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记录美食的典籍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3收藏

中国古代记录美食的典籍有哪些,第1张

几本古代菜谱:

《食经》

这本书传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叫崔浩的人写的,之所以是传说,是因为这本书全本并没有流传下来,只在各种流传至今的古籍中,偶然录入到几个方子,合成了大概有三四十个的菜谱,但也只是全书的一个部分而已。

这本书其实是崔浩记录他母亲及家族女眷做菜的一个合集,非常庞杂,而且深入细节,比如怎么做酸菜、怎么做酱,怎么做各种羹汤等等都有记述。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趁现在,一点一点的把自己家和亲戚拿手的菜整理出来,几十年几百年以后,后辈拿出来一看,那感觉,肯定不一般,要真能传到几百年以后,那估计也会成大家的经典了。

《调鼎集》

这是一本清人所作的扬州菜菜谱,属于从各处摘抄为主的手抄菜谱集。从手法到选材,从调料到点心制法,从江河鱼鲜到家禽、果蔬,分门别类的写,非常庞杂。有许多菜式,在现代的扬州菜中依然能找到。

《易牙遗意》

这本书的作者不确定,但绝对不是易牙本人作的。易牙这个人相传是春秋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厨师,被现代很多厨师奉为祖师爷,据说厨艺那是神乎其神的。不过,他最为出名的一件事却是“易牙烹子”。

《闲情偶寄》饮馔部

闲情偶寄这部书很有名,据说调鼎集的一部分菜谱就是取自它。但更为有名的是它的作者李渔,他不但写书(数量不少),还会编剧(戏曲),而且还能编辑,像是《金瓶梅》、《芥子园画谱》、《三国志》都曾经过他的手头校正或是改定,真个是才情爆表。所以把闲情偶寄当闲书来读,是很舒服的。

《随园食单》

清人袁枚的这本书,相较以上几本书来说,是更出名的,这一方面是时代离我们较近,一方面也是像李渔那样,有文采的人写出东西来,总会更能有意无意的突出渲染一些让人馋的做法和味道。这书单里,将当时杭州和南京的美食记载了个七七八八,包括某官家家厨善做某样菜,某处饭店特制某种酒食,某个寺庙里什么泡菜香飘几里,都有记录,并且都有做法。所以,这本书虽然是一个不会做菜的人写的,只是记录自己的听闻,但是这种记录,对于后人来讲,也是相当不可多得了。

正宗的中国菜会让你垂涎欲滴,因为中华五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对美食的热爱一直只增不减,中国菜是中国烹饪,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称中华食文化。菜谱来源于中国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菜肴。如果你想学习做中国正宗的中国菜,我这里总结了一份中国十大传统美食名单。这些食材非常简单,而且很容易上手。

1 兰州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这个食谱很容易上手,味道也很棒。每一口都让人垂涎欲滴。

2 襄阳牛肉面

襄阳牛肉面现在已经大受欢迎,虽然它们只有30年左右的历史,但其味道非常浓郁,让人垂涎欲滴。并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受欢迎的牛肉面之一。

3 醉鸡

醉鸡是江浙地区的传统名菜,属于浙菜系。酒香浓浓,浸着滑嫩的鸡肉,人和鸡都醉了,又被花椒的香麻唤醒。“醉鸡”这个名字很奇怪,也有点好笑,但可以肯定的是,“醉鸡”是一种家常菜。把整只鸡浸泡在醇厚可口的葡萄酒里几天,任何人都会喜欢的。

4三杯鸡

三杯鸡是江西省地方传统名菜,相传与民族英雄文天祥有关。三杯鸡的味道鲜美,有点甜,是每个人都想在最后一餐吃的一道菜。它是用甜葡萄酒、酱油和猪油烹制的鸡肉,每个人一杯。

5 蚂蚁上树

蚂蚁上树,又名肉末粉条,是四川省及重庆市的特色传统名菜之一。蚂蚁上很多人都喜欢得一道菜肴,它主要原材料是粉条和肉末,不得不说这道菜名十分的形象贴切。它有一种浓郁的味道,咬了一口,从头到尾都非常棒。

6 担担面

担担面是四川成都和自贡著名的地方传统面食小吃,据说源于挑夫们在街头挑着担担卖面,因而得名。由于制作这道菜的成本低廉,制作方法简单,它在中国和海外的每个家庭都很常见。这道菜的热辣程度令人难以置信,但它与肉、菠菜、芝麻、面条和其他食材搭配得非常好。

7 红烧狮子头

红烧狮子头,也叫四喜丸子,是一道淮扬名菜。之所以叫大丸子,是因为这道菜看起来像狮子头,周围的酱汁是鬃毛,它的力量足以证明这个名字的合理性。

8回锅肉

回锅肉,是一种烹调猪肉的四川传统菜式,属于川菜系列。它烧制起来并不难,并且还十分的美味,用少许调味料轻轻煮开后,放入其他材料的平底锅中煎炸。它变软后里面就煮熟了,但是外面依旧很脆,没有人能抗拒这道诱人的美食。

9 红烧肉

红烧肉是一道著名的大众菜肴,属于热菜。其以五花肉为制作主料,而红烧五花肉是最受欢迎的菜肴之一。肥美的五花肉和各种各样的香料混合在一起,第一口就融化了。它令人上瘾,美味可口。

10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四川名菜,四川以香料为名,当地人十分喜欢吃辣,这也就造就了麻婆豆腐充满热量的口感。不管是中国餐馆还是喜爱中国菜的家庭中都随处可见。它难以置信的热度和浓郁的风味带给人无法言语的幸福感这也是它能这么快蹿红的根本原因。

除了上面的十道中国美食外,大家还有哪些需要补充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评论。

3494阅读

搜索

江苏菜谱大全100道

四川正宗美食教程

中国十大高端美食

传统美食介绍加

十大顶级美食

中国美食排行榜100名

大碗菜四品:燕窝‘万’字金银鸭子、燕窝‘年’字三鲜肥鸡、燕窝‘如’字锅烧鸭子、燕窝‘意’字什锦鸡丝;

怀碗菜四品:燕窝溜鸭条、攒丝鸽蛋、鸡丝翅子、溜鸭腰;

碟菜四品:燕窝炒炉鸭丝、炒野鸡爪、小炒鲤鱼、肉丝炒鸡蛋;

片盘二品:挂炉鸭子、挂炉猪;

饽饽二品:白糖油糕、如意倦;燕窝八仙汤。”又如咸丰十一年十月初十日,进给皇太后的一桌早膳是:“火锅二品:羊肉炖豆腐、炉鸭炖白菜;大碗菜四品:燕窝‘福’字锅烧鸭子、燕窝‘寿’字白鸭丝、燕窝‘万’字红白鸭子、燕窝‘年’字什锦攒丝;中碗莱四品:燕窝肥鸭丝、溜鲜虾、三鲜鸽蛋、脍鸭腰;碟莱六品;燕窝炒熏鸡丝、肉片炒翅子、口蘑炒鸡片、溜野鸭丸子、果子酱、碎溜鸡;

片盘二品:挂炉鸭子、挂炉猪;

饽饽四品:百寿桃、五福捧寿桃、寿意白糖油糕、寿意苜蓿糕;燕窝鸭条汤;鸡丝面。

中国十大传统美食有兰州拉面、北京烤鸭、上海糯米团、重庆酸辣粉、武汉热干面、宁波汤圆、广西桂林米粉、宁夏手抓羊肉、西安羊肉泡馍、河南糊辣汤。中国传统美食,它是从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大国传下来的。随着天然食品的兴起,传统菜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1、兰州拉面

兰州牛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誉“中华第一面”。

2、北京烤鸭

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在当时是宫廷食品。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北京烤鸭分为两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鸭店也即是两派的代表。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

3、上海糯米团

糯米团是江南地区经典的地方小吃。老上海人的传统早餐,在宁波和上海的一些地摊上,均可以见到这些特色的传统早餐。糯米擀成薄薄的一张面饼,在上面放点榨菜,夹一根油条,卷成一个团子,就这样,纯正的上海糯米团就完成了。

4、重庆酸辣粉

重庆酸辣粉是重庆城区广为流传的一种地方传统名小吃,历来就是重庆人的最爱之一 。手工制作的主粉由红薯,豌豆淀粉为主要原料,然后由农家用传统手工漏制。重庆酸辣粉的粉丝劲道弹牙、口味麻辣酸爽、浓香开胃,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重庆地方小吃。

5、武汉热干面

热干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湖北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种做法。以油、盐、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细香葱、大蒜子、量卤水汁、生抽为辅助材料。其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由于热量高,也可以当作主食,营养早餐,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

6、宁波汤圆

汤圆是浙江宁波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也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春节,元宵节节日食俗。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脂肪油、少许白砂糖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大多数中国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7、广西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广西桂林地区历史悠久的特色传统名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的早籼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制作最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担子米粉等。

8、宁夏手抓羊肉

宁夏手抓羊肉是一款宁夏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羊肉、 花椒等。

9、西安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是陕西的风味美食,尤以西安最享盛名。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因它暖胃耐饥,素为西安和西北地区各族人民所喜爱,外宾来陕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用以招待国际友人,也深受好评。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食的“总代表”。

10、河南胡辣汤

胡辣汤,又名糊辣汤,中原知名小吃,起源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及漯河舞阳县北舞渡镇,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传统汤类名吃。胡辣汤的主要制作材料有胡辣汤料、胡椒、辣椒、熟羊(牛)肉、羊骨高汤、面筋、面粉、粉条、黄花菜、木耳等。

  《诗经》里提到的132种植物,其中作为蔬菜的就有20余种,随着时代变迁,其中部分品种已退出蔬菜领域,成为野生植物,如荇、苕、苞之类。

  战国及秦汉时期,我国人民食用的主要蔬菜有5种。葵,称为“百菜之主”,现在有的地方称冬寒葵或冬寒菜,植物分类学上称冬葵,因口感及营养欠佳,唐以后种植渐少,明代已很少种它,并不再当蔬菜看待。藿,也是先秦时的主要蔬菜,它是大豆苗的嫩叶,如今极少拿来当菜吃了。韭、葱、蒜是现在常用来调味的蔬菜,在古代蔬菜中独成一属。《汉书•召信臣传》中记载太宫园在温室生产葱、韭的情况,并把这样培育出来的韭菜叫“韭黄”。此外,还有萝卜、蔓青等根菜类,现时萝卜的许多优良品种在秦汉时便已培育出来。蔓青早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就有“菜之美者”的盛誉,古时蔓青还可以顶粮食之用。

  现在常见的蔬菜如茄子、黄瓜、菠菜、扁豆、刀豆等都是在魏晋至唐宋时期陆续从国外引进来的。茄子,原产于印度和泰国。黄瓜原产于印度,传入我国时比茄子晚些,初名叫胡瓜,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这种叫法。菠菜是唐代贞观年间由尼波罗国(今尼泊尔)传入的,最初叫波棱菜,后简称菠菜。扁豆原产于爪哇,南北朝时传入我国。刀豆原产于印度,唐代传入我国。

  宋代以来,我国蔬菜的种植和食用就更加广泛了。除了从国外引进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自行培育出一些极为重要的蔬菜品种,如菱白和白菜等,种植蔬菜的技术也有进步,苏东坡有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青篙黄韭试春盘。”可见,当时民间也可以在春天吃到新鲜的蔬菜了。

  到元、明、清以来,又陆续有一些品种加入我国菜谱中来。胡萝卜原产于北欧,元代由波斯传入。辣椒和西红柿的传入时间还要晚些。西红柿虽由欧洲传入我国,但它的祖居地却是南美洲的秘鲁。西红柿原名叫狼桃,秘鲁土著人刚发现它时,以为它有毒,还不敢吃呢。进入清代末期,我国现有传统蔬菜品种基本上都出现了。

  1、地瓜、土豆、玉米。不知道怎么搞的,TVB的编剧好象就知道地瓜、土豆、玉米,让秦汉时的人们也种植这些东西。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在明朝中期才传入我国,而玉米虽在明朝中期就已经传入,直到清朝中期才推广并大面积播种的。

  2、葡萄。古装剧似乎摆在桌上最常见的水果就是葡萄,而一些以先秦为背景的剧集出现葡萄是错误的,葡萄是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的成果。

  3、西瓜。汉唐时的人吃西瓜那是错误的,西瓜原产非洲,在宋朝时才传入我国,至南宋时才开始大面积播种的。

  4、花生、向日葵。这两样东西直到明朝才由美洲传入我国,所以在此前的人们嗑葵花子、吃花生、用花生油都是不可能的事。

  5、苹果。我国古代的苹果是绵苹果,有时候古文中所说的奈也包括绵苹果。绵苹果口感和质量很差,产量也不多,我们现在的苹果,是在19世纪后期传入的欧洲苹果。另外,苹果这个词最早见于明朝文献。

  6、蔬菜。以先秦和秦汉为背景的古装剧中,饮宴的场面经常能看到各种现代蔬菜,其实那时人们常食用的蔬菜只有二十多种,而且大部分到了现代,已经从蔬菜行列中退了出来,成为野草了。先秦和秦汉的蔬菜到现代还被人食用的只有韭菜、萝卜、葱和蒜等几个品种。

  7、茄子、黄瓜和扁豆是在南北朝时传入我国的(古装在这里经常出BUG);菠菜、莴苣是在唐朝时才传入我国的;白菜是从东汉时开始种植,但质量很差,只到北宋时才培育出高质量的白菜;菜豆到明朝时才传入我国(古装经常在这方面出BUG);辣椒直到明末清初才传入我国(古装经常在这方面出BUG);西红柿大概在清时传入我国,起先作为观赏植物,到清朝晚期才开始食用。

  8、我国北方地区直到秦汉时,还是把粮食煮成饭或粥吃的,几乎不吃面食,所以古装剧在这里出的BUG非常多,经常让那时的人们吃馒头、水饺、面条之类的面食,下面集中说一下:馒头,大概在晋朝时才出现馒头,当时叫蒸饼。包子,最早的记录还是三国诸葛亮征孟获时,当时叫曼头,直到宋代,才叫其包子。饺子,大约在隋朝时才出现饺子。面条,最早的面条其实就是面汤,也叫汤饼,汉时就出现了,而我们现在的条状面条直到北宋时才出现。

  9、棉花。古装剧中在这方面出的BUG非常多,棉花在西汉时才传入我国,途径有两条,一是非洲绵传到了新疆,也就是西域诸国,到南北朝时,在西域棉花种植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另一条途径是亚洲棉传到两广、云南和福建。直到唐朝时,棉花种植地也仅限于上述地区,产量也不大,棉纺技术也不高,因此棉布还没有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到元朝时,棉花种植得到推广,在长江和黄河流域栽种,更重要的是黄道婆对棉纺技术的改革和推广,最终使棉布在元明时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衣料。

  10、古装剧中,付钱时总是爱掏银子,我国直到到明朝中后期,由于白银开采量的增加以及西班牙银元大量流入我国,白银才成为我国的主要货币,到清初,才能见到大小店铺普及了为银子称重用的银秤。先秦和秦汉时,主要的货币是黄金和铜钱;唐宋时,最主要的货币是铜钱,当时最常见的单位是惯(一千钱为一惯)。

  1、 玉米

  《笑傲江湖》第2回:“那农妇从屋中出来,拿着四枝煮熟的玉米棒子,交在他手里。”

  《神雕侠侣》第6回:“他(杨过)自幼闯荡江湖,找东西吃的本事着实了得,四下张望,见西边山坡上长着一大片玉米,于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

  《碧血剑》第1回:“老婆婆拿出几个玉米饼来飨客,烧了一壶热水给他们喝。张朝唐吃了一个玉米饼。”

  玉米本非中国土产,这是常识。玉米原产美洲,1494年哥伦布从美洲回来后才传入欧洲,辗转传入中国的时间最早估计也在16世纪中期(现在最早的记载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甘肃《平凉府志》,当时叫“番麦”)。

  如果林平之真的能在福建内地山区吃到“煮熟的玉米棒子”,那估计最早也应该在1577年(福建这一年开始有种植玉米)了。不过《笑傲江湖》的年代背景不确定,书中充满了这类似是而非的历史背景特征。《碧血剑》中张朝唐能在广东一带吃到玉米饼还是有可能的,不过这也要建立在一个不太可靠的假设上:即该老婆婆是当地的农村模范带头人,居然有引种这么新奇的外国品种,而张朝唐居然也知道这是玉米饼。

  然而杨过想要在陕西的山坡上找到一片玉米地,那至少要等上三四百年才有可能——不过金庸大笔一挥,就一口气空运给杨过五根玉米棒子之多!当然,他不只是对杨过这么好,下面我们还会看到,他对杨过的爷爷也是这么慷慨:

  2、 花生、蚕豆、南瓜

  《射雕英雄传》第1回:“(曲三)慢慢烫了两壶黄酒,摆出一碟蚕豆、一碟咸花生,一碟豆腐干,另有三个切开的咸蛋。” “杨铁心见一壶酒已喝完了,又要了一壶,三人只是痛骂秦桧。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蚕豆、一碟花生。”“两人有时也仍去小酒店对饮几壶,那跛子曲三仍是烫上酒来,端来蚕豆、花生等下酒之物。”

  《天龙八部》20回:“(萧峰)只见地下放着不少熟肉、炒米、枣子、花生、鱼干之类干粮,更妙的是居然另有一大坛酒。”

  《笑傲江湖》第1回:萨老头道:“是,是!爷们要下酒,先用些牛肉、蚕豆、花生。”

  《笑傲江湖》第2回:“茶博士泡了壶茶,端上一碟南瓜子、一碟蚕豆。”

  《笑傲江湖》第25回:“(令狐冲)端起酒碗,又是一饮而尽,小店之中无下酒物,随手抓起几粒咸水花生,抛入口中。”

  这里把蚕豆、花生、南瓜子写成寻常的下酒物,但这三种作物却和玉米一样,都是中国本土所无而很迟才由国外传入的。 蚕豆大概在元朝时才由波斯传入中国(参考研究这方面的权威著作:[美]劳费尔《中国伊朗编》“豌豆和蚕豆”条),到明朝时才普遍种植。

  花生、南瓜则是美洲植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在旧大陆传播。花生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蚕豆迟得多,大约1530年代传入中国,由沿海传入内陆地区的速度很慢,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稀见的筵席食品(参见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第8章“土地利用和粮食生产”中关于美洲作物在中国传播的内容。)。

  在《笑傲江湖》中,在内陆城市武汉花生也被描写成极普通的下酒物,甚至更内陆的武当山居民也知道(第26回,武当派弟子假装老农,嘲笑令狐冲是“瓜子花生”),这种情况决不会早于1700年。

  《射雕英雄传》中,公元1199年临安乡下的一个穷村破店,曲三居然能够摆出波斯和美洲的进口食品(蚕豆、花生),郭、杨二位大侠对这样惊世骇俗、连当时大宋皇帝也没见过的新奇食物,居然毫不在意,按理他们至少要揪住曲三大喝一声:“兀那跛子,你哪来的进口食品?这零售价卖多少?”不过考虑到跛子曲三是桃花岛高足,见识武功均属一流,他比哥伦布更早到过美洲也没什么好希奇的。

  甚至可能还有比曲三更早到过美洲的:北宋时的契丹族英雄萧远山也给儿子萧峰捎带了若干花生作为下酒之物。萧峰在《天龙八部》里是个不折不扣的食肉动物,点菜动辄就是切几斤牛肉羊肉之类的。萧远山留下花生这样珍贵的稀罕外国食品,显然深有寓意。我中国人比哥伦布更早到达美洲在此有多一条证据。

  3、 西瓜

  《射雕英雄传》第23回:“(黄蓉)到村中去买了一担西瓜。”

  《笑傲江湖》第5回:“(仪琳)走出二里有余,果见数亩瓜田,累累的生满了西瓜。”

  “西瓜”一词本非汉语,而源自女真语(参《汉语外来词词典》),该种植物本来也非中国所有,而出产于西亚,在五代北宋时引入西域,后又由金国引种到南宋,不过西瓜的普遍种植大致要等到清乾隆年间回疆平定之后,也就是陈家洛那个年代(参考[美]劳费尔《中国伊朗编》“西瓜”条)。

  在黄蓉那个年代,西瓜也算是引种不多年的进口时令水果,她居然一口气买了一担,虽然女孩子爱吃水果,但也算出手阔绰,亏她能在牛家村口买得到。24回黄蓉将西瓜顶在头上,沙通天等一见“一条青一条绿的圆球”,都吓跑了,想必鬼门龙王见识虽广,也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西瓜。

  《笑傲江湖》第5回这一段描写的盛夏之夜场景,衡山县也有普通的农村也有“数亩瓜田”,那已经类似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景象了。

  4、 人参

  《天龙八部》第26回:“匆匆数月,冬尽春来,阿紫每日以人参为粮。”

  《天龙八部》故事中,阿紫在长白山保命的三宝是人参、熊胆、虎骨。萧峰也正是由人提醒,在想起人参有效果,并因此前往长白山——可见人参保命、人参最佳产地在长白山等观念已经很深入人心,连萧峰这样的读书不多的人也都知道。《射雕英雄传》里的梁子翁,原本也是关外的参客,既然已经出现参客这样的职业,可见此物为当时所重。

  但在历史上,人参长期以来却并无这样的地位。隋朝还一度视为妖草,唐时只当作茶叶一样的时尚饮品,宋人也只将之看做干果一样的送礼之物,并不认为它有什么药效。认为人参包治百病、长白山人参为最上品等观念,都直到明朝后期才兴起(见易华《人参崇拜》一文)。

  《连城诀》中也有提到丁典把关外的人参运送到汉口做买卖,《侠客行》中关东四大门派的高三娘子家有良马、参场无数,这些人参贸易已达到产业化的景象,大略都是清朝的事情了。

  5、 辣椒

  《天龙八部》第11回:“自此一路向东,又行了二十余日,段誉听着途人的口音,渐觉清雅绵软,菜肴中也没了辣椒。”

  《连城诀》第1回:“那少女(戚芳)十七八岁年纪……脸上红得象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

  以上两处,显然金庸认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一带食物都嗜好辣椒,但辣椒却也和玉米、花生、南瓜、烟草等一样,是美洲农产品,传入中国的年代也在明末时期。中国传统的辛香料不是辣椒,而主要是花椒。并且辣椒最早也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放进菜肴中的时间更迟,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参蓝勇《中国辛辣文化与辣椒革命》,〈南方周末〉2002-1-24)

  所以段誉在一路东下时,不是菜肴里“也没了辣椒”,而是可能从来就没吃到过辣椒,除非鸠摩智带着他去了一趟美洲又回来了。不过鉴于段誉后来在苏州燕子坞也喝到了600年后才出现的碧螺春茶,这样时光倒流的事情也未必不能有二。

  6、 苹果

  《倚天屠龙记》第16回:“(张无忌)在矮树上摘了几枚不知名的果子,拿在手里,已闻到一阵甜香,咬了一口,更是鲜美绝伦,桃子无此爽脆,苹果无此香甜,而梨子则逊其三分滑腻。”

  金庸这里并未说这种果子是苹果,但实际上张无忌甚至不可能将苹果拿来比较。因为苹果传入中国在元朝末年,当时只有在宫廷才可享用,他当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不可能吃过,而“苹果”这一名称,更是直到明朝才出现(

中国古代记录美食的典籍有哪些

几本古代菜谱:《食经》这本书传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叫崔浩的人写的,之所以是传说,是因为这本书全本并没有流传下来,只在各种流传至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