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开示活着多做哪些善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3收藏

南怀瑾先生开示活着多做哪些善事,第1张

做善事会得人天福报 做功德会消业增寿

要顺应和随缘自己的众生,不要完全和自己作对,你们是没有剃度过的居士,如果你们都剃度了,师父会教你们把所有都舍去,彻底放下心中的万缘。师父有一百多个法师学生,他们经常跟师父写信,我经常教导他们:“你已经出家了,一定要放下,虽然你结过婚有孩子,但已经是在不同的境界,不能再为他们继续执著。”一些法师让我看他们自己孩子的前途,或者母亲的重病,这是人之常情,情有可原,但是不要忘记,我们为了众生舍弃了一切,放下万缘,放下人间的一切,随顺因缘才能真正开悟。你们现在居士修行都有家有孩子,修心不容易,师父还是希望你们拿得起放得下。我们曾经拥有很多,也失去很多;我们曾经一无所有,现在拥有很多;我们今天拥有的可能过几天又会失去,所以要看破放下,不要执著地追求人间一切不该归你所拥有的东西。

学佛人有障碍,不学佛的人障碍更大。对逆流要随顺,有时候有人来骂你、给你麻烦,你要随顺他。谁讲谁,谁骂谁,都是一种缘分,他今天恨你,你就随他去恨,自己更应该有则改之无则戒勉,不要让别人看扁你,今天人家对你有不好的看法,你更应该好好地自律。要懂得连逆缘都是一种好事。师父在弘法的时候,人家也会对我有很多指责,师父记下来,看看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继续坚持,这样才有进步。在家里被先生指责,不要不接受,要好好想想哪些话有道理。“我是不是特别懒?我是不是一个非常多嘴的女人?是不是一个非常自私和贪心的女人?”别人看你的毛病看得非常清楚,自己不照镜子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的。学佛人要懂得这是逆加持。一个人的一生不能不被别人讲,不能不懂道理,不懂道理就会失去道理,不懂得理解别人就会失去别人,不懂得爱惜因缘就会失去因缘。我们要拥有境界,在人间就不能放逸自己,不能放荡,要克制。今天做节目的时候,师父看图腾看到一个男孩做了一些男孩子不应该做的不好的事情,我比较隐蔽的讲给他听,他自己完全明白自己做错了,师父就教他如何克制自己。克制自己很难,但是必须克制,因为我们不是普通人,我们是学佛人。

要经常感悟佛性,经常感觉到和开悟我们拥有佛菩萨的本性。佛菩萨多么爱我们,而我们自己为菩萨付出了多少?我们求菩萨的时候哭哭啼啼,等菩萨帮了我们之后,我们笑嘻嘻地把菩萨忘记。要懂得做善事会得到人天福报,做功德会消业增寿。增加寿命的目的是让你在人间多一点时间念经修心,以后能够到天上去,而不是让你多一点时间打工吃苦。一个人的业障在人间是消不完的,就像很多父母还孩子的债一辈子也还不完。要多做功德,不求人天福报。你念经、帮助别人、结缘书籍度人,然后求了很多,求得很灵,你很开心,但是你将功德全部转为了福报。师父对很多大法师讲:“你现在做了这么多功德,你如果这辈子上不去,不能一世修成,下辈子就做一个很有钱的人。”他们听了也很担心,因为一辈子吃的苦、做的功德都转换为福报。就算是再富有再有地位的人,也有走的一天;如果你们是菩萨,就永远不会再受苦了,就连乘愿到人间来的菩萨也会受苦,因为菩萨都想成佛。

希望大家懂得这个道理,不应该求福报。你做了很多好事,求菩萨让你做个经理,值不值得?就算你做了三年经理,可能这些福报用完了,你就又下来了。如果不好好修,晚年生恶病,痛死,就是功德不够。一个人追求无疾而终,需要大功德。你们每个人假想一下,如果你们现在已经八十岁了,躺在床上浑身痛,你们想的是什么?“观世音菩萨,保佑我不要痛……要走的话,让我睡一觉就走……”你们还会想现在吗?加油站生意好一点,不要被人家抢;花店花卖得多一点;在单位做总经理;让孩子能够考上……八十岁浑身伤痛的时候,你们不会想到别人,就是想到自己,报应很快。希望你们既然成为了弟子,就不要让师父失望,师父最难过的就是你们不珍惜观世音菩萨这么好的法门。要借假修真、即身成佛。身体是假的、没用的、活不长的,灵魂才是真的、是真正长久的,一定要真修。

一个人要修心成佛,并非修到无动于衷。现在有的人修心修到后来,家里老公急得不得了,她理都不理,就念经;有的人孩子急得不得了,她只顾管自己。无动于衷并不是你的初衷,你的心和肉身上的魂是绑在一起的,心动了,你的本性就会动。为什么成为修心修行,因为你的心修了,你的行动就会改正。你今天想做好人,你就会做好事;你今天破碗破摔,你的本性就会成为一个坏人。

要修到烦恼来的时候能看清事态的本质。烦恼来的时候,很多人就跟着烦恼跑——难过、伤心、忧愁,心中魔障缠绕。如果能看清烦恼的本质,很快就会消除烦恼。如何看清烦恼的本质?要用智慧。烦恼即菩提,烦恼来的时候智慧才会开动。你身上有肮脏的东西,才要洗澡。我们不能滋生烦恼,不能让烦恼在自己的心中残存和留存,要看清烦恼的本质。人与佛原本为一性,佛即是众生,人即是佛。菩萨很慈悲我们,我们的脸和菩萨都是一样的,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两只耳朵。但是菩萨想出来的是智慧,是人生的真谛,而我们做的事情,相当于用菩萨的身体做了那些不该做的坏事,是在亵渎菩萨、亵渎神明。如果你用菩萨的身体、菩萨的本性,做人间那些偷鸡摸狗、残害众生、阴别人、讲别人坏话……所有一切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你就是残害菩萨。还有很多人借着菩萨的身体在人间行窃、骗财、骗色,尤其把自己的父母亲杀死,这是大罪,出佛身血。就算你没有杀父母亲,但是你整天编造谎言、制造麻烦、骂他们、仇恨他们、看不起他们,是不是也在犯同样的罪?

中国人讲孝顺,万事孝为先;佛法也讲孝道。尊师重道,尊重师父,孝敬长辈,爱护小辈,视同辈为自己的兄弟姐妹,视长辈为自己的父母,视小辈为自己的孩子,这些都是学佛的基本理念。我们和佛虽然同为一性,但是在世间这个考场中,人和佛给出的答案是截然不同的。佛在人间,众生也在人间,众生的答案是让我们继续沉沦在六道轮回中。我们做着人不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做着不是菩萨做的事情,下辈子还会轮回。偷东西、说谎话、喝酒、色情、杀业,都让我们六道轮回。而菩萨的答案、佛的答案,则是清澈无染的真理——众生是我必须要救度的偶像。也就是说佛菩萨在人间就想到一点:心要净,意要明,要救度所有的众生。讲到底,人的答案是“为了自己”,那么你就会继续六道轮回;而佛的答案是“要救度众生”,所以他才能成为佛。希望大家要懂得,在人间,什么样的佛的化身都有,都在我们身边,连你们自己的本性都是本性佛,你们都忘记了自己是有佛性的,你们在吵架、占人家便宜的时候,哪里像佛?像一个魔!

孔子思想的核心和要旨,只是通过《论语》的文字表述是和示意出来,其精髓仍是在义理上,而并非章句文辞。因此,对于《论语》,不能用训释一般古文古籍的方法来注解,不能只注重文字训话,忽视义理闹释。由此观之,或许南怀瑾老师将讲述的重点放在对《论语》义理的阐释上,才是真正把握到了《论语》深层的内涵和孔子的原意。只有将《论语》放到当时当地的大环境大背景中,才能更清晰地了解其含义。

因此,南怀瑾老师将《论语》里面的事情编成一个个历史故事,让人身临其境般感受当时孔子授学的情境,更深入地了解孔门语录对我们现在的意义,而这样做,其实也未为不可。此外,南怀瑾老师还善于结合当前社会实际,通贯古今,旁征博引,再加上他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的讲解,就使得《论语别裁》这本书“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尤为新颖,别具一格的”了。

其实历代以来,对《论语》的注解不胜枚举。但是历代的注释,或多或少都带有时代的色彩,或偏重训站,或偏重政治解释,都不能很好地展现《论语》本来的义理。自汉唐以来,由于受到古文经学家的影响,《论语》的注家几乎只偏重训站章句字词,却忽视了孔子学说最根本的东西。自东汉郑玄所著的《论语注》始,到曹魏时何晏多重训站,广集众家而成的《论语集解》,再到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直至近代各种《论语》注疏,无一例外,均沿袭辞章训站之路,很少能有注重义理,或者训站、义理兼重的注疏。这是由于古人秉承“疏不破注”的原则,因此很少能有所突破。但即便只注重训站的各种注释,其中仍不乏谬误。

因此,才会有后人不断地作疏解来纠正前人的错误。虽然后来韩愈等人也发现,汉魏时人对《论语》的注疏并不符合其原意,并想直接对《论语》做出解释,但是他们的解释又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印记,即希望通过复古来拯救时弊,这便变成“韩愈的思想”了。故而南怀瑾老师才直言“从唐宋以后,乃至远从汉唐以来,许多要点,就一直讲解错了”。这些错误在《论语别裁》中,基本得到了纠正,这也是该书最为宝贵之处。

孔孟真正的思想“几千年来,有些是后人的解释错了,尤其是宋儒的理学家为然”;“这一解释错,整个光辉的孔孟思想被蒙上一层非常厚重的阴影,因此后人要推倒孔孟思想”。宋明理学虽重义理,却轻训站,多为自由发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因此,儒家学说的核心或许就在不知不觉中被篡改了,后人读来,反而都学了宋儒的假儒学、假道学了,而儒学真正的思想则被湮没其中。

宋明理学的弊端也在其发展中逐步暴露出来。由于缺乏对于文字的考证训诂,以至于大多数人只是泛泛而谈,甚至背离了经典的原意。再加上清朝时思想控制进一步加强,尤其是雍乾时期大兴文字狱,文人学士都不敢在思想上随意而谈,于是重实据考证的“乾嘉之学”兴起。考据学者直接宗于汉儒经说,抛却程朱理学的训释,直接从经典入手,直释经义。重文字训洁,专主审订古籍文献,详细考论经、史、子、集的辨别、校勘、注疏和文字诠释。这些学人不但专意以考据治经,甚至发展到“穷研文字声义相应之奥”的地步。

更多关注南先生语录公众号

南老自我评价,“一无是处,一无所长”。

                        (一)

现在的教育演变很有趣,小学读的书,到了中学没有多少用了;中学的书,到了大学没有多少用了;大学的书,留学又没有多少用处了,不晓得读的什么东西。

我现在发现,几十年教育的演变,不但读的书没有用,还浪费了孩子们的脑筋,把孩子们的身体都搞坏了。因此,我也感觉到有个重点的问题,这样的教育下去,很多小孩子会变成精神病,我看这很严重。所以我常说,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期威胁人类最大的是肺病,二十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精神病。现在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问题了,归结起来是教育的问题,一个国家、社会的兴衰成败,重点在文化,在教育。

    对目前的教育,我的感慨非常大。如果在座的有哪一位学者研究教育的,把推翻清朝以后的教科书找出来,对比研究,会发现这个时代的变化太大了。尤其看到现在的小孩子们,书包背得很重,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考试。

在中国文化里教育的目的,《论语》有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读书人为自己读书,为什么为自己读书为自己的兴趣。我当年读书,的确是为自己的兴趣读书。现在读书不同了,为别人读书,为家庭读书,为父母读书,为社会读书,为求职业而读书;这个差得很远了。

古人有句话,“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计利应计天下利,书名当求万世名。”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赚了钱,怎么用钱?怎么用得有价值、有意义?这个很难。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做生意要效法几个人。第一个是姜太公,姜尚。周朝建立了以后,他的封地是齐国,就是今天的山东胶东一带,那个时候是苦寒的地方。历史上周武王统一天下以后,分封诸侯现在我们谈封建,一定要知道中国的封建不是西洋的封建中国的封建是什么大家要重新读历史,要好好研究,不是般随便加个观念叫封建。姜太公到封地去,走到半路心中很不舒服,看历史也要看另外一面,有个人就告诉他,你那么大的功劳,封你到齐国,时机难得,你不去,上面的老板不高兴呵!姜太公一听就去了。他到了齐国,开始做生意,发展渔盐之利,打鱼、晒盐,拿来贩卖,齐国就富起来了。齐国富了以后,由姜太公开始,一直到春秋战国,前后八百年,中国最繁荣的市场,就是齐国的首都临淄(现在的淄博)。大家研究做生意,祖师爷是姜太公,这个需要了解。

等到一千年以后,中国工商业发展不在齐国了,而是丝绸之路,汉唐时代都有的。唐朝时,中国贸易最发达的在扬州,俗话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到了宋朝时,贸易繁荣,在福建的泉州、漳州。所以你们现在可以到漳州看看,漳州现在还有宋朝时留下来的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还有个中东的王子来做生意,后来在漳州落户了。到了清朝,贸易繁盛,才是今天的上海。这些是跟做生意有关联的。今天,我们讲开放发展,工商业的发达,还是在这沿海带,内地、西北还是落后。

第二个会做生意的是管仲,他在政治上很了不起,可是做生意没有本事。他年轻时做生意,靠他的好朋友鲍叔牙。鲍叔牙出钱,大概是鲍叔牙做董事长,管仲做总经理,差不多每次都蚀本,可是后来他做了宰相就不同了。我们说到好朋友啊,有商业的朋友,有政治关系而变成好朋友,但是千古以来,讲朋友的关系,只有这两个人——管鲍之交。管仲年轻时跟鲍叔牙合做生意,蚀本的都是鲍叔牙,而赚了钱,他却取走差不多三分之二,鲍叔牙都不见怪。最后他被俘虏,被推荐出来做宰相,还是靠这个朋友鲍叔牙。可是管仲临死的时候,齐桓公问他,你要走了,哪一个可以替你做宰相齐恒公第一个提出鲍叔牙,管仲说不可以,他太爱干净了,太整齐了,善恶太分明了,对于坏人不能包容,绝不可以做宰相。我们年轻时觉得,那么好的朋友,你死了,怎么不能推荐他做宰相实际上他是在保护鲍叔牙,万一做不好,会被杀头。管鲍之交,是这么一个故事,详细的自己去研究。所以说,管仲是第二个做生意最成功的,他为国家在做生意。

希望大家学一个儒商,就是孔子的学生子贡。孔子的三千弟子,什么人都有,土匪也有,流氓头子也有,读书人也有。今天山东孔子的坟墓,是子贡出钱修的,这个正史上没有,要看其他的资料才行。孔子死后,弟子们找了一块坟地,就是后来葬汉高祖的那块地。大家也没有钱修墓,等子贡来。子贡是大老板,他来了一看,这块地不行,只能葬个帝王,没有资格葬我们的老师。大家说那你来找吧!他就找到曲阜现在这个地方。然后,其他学生都走了,他还“庐墓三年”,在孔子的坟墓旁边盖了一座小房子,守老师的坟墓三年。子贡是个真正的商人,这个商人很厉害,这要看一本历史书《越绝书》,后来司马迁写《史记》,也采用了这本书。这是怎么样一个故事呢鲁国当时衰落了,齐国要出兵打鲁国。孔子是鲁国人,他说这怎么办子贡就说,老师,您年纪大了,我去。孔子说,你肯去那太好了。子贡一出来就挑起了吴越战争,然后又挑起了吴国去打郑国,国际的战争一挑起来,齐国不能出兵去打鲁国了。你看他的本事有多大!子贡到了每个国家,每个国家的诸候都盛大欢迎。他做的生意,他的学问,他的声望,影响了整个的国际,比苏秦、张仪厉害。

子贡以后,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七八十年间,中国的文化差不多是个断层了,这是个历史的经验,汉武帝以后,才开始文化的复兴。不过这个复兴,是对是错,又是个问题了。历史上说,这个时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子百家都不要了,专门提倡儒家。据我的研究,并不一定这样,不过是偏重于儒家而已。汉武帝雄才大略,历史上又佩服他,又骂他,清代的康熙学的就是汉武帝。汉朝那个时候,四川、云南、贵州还没有完全归属中央,是汉武帝时才解决的。广东、广西到越南,也是汉武帝的时候才统一的。浙江的义乌、温州以下到福建,以及北方的蒙古,也都是他开始统一的。历史上,批评他坏的一面说他穷兵黩武,喜欢用兵,但是他真的了不起,汉朝的声威,靠的是汉武帝。应该翻开汉武帝这个阶段的历史,学习经验。武帝时候,曾有两个商人出来做官,一个是桑弘羊,个是卜式,帮助汉武帝发展工商业经济。以汉武帝这个才能,就敢用他们。我劝大家读一本书《盐铁论》,同你们在有关系,同中国现代的工商业、财经的发展绝对有关系。毛泽东当年也叫大家研究《盐铁论》,作者是桓宽。这本书中讲到那个时代的争论,究竟是文化发重要,还是工商业发展重要同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一样,是儒家跟工商业的观点辩论。提醒大家注意,你们自己去研究。这样才叫做读书,研究也才有用处。

                      (二)

个人的人生观很重要,这是我必须告诉大家的。我现在感觉到,中国的社会非常奇怪,这个演变,将来怎么样我不敢想象。今天全世界,尤其以中国社会做代表的话,将来的社会,没有婚姻家庭制度了。知识越普及,家庭观念越淡薄。尤其国内只生一个孩子,非常娇贵。中国有句老话,“国清才子贵”,一个国家社会安定了,知识分子有学问的,变成名士,就贵重了。“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骄”家庭富有了,孩子就傲慢了教育都成问题。

我发现社会上有个现象,做公务员也好,做生意也好,都没有自己的时间,很可怜。我常常想起明朝时一个年轻人讲的,人生啊,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自骗,骗人,被人骗。如果拿这个观点来看,我常常哈哈大笑,包括释迦牟尼、耶稣、孔子、老子、穆罕默德、汉武帝、秦始皇,包括蒋介石,等等,都是一样,都是自欺、欺人、被人欺。当然包括我嘛,也是一样。所以我提醒大家,人的生活,必须要检点一下。

班固赞曰:昔鲁哀公有言:“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信哉斯言也,虽欲不危亡,不可得已!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汉兴,至于孝平,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失道。何则沉溺放恣之中,居势使然也。自凡人犹系于习俗,而况哀公之伦乎!“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班固是历史学家,写了《汉书》。这一段,他讲到鲁哀公一段话。鲁哀公是孔子的老板,他说:“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鲁哀公感叹自己,生来就是职业君主,生在深宫之中,外面的世界什么都不了解,太监和宫女们把他侍候大,一辈子不知道什么是忧愁,也不知道害怕。班固评价说“信哉斯言也”,真是了不起,鲁哀公这句话很值得相信,真好。                                你们注意,我们当年读书,是这样读的,会背来的。你们觉得很好玩吧!告诉你们好处,可以用到孩子的教育上。我们以前读书是这样大声读的,不要讲理由,老师说读啊,我们就开始大声吟唱了。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唱,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可是这样读书有一个好处,心里会记住,一辈子都忘不了。以前这叫读书,现在没有了。现在你们是看书,等下就忘了,意思懂了,内容统没有记住,不会启发自己的智慧。                  班固说:“信哉斯言也,虽欲不危亡,不可得已。”人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长大,最后一定失败,不可能不失败的“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所以,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最害怕一辈子太享福、太顺利、太平安了,没有忧患意识,像吃了毒药一样,把自己毒死了。“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这句话最重要。人生自己没有建立自己的品德行为,而得了富贵,这是最不幸的。这里我要补充一下,过年的时候,门口贴的对子“五福临门”,你们知道是哪五福吗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里面没有“贵”哦!官做得大,不一定算是有福哦! 五福里头有“富”;中国话“富贵”常连在一起,富了就贵了。“贫贱”连在一起,穷了地位就低了。这里告诉你,无德而富贵,是人生最不幸的事情。班固说了一个例子,“汉兴,至于孝平,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失道,何则沉溺放恣之中,居势使然也。”汉朝从刘邦开始,一直下来到孝平帝,封自己的高干子弟一百多个,二百余年,就衰败下来了。大多数诸侯都自己糟蹋自己,尤其一个人没有好的人生观,有钱有了地位,自认为了不起,放肆沉溺到快乐享受的苦海里了。为什么会这样居势使然也。所处的那个地位、形势,促使他这样。《孙子兵法》十三压篇,真正重要的是一个“势”字,意思是说,一个时代的清流,一股社会的力量,当这个力量来的时候,你跳不出来就会被它理没了,沉下去了,什么是势《孙子兵法》解释“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这么大的一块石头,在千高山上绕个大圈子旋转,下面的人都很恐惧,不晓得这块石头落在谁的头上,当一个势到了,没有办法,等到这个石头掉到地上,小孩子都可以在上面撒尿,一点用都没有。所以用兵也好,做事业也好,“势”最重要,重点在把握“转”字。班固说,汉朝得天下以来,一百多个诸侯王受封,二百余年,自己和子孙都没有了,为什么沉溺放恣,自己在那个环境里面堕落了。“自凡人犹系于习俗,而况哀公之伦乎”凡人就是普通人,佛教叫凡夫。社会上任何一个普通人,都逃不出社会的风气与习惯,何况如鲁哀公一样的诸侯呢!诸侯是人上之人,那个功名富贵,自然会把人埋下去。“夫唯大雅,卓尔不群”,这是班固特别创造的两句话。只有真正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才能独自站起来,不跟着社会风气走,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人格。一个人能够独立站起来,卓尔不群,不跟一般人一样随波逐流,“河间献王近之矣”,汉高祖的后代中,只有河北一个诸候河间献王做到了这一点,非常了不起,他在做诸侯那么富贵中间,非常讲究学问。                                 

      我小的时候,父亲告诉我:“仗剑需交天下士,黄金多买百城书。”多交天下朋友,多交有知识、有学问、有道德的朋友;有钱了,要多买书,多读读。我抽出班固对河间献王的评语给大家看,其实是对河间献王的赞词,非常佩服他。刚才我讲过,为什么要发财发财最难的是一块钱。人生,不管你发了多大财,永远觉得房子少了一间,衣服少了一件,钱少了一笔。我香港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有三百多套西装,还是永远觉得少一套。在人生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去赚钱有了钱怎么用怎么用得恰当有意义所以用钱是最难的。

曾仕强教授曾经说过“当用不省,当省不用。”

孔子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

中国古人教你夫妇之道,有一句话“相敬如宾”,“宾”就是客人。客人来了,明明家里正在骂“你妈的、你娘的”,看到客人来了,嘴一咧:“啊,你好啊,请坐啊。”这叫对待宾客。夫妻两个相敬如宾,都要保持一个距离。谈恋爱的时候,决不说真话的。所以西方人讲,“误会了就结婚,了解了就离婚。”结婚了以后说了真话,完了。相敬如宾,是我在公共汽车后面看到的两句话“保持距离,以策安全”这叫相敬如宾。                               

    中国民间有个传统,“儿女如眉毛”,有些人现在不生孩子,我说也好。这是中国文化的另一面。中国民间讲,“无儿无女是神仙,有儿有女是冤家”。可是我不敢讲啊!人家说,“你四代同堂,子孙满堂,你叫人家不结婚”!所以我没有资格讲。“儿女如眉毛”,这个眉毛生在脸上一点用都没有,可是没有它不好看。“兄弟如手足”,兄弟是很重要的,如手足。“夫妻如衣服”,可以换的,哈哈!《幼学琼林》,上面有两句话:“问舍求田原无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

    我也常常问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没有他们说看过。那你会背吗还有一次在香港,有人介绍一个很有名的学者,研究红学的专家。他来吃饭,我说你会背吗他说不会背。我说我背给你听,背了好几段。他愣住了,他说我是专家耶!我说,你不会背《红楼梦》,还是幼稚园呢。大家注意《三国演义》曹操和刘备论英雄那一段,刘备问什么才是英雄,曹操说:“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样的人可以算英雄了。这样的英雄哪里找“今天下,唯使君与操耳。”只有你我两个人啊!吓得刘备筷子都掉下来了,心想曹操非杀他不可了。

大家先吃饭吧,饭后再来。

                          (三)

    杭州莲花峰东麓有块“三生石”,是杭州十六遗迹之一。是说唐朝有位有名的圆泽和尚,与一位李源居士很友好,晚年时,他们想到四川峨眉山去看一下。两人商量,圆泽和尚坚持走长安斜古路,经成都到峨眉。李源坚持走荆州,经过三峡。最后和尚拗不过他,只好如此。两个人经过三峡时,到了南浦这个地方,刚好看到江边有个妇女,大着肚子背着瓦罐打水。和尚一看,就对李源说:“完了!告诉你不要走这个路,你不信,她姓王,怀孕三年了,就等我呢,现在见面了,逃不掉了。我这就走了,你念佛念咒子帮忙我吧。十三年后,杭州天竺寺外,我与你相见。”然后他洗了澡,换了衣服,端坐就走了。李源难过得不得了。十三年后,李源来到杭州找这位朋友,到处找。后来在一条河边,远远地有个孩子牵一头牛过来了,那个孩子做了首诗,唱道: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我已经转世再来了,当年我们在一起赏月吟诗那些事情都过去了,不要谈了。很惭愧,你从长安那么远,跑来看我,我这个身体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了,可是原来的本性我没有忘记,现在来看你一下。李源问他:“泽公健否”圆泽和尚,你都好吧那个孩子回答:“李公你真是信士啊!我俗缘还没有尽,只有勤奋修行,等到达不会堕落时,我们再相见吧。”于是又吟了首诗:

生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前因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梓上瞿塘。

前生今世的事情太多了,讲不清楚。过去前生的事不提了,讲起来恐怕伤心难过。我找你也找了许多地方,现在我们各自回去吧。唱罢就告辞了,不知所终。李源后来被举荐作谏议大夫,可是他不想做官,住在寺庙里安心修行,一直活到八十岁。这是中国文化中有名的“三生石”的故事,苏东坡写的《僧圆泽传》里,也记载了这段故事。

《大学》开始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中国过去教育有个目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皇帝开始,到任何一个老百姓,教育的目的,就在这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贯的系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司马迁。

“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不过如此。”

小偷的口诀,“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刮风的时候可以去偷,人家以为风响,不知道是小偷;月亮大的时候不能偷,因为看得到的;下雨可以做小偷,下雪天不行,脚印就留下来了。这个叫做“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中国文化连做小偷都有诗。

    中国第一部历史的书是孔子著的,叫《春秋》。儒家孔子的文化,重要在《春秋》。孔子有一句话: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他说我写了这一部书,把历史整理下来,给后人做榜样,知道什么叫做坏人,什么叫做好人,什么叫做伟大的政治家,什么叫做混蛋的不成家。伟大的政治家同混蛋的不成家是对比的。再说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呢这就是问题喔!读书要用思想,要提出问号,要怀疑。秋分在八月,同清明以前二月的春分,这两个气节日夜相等,是平衡的,是温和的,所以历史称为春秋。

第二部历史是《史记),司马迁根据孔子写《春秋》的方法写的。司马迁怎么吹牛呢他把历史都衡量过,他写的是历史会计。最后讲“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这两句话大家都说很了不起。我说司马迁在骂人呢,你们不会读书。有的同学还说,老师,这没有骂人啊!“藏之名山”,一部书写出来,要藏起来,放在山的角落去,挖个洞让你看不见;“传之其人”,等到一千年、一万年以后,也许有个人考古挖出来。看到这两句话就是这样,实际上骂了当代的汉朝人,等于说你们都是混蛋,看不懂的啊。将来有人会看懂我的书的!这是文章骂人,骂得好,结果骂了人以后,大家还拼命背。

有一个诗人叫易实甫,有一首诗写项羽:二十有才能逐鹿八千无命欲从龙成阳宫阙须臾火天下侯王一手封二十岁有才气,可以逐鹿中原打天下了;最后失败,他带的江南八千子弟,乌江一战都死光了;秦始皇修的咸阳地方的宫殿,一把火也烧了;进关中才二十六岁,封刘邦做汉王,所以刘邦后来得了天下称汉朝,实际上是项羽封的,“天下侯王一手封”啊,你看多大的气派!

南怀瑾先生开示活着多做哪些善事

做善事会得人天福报 做功德会消业增寿要顺应和随缘自己的众生,不要完全和自己作对,你们是没有剃度过的居士,如果你们都剃度了,师父会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