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3年高考哪一套卷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3收藏

云南23年高考哪一套卷子,第1张

云南23年高考哪一套卷子介绍如下:

2023云南高考用全国甲卷考试,满分750分。

云南属于高考难度噩梦模式地区。

高考试卷难度第5档地区(噩梦模式)山东,四川,云南,安徽,广西,山西。

云南高考考试各科需要注意什么

数学:首先有一些基础的需要大家了解,我们评价一套试卷有两个维度,第一就是关于命题的难度与区分度。

第二个就是稳定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延续性,以及创新性部分的内容。通常首先需要同学去了解,也就是关于命题难度的部分,其实在难度比例分配上有严格要求,简单题目、中档题、难题,各自占的比例,在每年的试卷命题当中变换不是特别大,我们需要在相对稳定的难度分布中,更加关注的是将区分度区分出来。

英语:在前面一直说考甲卷乙卷丙卷,新课标一二卷,然后又互相结合在一块,高考前一直在说这个事情,现在高考已经确定下来,就是全国卷三,一会讲完这个内容看看是不是属于自己片区的。

高考如何发挥比较好

心态是高考考试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关系到同学们的发挥。有不少的同学在进入高考考场以后,心理很紧张,甚至会出现头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所以,调整心态显得多么重要。当然,完全不紧张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同学都会紧张,适当的紧张也会有利于考试。

答题一定不能留空白。相信这一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在每一年的高考当中,依然有很多的同学留下空白。我们要知道:如果你留空白,那老师是不可能给分的,但是如果你写了一些与该考点有关的东西,那很有可能拿到一定的分数。

高考考试之前,不要对自己给予很高的期望,比如说一定要考上一本,一定要考到600分等等,不要给自己施加压力。进入高考考场之前,不要和同学相互提问,当自己有不懂的题或者是知识点时,会比较紧张。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不能暴饮暴食,吃的东西不要过于辛辣,要和平时一样。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等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在孙中山的倡议下,1905年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一些成员,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了,在革命的领导下,革命军英勇奋斗,所向披靡,迅速占领武昌城。革命党人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前举行示威游行。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扩展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中国近代史

—五四运动

滇国。

先秦时期,云南是著名的驯马产地 。“昆明”人主要分布于滇西地区,而月氏系统的“叟”人则更多地分布于滇中甚至更为东部的地区。 云南主要有哀牢、昆明、滇等族。

前3世纪,楚国大将庄蹻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汉初时期,云南族群众多,且经济形态有农耕和游牧,发展水平不一。 

秦统一中国后,修“五尺道”,在云南派官“置吏”,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正式统治的开始。

扩展资料:

公元前278年,楚国遣楚将庄硚率领一支队伍到达滇池地区,征服当地人后,后因归路被秦国所断,就留在滇池地区,建立滇国,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都城在今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

不过,滇国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是否可归功于庄蹻,尚不可知。而且据考古学者研究,目前尚不能在滇文化中找到明显的楚文化因素。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滇国在云南历史上大约存在了一百七十年,出现于战国后期而消失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出兵征讨云南,滇王拱手降汉,武帝赐滇王金印。

——云南历史

2022年云南高考是甲卷。

2022年高考全国卷共有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1卷、新高考2卷共4套语文试卷。

新高考1卷适用省份: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共7省。

新高考2卷适用省份:辽宁、重庆、海南共三省。

全国甲卷适用省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5个省份。

全国乙卷适用省份: 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共12省市区。

2022年云南高考分数线

文史类一本分数线:575,二本分数线:505

理工类一本分数线:515,二本分数线:430

艺术类(文):380、艺术类(理):320

体育类(文):420、体育类(理):350

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体育类专科分数线均为200

2022年云南省文史科达到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线(575)的考生人数为12017人,2022年云南省理工科达到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线(515)的考生人数为40213人。

2022年云南省高考文史科成绩达到680分及以上的考生人数为51人,占云南省高考考生人数的004%;600-679分的考生人数为5696人,占比417%;500-599分的考生人数为41627人,占比3049%。

400-499分的考生人数为59274人,占比4341%;300-399分的考生人数为25597人,占比1875%;200-299分的考生人数为1906人,占比140%;199分及以下的考生人数为2393人,占比175%。

1 云南丽江201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

2014年安徽省三(15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香远益清 益: (4)亭亭净植 植: (5)宜乎众矣 宜: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6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 17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三(15分) 14(1)通“繁”多(2)洗涤(3)更,更加。(4)“植”通“直”,立。

(5)当然(5分,各1分,意思对即可) 15(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4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 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 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2分) 17示例一: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示例二: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4分)。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12D 13D 14C 15B 16B 17(1)译文:(梁熙)出京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

把老百姓看作自己的儿子,政绩在三辅为第一。(得分点:出、知、自污、治行、冠) (2)译文: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难纷然并起,人人凭借意气不肯服输。

先生默默端坐,又是微笑不说一句话。(得分点:酒酣、辨难、蜂起、负气) 解析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D项“馈问亟至,一无所受”中的“亟”如解释为“急切”和整个语境不合;可以结合词语所在的小语境“一无所受”进行推测,句中说“一无”,意思是“全都不(没有)”,可见前面的“馈问”并非一次,故“亟”应解释“屡次”。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

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比如本题中的“亟”就可以借助句子这一小语境进行解决。

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A项,前一个“其”应是代词,他;后一个“其”,还是,表示商量语气。

B项,前一个“则”,就;后一个表假设,如果。C项,前一个“为”,给;后一个“为”,为了。

D项,两个“而”都表示转折。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解答文言虚词的时候可以借助两种方法,一是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二是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

比如本题的“其”,前一个“其”后面是名词,故“其”应是代词,后一个“其”是放在主谓之间,故应是表示商量的语气。比如“为”,前一个“为”后面是动词,后一个“为”后面是名词,故两者自然不同。

14 试题分析“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

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本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首先应将句子放回文章,借助语境理解其大意,这句话的大意是“先生到秦地任茶马司巡视,极其贫困。

有人向他建言(谋取钱财),他却说:‘我已经仔细考虑过了。做官谋取利益,是替子孙打算罢了’”;然后再借助断句的标志进行断句,先借助表示对话的词语“曰”断开一处,再借助句末语气词“矣”断开一处,其他的再依据动词、名词进行断句即可。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

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主语。

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

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

B项“每年一次”有误。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

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皇家有喜庆之事加科称为恩科,由皇帝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考试通常安排在八月举行,因此叫“秋试”。

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举人一词,在元代以前,是指各地举荐进京参加会试的秀才;到明代,成了乡试合格秀才的专称。

乡试第一名称解元,读书人成。

3 语文中考文言文16篇 都 那几个

07中考16篇文言文的 中心思想 主旨 写作特点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7-2-10 20:33

拜托了 今年中考了考的不好 我这辈子就完了~~~~~~~~~~~~~~~~~~~~~~~~

问题补充:吉林省 长春市

<;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

4 求2014年中考文言诗文点击

答案中考题(一)

14①将要

②改变、变换

③ 答应 、赞同

④聪明

15①山之一毛(“之”作助词的句子)(1分)

②聚室而谋(或:笑而止之)(1分)

16凭着(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草木都不能除掉,又能把这些土石怎样呢?(“以、曾、毛、如„„何”翻译正确得2分,整体表达流畅1分)

17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1分)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1分)。

18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1分),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1分。 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1分)。

(二)18⑴通,变通

⑵穷尽

⑶愁

⑷通“无”评分标准:每处1分,第⑷题直接写“无”,也不扣分,共4分。

19你太不聪明了!评分标准:整体意思答对,关键词“惠”、“甚”翻译正确,得3分;“惠”、“甚”翻译错误,每词扣05分。共3分。

20 D 评分标准:3分。

21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

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

大山!评分标准:表明态度,得1分;不怕艰难、坚持不懈,得1分(只写到了‘坚持不懈”也给1分);具有长远的目光或“发展的目光”,得1分。意近即可。

5 云南省中考,语文考察古诗文,和必背古诗有哪些

1《曹刿论战》 《左传》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论语》("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4《桃花源记》("晋太元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

5《陋室铭》 刘禹锡

6《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

7《岳阳楼记》 范仲淹

8《蒹葭》 《诗经》

9《观沧海》 曹 操

1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11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王 勃

12《使至塞上》 王 维

1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14《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 白

15《望岳》 杜 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18《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1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20《泊秦淮》 杜 牧

2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 殊

22《登飞来峰》 王安石

23《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2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

25《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26《游山西村》 陆 游

2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28《过零丁洋》 文天祥

29《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30《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3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以上就是“2013年云南中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说明”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6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16篇都有哪些

共16篇,可分为四层:

(1)考试首选层:4篇《鱼我所欲也》、《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论语》 ;

(2)考试次选层:5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出师表》;

(3)考试三选层:2篇《陋室铭》、《爱莲说》;

(4)考试不选层:5篇《马说》、《曹刿论战》、《小石潭记》、《三峡》、《邹忌讽齐王纳谏》 。 近六年河北省中考已经考过的文言文:2000年《出师表》、2001年《爱莲说》、2002年《陋室铭》、2003年《曹刿论战》、2004年《五柳先生传》和《马说》、2005年《三峡》

7 中考必背19篇文言文(全文内容)

1、《论语》十则 (七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桃花源记 陶渊明 (八上)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3、陋室铭 刘禹锡 (八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4、爱莲说 周敦颐 (八上)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三峡 郦道元 (八上)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6、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八上)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马说 韩愈 (八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八下)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小石潭记 柳宗元 (八下)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云南23年高考哪一套卷子

云南23年高考哪一套卷子介绍如下:2023云南高考用全国甲卷考试,满分750分。云南属于高考难度噩梦模式地区。高考试卷难度第5档地区(噩梦模...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