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霜是什么?古籍中有哪些关于它的阐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4收藏

铅霜是什么?古籍中有哪些关于它的阐述?,第1张

铅霜,金丹家称之为“玄白”,即醋酸铅。铅粉制造工艺的第一步产物,即为醋酸铅。唐代《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十七记载:“玄白法:九鼎第八服丹法诀,以玄黄若玄白一斤布釜底,以水银置其上,故须作也。取铅泻为挺,作板。依水银一斤,铅三斤,真金六两。消铅金,乃内汞,鼓以为银板,悬华池中,七日一发。未发当密覆华池瓮口。发之,取其流白者,纳青竹筒中,漆固其口,注华池中,三十日成水。又法:铅一斤,金一斤,两鼓之为板,薄锻如绢。置木盘中,以布幕其下,纳左味中三十日,皆为玄白。”这种方法是先将铅制成铅汞金三元合金或铅金二元合金,然后悬于华池中以醋熏,即可生成白色的醋酸铅。唐代的《玄霜掌上录》则是一篇专门介绍铅霜制法的丹经。其中说:“取上好黑铅一、生者二斤,汞半斤。先于铫子中扑铅令细,绝灰,便将汞投在铅中,熟搅,泻作埚子大小。临时用瓷瓶子一口,表里通油者。便取上好醋五升,贮在瓶内。……便安瓶子于坑内,其口与地平。将铅埚安瓶口上,更以纸三四重,纸上又安瓷碗盖之。若是阳极时,七日一度取出其埚,上如垂雪倒悬,见风良久自硬。扫取后,其瓶内醋损,即须换。如此重重取至一斤霜。”这段文字记载的制铅霜方法与《黄帝九鼎神丹经诀》记载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这里用的是铅汞二元合金。《玄霜掌上录》还说铅霜“其色如春雪,如面勃,其味甜淡甘美,捻在口中冷如春冰。”这是对醋酸铅性质极为正确的描述,为中国化学史和医药史上的珍贵史料。北宋苏颂等在《本草图经》中说:“又有铅霜,亦出于铅。其法以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置醋瓮中,密封,经久成霜,亦谓之铅白霜,性极冷。入治风痰及婴孺惊滞药,今医家用之尤多。”苏颂等记载的铅霜制法与《玄霜掌上录》记述的方法相同,但其用汞量变得较小。唐代金丹家沈知言在《通玄秘书》中记录的“华盖丹”是以铅片子悬于米醋瓮中熏制而成的铅霜。这种以铅一味直接用醋熏制铅霜的方法至明代已为医家普遍采用。《本草纲目》卷八记载:“以铅打成线,窜成串,瓦盆盛生醋,以串横盆中离醋三寸,仍以瓦盆覆之,置阴处,候生霜刷下,仍合住。”这种方法可制得比较纯的醋酸铅。

中国古代金丹家大约在汉代制得了甘汞,在晋朝时制得了升汞。汉代《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中记载了一种“作霜雪法”,所用原料是曾青、舆石石、石硫磺、戎盐、凝水石、代赭、水银等七物,升炼产物中可能含有甘汞。西晋《崔氏方》中的“造水银霜法”,是一种制备纯净甘汞的方法。其法用水银、石硫黄、伏龙肝、盐末为原料,升炼七转而成。中国金丹家在宋代开始用水银、食盐、皂矾三种原料升炼轻粉,这在宋人撰《灵砂大丹秘诀》中已有记载。但由于皂矾能促进升汞的生成,所以,按这种配方升炼的产物可能混有升汞。明代邝瑶《便民图纂》记载了以明矾、白盐、水银三味为原料“烧轻粉”的方法,这是最为精简、合理的升炼纯净甘汞的方法,至今仍在中医上应用。隋代苏元明《太清石壁记》所载“五味丹方”以水银、水银霜、硝石、寒水石、石膏、石胆为原料,升炼产物为升汞。宋代《灵砂大丹秘诀》最早记载了升炼粉霜的盐硝矾法。其配方是:“明信半两,白矾四两,焰硝半两,汞二两,皂矾二两。”但按这个配方升炼,所得产物是升汞和砒霜的混合物。元代《月桂长春丹》记载的“升粉霜法”也是盐硝矾法,配方为:汞一两、食盐一两、明矾二两、硝六钱。按元代的这个配方升炼,可制得纯净的氯化高汞。《墨娥小录》卷十一《丹房烧炼》记载了两种造粉霜的方法,一种是“盐硝矾法”,另一种方法所用氧化剂除硝石外,还有无名异。明代刘文泰等在《本草品汇精要》中对升粉霜之法的记述很像现在使用的化学实验法教程,药剂的用量为焰硝、食盐、白矾、皂矾各一斤;升炼仪器为阳城罐,上用盛水的铁灯盏盖之;控制反应温度的办法是先文火后武火,并控制盏中存水量,以沿盏边的水滚沸为度;反应时间以烧完三炷香为则;产物规格要求“坚白壮如寒水石一般”,这样才能“入药用”。清代金丹家发明了一种上火下凝式炼氯化高汞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能源于上火下凝式炼汞法。清代蒋示吉在1663年成书的《医宗说约》中首次公布了大白降丹的炼法,其配方为:水银一两,朱砂、雄黄各三分,硼砂五分,食盐、白矾、火硝、皂矾各二两五分。其炼法与《本草品汇精要》记载的用阳城罐炼汞的方法相同,程序大致为:先将诸药装入口小的公罐内,以微火烧结成胎;再将公罐倒合于口大的母罐上,用盐泥固济口缝,于净地挖一小坑,内置净水一碗,将无药罐放于碗内,用瓦片盖密此坑,以防炭灰落入碗内;最后在有药罐上以炭火加热,约三炷香时间,冷定后开去上罐,丹在下罐。赵学敏在《串雅内编》中记录了白降丹的另一种配方:水银、火硝、白矾、皂矾、白盐各九钱,并指出白降丹一名“夏冰对配丹”。邵澍在《外科辑要》中附录一种名为“小白降丹”的配方:水银、火硝、生矾各五分,食盐二分。不难看出,赵氏记录的“夏冰对配丹”和邵氏附录的“小白降丹”都是极纯净的氯化高汞。

道教创始人是老子李耳。

道教创立的时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道教信仰老子之“道”,认为道教徒如能真心修持其“道”便可长生久视,万古常存而成为神仙。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

扩展资料: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

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参考资料:

:道教

道教网:道教的思想渊源介绍

内丹学是道教的主要修持方术,是一种综合道教文化的宇宙论、人生哲学、人体观、修持经验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和行为模式。内丹学追求人与宇宙的自然本性相契合、同道一体化的仙人境界。仙人境界是一种至真、至善、至美、最能体现生命价值的人生最高艺术境界,内丹学便是通向仙人境界的一条隧道。内丹学是寓道于术的文化体系,古代内丹家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地经过多少代人的修持实践,留下了数以千计的丹经,就是他们实施人体系统工程的实验记录。然而这些丹经多是用隐语、诗词写成的,内丹工夫的法诀只在师徒间口口秘传,这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作用。

全部都是我自己手写。仙道,佛道,妖道,魔道,左道,各种各样的功法,秘籍,天书,仙决,如下:

《九转玄功》《天地玄功》《混元玄功》《紫府仙经》《钟吕宝典》《上清仙经》《禹余天章》《兜率天章》《混元宝篆》《纯阳丹经》《太清丹经》《洞玄天经》《上洞仙经》《大赤宝典》《天仙玉简》《地仙金卷》《大妖法典》《屠天魔典》《奇门宝典》《遁甲天书》《三丰丹经》《紫阳天书》《天师符经》《离尘仙经》《度难医经》《度厄仙经》《百毒真经》《五行秘典》《太阴尸经》《玄阴鬼篆》《酿酒奇书》《素女偷元》《采阳仙经》《异相归元》《内景朝元》《辟邪元宗》《洞玄仙篆》《金阙天章》《阴阳要术》《太阴鬼典》《养魔大典》《尸煞鬼经》《炼血真经》《阴阳秘籍》《混世魔经》《天魔真经》《无相血魔经》《灭生魔典》《黄泉魔经》《无量魔典》《枯骨魔经》《泣血魔经》《养魔大典》《百魔真经》《天妖大法》《赤雀丹书》《天仙内景经》《玉清金仙决》《合欢极乐经》《九幽炼狱魔经》《大品天仙宝经》《九天玄女经》《天仙炼魔秘籍》《太初东华玉书》《玄都灭魔宝篆》《元始金玉良言》《东华帝府阆苑仙经》《玄天真武荡魔大典》《上清灵宝度厄得道宝录》《天上地下超脱轮回不老不死宝卷》《天府玄微通真度人仙经》《无量虚空神照法典》《上清聚玄星枢秘授符经》《古佛禅经》《大日如来炼魔经》《观音救苦经》《大舍利真经》《弥陀劝善经》《地藏度鬼经》《罗汉宝典》《降龙天音禅经》《老僧参禅经》《金刚伏魔宝经》《羽化登仙经》《异相归元经》《炼佛伏仙妖典》《百妖吐纳宝录》《大禅真经》《菩提真经》《大舍利真经》《地藏度鬼经》《金身罗汉经》《无量魔典》《天妖经》《金刚伏魔经》《百鬼真经》《合玄奇书》《地仙奇书》《大魔真经》《欢喜禅经》《古佛真经》《古仙镇魔大典》《合欢经》《广成灭魔经》《广成金仙宝章》《五行道书》《少阳宝典》《天府金仙宝篆》《天宫秘籍》《灭世魔经》《玉皇大帝真敕》《混元天仙经》《天仙宝录》《太乙符箓宝典》《太乙筑基图》《观音救世经》《玉清天仙宝经》《玄阴鬼篆》《太阴尸经》《古仙奇书》《金童奇书》《太乙仙书》《太乙救苦大典》《广成妙法经《宿土秘葬经》《御女调和术》《三茅符咒》《九天荡魔大典》《天仙吐纳秘籍》《神僧灭魔宝经》《河车搬运法》《神龟吐纳术》《仙鹤吐纳术》《采气归元法》《金童吐纳术》《素女吐纳术》《养真存神法》《辟谷练气术》《天元导引术》《餐霞吐纳术》《如意归元术》《龙虎调和术》《灵龟神算法》《大衍神算术》《天心问路法》《避死神算术》《采元练气决》《青木长春决》《厚土归元诀》《不朽金身决》《丙土呼吸术》《三光吐纳术》《天河神水决》《天雷炼宝术》《九转炼丹法》《七返炼丹术》《法宝攒炼术》《炼宝如意术》《金仙吐纳归真术》《五行归元吐纳术》《天仙朝元决》《内景归宗决》《金仙要旨秘法》《太乙天仙决》《大品金仙决》《归真吐纳术》《离火吐纳术》《天仙不老决》《周天金仙决》《龙虎吐纳术》《坎离天仙决》《九品金仙决》《举霞吐纳术》《太玄呼吸术》《休粮导引术》《纯阳天仙决》《地仙吐纳术》《地阙吐纳宝书》《大地归真秘籍》《金仙吐纳丹书》《混元天仙妙决》《灵龟丹书》《丹凤奇书》《白鹤神书》《神仙宝录》《万法归一宝卷》《丙火金仙决》《甲木归真决》《乙木吐纳术》《黄芽天仙决》《白雪归元术》《老龟存神法》《混元无极宝章》《六品天仙决》《地仙养真术》《天仙养真决》《三品地仙决》《离尘归真决》《上品登仙决》《天仙脱尘决》《玄武吐纳术》《天仙不老归宗决》《天地阵法玄微要术》《天地奇门遁甲布阵法》《九天度劫长生不死玄功》《周天无量通微玄功》《混元金仙决》《紫府金仙决》《天仙离尘决》

《混元无极无量劈地开天太上度厄离尘归宗朝圣大品清净妙无不朽不灭鸿蒙玄功》

老子就是通过胎息,实现生命的超越、智慧的升华。老子胎息时是何种样情景呢《道德经》里老子专门描述了自己“胎息”的情景。(20章)

绝学,无忧,

(断绝理性的学而知之追求,

摒弃意欲的思绪和烦扰)

唯之与阿,

(这种作法与学求、忧思

究竟有什么差距呢)

善之与恶,

(两者之间的好处和环处)

相去若何

(到底有什么根本不同呢)

人之所畏,

(人们所畏惧的生死)

不可不畏,

(是不可不畏惧的)

荒兮其不央也哉!

(可是二者之间的

是非标准很混乱啊!

一切都显得模糊不清的样子)

众人熙熙,

(众人忙忙碌碌,热热闹闹)

如亨太牢,

(饥思物欲无足之时,

忙忙碌碌而求之)

如春登台,

(阴阳之欲如春入心,

闹闹热热而取之)

我独泊兮其未兆,

(我的心独然停泊在

未生之际的物之初)

混沌兮。

(混沌茫然)

如婴儿之未孩,

(像未出生的胎儿一样)

乘乘兮无所归。

(茫然不知要到那儿去)

众人皆有余,

(众人都有用不尽的财资:

用不尽的心,

干不完的事业和追求)

而我独若遗,

(而我却象丢失了自我)

我愚人之心也哉!

(我的心象迷糊的傻瓜一样啊)

俗人昭昭,

(常人明且达也)

我独昏昏,

(我独昏昏然,如黯如味)

俗人察察,

(常人急且疾也,

忙忙碌碌,盘算又盘算)

我独闷闷,

(我独问闷似不醒)

忽兮若海,

(天之门忽然开了,

大道的灵元之气,

似若无穷尽的大海,我置身其中)

漂兮若无所止。

(若飞若扬,漂漂荡荡,

无有边际,无有尽头,无极而极)

众人皆有以,

(众人都有追求,

都有努方的目标和依托)

我独顽似鄙,

(我独无为,顽硬不化,

恰似没出息、不成就的陋鄙)

我独异于人,

(我独与常人不一样)

而贵食母。

(可贵之处在于

我能从母体那儿汲取、获得道的元气)

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 胎息图 ”啊!这就是老子描述的胎息状态,象母胎中的婴儿,自由自在地服食、汲取道的元气。

老子表面上和世人不一样,恰恰绝学、无忧、不勤、不智、不为、不争,然而却获得了常人不可思议的无为之益。

这正是老子的“欲无欲”、“事无事”、“知不知”、“味不味”、“为不为”的胎息形状。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在忙着“食母”,象未兆的婴儿一样“专气致柔”,安静地享受着母亲的滋养。

特别提醒# : 胎息需系统学习领悟及明师指点,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胎息的渊源: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胎息呢?

胎息的渊源,可谓久远的很,最古老的《易经》称为《归藏》学问。本能的生成和消亡要回归于道,主动逆方向生命返归于道,人与道相合,返归到本原,那个藏象就是 胎息 。

现今可查的胎息源于老子。老子以后,胎息得到发展,并为道教所继承,形成胎息的专门学问—— 内丹术 。

很多丹经古籍中,都有着关于胎息的论述。影响较大的典籍有《太平经》、《胎息经》、《胎息铭》、《胎息杂座》、《胎息口诀》等等。

然而,在后世的种种典籍的论述中,在漫长的文明史中, 真正达到胎息的人并不多 ,这是因为在后世许多的典籍中所述的胎息,都与老子相差甚远。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胎息呢 有人说外呼吸深长细微是胎息;有人说体内结丹是胎息;有人说周天通是胎息。这只是各家功夫的不同的见地, 真正的胎息,就是本原状态,也就是先天状态。

人体的先天是如“婴儿之未孩”的状态。人体自性的先天是万有的本原。“复归于无极”的道体,是“返本归根”的最终极胎息。

胎息就是指本原,各家之说的胎息,只是门户之见。但真正的胎息在哪一家呢

铅霜是什么?古籍中有哪些关于它的阐述?

铅霜,金丹家称之为“玄白”,即醋酸铅。铅粉制造工艺的第一步产物,即为醋酸铅。唐代《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十七记载:“玄白法:九鼎第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