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的正确姿势
正确的走姿应当身体直立、收腹直腰、两眼平视前方。
双臂放松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脚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跨步均匀,两脚之间相距约一只脚到一只半脚,步伐稳健,步履自然,要有节奏感。
起步时,身体微向倾,身体重心落于前脚掌,行走中身体的重心要随着移动的脚步不断向前过渡,而不要让重心停留在后脚,并注意在前脚着地和后脚离地时伸直膝部。
步幅的大小应根据身高、着装与场合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女性在穿裙装、旗袍或高跟鞋时,步幅应小一些;相反,穿休闲长裤时步伐就可以大些,凸显穿着者的靓丽与活泼。
基本要领:
1、行走时,上身应保持挺拔的身姿,双肩保持平稳,双臂自然摆动,幅度手臂距离身体30~40厘米为宜。
2、腿部应是大腿带动小腿,脚跟先着地,保持步态平稳。
3、步伐均匀、节奏流畅会使人显得精神饱满、神采奕奕。
4、步幅的大小应根据身高、着装与场合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正确的走路姿势详细图解如下:
1、上体伸展,两肩微微向后张,昂首挺胸,下巴微微前突,这种姿势走路,让人感觉特别有精神,身体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平衡,走起来特别轻松。
2、下腿膝盖尽量伸直,这样走路的时候步伐会大一些,会感觉很舒服,身体可以略微前倾,走起来更轻松。
3、脚跟先着地,然后脚尖着地,重心从脚跟向脚尖儿进行移动,走路的时候双臂自然摇摆,摆动的幅度最好不要超过肩宽。
4、脚尖向正前方迈,不要向外斜,或者向内倾,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走路时间长了,形成八字脚或者内八字。
抬头挺胸,两眼平视前方,抬起一只脚,后脚跟先着地,再将重心移到脚尖,让前脚掌着地;走路时尽量直式迈步,脚尖指向正前方,不要迈内八字或外八字;走路时上身稍微向前倾斜,前腿膝盖伸直,用大腿带动小腿。
当走在路上的时候,脚会承受着整个人的重量。而足底筋膜炎,就是因为筋膜长期受伤拉扯引起的炎症。除此之外,滑膜炎特别偏爱“膝关节”,膝关节受到的损伤和感染的机会比其他关节要多。
走路正确姿势如下:
正确的走路姿势主要是从容、平稳、直线。
1、从容:走路时,应注意身体直立、抬头、挺胸、收腹,眼睛平视前方;
2、平稳:走路时要让脚跟先着地,踩实后再抬另一只脚,同时双臂应以放松状态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起到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跨步要均匀,起步时身体要微向前倾,让身体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且重心应随脚步移动,不断向前过渡,前脚着地和后脚离地时也要注意伸直膝部;
3、直线:走路时要注意脚尖向前伸出,不应向内或向外,以保证身体呈直线前进,不左右摇摆。
人在走路时,全身血脉、骨骼、经络都会一起活动,不正确的走姿如含胸驼背等会反射到大脑,造成大脑过劳、影响睡眠等问题。且在直立行走时,脊柱承受、支撑着上半身重量,所以不正确的走路姿势可能会加重脊柱负担,容易造成颈椎、脊椎劳损等。
正确的走路姿势,能起到缓冲关节和腰椎的作用,避免走路时产生磨损而导致疼痛,还有助于预防跌倒。若身体发生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检查并进行治疗。
走路姿势不好,很有可能是由于腰椎或者是骨盆有问题引起的,如果说患者走路的时候感觉很别扭,其实可以带她到当地的正规医院进行步行步态的分析如果说有问题要进行训练,但是要先检查看腰椎和骨盆是否有问题,如果说有问题的话要及时的进行矫正才可以的。
俗语有云:“坐有坐样,站有站相。”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古代的站立和行走的“姿势”也都皆有礼仪规范。
1坐姿礼
在宋代以前,无椅凳,人皆席地而坐。坐姿也与现在不同,是以两膝着地,两股贴于两脚根上,类似于今日的跪,但跪是两股不贴两脚。根据《礼记·曲礼》等古籍记载,坐的礼仪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坐如尸
尸是古代祭祀中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尸居神位,坐必端正严肃。要求一般人在公众场合,或会见客人时,必须要腰直胸挺,双目正视,容貌端庄,即所谓的正襟危坐,不能箕坐。箕坐又称为箕踞,其姿势是两腿叉开前伸,上身直立,形如簸箕。这是一种随意轻慢的坐式,古人认为不合礼节。
(南朝画像砖中箕坐不羁的魏晋名士)
坐不中席
古代的席是用蒲草编织而成的薄垫,多是长方形,铺于地上,可坐可卧。一张席可坐四人,共坐时分坐四端。因此,普通人不能坐在席中间,坐在中间是一种傲慢无礼的行为。同时也不能横着膀子坐,挤凌别人。尊者可以独坐一席,居中而坐。
(唐阎立本《孝经图卷》中坐不中席的弟子,独坐一席的孔子)
偏席不坐
席在堂室中必须放正。席的四边必须与四面墙平行,位置适当。因此,《论语》记载孔子是“席不正,不坐。”就席的时候,从席的后边或旁边走到席的一角坐下,不能从席上踩踏而过。
(东汉壁画《夫妇宴饮图》中偏席不坐的夫妇)
虚坐尽后
除吃饭以外,坐席要尽量靠后,以表示谦敬。吃饭要尽量靠前,这是因为古时用小几放盘吃饭,只有靠前才便于吃饭,不失礼。在席上拿东西交给站着的人,要保持坐姿不能变成跪式,因为那样会显得自己低贱。如果是拿东西给坐着的人,则不能站起来,那样会使接者仰视而自感低下。
(打虎亭汉墓壁画中靠前而坐的宴饮宾客)
座次尊卑
在坐的礼仪中,座的位次非常重要。它是尊卑长幼之别的体现。场所不同,所会会聚的人不同,座次尊卑也有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是通过方向体现出来的。古代贵族的房屋是堂室结构的,堂与室只是一墙之隔,前(南)为堂,后为室。堂多是举行庆典、祭祀、盛宴的地方;室是居住的地方。室与堂中座次有所不同。室内座次以居西面向东之位为尊。
其次是居北面向南,再次是居南面向北,最后是居东面向西。在堂中是以南向为最尊。所以皇帝是“南面称孤”,众官是“面北称臣”。居西面向东或东面向西的坐位尊卑因朝代不同而异。史家考证,夏商周三代,以左为尊;春秋、战国时期以右为尊;汉代尊右;唐宋尊左;元朝尊右;明朝先尊右而后尊左;清朝尊左。
(唐阎立本《孝经图卷》中南面称孤的君主)
2立姿礼
站立
站立要“立如斋”“立必方正”“立毋跛”。即站立要像祭祀前斋戒时那样端庄持敬,挺直端正,不能一脚踏地,另一脚虚点地,像瘸子一样身体倾斜。要体现出谦恭有礼,明辨尊卑上下。也不能站在门的中央,妨碍他人的出入。当已经有两个人并立时,更不能插在他们中间站立。
拱
亦称拱手。其仪姿是身体立正,两臂如抱鼓伸出,一手在内、另一手在外地叠合。拱手礼有吉凶之分。行吉礼,男子左手在外,女子则右手在外;行凶丧之礼,男子右手在外,女子则左手在外。男为阳,尚左;女子为阴,尚右。吉事为阳,凶丧之事为阴。故两手叠合有别。拱礼常用于见面或答谢时致敬。既可以用于身份平等的人,也可以用于礼敬长上,尊长者也可以用拱礼作答。
(唐阎立本《步辇图》中拱手而立的大臣与吐蕃使者)
揖
与拱礼相似,也是身体站立,左右两手在胸前一里一外叠合。行拱礼是身体不动,手也不动,即所谓“垂拱”“立拱”。揖礼则是由胸前向外推手,略俯身。揖礼是表示轻微敬意之礼。因此,根据施礼的对象身份的不同,揖姿也略有区别。揖身份相等的人,手向前平推,称为“时揖”;揖身份低于自己的人,向前推手稍稍向下,称为“土揖”;揖身份尊于自己者,行“长揖”之礼,即行礼时站立俯身,拱手高举,从上移至最下面。单独对一个人行揖礼,叫做“特揖”;向群众行揖礼,叫“旅揖”;向左右两侧的人行揖礼,叫做“还揖”。揖礼与拱礼是古人最常用的站立礼。
(唐阎立本《孝经图卷》中对君主行揖礼)
唱喏
为男子相见礼。是对揖礼的一种发展。古代行揖礼只是举手而无声,东晋时期,人们在行揖礼的同时又口颂敬词,如“久仰久仰”“敬请光临”之类,称为“唱喏”。后来又有问候起居寒暖之类的客套话,称为“寒暄”。据宋人陆游说,唱喏是始于东晋王子猷。由于唱喏是边揖边颂,能增加恭敬的程度,所以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唐、宋时期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礼仪。唱喏不仅与揖礼相配合,也常与鞠躬、拱、叉手等礼相配合。
(元张渥《雪夜访戴图》中的王子猷)
道万福
女子行礼时,口称“万福”,表示礼敬祝贺。女子的道万福与男子的唱喏是属于同一性质的礼仪。流行于唐、宋时期。王涯《宫词》云:“新睡起来思旧梦,见人忘却道胜常。”胜常,就是万福。道万福的仪姿是:行礼时,双手手指相扣,放在左腰侧,弯腰屈身以示敬意。
(《红楼梦》中道万福礼的林黛玉)
鞠躬
鞠躬为敬惧恭谨之容。鞠躬的仪姿是身体曲敛,形如弯弓。但先秦时期的鞠躬与后世不同,可以是走路时的仪姿,严格地说它还不是一种致礼之仪。大约魏、晋以后,鞠躬始成为一种致敬的礼仪。金、元、明、清时期,鞠躬礼为拜天地鬼神、君主、长上的重要礼仪之一。其仪姿是身体直立,脚跟靠拢,两臂下垂于两腿侧,五指合掌,目视受礼者,上身向前曲躬,一次为一礼。
走路的正确姿势
本文2023-10-19 18:59:0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8774.html