金银珠宝,至少带点土特产吧?于谦举起宽大的袖子,风趣地说:“带了呀,我带了两袖清风。”从此以后,“两袖清风”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1449年,明英宗率领明军攻打瓦剌,导致20万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灭,明英宗也被俘。一时间人心惶惶,不少大臣提议迁都南京,避开瓦剌的攻击。关键时刻,于谦痛斥迁都的提议,并和部分大臣一起向皇太后请求另立新帝,以保持国政的稳定。与此同时,他积极布置北京的军事防御,在瓦剌攻打北京时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关键时刻力挽狂澜,避免了国家走向灭亡。
在家庭中,于谦除了给予儿子深深的爱,也注重在道德品质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任山西巡抚时,家里来信说,长子于冕的13岁生日要到了,希望他不要忘记。于谦左思右想,写了一首诗勉励儿子:“阿冕今年已十三,耳边垂发绿鬖鬖。好亲灯光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于冕收到这份“生日礼物”后,读懂了父亲的深意,认真研读经史、孝敬长辈。
少年志向高远,为官两袖清风,既能力挽狂澜保护国家,又能以身作则教子有方,于谦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不仅受到明代人推崇,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体现古人良好家风家教的例子有哪些?
本文2023-10-19 18:13: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8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