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中医养生知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4收藏

神奇的中医养生知识,第1张

神奇的中医养生知识

 神奇的中医养生知识,现如今很多人都习惯了西医治病,中医养生,中医对于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有一套自己的养生知识,下面我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神奇的中医养生知识。

神奇的中医养生知识1

  一、悦情志: 人要健康长寿,情志调畅是一个重要条件。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相者必久寿也。"

  二、戒私欲 :养生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孙思邈说:"大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故善养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无妄念","所至之处,勿得多求","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

  三、远房室: 指性生活有节制。人的生长发育赖于肾精,肾精充盈则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强。欲保肾精,必须节制性欲,倘贪色好艳,纵欲无度,势必损精害体折寿。

  四、适四时 :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顺应季节气候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吕氏春秋》说:"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所谓害,就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湿等反常气候,中医称为"六*"。

  五、节饮食 :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便人多病早衰。《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盐,则脉凝泣变色,多食苫,则皮枯而毛衰…”等多处论述。孙恩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科学,除"食不可过饱,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还对饮食方法、饮食卫生重笔描写,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这对避免损伤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六、常运动 :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早在汉代,华陀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

  七、顺性情 :指要健康长寿,须按年龄规律自身颐养。孙思邈分析老年人说:"人年五十以上,阳年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与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这就告诉我们,人在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要爱护、体贴老人,顺其性情以调之,以利他们尽享天年。

  八、服药饵 :人生在世,禀赋各异,况病魔无情,难免伤人。因此,服食药饵也是养生学内容之一。古人重视服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并拟定了许多延年益寿的药饵、药方。但是,养生不可单靠服药饵,否则,"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神奇的中医养生知识2

  防治感冒

 我们每天晚上用比较热的水泡脚十分钟,能够有效的预防感冒哦,但是你要注意水得没过脚 面,跑到脚红就可以了。

  狐臭,腋臭招人烦,有了生姜不为难

 取生姜30g,切碎,浸于一般的医用酒精中,封瓶1周后提取滤液,瓶装备用。用棉签或棉球蘸滤液搽于腋窝处,每天2-3次,连搽1个月。或者到网上买瓶“帕芙欧香体露”相对比较简单的方法,坚持半月便能根除。

  牛皮癣、头癣、各种皮肤病癣

 猪胆一个,刺破,将胆汁放在小碗内,加入明矾(如黄豆大),待溶化后用胆汁搽患处,每日2次,连用7天。此方治疗多年皮癣、顽癣效果神奇。

  吃醋可以缓解失眠

 中医认为酸甘化阴,即食入酸甜性食物可转化为阴气,从而促进睡眠。

 每天揉几分钟耳朵防病健身。

 先以掌心前后摩擦耳廓十余次,后用拇、食指上下摩擦耳轮部十余次。

  牙齿疼痛

 去药店买点丁香油,将棉棒浸入丁香油后,放置在牙上,可以缓解疼痛。

 紧握拳头30秒测知健康

 若变白的手掌需要花10秒才能恢复原色,要当心是不是有动脉硬化的情形。

  胃胀按天枢穴

 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此处2分钟,可缓解胃胀,胃痛

  鲜姜白糖治胃寒痛

 鲜姜末500克、白糖250克腌在一起,饭前吃1勺,每日3次。

  人体有六大救命穴位

  至阳穴:缓解心绞痛

 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即取卧位、垂臂时,两侧肩胛角下缘经脊背连线的正中点处。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伴有胸部压迫感和窒息感。

 病人可手持一枚5分硬币,用硬币边缘按压至阳穴。按压3分钟至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若每日定时按压3次~4次至阳穴,即可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合谷穴:治晕厥

 合谷穴位于左右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稍靠近第二掌骨处。当病人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原因导致晕厥、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续按揉2分钟至3分钟后,晕厥等症状可消失。

  劳宫穴:治血压骤升

 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劳宫穴。高血压患者可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此时,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阳陵泉穴:治胆绞痛

 患者胆囊炎、胆结石症发作时可出现右上腹部剧烈绞痛,这是时候可用点穴法止痛。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寻找压痛点,即阳陵泉穴。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持续按摩两分钟,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阴交穴:治肾绞痛

 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上方3寸处。肾绞痛是泌尿系结石引起的肾区急性剧痛。疼痛突然发作时,患者可用大拇指点压、揉按三阴交穴位。反复按压揉3分钟至5分钟,肾绞痛即可缓解。

  足后跟:止鼻衄

 当发生鼻出血时,可以迅速掐捏足后跟(踝关节与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掐捏右足跟,右鼻出血掐捏左足跟,可立即止血。

《中药成方配本》方名癣药水组成土槿皮8两,百部2两,白及1两,樟脑1两,斑蝥1钱。主治一切顽癣。用法用量用笔蘸药水搽癣上,每日23次。制备方法上药用高梁酒5斤浸半月为度,约成溶液4斤。用药禁忌不可入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方名癣药水组成白及2两,百部2两,槟榔2两,雄黄2两,生川乌2两,蜈蚣20条,土槿皮4两,蛇蜕3钱,斑蝥3钱,烧酒8斤,白砒3钱。功效散风祛湿,止痒杀虫。主治癣疮。用法用量用毛笔蘸药水,搽癣疮上。制备方法上共研粗末,盛入袋内入烧酒中,浸期1月左右。用药禁忌忌水洗。不可入口。《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名癣药水组成白及5两,槟榔5两,紫荆皮5两,川椒5两,大风子5两,百部10两,斑蝥2两。功效杀虫止痒。主治一切癣症、干癣、湿癣、风癣、牛皮癣、松皮癣、脚气,皮肤病。用法用量用棉花浸湿,擦患处、每日12次。制备方法上用白酒192两,先入白及、槟榔煎30分钟,将药锅取下;候温再下荆皮、川椒煎10分钟,取下药锅;候温再下大风子、百部,将坛封口,浸泡1月,药力尽出方有效。于用药前3天将坛起封,再下斑蝥浸泡3天,速将药水滤清装瓶,每瓶重1两。用药禁忌谨防入口。三岁以下禁用。《中医外科学讲义》方名癣药水组成米醋20斤,百部、蛇床子8两,土槿皮10两,硫黄8两,白砒2钱,斑蝥2两,白国樟1两2钱,轻粉1两2钱。主治一切癣疮及鹅掌风。用法用量外搽,每日12次;或浸用(约浸20分钟)。

详见百科词条:癣药水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2:47:00 共60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小说中常有这样的情节:主人公由于种种原因被恶人下了某种号称无解的天下奇毒,遍寻无医。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又中了另一种剧毒,二毒相加非但未死,后者反倒成了前者的解药,让读者感叹天无绝人之路——这便是“以毒攻毒”了。

“以毒攻毒”语出宋·罗泌《路史·有巢氏》:“而劫痼攻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指用毒药来治疗毒疮。比喻用不良事物或本身的矛盾反对不良事物,或用恶毒手段来对付恶毒的手段。明·陶宗仪《辍耕录·骨咄犀》:“骨咄犀,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今日服了毒酒,不意中,正合了以毒攻毒这句医书,皮肤内进出了许多恶血,毒气泄尽,连癞疮也渐渐好了。”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道光二十二年》:“漳属向以若辈能知盗线,故编入营,以毒攻毒,其中亦有流弊。”

《说文解字》中对第一个“毒”字的解释如下:“毒,厚也,害人之,往往而生,从毒。”可见此“毒”可指药物,通常指毒性较剧烈的药物。王冰注:“能攻其病,谓之毒药。”

《类经》曰:“毒药,谓药之峻烈者。”亦可指治病的方法、手段。

《说文通训定声》:“毒假借为督。”“督”与“治”通义。攻,治也,除指攻下、泻下外,还可泛指一些特殊的治疗手段,与补法相对。活血化瘀、破血消、软坚散结、荡涤逐痰、通里攻下、破积导滞等都可称为“攻”法。

《周礼·天官》:“凡疗疡,以五毒攻之。”

《医学源流论》:“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可为例证。其他疗法亦然。如《灵枢·癫狂》言:“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而止。”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而第二个“毒”既指疾病险恶,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的一类疾病,也可指某些因“毒”所致的暴烈、传染、秽浊、缠绵、重笃之邪等病症。

事实上,现实中虽没有小说描写的那么夸张,但艺术本源于生活,而“以毒攻毒”也是中医的一种重要且独特的疗法。其思想萌芽可上溯到《周易》。《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其含义是指万事万物在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只要在某一点上存在相同,便会在某一方面存在着亲和召感、互补顺应、协调有益的联系和作用。

“以毒攻毒”可以认为是“同气相求”,从基本原理上讲也是一种相生相克的现象,“同根生”的事物具有相似相融的性质。《诗经·伐柯》:“伐柯如之何?非斧不克。”东汉·郑玄注:“伐柯之道,唯斧乃能之,此以类求其类也。”同理,中医的毒药以攻毒,是因药物与病气“同气”,“气以类聚,从其类以除也”,从而达到以偏纠偏、相反相成的目的。

中医以毒攻毒思想肇端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故无殒,亦无殒”。《周慎斋遗书》解释为:“盖妇人重身,有故则无损,毒药无碍也。大凡因胎而有病,安胎为主;因病而胎不安,宜治病为急,所以重身可用毒药也。”可见,只要药症相宜,即使是毒药,恰当使用也不会损伤身体。《医法圆通·用药弊端说》:“病之当服,附子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

药能中病,毒药皆圣药也;药不对症,即使性质平和亦会伤身。表明只要身体有疾病,即使在妊娠期、胎产期,也可用药治疗。强调了毒药具有相对性,用之合理则有毒可变无毒;用之不得法,无毒也可变有毒。此外,《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素问·至真要大论》“甚者从之”诸论,也为以毒攻毒法的形成与应用提供了旁证。

《神农本草经》“鬼疰蛊毒以毒药”,《伤寒杂病论》中使用乌头、附子、巴豆等剧毒中药治疗瘀、痰、奇、怪等顽症,则为以毒攻毒的具体应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毒除毒”和“以毒灭毒”等记载。《乐婴珞庄严方便经》中有“犹为蛇所蛰,以毒灭于毒。欲亦复尔,亦以毒除毒”的论述,葛洪《肘后方》有“杀所咬犬,取脑傅之,后不复发”治疗“狂犬啮人”的治法,孙思邈用病人生疮的脓汁、血汁接种于健康人皮肤下、以防治天花的“人痘痘种接种法”等,虽未明言“以毒攻毒”,但从“防”的角度丰富了该法应用。孙思邈《银海精微》治疗眼病“突起睛高,旋螺尖起,险峻利害之症”,用“锋针针入三分,以凤屎点针口所”,言此乃“以毒攻毒”,为中医药文献记载中较早使用“以毒攻毒”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瘘疬,去死肌,杀三虫。”这既是对永州毒蛇治疗多种疾病功能的概括,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以毒攻毒的应用情况。

这一时期以毒攻毒法得以扩展应用,其治疗思想已有鲜明体现。而所提出的“以毒防毒”理论和“以毒攻毒”思想,扩展了该法的治病范围。

到了唐宋时期,以毒攻毒这种疗法已经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宋代禅师克勤《园吾佛果禅师语录》言:“以言遣言,以机夺机,以毒攻毒,以用破用。”比喻用对方使用过的手段来制服对方,或以其错误克服其妄想,拓展了以毒攻毒的应用范围。

《卫济宝书》较早明确阐述了应用药物的“以毒攻毒”。其云:“猛烈之疾以猛烈之药,此所谓以毒攻毒也”;“即应病服药,初进二钱,如五里进三钱,如五里进四钱,如早至晚六钱。止如此两者,亦言以毒攻毒也。”明确了以毒攻毒的应用原则,并制定了具体使用方法。

元·曾世荣《活幼口议》记载了治小儿潮热的梨浆饮,所用药物为柴胡、人参、黄芩、前胡、秦艽、甘草、青蒿各等分,入生藕、生梨各一片,薄荷二叶,生地黄一寸,同煎至半。谓此方治脾积寒热,其状如疟。认为本证乃由脾气阴阳相胜故也,其寒在先,阴盛于阳;其热在后,阳盛于阴。方后注云:“梨浆饮,以毒攻毒。药以青蒿以寒御寒,其热不有,寒必无加,自然荣与卫和,阴与阳合,寒热再潮未之有也。”该方没有使用一味有毒药,但作者亦言以毒攻毒,说明以毒攻毒不一定必用毒药,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去治疗疾病,用药物的药性去治疗人体的疾病,也属以毒攻毒,这使得以毒攻毒法得以深化扩展。从“猛烈之疾以猛烈之药”的以毒攻毒,引申为用对症治疗的方法或用药物的药性去治疗疾病。

《外科精要》中的血竭膏由露蜂房、黄丹等有毒之品组成,方后注云“血竭膏,取其以毒攻毒也”;《世医得效方》中的捷效化毒散,治疗痘疮欲发未发,“以毒攻毒,纵然疮出亦少快,无恶症”等方剂的出现,使以毒攻毒从治疗思想、治疗原则层面直接过渡到临床应用。

时至明清,更是“以毒攻毒”完善细化的丰富期。

《本草纲目》记载了许多以毒攻毒的中药,如蛇角“消肿毒,解诸蛊毒,以毒攻毒也”;露蜂房“外科、齿科及他病用之者,亦皆取其以毒攻毒,兼杀虫之功耳”;乌头“开顽痰,治顽疮,以毒攻毒而已”。叶天士根据“周礼毒药以攻病,藉虫蚁血中搜逐以攻通邪结”,在治疗久痛、疟母、积聚、瘕等疑难顽症时,常用全蝎、蜂房、地龙等虫类药,对以毒攻毒法选用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病提供了借鉴。

此时出现了许多以“以毒攻毒”为功效主治的方剂。陈司成《霉疮秘录》治疗霉疮核心药的方剂“生生乳”,是由砒霜、轻粉等药炼成,功能“以毒攻邪”、“治顽毒、顽癣”。陈实功《外科正宗》“蟾酥丸”使用了轻粉、雄黄、蟾酥等剧毒中药,而且以口服为主,方后注云“真有回生之功,乃恶症中至宝丹也”。顾世澄《疡医大全》神化丹,治疗一切无名肿毒,初起服之立消,“以毒攻毒,削坚导滞如神”。张锡纯“洗髓丹”内含净轻粉、净红粉、露蜂房等药物,以治“杨梅疮毒,蔓延周身,深入骨髓”。这些都是对中医学“以毒攻毒”疗法的具体应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以毒攻毒法应用于临床各科。

《重订通俗伤寒论》在论治风湿伤寒、关节久痛时指出:“邪毒停留也,法宜以毒攻毒。”《医述》也有“以毒攻毒而发痘者,如穿山甲、人牙、蝉蜕之属是也”的记载。

陈士铎《本草新编》“贯众”条明言“此物有毒而能去毒,所谓以毒攻毒也”;认为蟾酥“去毒如神,以毒制毒也”。解释附子“以毒治毒,是附子正有毒以祛毒,非无毒以治有毒也”。至此,以毒攻毒的应用逐步走向完善细化。

综上,以毒攻毒法的发展和中医理论其他内容一样,经历了应用范围从简单到复杂、从规范到灵活、从模糊到清晰、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过程,其思想是鲜活的、向前发展的,反应了我们中医学的独特成就。近现代对于以毒攻毒的研究益发清晰,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艾滋病、皮肤病、疡科病等颇有疗效。在现代生命科学中,以毒攻毒又是元素间的拮抗作用,通过各组分之间的拮抗作用,产生生物效应等定义,可以认为是对当今临床实践的一种概括。

西谚有云:“你之毒药,他之蜜糖。”有人避之不及的,可能正好是他人甘之如饴的。所谓毒药蜜糖,真正因人而异。

古称“刺络”、又称“刺血法”;今有人称之为“放血疗法”。古今对此法十分重视,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

 放血法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等刺破络脉(浅表静脉),放出少量血液,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通经活络、镇吐止泻的作用。

 适应范围及用物准备

 ① 适应范围

 ◆ 高热、中暑、急性咽喉肿痛、目赤红肿(红眼病、天行赤眼)、头痛等。

 ◆ 昏厥、中风闭证。

 ◆ 顽癣、疖肿、丹毒等。

 ② 用物准备

 治疗盘:消毒盒内放三棱针或小尖刀、2%碘酒、75%酒精、或碘伏、棉签、消毒干棉球。

 操作方法

 点刺法

 点刺法 又称“速刺法”。

 ① 概念

 在腧穴部位迅速点刺出血为点刺法。

 ② 临床应用

 十宣穴点刺放血:开窍醒神,用于中暑、昏厥、中风闭证。

 太阳穴点刺放血:用于目赤红肿、头痛。

 曲池、大椎点刺放血:用于高热不退。

 委中穴点刺放血:可活血散瘀,临床多用于瘀血腰痛。

 ③ 实施

 操作时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液聚集于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皮肤→手持三棱针或圆利针(粗毫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03cm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其出血数滴→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缓刺法

 ① 概念

 用三棱针缓慢刺入静脉,使之少量出血,为缓刺法。

 ② 临床应用

 肘窝、腿窝的浅静脉刺络出血:临床多用于中暑。

 红丝上多处缓刺出血:用于急性淋巴管炎。

 ③ 实施

 在欲刺静脉上方扎一止血带,使静脉充盈→消毒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静脉充盈处缓缓刺入05cm左右→缓慢拔针→待血缓慢流出→用干棉球轻压针孔止血→松止血带。

 散刺法

 又称“豹纹刺”或“围刺”。是指在顽癣、疖肿周围或扭挫伤局部刺出血的方法。

 操作时首先在局部常规消毒→手持三棱针在顽癣、疖肿未化脓的皮肤周围或扭伤、挫伤后瘀血肿胀的部位→如豹纹般环行散刺出血。注意刺时速度要快、要浅,出血数滴即可。

 注意事项

 ① 操作前作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② 操作时宜采用卧位,手法要轻、稳、准,注意防止晕针。

 ③ 要掌握好分寸,点刺、散刺时,快而浅,出血数滴即可;小尖刀刺络时,创口要小,防止大量出血和损伤组织。

 ④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放血后局部不宜沾水或污物,以防感染。

 ⑤ 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禁用;年老体弱、孕妇、贫血者慎用。

 ⑥ 每日或隔日放血一次,3~5次为一个疗程,急症可每日两次。

《外科大成》

由水银、火硝、白矾各等分混合升华制成。红色者称红升,**者称黄升。各地均产,以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等地产量较大。研细末入药,陈久者良。又名红粉、三仙丹、红升丹、黄升丹。

药性辛,热。有大毒。归肺、脾经。

功效拔毒,去腐。

应用

痈疽溃后,脓出不畅,或腐肉不去,新肉难生。本品有良好的拔毒去腐排脓作用,为只供外用的外科常用药之一。常与收湿敛疮的煅石膏同用,可随病情不同,调整二药的用量比例,如升药与煅石膏的用量比为1:9者称九一丹,拔毒力较轻而收湿生肌力较强,2:8者称八二丹,3:7者称七三丹,1:1者称五五丹,9:1者称九转丹,则拔毒提脓之力逐步增强。

此外,升药也可用治湿疮、黄水疮、顽癣及梅毒等。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本品只供外用,不能内服。且不用纯品,而多配煅石膏外用。用时,研极细粉末,干掺或调敷,或以药捻沾药粉使用。

使用注意本品有大毒,外用亦不可过量或持续使用。外疡腐肉已去或脓水已尽者,不宜用。

古籍摘要

1《疡医大全》:“提脓长肉,治疮口坚硬,肉暗紫黑,或有脓不尽者。”

2《疡科心得集》:“治一切疮疡溃后,拔毒去腐,生新长肉。”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为粗制氧化汞(HgO),另含少量硫酸汞。

2药理作用:升药在体外对金**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效力比石碳酸大100倍以上;但因升药的组方配伍和炼制方法不尽相同,致使其成分、杀菌力和疗效也有差别;实验表明,升丹制剂可促进和改善创面微循环,减少微血栓,增加创面营养和血供,有利于创面愈合。

3不良反应:升药有大毒,一般只供外用,不可内服。氧化汞对人的致死量为01~07g

2017中医助理医师考试《针灸学》应试题及答案

 应试题一:

 1女,52岁。突然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不通,脉弦滑而数。针灸时选

 A内关、水沟、太冲、合谷、十二井穴

 B风池、太冲、百会、心俞三阴交、委中

 C风池、合谷、内关、水沟、太冲、三阴交

 D关元、三阴交、丰隆、神阙、足三里、四神聪

 E丰隆、合谷、地仓、颊车、水沟、三阴交

 答案:1A

 2男,43岁。头晕目眩,泛泛欲吐,甚至昏眩欲仆,兼见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针灸时选

 A丰隆、中脘、内关、解溪、肝俞、足三里

 B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太溪

 C脾俞、足三里、太冲、丰隆、气海、百会

 D风池、脾俞、肝俞、阴陵泉、内关、足三里

 E气海、百会、肾俞、内关、四神聪

 答案:2B

 3女,有偏头痛病史3年,头目昏重,神疲乏力,面色不华,操劳或用脑过度则加甚,脉细弱,舌质淡。针灸时选

 A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B足少阴肾经、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C足太阴脾经、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D手足少阳经、足太阳经膀胱经穴为主

 E手足阳明经、足厥朝肝经穴为主

 答案:3A

 4男,27岁。左侧面部板滞、麻木、口角向健侧斜,病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针灸时选

 A阳白、鱼腰、地仓、颊车、合谷、昆仑

 B地仓、颊车、足三里、内庭、三阴交

 C地仓、颊车、侠溪、合谷、足三里

 D地仓、颊车、中渚、太冲、后溪

 E地仓、合谷、颊车、内庭

 答案:4A

 5女,36岁。膝关节疼痛,得热痛减,遇冷则加剧,舌苔白,脉弦紧。针灸时选

 A血海、犊鼻、梁丘、阳陵泉

 B大椎、膝阳关、梁丘、犊鼻

 C肾俞、关元、犊鼻、梁丘、阿是穴

 D膈俞、犊鼻、梁丘、膝阳关

 E曲池、犊鼻、梁丘、阳陵泉

 答案:5C

 6男,48岁。腰部隐隐作痛已1年有余,伴有腰腿酸软乏力,神疲,伴有滑精,脉细。针灸时选

 A风府、腰阳关、委中

 B肾俞、委中、志室、命门

 C膈俞、委中、足临泣

 D委中、足三里、太冲

 E腰阳关、委中、足三里

 答案:6B

 7男,59岁。诉腰部疼痛,值天气变化时加重,酸麻,有时甚至不可俯仰,舌淡,脉紧。针灸时选

 A手足太阳经和夹脊穴为主

 B手足阳明经和足太阳经为主

 C手足少阳经和手足阳明经为主

 D局部阿是穴及足太阳经穴为主

 E手足阳明经和肝经为主

 答案:7D

 8女,32岁。经常不易入睡,急躁易怒,胸胁胀满,舌红,脉弦。针灸时选

 A申脉、照海、侠溪、行间

 B支沟、阳陵泉、期门、丘墟

 C肝俞、肾俞、期门、三阴交

 D肝俞、肾俞、太冲、三阴交

 E大包、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

 答案:8A

 9女,28岁。诉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闷胀痛。大便不调,脉弦。针灸时选

 A百会、神门、行间、三阴交

 B上星、神门、合谷、阿是穴

 C水沟、内关、神门、太冲、曲泉

 D率谷、神门、侠溪、阿是穴

 E合谷、神门、行间、三阴交

 答案:9C

 10男,39岁。左侧腰腿部疼痛,表现为左臀、大腿后侧、小腿后侧呈阵发性,放射性疼痛。针灸时选

 A足太阳和足阳明

 B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

 C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阴

 D足少阳和足太阳

 E足少阳和足少阴

 答案:10D

 11女,43岁。自觉心跳心慌,时作时息,兼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针灸时选

 A神门、三阴交、心俞、脾俞

 B神门、三阴交、心俞、肾俞、太溪

 C神门、三阴交、心俞、胆俞

 D神门、三阴交、心俞、丘墟

 E内关、郄门、神门、巨阙、太溪

 答案:11E

 12风热感冒,针灸时选

 A风门、合谷、风池、列缺

 B风门、尺泽、经渠、孔最

 C风门、太渊、鱼际、列缺

 D风门、少商、曲池、合谷

 E大椎、曲池、合谷、风池、列缺

 答案:12E

 13痰湿侵肺型的咳嗽,针灸时选

 A足太阴脾经与手阳明为主

 B足太阴与足阳明经为主

 C手太阴与足太阴经为主

 D手太阴与足阳明经为主

 E手足三阴经

 答案:13C

 14女,57岁。昨天因外感风寒后,出现咳嗽,呼吸急促,喉间痰鸣,咳吐稀痰,张口抬肩,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针灸时选

 A列缺、肺俞、尺泽、膻中、风门

 B肺俞、太渊、太溪、足三里、列缺

 C肺俞、尺泽、足三里、三阴交

 D膻中、太渊、太溪、鱼际

 E尺泽、肾俞、气海、足三里

 答案:14A

 15男,63岁。患有哮喘病10余年,时作时止,昨晚又出现呼吸急促,喉间痰鸣,语言无力,动则汗出,舌质淡,脉细无力。针灸时选

 A尺泽、肺俞、太渊、列缺

 B肺俞、太渊、太溪、足三里、气海

 C膻中、尺泽、鱼际、足三里

 D太渊、尺泽、鱼际、足三里

 E肺俞、中府、尺泽、太渊

 答案:15B

 16女,36岁。因感受风寒后,时吐清水,食后乃吐,苔白脉迟,喜暖畏寒,大便溏薄。针灸时选

 A心包经、胃经及相应募穴

 B胃经、大肠经及相应募穴

 C胃经、脾经及相应募穴

 D心包经、脾经及相应募穴

 E胃经、心经及相应募穴

 答案:16A

 17男,49岁。胃脘部胀痛,疼痛连胁,嗳气频频,呕逆酸苦,苔薄白,脉沉弦。针灸时选

 A中脘、太冲、内关、足三里

 B内关、公孙、三阴交、梁丘

 C足三里、梁门、内关、上巨虚

 D中脘、内关、足三里、阴陵泉

 E三阴交、足三里、内关、下巨虚

 答案:17A

 18男,37岁。大便秘结不通,排便艰涩难解,兼见腹胀腹痛,身热,口干口臭,舌红苔黄。针灸时选

 A足阳明、手阳明经穴为主

 B足阳明、足厥阴经穴为主

 C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D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E足阳明、手少阳经穴为主

 答案:18E

 19急性腹湾病人,治法以

 A疏调肠胃气机为主

 B清热止泻为主

 C除湿导滞,通调腑气为主

 D调和脾胃为主

 E清肝补脾为主

 答案:19C

 20慢性腹泻病人,于黎明之前腹中微痛,泻后痛减,舌淡,苔白,脉沉细。针灸时选

 A脾俞、章门、天枢、肾俞、关元

 B神阙、公孙、天枢、肾俞、足三里

 C足三里、三阴交、天枢、上巨虚、下巨虚

 D关元、太冲、天枢、曲池、中渚

 E气海、肝俞、天枢、阴陵泉、曲池

 答案:20B

 21女,23岁。今天上午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黄,脉滑数,苔黄腻。针灸时以

 A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B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C手足阳明经、任脉经穴为主

 D足厥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E手足三阳经

 答案:21C

 22湿热下注型癃闭,针灸时以

 A足太阳和足阳明经穴为主

 B足厥阴和足太阴经穴为主

 C足少阳和足太阳经穴为主

 D足太阴和足太阳经及相应俞募穴为主

 E足阳明和足太阴经穴为主

 答案:22D

 23女,28岁。月经40天左右1次,色暗有块,量少,行经时小腹冷痛,舌苔薄白,脉沉紧。针灸时选

 A中极、三阴交、命门、太冲

 B气海、三阴交、脾俞、中极

 C三阴交、气海、子宫、归来

 D气海、三阴交、血海、太溪

 E气海、三阴交、肾俞、足三里

 答案:23C

 24女,28岁。2年前经期淋雨后出现痛经。经期腹痛拒按,经色紫红有块量少,得暖痛减,苔白腻,脉沉紧。针灸时选

 A肾俞、大赫、命门、关元(灸法)

 B肾俞、肝俞、太溪、太冲

 C中极、地机、次髎、三阴交

 D气海、地机、太冲、三阴交

 E关元、阴陵泉、昆仑

 答案:24C

 25女,38岁。每次行经血量少色淡,少腹柔软喜按,绵绵作痛,面色苍白,心悸,舌淡,脉细弱。针灸时选

 A三阴交、隐白、内关、太溪

 B三阴交、隐白、血海、水泉

 C三阴交、气海、脾俞、足三里

 D三阴交、隐白、百会、气海

 E三阴交、中极、关元、血海

 答案:25C

 26女,50岁。月经紊乱一年多,阵发性潮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针灸时以

 A取肾经、肝经穴为主

 B取肝经、脾经穴为主

 C取脾经、肾经穴为主

 D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E取肾经、带脉经穴为主

 答案:26D

 27女,6岁。梦中遗尿,每夜1~2次,精神略显不振,针灸时以

 A督脉、背俞穴为主

 B膀胱经、背俞穴为主

 C脾经、背俞穴为主

 D任脉、足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E三焦经、背俞穴为主

 答案:27D

 28男,26岁。突然皮肤奇痒,搔抓后出现片状疹,此起彼伏,消退后不留疹迹,口干,便结,舌红,脉滑。针灸时选

 A肺俞、尺泽、太渊、曲池

 B胃俞、合谷、天枢、足三里

 C肺俞、脾俞、血海、三阴交

 D曲池、合谷、血海、膈俞

 E足三里、肺俞、尺泽、曲池

 答案:28D

 29女,20岁。因右下腹痛被诊断为“肠痈”,兼见发热恶寒,恶心,便秘,苔薄黄,脉数有力。针灸时除选阑尾穴外,还应取

 A上巨虚、天枢、曲池

 B足三里、风池、大肠俞

 C大肠俞、胃俞、天枢

 D梁丘、温溜、天枢

 E内庭、支沟、天枢

 答案:29A

 30胎位不正常病人,针灸取至阴穴,临床上采用

 A直接灸

 B间接灸

 C温针灸

 D温和灸

 E太乙针灸

 答案:30D

 31一痄腮病人,针灸治疗时以

 A手足阳明经、手少阳经穴为主

 B足阳明经、足太阴经穴为主

 C足阳明经、足少阴经穴为主

 D足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E足太阴、任脉经穴为主

 答案:31A

 32蛇串疮的治法在于

 A清热解毒

 B清热利湿

 C温经散寒

 D解毒杀虫

 E泻火解毒,清热利湿

 答案:32E

 33张某,男,29岁,因在操作机器时不慎伤及右手,突然昏厥不省人事,针灸治法为

 A苏厥醒神

 B开窍泄热

 C回阳救逆

 D理气活血

 E通经活络

 答案:33A

 34心绞痛病人,针灸基本治疗时选

 A内关、阴郄、膻中

 B足三里、尺泽、内关

 C中冲、内关、鱼际、列缺

 D内关、少冲、心俞、合谷

 E内关、中冲、少冲

 答案:34A

 35男,21岁。上体育课时左踝扭伤,疼痛不能走路,血肿明显。采用

 A局部隔附子饼灸

 B水针

 C艾炷灸

 D隔姜灸

 E刺络拔罐

 答案:35E

 36向某,女,30岁。晨起后发现右侧项背牵拉疼痛,头向右侧倾斜,颈项活动受限,针灸治疗除局部取穴外,还可用

 A督脉、肝经穴

 B小肠经、胆经穴

 C膀胱经、肝经穴

 D胆经、肝经穴

 E肝经、膀胱经穴

 答案:36B

 37女,37岁。突然暴病耳聋,鸣声高亢,兼畏寒发热,舌淡红苔薄,脉浮数。针灸时除局部腧穴外,可配取

 A侠溪、中渚、太冲、丘墟

 B侠溪、中渚、肾俞、关元

 C侠溪、中渚、外关、合谷

 D侠溪、中渚、太溪、太冲

 E侠溪、中渚、内关、神门

 答案:37C

 38女,19岁。患“慢性鼻窦炎”多年,涕黄浊量多,鼻塞重而持续,头晕头重,以前额为重,神倦纳呆,苔腻,脉滑数。针灸治疗除局部穴外,可取

 A合谷、太冲、少商

 B合谷、昆仑、行间

 C合谷、列缺、阴陵泉

 D中渚、列缺、足三里

 E外关、列缺、商阳

 答案:38C

 39男,30岁。右上齿痛两天,伴龈肿口渴,口臭,便秘,脉滑数。某医师予针灸治疗,取合谷、颊车、下关,还可取

 A二间

 B内庭

 C外关

 D太溪

 E太冲

 答案:39B

 40男,53岁。长期咽喉不适感,隐痛,咽喉稍肿,色暗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针灸时选

 A少商、合谷、尺泽、关冲

 B少商、合谷、列缺、外关

 C太溪、鱼际、照海

 D少商、合谷、中渚、太冲

 E太渊、合谷、太冲、少冲

 答案:40C

 应试题二:

 1首先提出“十四经”名称的医家是: [ ]

 A滑伯仁 B王冰 C孙思邈 D汪机

 2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上的循行是: [ ]

 A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B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C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D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3下列经脉排列中没有按照十二经脉循行流注次序的是: [ ]

 A 胆、肝、肺 B心、小肠、肾

 C心包、三焦、胆 D脾、心、小 肠

 4 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则渗注于: [ ]

 A经别 B经络 C皮部 D奇经

 5血海位于: [ ]

 A上腹部 B胸部 C头部 D下腹部

 6在经络系统中,加强阴经与头面部联系的是: [ ]

 A奇经八脉 B十五络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7下列除何项外均为气街的所在部位: [ ]

 A头 B颈 C胸 D胫

 8行针的基本手法之一是: [ ]

 A平补平泻 B 提插法 C捻转补泻 D刮柄法

 9《针灸甲乙经》所载的经穴名是: [ ]

 A 341个 B 354个 C 349个 D 361个

 10心包经与三焦经相衔接的部位是: [ ]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无名指端

 11至阴穴矫正胎位属于腧穴的: [ ]

 A近治作用 B相对特异性作用

 C双向调节作用 D本经腧穴作用

 12下列病证中,适用于隔蒜灸的是: [ ]

 A中风脱证 B虚寒性呕吐 C阳痿早泄 D 初起的'肿疡

 13下列哪组配穴属俞募配穴: [ ]

 A心俞配神门 B小肠俞配天枢 C三焦俞配石门 D脾俞配期门

 14根据本经子母补泻法,治疗心经虚证宜取: [ ]

 A少府 B少海 C神门 D少冲

 15根据骨度分寸法,中脘穴至关元穴为: [ ]

 A 9寸 B 8寸 C 7寸 D 10寸

 16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的经脉是: [ ]

 A手阳明大肠经 B足阳明胃经 C督脉 D足厥阴肝经

 17呼吸补泻中的泻法操作正确的是: [ ]

 A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B病人呼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C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D病人吸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18下列不属原络配穴的是: [ ]

 A大陵、外关 B合谷、列缺 C腕骨、通里 D丘墟、光明

 19下列以活动标志取穴的是: [ ]

 A关冲 B迎香 C隐白 D 颊车

 20在面积较大、肌肉丰厚处拔罐时,多选用: [ ]

 A煮罐法 B走罐法 C刺血拔罐法 D闪罐法

 21在八脉交会穴中,通于阳维脉的是: [ ]

 A 申脉  B外关 C后溪 D足临泣

 22光明穴位于: [ ]

 A 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

 B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后缘

 C目内眦内上方处

 D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5寸,胫骨后缘

 23《左传》所载“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 [ ]

 此处的“攻”指:

 A针刺 B艾灸 C拔罐 D服药

 24在腹部从前正中线由内向外,经脉的排列顺序为: [ ]

 A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

 B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C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

 D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25《灵枢·九针十二原》对五输穴的记载中,所行为: [ ]

 A井 B荥 C输 D经

 26手三阳经腧穴主治病证相同的是: [ ]

 A神志病 B胃肠病 C咽喉病 D 胸部病

 27药物灸与下列哪种灸法相同: [ ]

 A艾卷灸 B灯草灸 C化脓灸 D自灸

 28治疗高血压的头穴线是: [ ]

 A额中线 B顶中线 C额旁3线 D额旁2线

 29三棱针治疗顽癣适宜用下面的哪一种手法: [ ]

 A点刺法 B散刺法 C刺络法 D挑刺法

 30在电针法中,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的波型是: [ ]

 A密波 B疏密波 C断续波 D连续波

 参考答案

 1A 2D 3B 4D 5D 6C 7B 8B 9C 10D

 11B 12D 13C 14D 15C 16B 17A 18D 19D 20B

 21B 22A 23B 24B 25D 26C 27D 28B 29B 30C

;

神奇的中医养生知识

神奇的中医养生知识  神奇的中医养生知识,现如今很多人都习惯了西医治病,中医养生,中医对于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